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练习,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时间:8课时
第1-2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简答题: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见《作业本》第20页。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见《科学》书第32页。和预测的。
13个等级。见《科学》书第52页。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见《科学作业本》书第25页。
第3-4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页。
第5-6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7-8课时
上课时间: 复习要点 我们的身体 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科学实验: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简答题: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运动录像
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师: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学生思考,并且记录自己的问题。
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意识到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发现。
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师: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你搜集资料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说晚上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
教师指导:把自己才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并制成卡片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参阅书中的资料卡片和自己设计一个资料卡片,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谁设计的资料卡片最好!
学生讨论并设计资料卡片格式。
请你在下课后收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且把它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3、本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4、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5、认识周围常见的动物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具准备:有关动物运动的图片和录相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相片,提问:那些动物天上飞?那些动物地上爬?那些动物路上跑?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从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本上写出你的做法?
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教师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充分的肯定。
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提示: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平价。
分组活动:比一比,谁模仿得更准确。请把每个小组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汇报活动结果。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指导学生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
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
提问:在每个项目中那种动物能得冠军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1说,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身体的那一部分比较发达?其他各组动物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指导学生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你知道可以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按照运动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外,还能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把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下来。比1比,那该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哪个小组分得细?
学生活动:思考分类标准并记录。
汇报结果。
学习动物运动扩展材料:<动物运动之最>
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动物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并利用摄像机等仪器设备,记录动物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到目前发现:
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里,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右;
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飞行速度可在9,000米以上;
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左右。
阅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3、全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小记:
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4、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结果。
教具准备:跳绳、秒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评: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让学生把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来交流、共享,可以让一个人的经历变成大家的经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课后小记:
小吊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制作小吊车及了解其运作原理来认识人和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感悟肢体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协调。
2、认识仿生是一门科学技术,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3、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和合作能力、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分析资料、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小吊车,联系其工作原理推想和分析,探知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
2、初步了解仿生学,尝试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教学难点: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类比、推想和分析动物骨骼、肌肉、关节与其运动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演示用小吊车模型、课件
学具:小吊车制作材料、彩色方块、白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激趣导入:教师演示小吊车模型,引起学生制作兴趣,并提出制作任务。
二、学习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小吊车的基本构造,明确小吊车的制作方法。
2、师发放材料和工具
3、组织小组设计制作计划
如何使用材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何、怎样分工、如何使用工具、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4、按设计计划进行制作
5、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调试和评价
6、小组演示,交流:
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充分自主的展开科学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观察方法。学生不仅自主的掌握了观察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有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观察与实践的能力。)
三、归纳小结:
自制的小吊车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一 收和放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2、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能利用图或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推想表达出来。
4、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哪部分的肌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组织交流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二、学习活动:
1、学生比较生物的骨骼肌肉构造和小吊车的构造有什么相同之处。
2、观察交流:
小吊车的结构、牵引绳的运动方式、引起臂的运动方式
3、将自己的推理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归纳小结:
举例说明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活动二: 科学在线 有趣的仿生
活动目标:
1、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3、能模仿某种生物功能或结构的特点进行设计。
4、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5、能说出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活动
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教师指导,强调:
(1)根据生活周围事物的缺点,找出具有这方面优点的生物,确定打算模仿的生物。
(2)分析该生物具有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3)类比出的产品结构和功能
3、展示会:
组织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比。
三、归纳小结:
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课后小记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教具准备: 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
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直接引出研究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所要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显得轻松而又快乐。)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唐山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先假定好自己的家,再找)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校园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课后小记:
做 沙 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有效的进行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
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
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教具准备:泡末塑料板 包装纸盒 饮料瓶 大纸箱 潮湿的沙土 卡通人 玩具树等 尺子 剪刀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制作校园沙盘模型
1.小组活动:根据课前画出的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校园沙盘模型。注意:分工要合理
2.交流:鼓励学生开展在各组间进行对比,看哪一组做的最形象,最准确。
3.讨论小结:通过制作和分析,你认为学校的布局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集体活动:
参加未来校园设计大赛,看哪组的设计方案最有创意。
课后小记
动 与 静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具准备:结合学校条件选择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如秋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忆坐车的体验,说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分析研究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经验,讨论分析:自己坐在汽车上静止不动,对于自己来说,汽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汽车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或树木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这里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为参照物来判断,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能从学生汇报中顺藤摸瓜、穷追不舍,紧抓学生语言的片面性及时给予反诘,这样的引导不仅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又具有隐蔽性。它不会让学生感到突然,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
2、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三、加深巩固
1、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观察教材23页插图,分析“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观察教材24页插图,分析“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不同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课外探讨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注意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及时与学生交流研究情况
课后小记:
快 与 慢
教学目标:
知识: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力: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得快的方法告诉其他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教学难点:在比较实验中学习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教具准备:秒表、玩具小车、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动物的运动”单元,初步认识动物运动的快慢。
二、感受快慢
1、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分组,每4至6人为一组,在规定的一段距离内,进行
比赛,看谁跑得最快?
2、回到课堂交流、讨论:你们小组谁跑得最快,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在同等距离下,谁最先到达终点谁跑得最快。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得快与慢的。
三、比较列车的快慢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列车运行时刻表”,明确表中所列的车次、始发地点、到达各站的时间等信息。
2、计算每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最后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3、互相交流,说明自己排列的结果及理由。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关键是看比较的对象。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认识“T”字头的列车一般为特快列车,以增强学生外出时的生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检查学生自带的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
说明自己的小车是怎样动起来的。
二、研究小车的运动快慢
1、引导学生如何定量地判断小车运动的快慢。(参照教材所给出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2、学生分组活动
按照自己选择的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各种数据。
交流实验结果,分析测量数据,比较哪组的小车运动的最快,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明理由,即相同时间内小车经过的距离最长,或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最短。)
3、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假设
实验验证假设
(在进行对比实验时,引导学生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改造自己的小车,让它跑得更快一些。
(探究的材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材料的层次性还有利于对学生有层次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运用直接生活经验时发现探究障碍,感到感性认识的不足,并急于寻找解决的途径,从而变被动的思考为主动的探究,学习热情极大的调动,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记录在卡片上。可利用教材中第2页的资料卡片进行记录。拓宽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知识面。
课后小记:
推和拉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蝙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其他目标:能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推和拉”
教具准备:
1、每组一套材料(60克的卡纸1张,彩笔、剪刀等)。
2、沙包或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开第四单元“力与运动”。它是我们这本书的重中之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推和拉”,从中感受到力的作用。进一步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首先请大家看图“推和拉”。
师: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
生:拉动绳红旗升起来了;拉到线风筝飞上了天空;拉动玩具鸟身上的吊线,鸟会抬爪走路。
生:推开篱笆门;割草机割草;用脚蹬自行车都是在用力推。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提问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谁能用概括前面几种事情的一个词的填空()推();()拉()
生:(手)拉(风筝);(手)推(门)
师:你们前面说的手、风筝、脚、车子等都可用一个词来形容,(学生可以发言说一下)然后老师更正为“物体”。同学们你们发现无论推或拉都需要几个物体之间发生?
生:至少两个。
师:说明无论推或拉都是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推和拉都是力,推是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同学们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物体对物体施加了力后,物体有变化吗?从不同的位置施加力,物体变动的方向相同吗?
