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的要素与重点
说课的要素与重点
张 蕾,王希娟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摘 要:为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新需求,我们在师范本科生教学技能培训中引入“说课”的训练内容。本文结合现代教学原理和教学设计技术对“说课”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阐述了说课的定义、特征和目的,尤其是对说课的要素和重点给予较为详细的论述。文中所提出“4W+C”的说课模式,应用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训和高校新教师在岗培训的实践中,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关键词:说课;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培训;创新性师资培养;师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蕾(1957-),女,河北定州人,副教授
基金项目: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基金资助(2009-033);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基金资助(2010-030)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需要,“说课”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教学技能展示方式和教学交流研讨方式,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类学校招聘新教师,中小学教学优质课竞赛等,说课都成为必备项目之一。河南省教育厅还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选用了说课的形式。为适应社会就业对师资的新要求,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教学创新能力,我们洛阳师范学院在师范本科生的教学技能培训中新增加了说课的培训内容。
由于说课来源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当中,其理论性和规范性有待提升加强,加上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法教师对说课都还比较陌生,有关说课的信息资料也较为匮乏,因此,我们结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教学设计技术,并结合我们在师范本科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实践经验,对说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理论和教学创新点五个方面着手,提出“4W+C”的说课模式。
力谋求目标、过程和效果的整体优化性。1.2 说课与备课、讲课的区别
在实践运用中,许多人会将说课和备课、讲课混为一谈。要想清楚地认识说课,我们首先
要弄清说课与传统的备课之间的区别。尽管都是在上课前为教学做准备,但二者在理念与目的、思考要素、准备重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传统备课依据“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以知识传播为目的,思考单一要素就是学科知识与技能,备课评价的标准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熟识程度。而说课则是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目的,准备的重点是知识、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说课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看其教学方案设计的整体有效性,即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与改变的程度。
其次,说课与上课的异同:说课是上课的前
期准备;上课是说课的后期实施。上课的听众是学生,说课的听众是专家、领导和同行;上课受益的是学生,说课受益的是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尤为重要的是:说课时教师要将其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掌握、教法的选择、活动的安排等内容,全部用语言或媒体展示出来;而上课时这些内容则要通过教师的行动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来真实体现出来。1 说课的概念
1.1 说课的定义和内涵
说课的定义:说课是教师对其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进行陈述、说明和答辩的过程。
说课的特征:运用教育系统方法对教学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设计与安排。
说课的目的:将教学知识内容、学生学习需求与老师的教学帮助三者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尽说课的要素与重点
2.1说课的要素与模式
说课的要素:(1)教学内容;(2)教学对象;(3)教学过程;(4)教学依据;(5)教学创新。
说课的模式:
在对师范生进行训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说课的内容与方法,我们依据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了“4W+C”的说课模式:既教什么(What)? 为谁教(to Whom)?如何教(How to do)、为什么这样教(Why)?以及创新点(Creation)。2.2说课的内容与重点
1.一说“教什么?”
“教什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学习目标进行确定。
(1)教材分析。分析的侧重点有三:一是教学重点的确定。教材上知识信息大多以线形平铺的方式呈现。即便是以着重号标示的字句,学生也无法直接理解或认识到其重要价值,这都需要教师对知识重点进行突出讲解,这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二是知识层级分析。要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从属关系和层级支撑关系,这样能使教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1]
;侧重点之三是知识类型分析。辨别是事实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还是技能与程序性知识。这项分析的必要性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截然不同的学习认知方式,也需要截然不同的教学指导方法[2]。
(2)目标确定.这里所说的目标是指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必须学习的、并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用行为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要求。学习目标的分类我们采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既“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目标中包括预期学习结果和学生学习发生的行为证据两个要点,它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结果评价具有导向标的作用。
2.二说“为谁教?”
