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2 23:5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重点难点

1、认、读、写6~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根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单元教学指导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挥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6~10各数,教材都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顺序去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认识数的逻辑顺序的考虑。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创设恰当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标准》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为此,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5、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教材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材在本单元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学生把已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时除用好这些材料外,还要注意充分挖掘其他内容中有关学数学、用数学的资源,并引导学生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第一课时 6和7(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41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6、7的物体,体会6、7的基数含义。

2、了解6、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初步体会6、7的序数意义。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交流意识。【重点难点】

6和7的顺序和序数含义。【教学准备】

直尺、0~7数字卡片、若干圆片或其他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猜数:比1大比3小的数字娃娃是谁?谁在2和4的中间?比4多1的数字是几?比5小1的数字是几?全体学生举卡片揭示谜底。

2、引入:今天,又有两个新的数字娃娃要和我们交朋友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可它们真顽皮,早已躲进了数学书39页的主题图中呢。

二、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课桌和1张讲桌、7把椅子,6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打扫卫生。(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3)交流、汇报。

你看到些什么?(同学、教师、桌子、椅子等)

图上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和多少人?(6张桌子、7把椅子和7个人)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又是怎样数桌子或椅子的?(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板书:6)椅子的把数、师生共有的人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7)

(5)点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6)用6和7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2、教学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摆学具:先摆出5个圆片,再添上1个圆片,是几个圆片?(6个)6个圆片再添上1个又是几个圆片呢?(7个)(让学生直观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

利用上面摆出的圆片,引导学生直观比较。

师:从你摆的圆片中,你能发现什么?谁大谁小呢?跟你的同桌说说。(学生很容易比较出:6>5,5<6,7>6,6<7,7>5,5<7。)思考:7>(),()<6,„„(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提问:

6、7的位置在哪儿呢?谁能帮它们找一找?请学生板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数的顺序。读一读(0~7,7~0)。

争当小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提问题考考大家?如:5的后面是谁?6在几和几的中间?与5相邻的数字朋友是谁?„„(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与你的好朋友合作等)

3、明确6和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出示金鱼图。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1)先让学生分清左和右,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2瓶里有几条金鱼?第6瓶里呢?说出你是从哪边数起的?(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或从右数数是第几瓶?(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从右边数起呢?(4)小组合作。一生提问,组内人员回答。

4、指导书写6和7。

(1)展示6、7的形状,指导同学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锄头等。)

(2)师介绍田字格,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学生在书中描红练习。(3)抽生板演,学生评价,及时纠正。

5、学习6的组成。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课本41页的圆形涂色,要求每行涂色的个数不一样,有几种涂法,每涂一种写出一个6的分成.(同桌同学互相配合,一人涂色,一人写出分成)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生互读6的分成和组成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帮助学生记忆6的分成,提问:你们觉得怎样记住6的分成比较快(记住一种,想到另一种)? 做游戏帮助记忆。

拍手游戏:同桌小朋友,你拍几我拍几,几和几组成6; 出手指游戏:师生互动,如师出2,生出4,生答2和4组成6。

6、学习7的分成和组成。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7可以怎样分,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人拿出7个摆成两部分,其他三个小朋友讨论写出7的分成,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帮助学生记忆7的分成,师生互读,分组读。课堂作业

1、我会排。(给0~7排队,可从0排到7,也可从7排到0。)

2、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3、独立完成练习教材“做一做”第1、2题。

三、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谁?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

小结:认识了6和7,知道了7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了6和7的组成。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九的第1、2、3、4题。

2、完成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5~9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重点难点】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口算。

2、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计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进行新课】

1、教学5+1和1+5(1)学生摆小棒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

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呢?如果我们从左向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5+1=6为什么5+1=6?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6。)(2)请同学们再从右向左看,想一想,你能用另外一个算式表示吗? 列式:1+5=6 为什么1+5=6,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比较: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小棒的排列顺序就不同。从左往右看,小棒的排列是5和1;从右向左看,小棒的排列是1和5。正是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所以同一幅图,我们写出了两个算式。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1)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

让学生动手先摆出6个小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5和1。

教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左往右看,6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部分,还剩下多少个小圆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 列式:6-1=5。

提问:如果我们从右向左看,情况又是什么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 列式:6-5=1。

(2)计算6-1时,怎样想最快?(6可以分成1和5,所以6-1=5。)6-5为什么等于1?你是怎么想的?(6可以分成5和1,所以6-5=1。)(3)讨论: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学生讨论并交流。小结:从小圆片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可以得到左边的部分。

3、教学4+2、2+4、6-2和6-4(1)出示教材42页小花图:左边4朵小红花,右边2朵小黄花。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认真仔细地观察。一共有多少朵花?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列式:4+2=6 如果从右往左看呢? 列式:2+4=6(2)比较4+2=6和2+4=6。教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4+2等于几呢?怎样想2+4等于几呢?(3)教师:如果去掉2朵小黄花,还剩下几朵小红花?怎么列算式? 列式:6-2=4。

