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声音与生活》教学设计
《声音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
②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②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进生活。
(三)科学知识目标:
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②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③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二、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
(三)、活动二:减少噪声
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鸣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许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明: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四)、拓展
①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②设计前引导学生:设计前要考虑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
③地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
④“无噪声书房”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
四、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用录音机等设备去搜集生活中的声音。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第二篇:6、声音与生活 教学反思
6、声音与生活教学反思
东关小学 葛舒琴
本课是一节调查研究课,课前的调查是很重要的,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声音,但只是这样,太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挑战性,因此还要求学生把搜集到的声音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做不仅激起了学生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有条理地分析、研究的习惯有好处,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不必要花费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将搜集到的声音进行分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自己经过大脑思维、分析、总结、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学生经常听到,比较熟悉的声音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是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加深认识,并完善自己的想法。就象刚才这场小小的争论,如果没有另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可能他还没想到把某一首曲子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别人一说,他马上就想到了,无形之中完善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把课上的活动延伸到课下,不仅可以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教育,何乐而不为?
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那么对声音的接受和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在学生用声波的形式借助物质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基础上,共同学习传递完整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过程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对噪音知识的传授分别是:什么是噪音?(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生活中有哪些噪音?(建筑工地的杂音、火车的汽笛、机器的轰鸣等)身处嘈杂环境我们要怎样对待呢?(戴好耳塞,捂住耳朵,离开噪音区。)
抓住以上三点细节性的教学,学生能掌握耳的构造及听到声音的原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能听到声音。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很熟悉的东西,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对声音的认识,和引发学生关于对声音问题的思考。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而且小音叉的音调比大音叉要高。如果同学们想做这个实验,同学们可以选择长短不同的铁钉去做这个实验,去感受声音的不同。
在实验的设计上还不够合理,规范度不够。学生更多的是盲目的去敲击,而没有思考到敲击后所产生声音的不同。教师在引导上,除了要明确实验的目的之外,还应该强化操作的要求,同时要渗透好本课的教学任务,明确任务。再教设计:
引导学生听教室里的声音和教室外传来的声音,包括教室外面的读书声、操场上的哨子声、走廊上的脚步声、窗外汽车的喇叭声等等。并让小组进行交流。结合学生们对声音产生的认识,一起进行总结: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听到声音,当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更认真、仔细地掌握更多有关声音方面的知识。
第三篇:《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艺术教材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对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
授课教师:郭媚蓉 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电话:*** 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2.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3.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现在,教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学生发言。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呀? 学生发言。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那现在老师就要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听—好!
(教师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以谜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授课奠定基础)
二、听辨声音
㈠课件出示:“听一听”
师:现在,老师要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听仔细,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1.师播放多媒体:钟表的声音 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
(教师能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闹钟的声音入手,让学生听辨最熟悉的声音,并能正确听辨,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积极地进行下一段的声音听辨,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
师播放音乐片段《在钟表店里》(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
学生听完,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创作的。
(教师在这播放乐曲,恰到好处,使学生认识到乐曲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组声音,请大家都闭上眼睛,不要偷看。我们一起,猜一猜!可以用动作告诉老师,但谁也不能发出声音。2.教师播放音效:动物的声音(小鸟、羊、牛、马、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示动物,之后模仿动作及叫声。
(动物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他们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它们的声音也特别敏感,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听声音模仿动物的形态,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动力及协调能力。)
师:同学们耳朵可真灵呀,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
学生听后,师介绍: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
师:下面老师要提高点难度喔„„ ㈡课件显示:“想一想”
1.师: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① 教师播放音效“雷雨”的声音
② 教师播放音效“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刹车的声音” ③ 教师播放“火车”的声音(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
(通过火车出发、鸣笛、行进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声音的远近、强弱,从中认识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2.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出发》,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火车出发的? 师播放乐曲片段。
教师随音乐的进行,模仿拉响汽笛的动作(四次)
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几组生活中常听的声音,下面老师又要提高难度了。㈢多媒体出示“试一试”
师:现在,教师要请同学们听一组声音,我要求同学们根据你听到的声音,把它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看看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试试同学们的听力怎么
样?考考同学们的想象力怎么样?
