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2.6《鸿门宴》教案(6)(新人教版07版必修1)
《鸿门宴》说课教案
《鸿门宴》是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单元的讲读篇目,由七个段落组成,节选自司马迁的文史名著《史记》,是《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它记载了推翻秦王朝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完整,生动地刻画了项羽和刘邦等四组不同性格的人物,展现了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堪称史传文学的经典名篇。
为使学生真正了解《鸿门宴》所代表的《史记》集史实和传记于一身的突出特点、成就,及按照《教学大纲》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一为是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又依据《教学大纲》中有关“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和《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规定,我将教学重点二确定为积累掌握重点实词“幸”“如”“举”“谢”等,教学难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由于《鸿门宴》的篇幅较长,用一节课来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有较大难度,所以围绕着本文的重点难点我设计了预习提纲,让学生在重点实词、活用字及特殊句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刻画方法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有目的的预习,以减轻课上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我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播放歌曲《霸王别姬》的片断以引出项羽的结局,指出失败的原因是项羽的性格在鸿门宴中酿下的祸根,由此导入《鸿门宴》。这个设计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并认识到鸿门宴这一事件是历史的重要转折,加深感受。
对《鸿门宴》一文的教学,我分为提问预习、概述情节、翻译理解、分析人物、刻画方法和总结全文六个步骤进行,其中翻译理解、分析人物和刻画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所在。下面就每个步骤具体说说我的想法。
一、提问预习部分。我设置了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习题,历史背景则采用学生口述的方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作家作品和故事背景的预习情况。
二、概述情节部分。对鸿门宴文脉的把握,我要求学生先复述故事,后概述情节,再划分层次。这可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全面地熟悉故事,把握矛盾迭出、三起三落的情节,又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更为翻译理解和分析人物奠定基础。我的答案提示全部采用四至五字的概括,并串联成线,连贯清晰:
曹 范 项 张 刘 刘 项 范 项 樊 项 沛 张 项 沛 无 增 伯 良 项 邦 羽 增 庄 哙 王 公 良 王 公 伤→说→访→献→约→谢→设→示→舞→闯→赐→出→入→受→除 告 项 张 计 婚 罪 宴 意 剑 帐 酒 逃 谢 璧 奸 密 羽 良 策 姻
座
三、翻译理解部分。我设计的是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粗读原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大意,重点完成三个内容:依据文脉推断不懂的词义,点出重点的实词,框出通假字并归纳规律;二是让学生细读原文,进一步落实字句的翻译,主要完成两个任务:实词活用、特殊句式及其规律总结。两个环节是由简入难的过程。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易,并且是典范的记传性文体,因而对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内容比较易于理解和翻译。对那些不易懂的字词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前后涉及的情节加以推测、判断,以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好方法。要求学生点出重点实词、框出通假字,主要是为帮助学生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异读现象、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的词语,并进一步得出规律,指导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文言文翻译中难度较大,也是本文教学的两大难点。要求学生标
出有活用现象的字和划出句式特殊的句子,是基于两点考虑:
(一)积累一定数量的第一手例句;
(二)引导学生加以分类,找出每类的相同特征,并抽取出来
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能由学会一个到会学多个。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用符号法表示重点字句的好习惯,如点、框、圈、划线等符号应约定一致,便于突出翻译中的重点、难点及复习。
我的提示着重归纳了实词“幸”“如”“举”“谢”等,名词活用、使动用法、宾语前置、被动句和省略句,全部采用表格的形式,可由学生填充相关内容,既是训练又是归纳。
四、分析人物部分,是本文的一大重点。为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史传文学在人物形象方面的突出成就,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题1.项羽是怎样一步步地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地由 被动走向主动的?