现在,老师去掉4朵小红花,还剩下几朵小黄花?怎样列算式? 列式:6-4=2。(4)比较:6-2和6-4。

提问:你是怎么计算这两道题目的?(5)小结: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采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计算5+2、2+5、7-

5、7-

2、3+3、6-3。【课堂作业】

1、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分别用6根和7根小棒自由摆图形,说出图意,然后写出算式。()+()=6 6-()=()()+()=7 7-()=()

2、击掌游戏。

师示范,师击掌几次合起来是7次,生练习,分一二组跟三四组练习击掌,一二组和三四组击掌次数合起来是7。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2页“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非常大。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1)指导学生了解教材42页的“生活中的数”。(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数。【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练习九的第5~12题。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三课时 6和7(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1、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2.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 【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师出示情景图,观察后能提出什么问题。【进行新课】

1、观察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2只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2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边看边说。)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2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师: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问号表示什么?(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2只,把“2”写在里,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2”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2只是几只?(6只)把6写在后面的“”里,4加2等于6,写上“=”。我们平时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4,写上“+”,写上2,写上“=”,最后写上得数6。“4+2=6”。(6)看数学书中的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2、出示青蛙图。

(1)先出示荷叶上的7只青蛙,让学生数一数,然后向右抽拉边上的2只,(表示跳入水中的2只)让学生说一说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荷叶上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荷叶上剩下几只青蛙?)(2)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3)教师在青蛙图下面画上括号,写上7只,引导学生讨论表示什么?括号下面写上“7只”是先告诉了我们一共有7只青蛙,像这样给出的数,就可以直接用,跳进水里的2只表示从哪里跳进水里?荷叶上还有青蛙是剩下的,写上“?”表示要求的是跳进水中2只后还剩几只?(4)提问: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先同桌互说,然后再对其他人说)(5)指导学生写算式。

小结:荷叶上有7只青蛙,写上“7”,跳到水里2只,在里写上2,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在7和之间写上“-”,为什么从7只里面减去2只?(引导学生明确是从7只里面游走了2只,求剩下几只?所以从7里减去2,剩下5只,也就是等于“5”,写上“=”,在里写上5,“7-2=5”。(6)齐读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中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问:括号和“?号”各表示什么?图中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完整的话表述出来。点名在黑板上填写算式,其他学生在书上写,集体订正。

2、完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看题后,在小组内用三句完整的话说图意,然后填写算式,然后全班订正。

3、练习十的第1~4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了哪些内容?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课后作业】

1、练习十的第5~6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四课时 8和9(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2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1、8和9的组成和写法。2.引导学生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0~7这八个数字)师:这些数字宝宝你认识吗?叫叫它们的名字。指一指:左数第四个是几?右边5个都是谁?

2、师:调皮的数字宝宝把队伍排得乱七八糟,你能帮它们把队伍排整齐吗?(生排序)有不同想法吗?

3、师:7后面是几?(出示8、9卡片)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进行新课】

1、数数,认识8和9。(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注意要按一定顺序数(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归纳。校园两旁有8棵树。花坛里有8朵花。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师: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

看来8和9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说说你们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3)摆学具。

这么多地方可以用到8到9,说明它们很有用,想不想做摆图形的游戏?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2、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先填写,再顺读(0~9),倒读(9~0)。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学生间互问互答。)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1)比较8和9的大小。

出示8和9的卡片。师:8和9谁大谁小?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结:8<9,9>8。(2)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4、区分8和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

先出示9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然后,给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给从左边数的第8只小动物下面画上★。

5、学习8和9的分成。

(1)让学生拿出8个五角星,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两个人一组边摆边说。

(2)集体交流。教师板书:

(3)请同学拿出9张图片,摆一摆,说一说9的组成。摆后填。同桌说说,看到每一组想到了什么? 教学板书:

(4)师生游戏:对口令。师:7和1生:组成8,„„

6、教学8,9的写法。

(1)指导观察。师:已经认识了8和9,你觉得8和9像什么?(2)教师讲解:8字是—笔写成。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写成。9字也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左下方写斜竖。【课堂作业】

1、数一数,连一连。

2、教材第52页“做一做”。

3、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和9的认识。数字8和9比较难写,写数时要搞清楚8和9的字形和笔顺,课后要多加练习。【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五课时 8和9(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5~14题。【教学目标】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2、学生准备6个红圆片、4个白圆片。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题。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 【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四关,你们必须闯过四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2、教学8和9的加减法。(1)闯第一关:8的加减法 ①出示:

②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电脑出示:左边有5朵红花,右边有3朵白花。)学生汇报。

③提问题,列算式。

师:根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出:5朵红花,3朵白花合起来是多少? 师:谁来列式帮他解决? 汇报:5+3=8(朵),3+5=8(朵)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朵花,有5朵红花,还有几朵白花? 师:谁来帮他? 汇报:8-5=3(朵)

