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方法
总学分:2 总学时:30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Design Methods 先修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运筹学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现代设计方法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元交叉学科,是以设计产品为目标,以提高设计质量和缩短设计周期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学科的集成。主要任务是系统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技术体系、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以及一些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设计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能以计算机为手段应用几种典型的现代设计方法解决产品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2.掌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和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产品设计的理念,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机电产品设计。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 绪 论(2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设计及设计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内涵,部分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内容;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以及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的方法的区别及其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是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内容;难点是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的方法的区别及其特点。
1.1 设计的概念 1.2 设计系统
1.3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1.4 部分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1.5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意义 第2章 优化设计(16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以及多目标和离散变量的优化方法;掌握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和终止准则、一维搜索方法、无约束优化方法和约束优化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和终止准则、一维搜索方法、无约束优化方法和约束优化方法。难点是可行方向法和变尺度法。
2.1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数学模型(1学时)2.1.1 优化设计的概念 2.1.2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2.1.3 优化设计的分类
2.2 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与终止准则(1学时)2.2.1 优化设计的几何意义 2.2.2 数值迭代法及准直准则 2.3 一维搜索法(4学时)2.3.1 概述
2.3.2 常用的一维搜索法 2.3.3 黄金分割法 2.3.4 二次插值法
2.4 无约束优化问题(4学时)2.4.1 梯度法
2.4.2 牛顿法
2.4.3 共轭方向法
2.4.4 变尺度法 2.5 约束优化问题(4学时)2.5.1 可行方向法
2.5.2 惩罚函数法
2.6 多目标优化与离散变量优化问题(2学时)2.6.1 概述
2.6.2 多目标优化问题
2.6.3 离散变量优化问题
2.6.4 优化结果分析
第3章 可靠性设计(8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常用指标和设计原理;掌握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常用分布函数的性质及其特点、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可靠性的预测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常用指标和分布函数、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可靠性的预测方法;难点是可靠性设计的原理及系统可靠性预测方法。
3.1可靠性设计的概念及特点(1学时)3.1.1 可靠性的概念及特点 3.1.3 可靠性设计的必要性 3.1.4 可靠性的基本内容
3.2 可靠性设计的常用指标(1学时)3.2.1 概率指标 3.2.2 寿命指标
3.3 可靠性设计常用的分布函数(1学时)3.3.1 离散型分布函数 3.3.2 连续性分布函数 3.4 可靠性设计原理(1学时)3.4.1几个概念的扩展
3.4.2 应力—强度分布的平面干涉模型 3.5 可靠度计算(2学时)3.5.1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3.5.2可靠度计算
3.6系统的可靠性设计(2学时)3.6.1 概述
3.6.2 系统可靠性预测
3.6.3 故障树分析法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第4章 有限元法(6学时)教学目标:理解有限元的特点、基本作用及分类;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和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
重点、难点:重点是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难点是单元刚度矩阵和总体刚度矩阵的求解。
4.1 概述(2学时)4.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4.1.2 有限元法的特点及基本作用
4.1.3 有限元法的分类
4.2 有限元的求解方法及步骤(4学时)4.2.1 有限元法求解的基本步骤
4.2.2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
4.2.3 有限元法求解示例分析
四、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考试
课程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及考勤(20%)、课程论文(20%)、结业考试(60%)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凤岐.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陈继平,李元科.现代设计方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新民.现代设计方法实用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应锦春.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李思益,任工昌,郑甲红等.现代设计方法.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2015-5-26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1章 现代机械设计概述 1.1 现代机械设计与传统机械设计 1.2 现代机械设计特点 1.3 现代机械设计研究概况 第2章 现代机械创新设计 2.1 创新设计特点 2.2 创新设计类型 2.3 创新设计方法 第3章 现代机械并行设计
3.1 并行设计概念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3.2 并行设计的技术特征 3.3 并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3.4 并行设计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4章 现代机械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概念 4.2 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3 机械系统设计 4.3.1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
4.3.2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与总体设计 4.3.3 机械系统的总体布置 4.4 系统设计的展望 第5章 现代机械功能设计 5.1 功能设计的概念 5.2 功能设计的步骤 5.3 功能分析 5.3.1 功能分解 5.3.2 功能结构的建立 5.4 寻求作用原理 5.4.1 寻求物理效应 5.4.2 寻求功能载体
5.4.3 寻求作用原理的常用方法 5.4.4 组合作用原理及形成原理解答方案 5.4.5 系统原理解答方案的评价和决策 第6章 现代机械模块化设计 6.1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6.2 模块化系统的分类 6.3 模块化设计的步骤 6.4 模块化设计的关键 6.5 模块化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第7章 现代机械模糊设计 7.1 事物的模糊性 7.2 模糊设计的研究内容 7.3 机械模糊设计的特点 7.4 模糊设计的理论基础 7.5 模糊优化设计 7.6 模糊概率设计 7.7 模糊聚类分析
第8章 现代机械虚拟样机设计 8.1 虚拟样机设计的理论基础 8.2 虚拟样机模型的创建方法 8.3 测试虚拟样机模型 8.4 验证虚拟样机模型 8.5 细化虚拟样机模型 8.6 迭代虚拟样机模型 8.7 优化设计 8.8 定制界面
第9章 现代机械稳健设计 9.1 稳健设计的基本概念 9.2 稳健设计的一般步骤 9.3 稳健设计方法 9.3.1 损失模型法 9.3.2 响应面模型法 9.3.3 工程模型法