题2.项羽、刘邦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问题1是对内容的把握,可引发学生探究的心理。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学生会看到这是一个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即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矛盾,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而其中根本原因则在于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由此导入问题2对项刘性格的概括。这样,问题1成为问题2的铺垫,并可以使学生感到人物性格是在矛盾中刻画的,这也为人物刻画方法的总结埋下伏笔。
概括项羽性格时,学生可能对他“为人不忍”的性格有不同认识,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就这一点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争论,挖掘出项羽性格的弱点,及其在这场斗争中埋下的祸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认清项羽的悲剧绝非偶然,可以说是性格悲剧。
我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用表格形式进行提示,由刘项双方的转化推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既有相应的概括,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题3.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这是两个假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学生设想的结局可能是多样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合乎一定的逻辑就可以,不求答案一致。借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刘邦、项羽的不同性格可能造成的结局,进而启迪学生多样的思维,锻炼语言表达。
题4.文中还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简略说说他们的性格。
设置这道题目的有二:一是全面把握本文中的性格鲜明的人物的需要;二是突出四组人物的对比塑造,为总结人物刻画方法作伏笔。
五、刻画方法部分。由于前一部分的铺垫,学生会比较容易地归纳出在矛盾中和对比映衬中刻画这两条,而在初中学过的《孔乙己》等小说中刻画方法也会使较多的学生联想到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是使人物栩栩如生重要方法这一条,所以学生自己就可以很快归纳出来。
六、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作业布置两点: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二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诈果断”,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各自用线相连,上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
势逆转,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第二篇:语文:2.6《鸿门宴》教案(新人教版07版必修1)
《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故事,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词,能够翻译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查询“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或投影项羽的《垓下歌》,学生齐诵(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简析《垓下歌》,播放屠洪刚《霸王别姬》歌曲作背景音乐。
2.介绍司马迁、《史记》、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目的: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区别。(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为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是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公岂敢入乎?”“敢”,能够。.“固不如也。”“固”,本来。.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要项伯”。“要”通“邀”,约请。“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这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先疏通第三段落,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然后组织学习、讨论。
三、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投影多媒体展示)
1.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2、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3.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四、学生练习:
完成“同步测试”一至二大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三段
2、学生复述第三段故事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三、小结:
1、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2、学生说说感想
四、课堂练习:(随机)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2.自学,或根据学生反馈有针对性讲析。
第四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回顾《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故事里的刘备行“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谈谈读后感:让学生自由展开说说收获或者启示,不拘一格发表看法或意见。引用一些对项羽的评价结束课文:
1.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3.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必修1精品教案(6 鸿门宴 第1课时)
鸿门宴
从容说课
《鸿门宴》是《史记》的名篇,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作品。它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范增、项伯等。认识这些文学形象,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文章还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最长的文言文之一,语言现象及词汇都极为丰富,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常用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实词活用现象以及积累文言词语的良好素材。这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本文为讲读课,文字浅易,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学生对这段历史又比较熟悉,结合注释应该能读懂大意,不需要逐句翻译。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表演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法、朗读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情节,学习字词句。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难,教师加以点拨、归纳。在此基础上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
拟定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简介作者,听课文录音,根据注释初步疏通课文内容;看课本剧表演,熟悉故事情节。通过学生讨论“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来分析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在学生的点评中,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穿插带讲重要字词、句式。第三课时:
教学设想:总结写作特色,自己归纳课文字词、句式。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对历史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史记》的相关内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探究学习,学习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学会初步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习了解人物个性与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难点
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多少有所耳闻,项羽被刘邦打败,在垓下与自己的爱姬话别,写下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垓下歌》。它的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大家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感受一下这位悲剧英雄的末路之痛。
【学生齐读、理解。】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对于项羽的失败,历来众说纷纭,但鸿门宴是项羽转胜为败的一个起点却是历史公认的事实。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关于这段历史,史书多有记载,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来自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哪位同学可以帮大家回顾一下关于作家、著作的一些知识?
