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左右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
左右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北师大2011课标版
评论(0)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表演等活动,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的情境 中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准确确定“左右”。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事物之间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评论(0)2学情分析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它的学习要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基础。把人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在本课的内容编排上都有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从认识右手、左手开始,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左边和右边。其次是帮助学生认识分清某个静物的左和右,最后是理解左右的相对性。从安排的教学内容上看,人教版教材把这个内容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学习,而且比北师大版教材安排体验活动更为丰富。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简单,我们在课堂上必须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才能让孩子们对左、右的判断更为清晰准确。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大部分的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但是当参照物不是自己本身时对于左右的判断就非常的困难,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对左右的认识仅仅处在最初的表面印象中,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因此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学会辨析的方法并充分的体验左边和右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关于“左右”知识的内涵还有很多,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对“左右”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也是我们数学课的价值所在。评论(0)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左右”位置的关系,准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
(一)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兴趣,引出学习内容。
1、(出示课件)东东已经能够自己洗澡。一天她自己洗头发,迷住了眼睛,东东让妈妈递毛巾来。妈妈说:“毛巾就在你的右手边。”东东却说:“我都看不见了,怎么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呢?”
2、如果你什么都看不见了,能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出现的问题引入,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出学生思考右手是哪只手,初步渗透右手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变的思想。
评论(0)活动2【活动】
(二)涉取信息充分体验——感知身体上的左右,学习辨析左右的方法。
1、认识右手
(1)伸出你的右手向边老师招招手,转过身和咱们一起上课的老师招招手。不管我们转向哪边我们招的都是同一只手,因为我们的右手永远都不会变。
(2)平时你习惯用右手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一起做做相应的动作。)(3)跟老师一起用右手做个儿歌表演。(4)出示课题:右
设计意图:当区分左右手时,深刻的记住一只手能够很快的分清左右。在实际的生活中一般我们的右手比较灵活,做的事情也比较多,因此课的开始就认识右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清晰的知道我们的右手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变,并深刻的记住自己哪只手是右手。
2、认识左手
(1)这只手是右手,另一只手是什么手?(2)出示课题:左
(3)平时你习惯用左手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记忆左手,帮助学生更容易的认识左。
3、认识身体和身边的左右
(1)、你的身体上还有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2)、再来看看身边的好朋友,看看你的右边是谁?怎么知道他是你右边的同学?(我的右手所在的一边就是我的右边)(3)、你的左边是谁?为什么
(4)、A同学说说B在你的哪边?(左边)C同学说说B在你的哪边?(右边)B同学到底在左边还是右边?
所以我们在介绍左右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谁的左或右。(5)、自己说说你的左边是谁,你的右边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和生活环境中认识左右,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并且在理解的同时学会辨析左右的基本方法以及在介绍左右时要说清判断方位的参考者。
4、判断左右的应用练习
(1)、一起来做“小小机器人”的小游戏
(2)、指指你的右边是哪?黑板这边有没有可能成为你的右边怎么做?你还想让哪个物品在你的右边怎么做?
(3)、能不能让老师在你的右边?怎么做
(4)、(课件出示)小明来到淘气家,他只记得淘气家在左边,你知道淘气家是几号吗? 设计意图:边做游戏边练习分清左右,让学生很有兴趣活动的同时巩固对左右的认识与辨析。不断的找到自己的右边不仅在让学生运用自己辨别方向的方法而且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右手不会变但是自己的右边是会变的。
评论(0)活动3【活动】
(三)多种操作实践活动——认识物体左右位置的相对性,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摆文具。(1)、从你的铅笔盒里拿出铅笔橡皮和尺子,我们比一比谁拿的又轻又快。(边说边出示投影)放好橡皮,铅笔放在铅笔的左边,尺子放在橡皮的右边。
咱们班有两种摆法,你和谁摆的一样?另一个哪错了?怎么改过来?
(2)、现在你能用左右的知识说说橡皮在哪?(橡皮在铅笔的右边,橡皮在尺子的左边;橡皮既在铅笔的右边又在尺子的左边)
(3)、在它们的最左边放上书。在他们的最右边摆上铅笔盒。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摆的。(指名到前面摆)(4)、铅笔在哪?你也选一种文具说说它在哪?
(5)、他选的是铅笔,铅笔排在第二个对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铅笔怎么又排第二又排第四呢?(6、)再来按要求摆好学习用具。
设计意图:通过摆的活动,让学生把身体的左右迁移到生活中来,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在听老师的叙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如何用语言来叙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通过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东西,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通过摆、说,使学生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借助语言使动作思维内化为心智活动,实现概念的认知飞越;再借助操作活动,实现概念的外化运用。
2、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学校楼道里要求慢步轻声靠右行,所有的小朋友都靠右行那不就撞到一块了吗?大家会撞到一起吗?