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朵花,有3朵白花,还有几朵红花? 列式:8-3=5(朵)

④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这幅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5+3=8,3+5=8呢?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因为5和3组成8,所以5+3=8,3+5=8。提问: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5=3,8-3=5? 汇报、交流。

小结:因为8可以分成5和3,所以8-5=3,8-3=5。(2)闯第二关:9的加减法。让学生摆5个红圆片,4个白圆片。师:请看圆片图,试着写出四道算式。汇报板书:5+4=9 4+5=9 9-5=4 9-4=5 提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4+5=9,5+4=9?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4=5,9-5=4? 先请讲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小结:因为5和4组成9,所以4+5=9,5+4=9。同理,由于9可以分成5和4,所以9-4=5,9-5=4。(3)闯第三关:巩固练习。

5+3= 8-3= 3+5= 8-5= 4+5= 9-4= 5+4= 9-5= 师:不用摆,请说出这八道题的得数。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学生交流、汇报。

(4)闯第四关:迁移练习。

老师让学生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师:看圆片图,试着写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6+2=8 2+6=8 8-2=6 8-6=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摆圆片计算: 6+3= 3+6= 9-3= 4+4= 8-4= 9-6=

引导学生做教材上的“填一填”、“想一想”。

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适当给予奖励,发点小礼物。【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练习十一的第5~14题。

2、完成本课时练习。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六课时 8和9(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的图意,能从图里看懂什么,要求什么,能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9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重点难点】

1、正确识图、理解图意。

2、正确选择算法。【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9的加、减法,现在老师有一组口算题,老师出算式,全班说得数。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8和9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8和9的应用)【进行新课】

1、课件引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草地上有一群小动物在高兴地玩耍,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旁边观看,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吗?

2、引导弄清图意,选择算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数一数这群小鹿有几只?有几只在跑步,几只在旁边观看,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呢? 生:„„

师:这里的9只就是小鹿的总数,跑掉了的3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剩几只也就是我们要求的另一部分小鹿的只数,要求另一部分用减法来计算。板书:9-3=6(只)(齐读一遍算式)师:这里的9、3、6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

生:9表示一共有9只小鹿,3表示跑掉的3只,6表示剩下的6只。师:要求剩下的这一部分小鹿的只数,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减法计算。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小鹿的旁边还有什么(蘑菇)? 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出图意?谁会列式? 板书:6+2=8(个)学生齐读一遍算式。

师:这里的6、2、8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呢?要求蘑菇的总数,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6表示左边有6个,2表示右边有2个,8表示一共有8个。求蘑菇总数,用加法计算。

小结:刚才我们学的知识都是运用8和9的加、减法来解决的。看来8、9的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运用很广泛,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就是8、9的图画应用题。

3、比较归纳,明确算法

提问:比较上面两个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小结:它们的不同之处是第1题是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两个数,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4、典型例题讲解 例1:

分析:左图的下面是“?只”,说明“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猴”,根据加法含义,可用加法计算。右图说明共有9只猴,右边有3只,左边有“?只”;求“左边有几只”,根据减法含义,可用减法计算。解:

小结:做这类题要在细心看图的基础上,弄清图意,提出问题,并结合加、减法含义正确解答提出的问题。

例2: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摆2个最多要几根?最少要几根? 分析:这是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摆2个三角形最多3+3=6根,而最少时就共用一根,要5根。

解:摆2个最多用3+3=6(根),最少用6-1=5(根)。【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7页最后的问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8和9的应用题。在解答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弄清题意,正确列式计算。【课后作业】

1、看写算式

2、从2、4、5、9中先选出三个数字,再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小小图书馆

(教材59~60页

七、仔细阅读第59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下33-6的计算过程。

三、小组合作用计数器拔出33-6的计算过程。

四、尝试用竖式计算,做完后小组交流结果。

五、讨论是否有其它的计算方法。

六、独立完成59页试一试后相互交流。

七、独立完成60页练一练第1题后相互交流。

八、第2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九、第3题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十、第4题同上。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进一步渗透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小棒,计数器

一、指名汇报图的意思。

二、指名列式。

三、指名用小棒演示讲解过程。

四、指名用计数器演示讲解过程

五、学生板演后讲解计算方法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语言。

六、指名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七、指名汇报试一试的计算方法。

八、指名汇报60页第一题的计算结果,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九、用投影仪展示森林医生的结果,分析错误原因。

十、指名汇报第四题结果,集体订正。

十一、小结:各种计算方法。

跳绳(教材63~64页)

上课时间:

八、仔细阅读第63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交流62-48的计算方法。

三、小组合作用计数器拔出62-48的计算过程。

四、尝试用竖式计算,做完后小组交流结果。

五、讨论是否有其它的计算方法。

六、独立完成63页试一试后相互交流。

七、小组交流想一想的计算方法。

八、独立完成64页练一练第1题后相互交流。

八、第2题小组内交流完成。

九、第3题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十、第4题同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题目。