第10章 现代机械绿色设计 10.1 环境污染对产品设计的挑战 10.2 绿色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10.3 绿色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 10.3.1 面向再生的设计方法 10.3.2 面向拆卸的设计方法 10.3.3 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
第11章 现代机械传动装置失效分析及案例研究 11.1失效分析的基本知识 11.2轴的失效分析 11.3齿轮的失效分析 11.4轴承的失效分析 11.5整机损坏的失效分析 第12章 其他设计方法 12.1计算机辅助设计 12.2智能设计 12.3表面设计 12.4动态设计 12.5工业设计
第三篇: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一)基 本 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在讲授设计历史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设计艺术实践内容。
(二)重点与难点:设计史的对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三)教 学 内容:1.1 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1.2 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1.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四)学 时 分配:4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简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第2章 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一)基 本 要求:基本了解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等内容,掌握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教 学 内容:2.1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2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2.3 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2.4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2.5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6 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四)学 时 分配:6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比较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设计思想的异同。
第3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
(一)基 本 要求: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等内容,掌握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二)重点与难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三)教 学 内容:3.1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 3.2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3 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3.4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 3.5 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3.6 索时期的包豪斯、新大师的出现、3.7 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痛苦的结局——米耶时期
(四)学 时 分配:6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简论包豪斯的设计思想。第4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与制度化
(一)基 本 要求:了解美国的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等内容,理解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二)重点与难点: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三)教 学 内容:4.1 美国的工业设计
4.2 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 4.3 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4.4 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 4.5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四)学 时 分配:4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谈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利弊。第5章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
(一)基 本 要求:了解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等内容,掌握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教 学 内容:5.1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5.2 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5.3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5.4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 5.5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
5.6 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的现代设计
(四)学 时 分配:8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论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6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一)基 本 要求:了解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掌握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三)教 学 内容:6.1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6.2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6.3 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四)学 时 分配:4学时
(五)习题与作业: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学生自己选择与现代设计史有关的任何题目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技术与文化》,李砚祖,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出版社,2000
3、《艺术设计学》,继尧、徐恒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第四篇:《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副本
《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2018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授课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学 分:3学分 主讲教师:赵瑞红
教学目的:社会调查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研究社会调查的学问——社会调查学,则是一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即是关于人们自觉认识社会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是一门具有方法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科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其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社会调查知识;其二,使学生能够独立针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开展自选题、设计等准备事项,至实施、整理、分析等各环节的工作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技能,学会防止和克服社会调查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误差;其三,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社会调查的自觉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提高主动学习钻研、调查研究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及社会调查
一、社会的定义和要素
二、人群共同体
三、社会结构
四、社会调查 第二节 社会调查学
一、社会调查学的概念
二、社会调查学的特点
三、社会调查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
1.简述社会的定义和社会的要素。2.简述人群共同体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3.什么是社会结构?
