第一篇: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环节教学设计
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环节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按照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一般都采用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一种是自主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合作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方式中,一般包括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小组和教师之外的其他人之间合作学习等方式,本文仅就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了如下的设计,以供大家参考。
以某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为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的活动设计中,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环节,要进行的下一个环节是“制定计划”,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个小环节需要学习“什么是计划的概念?”在学习这个内容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进行小组内合作学习,再次,进行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环节,第四,进行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环节。在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环节,我们的设计的程序是: 教师导语:
同学们,在学习什么是计划的概念的活动中,经过了自主、组内合作、组际合作,这些学习活动都是同学们之间进行的,同学们之间已经彼此交流了各自的观点,在以上的活动中,老师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和同学们交流,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老师认为什么是“计划”的概念的,好的,下面我们就进行小组和老师之间的合作学习,老师把自己的观点和同学们进行平等交流,希望同学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老师诚恳地欢迎同学们能够提出批评和反对的意见。
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活动要由学生来主持,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选举的方式选举活动主持人,然后由主持人主持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下面就进行选举活动主持人的活动。
活动一:选举主持人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目标:民主选举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的活动主持人一人。
(2)时间:40——50分钟左右。(3)地点:教室。
(4)对象:班级所有学生。(5)主持人条件:
第一、有组织能力:能够很快组建自己的竞选团队;能够组织好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第二、活动方案好。制定的活动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教师向学生小组讲述收集、整理关于计划概念的资料的内容。②各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教师讲述的内容。③各学生小组代表对教师讲述内容的评价内容。④教师对学生小组代表评价的解释或者反驳内容。
⑤各学生小组根据教师讲述修改本小组整理计划概念资料的内容。
⑥有要求小组记录活动过程的内容。
⑦活动总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每个环节有具体的时间安排的内容。
⑧活动方案除了上述七方面外,有独到的活动设计内容。第三、半数以上同学拥护。(6)程序: ①自愿报名1分钟;
②准备竞选的学生组建自己的竞选团队2分钟;
③各个竞选团队准备竞选演说稿(活动设计方案)15分钟;这同时,没有参加竞选团队的同学学习教师提出活动方案的要求。
④竞选演说,每人6分钟; ⑤投票选举2 分钟; ⑥公布结果1分钟。
(7)以上内容要求记录到学生档案袋内。
2、学生活动过程: 略。
活动二: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
学生主持人按照自己的方案主持学生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活动。
活动三:学生和教师小结本活动。
学生自我反思:本活动的最大收获和疑惑。
教师小结:略。
2007-11-28
第二篇: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环节教学设计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环节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 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按照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一般都采用两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一种是自主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合作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方式中,一般包括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合作学习、小组和教师之间合作学习、小组和教师之外的其他人之间合作学习等方式,本文仅就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学习方式进行了如下的设计,以供大家参考。
以某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为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进行的活动设计中,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环节,要进行的下一个环节是“确定主题”,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个小环节需要学习“什么是主题的概念?”在学习这个内容过程中,先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内合作学习,再进行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环节,在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环节,我们的设计的程序是:
第一种设计方案:
在教师的主持下,假设这个班级只有二个学生小组的情况下。
(一)以A组为中心的设计
1、组际交流: A小组代表向B小组同学和教师汇报学习情况。
同时,B小组倾听,并记录A小组的发言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2、组内交流:
B小组讨论研究A小组发言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并记录讨论研究过程,准备派代表发言。
这同时,A小组内猜测B小组能够提出什么方面的意见,记录猜测内容和商量怎么回答的内容,准备应对B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教师分别到两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3、组际再次交流:
B小组的代表对A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表达本小组的观点。
同时,A小组倾听,并记录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4、组内再次交流:
A小组同学回到本小组内,研究讨论B小组的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于档案袋内,准备与B小组进行交流。
同时,B小组猜测A小组如何应对的内容,准备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分别到两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如此反复,直至两组意见趋于一致为止。
(二)以B组为中心的设计
1、组际交流:
B小组同学代表向A小组同学和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同时,A小组倾听,并记录B小组的发言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2、组内交流:
A小组讨论研究B小组发言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并记录讨论研究过程,准备派代表发言。
这同时,B小组内猜测A小组能够提出什么方面的意见,记录猜测内容和商量怎么回答的内容,准备应对A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教师分别到两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3、组际再次交流:
A小组的代表对B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表达本小组的观点。
同时,B小组倾听,并记录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4、组内再次交流:
B小组回到本小组内,研究讨论A小组的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于档案袋内,准备与A小组进行交流。
同时,A小组猜测B小组如何应对的内容,准备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分别到两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如此反复,直至两组意见趋于一致为止。第二种设计方案:
在教师的主持下,假设这个班级有三个学生小组的情况下。
(一)以A组为中心的设计
1、组际交流: A小组同学代表向B、C小组和教师汇报学习情况。
同时,B、C小组倾听,并记录A小组的发言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2、组内交流:
B、C小组讨论研究A小组发言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并记录讨论研究过程,准备派代表发言。
这同时,A小组内猜测B、C小组能够提出什么方面的意见,记录猜测内容和商量怎么回答的内容,准备应对B、C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教师分别到各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3、组际再次交流:
B、C小组的代表分别对A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表达本小组的观点。
同时,A小组倾听,并记录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4、组内再次交流:
A小组回到本小组内,研究讨论B、C小组的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于档案袋内,准备与B、C小组进行交流。
同时,B、C小组猜测A小组如何应对的内容,准备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分别到各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如此反复,直至A组与B、C意见趋于一致为止。