2、利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图片

一、指名汇报图的意思。说全信息。

二、指名列式后讲一讲怎样估计。教师注意指导。

三、指名讲解计算方法。

四、指名用计数器演示讲解过程

五、学生板演后讲解计算方法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数学语言。

六、指名汇报不同的计算方法。

七、指名汇报试一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需要有教师指导,此题难度大。

八、指名汇报60页第一题的计算结果,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九、用投影仪展示第二题,注意分析错误原因。

十、指名汇报第三、四题结果,集体订正。提示学生遇到困难可以用竖式帮忙。

十一、小结:各种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反思:

5.1图书馆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图书馆”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2.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真心交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把握、分析学生的内心感触与想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简单地放过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细细揣摩学生的心理及错误的原因,趁热打铁,有的放矢,就势带领学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纠正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3.注意学生的练习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练习时,教师没有就题讲题,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满十进一”的法则,注意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对于自己做出的题目,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自己做题的错误之处,并想一想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对于他人所做的题目,也能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较,发现优劣,从而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4.评价内容多元化,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交流算法时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教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教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5.2练习四(2课时)

5.3发新书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下面几点感触较深。1.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时空,还学生自主,学生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18+27到底得几,学生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2.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学习中仅仅充分交流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和相互理解。教师应该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比如在课堂中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释一下吗?”“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的还有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深化理解,让他们真正达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导学生不断调整并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达到熟练灵活地计算的目标。

5.4练习五(3课时)

5.5小小图书馆

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和想法……

我希望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氛围,所以课的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一个不完整的情境,富有创意地写上学生自己喜欢的书名,学生的兴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可见,让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我希望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尽可能摒弃自己的权威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唱主角,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不够,这一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我想创设一个互相接纳、欣赏的课堂氛围,所以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去学会耐心地等待、倾听及正确地评价他人的发言,我认为大家能以一种相互尊重的、清晰的以及有见解的方式来直接交换彼此的看法,会更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愉快地合作。

5.6练习六(2课时)

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2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

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5.8练习七(3课时)

5.9小小运动会

反思整节课的教与学,本节课有以下一些特点及问题。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本节课能够把活动课与复习课有机地整合,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问题、解决问题,并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如:设计奖杯这一环节,看似美术课,其实里面包含着辨认图形及图形的运用等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所以比较好地体现了本节课是数学的复习课,而不是其他科目的复习课。

2.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不但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更有小组的合作探讨、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发展自我——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同时,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完善自我认知方式,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发挥。如:这些运动员怎样安排在两辆车内比较合理?这个问题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回答让你惊奇,“小狗和松鼠一辆车,猴子和兔子一辆车,车上空余的位置给它们放行李”。

3.注重数学应用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会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如设计奖杯、安排车辆等问题,都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与值得思考的地方。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可以把“动物们的运动会”改为“学校学生自己的运动会”;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些知识整理与归纳的方法,潜移默化,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

2.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虽然本节课已经精心设计了小组的分工协作,如: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2人合作:一人提问题并记录,一人解答写算式,然后交换。但实施时,出现一些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做练习等现象。因此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第三篇: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

单位:荣和完小

授课人:刘志军

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认识人民币

单位:荣和完小

授课人:刘志军

时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课前准备例

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认识人民币

单位:荣和完小

授课人:刘志军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开始同桌交流)师:谁来给说一说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口答)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单位:荣和完小

授课人:刘志军

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前准备练习中(放大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元8角=()角12角=()元()角 1元3角=()角15角=()元()角

二、新授。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2元=20角0.5元=5角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角+2角=5角。(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3)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角。(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第四篇:人教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目标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当我们置身在万人大合唱的情境中时,就会感到浑身是劲。

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从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等本单元46个生字,会写“斤、折”等4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2、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识字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课文重点 课文难点 识字、朗读、写字

识字、朗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想象:折一根和折一把筷子有什么不一样?(用小棒演示)

2、这说明什么呢?从课文中找出与它想对应的一句话。

3、揭题,学习谚语。

二、朗读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读通顺。

2、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爱的几句读给同桌听。

3、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从谚语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展示:说说谚语的意思,可举例,也可用图表示。

5、可参考挂图理解。

6、朗读背课文。

三、指导认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3、给生字找找朋友。图片,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朗读、写字 教学难点 图片,生字卡片

朗读、写字

一、巩固生字

1、玩“找朋友”游戏,给生字找相应的读音。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1、展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谚语。指名读一读。2、与伙伴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3、背一背。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要写的八个字,有什么特点?怎样写好? 2、交流,讨论说一说。

3、教师指导范写八个字。并注意几个难写的地方。4、指名学生书写,共同评价。5、教师小结,提示写时的注意点。6、练习:在田字格中练习要写的字。7、教师随机指导。称赞