生: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有大小、方向,必须在两个物体间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老师可以引导,让学生通过发现来根据出上面的物理常识)
二、感受推和拉
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推和拉,我们做下面的一个游戏。
活动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身体的运动感受推和拉是两个不同的力。
2、愿意参加推和拉的活动。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4、能举出生活中更多推和拉的例子。
实施过程:
(1)三人一组,两人活动,另一人裁判,交替进行。
(2)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推手掌双方要站在相距100厘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在准备过程中,不允许用力推或拉对方。
(3)裁判员下达命令后,双方用力推或拉,力争战胜对方。
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讨论,并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两个同学同时推,力气大的一方会将力气小的一方推出界线,要想赢,就要增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发现力有大小。
生:用力推时,必须对正方向,方向偏了,也会输,发现了力有方向。
师:同一规则再做拉手臂游戏。
(同理感受拉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可给获胜方一个“小奖品”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师:还可以让学生做掰手腕等游戏。
师: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比一比谁列举的例子多。
生: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推和拉会使物体移动位置或变形,推和拉是一种力,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使物体移动的位置远近也同。
生:打开抽屉需要向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拉开冰箱门;拉灯;拉窗帘;拉落水儿童;马拉车;推手掌;拉手腕;拔河赛;推铅球;引体向上;按图钉;拔钉子等。
评:改变统一按教师的的意愿统一做同一实验的作法,让学生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的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
三、通过上面的游戏,我们认识了推和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纸蝙蝠,用推和拉让它飞起来。
活动目标:
1、能照图制作纸蝙蝠。
2、能够让纸蝙蝠动起来,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3、能描述制作纸蝙蝠的重要过程。
实验过程:
1、操作方法
(1)拿出你们的学具,将一张正方形纸形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2、大家可以用彩笔把自己的蝙蝠装扮的漂亮一点。制作完后,让学生一只手捏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翅膀,观察有什么现象,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体会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力所带来的不同结果,并用图或文字把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3、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纸蝙蝠,并把推或拉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交流。
小结:通过这么多的推和拉的实例,你对推和拉有了新的认识了吗?在你以后的生活中用到推和拉时,你是否会更好地利用这两种力来实现你的目标,你能用推和拉制作其它工艺品吗?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作品的笔录收好,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课间活动时做一个比赛,题目是“看谁得分多”,在游戏中体会力有大小和方向。老师说一下活动准备。
1、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5人,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规则:(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2)投到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轮流进行或同时进行。
(4)每组设计制作一份活动记分表。
(包括:姓名、活动得分、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总分)
3、活动材料:沙包纸团、手球、木块等;粉笔、小铲、木棍、纸盒、记分表。
4、先用粉笔画一条直线,在离直线2米、3米、4米、5米处,分别画上若干个小圈,根据圈的远近确定由大到小的分值,并写在圈内。活动时可以轮流进行,或有一人为裁判,其他同学同时进行。
5、交流评价,讨论怎样才能把沙包投到理想的们置。比一比谁的分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用到用力大小、方向、沙包所处位置的远近等术语,引导学生体验到物体施加力的大小、方向,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落点会不同。
10、常见的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其他目标:1.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滚轮
教具准备: 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对常见的力的归纳和学习,研究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地球引力,今天我们做一个活动“自制重锤”进一步验证地球引力的科学利用。
活动目标:1.能解释重锤所利用的原理。
2.能用物体和细线制作重锤,并能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周围的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3.能体会到科学与生活,技术的密切联系。
实施进程:
1、2—3人一组,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分三步进行:(1)观察设计,教师出示重锤或工人利用重锤工作的课件,并提问:你知道重锤是干什么用的吗?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生互动)
师:请同学们分析重锤由几部分组成,重点是观察锤与线是怎么连接的。请大家用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来做一个重锤。
生:动手做(老师指导)。
师: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校园,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可以用几个重锤检测同一个物品,从而体会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体会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会做重锤了吧?它在生活中的用处你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吗?希望大家以后多留新(盖房子,砌墙,木匠做家具等)下面我们大家拉爱做一个游戏“玩滚轮”。
评:观察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启发、指导学生创造性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这就是科学课上教师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1.能按说明绘制图样,分解纸件,组装成滚轮。
2.能操作滚轮,使滚轮转起来。
3.能体验到滚轮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重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实施进程:1.拿出学具,开始做游戏,时间20分钟。
2.(1)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
(2)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与圆心处。
(3)小盘线轴的一端应固定在线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
3.使用尖刀要注意安全,使用觉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服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
4.先往小盘里放入少量的钩码让滚轮动起来,在想办法让滚轮装的更快。滚轮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的?