(二)以B组为中心的设计
1、组际交流:
B小组代表向A、C小组和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同时,A、C小组倾听,并记录B小组的发言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2、组内交流:
A、C小组讨论研究B小组发言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并记录讨论研究过程,准备派代表发言。
这同时,B小组内猜测A、C小组能够提出什么方面的意见,记录猜测内容和商量怎么回答的内容,准备应对A、C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教师分别到各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3、组际再次交流:
A、C小组的代表分别对B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表达本小组的观点。
同时,B小组倾听,并记录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4、组内再次交流:
B小组回到本小组内,研究讨论A、C小组的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于档案袋内,准备与A、C小组进行交流。
同时,A、C小组猜测B小组如何应对的内容,准备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分别到各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如此反复,直至B组与A、C意见趋于一致为止。
(三)以C组为中心的设计
1、组际交流:
C小组代表向A、B小组和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同时,A、B小组倾听,并记录C小组的发言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2、组内交流:
A、B小组讨论研究C小组发言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并记录讨论研究过程,准备派代表发言。
这同时,C小组内猜测A、B小组能够提出什么方面的意见,记录猜测内容和商量怎么回答的内容,准备应对A、B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教师分别到各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3、组际再次交流:
A、B小组的代表分别对C小组发言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意见,表达本小组的观点。
同时,C小组倾听,并记录于档案袋内。教师也倾听并记录。
4、组内再次交流:
C小组回到本小组内,研究讨论A、B小组的问题,形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于档案袋内,准备与A、B小组进行交流。
同时,A、B小组猜测C小组如何应对的内容,准备再次提出问题。教师分别到各个小组观察和记录各小组内研究情况。
如此反复,直至C组与A、B意见趋于一致为止。
2007-11-27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环节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
一、选择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
首先,学习内容可具体分解。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其次,讨论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究性。“学源与思,思起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常创新。探究疑点的时候是注意筛选那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二、学生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动力
合作学习是通过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打开,容易被别人观点同化,出现人与亦云的现象。
三、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合作学习中学习任务的确立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贴近学习实际的、有选择性、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思考价值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也要根据个人特点分配任务。
四、教师引导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及时把握各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
五、展示交流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
展示交流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通过及时展示交流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师要传达给学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展示活动中去的信息,激励学生参与展示活动。
六、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导向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1.小组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相结合。既自我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可以对小组活动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第四篇:合作学习小组在四环节循环教学
合作学习小组在四环节循环教学
模式中的组织运用
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教师助手,学生帮手,课堂推手,进步牵手。
一、组织形式:每6人为一组,组中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按照平时的成绩由
高到低把学生编为1—6号。一名学习小组长,一名纪律小组长。
二、小组的任务:组织参与反馈,激活教学环节,帮助解决学习问题。
三、小组奖励办法:小组成员激励标准采用捆绑式统一受奖。
四、小组考评办法:①课内由小组长推磨记分;②一天一统计,一周一汇总;
③组内成员周考、月考、期考分统一计算;④统一制定记分原则和标准。
五、注意的事项:
1、由于竞争性强,教师一定要关注和协调好组与组之间的关系;
2、对组内的学困生要多关注,要多给他们加分的机会,让他有信心,慎
防组员对学困生的歧视;
3、教师要每节课尽量提问到每个组,教师给予的加分机会要趋向均等;
4、教师多角度看待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不批评,以免挫
伤学生的积极性;
5、激励机制一定要落实到位。
六、意义:成功的分享者,学习的主人翁。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片段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小组合作学习” 片段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乌塔》是人教版语文第7册第7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段落原文】
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然后,她问我,中国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这样旅游。我一时语塞,想了一会儿才说:“在中国,像你们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他们,会带他们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学习任务】
通过本段中乌塔的所作所为,你们认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小组在A4纸上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活动步骤及意图】
1.自己默读段落,思考:通过乌塔的一系列做法能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可以进行批注。
(设计意图:对于略读课文要有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自己要对乌塔的行为有所认识和判断,树立自己的观点,为交流做好准备。)2.四人小组进行交流,统一观点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呈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对本段中乌塔所反应出来的各种能力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小组成员经过商议可以用喜欢的方式,提炼关键词语,对乌塔的行为进行梳理,并用词语概括出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3.小组代表进行交流汇报。(设计意图:根据各小组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小组代表通过大屏幕和大家进行汇报,说一说他们眼中的乌塔。同时,也是对其他小组有所启发,怎样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统一小组成员意见,用一种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小组学习成果。)
【设计反思】
本片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任务并不难,孩子们通过自读自悟基本能感受到乌塔是一个独立性强,计划性强,做事有条理、有责任感的小姑娘。关键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小组成员间统一一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因为平时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多是口头交流,口头汇报,落实在笔头上的次数并不多。每个小组一张A4纸,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等同于小白板的作用。有的小组能够迅速统一意见进行分工,落实表达;有的小组则把时间都花费在了讨论上;还有的小组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让呈现内容的装饰上,甚至有的小组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呈现小组交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在不断巡视,发现一些问题及时提醒。最后的小组汇报环节,只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成熟的小组,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进行学习和评价,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说优点说不足。在交流学习中相互启发,知道如何在课堂上快速、清晰地呈现小组的学习成果。
对于我,对于班里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刚刚起步不久。我们想改变,想进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尝试、改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效的“忙起来”,让自己学会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