生: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师:很好,鲁迅先生曾对《史记》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他怎么说的? 生: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对!这句话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所以我们学习本文不但是了解这段历史,还要重点学习、赏析作者塑造人物、构思精彩的文学表现手法。接下来我们先听听全文的朗读,一方面注意读音;另一方面再熟悉一下故事情节。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学生听全文录音,教师巡堂。】
师:录音听完了,哪位同学可以把本文要异读的字点出来? 生:破音异读有: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阳间行(jiàn);通假异读有: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师:为了将大家更好地带入故事,更深入地认识文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我们班的几位同学在课前排演了一出《鸿门宴》,请大家一起观赏。希望在座的能给几位同学一些评价,看谁对自己的角色把握得更准确。现在有请几位演员上场,大家掌声欢迎。
【学生表演。】 师:很好,大家再次掌声鼓励!【学生鼓掌。】
师:刚才的表演很精彩,相信大家对故事情节更加清楚了。整个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觉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生:我觉得刘邦定计一节非常精彩。刘邦在紧急情况之下,急中生智,以拉拢项伯为契机,扭转了自己非常被动的处境。
生(另一生):我最喜欢鸿门宴上的紧张暗斗。因为它名为宴会,实际上处处暗藏杀机,气氛非常紧张。在这场宴会上,几次刺杀几近得手,但又总是在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令人冒一身冷汗。
师:的确如此,宴会上的几番交战被司马迁写得游刃有余,三起三落,扣人心弦。现在我们用一个曲线图来更为详细地描绘一下,曲线我已经画好,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了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情节。
生:我来。
【一生填写,其他人思考。】
师:很好!宴会上,从“范增举玦”以示杀掉刘邦到“项羽不应”是第一回合;从“项庄舞剑”借机行刺到“项伯翼蔽”保护刘邦是第二回合;再从“樊哙闯帐”到“项王款待”是第三个回合。每一回合精彩纷呈,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也便跃然纸上。下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内容对刚才的表演进行点评。剩下的10分钟请各组准备好发言稿,下节课发言。
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了解了本文的相关文学知识和把握了故事的情节,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赏析人物形象。
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完成书面翻译!板书设计
鸿门宴
项 帐 项 剑 玦 项 王伯 闯 舞 举 羽 款哙 不 庄 翼 增 项 蔽 应 范 樊 待
第四篇:语文:26《鸿门宴》优秀教案(新人教071)
《鸿门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2.时代背景
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作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3.关于《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12篇本纪,30篇世家,70篇列传,10篇表,8篇书。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是大事纪,书记礼、乐、音律等。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史)。书中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汇编。书中对国家统治者敢于批判、讽刺,同情农民起义,歌颂了我国人民的革命传统、群众的优良品质和殊异才能。作者有极高的写作技巧,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重要特征,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该书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关于座位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5.关于辈位 在我国的旧历中,春季的3个月分别叫孟春、仲春和季春;伯﹑仲﹑季、叔是兄弟次第之字。比赛中将成绩最佳者称冠军,第2名称亚军,第3名为季军。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精彩的一段,文中详细地记载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双方紧张、惊险的场面,揭示了刘、项两大势力间的矛盾,刻画出项、刘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刻画了张良、樊哙、项伯、范增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2.主要人物介绍
项羽和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也是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生动的笔触刻画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又坑杀章邯所部降卒二十万人。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王。鸿门宴上不忍杀刘邦,放虎归山,导致了与刘邦展开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终于在垓下为刘邦所败,突围到乌江自刎而死。司马迁用喜爱的笔触为这个失败的英雄作本纪,字里行间倾注着极大的热情。