5.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制作的滚轮并演示效果。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滚轮转快的原因。
评价活动:1.活动2结束后,使用教材中的评价表2进行评价。
2.本课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
姓名:_________第_____小组 日期_________
1、我能举出_____种______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我找到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_________。
3、我用自己制作的重锤检测了_________。
4、我能用__________方法,使滚轮转的更快。
小结:这节课我的重点是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了解重力、拉力,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有关力的应用。希望大家以后多留心生活,用眼去观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我给大家读一点前人《科学家故事》希望大家爱科学学科学。
课后小记: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后的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主题:“自然奇观”
展现大自然的神奇,边读边想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第1课 《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
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讲透教材》P2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两丈有多高,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感受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4、复习《课堂》第7题
5、造句:依旧、犹如、好象*第2课
1、浏览课文,记生字。咫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堪称是什么意思。多音字:藏、长
2、了解它的两大最,最长,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峡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自然景观犹如神奇美丽的画卷,享有“植物类型植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称,他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第2课
1、浏览课文,记生字。咫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堪称是什么意思。多音字:藏、长
2、了解它的两大最,最长,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峡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自然景观犹如神奇美丽的画卷,享有“植物类型植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称,他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茫,规律”的写法。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区分“陆续、继续”
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见《教参》P14
课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5、课堂第5题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课堂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
6、《每》P6精彩回放
语文园地一
1、听写: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
2、口语交际与写作中,要写出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
我的发现: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要求背诵的
趣味语文:认识对联用字的精妙与回文。了解“好”在对联中的读音和意思。
3、《课堂》第3题照样子,把加点词的意思写具体。
*
4、火烧云
1、浏览课文,记生字。
课文写了什么?写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中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找出文中写颜色的词语。
第二单元
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第5课《古诗两首》
1、读古诗,说意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一个道理。“缘”是什么意思。句意
也可以说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如《画杨桃》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也不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使用这两句。“疑”是什么意思,这两句的意思。“题、识、莫”的意思是什么?
2、多音字:重
第6课《爬山虎的脚》
1、读课文,要求背诵全文,记生字。注意“虎、叠”。多音字:铺、角、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的兴趣。《教参》P34.35 课文中把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比作是“脚”。见《每》P22交流展示
把细丝比做“蜗牛的触角”感受到爬山虎的脚很细,不容易被发现,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2、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因为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长出一只脚巴住墙,随着长出嫩叶,再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又长出嫩叶,所以,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
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会枯萎,不留痕迹,所以„„
3、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和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
4、《课堂》
4、正确填写“的、地、得”
第6题读一读,写一写
第7课《蟋蟀的住宅》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蔽、搜、抛”。多音字“差、曲、弹、扒”。课文大意: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从蟋蟀对住宅的选择写起,由外到内写出了住宅的特点,接着写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介绍住宅的外部:蟋蟀的住宅在一条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有一丛草,门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台。住宅内部的特点是简洁、清洁、干燥、卫生。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教参》P43
3、为什么说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靠着简单、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点一点挖掘出这样整洁、卫生、干燥的巢穴。《教参》P43 盖房子经过: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推土扑开。
4、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从中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赏。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记生字。
课文讲的是年轻的魏格纳在住院期间,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起因),通过将地图上的陆地进行比较,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吻合在一起,经过不断考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他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3、“静谧”(宁静)“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说明他经历的艰辛和挫折)
语文园地二
1、词语盘点
2、口语交际与作文: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3、我的发现: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经历了长期的观察,所以作者才能把句子写得这么具体、准确。
4、日积月累:以儿歌的形式告诉我们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与可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课文中哪句可以解释文章的题目?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单元
主题“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学写一篇童话故事。
第9课《巨人的花园》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明的道理。
巨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吸引着村里的孩子们来花园玩耍,花园也因此充满生机。但赶走孩子们后,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后,春天又回到了花园,巨人感到无比幸福。
2、以前的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任性、冷酷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所以才唤来了寒冬。
任性表现在一次次赶走了孩子们,巨人的冷酷表现在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独享花园的一切,结果却是得到寒冷和荒凉。《每》P25精彩回放
那么唤来春天的只有怎样的心?