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十个生字。会写“采、背”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真诚地称赞别人。

教学难点:

从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称赞带给别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写有本课词语的蘑菇卡片、小刺猬、小獾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引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称赞”。(板书课题)。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里,那里的景色美极了,到处都是茂盛的树木,一棵棵树木长得又粗又壮,森林里还有青青的小草,绿油油的草地,多美丽的景色呀!(边叙述边画出森林美景图)听,故事开始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生听故事。

2、师粘贴小刺猬、小獾图片。

过渡: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它就在我们的课文中,打开课本把它读一读,遇上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3、指名回答。

4、小结(课件出示写有拼音的本课生字)

5、学生自由读文。

三、自主识字,游戏巩固

1、指名读生字。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重点指导“刺”“留”。

4、游戏中巩固识字。

A、采蘑菇。(认识、练读本课词语)

B、抢气球。(练习扩词)

过渡:大家可真了不起,生字学得这么好,如果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流利地读出来吗?(分小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积累语言

1、理解词语意思

重点指导“泄气”的意思

(1)课件出示“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2)给泄气换词。(泄劲,灰心,丧气,没有自信„„)

(3)小獾为什么泄气?

(4)学习用这种方法理解其他词语。

2、积累语言,练习说话。

过渡:小獾在泄气的时候,是什么让他又有了自信呢?(板书自信)

指名回答。

(1)出示“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2)指导朗读。(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

(3)词语训练。一 比一

过渡:大家说得一个比一个好,课文中小刺猬的称赞让小獾充满了自信,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呢?

五、朗读感悟,体会语言

1、指导朗读第九自然段。

出示“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吃的苹果。”

(1)指名朗读。

(2)师范读

(3)生反复练读,读后学生相互评价。

过渡:小刺猬听了小獾对它的称赞,心情怎样?

2、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四幅图画,观察小刺猬的表情,动作。[板书:快乐]

指导读出快乐、轻松的语气。

六、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1、师小结 :小朋友,小刺猬对小獾的称赞有了自信,小獾对小刺猬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看来,称赞有着无穷的力量,小朋友,你能也来称赞称赞别人吗?

2、拓展练习。引导学生称赞身边的小伙伴、周围的人,以及对祖国对人民有杰出贡献的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生字

1、读词语。

2、生字开花。(要求学会的字)

采、背、板、椅、但、傍、清、消

二、细读课文,学生质疑

1、小獾板凳做得那么粗糙,为什么还能得到小刺猬的称赞?

引导学生理解:

(1)板凳虽然做得很粗糙,但是他做得很认真,所以值得去称赞。(称赞别人就要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2)小刺猬仔细地看了看小板凳,发现小獾的点滴进步。(要善于称赞别人)

2、小獾为什么要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3、为什么小獾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指导书写。

(一)、重点指导写“采”字。

1、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老师范写,2、强调上面是由“爪”字头和“木”字底组成,而不是一“撇”加上“米”。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二)、指导书写背、板、傍。

1、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后交流,再独立书写。

四、学生朗读课文,再分小组演一演。

五、总结

教学反思:

《称赞》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相互称赞,而正因为彼此真心实意的称赞,使对方增强了自信,消除了疲劳,神奇的称赞为他俩之间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文中,小刺猬与小獾相处融洽,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就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根据单元训练目标,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感情,从中理解和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还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强调学以致用,用上合适的称赞语对身边的人物进行称赞,引领学生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感悟故事,感悟生活。蓝色的树叶 课文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文重点 课文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字、写字、朗读

朗读、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你想知道什么?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下面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3、抽读生字卡片,识字。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三、朗读感悟

1、读、悟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读流利,体会语气。(2)指导朗读。

指导长句子的停顿: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挂图

指导读出语气:她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李丽找不到绿铅笔时的焦急心情,再听老师范读,模仿读)

2、读、悟第二至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数数两个人共有几次对话,用横线划出李丽的问话,用曲线画出林园园回答的话。

(2)指导第一次对话。

抓住“小声、行吗、吞吞吐吐”这几个关键词语,先让学生自己体会两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教师范读,读李丽的话“小声”读,用商量的口气;读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想借又不能直接说的语气。

学生模仿练读,分角色读。

(3)用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感情的方法,在小组内读悟其余对话。(4)检查自读自悟的情况,相机指导朗读。(5)教师引读李丽与林园园的对话。(6)分角色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读、悟第五自然段(1)说说:树叶的来历。

(2)想想: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3)议议:你们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

四、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生字卡片

一、复习生字,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总结课文。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分小组练习表情朗读课文。学生评价,再读。3、你喜欢课文中的李丽和园园吗?