刘邦,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司马迁的笔下,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帝王形象。他有远大目标,顾全大局,虽“贪于财货好美姬”,但为与项羽争夺天下,进咸阳城丝毫不犯。他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能及时改正错误,当张良讲明情况后,他改变派兵守关的策略,亲自到项羽军中道歉。他有胆有识,在刘弱项强,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回营地,摆脱了困境。这一切都说明,刘邦能够统一天下绝不是偶然的。
故事中的其他人物描写得也栩栩如生。范增的老谋深算,张良的忠诚智慧,樊哙的大胆果断,形象逼真,互相映衬,跃然纸上。
3.情节脉络
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三大段,即宴会前,宴会上,宴会后。
宴会前(开始—“项王许诺”)这是故事开端,发展部分。第一件事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密”激怒项羽。第二件事是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进言”,使矛盾激化,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情节迅速发展。第三件事是项伯夜告张良被利用。
宴会上(“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到“樊哙从良坐”)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全文的主体,写了刘、项双方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作者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四件事。其中樊哙闯宴,气慑项王,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点。这部分显示了项羽内部的意见分歧和情势急转直下,项羽走向被动的形势。
宴会后(“须臾”到结束)这是故事的结局,写刘邦安然脱身的经过。刘邦回坝上,“立诛杀曹无伤”,消除隐患,是故事的尾声。
三、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异体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桮─杯: 杓─勺: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8.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 古:敬酒。今:长寿。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四)句式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3.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五)成语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探幽览胜
1.矛盾的开端与发展
就宴前的形势看,刘邦无疑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史记·项羽本纪》载沛公“军霸上”以前,项羽亦在拼力往关中赶路,沿途收秦降将章邯,“击坑秦军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几乎扫清了入关的障碍。紧接着“(项王西)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直接原因导致了“鸿门宴”的发生。
其一是,项羽入函谷关受到了阻碍,而其阻兵就是刘邦的部队。这对于拥有四十万军队(号称百万)的项羽来说,当然不能接受。攻关就势在必然。这一点,《高祖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汉元年十月)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刘邦听从了谋臣的建议,于是派兵守着函谷关。到了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戏在函谷关以西、霸上以东界于咸函之间。当时项羽就准备攻关以后直接攻打刘邦了,可是,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于项羽,欲以求封”的曹无伤却导演了一场千古鸿门宴。
正是刘邦手下出了一个曹无伤,把刘项的矛盾推向了高潮。当然如果没有曹无伤,战争也会照样进行,只是没有那么动火罢了。
其二是,听说沛公已先项羽入函谷关,那么根据先前的盟约,沛公就有可能称王。这对于不可一世的项羽来说简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所以不免“大怒”。“一怒”而破关,“二怒”欲“击沛公军”,并且准备工作业已做好,事件正处在危急关头。这时又一个“程咬金”,使事件发生了根本的转机。那就是项羽部下的“楚左尹”、“项羽季父”项伯,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当儿,念于私情。“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要张良跟他一块出走。岂知张良并不为之所动,这就为下文鸿门宴的发展和高潮打下了基础。
在项羽欲攻沛公、刘邦可能不胜之时出现了曹无伤,也正是刘邦可能失败,才引出了一个背主求仁的项伯。要是没有这两个人,那也就不会有鸿门宴了。
2.高潮与结局
《鸿门宴》的高潮与结局主要在于项羽的地位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则由被动一步步地转向主动的变化。这一点无论是在军事史、政治史,还是文学史上,都有其典型的意义;这也是后人们对这篇文章顶礼膜拜的根本原因。
刘邦广泛征求谋赂,计高一筹,事前作好了各种应急准备,所以他在鸿门宴上也就从容不迫,任凭张良樊哙幕后操纵,最后大功告成。从刘邦的角度来讲,他是由被动一步步地走向主动的。相反项羽却在鸿门宴上由主动走向被动,“竖子不足与谋”,最后失却了他的天下。
整个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是最主要的,所以问题就应该围绕项羽来进行,去其枝叶,取其主干;“为了自身的利益,刘邦不得不与项羽在新丰鸿门相见了。本来这时的主动权是在项羽手里的,刘邦的生死存亡就在项羽的一念之间。然而项羽却一次又一次地放过了杀死刘邦的宝贵机会。请问项羽有哪些杀死刘邦的机会?是怎样由主动转向被动的?”