后来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3、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请你课文中找出没有孩子的花园是什么样的?有孩子的花园又是怎样的? 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体会到机遇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春天又会来到巨人的花园吗?为什么?因为巨人懂得了„„
4、“提醒”什么意思,文中的“提醒”是指什么?
5、记生字。注意“添、拆”。多音字“禁、发”。
*第10课幸福是什么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
讲三个牧童经过自己亲身劳动实践,终于弄清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回答了“幸福是什么”的问题。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见《教参》P64
2、读生字
第11课《去年的树》
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懂得的道理。
通过写鸟儿为实现自己的诺言,到处寻找好朋友树的踪迹的故事,赞美了高尚、令人感动的友情,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无私奉献
2、找出小鸟许下诺言的句子。找出小鸟旅行诺言的句子。
3、两个“看了一会”分别说明了什么?见《教参》P68 我知道小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是因为„„《课堂》第5题
4、想对鸟儿说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鸟儿,看到好朋友变成了灯火,你会说些什么
《每》P28举一反
三、奇思妙想
5、记生字。注意“融、伐”。
语文园地三
1、词语盘点:听写
2、口语交际与习作: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3、我的发现:认识童话,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有超常的力量;童话的想象都很风度,大都包含一定的道理。
4、日积月累:《雨中的树林》把雨中的树林比作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5、《每》P32.33宽大宽敞宽阔,清澈清楚清晰,5、《课堂》P22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第12课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懂得的道理
写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仅靠一种本领是不行的。
遇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2、读生字:注意“拽”
第四单元
主题“作者笔下的动物”
具体感受作家笔下徐徐儒生的动物形象,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第13课《白鹅》
1、读课文,说课文大意。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
风子恺笔下的白鹅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高傲的印象。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叫声、步态和吃饭中。它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不让人还咬人。它的吃饭表现在需要三样东西下饭、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
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见《教参》P86
2、找出写得生动有趣的句子。
见《教参》P87.88
3、为什么在鹅吃饭时作者要称它为“鹅老爷”?见《每》P36
4、复习《课堂》第6题
5、记生字,注意“厉、侍、脾、餐”的写法。
第14课白公鹅
1、浏览课文,说说这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有什么好处
白公鹅极富情趣,它派头十足,完全是一副海军上将的派头。无论是它的姿态步态,还是与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都是十足的海军上将。它走路慢条斯理,在河中引人注目,过得无忧无虑,将河椐为己有,显得霸气十足。
课文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
第15课《猫》
1、读课文,说说写了猫的哪些特点。课文描述了“我们家”的猫的性格及刚满月时的小猫的特点。猫的性格古怪,它既老实、贪玩,又尽职;猫在高兴与不高兴时,表现不一样。它既胆小又勇猛。这样古怪的性格,也正是猫惹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2、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例子来吗?
