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2 23:3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

第一篇: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花季如歌

第1课 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学习目标:

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 :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4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5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 花季如歌(小黑板)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 | Χ ΧΧ ΧΧ ΧΧ | ΧΧ ΧΧ 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第2课 那不勒斯舞曲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1、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四、巩固练习: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结合谱例,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由八分休止符紧接十六分音符来开始;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3、操作课件,把节奏谱变为乐谱,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六、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1、大屏幕呈现文字并伴以解说声音,向学生介绍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者和乐曲结构、风格等。并用具有俄罗斯风格的风车建筑小图片,衬托出一种异国情调,创设欣赏情景。

2、初听: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乐时,按乐段出现时间同步呈现各乐段主题音乐旋律曲谱,同时,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在第一乐段音乐中可爱的天鹅缓慢地游进画面;第二乐段中出现英俊的王子,并使可爱的天鹅变为美丽的公主;第三乐段中随着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下而上地升起。用这些简单的动画,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

3、初听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置(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2)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哪一段中?并根据讨论在课本17页第(4)题中的 1 2 3 选择划“√”。

4、复听:为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复听时,在大屏幕上只呈现出一幅水雾朦胧,依山傍水的俄罗斯城堡郊景画面,并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边听边找出三个段落主题出现的顺序,完成课本 “听听想想” 填写练习的音乐复听要求。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展想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结束全课。第3课 欣赏“波尔卡”音乐 教学内容:

听赏〈〈闲聊波尔卡〉〉四首乐曲。教学目标:

通过乐曲〈〈闲聊波尔卡〉〉等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波尔卡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听赏导入:

师:播放〈波尔卡〉〉。生:(自由阐述)

1:这首曲子很有意思,它的音乐好象不是拉或弹出来的。2:是不是敲出来的? 3:它的情绪比较活泼、轻松。师:这首曲子的演奏手法是很特别,它完全是拨弦拨出来的,而这个音乐的风格就叫:波尔卡。

二 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典型的节奏型是:

XX X XX X | X X X 0 |。鉴赏《闲聊波尔卡》 第一遍欣赏,要求:给音乐起名字。

生:(可能会有学生知道,不知道就让他们自己随便)师:曲子的名称是《闲聊波尔卡》,也叫《唧唧喳喳波尔卡》或《叽叽嘎嘎波尔卡》 第二遍欣赏,要求:在笔记本上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以用各种形式。简介作品:这也是小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的一首力作。管弦乐曲。也是一首舞曲小品。作品诙谐热闹、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叫着笑着闲聊的情景。尝试听出音乐的主要主题,并哼一哼:(1=Ba2/4)5 | 5 55 5 | 5 55 4 | 71 23 | 5 22 6 | 2 22 6 |2 22 71 |2345 6712 | 3 55| 教师可以适当再对音乐作一个详细的描述:这首曲子中运用了许多小倚音,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的音乐形象。在接着的其他段落中,乐曲以这一主题为基调,频繁地采用倚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技巧,使音乐显得细碎活跃,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妇女快活的说笑声。同时,乐曲还采用顿音、重音等演奏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妇女说笑声中各种不同特点的语言音调。听音乐让学生模仿曲子了的场景,并尝试写曲式结构。让学生展示他们所知道的“波尔卡”音乐,并做一定的分析。第二单元 雨花石 一 教学目标 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珍惜。能深情而流畅地被厂歌曲《雨花石》,演唱《共和国之恋》。乐意尝试在表演活动中运用课堂乐器演奏。3 能身心投入地聆听《烈士日记》、《辛德勒的名单》等欣赏作品,体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尝试结合音乐要素理解作品的内涵,作出适当的评价。积极 参与“雨花随想”的创造活动,结合历史文化,用多种艺术形式创编节目,在班内演出。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师:同学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吗?你们可知道在新中国成立背后有多少英雄儿女甘洒热血,牺牲自我的故事吗?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展示有关“渣滓洞”、“白公馆”的图片,请同学们讲讲小萝卜头的故事。

二 欣赏《蝴蝶飞呀飞》 1 播放音乐,感受情绪。

2板书:你觉得这守曲子中最能感动你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3学生进行讨论评价。(说地有理就行)4教师进行总结补充:。。。。。三 新授《雨花石》

展示雨花石实物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图片。师:在我们江苏南京,有一座烈士陵园雨花台。在那有一种非常漂亮的石头-----雨花石。雨花石色彩斑斓,非常好看。但它是因为它的颜色而美丽,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回答。3 感受歌曲

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意义。4学唱歌曲。

可以采用跟唱的方式。重点指出学生把握的不好的地方。如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拓展歌曲

根据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声音和情绪演唱。6 个别表演。

四 课堂小结。

五 作业:1 背唱歌曲 2 收集有关二战时期的历史资料或图片。3 带上竖笛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师:在歌曲《雨花石》中,雨花石已经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体现了人们的崇高精神境界,闪耀着绚丽的光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生:全体演唱。(录音)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 欣赏《辛德勒的名单》 1 播放影片片段。2 简介电影背景。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师补充: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纳粹德军先后占领了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进驻保加利亚,入侵南斯拉夫、希腊,进攻苏联。。。在这期间,犹太民族惨遭德国法西斯迫害,他们经受非人的待遇,面临悲惨的处境,有600万人因此丧身。纳粹灭绝人性的暴行激起全世界善良人民的不满和愤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以此为背景的。