项羽有多次杀掉刘邦而独霸天下的机会: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羽要是有称王之心,则可乘机杀之,然而项羽放弃了这一机会。相反,他还出卖了曹无伤。一时高兴,居然邀请刘邦“与饮”,表现自己的大度。哪知,这就暴露了他的懦弱,亦足见他缺乏远见和计谋。
(2)在宴会上,“范曾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照理说,先前没能杀刘邦,在宴会上采取补救措施也并不晚,然而项羽无动于衷,再一次错过时机。
(3)范增眼看事情并不会按原来的意愿发展,就不得不采取一条铤而走险的办法。“出召项庄,谓曰: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并且还明确告诉了项庄事情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没想到项羽手下的项庄也是那样一个不知变通的人,非要慢悠悠舞半天才去杀刘邦,当然目的也就达不到了。
(4)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是项羽手下的项伯,他不仅向刘邦告了密,在项羽面前还居然胆敢护卫刘邦,“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由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伯身居高位,而在主子面前却保卫了敌人。从整个环节看,项羽由主动而走向被动也就出于必然了。
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汉惟利是视”条评云:“汉„„屡改穷蹙,不以为辱,失信废义,不以为愧也。若以沛公居项羽之地,在鸿门必取于杯酒之间,在垓下必渡乌江而王江东矣。”又“项氏谬计四”条云:“项王之失不在粗疏无谋,乃在苛细多猜疑不任人。至于属坑降卒,嗜杀失人心,更不待言,”这些无一不是对项羽争斗失策的原因切中肯綮的评价。
相反,刘邦却在按部就班的谋划之中以及谋臣们的勇猛兼备之中一步步摆脱了险境,使文章中的杀与不杀、能杀与不能杀构成了精彩动人的一幕,从而形成文章的高潮。最后以张良樊哙的动人表演和范增的千古一骂成为结局。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项双方是如何展开一场殊死斗争的。而刘邦在这场斗争中求胜,显然与他及其谋臣有很大的关系。
3.关于项羽形象
(1)勇而少谋。(当听到刘邦“欲王关中”,即怒不可遏,必“击破沛公军”,当听到刘邦一席虚假言辞之后,怒火即消,而说出告密人姓名。)
(2)沽名轻敌。(拒范增之谏,信刘邦之谎,纳项伯之言,刚愎自用,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从宴会上的排座次,到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从对范增在席间想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到沛公逃席安然受璧,均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3)自矜功伐。(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处理,便轻信刘邦的屈从、臣服,便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最终遭致失败)正是项羽的这些弱点性格特征,揭示了项羽这一悲剧形象的实质。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说鸿门宴的斗争虽然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了。
4.关于刘邦的形象
(1)机变狡诈的性格。(刘邦有“欲王关中”之心,但一旦危急,就笼络项伯为己用,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唯恐有所不至。)
(2)坚决果断。(亲往鸿门谢罪,阻止项羽进攻,能屈能伸中见大胆、果断,对曹无伤的处理则是“至军,立诛”。)
(3)虚心下问。(危急时,能听进下属意见,求教于张良、樊哙。使他处劣势而变主动。)刘邦:有胆量有气魄,善听人言,多有心计,处事果断!
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一个以“斗力”见长,一个以“斗智”见长。5.关于其他人物形象 项羽集团中的人物
范增。有远见卓识,性格刚烈,他断言刘邦“志不在小”,叫项庄击杀刘邦。举所佩带玉玦,示意项羽杀刘邦。碎玉斗,断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项伯。看重情义,而不易为假情义所迷惑。刘邦集团中的人物
张良:忠心耿耿,足智多谋。请项伯调停,使项羽气消。项庄舞剑关键时刻,他叫来了樊哙解围;“留谢”一事也处理得恰当。
樊哙:五赞。竭尽忠智,威而有胆,勇而有谋。
“樊哙闯帐”是《鸿门宴》中一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片段,太史公用如椽巨笔,饱蘸激情,四方着墨,八面铺彩,为我们刻绘了一个忠勇神武、足智多谋的英雄好汉的形象。具体而言,我以为太史公对其心目中的英雄樊哙钦赞有五:
一赞其忠。鸿门宴上杀气腾腾,危机四伏,刘邦命悬一线,张良趋出告急,然而未等张良开口,樊哙已从其匆匆步履中窥知鸿门宴上已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焦急关切之情不由冲口而出:“今日之事何如?”没有寒暄,没有客套,有的是一份忧虑,一种机警,一颗赤胆忠心。当得知“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时,樊哙迫不及待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寥寥十字,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其势之迫,其性之急,其情之切,足见樊哙与主公生死与共、患难同当的君臣之义。