4.什么是社会调查?其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5.什么是社会调查学?它有什么特点?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代的社会调查
一、古代社会调查的产生
二、古代社会调查的社会意义
三、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
第二节近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调查
一、近代社会调查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近代社会调查的类型
三、近代社会调查的特点
四、社会调查学形成的主要标志
五、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查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调查
二、列宁与社会调查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特点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
一、解放前中国的社会调查
二、解放至1978年中国的社调查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及特点 思考题:
1.古代的社会调查有什么特点? 2.简述近代社会调查产生的背景? 3.近代社会调查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4.简述近代社会调查的特点。
5.社会调查学产生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6.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主要有哪些特点?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
一、最高层次--方法论
二、中间层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三、最低层次—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及工具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准备阶段
(一)主要任务
(二)调查课题
(三)初步探索、研究假设
(四)组建调查队伍
二、调查阶段
三、研究阶段
四、总结阶段 思考题:
1.简述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2.社会调查的程序包括哪些环节? 3.简述调查课题的类型。
4.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哪些原则? 5.组建调查队伍应考虑哪些结构? 第四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
课时: 2周,共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
二、社会指标的特点
三、社会指标的类型
四、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
五、社会指标体系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测量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
二、社会测量和自然科学测量的区别
三、社会测量的层次
四、主观社会指标的层次和测量 第三节 调查指标及调查方案
一、调查指标
二、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区别、联系
三、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
四、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设计原则 思考题:
1.简述社会指标的概念和特点。
2.简述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平均指标的常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4.简述社会指标的常见类型。
5.简述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和类型。6.简述社会测量的概念。
7.举例说明社会测量包括哪些层次? 8.简述主观社会指标包括哪些层次? 9.业务处理练习:使用总加量表。
10.简述调查指标的概念,并说明它与社会指标的区别和联系。11.简述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
12.简述调查方案的概念和设计原则。
第五章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课时: 2周,共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调查分类
一、广义的社会调查和狭义的社会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 第二节 普查
一、普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普查应注意的问题
三、对普查的评价
第三节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一、重点调查
二、典型调查
三、个案调查 第四节 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二、抽样调查的分类
三、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
思考题:
1.简述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
2.简述普查的概念、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3.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的概念、特点和适用场合。4.简述抽样调查的概念。
5.抽样推断有哪些组织形式?每种组织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各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六章 文献调查法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献
一、文献的概念
二、文献的分类
三、文献的检索 第二节 文献调查法
一、文献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文献调查的特点
三、文献分析 思考题:
1.简述文献的概念和分类。2.简述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3.简述文献调查法的概念、特点和意义。4.简述文献分析的方法。
第七章 访谈法
课时: 3周,共9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类型
一、访问调查法的概念
二、访问调查法的特点
三、访问调查法的类型
四、访员的条件
第二节 口头访问的过程和技巧
一、访前准备
(一)主持机构
(二)访员:
二、预备性谈话
三、正式提问(技巧和具体提问方法)
四、访问结束
五、对访谈法的评价 第三节 电话访谈法
一、电话访谈法产生的背景
二、电话访谈的特点
三、电话访谈的选样方法 第四节 集体访谈法
一、集体访谈法的概念
二、集体访谈的种类
三、集体访谈的几种具体方法
四、对集体访谈的评价
思考题:
1.简述访问调查法的概念、特点和类型。2.简述口头访谈的过程。
3.口头访谈有哪些具体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形? 4.电话访谈有哪些特点?
5.电话访谈有哪些选样方法?
6.什么是集体访谈?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7.简述集体访谈的具体方法。8.对口头访谈作简要评价。9.对集体访谈作简要评价。
第八章 实地观察法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实地观察法的概念
二、实地观察法的特点
三、实地观察法的种类
四、对实地观察法的简要评价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的实施
一、实地观察法实施的一般原则
二、实地观察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实地观察法实施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控制 思考题:
1.简述实地观察法的概念、特点。2.简述实地观察法的类型。
3.实地观察法实施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4.实地观察法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九章 问卷法
课时: 2周,共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问卷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问卷法的概念
二、问卷法的特点
三、问卷法的种类
四、对问卷法的评价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
二、问卷中的前言、指导语、结语
三、问卷中问题的种类和表述原则
四、问卷中问题的回答方式
五、问卷中问题答案的编码和登录 思考题:
1.简述问卷法的概念、特点和类型。2.问卷一般包括哪些构成部分? 3.问卷中的问题可分为哪些类型?
4.问卷中问题的表述应遵循哪些原则? 5.举例说明问卷中问题的回答方式有哪些?