(2)、我们来走一走看一看。
(3)、生活中握手时也是相对的,为了表示友好我们也来握握手。
设计意图:巩固左右的位置关系,通过相对方向靠右行走一走,相对方向握握右手来初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评论(0)活动4【讲授】
(四)、寻找生活中的左右——了解“左右”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1、看看生活中左右相对的现象。(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了解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学习价值。评论(0)活动5【讲授】
(五)总结教学,延伸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认识了左右,生活中哪还能运用到我们所学的左右知识回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去,延伸课堂。
第二篇:集邮新北师大版教学设计
集邮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材第15—16页)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旧知,复习前面学的列竖式计算中几种不同情况的计算方法。2.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集邮的艺术性;从估算入手,分析、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总结出三位数除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在计算。
81÷3= 402÷2= 812 ÷4= 625÷6= 师:做完后和同 伴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展示
1.解决问题
师:大家请看下面的情境图。(投影出示教材第15页情境图)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已知有285张邮票,每页放5张,问题是求这些邮票能放多少页。师:那大家估计一下,这些邮票大约能放多少页?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1:285≈300,300÷5=60,285<300,所以285÷5的商应小于60.生2:200<285,200÷5=40,285÷5的商应大于40且小于60.生3:我可以让范围更精确些,285≈250,250÷5=50,285>250,所以285除以5的商应大于50,即285÷5的商大于50且小于60.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如何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
师:怎么验算他们算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用乘法验算,即看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2.小结
首位上不够商1时,就看前两位。
三、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家继续看大屏幕(投影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学生展示?
生1:题目告诉我们把285张邮票,每8张放一页,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生2:要求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就是把285张邮票按8张一份分,列式为285÷8.生3:因为被除数最高位上的2比除数8小,所以计算时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28个十,除以8商是3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3.然后接着往下算,最后发现除不尽,有余数。
做完后师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演示,师生交流。(略)
师:同学们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小结:我们可以把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四、师生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集邮
285÷5=57(页)285÷8=35(页)„„5(张)
35 5285 8285 24
35 40 0 5 答:能放57页。答:可以放满35页,还剩5张。
第三篇:北师大教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过程方法目标:
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是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四、设计理念:
1、从有趣的问题情景出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问题的解决中,同时设计教学程序时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进行操作、思考归纳和互相讨论,使规律、符号感得到成为学生研究的必然结果,使学生从中体味到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堂信息反馈理论,发挥教师引导探索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以信息反馈为主线,把自学研讨贯穿始终。通过举例——观察——验证——归纳,使学生不仅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通过游戏,创设情景,使学生了解字母在生活中的运用。屏幕显示一组扑克牌,让学生找1、11、12、13,根据学生的回答从而引出字母,告诉学生字母可以表示数。
引导: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扑克牌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反过来说,数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那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你们清楚吗?这节课,李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以学生熟悉的扑克牌游戏为情景,让学生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固定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自学为主,领悟新知。
1、句子接龙,初步认知。
由“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让学生接着说。
提问:这里讲述了什么?再往下说能说完吗?那怎么办?
引出:如果用n表示青蛙的只数,那么n只青蛙多少张嘴呢?(学生自由说)
所以我们可以说“n只青蛙 n 张嘴。”这样说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以儿歌设疑作为教学的开始,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出问题,感悟新知:
屏幕演示:淘气的妈妈比淘气大26岁,让学生完成下表:
淘气的年龄/岁
妈妈的年龄/岁 2 3 „„
a 1+26 2+26 3+26 „„
a+26
引导:能否用一个式子概括出同学们的所有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填表后回答:如果淘气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呢?(板书:a+26)
归纳:在这种含有字母的式子中a表示淘气的岁数,26是妈妈比淘气大的岁数,所以a+26表示妈妈的岁数是a+26岁,同时可以表示妈妈比淘气大26岁这个数量关系。
延伸:李老师比同学们大14岁,当老师b岁时,请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的岁数。(板书:b-14)
(让学生经历操作和思考,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运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理解用字母在探究数学规律过程中的作用。)
3、数数猜猜,发现规律。
(1)屏幕演示,摆出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
2×3=6(根)
10×3=30(根)
(3)归纳演示: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2 3 „„
a 1×
32×3
3×3
„„
a×3
(4)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①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为“点”或者省略不写;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5)实践:小小审判官。(判断下列各式的写法是否正确)
a×0.8写作a0.8()(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5×6写作56()(数与数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不写。)
a+2写作2a()(数与数相加时,加号不能省略不写。)
a×b写作ab()(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小结:数字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的乘号才能省略,其他的运算符号都不能省略。
(6)小结: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易记。
(让学生经历操作和思考,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运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再续游戏:你能用一句话结束 这首儿歌吗?(小组交流活动)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只青蛙
张嘴,只眼睛
条腿。
小结:这里的字母n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青蛙只数。它不仅表示了数,而且表示
了青蛙的只数n与它的嘴的数目n,眼睛的数目2n,以及腿的数目4n之间的数
量关系。
2、填表:
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
个手指。
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
年。
3、归纳公式:既然用字母表示数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为什么不将以前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呢?介绍:图形中用“a表示边长(或长),b表示宽,h表示高,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
a.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学生板演,总结公式。
b.通过归纳公式,再比较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清楚直观,简明易记)
4、探讨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让学生课后用字母表示出来,并制作成卡片。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体验用字母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的简明性和一般性,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发现中比较,在抽象中归纳。)
(四)梳理概括,归纳总结。