二赞其勇。心急如焚闯军帐,奋不顾身救主公。军营帷帐之内,主帅宴饮之时,肯定是重兵把守,层层设防,卫士交戟,刀剑如林。可是,十万火急之际,生死存亡之时,樊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闯龙潭入虎穴,也在所不辞,义无返顾。只见他“带剑拥盾”,侧盾冲撞,一路闯去,所向无敌。“卫士仆地”,“欲止不内”,可见酒宴布控严密,戒备森严,犹如铜墙铁壁一般令人望而却步,又从侧面烘托出樊哙单枪匹马勇闯军帐的强悍骁勇。三句话,三个动作,或正面,或侧面,勾画出樊哙横冲直撞,粗豪威猛的勇武形象。
三赞其威。“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几句话运用夸饰的手法,漫画的笔调,描神绘态,神韵十足,气势充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樊哙的形象:火冒三丈,怒目圆瞪,热血沸腾,情绪亢奋,直视项王,咄咄逼人,怒发冲冠,忍无可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个眼露凶光,面带杀气,威震敌胆,怒杀万夫的彪形大汉。
四赞其壮。樊哙带剑拥盾,直闯军帐,说轻点是莽撞无礼的举动,说重点是武装挑衅的行为,项羽对此却不怒不责,反而一再称其为“壮士”,还赐酒,赐肉,赐坐,这种反常的表现一者见出项王糊里糊涂,敌我不分;二者见出项王坦荡直率,光明磊落。他看重的不是不共戴天,铲除异己,而是粗豪勇武,坦率直爽,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好汉,他怎么能不对眼前这位突如其来的力敌千钧,气雄万夫的壮士钦羡有加呢?项羽的钦羡、赞赏从侧面烘托出樊哙的威武豪壮、霸气逼人。有意思的是,文中还写了一个樊哙吃肉的细节。“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赏赐给他的是一大块半生不熟的猪腿,樊哙当即倒扣盾牌,放下猪腿,拔出宝剑,把猪腿切成几块,几下功夫,狼吞虎咽,“消灭”得干干净净。如此粗豪勇猛,如此干脆直爽,怎么能不让胸无城府同样直率爽快的项羽深深佩服呢?
五赞其智。樊哙不仅仅是一个忠勇可嘉、威壮可贾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干练、能言善辩的智士。这一点从他义责项羽的一番慷慨陈辞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樊哙喝酒壮胆,借酒发威。他瞅准时机,巧妙发难,一番理直气壮、滴水不漏的陈辞让项羽心服口服,无言以对。最后假以推心置腹之语,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前硬后软,引君入瓮,最终满足了项羽沽名钓誉之心,刚愎自用之志,彻底摧毁了他“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那份怒火和霸气。
五、资料附录
1.司马迁论项羽: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后“太史公曰”。)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这首七律中也写出了对项羽的看法: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5.周恩来“一”字评价项羽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审查出国节目。在审查京剧《霸王别姬》时,他对该戏的每一个场景都做了评论。有意思的是,他说的每句话只有三、四个字而且都是用“一”字打头的。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听劝阻,执意出战时,周总理评道:“一言堂。”项羽回宫后,虞姬规劝再三,要他千万不可发兵,以免中刘邦奸计。但项羽不容分说,回拒到:“孤意已决,明日发兵。”周总理评道:“一家之长。”项羽被困垓下,周总理评道:“一筹莫展。”戏演到虞姬备酒,项羽吟唱“力拨山兮”时,周总理再评道:“一曲挽歌。”项羽四面楚歌,汉兵将至,虞姬自刎。周总理评道:“一败涂地。”
6.项羽诗《垓下歌》赏析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它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既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依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极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极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与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模拟试题】
1.选出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王(wàng)关中
飨(xiǎng)士卒美姬(jī)
左尹(yǐn)
....B.要(yāo)项伯
籍(jí)吏民
戮(chuō)力
从百余骑(qí)....C.数(shuî)目项王
翼(yì)蔽
仆(pū)地
目眦(zì)尽裂 ....D.彘(zhì)肩
切而啖(dàn)之
参乘(cān shèng)须臾(yú)
.....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入谢(感谢)置之坐上(同“座”,座位)置车骑(留下)道芷阳(动词,取....道)
B.军霸上(驻军)还军霸上(军队)沛公军在霸上(驻军)
至军中(军队)....C.与项伯有故(老交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大礼不辞小让(讲究)何辞为(告辞)....D.距关(拒绝)毋内诸侯(通“纳”,接纳)数目项王(屡次)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3.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约为婚姻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财物无所取
D.沛公居山东时
....