3、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用带点词语说话。课后第3题,4、<<课堂>>第5.6题,<<每>>P39火眼金睛P40精彩回放.5、记生字,注意“凭、贪、痒、辟”等字。
2、记生字
语文园地四
1、口语交际与习作: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我的发现:这些句子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好象作者„„这种方法叫做“先抑后扬”
3、日积月累:关于动物的成语。
4、趣味语文:一副对联的故事,讨论主持看了对联为什么苦笑不得?〈〈课堂〉〉P32 第16课母鸡*
1、浏览课文,说课文大意,了解母鸡又是怎样的。
本文介绍了自己由讨厌母鸡到不讨厌母鸡这一思想的转变过程,歌颂伟大而高尚的母爱
为什么讨厌?为什么又不讨厌?见〈〈每〉〉P41精彩回放
2、记生字
第五单元 我们的“世界遗产”
认真阅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
17课《长城》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背诵第三小节。记生字,重点复习“旋、砖、隔、魄”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课后第三题体会用词的生动性
4、《练习作业本》第5、6题
18课《颐和园》
1、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4小节。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好好体会
4、《练习作业本》
6、7题
19*课《秦兵马俑》
1、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多音字:乘
2、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尽的数据说明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和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有三幅插图。第一幅是 一号坑的鸟瞰图 ;第二幅是铠甲武士图 ;第三幅是彩绘铜车图。课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重点读第三小节,了解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词语盘点听写“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本单元我们学了以“我们的世界遗产”为题材的文章,我知道了气魄雄伟的(),美丽的大公园(),知道了我国西安有震撼人心的(),除此以外,还知道了()等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六单元 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20课《古诗两首》
1、背诵2首古诗,理解重点字的意思“之、辞、故人、烟花、使、悒、更尽”多音字:朝、舍
2、重点理解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背诵其他送别的诗2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作者是 唐朝的李白。这首诗描写了与朋友告别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 的思想感情。〈〈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王维,这首诗描绘的是 王维 在 渭城 送 元二去 西北边疆 的情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此二诗共同之处:都是送别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难舍之情。
21课《搭石》
1、读课文,了解什么是搭石?重点复习生字“暴、惰、衡、序”理解重点词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理所当然”
2、读课文中感受到“美”的句子,品味其中的体会。(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填标点
3、《练习作业本》第6题
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读课文,了解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的故事。品读体会感人的地方。重点复习生字“袭、暂”
2、想像: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
3、《练习作业本》第6题
23*《卡罗纳》
1、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亚米契斯
2、《爱的教育》
24*《给予是快乐的》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 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词语盘点
听写“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本组课文,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含义,有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爱的《
》,有体现乡亲们纯朴爱的《
》,有展现了爱的奇迹的《
》,有诠释爱的真谛的《
》,还有使我们明白了爱的哲理的课文《
》。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爱意的文章,无不拨动我们爱的心弦。
第七单元 成长的故事
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读课文,了解周恩来读书的目的,知道“崛起”的意思,重点理解“灯红酒绿、耀武扬威”重点复习“振、嚷、范”
2、讨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3、找文中的四字词语“风和日丽、热闹非凡”等。
4、《练习作业本》第6题
文中2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效什么意思?(效仿)魏校长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而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自己的祖国。)
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读课文,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主要写“叶老帮我修改作文”“邀请作客”
2件事,从中看出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
2、找描写爬山虎的2处及写叶老的2句。重点复习“推荐,燥热” “拂”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如春风拂面”写出了叶老平易近人一丝不苟、严谨的品质。叶老的和蔼可亲使作者的心融化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复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7*《乌塔》
1、读课文,了解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读课文,了解信中讲的主要问题,复习书信的格式 词语盘点 听写 “读读写写”
第八单元 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
感受科技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技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重点复习“赖 驾 幻 ” 理解“呼风唤雨”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课后第三题
3、比较“发明和发现”举例说明
4、《练习作业本》第5题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
30课*《电脑住宅》
1、读课文,想像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1、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复习《练习作业本》第2题改错别字
2、恐龙变成鸟的依据是什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找重点句,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点睛之笔”什么意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为什么这是“点睛之笔”?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
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特殊乘客指谁?