3欣赏《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请问: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主奏乐器是什么?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

4学生回答,教师可做补充。5 请学唱本曲主题,用竖笛演奏。

三学唱《共和国之恋》 1 感受歌曲:

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体会歌曲的含义。2 学唱歌曲:

跟琴学唱。大跳音程延演唱困难时,可以用激发情感来带动气息的准备。

3拓展歌曲:

在了解歌曲的含义的基础上,学生能用正确的情绪和声音演唱。4个别表演。(时间允许)四 课堂小结: 1 学生谈谈体会。2 教师总结。

五 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两首歌曲

围绕本单元主题“雨花石”,进行节目创编。形式可参照P20。

第 三 课 时

在《雨花石》的音乐声中,学生走进教室。一 欣赏并配乐 投影展示《就义歌》、《囚歌》、《我的“自白”书》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含义并为诗歌配乐。播放音乐片段:要求:全部采用教材涉及的。其中必须有《烈士日记》 学生回答,说出如此配乐的理由。投影展示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的图片。教师讲解,举例说明。二 “雨花随想”专题演出

三 同学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四 学生谈本单元学习体会。教师倾听。第三单元 西部畅想 第1课 西部畅想 教学目标:

1、感受西部的音乐文化,激发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学唱西部歌曲,感受音乐风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热爱西部音乐,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和日外之情,增强对西部开发前途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西部音乐风格,用多种方式表达内心感情 教学难点: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西部放歌》导入

1、师:歌曲把大家带到了怎样的画面中?想象你是站在祖国的哪块土地上引亢高歌呢?(生讨论回答)

2、你知道中国西部包括哪些地区吗?(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西藏……)

3、西部是一个对许多人充满诱惑的地方,壮美的雪域风光,危耸的皑皑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旷寥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湖水,众多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优美的藏族歌曲,引普天下的各方人事心仪思往,留恋往返。首先老师带着大家走进西藏。

二、学唱《走进西藏》

1、听,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情绪是怎样的?

2、跟VCD模唱,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3、跟琴唱第一部分,注意一字多音,有点象散板。

4、跟琴唱第二部分,注意情绪是热情的

5、跟VCD唱全曲,注意用优美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6、师:西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这么优美的歌曲你认为那一段更适合于表演呢?(根据音乐让学生自由发挥有西藏特征的舞蹈动作)

三、拓展

师:

1、面对西部旖旎的风光,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其他的歌曲或乐曲吗?(说说唱唱)

《青藏高原》《黄土高坡》《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西部大开发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析西部歌曲的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第2课 走进西藏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演唱藏族民歌及具有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能够比较准确地用轻声演唱《走进西藏》,并尽可能地做到背唱这首歌的后半部分。

教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重点学唱《走进西藏》的齐唱部分 难点 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藏》

1.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的录音

2、采用聆听歌曲,让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初步学会歌曲

难点处理,重点学唱《走进西藏》的齐唱部分。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用降低调高或轻声演唱的方法妥善处理。

讨论这首歌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等

3、乐曲材料:《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这首歌并没有直接歌颂孔繁森的支言片语,却用含蓄的话语提出了两个“也许”的问题。孔繁森究竟发现了什么理想?他又看见了什么样的天堂?歌中的回答也是含蓄的。即:“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这种回答概括了孔繁森走进西藏的功绩,也歌颂了孔繁森为西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这首歌为C宫调、4/4拍,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而成。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较长大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深沉、悠远而高亢。间奏之后的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严谨而对称的乐句组成。其音乐情绪优美、明朗而带有舞蹈性。它反复之后,增加了一个补充句,并用它结束了全歌。在创作手法上,这首歌使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使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方法。这不仅使歌曲具有了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也使它具有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4、讨论西藏的人文、音乐。了解他们的生活

5、学习欣赏西藏的舞蹈

6、创设活动

结合《走进西藏》歌曲唱跳藏舞 第3课 欣赏

一、复习《走进西藏》

长处歌曲优美明朗礜氐悖部捎貌煌难莩问窖莩?

二、欣赏

1、《西部放歌》

2、《西部春色》

A 对比欣赏这两首歌曲,它们描绘了西部哪些地方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B 它们在音色、风格、情绪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学生对比欣赏,讨论交流)

3、《彩云南》

你能从歌曲中感受带云南的青云和丰富多彩吗?歌曲哪些地方让你记住了云南?

一、《大漠之声》

女生独唱《西部春色》让我们看到了西部不同地区礜届环绻猓裉煳颐且黄鹦郎腿倩竦谝唤缃鹬咏鄙肿髌方鸾钡暮铣洞竽埂贰? 思考:这手歌曲让你想到了何种情景?你感受到了骆驼的什么精神?你有什么收获? 欣赏歌曲第一部分 完整欣赏全曲,思考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力度、音色、意境、和情感上有什么变化?