三、写字指导。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

2、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3、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教学反思:

我在预习的时候要学生读文三遍,课上在问学生读出了什么时,可是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回。我就他们再读,举手的不多,那么再读,举手不多,那么再读。反正到最后学生们举手的越来越多了。在学习本课的时候,我没有学字,只是不停的让学生读,感觉人物的心情和语气,然后读出感觉来。一生在读“把绿铅笔借我用一用行么?”这句话时,提示语是“小声的”可是他没有小声,反而更大声了。其他学生哈哈大笑,都说他读得错了,这么大声,老师一定不让这么大声的说话的。看来孩子们已经能够注意到提示语的作用。可是大部分学生要在教师的暗示之下才能领悟。这方面要再加训练。为了达到多读的目的,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加强预习的指导和检测。

20纸船和风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纸船和风筝》

二、初读课文

师:纸船和风筝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92页,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师:看大家读得那么认真,老师都想要考考大家了,(出示生词),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学生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2.学习生字。

师:我们已经和词语认识了,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了一首小诗里,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呢,想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你瞧(出示小诗内容)

小诗内容:折纸船,放松果。扎风筝,挂草莓。乐坏了松鼠和小熊。抓住幸福不放手。

(课件出示小诗,单个读小诗,齐读小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刚刚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啊?(出示写有“小熊”和“松鼠”的卡片,贴于黑板)

师边画边说:小熊和松鼠就住在这座高高的山上,山上还有一条小溪,潺潺的溪水不断地从山上流下来,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分别建在山的哪里呢? 师:谁愿意上来贴一贴?

预设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预设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1)了解课文大意。

师:从课文中我们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课件出示),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呢?(纸船和风筝)

师:那纸船和风筝是怎么样到小熊和松鼠的手里的呢?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2)区别“漂”和“飘” 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预设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漂”和“飘”有什么不同?

纸船是怎么漂的?风筝是怎么飘的?

指出“漂”是顺水而流的,而“飘”是随风飘荡。出示句子,巩固练习

风筝()啊(),()到了云朵里。木头()啊(),()到了小岛上。落叶()啊(),()到了小溪里。

师:纸船顺水漂呀漂,风筝乘风飘呀飘,多美呀!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评价:读得慢悠悠的,真像一只纸船在水中漂呀。

老师仿佛感觉风筝在微风中越飞越高了,真是一只轻巧的风筝啊!⑶研读第3自然段

①(出示课文插图一)师:你看呀,小熊收到松鼠的礼物,心情怎么样啊?(指明学生说一说)

②师: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是写小熊高兴的心情的?

那谁也来当当这只乐坏了的小熊?,读一读这段话。③角色体验:请问小熊,你为什么乐坏了?

④有感情朗读。我们就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4)研读第5自然段

师:小熊乐坏了,多快乐呀!那小松鼠呢?小朋友们,当小松鼠把纸船放进小溪时,小松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说)

师小结:自从小松鼠把纸船放进小溪里后,它每天都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遥望着山脚,它心里总是默默地念着:小纸船啊,小纸船啊!你漂到小熊的家门口了吗?小熊,小熊,你收到我的礼物了吗?有一天,小松鼠又像平常一样在家门口遥望着山脚,突然,他发现有东西从山脚飘来,小松鼠赶紧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呀!是一只风筝,小松鼠马上(师动作提示,生答:一把抓住风筝。)

①(出示课文插图)师:小松鼠们,你们为什么要“一把抓住风筝的线”呢?期盼了这么久,看到风筝后,你在想什么呢?(指明生说)

②师过渡:是啊,小松鼠终于收到小熊的礼物了,他知道小熊也乐意教他这个朋友了,他以后再也不会寂寞了,你看小松鼠也(乐坏了),让我们也来当当快乐的小松鼠吧,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出示课文第5小节)③自由读、指读。

④师小结:小松鼠不仅收到了小熊的风筝,还收到了小熊的祝福和友情,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刻啊,小朋友们,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小松鼠的这份幸福吧。(齐读)(5)段落小结

师:松鼠和小熊都把祝福送给了对方,也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大家都乐坏了。让我们轻轻地捧起书一起读读课文1-6自然段,在音乐声中再次去体会友情带来的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最幸福、最快乐!

六、生字指导

师:是啊,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多么珍贵,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出示“幸福”两字)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心写好“幸福”这两个字。看老师写“幸”,上面一个扁扁的土,第二横要写得长一些,下面羊去掉一横,最后一个竖要竖在竖中线上。自己在抄写本上也端端正正地写两个。(生写“幸”)师:该写“福”了,你想提醒我点什么?(指说)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把它写好了。(生书写)(完成后同桌评价)

七、课堂小结

可是有一天,他们之间的幸福却被打破了,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熊和松鼠之间的故事还会怎么发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听下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第一至六自然段。

二、导读7至11自然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第7自然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孩子,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自己试试)(指)

三、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学生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学生抄写会写的词语。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递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学生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从现在开始

学习目标: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课前准备:CAI 课件、字词卡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难点:理解“自己习惯的方式是什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里,狮子大王年纪大了,他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寿之王”,(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找:狮子找了哪几个动物轮流当“万寿之王”?

