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本站推荐)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电子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不足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实行课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共同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电子产品设计 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
一、课程教学改革依据及目标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基于微控制器的产品设计开发、调试与维修的能力,具备常用功能模块电子线路的设计、焊接及调试能力,各类仪器仪表操作能力,数据与结果的分析处理以及设计工艺文档编写能力等。
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然而,通过大量实际有效的企业调研,我们也发现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院校的各类技能大赛近几年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中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与现代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用典型的工作任务方式呈现。因此,我们应当以职业技能大赛为风标,以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和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系统地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因此,该门课程应尽可能多的选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真题作为项目载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起到了训练学生,选拔优秀队员参加竞赛的目的。
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包括学生自选自学项目、课堂精讲项目以及本地企业实际研发产品项目三项内容。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1.学生自选项目。在教材及辅助教材中共涉及几十个大赛设计制作项目,例如液位控制器、智能安防狗、出租车计价器等。对于学生来说,有必要让他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实战项目,学习尽可能多的电路模块。在开课前,指导每个学生自选一个设计与制作项目。通过自学,理解项目涉及的主要技术。在每次课上安排2人解读自选项目的产品功能、电路设计原理,简要说明程序设计思路,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完成该项目的全部设计制作内容。其他同学作为评委对他们的完成情况提出疑问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学习和了解近几十个产品项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2.课堂精讲项目。除了学生自学之外,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完成至少一个项目的完整设计制作过程,达到精讲的目的。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市场上的智能产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作为教学来说,应该选择兼顾典型性、普适性和应用性的产品作为授课载体。通过反复研讨,确定了既是市场实际产品,同时又是大赛项目的“自动烘手机”作为教学载体。课堂主要时间以“自动烘手机”项目为例,从系统原理分析、硬件电路设计、PCB制版、软件设计、综合调试、实物制作等各方面,深入学习,掌握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及关键技术。
3.本地企业实际研发产品。作为一个真实的产品开发项目,并不仅仅是电路设计、软件编程方面的内容,应该包括前期可行性论证、物料采购、调试检验、外壳设计、后期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课程组联系了威海本地一家合作企业,以该企业的楼宇对讲系统项目为例,带领学生熟悉认识企业实际产品的研发流程及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该门课程共计86学时。其中,学生自选项目的分析占用10学时(30人*15分钟/人,共计450分钟),分散安排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首次课安排2学时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综述”,主要以PPT的形式讲解“最新电子产品展示”、“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方法”、“企业电子产品开发”、“如何提高电子设计能力”等知识。学期末安排6课时的“企业实际产品概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以公司实际产品为例,主要由企业工程师详细讲解产品研发流程,简单介绍电路设计、软件编程、故障调试、文档编写等方面的经常遇到的各类问题。其余课时全部用于“自动烘手机”项目的精讲。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通过在课内安排教学任务,课外组织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大赛,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形成了课内到课外,竞赛到科研,突出动手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下面以“系统调试与分析”教学单元为例予以分析。
1.提出任务。学生焊接完毕的电路板直接加载程序。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单片机的智能电子产品,系统综合调试与分析的意义对于基于何在?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系统的调试与分析(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解,学生初步讨论)。
2.分析任务。对于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一般应先进行哪些基本方面的测试? 在单片机、模电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曾遇到哪一些故障现象,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分组讨论,集中研讨)。
3.解决任务。针对完成的烘手机电路板,进行初步硬件调试。调试并实现烘手机的各项功能,如电源及充电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红外感应检测电路,热释检测电路,风扇及加热电路。检查电路无误后,接通电源,测量分析电路的各项参数。
4.任务小结。各组汇报调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学生交流心得,总结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调试技巧。
四、结语