二、《达勃河随想曲》 祖国的西部地区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四川上游的达勃河两岸,居住着能歌善舞的达勃人。民族管弦乐曲《达勃河随想曲》就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达勃风情画。聆听、对比第二乐章的三个主题 A 粗矿的旋风般的舞曲主题 B 姑娘们的舞蹈主题 C 人声主题 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旋律、音色、情绪等的变化,想象乐曲描绘的情景。活动:根据三个主题分成三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各主题。

三、课堂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欣赏、体验了表现西部的音乐作品,感受到祖国西部的美丽和音乐表现力的丰富。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西部各地区都在召唤,让我们携手高歌,去体验自然和人间神话的风采。

第四单元 你是这样的人 第1课 你是这样的人 教学内容:

1、欣赏并演唱《你是这样的人》。

2、欣赏并朗诵表现总理的诗歌。教学目标:

1、能饱含深情地演唱《你是这样的人》,体验表现对周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

2、感受诗歌如何塑造总理的光辉形象。

教学重点: 体验和感受歌曲等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能深情演唱.教学难点: 通过讲故事、欣赏、体验等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播放背景音乐《绣金匾》

课前语:今天很高兴和初二(5)班的同学度过难忘的45分钟

一、导入

(创设情境、感受音乐)在毛主席身边有这样一位伟人,他离开我们这个世界已经3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画面)学生回答(周总理)

1、欣赏刘欢演唱的mtv让学生感受音乐,引起情感上共鸣。提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曲名中的你指的是谁?

2、简单介绍《你是这样的人》。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为了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记录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周总理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感动全中国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出示课题)

二、学习《你是这样的人》

1、播放《你是这样的人》,学生跟着轻声哼唱。思考:这首歌曲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几句?节拍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出现四五拍的地方。

2、带领学生唱好四五拍处的歌谱。

3、启发感情思考:在这首歌曲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总理的名字,使用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回答:你是这样的人那么总理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同学们对周总理的故事一定知道不少。请你们来说说。学生讲述有关总理的事迹{一件衬衫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夜的工作十里长街送总理联合国降半旗等}老师小结:周总理是一心为国家为人民的好总理,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带着对总理无限怀念和爱戴的感情把歌曲再唱一唱。

4、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再次欣赏刘欢演唱《你是这样的人》思考:他是怎样处理这首歌曲的?学生回答:精神、激动,有强有弱,加上了延长音和装饰音。

6、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设计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

7、综合每组讨论情况,演唱歌曲。

三、拓展

(一)配乐诗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

1、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很多。引导学生说出其它方式。学生回答:舞蹈美术作品摄影朗诵文学作品等。

2、欣赏并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设计意图:让学生多角度地感受总理的人格感召力,调动学生热爱总理的情感

(二)周总理是建国初期的一位伟大领袖,他为了共和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凡的人物〈出示画面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抗洪战士〉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象周总理这样的人,象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抗洪战士这样的人。那么我们青少年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用总理说过的一句话大声的来回答,出示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在音乐中结束本课

第2课 为了谁 教学目标:

跟老师唱《为了谁》,从中感受英雄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演唱《为了谁》,感受英雄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风格,用多种方式表达内心感情 教学难点: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为了谁》导入

1、师:歌曲把大家带到了怎样的画面中?(生讨论回答)

2、你知道这首歌曲的背景吗?

3、你还知道哪些解放军在抗洪救灾中的动人故事?

二、分析歌曲 写于1998年,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赞扬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他们迎着洪水而上,用自己的身躯挡着洪水.

三、学唱

1、听,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情绪是怎样的?

2、跟VCD模唱,注意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3、跟琴唱第一部分。

4、跟琴唱第二部分,注意情绪是热情的

5、跟VCD唱全曲,注意用优美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6、跟老师唱《为了谁》周总理是建国初期的一位伟大领袖,他为了共和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凡的人物〈出示画面--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抗洪战士〉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让我们也为他们献上一首歌《为了谁》,跟老师一起唱。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象周总理这样的人,象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抗洪战士这样的人。那么我们青少年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用总理说过的一句话大声的来回答,出示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

第3课 欣赏 《长征组歌》

一、说《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感情,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材

1、说课内容 《长征组歌》

2、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以音乐为本以听觉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三、教材分析 《长征组歌》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肖华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合长征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加以创编,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分析《过雪山草地》了解词曲作家及组歌这种音乐体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体验长征的艰辛,通过分析歌词画旋律线等方式进一步理解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回顾长征这项伟大壮举,使学生感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在音乐的影响下发扬长征精神,同时了解长征历史充分体现音乐与历史学科的渗透。

五、教学重点 重点欣赏第六乐章《过雪山草地》,搭配教材第一乐章,《告别》第二乐章《突破封锁线》第三乐章《遵义会议放光辉》第十乐章《大会师》

六、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过雪山草地》感悟长征精神

1、视觉图象法

我运用课件节取了VCD的部分歌曲和画面同步进行,使学生视听结合,更加形象的再现了当时长征的场面使学生身临其境,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

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前三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时,我引导学生对比三首作品的音乐情绪,而且对内容进行了简略介绍,从而使学生感受军民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战士突破封锁线的英勇无畏和知道遵义会议带给人们的希望及其重要性

3、析曲式结构

重点分析《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我首先让学生读歌词之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歌词,感受意境,之后又从旋律线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歌曲,重点让学生画旋律线,让学生自己对比旋律线起伏有何不同,从而分析AB两段的不同意境。这中间我分别范唱两部分,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感知旋律的变化,这也正符合《标准》中的“感知音乐结构、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这一要求

这节课我还运用了体验式、启发式、创设情景兴趣引入式,在整个环节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一目了然,感官上更加丰富