2、最后谁作了万兽之王呢?(小猴子)

二、品读课文

1、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从现在开始》,(出示课题,齐读),现在我们打开书本自由的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为止。(放音乐,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读得那么认真,真是高兴。来,用你的手指告诉老师你读了几遍?

3、读了课文后,你知不知道为什么狮子让小猴子做“万兽之王”呢?(学生举手自由说,若说不出,教师提示小猴子说了句什么话,目的是要引出: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出示:

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齐读这句话,每个动物自己习惯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竞选万兽之王的那三个小动物的生活方式。(放音乐)

5、交流:哪些小朋友刚刚找了猫头鹰的,来说说看? 1)猫头鹰的生活方式: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你从课文哪句话中找到的?出示: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a 指名读这句话,这样读好不好?(抓住神气指导朗读)

b 为什么猫头鹰要叫小动物们都要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因为这是猫头鹰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他觉得自己做了大王,大家必须都要听他的。)

c 小动物们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吗?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出示:

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d 齐读,如果你是那里的动物,你听到这个命令后,会说些什么?(指名说)刚才我们大家你也说,我也说,他也说,用我们课文中的词就叫(议论纷纷)

f 从大家刚才的议论中,我听到了大家对猫头鹰的命令都感到痛苦极了,已经忍受不了了,用我们课文中的词就是(叫苦连天)

g 假如我们也是森林里的动物,我们肯定也会对猫头鹰大王不满的,对不对?那就让我们带着对猫头鹰大王的不满再来读读这几句话(齐读)2)* 袋鼠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出示:跳着走路

你从课文哪句话中找到的?出示:

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a 抓住“激动”,指导朗读。

b 为什么袋鼠也没有当上大王?自己读读这一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说出自己的感受)

c 袋鼠和猫头鹰一样,不考虑动物们的感受,强迫动物们跟自己一样生活,所以同样没有当上大王。

3)小猴子习惯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出示: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

a 小猴子为什么不让动物们像他那样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指名说)

b 是呀,小猴子能考虑到动物们的感受,为动物们着想,所以轮到他做大王时说:读(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小猴子知道做了大王不能强迫别人做事,要尊重别人,所以他说,读(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c 如果当时你也正好在下面,你听到小猴子这样说,你会怎么想啊?(高兴)为什么高兴呢?(大家可以不用担心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意味着可以原来怎样生活的,还是怎样生活。)这样你们高兴吗?所以大家听到小猴子的命令立刻(欢呼起来)学学动物们欢呼。

d 从大家的欢呼声中,我知道了你们都喜欢小猴子做大王,都拥护小猴子做大王。所以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出示: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三、学习生字词

1、做了“万兽之王”的小猴子呀,带着他的动物们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欢迎吗?可是他有一个要求,只有我们小朋友读对了这些生字,他们才会出来。出示生字:

之 轮 期 第 任 惯 式 眯 郑

1)自己读

2)读给同桌听

3)打乱顺序读

4)齐读,出示动物

5)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每个动物后面都有一个词语,点击动物,跳出词语读)

2、指导书写生字: 轮 第

小猴子带着小动物们回家按各自的习惯高高兴兴的过日子啦,临走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本课最难写的两个字,要考考你们写字的本领。会被考倒吗?猜猜看,是哪两个字?出示:第 轮 1)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先描再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

3.出示课题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如:猫头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白天睡觉,夜里做事。

二、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文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才是大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低年级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对这篇故事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教学时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导入时就把学生带到动物王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整篇课文。特别是在指导朗读猫头鹰的话时,全班同学表演神气的样子,而且很可爱。但如果能多请几个同学来朗读的话,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猫头鹰神气的样子,可能效果会更加好。在教学动物们的反映的时候,分析太多,如果用学生的朗读来代替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来感悟动物的心情,自主性就更强了;在课前准备时让孩子了解动物们的生活习惯,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交流一下,让学生对于动物的生活习惯有较充分的了解,也许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朗读感悟,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抓住“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的分析理解,让孩子领悟文章内容。

总的来说,这堂课孩子乐于学,而且兴致非常浓厚,我想在以后的每节课中都要关注细节,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衤 被

疒 病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一个()

一把()一块()

一条()

一盘()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一条鱼,两只鸭,三个桃,四块瓜,五辆车,六匹马,七棵果树八朵花,词语搭配要适当,用错量词闹笑话。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五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时 分 秒

秒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中求知。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等。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动物运动会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去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观看动物运动会。(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情景。)

哪个小动物是冠军?为什么?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课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2、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课件出示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3、三次观察,合作求知。仔细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次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第二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④同桌利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学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③(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感受1分、1秒。

1、分组活动,加强体验。感受1分。

那如果给你1分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做试验。画画、写字、看书、做口算题、默古诗

师定下活动要求,再利用课件“秒针走1圈的画面”计时。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秒时间,你们可以干什么? 学生感受