6.业务处理练习:问卷中问题答案的编码和登录。
第十章 实验调查法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实验调查法的概念
二、实验调查法的特点
三、实验调查法的种类
四、对实验调查法的简要评价 第二节 实验调查法的设计
一、实验调查法的基本程序
二、实验调查的不同设计 思考题:
1.简述实验调查法的概念、特点。2.简述实验调查法的类型。
3.实验调查法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第十一章 思维加工
课时: 1周,共3课时 本节不分节讲述。教学内容
一、思维加工的概念
二、比较法和分类法
三、分析法和综合法
四、抽象和具体
五、证明和反驳
六、矛盾分析法
七、质量分析法
八、因果分析法
九、系统分析法
十、结构—功能分析法
思考题:
1.简述思维加工的概念。2.简述比较法和分类法。3.简述抽象和具体。4.简述证明和反驳。5.简述矛盾分析法。6.简述质量分析法。7.简述因果分析法。8.简述系统分析法。
9.简述结构—功能分析法。
第十二章 社会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
课时: 1周,共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调查报告的概念和类型
一、社会调查报告的概念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特点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类型
第二节 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一、标题
二、前言
三、主体
四、结论与讨论
五、简介
六、后记
七、附录部分
八、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安排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工作总结
一、评估社会调查报告的意义和原则
二、评估社会调查报告的主要方法
三、社会调查工作的总结 思考题:
1.简述社会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和类型。2.社会调查报告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通常可以怎样安排? 4.简述社会调查工作的总结。参考书目
[1] 水延凯 等编著,《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3版。[2] 水延凯 等编著,《专题调查及实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3] 袁方 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2版 [4] 程建平,韩文甫,薛峰 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同步配套题解》,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5] 徐经泽 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0次印刷 [6] 风笑天 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7] 风笑天 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8] 宋林飞 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1次印刷 [9]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 主编,《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版
[10] 彭发祥,刘守恒 主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3月第2次印刷
[11] 马文峰 主编,《社科文献检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12] 朱建亮,毛润政 编著,《文科文献检索》(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3版 [13] 风笑天 著,《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14](美)阿琳.芬克(Ariene Fink)著,邢晓辉,李永光 译,《调查手册》(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美)阿琳.芬克(Ariene Fink)著,李大伟 译,《如何设计调查研究》(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美)阿琳.芬克(Ariene Fink)著,黄卫斌 译,《如何设计调查问题》(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美)阿琳.芬克(Ariene Fink)著,黄卫斌 译,《如何抽样》(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美)阿琳.芬克(Ariene Fink)著,杨晓泉 译,《如何管理、分析和解读调查数据》(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美)阿琳.芬克(Ariene Fink)著,黄清 译,《如何报告调查结果》(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15](美)马克.S.利维特(Mark S.Litwin)著,周佳,高鹏 译,《问卷调查心理测验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16](美)琳达.B.鲍克(Linda B.Bourque), 伊夫.P.菲尔德(Eve P.Fieder)著,郭江山 译,《如何实施电话调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美)琳达.B.鲍克(Linda B.Bourque), 伊夫.P.菲尔德(Eve P.Fieder)著,李大伟 译,《自填问卷调查和邮寄问卷调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版 [17](美)萨拜因.黙腾斯.奥伊什(Sabine Metens Oish)著,张仪 译,《如何实施面访调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8] 王建平主编,《幽黙与逻辑智慧》,三联书店出版,1992年第1版 [19] 李裕德 主编,《趣味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0] 张巨青,刘文君 主编,《逻辑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执笔人:赵瑞红 2009年9月
第五篇: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介绍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介绍
1.课程的总体情况
现代设计方法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新兴学科,它研究产品设计规律、产品设计程序及产品设计各阶段具体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学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计划36-45学时.2.教学目标
本课程试图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综合各门课程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设计通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总结设计规律、启发创造性。在给定条件下,实现高效、最优化设计,培养开发性、创造性产品设计人才。
3.主要教学内容
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种类繁多,内容又十分广泛的特点,任课教师结合多年来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验,将本书的重点放在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五大类现代设计方法:创新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弹性力学有限元及设计中评价与决策方面。这五种方法,突出体现了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在思想方法上所发生的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即设计最优化思想、高速度高精度分析思想与设计参数随机化的思想。
4.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始终贯彻理论-方法-应用教学理念。具体方法如下:
⑴ 在上课之前首先布置同学们对下一次要上课的内容进行复习,而在上课时首先挑选1-2位同学对其进行提问,看一看他们对将要学习课程内容的自学理解,然后,再根据情况,以简洁的语言将课程内容讲解一遍,对关键内容重点讲解。
⑵ 在理论-方法讲解后,通常要通过1-2个实例来讲解这理论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5.教学特点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针对工科应用性强的特点,采用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方法-应用教学理念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6.选定的教材
本教材是该主讲老师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连续使用了6届,修订了二次,正在准备第三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