“为谁教?”是要对教学的对象即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掌握。这项内容在师范生和新教师的备课中大多是空白项.对学生情况认识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他们教学有效性的致命硬伤。学情分析是我们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性步骤。学情分析也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确定。因为教学的困难不仅在于知识点的难度,更来自于学生理解的困难程度。另外学情分析也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如果不知道学生已经理解的东西和已有具有的认识经验的话,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就可能不恰当或者是根本无效的[1]。
学情分析的要点有三:一是学生先前知识技能和学习动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有效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因条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内部联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习得和保持新的知识技能[2]
。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力和持久性,尽管教师不能给与学生动机,但是在教学中激发和促进学习动机,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其教学有效性的需要。要点二是学生思维认知特征分析。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表明:人的认知发展是分年龄、分阶段,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增长的[4]
。教材的作者和教师们常规的做法是以自己的思维认知方式来表述和讲授知识,而忽视了他们与学生思维认知水平之间的具大差异。于是老师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学生还是听不懂、理解不了。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养分,同时更需要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依循认知发展的规律性,帮助学生经历内部认知结构的积极建构,这是一个有待我们发掘的重要教学研究领域。学情分析的要点之三是学生学习困难预期。尽管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有动机兴趣的缺乏、先前知识技能的不足、认知思维能力欠缺以及不良学习行为的惯性作用。教师若想战胜这些潜在的困难,就必须通过交流倾听、换位思考、行为观察和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真正能够“解惑”之师。
3.三说“如何教?”
“如何教”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媒体教具、尤其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做出的选择与设计。这是教师教学知识技能的集中展示,更是说课中的重头戏。好教师不只具有熟识的学科知识,更要具备因材施教、化难为易,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富有成效的教学帮助的能力。
“如何教?”首先要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惯常采用单一枯燥的讲授法。现代教学论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学习需要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策略[1]
。例如,在知识概念类教学中应选用意义连接法,在导入时给出该概念的成功应用事例,在讲解时说明其意义价值并尽量和学生的个人经验作积极的意义连接。而在技能程序类教学中应选用示范教学法等。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启发法、探究法、情景设置法、角色扮演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说课当中。
“如何教”的第二项是媒体教具的选择应用。此项具有明显的技术时代特征,在印刷技术时代,我们以板书、挂图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增加,教师们开始较多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新的科技工具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改变[5]
。不能用计算机替代教师、用电子教案替代黑板,给学生带来更重的负担。毕竟媒体本身不能产生学习。
“如何教”的第三项是教学交互活动的设计。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老师的助学活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在现代学习理论中,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知识填鸭”的容器,而是知识的主动探寻者和建构者。因此,为学生设计主动认知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例如:现象解释、原因假设、数据归纳、观点论辩、类比推理、合作交流等等,这既是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说课的关键之处。
4.四说“为什么这样教?”
在此项题目下,我们要求师范生对自己教学方案中所依据和应用的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论的原理或规则进行说明,为自己教学方案的科学性提供合理的举证。此举能极好地促进师范生将所学到的教学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实际价值,促进其教学技能从随意性走向规范化、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
5.五说创新点。
创新点是要求师范生将自己教学设计方案的特色和创新点进行说明:既自己的教案设计针对什么教学问题、有什么新的思路和观点、采用了什么新的方法和手段等等。我们在说课训练中增加此项内容,一是适应新课改对师资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新要求,二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意识,以及教学创新的尝试与努力。
由于教学的学生对象和信息资源都是变化量,也由于教学改革的动态变化性,因而教学是一个需要教师敏感地发现问题、科学地研究问题与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在说课中加入创新点的内容,为说课注入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的元素,此举作为我们对师资创造力培养的新举措,同时也为提高师范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与就业适应能力做出了努力。
以上是我们就说课所作的研究与尝试,该成果应用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高师新教师在岗培训,以及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说课”只是一种载体形式,它承载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为谋求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关系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R.M.加涅,等.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M].皮连
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Priscilla Norton,等,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 [M].吴洪健,倪南奇,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B.英海尔德,等.学习与认知发展 [M].李其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乔治.J.波斯纳,等.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
南[M].赵中建,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从题目到关键词的英文翻译补上
The Elements and Emphasis of speaking lesson
ZHANG LEI, WANG Xi-juan
School of Phys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471022, Hen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o the new demand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the training content of speaking lesson had been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skill train about normal undergraduate.The paper had a more in-depth study to speaking lesson combined with modern teaching theory and teaching design, and set forth the definition, distinction and purpose of speaking lesson, in particular, it had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to the elements and emphasis of speaking lesson.it put forward the speaking lesson mode of “4W+C”, and used in practice of the normal students teaching skill train and the new college teachers on the job training, it had a very good results.Keywords: speaking lesson,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skill train, innovation teacher training,normal teaching reform