九、说教学程序

1、导入

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以提问方式师生共同回顾长征

2、介绍《长征组歌》的作者

3、欣赏《长征组歌》前三个乐章《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

4、重点赏析第六乐章这一乐章我一共欣赏了三遍,每遍问题都不同

第一遍欣赏歌曲,请学生谈感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分析歌词,在教师的讲解提示下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第二遍欣赏歌曲时,对歌曲进行曲式分析。我运用连接音符的方式使学生更形象的看到音乐旋律走向,而且运用多媒体把歌谱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一目了然。然后我对两部分音乐分别进行范唱,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感知旋律的变化。

第三遍欣赏歌曲时,我请学生随音乐哼唱,共同感悟长征精神。

5、欣赏第十章乐章《大会师》共同感受长征胜利的喜悦。

6、《标准》里指出“使学生能够结合所听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所以在本节课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组歌定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了解世界上不同组歌的形式。

7、师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加深印象,并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

第五单元 梨花漫步 第1课 唱脸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

2、脸谱的颜色 ;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第2课 山野的风 教学目标:

1、对黄梅戏产生兴趣,乐于参与学唱与表演,关注黄梅戏的发展及其剧目和演员。

2、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对花》,结合戏剧动作尝试表演其中一两句,感受、体验黄梅戏的艺术魅力。

3、了解黄梅戏的音乐唱腔(“彩腔”、“对板”等)及其基本风格与表现力。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

1.关注黄梅戏的发展、唱腔。2.学唱《打猪草》选段《对花》。3.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教学难点:

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黄梅曲调和地方语言咬字的准确表现。结合戏剧动作尝试表演。

教学理念: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地方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初中生所接触到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对地方戏已经没有了兴趣。本课通过“听”“探”“说”三个环节,让学生们了解黄梅戏的发展及其剧目和演员,了解黄梅戏的发展现状以及该怎样让地方戏传承下去;用安庆地区方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来唱黄梅戏,表演黄梅戏。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黄梅戏音像资料,钢琴 教学流程:

一、导入,“听”黄梅

师:同学们好,老师先给大家唱首歌,请大家听完后告诉我,我演唱的是什么地方戏? 生回答。

二、“探”黄梅

师:同学们知道黄梅戏吗?对黄梅戏了解多少呢?请展示你们搜集的材料。

师肯定,总结: 1.黄梅戏的发展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是一股从山野间吹来的风,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2.黄梅戏的唱腔 黄梅戏的传统唱腔主要有花腔和主调。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其中又包含彩腔、对板、仙腔等等。

听《谁料皇榜中状元》感受彩腔音乐,听《满工对唱》感受对板音乐。

主调是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听《到底人间欢乐多》感受主调音乐。

3.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介绍严凤英、王少舫、“五朵金花”、韩再芬等表演艺术家。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众多表演艺术家的成功塑造,国内外的观众,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梅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文泛的好评,这股山野的风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三、“说”黄梅

黄梅戏作为安徽的地方戏,安徽人又对她了解多少呢?老师在课余做了这样的调查,请看屏幕。

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现象呢?你们觉得怎样来改善? 生回答。

四、“唱”黄梅

做为安徽人,不会唱家乡戏,实在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打猪草》选段《对花》。

1.欣赏《对花》,这个唱段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再次聆听,并出示歌词,注意歌词的演唱有些什么特点? 3.听老师用安庆方言朗读歌词,注意发音。生跟老师学读歌词。

4.跟老师的琴声来学唱。师弹伴奏,生跟唱。

你们自己觉得唱得怎么样?有些什么问题?生回答。师提出音量、情绪、语言的要求。

5.生跟伴奏演唱。提出动作的要求,师示范表演唱,并教学生基本动作。

6.请学生上台表演。

五、小结

茶歌飘四方,飘在人心上。你是山野吹来的风,带着泥土香。愿这股山野来风永远飘荡在大家心上,永远传唱

第3课 欣赏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游戏中学会地方戏《双推磨》中前八句戏词和推磨的动作。

2、初步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3、在游戏中逐步培养同伴间相互协作的能力。活动准备:

1、已有知识经验:熟悉《双推磨》剧情

2、图片4张、磨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来欣赏锡剧《双推磨》选段,引起兴趣

1、上次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叫什么?(一男:何宜度,一女:苏小娥)

2、有人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段戏曲,你们想听吗?(同学们欣赏双推磨1)提问:刚才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戏曲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脸、服装、唱腔等方面去找)

师总结:刚才这段戏曲是无锡人最喜欢唱的,它是用无锡方言来唱的,所以我们叫它锡剧。

二、学习戏词前四句

1、同学们都知道何宜度和苏小鹅生活都很贫穷,那你们知道苏小鹅她靠什么来生活呢?