2、重点读 3 6小节
词语盘点
听写“读读写写”
这学期的课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有被称为
的钱塘江大潮,有气魄雄伟,在古建筑史上被誉为伟大奇迹的,有老舍笔下的那只性格的猫,还有丰子恺写的那只的白鹅„„
在本册学过的课文里,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独自一个游欧洲的德国小姑娘,有从地图上发现陆地漂移学说的,有
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有的作家叶圣陶。
六、积累:
古诗词、课文后的一些好句等。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3、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
(四)诗《雨中的树林》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六)风景名胜区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七)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过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19岁作)
(八)古代名句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九)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十)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读课文,了解周恩来读书的目的,知道“崛起”的意思,重点理解“灯红酒绿、耀武扬威”重点复习“振、嚷、范”
2、讨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3、找文中的四字词语“风和日丽、热闹非凡”等。
4、《练习作业本》第6题
文中2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分别用怎样的语气读?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效什么意思?(效仿)魏校长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而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自己的祖国。)
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读课文,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主要写“叶老帮我修改作文”“邀请作客”
2件事,从中看出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
2、找描写爬山虎的2处及写叶老的2句。重点复习“推荐,燥热” “拂”是“轻轻擦过”的意思。“如春风拂面”写出了叶老平易近人一丝不苟、严谨的品质。叶老的和蔼可亲使作者的心融化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复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5、《练习作业本》第6题 27*《乌塔》
1、读课文,了解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读课文,了解信中讲的主要问题,复习书信的格式 词语盘点 听写 “读读写写”
第八单元 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
感受科技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技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重点复习“赖 驾 幻 ” 理解“呼风唤雨”
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课后第三题
3、比较“发明和发现”举例说明
4、《练习作业本》第5题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30课*《电脑住宅》
1、读课文,想像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1、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复习《练习作业本》第2题改错别字
2、恐龙变成鸟的依据是什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找重点句,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点睛之笔”什么意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为什么这是“点睛之笔”?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
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特殊乘客指谁?
2、重点读 3 6小节 词语盘点
听写“读读写写”
这学期的课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有被称为
的钱塘江大潮,有气魄雄伟,在古建筑史上被誉为伟大奇迹的,有老舍笔下的那只性格的猫,还有丰子恺写的那只的白鹅„„
在本册学过的课文里,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独自一个游欧洲的德国小姑娘,有从地图上发现陆地漂移学说的,有
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有的作家叶圣陶。
六、积累:
古诗词、课文后的一些好句等。
(一)对联(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二)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三)成语故事
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
3、杏林春满——也说“誉满杏林”,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其中“杏林”称颂医生。(该成语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故事)
(四)诗《雨中的树林》
(五)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六)风景名胜区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七)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过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该诗借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19岁作)
(八)古代名句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九)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2、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3、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十)小常识:
1、《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蟋蟀的住宅》作者是法国的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是肖复兴。
2、《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3、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长城、颐和园以及兵马俑都属于文化遗产。
4、《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亲等平凡的人。
第四篇: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冷和热
复习内容:第16页至第29页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会慢慢变凉,勺子放在热汤中,勺柄会慢慢变烫;四季更迭,使孩子们对“火热”、“冰冷”、“清凉”、“和暖”这些不同的气温都有过切身的感受。而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也时常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本单元就将带领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了解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复习目标:
1、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4、物体的特征,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5、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6、能的表现形式,热现象。
7、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8、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9、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10、对待科学学习,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重点难点:
1、物质的变化,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知道什么是蒸发、什
么是凝结。
2、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课时计划:
1、冷热与温度
2、热的传递
3、加热和冷却
4、吸热和散热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课时
单元考查时间 1课时
复习过程:第二单元 第一课 冷热与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我们知道的温度计有()、()、()、()等。
2.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是,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非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3.一杯水会逐渐变凉,其过程是()。
第二课 热的传递
1.热总是从()向()传递的。
2.热在固体中,从()的地方传到()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4.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5.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来实现的。
6.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7.烈日下的物体烫手是太阳的热()到地面的物体上来了。
第三课 加热和冷却
1.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冷却后又凝结成()。
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的固体,温度升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状态。
3.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4.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的()原理做成的。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根据气体的()现象于1603年造出了()温度计。
5.在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裴迪南设计了()温度计;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F”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注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沸点为()。
6.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加热和冷却做的事情有:()、()、()。第二单元第四课 吸热和散热
1.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同一种物质,表明颜色不一样,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2.物体在升温时会()热量,在降温时会()热量。
3.()色物体比()色物体吸热和散热都快。
4.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
5.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回答:()②.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回答:();③.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回答:()。
6.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什么颜色为主?为什么?