第二篇:说课六要素
教导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按照开学初学校提出的。立足新
起点,采取新举措,努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工作计划,教导处在实施过程中,紧密依靠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1、根据《昆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的要求,我校初一年级进入课改实验.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准确把握
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加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新局面。初一各学科都进行课改实验的公开课探讨。
2、以学校网络建设为契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促进教育新的跨越,学校成立“网络支持下的课程教学”领导小组,聘请上海教科所柳栋对教师进行培训,选拔各学科中操作能力强的19位教师参与、请行家讲授多媒体制作课件,网络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积极准备,并进行了公开课的形式、为学校买施“网络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3、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按照“五认真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本学期进行两次全面检查,另外还主动邀请教研室进行五认真检查,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检查情况利用教职工大会予以公布,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经常性进行“五认真” 工作的抽查、抽听、抽测。
4、人真组织期中、期末及其初三的月考考试;强调考试纪律尽可能杜绝作弊。在考试过程中,认真巡视督查,维持秩序.安排好各学科的阅卷工作,要求严格按评分标准阅卷 不要过严或过宽,初三要求交换誊分,在全体教师的辛苦耕耘下,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异各年级的总分合格率、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均名列前茅,达到了开学提出的要求。
5、对强备课组活动,初
一、初二结合课改精神,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加强教研,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加以解决利用一切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各备课组在每次考试结束后,进行试卷分析,及其质量分析会,初三还召开年级质量分析会,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确定新目标,各备课组在每次考试前,都要统一进度,确定复习计划,提高复习课质量,避免题海战术。
6、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新老教师结对,新老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是学校的希望,同时也面临着经验不足的缺点,学校采取一帮一的办法,进行师徒结对,要求刚毕业教师认真听课上备课,每学期上好二节试验课,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刚踏上讲台的十多位青年教师都适应了教学实践
7、本学期结合市教研室要求: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达标工作。共有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史地生等学科85位教师申报课堂达标,经学校评审小组评审合格,并上报教研室。
8、认真组织各年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组织教师认真上好竞赛辅导课,本学期参加了英语、数学、航模、劳技、演讲等比赛,其中劳技获昆山市一等奖,苏州市二等奖,在江苏省航模竞赛中,张中浩、沈晓鹏获第二名,陈佳伟获第三名,宋志辰获第六名,为学校争了光。
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还须努力工作,为学位争创名校继续努力。
2003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一、认真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1、抓好教研组建设:⑴、继续落实“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教研总课题,要求每次的教研活动能围绕此主题展开。包括: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开一堂研究课、学一份“合作学习”的理论资料、谈一些听课感受、反思一下教学得失等。⑵、落实了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长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教研组长例会,要求把自己教研组本月的教研工作做一总结,重点谈对“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进程和成果,并对每位教研组长的工作手册进行了检查及反馈。⑶、开展了教研组推优、合作备课的活动:由教研组推荐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承担校教研的开课任务,并集合整个教研组的智慧,进行了集体备课,推出了包含省、市、区、校研讨会、家长开放日、业务学习研究课等不同类别的课。
2、加大教育质量的监控力度。⑴、4月对全校的所有学科进行以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制订整改措施。⑵、继续开展随堂听课,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⑶、学期末根据进修学校要求,对三五年级的语数学科及五年级的技能学科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要求各教研组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方案及复习方案,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确保以较好的教学质量迎接区的监测。
3、科研工作:
课题研究工作是学校科研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室充分认识到搞好课题研究工作,能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学期花了较大的力气投入到课题研究工作中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课题申报工作: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课题研究的价值、影响面和推广性等诸多方面。本学期开学初,科研室就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共向区级申报了三个课题,其中葛晓萍老师的《茶文化》经修改指导和密校长《打造快乐校园》两个课题区级立项。尤其是后一课题,立项为杭州市规划课题。B、课题管理工作:这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本学期的课题管理工作,以杭州市重点课题《培养师生健康心态,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区级课题《小学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为龙头,组织全校教师继续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指导与监控力度,每月要求教师完成“每月一得”,但是指导力度不够。尤其对年轻教师的指导、要求不够。通过定期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以科研促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学籍管理、插班、转学、毕业、招生等工作。
认真学习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本学期教导处根据学校的特点,对学生开展了学习常规的评比,并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学常规。要求教师本着人人都是德育工作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学习常规教育。
继续按上级部门要求做好学生的学籍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新生、毕业生学籍档案完全实行计算机管理)。同时严格按上级部门规定的学籍管理要求和学籍管理制度办事,认真做好转入、转出学生的学籍变更工作及毕业和招生等工作,规范学生的请假手续(事假、病假),对要求长时间请假(出国探亲、因病住院等)的学生做好情况调查、审批工作,并及时建立相关档案。做好流动学生和三残儿童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档案。