3、认识1分、1秒的价值。

①1分钟时间不算长,可同学们都能做很多事情。对比1分钟,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请看课件介绍,并小声地读读。(课件出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②同学们还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学生自由说。)

③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找个班会时间举行一个信息交流会。

4、畅谈感受。

同学们,虽然1秒时间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过去了,可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那现在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对时间的感受。(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联系生活,发展提高。

1、课内练习。

请打开书6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2、补充练习。

课件出示两题练习,设计如下:

A、请判断下面的时间单位用得是否合适。

1、我们每天做早操用20分。()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3、小亮吃饭用了15小时。()

4、小兰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12秒。()

5、我们上数学课时,所唱的《拍手歌》大约15分。()B、连线。

请学生上讲台连线。C、动动脑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五、畅谈收获,延伸号召。

1、畅所欲言。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节课40分钟快要过去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2、延伸展望。你还想学到什么?

3、情感号召。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行吗?号召:“我能行!

教学反思: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欣赏“秒的寄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秒应用的广泛性,了解比秒的更小的时间单位,既拓展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时间的计算》

学习内容:课本第62页的例

1、例2及“做一做”。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难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导游,你们想认识她吗?(播放录像,出现一位漂亮的小导游。)

导游: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想采访大家,星期天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和我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 出示:快乐的星期天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1.时间的换算。

(1)导游:你们知道,我们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现在就跟随我一块儿去看看吧!

(播放录像:柳州的变化,龙潭公园等场景。)

(2)导游:我游览了两个小时了,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生:2小时是120分。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

(3)导游:你们真聪明!可KITTY猫不服,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出示题:

3时=()分3分=()秒 240分=()时1时=()分 2分=()秒180秒=()分 指名说。

问:240分等于4时,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样想的? 汇报。

2.时间的计算。(1)情境教学。

导游:同学们,这几天正上演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呢,很好看,你们想看吗?一起走吧!

(进电影院,小导游和售票员阿姨的对话。)导游:请问阿姨,《海底总动员》几点钟开始呢? 阿姨:10:45分开始。导游:谢谢阿姨。

导游:现在是10:30分,电影10:45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组里的小朋友听。(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

汇报:① 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② 数小格,15个小格是15分。③ 45-30=15(分)

师:你说的真好,用计算的方法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汇报。

小结: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3)情境练习。

导游:还有更好玩的地方,走吧!(录像:游览柳侯公园)

导游:同学们,现在是2:40,我是2:00进去参观的,你知道我参观了多长时间吗?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我算算吗? 生:用了40分钟。

师: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讲一讲。(同桌交流算法)

三、钟表王国

师:你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钟表王国的国王,今天王国里要举行盛大的比赛,邀请聪明的你们去参加,想去吗?走吧!1.拨表比赛。(教科书第63页的第4题)

师:王国里正举行拨表比赛,按要求拨表,填出答案。汇报。

2.智慧大比拼。

师:机器猫表要来考考你们,经过了多长时间,你会算吗? 出示钟面:7:15—7:50 2:55—3:25 3.运动会比赛。

师:看,热闹的运动会,都有哪些项目?你想参加哪个?请算出你参加的比赛项目用多长时间,算对了,就可以参加比赛去了!出示:运动会日程安排

50米跑:上午9:00—10:00 1分钟拍皮球:上午10:20—11:00 1分钟跳绳:上午11:05—11:45 跳远:下午2:30—3:25 4.比速度。

师:这里有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在比速度,它们都认为自己最快,想请你们当评委,帮它们排排名次,好吗?

先出让学生猜测谁的速度快,自由说。再出示:跑相同路程所需的时间。

狗、12:00—12:45 豹子、1:05—1:15 大雁3:55—4:15 学生计算,汇报。

5.联系生活,连一连。

中央台的新闻联播1小时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钟

一集蓝猫三千问30分钟 看一场电影20分钟

6.请小朋友计算下面经过的时间。吃饭:7:15—7:35 锻炼:9:25—9:45 看书:3:10—3:55 看少儿节目:5:40—6:00 问:你自己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几点上的课?现在是几点?上了多长时间?

四、全课小结

师:这是KITTY猫的作息时间表,看它把时间安排的非常合理,不浪费时间。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时间单位之间的互化。在练习环节中,我用生活中的素材作为练习内容,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同时还教给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经过时间,效果较好。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打印)

    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

    一年级人教新教材数学乐园教案

    数学乐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82-83页。 教材分析: 数学乐园是集数的认识,计算,生活中的数及数学为一体,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富有趣味。教......

    一年级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主备余娟 教学内容 13、鞋14、献给妈妈的诗15、今天我很忙 古诗诵读《春游湖》语文乐园(五)口语交际 教材分析 《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用拟......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 2、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有序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加减混合教案

    加减混合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67及练习十五中的相关习题。 【课程标准描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混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书P46-P48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2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 【课程标准陈述】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