(师做推磨动作)提问:这是什么动作?那磨豆浆用什么工具?(出示磨)磨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一共有几块?(解释上片和下片,并用方言说一说)上片上有什么?(解释龙吞珠和百浪卷)再用方言说。师总结:以前做豆腐就是用这个磨磨成豆浆再做成豆腐,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

2请2~3个同学们用磨来体会一下磨豆浆的过程。让同学们了解戏词:

推呀拉呀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

3、把这一段完整来念,并用方言来说一说。(累了,坐下休息一下)

三、图片配合教学学习后四句戏词

1、我们知道自从苏小鹅丈夫死后,她只有一个人推磨了,用方言学一学:一人

推磨和两人推磨。可是她家的磨要比我们这个磨大好几十倍呢,所以苏小鹅一人推,推也推不动就像(出示图牛车水)这只老黄牛,它在干什么?水车很大,推也推不动哼育哼育累死了,我们给这张图取名叫牛车水。完整说,用方言学一学(一人推磨像牛车水)

2、今天苏小鹅刚巧碰上何宜度,两人推磨比一人推磨感觉怎么样?(出示图片

扯蓬船)这是什么?没有风的时候怎么开?突然刮大风了,它又是怎么开?取名《扯蓬船》

3、完整念一遍,并用方言来学一学。

四、复习巩固,学唱锡剧《双推磨》

1、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学唱戏,你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唱。(2遍)

2、分角色来表演,要求能互相帮助,友好协商。

3、何宜度和苏小鹅现在是什么心情?我们开心地再来一遍。

4、把快乐分享给后边的老师,邀请她们一起来磨豆浆。

五、延伸、结束 今天,我们欣赏了锡剧《双推磨》选段,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我们下次再来学完它好吗?

第六单元 七彩时空 第1课 青春在线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青春在线》。

2.欣赏《紫禁城之光》、《海市蜃楼》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青春在线》。

2.尝试分析作品中休止符、大跳音程、切分音的使用及装饰音的特殊效果。

3.通过欣赏,加深对电子合成音乐的了解,初步听辩领会乐器及一些常见的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 体会电子音乐带来的全新感觉。教学难点:

休止符、大跳音程、切分音的正确唱法。

一、导入

童年曾有过许多七彩的梦,现在青春的我们依然怀着少年时的梦想,就让我们在新时代的青春时光里激情地畅想我们的未来之歌!

二、新授歌曲《青春在线》 1.听赏录音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找出难点。切分 休止符 后半段起

大跳音程:5-1 6-4

5-1-7-2-5

5-2-5 3.填词演唱,并引导学生说说切分节奏、休止符、后半拍起及大跳音程对歌曲的作用。

4.情感处理

唱出热情、饱满、明朗的情绪。5.跟录音唱,再次感受情绪。

6.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青春的活力?总结:舞蹈、诗歌等。

三.青春是激情的、跳跃的,它带给我们的是无限想象的空间,接下来欣赏两段充满幻想的电子合成乐曲:

1.《紫禁城之光》

(简介雅尼在电子演奏领域中的地位及电子音乐)(1)问:你觉得乐曲描绘的是怎样的意境?(2)辨别乐曲中领奏的乐器名称及顺序。2.《海市蜃楼》

问:电子合成美妙的音色带你进入了怎样的梦幻境界? 课堂目标检测:

我的创造:用色彩、文字、语言等表达对《海市蜃楼》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副简笔画。

第2课 军中姐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军中姐妹》,用歌声表现共和国女兵的飒爽英姿,并体会歌曲富有特点的节奏。

2、采用视听结合、歌舞同台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更多想象的空间和更大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音乐情绪的表现。

教学重点:

用铿锵有力的节奏有表情的充满自豪的演唱歌曲《军中姐妹》 教学难点:

尝试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及节奏类型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乐及画面导入:

师:同学们,什么人被我们称为祖国的钢铁长城?(军人)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首歌曲和一组图片来了解一下这个群体。

欣赏音乐《我是一个兵》,同时欣赏军人图片。

2、色彩导入:五颜六色的色彩中,为军人选择一种色彩,哪种最合适?

绿色(衣服色)——橄榄绿的风采(出示图片)

3、军营的半边天——潇洒女兵:军营一道靓丽的彩虹,一道别样的风景!(出示图片)

4、出示本课标题——军中姐妹

二、学唱新歌《军中姐妹》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充满自豪之情的共和国女兵之歌。由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著名词作家王小岭作词,军旅作曲家臧云飞作曲。在2000年的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画面上的这对孪生姐妹女军人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示了年轻的共和国女兵为了祖国的和平繁荣,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赞誉、敬佩,她们的青春充满了光彩。

2、带着问题听歌:A、歌曲从头至尾在表达的感情色彩和情绪上是否有变化?

B、歌曲的旋律是否有重复处? C、歌曲的节奏有何特点?

3、欣赏歌曲音乐电视。

4、师生讨论并讲解已出示的问题。

A、歌曲从头至尾在表达的感情色彩和情绪上是否有变化?(刚柔并济)

B、歌曲的旋律是否有重复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结构)

C、歌曲的节奏有何特点?(进行曲,铿锵有力)

5、学生听教师弹奏旋律,并用手划出重拍。

6、学生试唱歌曲,唱得不准确的地方跟琴纠正。

7、连唱全曲。

8、喊口令练习(先听音乐再模仿)(出示)12——|34——|1—2—|3—4—| 12——|34——|1—2—|军中姐妹|

三、活动与创造

1、军人最有标志性的动作是什么? 军礼是军人最神圣的标志!(出示图片)教师讲解敬军礼的动作要领,学生练习。

动作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手心向下,手腕不得弯曲,中指微接太阳穴,同时注视受礼者。

2、军营大舞台——表演唱《军中姐妹》:

将学生分为空军组与陆军组,各选出优秀的军中姐妹进行展示,其余同学为其伴唱伴奏,让学生们相互配合,共同在音乐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在合作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3、听辨歌曲练习(听音乐,回答所播放的歌曲片段各选自下列哪首歌曲):

A、《小白杨》B、《当兵的人》C、《骏马奔驰保边疆》D、《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四、师生评价与总结。教师请学生谈通过学习本课所得到的收获。

五、师生共同合作,在《军中姐妹》歌曲中结束本课。

第3课 欣赏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走进教室,到自己位置坐好。

二、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教师的职业对学生来说,既神奇又神秘,因此有很多学生把当一个教师作为自己的

理想。让学生在〈长大后我几了你〉的歌声中体会教师的乐趣。2.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谁知道?(学生回答)

3、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谁知道这首歌曲歌唱的是谁?最先是有哪位歌唱家演唱的?

4介绍歌曲的演唱形式:这是一首女声独唱的歌曲,它是赞美了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贤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5.初听去全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歌曲的内在意义。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与情感?歌曲为什么采用女声独唱?(细腻、亲切。)

6、复听歌曲,要求能记住歌曲的住旋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并能模唱。

7、用图形谱把歌曲的旋律记录下来。

8、歌曲的音调具有民族风格,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旋律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9、再次听全曲,用投影仪打出曲谱,学生随着轻生演唱。

10、主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11、你希望长大后成为怎样的人?用诗、歌、画、舞、来表达。(学生自由表现)

三.青春是激情的、跳跃的,它带给我们的是无限想象的空间,接下来欣赏两段充满幻想的电子合成乐曲:

1.《紫禁城之光》

(简介雅尼在电子演奏领域中的地位及电子音乐)(1)问:你觉得乐曲描绘的是怎样的意境?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音乐3——6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英雄们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使命感。

2、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儿童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学习律动表现儿童团员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信念。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音乐《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新歌教学

1、节奏练习图片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红星,五角星)

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红星的故事。(边播放音乐,边讲述故事)。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故事使学生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及了解历史的兴趣。](初步产生情感体验)

师:故事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你能说出歌曲的名字吗? 生:(答)

师: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激动等)

师: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

(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 生:愿意

师: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唱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节奏谱:

① X

X·X

X X

嘀嗒 嘀

② X·X X X

X —

嘀嘀嗒嘀

(学生动作: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2、练一练、唱一唱 1 5 1 ∣3、1 ∣5 1 3 1 ∣5 ‖ 嘀嘀

嗒 嘀 嗒

嘀 嗒 嗒 嘀 嗒 嗒

3、学唱歌曲(1)生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的团歌。

(播放歌曲)

a、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提示: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说一说,歌曲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3)有感情地读歌词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4)学唱歌词

c、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三、律动表现:学做儿童团员

四、拓展升华,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

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五、结束语

1、师: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2、播放《共产儿童团歌》的伴奏音乐、教后记:

“X X、X X X” 是本课的节奏型,为了让学生很快的掌握这一节奏,我编了一个“暗号接头”的游戏,学生们为了能顺利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必须把黑板上出示的几个节奏型熟练地掌握。对于学生最不愿学的枯燥的节奏,今天却学的异常得认真,效果非常好。作为教师我们也懂得游戏的魅力,但自己积累不够,在教学中难免捉襟见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30年代创作并流传至今的优秀儿童歌曲。这首歌以朴素的语言,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全曲为F凋,2/4拍子,一段体结构,分节歌形式。歌曲既反映了孩子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又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重点)

2、情绪的启发,歌曲的处理。(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钢琴(风琴)、多媒体、课件(歌带、歌碟)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播放“国歌”)

(2)欣赏了这首歌曲,你们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升国旗的情景)

(3)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过渡语:同学们已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但它却依然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么伟大的作品是谁作曲的?(聂耳)

三、《卖报歌》曲作者简介: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1928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活动,后因叛徒告密逃亡上海。到上海后,聂耳继续从事革命生活,同时积极创作歌曲,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斗争。1935年国内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聂耳出国学习,赴苏途中,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四、新授歌曲:

(1)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文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放歌曲范唱)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6页,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3)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听一听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4)学唱第一段。

A、请同学观察一下,这首歌曲共有多少段?乐曲共有多少小节?(三段、16小节)

B、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第一段。先听老师范唱一遍,请你们轻声的模仿。

C、学生跟琴小声的模唱。(用lv代替歌词)

D、把歌词带进去唱。

E、现在请思考: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生:明快、活泼、速度稍快)

(歌曲虽是反映孩子们对旧社会痛苦生活的控诉,但曲调色彩明朗。唱时声音要明快、活泼,速度稍快。第一段可以理解为“小毛头”为了生活,每一天都希望买出更多的报纸,多赚点钱。这是一种天真活泼的想法,所以在演唱时要唱得天真活泼。)

F、教唱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5)巩固歌曲:

①分组唱,把学生分为甲、乙两组。

②分男女生唱。

③齐唱。

(6)欣赏聂耳的其它作品。

五、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1、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扬鞭催马跨越障碍的威武形象。

2、能用语言讲述音乐中小骑兵的故事。

二、发展性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创造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景及小骑兵形象。【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双响筒等打击乐器、报纸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赛拜努!”老师热情地用蒙古语和学生问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1、播放课件:美丽辽阔的大草原上,一群骑着马儿、挎着长枪的小骑兵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地向我们走来。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创设情景,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为后面的欣赏做好铺垫。】