5、认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期初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严格安计划开展活动。本学期为迎接区艺术节,加强对艺术类兴趣小组的管理。兴趣小组内容丰富,共设校级小组16个。规范兴趣小组的备课,学校统一制定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本,教导处每周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本学期全校学生兴趣小组参与面达100%。
6、合理安排代课,保证教学秩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本学期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病假、事假较上学期有所减少,但仍有一位教师请产假、一位教师长病假,且都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挑战,为此教导处想尽办法联系有责任心的代课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严格执行学校制度,发挥年级组的力量,鼓励教师间的互助,努力保证教学质量。本学期基本没有出现因教师请假而乱课的现象。
7、扎扎实实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效果较好。
宣传报道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喉舌,是提升学校知名度的有效载体。针对学校过去该项工作较为薄弱的现实,本学期科研室着重抓了宣传报道工作的落实。通过提出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的几点意见,在全校教师会议上中进行发动、部署,并与每月考核紧紧挂钩。在平时努力挖掘新闻线索,注意上交的稿件的质量,及时与区级和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单位联系等各项措施,本学期宣传报道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其中市级新闻媒体报道3篇,区级6篇,还被区教育局表扬,成为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在科研报道上也能积极投稿,及时报道学校科研信息。
二、重点工作:
1、各级各类论文参评:本学期论文评比工作不断,如德育论文、科研成果论文评比、综合论文等,科研室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本着提升学校品位,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推荐较为优秀的教学论文,由科研室、校长室进行修改,其中袁晓霞老师、陈雷老师均获得与论文三等奖;斯莉娜老师获得区综合论文二等奖、任文岚老师获科研论文三等奖;密校长更是获奖不断,区、市综合论文评比均获一等奖,为我们带了好头。
2、组织教师参加区优质课评比:本学期中推荐了陈蕾老师参加品德与生活的保实教研片教学观摩课的开课,郑燕老师参加了区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钮雪峰老师参加了区英语评优课获区三等奖、密晓群校长的品德与生活课获省“优质课”、余剑萍品德与社会课获区“创新奖”、洪波的信息技术说课获区三等奖,祝晓文参加了区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获二等奖。
3、华杯赛辅导工作:开学初学校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采用由任课教师推荐的方式,组织四~六年级学生进行第九届华罗庚数学金杯赛初赛的赛前培训。由付继红老师和斯莉娜老师负责指导。要本次初赛中,共有64位学生报名参赛,最后23名学生在初赛中获奖(其中四名一等奖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区培训)。决赛培训利用周二、周四下午困难班时间由付继红老师负责,我校六(3)班胡彦迪获市一等奖并代表区参加市培训,六(1)班董安华同学获三等奖,傅继红老师被评为全国第九届华赛优秀教练员。
4、继续抓好新课程改革:
从上学期开始,新课程的改革已在全市中小学如火如荼的展开。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实验,我校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形式的更新,教研、教改氛围的深化上有了很大的收获。总结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本学期针对上学期出现的问题,着重进行研究,我校的实验老师在教学状态的改变,教学实施的深入,教学效率的加强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⑴ 组织好实验年级、课程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区新课程教学观摩学习活动,组织同年级老师进行课后的反思讨论活动,学他人之长,以促自身成长。
⑵ 每月一次组织实验组教师(同一学科)进行阶段交流小结,交流新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心得,讨论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实验的进程进行及时地分析,不断地积累资料,在期末座谈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⑶ 开展全校性的教学实践观摩、理论学习活动,每月利用周五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开设1堂新课程中的教学研究课或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例如:本学期密晓群校长课堂教学研讨课《有了困难怎么办?》以及“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质量监测分析”等主题的理论学习活动,以理论促实践,让实践丰富理论内涵。
⑷ 在上学期新课程家长开放日的基础上,本学期,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宣传新课程 求得社会支持”,开放的力度更大,利用4月16日半天时间,开足一年级三个班共12堂课,课程涉及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等学科,让每位家长都真正了解了新课程的每一个学科。家长们对新颖、活泼、知识面广的课堂教学也感受颇深。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导处工作安排合理性还有待提高,各块工作还要加强交流。
2、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减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教导处
04年7月
刚刚过去的2001年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实施“2000.9-2005.9办学发展五年规划”始起阶段工作的关键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区教育局的工作布置,结合学校五年规划,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实施学期工作计划,大力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不少成绩,教导处的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学习,锐意进取。
本学期我们认真组织教研组长和教研组教师学习了全国和沈阳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以“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工作出发点的自觉性,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全校上下发?quot;永不满足,追求超越“的桐柏精神,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开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还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二期课改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着重选学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资料,对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和探索,我们还要求各教研组长结合学科教学组织组内老师进行专题学习。如数学组选学了《中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通讯》中有关研究型课程的课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还积极在组内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公开教学课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取得成功,受到市、区有关方面的好评。
二.认真规范,抓好常规。
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健全教导处的质量监控网络是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规范、认真地抓好学校的各项教学常规,如教案检查、作业量检查、作业检查、教师的上下课礼仪、考试命题、试卷质量分析、学生座谈会和补缺补差等等。与此同时,教导处根据五年规划提出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的部署,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学校分层管理和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在教学质量分析上,我们制订了(任课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导处)四级质量分析制,并请年级组长一起参加教导处组织的质量分析会,积极发挥年级组长在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本学期我们还建立了备课组长例会制,每月由教研组长召集会议商讨教学工作,教导处并不定期举行备课组长工作研讨会,及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和交流,并为校长进行教学调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条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年级组长的教学管理功能得到了加强。