1、学生交流总结:本节可学到了什么?并通过小淘气的口吻帮助学生总结,加深理解。告诉大家像小淘气一样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2、赠言: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通过总结,画龙点睛巩固知识,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赠言,一是对学生学业相勉,二是拓展字母表示的意义。)
(让学生经历操作和思考,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运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再续游戏:你能用一句话结束 这首儿歌吗?(小组交流活动)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只青蛙
张嘴,只眼睛
条腿。
小结:这里的字母n是什么意思呢?它表示青蛙只数。它不仅表示了数,而且表示
了青蛙的只数n与它的嘴的数目n,眼睛的数目2n,以及腿的数目4n之间的数
量关系。
2、填表:
1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
个手指。
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
年。
3、归纳公式:既然用字母表示数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为什么不将以前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呢?介绍:图形中用“a表示边长(或长),b表示宽,h表示高,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
a.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学生板演,总结公式。
b.通过归纳公式,再比较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清楚直观,简明易记)
4、探讨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让学生课后用字母表示出来,并制作成卡片。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体验用字母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的简明性和一般性,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发现中比较,在抽象中归纳。)
(四)梳理概括,归纳总结。
1、学生交流总结:本节可学到了什么?并通过小淘气的口吻帮助学生总结,加深理解。告诉大家像小淘气一样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2、赠言: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通过总结,画龙点睛巩固知识,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赠言,一是对学生学业相勉,二是拓展字母表示的意义。)
第四篇:新北师大版《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1、面的旋转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内容及练一练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教学用具: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淘气可是一个有人心,他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轮,彩带随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下面各图,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呈现下图1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说说你能发现什么?
(2)同时呈现下图
2、图3。你又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想象“线”“面”“体”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寻找一下。
看来面的旋转学问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主要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板书:《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
2、观察并想象硬纸片快速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1)请学生分组用“长方形小旗”开展操作活动,一人操作,其他同学观察并想象硬纸片快速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2)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现长方形小旗快速转动后形成里圆柱。(3)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操作“三角形小旗”,引导学生先想象,再操作。
3、上面一排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 学生动手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明白: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圆柱与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
(1)让学生先操作探索,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点、线、面、体间存在着关系,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5、找一找:请你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想一想、连一连,然后再做一做。最后再闭上眼睛回想旋转的过程。
2、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多发现一些生活的实例。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自己制作圆柱、圆锥各一个。
第五篇:新北师大版四年级国土面积_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国土面积》
第一课时 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不同位数的大小比较和相同位数的大小比较 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9页例题第1题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知识,探索、归纳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培养数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比较大小
5656○5665 9999○10000 全班齐练,指名回答,2、说说比较的方法。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比较大(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依次比较
3、提出问题
这是万以内的数的比较,那么,万以上的大数该怎么比较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情景资料
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千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66000平方千米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1、同桌之间互相读出上面的数,说说这些数各是几位数?
2、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9600000和100000,哪一个数大?哪一个数小?(2)1660000和1220000,哪个大?(3)100000和450000,哪个大?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汇报总结,展示比较方法
(1)位数多的数大。比如 9600000﹥100000(2)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比如100000﹤450000 ;﹥1220000
4、全班齐练
把情景中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9600000)﹥(1660000)﹥()﹥()﹥()1660000
三、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同桌说说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 ﹤、﹥ 和 ≒
3400760○3400670 11203400○980968
2、课本第9页“试一试”第1题
3400760 11203400 4001290 980968 3400670(1)读出本题各数
(2)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五、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改写
教学内容
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9页例题第2 题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弄清改写后数据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设景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情景资料
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千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66000平方千米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1、读出上面的数字,仔细观察数字末尾有什么特征(末尾都有好几个0)
2、想想这样方便我们读写数字吗?
能不能把他们换成一种形式方便我们读写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把下面的数字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 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
(1)观察这个数字的数位特征(这是一个“整万”的数,个级上全是“0”)
(2)因此,我们把这个数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只需要把个级上的4个“0”省略,添上“万”字 9600000=960万(3)即时练习
把情景资料中的数字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把下面的数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全国总人口大约1400000000人
(1)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样做的(2)全班反馈 1400000000=14亿
(3)说说怎样把整亿的数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要把个级、万级上的8个“0”省略,添上“亿”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试一试”第2题
独立解决,小组交流,指名演板,集体反馈、订正
2、课本第9页“试一试”第3题
独立解决,小组交流,指名演板,集体反馈、订正
四、全课总结
小组交流如何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10页“练一练”第1——3题
2、完成基础训练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