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案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唯 夫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阅读课文,领悟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体会用正反事例进行说理的好处。
2.明确作者叙述的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领悟文章阐述的道理,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难点:用事实说理的写作方法,理解围绕中心处理材料,详略得当。
【课文提示】
1.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然而有别于常见的议论文。它先用大量的笔墨讲述伦琴发现光的经过,引出一个道理。不要把它作为议论文学习,而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的看法。
2.这篇文章看似比较简单。事实上,作者为了阐述“面对偶然的遭遇要抓住机会,才能有所发现”的道理,首先讲述了伦琴发现X光的故事,然后又用了正反事例进行证明。这样不仅对于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有很大帮助,而且更容易明白作者用事实来支撑自己观点的方法,而且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使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X光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可是同学们是否知道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字:骼gé
屉tì
谬miù
生词:不胜枚举
莫名其妙
恍然大悟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用简洁的话说说X光是如何被发现的。3.作者记叙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是“偶然的遭遇”引发“发现”?划出具体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2.“伦琴教授用一张黑纸把一只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句中的“严严实实”有什么特别含义?
(为下文依旧有光线射出、伦琴发现X光作铺垫。)
2,从哪些方面看出伦琴发现X光是“偶然”的?
(①伦琴教授回实验室临时决定的,事先没有准备。
②伦琴打开实验室的门,意外看到黑暗中的一束光。
③伦琴对荧光屏上显示的骨骼,感到困惑不解。)
3,除了伦琴的事例外,文章还写了哪些“偶然的遭遇”?其作用是什么?
(文章还写了“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做青蛙试验,发现了电流”;“英国科学家柏琴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却发明了合成染料苯胺紫”;“诺贝尔将棉胶倒进硝化甘油,不期然发明了烈性炸药”;“荷兰磨眼镜片的学徒泼斯,在闲玩时摆弄两块镜片,偶然发明了望远镜„„”,这些“偶然的遭遇”。
其作用是:证明任何科学发明都来自科学家的细心观察,“偶然”发现,坚忍不拔。)
4,作者为什么要写“偶然的遭遇”?
(从课文题目看,这句话是伦琴说的,课文应当是写他的故事。文章写科学家伽伐尼、柏琴、诺贝尔、泼斯的“偶然的遭遇”,也是为了证明伦琴的“偶然的遭遇”的重要性,是为了肯定科学的发明都是“偶然的遭遇”。)
5,倒数第2段,为什么提出“看见”与“发现”的区别?它们有什么区别?
(“看见”侧重对表面现象的注意;“发现”是对内在规律的识知。“看见”了不一定会“发现”;“发现”是建立在“看见”的基础上的。
文章提出“看见”与“发现”的区别,旨在强调不能停留在“看见”,不能忽视“看见”,而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隐藏在现象里面的规律。)
6,“可以使人一朝成功的那个伟大的‘偶然’,就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大摇大摆”形象地描绘、反衬出忽视“偶然”者的粗枝大叶,损失惨重。)
7,怎样理解叔本华的话?
(这句话阐明“偶然性”在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一个“偶然性”会引发不同的结果。因此,重视并且正确把握“偶然性”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以,这句话有升华主题的作用。)
8,为什么说“偶然的遭遇”是科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现象?
(因为“偶然的遭遇”体现了“看见”与“发现”的区别,你“看见”了,但是没有“发现”。可以让人一朝成功的“偶然的遭遇”,会在你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溜走。总之,科学发现不仅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而且还要有一颗敏锐的心。)
9,指出详写的内容并说说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10,从伦琴发现X光,你得到什么启示和教益?