二、激发想象,引导理解。

1、完整欣赏。

(1)播放全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等,出示问题,边听边思考:这首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先整体感知乐曲,体会音乐情绪,以便更好地理解各段音乐的不同情绪。】

2、欣赏引子。

(1)播放〈我是人民的小骑兵〉引子部分,思考:这段音乐用了哪两种乐器演奏。马蹄声有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听辨木琴和手风琴的声音。多媒体出示木琴图片,介绍木琴,并让学生听听木琴清脆、明亮的音色,进一步认识木琴。(3)引导学生听辨马蹄声从弱到强的变化,引导他们理解这个变化的原因。(4)启发学生用“得得得” 的声音来模仿马蹄声。注意由远而近的变化。(5)播放多媒体课件,呈示美丽的大草原风光,再听这段音乐。

3、欣赏第一乐段

在〈我是人民小骑兵〉第一乐段音乐背景中,课件呈现:美丽的大草原上“得得得”走来了一队小骑兵。

(1)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在大草原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模仿小骑兵的动作呢? 生自由在座位上模仿。

(3)课件出示音乐主题以及节奏谱,老师弹琴,学生跟琴哼唱主题音乐。

(4)课件出示双响筒、沙棰、钹、大鼓、串铃等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位学生利用桌位底下的打击乐器,动手敲一敲,打一打,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在交流中进行选择。

【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

(5)小组选出代表,用身边的乐器敲击模仿。(6)引导学生看着课件中的图谱用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7)再听第一乐段,在各自的座位上用手中的乐器模仿马蹄声、马铃声,并随着音乐律动,模仿骑马动作。

【在这一片段中,通过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敲一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教师有效地加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音乐活动,把乐曲的主要内容通过初步感知——体验——说一说、唱一唱、敲一敲再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加地深刻。】

4、欣赏第二乐段

(1)播放课件,欣赏第二乐段。

师引导听赏这一段的风、雨、雷声

(2)启发学生动脑筋,用身边的打击乐器——双响筒、沙棰、钹、大鼓、串铃等尝试敲一敲,可以小组合作讨论,看哪几种最能表现这三种声音。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用沙棰模仿雨声,大鼓模仿雷声。

(4)老师启发学生动动脑筋,用身边除乐器之外的音源来代替风声。如:人声、一块布、一件衣服或一张报纸„„

【启发学生用乐器之外的声音主要是鼓励他们积极发挥想象力,积极开发创新思维。】(5)请学生敲击模仿或表演模仿,师给予表扬。

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暴风雨来到的时候,我们的小骑兵是怎样的表现?是退缩还是勇敢克服困难呢?表现了小骑兵什么样的精神?

(6)、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师趁机进行品德教育:小骑兵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敢于向困难作斗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的国家。

【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7)总结这一段音乐:情绪从舒展到激烈,前半部分表达了小骑兵欢乐的心情,而后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骑着战马迎着狂风暴雨奋勇前进的情景。

(8)小组讨论交流:假如要我们表演这段音乐的话,你认为该用什么形式来表演好呢?(9)再听第二乐段。根据讨论结果,将学生分成四组,一组表现小骑兵纵马奔驰、克服重重困难的情景,二组模仿风声,三组模仿雨声,四组模仿雷声。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把小骑兵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形象表现出来。

【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对比两段音乐的不同之处,想象暴风雨来临时的音乐情绪,然后通过手中的乐器来表现音乐,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还教育学生要学习音乐中的主人公,不畏困难,勇敢进取的精神。整个欣赏过程中,渗透“听一听、想一想、演一演”这些手段,使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再加上体验,对音乐就有了全新的感受了。】

5、欣赏第三乐段。

(1)课件播放雨过天晴的大草原景象,播放第三乐段音乐。

(2)启发学生找出这一段与第三段的不同之处:第一乐段的马蹄声和马铃声是由远而近,声音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而这一乐段的马蹄声和马铃声是由近到远,声音由大变小,由强变弱。同时,启发他们理解这两者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3)师总结:第三段的情绪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泼、欢快的。表现出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暴风雨后的喜悦心情。描绘了战马渐渐远去的情景。

(4)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马蹄声和马铃声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的音响变化。

【这一部分继续引导学生想象理解音乐情景,并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学会在对比中发现知识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参与表现音乐。

1、多媒体播放课件的画面,全曲再完整地欣赏一遍,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进一步想象不同的音乐感情和表现,想象小骑兵不同的形象。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演讲音乐故事。然后在小组上推荐一名代表出来演讲,最后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演讲者。

3、将全班分成若干组,在〈我是人民的小骑兵〉音乐声中,由评出的最佳演讲者讲述故事并扮演小骑兵,其余小组用人声(或布、衣服、报纸等)沙棰、大鼓等打击乐器,分别表现风、雨、雷等各种音乐形象,表演各个音乐段落。

【这一段的教学,主要运用“听一听、看一看、讲一讲”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运用音乐动画,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完整的音乐故事。最后的表演,可将这一课推到高潮。学生在这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外化成了对音乐的表现,从而将想象升华到了顶峰,体现了想象的最高潮。】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讲述了小骑兵们骑马巡逻时遇到了大风暴,临危不惧勇敢与困难作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敢于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的国家