4.下列各句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此乃天子气也。
②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③ 还军霸上。
④ 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⑤ 得复见将军于此。
⑥ 沛公安在?
⑦ 因击沛公于坐。
⑧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⑨ 大王来何操?
⑩ 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
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C.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⑩ D.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C.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帏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
D.《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主观深化】
6.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答:
7.鸿门宴上的斗争时而紧张,时而和缓,可谓扣人心弦,其情节可概括为四起四落,请你加以说明。
答:
8.刘邦见项羽时所说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想达到什么目的?
答:
9.樊哙闯帐后斥责项羽的话有理有节,请你试作分析。
答:
10.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答:
【拓展】
〖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喏。”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1.选出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从百余骑(使动用法,使„„随从).B.若入前为寿(如果).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请允许我).D.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12.下面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良曰:“长于臣。” B.得复见将军于此。C.因击沛公于坐。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3.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因击沛公于坐。(因此将刘邦击倒在座位上。)
B.(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范增举起所佩带的玉玦三次向项羽表示。)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屡次看着项王。)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思的是()。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乙〗籍(即项羽)少年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汉书·项籍传》)
15.选出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从头至尾).B.于是梁奇其意(以„„为奇).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勒索).D.毋妄言,族矣(灭族).
16.下列加点的代词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梁奇其意(代项籍所说的话).B.彼可取而代也(代项梁).C.以知其能(代项籍).D.梁以此奇籍(代项籍见秦始皇后说的这句话).
17.下列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①吴中士大夫皆出梁下。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A.① 吴中地区的士大夫都出自项梁的门下。②(项梁)暗暗地用兵法来统率那些宾客子弟。
B.①吴中地区的士大夫的才能都不及项梁。②(项梁)暗暗地用兵法来统率那些宾客子弟。
C.① 吴中地区的士大夫都出自项梁的门下。②(项梁)暗暗地传授那些宾客子弟兵法。D.①吴中地区的士大夫的才能都不及项梁。②(项梁)暗暗地传授那些宾客子弟兵法。
1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项羽从小就想“学万人敌”;见了秦始皇后就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B.项梁曾经杀了人,因怕在栎阳被逮,所以才与项羽避仇吴中。
C.项梁在吴中时,主办“大徭役及丧”,并“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目的是考查宾客子弟的才能。
D.从这段文字中,还显现不出项梁此时有起兵反秦的打算。
〖丙〗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十人;项王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 1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地方千里 ..②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③马童面之 .④令骑皆下马 .
20.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21.项羽为何不愿渡江而东?请你试作分析。
【试题答案】
1.B。戮念lù;骑念jì。
2.C。A、张良入谢(谢罪);B、沛公军在霸上(军队),至军中(军营);D、距关(把守)。
3.C。A.亲家。B.意外变故。D.崤山以东。
4.C。①⑧是判断句;②⑤⑦是倒装句,状语后置;③④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⑥⑨是倒装句,宾语前置;⑩是被动句。
5.C。“耳闻目睹”应改为“身临其境”,因为这里没有描写声音。
6.出自本文的成语有: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②劳苦功高;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④秋毫无犯(出自本文“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及《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