【学习小结】
本文生动记叙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然发现X光的过程,同时引用科学史上相似和相反的事例,说明充分重视“偶然的遭遇”是导致伟大科学发现的途径之一,是科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现象。
1.作者由伦琴偶然发现X光的事告诉我们善于抓住偶然现象才可能有科学发现。可是作者还在文中提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A.作者通过列举了两个反面事例,告诉读者偶然现象并非人人都能抓住,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B.作者通过列举了许多相仿的事例来告诉人们这种“偶然遭遇”普遍存在,从而使偶然遭遇从伦琴的个别现象上升为科学界的普遍现象。
第二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案(推荐)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阅读课文,领悟文章所阐述的道理。2.初步探究用事实来说理的写作方法。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阅读课文,领悟文章所阐述的道理。难点:初步探究用事实来说理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导入一:你们刘老师病了,你们知道她患的是什么病吗?是怎样查出来的吗? X光已经与我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你们以前知道X光是谁发现的吗? 是伦琴。所以,X光又叫伦琴射线。这也是一种能够杀死白细胞的射线,导致癌症的射线(见后面附录,可以不讲)。
二、熟悉文本 1.教师为了让大家了解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不同,用特殊的方法朗读文章的前5段文字。了解伦琴的发现也与他的胆量有关。发现也是需要胆量的。„„
三、解读文本
1.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题目:看到这个题目时你有什么感觉?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为什么会看见自己的骨头?是受伤造成的吗(这是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其它情况造成的?
“我看见了我的骨头”能不能换成“我看见了自己的骨头”,为什么? 2.研究题目与课文。
从课文题目看,这句话是伦琴说的,课文应当是写他的故事的,可文章为什么还写了“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做青蛙试验,发现了电流”“英国科学家柏琴用化学方法合成奎宁,却发明了合成染料苯胺紫”“诺贝尔奖棉胶倒进硝化甘油,不期然发明了烈性炸药”“荷兰磨眼镜片的学徒泼斯,在闲玩时摆弄两块镜片,偶然发明了望远镜„„”——这些“偶然的遭遇”? 为什么这些伟大的发明或发现叫做“偶然的遭遇”? 如果作者是为了肯定科学的发明都是“偶然的遭遇”,可为什么还要写克鲁克失去发现X光机会与美国科学家古德斯柏德等人的事情? 3.研究课文:
为什么倒数第二段提出“看见”与“发现”的区别?你知道“看见”与“发现”有什么区别吗?
文章写到伦琴的时候,明明写他是看见X射线的,为什么文章还以欣赏、赞美的语气写他呢? “看见”如何成为“发现”呢?
把握机遇
明确: 偶然的遭遇 →→ 科学的发现
探索研究
四、升华文本
介绍钒的发现(见附录)。
五、回味文本 布置作业。练习题
第三篇:《我看见了自己的骨头》教案
我看见了自己的骨头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结构体会本文选材特点
2、领悟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培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本文选材特点;领悟文章主旨
2、难点:作者所叙述的事例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正反事例进行对比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分别用“看见”和“发现”造句,体会区别
2、是的,某些现象,有人看见却没有发现,有人看见了就有重大的发现。今天,我们来学习唯夫的《我看见了自己的骨头》,通过本文也许你也会有新的发现。
二、梳理课文,理清结构,体会选材特点
1、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能概括这部分内容吗?(1—7节)
2、在科学史上,像这样看见了有所发现的例子还有吗?(第8节)
3、这些例子有何共同点?——偶然的遭遇
4、圈画出文中能体现“偶然”的词句。
5、是否所有的“看见“都能有所”发现“?(第10—11节)
6、从课题看,1—7节记叙完伦琴教授发现X光的故事就可结束,为什么还要写第8节中的例子?
7、文章到第8节为止已能证明“偶然的遭遇”在科学史上的普遍性,为何还要写10、11节的例子,是否多余?