答:冬天人们穿的衣服以深色为主,因为深色的衣服吸收热量的性能比浅色的吸收热量的性能强。
第五课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雾、雨、露、雪、冰都是由空气中的()变成的。
3.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中现象叫做()。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
4.水蒸气凝结成细小水滴,在低空中是(),在高空中就是()。
5.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温度的高低等有关。
6.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水晶,落到地面变成()和(),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里循环的过程。
7.为什么烧开水不能加太满?
答: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水太满加热了就会溢出来。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1
四年级科学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2、熟记书中知识点,并能理解和运用。
3、复习动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动员
1、对一学期的学习非常重要,短时间容易出成绩
2、考好了大家都高兴,能过一个好年
3、闲着还难受,还不如认真复习,虽然忙一点,但很充实、很快乐
4、使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更全面、更系统。
二、复习第一单元
方法:谈话、讲解、提问、学生读、记
一单元知识点:
1.全身骨头分为组成、手上的骨头有几块、人体骨头206块
2.骨骼的概念、骨头的特点、内部构造
3.骨骼的作用
4.什么是关节、关节的作用、关节的类型及其活动方式
5、肌肉的重量、块数、作用和工作方式、不运动时活动的肌肉
6、骨骼和肌肉怎样保健、各种体育运动的锻炼效果、怎样注意运动
中的安全
三、复习第二单元
方法同上
知识点如下:
1.蚕的一生有哪些变化、身体的特点、变态
2.怎样抽丝、丝的长度
3.养蚕的收获
4.蚕蛾和蝴蝶的不同
5.养蚕的悠久历史
四、复习第三单元
方法同上
知识点:
1、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选择参照物不同对物体是否运动及速度的判断也不同
2、理解一切都在运动中
3、速度、运动的两个要素、缓慢运动的判断
4、运动方式的分类、分析运动方式
5、小车运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实验设计
6、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实验设计
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第四、五单元知识点。
2、熟记书中知识点,并能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四单元
方法:谈话、讲解、提问、学生读、记
第四单元知识点:
1、力是无形的,可以看到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的影响
2、力的单位和测量、力的两个要素
3、什么是弹性和弹力、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弹性的应用
4、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
5、摩擦力、阻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功与过、怎样减小摩擦力及实验
设计
6、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及实验设计
二、复习第五单元
方法:谈话、讲解、提问、学生读、记
知识点:
1、调查能解决的三类问题、调查法的分类
2、什么是推理和解释、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的推论、三、学生分组考、读记
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检测学习中的漏洞,查漏补缺。
2、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1、讲述模拟考试的意义和要求
2、模拟考试。
3、收卷。
复习教案4
教学目标:
1、查漏补缺
2、考前指导
教学过程:
1、讲解卷子中问题多的地方。
2、根据模拟考试中的问题有针对的复习。
3、考前指导
(1)带用具;铅笔、尺子、橡皮
(2)画图、连线用铅笔,线要直
(3)有信心,发挥更出色
(4)先做简单的、在做难的(5)不会的也要做,敢碰就有机会,做了就有可能对
(6)检查:做完了没有,做对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