1.教师播放音效生活起居的声音(门铃声、敲门声、开关门声、摩托车启动声、刹车声)
教师播放多媒体时,不按情节的逻辑顺序播放。2.学生听完,小组讨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由小组派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情节。
(编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巧妙,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逐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在这里教师鼓励学生听声音讲故事,即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能体验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三、教师评价、总结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些声音都在生活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物,要我们去挖掘,要我们去留意,我们要作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找艺术,让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
四、以“笑话”结束整堂课
(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生动、有趣、有层次的艺术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钟表的声音到听声音编故事,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学设计的递进性和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听辨声音,而且还有意识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气质,提高艺术科的教学内涵,最后教师还善于引导学生,要联于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第四篇:《声音》教学设计
《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会读会背《声音》这首儿歌
2、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让孩子喜欢上双休日假日活动课
3、拓展丰富多彩的声音,增强趣味性
4、帮助孩子巩固拼音,在拼一拼读一读中增强拼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拼音乐园入口
1、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既好看又好玩的地方去玩,是哪里呢?看!(课件出示拼音乐园)
2、复习声韵母:拼音乐园里可好玩了,让我们赶紧坐上拼音火车出发吧。呜!~~~~~~火车开了。(生一起做动作,边说“喀嚓喀嚓~~~”)哪列小火车先开始?(卡片打乱顺序开火车)
4、说话练习:小火车开得好快,看,到哪了?(课件:入口)生字娃娃也出来了,再喊喊。瞧,还有个小精灵呢,他在说什么?他还会说什么呢?(生说话练习)
二、声音岛
1、电脑博士引路:看到大家那么棒,小精灵还帮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导游呢。来,拼一拼(课件:电脑博士)跟电脑博士打个招呼。
2、电脑博士带我们到哪了呢?(课件:声音岛)
3、读声音词:声音岛上有许多声音,快读读!(生自由读各种声音词)
4、指名读:谁来读读?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学学大风吹。/谁来下下大雨?/小鸡叫?小鸭子?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5、读儿歌:多有趣的声音啊,电脑博士还用这些声音编成了一首儿歌呢。(出示:声音)
(1)快拼一拼,读一读。(生自由读)(2)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多请几个孩子)
(3)哇!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师边做动作边背儿歌)(4)你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那你们也试试。谁先来和老师比比。(5)想和老师比赛的小朋友都站起来。
三、摘苹果
1、过渡:小朋友们可真棒,瞧,电脑博士也竖起了大拇指在夸奖你们呢。为了奖励你们,他要带我们到苹果乐园去摘苹果。
(1)看,大苹果来欢迎我们了,读读他和我们说什么了?(生自由练)(2)指名读:谁来做做大苹果来读读大苹果的话?(3)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拍手读)
2、摘苹果:来,洗洗手,摘苹果了(出示苹果树)又大又红的大苹果想不想摘啊?那赶紧读读上面的音节吧,谁读得最好就请谁摘。自由练——指名读——齐读
3、大家都读得那么棒,我该请谁来摘呢?请你摘小猫声音的音节„„(生摘,并带着大家读读)
4、大苹果摘完了,可那些声音却牢牢地记在我们心里了,小猫叫——„„
5、拓展声音:多动听啊,那你还知道哪些声音呢?指名说全体学生学。
四、填一填
1、过渡:我们知道那么多美妙的声音,电脑博士可羡慕了,不过他还想考考我们,看,你会填吗?(课件:填一填)自己边读边试试,会填了请举手。
2、指名填。如:呼怎么拼?
3、看到大家那么聪明,电脑博士要送我们几句话,听听。
五、拼音乐园出口
1、小结:今天在拼音乐园玩得开心吗?可是今天我们该回去了,看,小精灵已经走到出口来送我们了。孩子们我们该怎么说?
好,希望你们能和更多的拼音宝宝交上朋友,等我们学了更多的知识再去那儿玩吧。
第五篇: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
《声音是什么》教学设计
曹家店中学王小民
课 题: 声音是什么 教材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分析:声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声现象作为教材的第一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得以持续。
章节开头图文并茂,语言优美、生动,通过海边的钢琴演奏把自然与物理联系在一起,创设了美妙的物理“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本章的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兴趣比较浓厚,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阶段的关键。另外学生的兴趣是由于物理课的“好玩”这就是的课堂纪律很难保证,所以如何将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好玩”变成“有趣”则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 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教学重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开发非智力因素,消除由于工具学科和思维的制约在分析现象是造成畏难或厌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工具:音叉、共鸣箱、铁架台、塑料小球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组织学生进行1.1的探究活动(注意用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活动完了不要忙于分析结论,保持热情继续下边活动)
用音叉和乒乓球演示
如图3-1-1,将没有敲响的音叉靠近并接触乒乓球,球不弹起.敲响音叉,缓慢移近并接触乒乓球,叉股将悬吊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弹开,如图3-1-2.同时我们的耳朵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前后实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况下弹起?总结结论.
触摸喉头
让学生用手摸着喉头部分,分别体会不说话和说话时手的感觉,认识人发声时,图3-1-1
图3-1-2
声带在振动.
用音叉和水演示(可视范围小,若有实物投影仪则可选用)分别观察不敲击和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时,是否溅起水花.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方法:由学生对发声现象的观察、体验,分析归纳发声物体的特征.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学方法:由实验现象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演示:课本图1-2(a)结论:气体能传播声音. 演示:课本图1-2(b)
学生随堂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上,另一位同学在同一张桌子离耳朵较远的地方轻敲桌子,耳朵可清晰的听见敲桌声,然后两人互换.
结论:固体能传播声音. 演示:课本图1-3 结论:液体能传播声音. 演示:课本图1-4 结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简介:月球上宇航员用无线电设备通话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是一种波
教学方法:用直观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认识. 声速:
教学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
固体物质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空气中:(15C)340m/s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声音具有能量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了解.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具有能量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三、声音是一种波
四、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快
15C时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五、声音具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