9、小结:(1)由此可见,文章的行文思路是:先从正面列举了五个看见有所发现的事例,表明“‘偶然的遭遇’已经成为科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现象;接着从反面列举了两个看见却未能发现的事例,证明“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能抓住这种‘偶然的遭遇’”;两部分形成正反对比,突出“看见”和“发现”的区别,并进一步阐明抓住“偶然遭遇”的重要性。
(2)可见,写什么,选什么材料,它的依据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三、精读课文,理解主旨
1、有人说,伦琴教授等人看见了有所发现是因为运气使然,而克鲁克斯等人未能有所发现是因为运气不好。你觉得呢?(从文中找依据)
2、你认为要把“偶然的遭遇”变成“必然的结果”,还需哪些条件?
四、拓展延伸:
1、文章结尾引用了叔本华的原话,若用作者自己的话应该如何说?
2、能试着为本文再拟一个标题吗?与课文原题比较一下,哪个好?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不胜枚举 莫名其妙
恍然大悟
2、第(8)节作者在列举了四个相仿事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这样的事情很多。请再补充两例。
3、阅读《X射线的发现》一文,并与本文1—7节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要求:
(1)圈画出文中详写的部分,并做旁批
(2)能用它替换1—7节吗?为什么?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十八、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偶然与必然的含义及关系 2.了解看见与发现的含义及关系
3.了解议论时援引事例和名人名言,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偶然与必然的含义及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病了就要去医院,有时医生会让你拍X光,特别是在骨折的时候。那你知道这X光是由谁最先发现的吗?请跟我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1. 交流你所积累的生字和词语 2. 交流有关X光的资料
(三)分析课文 1. 朗读课文
2. 复述X光被发现的过程(1——7节):这个过程,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伦琴是在“偶然”之中发现X光的。
3. 课文中除了伦琴的科学发现是“偶然的遭遇”,还举了哪些例子?(第8节)4. 课文是写科学家“偶然的遭遇”,但后半部分却写了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能抓住这种“偶然的遭遇”,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结构?有什么意义? 答:通过比较,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5. 朗读课文12小节,谈谈你认为“看见”和“发现”的区别在哪里。
答:“看见”侧重在对表象注意,而“发现”则是与内在规律相连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看见”了却并不一定会“发现”,但“发现”却是建立在“看见”的基础上的。只有透过现象看到其内在的本质,这才是“看见”了,也“发现”了。6. 理解课文最后一小节
(偶然性会带来谬误、愚蠢和怨恨,它们之间仅是一步之隔。但当伟大的“偶然”产生时,它却将改变我们人类的历史。)
7. 读完全文,你认为课题朗读起来的语气应该是如何的?(指名试读)
(四)拓展
1. 你还知道哪些由于“偶然的遭遇”而成功的事例? 2. 你有没有这样的“偶然的遭遇”?
(五)布置回家作业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七年级语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十八、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偶然与必然的含义及关系 2.了解看见与发现的含义及关系
3.了解议论时援引事例和名人名言,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偶然与必然的含义及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病了就要去医院,有时医生会让你拍x光,特别是在骨折的时候。那你知道这x光是由谁最先发现的吗?请跟我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
1. 交流你所积累的生字和词语 2. 交流有关x光的资料
(三)分析课文 1. 朗读课文
2. 复述x光被发现的过程(1--7节):这个过程,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伦琴是在“偶然”之中发现x光的。
3. 课文中除了伦琴的科学发现是“偶然的遭遇”,还举了哪些例子?(第8节)4. 课文是写科学家“偶然的遭遇”,但后半部分却写了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能抓住这种“偶然的遭遇”,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结构?有什么意义? 答:通过比较,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5. 朗读课文12小节,谈谈你认为“看见”和“发现”的区别在哪里。
答:“看见”侧重在对表象注意,而“发现”则是与内在规律相连的。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看见”了却并不一定会“发现”,但“发现”却是建立在“看见”的基础上的。只有透过现象看到其内在的本质,这才是“看见”了,也“发现”了。6. 理解课文最后一小节
(偶然性会带来谬误、愚蠢和怨恨,它们之间仅是一步之隔。但当伟大的“偶然”产生时,它却将改变我们人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