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力争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二篇:《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针对目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首先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然后给出了课程的具体实施流程。实践结果证明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144-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 curriculu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scheme on it.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igns the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resources and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then presents the detailed implementing procedure of this course.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are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Key words: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Teaching Design,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Process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前期所学的电子技术、单片机、EDA等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学者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安徽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吴年祥老师在“赛教融合”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丽萍老师基于“CDIO”模式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王瑞玲老师基于工作过程分析了《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并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3]。在借鉴前面几位教师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在我校2014级部分班级进行改革试点,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设计被迫选择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参照,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导致两级分化更加严重[4],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而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收获较少;
2)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往往都是“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均不理想;
3)教学资源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课本及参考书目,致使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一些知识讲授和理解的浅层学习活动,而将知识内化、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学习活动体现不足[4];
4)学习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作品最终实现项目任务书的指标情况进行评分,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
鉴于目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现状,课题组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设计,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2.1 教学理念设计
转变传统教授知识的教学理念,确立“以能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学生平台,努力使记忆和理解发生在课前,知识的应用、分析发生在课中、知识的评价和创造发生在课后。
2.2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策略主要考虑如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被迫以中等水平同学的掌握情况为参照设置教学进度,往往造成水平高的同学“吃不饱”、水平差的同学“吃不到”的情况,而本课程的教学策略主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支持学生的学习,比如建设网络学习的平台,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和选择学习未掌握的内容;采用分组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能分类培养的他们职业技能,基础好的同学参与难度较大的设计任务、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完成制作任务,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定的提升。
2.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策略确定以后,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而开展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课中,而是将教学过程覆?w“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具体为课前自主学生、课中合作学习、课后任务驱动学习三个阶段。
2.4 教学资源设计
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材、实验室及1到2位校内的任课教师,而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在传统的教学资源上进行的增添,主要是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学院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并于与网络课程上面的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并且指导教师为一教学团队,不仅有校内教师而且还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指导教师,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5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的目前是检验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即考核方式的设计。本课程采用学习态度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平时的出勤、网络课程的参与程度、课后作业的完成程度等进行评价;学生效果评价主要参照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按每一环节的完成情况逐项评分。《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实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授课前要完成该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概述、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硬件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设计与仿真、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子产品技术文件撰写、电子产品功能演示八个模块,每一模块的教学都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总结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践结果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一定的提升,比如学生在2017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教师在安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的好成绩。但课程实践过程中也遇到网络课程学习质量无保证、课中讨论不活跃、课后作业不提交等难题还需要去思考。
参考文献:
[1] 吴年祥,陈小林.赛教融合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1):154-155.[2] 徐丽萍.基于CDIO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18):25-26.[3] 王瑞玲.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3):83-84.[4]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第三篇: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大赛策划书
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设计大赛2012-04-09
一、活动背景
经调查,现今大学生已成为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但是有些同学对基础电子元件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自己设计制作了。为了能使同学们增加对电子产品元件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我们协会特此开展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为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对电子方面的了解,巩固学生的课内知识,开拓学生的课外视野,更加为了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同学们学以致用。
三、活动内容
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所考内容进行设计制作,采取自己实际动手焊接的考核方式。
四、活动对象
全体本科生
五、活动时间
2012/04/1
4六、活动地点
基础大楼电学实验室
七、活动流程 准备阶段:
1): 机器人协会宣传部4月13日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活
动的宣传,包括横幅、海报、传单等各种形式。
2):机器人协会副会长按照各部门的要求,合理的分配活动
经费,同时对各项支出进行准确而细致的登记。
3):机器人协会规划部进行参赛人员的登记,以及本协会人
员的工作分配,并邀请评委老师。举办阶段:
1):宣传部对比赛场所进行布置
2):技术部的成员负责现场的维护,合理分配插台,电烙铁等,并提醒参赛人员注意安全,注意对实验器材的保护和看管,使活动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完毕。3):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摄影。后续阶段:
1):协会的指导老师对参赛的作品进行评比,选出优胜者,评选各个奖项,并颁发奖状和奖品。
2): 活动内部进行活动总结,并写出一份活动总结的材料存档。
3):对活动的结果进行宣布,并公布获奖情况。
八、经费预算
九、活动主要负责人
第四篇:产品设计课程总结
《产品设计》课程设计流程及总结
课题选定:我的家乡在淮安市盱眙县,在这里有每年一届的盱眙国际龙虾节,而盱眙龙虾则是盱眙的招牌,随着盱眙龙虾名声的享誉中外,久而久之它也作为盱眙文化的象征,它的形象存在于盱眙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存在着。根据本次课程的要求,我的设计就定位在以家乡的龙虾文化为背景做为设计素材来设计的日用小产品也可以作为旅游文化纪念品。
课题改善:在课程之初,我的设计定位在设计具有龙虾文化的旅游产品——具有龙虾形态的筷子设计。在给老师看方案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设计单一的筷子不能很好地表现出这样一种文化,老师给我提的建议是设计出一套类似于“蟹八件”一样的一套龙虾使用餐具。于是我对课题进行调整。
设计调研及设计定位:课题有了针对性之后,通过在徐州的市场调研以及对家乡龙虾文化的分析,我发现,盱眙龙虾虽然已成为文化的一种象征被广泛地推广,即使有很多的龙虾形态小品存在于城市中,但是它在文化的表达层面仍然不够。就每年举办龙虾节时的龙虾宴来的餐具来说,它就没有一点的龙虾文化的问道在里面,因为我的设计课题进一步确定为对吃龙虾的餐具进行设计。
设计体会:在本次的小产品设计中,我发现不论我们生活中的一件产品有多么的小,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当我们对它进行设计和改良时,就发现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都要我们花好多的心思在里面,一步一步的对其进行分析调查,并不断的进行方案调整,从而一步步的进行深入的设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令人喜欢的产品。
课程总结:经过这几周的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使我切身的感受到了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产品的存在背后都有一段艰辛而又繁琐的设计与改造的路程,它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课程学习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都有效地帮助了我们对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和调整,这一步步的调整方案,改设计图,在方案优化与设计图调整的过程中循序渐进,虽然辛苦繁琐,但是经过这一系列的步骤之后,我们也从中收获很深,学到的也不单单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设计和一种方法。
第五篇:产品设计课程小结
产品设计课程小结
班级:工设一班
学号:201010130115
姓名:季旭
大学三年以来,学的有关于设计周边的,但是总结下来,产品设计一路走来是在锻炼自己不断完善,会虑到很多很小的细节.有一句话说,当你会注意细节的时候,你已经进步了.这阶段的专业课都是比较重要的课程,此次产品设计2与之前的产品设计1的课程也有着很多不同,本次课程的重点是要做创新设计,打破之前的形态语义与产品改良,整个课程下来,虽然课程不是很长,但是自己注意到了很多以前忽视掉的问题。注意观察,发现问题,有的放矢的做设计。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目的的观察世界,用一双眼睛去思考,就会发现周围的事情有不同的变化。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化设计就是在考虑设计时,以人为中心展开的设计思考。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上。概念设计 院校的“概念设计”实际上是开发设计创意的一种联系方式,是一种对未来产品形 态的研究;其理念是超前的,形态是前卫的。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产品创新为加速产品创新,概念设计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设计领域的 研究热点之一。概念设计不仅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成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而且产品的设计缺陷无法在后续过程中弥补。但是概念设计对设计人 员的约束少,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最能体现设计者的 经验、智慧和创造性;因此,概念设计被认为是设计过 程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最具创造性阶段。创新之后就是市场调研,其目的在于了解市场需求,发现潜在市场;确立产品开发的范围,研究产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同类产品的技术特性与品质,明确产品开发设计的功能 需求提出产品设计解决的问题;人的审美情趣与时尚需求的感性研究和分析;探讨 产品商品化的途径与方法;收集其他产品的相关信息资料;产品使用环境分析;费者购买因素分析;人机与生产技术分析;确立产品概念。设计分析与设计构思明确设计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产品使用的对象和消 费需求;明确设计目标,确立产品设计概念;针对设计概念要求进行方案构思。设计深入与设计方案评价;
在这一个月的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中,我明白了什么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具体组成部分是什么。这门课程让我收益良多,使我的审美能力,制图能力等等都得到提高,让我理解到产品设计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也为以后的设计课程做了很好的铺垫。感受最大的是学无止境,要想更熟练的操作它,就必须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学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