针对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学习以及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低的状态,教导处还组织有经验的各科教师为学生举办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系列辅导讲座,进行作业规范教育和学法指导,并成功地举办了以高一新生为重点的学校第三届优秀作业评选和展示活动,为高一新生在高中阶段能顺利学习打下了基础。三.课堂教改,注重重效。
本学期教导处以教科研为龙头,继续深入开展”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课堂教改攻坚活动,积极发挥学校”课堂教改指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抓好”四个突破“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工作,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各教研组共开设校级以上带课题研究的公开课18节,其中区级4节,市级2节。
2.加大对家常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校”课堂教改指导小组“对课堂教改进行了有的放矢的研究和指导。本学期对”青年教师“、”问题教师“、”高
一、高二复习课“等专题共进行了四次集中的家常课听、评课指导活动,共计听课72节,进一步促进了家常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展校高三教学工作调研活动。由校长室、教导处及”课堂教改指导小组“成员联合进行视导。联合参加了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分析研究了教学现状,尔后进行听课评课,此轮调研共听课32节。课后又组织8名教师开设示范观摩课。通过一轮调研,有力推进了高三教学工作更加健康地开展。
四.积极实施二期课改。
根据区教育局推进二期课改工作的统一部署,我校于上学年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试点工作,共开设了19个研究项目。在将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摸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在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同时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各开设研究课题17个和20个。每周二课时排入课表进行活动。本学期我们逐步完善和规范了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研究性学习管理和指导,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召开了研究性学习经验交流会,还表彰了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学生。
我们还要求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本学期教导处共收到以研究性学习为课堂教改研究课题开展公开课的申请27节,本学期已实施 7 节。
五.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本学期我们还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工作专项申报活动和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活动,通过教学工作专项申报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了教师的自主发展,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逐步由”规范“向”规范+自主"转化,通过开展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也进一步推进了各教研组教科研和学科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各备课组教研、备课活动的质量。本学期已收到申报书7份,拟先进行初评,下学期再继续推进,期末再进行总评,并组织交流发扬。
六.以年检促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
教育局在2001年年底对我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严格的检查。为了迎接年检,并通过年检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教导处按照局的检查要求逐项进行认真、细致地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参加桃浦中学的现场检查会后,通过取长补短,力求使检查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完美。由于校领导的重视和教导处全体同志的努力,我们学校在这次检查中再次获得很高的评价。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力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唐市中学03—04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市教研室关心指导下,在校党支部、校长室正确领导下,围绕“教学质量有新突破、创建工作有新局面、各项改革有新发展、教师素质有提高”的工作思路,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一学期来的教学教育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常熟市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原则,注重新课程师资培训。在2003年8月共派出了40多人次参加由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同时,聘请教研室王荣清副主任来校作有关新课程的讲座。
2、重视新课程研讨。一方面初一、二任课教师自身能不断钻研新课程有关内容,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同轨教师之间能互相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吸收兄弟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经验。2003年共派出近70人次参加兄弟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通过以上做法,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平时教学中,坚持把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评价标准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3、重视综合实践课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本学期初学校成立了由王春保副校长为组长、部分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并根据本校特点,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经验,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有十五个兴趣小组,有400多人参加,内容上改变了以往以竞赛辅导为主,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拓宽学生知识,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第二课堂活动,各小组负责教师认真负责,认真上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目前,有多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校舞蹈队在市中学生文艺会演中获舞蹈类三等奖,校足球队在市中学生足球赛中获初中组冠军。本学期劳技课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劳技课教学能不拘泥于课本,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劳技作品,研究性学习走进了课堂,充分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广大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意识得到了加强,都注重信息与学科的整合。
4、为推进课程改革,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本学期编印了唐市史地知识校本课程。
二、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教学“五认真”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管理,严格完善了教学工作中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抓好“五认真”工作的过程管理。、教导处继续分期中、期末两次对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意见。为抓好教学“五认真”的过程管理,教导处还通过学生阅卷,了解教师执行“五认真”情况。