7.一起:范增举玦,一落:项羽“默然不应”;二起:项庄舞剑,二落:项伯翼蔽;三起:樊哙闯帐,三落:项羽款待:四起:刘邦逃席,四落:项羽受璧。
8.有四层意思:① 先叙旧,“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② 再论眼前,“得复见将军于此”;③否定“王关中”;④把矛盾归罪于小人,为自己开脱。言辞非常谦卑,如再三称臣。目的是平息项羽的愤怒,避免遭受“灭顶之灾”,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图争霸天下。
9.樊哙作为参乘,负有保卫刘邦的职责,闯帐表现了他的勇敢和忠心,但他斥责项羽的话却有理有节,一点也不卤莽。“有理”主要表现在:说刘邦破了咸阳,又还军霸上,劳苦而功高;遣将守关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如今听信小人之言,“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有节”主要表现在:说刘邦劳苦功高,等待项羽的“封侯之赏”,非常尊崇项羽,甚至高于“共主”怀王;最后一句“窃为大王不取也”,规劝项羽吸取秦亡的教训,语气非常委婉。
10.本文描写的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①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如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发动对刘邦的进攻;是否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对樊哙的闯帐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的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从中集中而鲜明地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而又优柔寡断、“为人不仁”的特点。②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的虚伪狡诈与项羽的直率粗疏,张良的足智多谋、临事有方与范增的老谋深算、洞察深刻。通过对照,人物互相映衬,形象鲜明生动,跃然纸上。
11.B。若入前为寿(你)。
12.D。A、B、C都是状语后置;D是省略句,与(之)饮。
13.C。A.应为“趁机将刘邦击倒在座位上。”B.应为“范增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多次向项羽示意”。D.应为“范增屡次对项王使眼色。”
14.C。项羽只是“默然不应”,不是“坚决反对”。15.C。勒:统率。
16.D。A、代项籍;B、代秦始皇;C、代宾客子弟。17.B。
18.A。B项项梁曾经杀人与怕在栎阳被逮无关;C项“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目的是反秦;D项项梁此时已有起兵反秦的打算。
19.①土地方圆;②让我做王;③名词作动词,面对;④骑兵。20.①这是上天要让我灭亡,我还渡河干什么呢?②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和万户封地要我的头。那我就给你好处。
21.一是作为败军之将,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表现其性格中刚烈、果决的一面;二是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即使渡江而东,即使在江东称王,仍不免被汉军围困的命运。
第五篇:高一语文必修1《鸿门宴》优质课原创教案
一、导入
项羽,楚国贵族,名将项燕之孙,刘邦,农民出身,在起义之前当过最大的官就是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两个身份地位相差悬殊的人,为何最后是刘邦取得了胜利,而项羽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今天,让我们重回“鸿门宴”,去认识“西楚霸王”项羽。
二、介绍司马迁
三、介绍《史记》
四、介绍背景
五、字词注音
六、翻译第一段
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 无伤告密、范增定计
七、翻译第二段
第二段主要讲哪几件事? 项伯夜访、张良献策
八、翻译第三段
1.画出鸿门宴众人座位示意图
画完图后为什么按这个样子坐?《导学》晓常识 项羽最上位,范增其次,刘邦再次,张良陪坐 2.第三段主要讲哪几件事?
刘邦谢罪、项王设宴、范增举玦、项庄舞剑
九、翻译第四段
1.第四段主要讲哪几件事? 樊哙闯帐 第3、4段是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一起:一落:范增举玦项羽默然二起:项庄舞剑二落:项伯对舞三起:樊哙闯帐三落:项羽赐坐
十、翻译第5-7段
第5-7段主要讲哪几件事?
沛公脱险、张良留谢、刘邦锄奸
十一、梳理本文情节
无伤告密范增定计宴会前(1-2)项伯夜访张良献策刘邦谢罪项王设宴宴会中(3-4)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脱险宴会后(5-7)张良留谢刘邦锄奸
十二、人物形象分析 《导学》P81
※能屈能伸,深谋远虑机智善辩,周密果决从善如流,知人善任善于笼络,果决除奸VS自大轻敌,缺乏远见寡谋轻信,冲动草率刚愎自用,妇人之仁集团内部团结默契语言行为细节出卖内应,养奸贻患集团内部分裂涣散对比
多谋善断精通谋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VS过于自信语言不了解项羽心理行为细节对比
十三、有人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让我们来更全面地看一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物的区别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过了几天,项羽带兵向西到咸阳屠城,杀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并且放火烧了秦朝的宫殿,大火烧了三个月还不灭。然后,项羽就带着抢来的宝贝和女人东归。有的人向项羽建议说:关中之地,四周有山河阻隔,土地肥沃,可以在此建立都城,以成霸业。”项羽看到秦朝的宫室已经被烧得残破不全,心里面又想回家,就说:“取得富贵而不回家乡,就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在夜里走路一样,有谁知道呢?”提建议的人就说:“别人都说楚国人他徒有其表,果然是这样”。项羽听了后,就把这个人给烹杀了。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是天要亡我项羽啊,不是我打仗水平比不过刘邦啊...总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