2、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青年教师的上课水平,校长室、教导处人员随机下班听课多次,对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和个别教师交流意见,商讨解决办法。
通过这些管理,多数教师都注重课堂45分钟效果,都注重把功夫化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三、注重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学研究。
1、期初,各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教研计划、工作目标,围绕计划、目标各教研组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坚持深入开展了以听课、说课、评课为重要形式的常规活动,积极开展了以市级、校级教学能手的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新上岗教师实践课,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形式。部分教研组的教学质量已进入良性循环,成为我校的拳头产品,2003年又有一个教研组——政史地教研组被评为市级先进教研组。
2、各教研组都成立了学科备课组。各备课组能吃透大纲和考试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长远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做到进度统一、要求统一、练习统一、测试统一。
四、强化提优补差,抓好学生的全面“达标”。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是学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本学期全体教师都能狠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平时教学都能优待学困生:优先提问、优先面批作业、优先个别辅导,在抓好补差工作的同时,各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特点加大培养尖子生力度。教导处能认真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工作,并为下阶段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
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敬业意识和业务水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因此,我校一向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对本学期新分配来的教师做好新老教师结对传、帮、教工作,对35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新上岗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二节汇报课,市级、校级教学能手至少上一节示范课。积极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业务培训,市级评优课竞赛、基本功竞赛,本学期共有5人参加市级评优课竞赛、基本功竞赛,其中胡刚老师在市语文基本功竞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王家怡老教师在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学识水平,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函授、自学考试。
六、认真做好创建工作。
今年,学校提出创建省示范初中,为成功创建,全体教师积极投入,认真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工作得到了省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七、加强装备建设,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率。
本学期新添电脑一批,计有(1)学生电脑46台,用于装备计算机教室2,使学校目前有2只计算机教室,满足了初中三个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2)教师用电脑10台,充实到办公室用于教师备课,使教师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了物质上的保证。(3)手提电脑3台,并配套相应的移动式投影仪,这些为电脑进入教室,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本学期全校教师共上多媒体课100多节,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教师的应用上,继续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本学期最后一批5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江苏省教学现代化信息技术考试,通过率达100%。
八、加强教导处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指导服务意识。
本学期教导处全体人员贯彻讲究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充分发挥教导处的“心脏”作用,带头上好课、上足课,带头参与新教材研究,积极从事教学服务指导工作,及时解决了教师因公、因事、因病期间的课务调配,为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做好校长室参谋工作。
总之,经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不够稳定,部分教研组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谷。
2、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还有待提高。
3、教师们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下学期主要工作(设想):
1、重点抓好薄弱教研组的教学质量,力争使1—2个教研组教学质量有所起 色。
2、全面抓好提优补差工作,提高全科合格率、优秀率。
3、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准备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
第三篇:说课六要素
一、说课
(一)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六说”的具体要求
1、说课标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能力。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4、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5、说训练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
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6、说程序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id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说课的内容是“六说”,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材料按“六说”分六块,一一分别来说,这样说材料容易组织,条理清晰,但艺术性不强,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二是综合组织,按教学程序来说,将“六说”内容分布在各教学环节中,这样说艺术性强,流畅,浑然一体,但组织材料费力,还会条理不清。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第四篇:浅谈中学历史说课的八大要素
浅谈中学历史说课的八大要素
山东省邹城市教育局教研室(273500)孙传超 第四中学 李霞
中学历史“说课”的内涵主要是指历史老师依据教学大纲,遵循历史教学规律,以口述的方式阐述个人对一课教学的总体构想;以及对大纲的把握,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设想等。下面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为例,简单说明中学历史“说课”的几大要素。
一、说教材
《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4.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5.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五、说教学构思(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人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讲授新课 1.官渡之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接着播放《官渡之战》录象,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沦“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
2.赤壁之战(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3.三国鼎立的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情况;(2)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活动与探究”①和②;(3)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讨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老师注意完善补充;(4)让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利用歌谣小结:
二OO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二O八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曹魏吴蜀汉,曹丕孙权刘备建;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2.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四)巩固练习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可以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制作成知识树,让学生摘知识树上面的果实。
六、说板书设计
讲完课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板书,或者教师自己设计如下:略
七、说问题设计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的新颖性和活泼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
八、说教学手段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挂图、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及(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画面及主题歌,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设计课件完成教学。
以上结合《三国鼎立》一课,简单介绍了历史“说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应该说什么。老师们在说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说课”不是讲课,应该“说”,绝对不能“念”(或“背”)讲稿或教案;②应充分准备,面对的是评委或者老师,应该把自己准备的成果展示给评委或老师(如:课件、板书设计、知识树等);③普通话要标准,并注意语言简洁、明确;④注意时间限制。
第五篇:学与问(说课)
《学与问》说课 觅小
许彩霞
一、解读文本,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并用“金钥匙”和“铺路石”的比喻,形象地阐释出“问”的重要性,再通过列举哥白尼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紧接着承上启下,引出“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为师。”另外还举了沈括的故事来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在深化中心的同时,号召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中外两个名人的典型事例告诉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多提问题,并善于将“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解决问题,这样使说理更加全面深刻,令人信服。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学会生字词,读懂课文。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悟自得,了解本文所要阐述的事理。
3、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弄清文中主要阐述的问题,并展开积极地探究、热烈的讨论。
2、用哥白尼的故事来说明问的重要性,用沈括的故事来说明问与思的关系。
二、遵循理念,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这为我们开展有效地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因此,本课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发挥想象;由扶到放,自主合作;以读代讲,读中促悟。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主,采用读悟法,在自读自悟中了解文章内容,通过读、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潜心设计,说程序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学”、“问”二字,学生谈理解。
2、在“学”、“问”二字中加上“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3、学生依题质疑。
【设计意图: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和智力的核心,它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质疑的过程中,激起他们了解文章内容的渴望,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让学生带着刚才的疑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已明白的问题以及还有哪些疑问,由小组代表总结汇报。
【设计意图:合作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通过再次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出一个核心问题:学与问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研读课文,亮出观点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明确作者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四)阅读事例,感悟思想
是啊,“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相信同学们学了哥白尼的事例后会更明白“问”为什么会这么重要。
交流课前搜集的哥白尼的资料,了解哥白尼的伟大成就。
哥白尼是怎样走上探求科学奥秘的道路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哥白尼小时候是怎样问,怎样学的呢?从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在交流感悟中明白问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感悟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得以加深,人格得以深化。】
(五)交流探讨,深入理解
1、“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小学生,有了问题该向谁请教呢?学习第三自然段
2、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曾向谁请教过。理解“能者为师”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能者为师”做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文字,并透过语言文字,有侧重地体味文章意蕴。】
3、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名言作为礼物赠给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与教师成了地位平等的朋友,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满足,与此同时,学生们也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为师生间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另外,用“礼物”来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也体现出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
4、通过变换人称的朗读,进一步理解“能者为师”这个道理。
(六)以读代讲,学思结合
1、潜心读文,思考:沈括遇到了哪些疑问?又是如何解决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情感与文中的主人公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加深了对人物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自读自悟,学思结合,理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句话,感受沈括带给我们的启示。
(七)释疑升华,总结全文
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感悟学与问之间的联系。
2、介绍说理性文章的写法。作者通过列举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来阐述学与问之间的关系,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用陶行知的小诗《问到底》总结全文
(八)课外作业,拓展实践
出示一则有关学与问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五、凝练教学,说板书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能清晰地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凝练、巧妙地板书,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对板书作了如下设计:
勤学好问
23、学与问(?)
学习的主人
观察思考
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更是一种审美体验。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文章的同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作为小语工作者,这将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