第四单元 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蜗牛黄鹂鸟》的内容,并更好地表现。

2、通过音乐剧的创编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音乐剧的创编。

2、集体表演如何有效组织,做到活泼而有序。教材分析

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小音乐剧的编写设计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课本中的六幅图画和相应的文字,是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编的参考提示。由六个小场景及相关情节串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从而构成小小的音乐剧。当然,这里说的“音乐剧”与实际的音乐剧是有严格区别的,鉴于现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他们目前可选择和创编的音乐必然会非常有局限。但重要的是这种简易创编不仅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它还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有效启蒙手段。它的意义不应忽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我们先来复习歌曲。

2、老师播放《蜗牛与黄鹂鸟》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二、创编音乐剧

过渡语:我们今天要进行音乐剧的表演,先来创编剧本。

(一)创编音乐剧情节。

1、师:书中提供给我们六个场景,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进行创编。完成情节、对话、表演、动作、音乐等内容的设计。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二)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讨论结果:(1)第一幅图。

表现安静的气氛,选择《森林与小鸟》中描写森林的一段音乐。(2)第二幅图。设计对话:

猴子说:“再过几天葡萄就要成熟了,到时候我一定爬上去吃个够。” 长颈鹿说:“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抬头就能吃到。”(3)第三幅图。

表现蜗牛很慢的爬树,选择速度较慢的音乐。(4)第四幅图、第五幅图。

表现黄鹂鸟对蜗牛的嘲笑,学生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5)第六幅图。

表现动物们都在嘲笑小蜗牛。选择用打击乐器模仿热闹的场面。

(三)分段练习。

学生可用不同形式分组进行练习。

三、完整表演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播放《森林与小鸟》开头音乐。音乐方案对话设计:

猴子说:“再过几天葡萄就要成熟了,到时候我一定爬上去吃个够。” 长颈鹿说:“太好了,等到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抬头就能吃到葡萄了。” 黄鹂鸟说;“哈哈,你们看,葡萄还没成熟呢,蜗牛这么早就已经往葡萄架上爬了,哈哈,太可笑了!等过几天葡萄成熟了,我一定要飞到藤上吃个够。”

小蜗牛说:“我也很想吃葡萄,但是我爬得很慢,不过没有关系,我早早地就开始往树上爬,相信葡萄成熟的时候我一定能和你们一样吃到甜甜的葡萄。

播放《龟兔赛跑》中乌龟音乐。学生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注:当唱到“葡萄成熟还早得很,现在上去干什么”这一句后,同学们可模仿笑声,打击乐声等。声音结束后唱最后一句“阿黄阿黄鹂你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加打击乐器伴奏,笑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表演,希望同学们像小蜗牛那样有坚定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五单元 《七彩的生活》教案

《采山》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采山〉,用轻快的歌声表现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2、通过小组创造,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学重点: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教学准备:写有节奏条的蘑菇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奥尔夫游戏。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轻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调动情绪,带着愉快的情绪开始音乐课。

二)导入新课。

1、用谈话法导入。

出示幻灯片:一个小姑娘图片,介绍小姑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个小姑娘特别喜欢挽着小竹篮到森林里去。大家猜猜,她会去干什么呢?)学生回答,由老师引入课题,解释“采山”,让学生理解采山的含义,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新朋友的形式出现,使学生感兴趣,而且教学更加生活化。

2、老师表演《采山》,让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师:小姑娘每次去采山,总会唱着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三)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2)齐读歌词。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更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3)跟琴范唱,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4)跟琴轻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5)跟歌声旋律轻声感受。(6)师生接龙,用游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

2、处理歌曲。

师:小姑娘在山上采到了那么多的蘑菇、山菜,她的心里真高兴,我们也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体会小姑娘的心情,好吗?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用歌声表现歌曲内在情感。)

(四)编创活动。

1、师生共同编创,学生分别扮演“小姑娘”、“蘑菇”、“小鸟”等角色,分组创编,自编自导,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展示,并请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给予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创设情境,使“小演员”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五)游戏:采蘑菇。

出示写有节奏条的蘑菇图片,学生拍击正确,就可以拿走蘑菇图片。六)小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可是太阳要下山了,让我们唱着歌儿离开吧。

生轻唱歌曲离开教室。

第二课

教学内容:歌曲《贝壳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打击乐、画笔等表现音乐。教学重难点:综合艺术形象,体验,感受海边美丽的贝壳。教具:教学挂图、贝壳、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让学生齐唱上课歌)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三、新授课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给你怎样的印象?

3、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4、听录音。让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听贝壳之歌音乐。

感受三拍子。(说一说三拍子的意义及节奏规律),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6、用LU哼唱歌曲旋律。

7、学唱歌曲。

8、学会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综合表演

五、拓展教学:

诗朗诵《大海忧愁的歌》,教师诵读后让学生思考大海为何忧愁,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第三课:音乐欣赏课《小松树》

教学内容: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的聆听习惯,感受音乐的魅力。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木琴的结构组成,乐器特色,演奏方法及音色,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运用于课堂实践中。

3、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打击乐器伴奏,模唱乐曲的主旋律等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并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五次变奏。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表演的自信心及表演力。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的聆听习惯,模唱乐曲的主旋律,并对木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难点:打击乐器为歌曲小松树伴奏

并听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乐曲中得五次主题变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钢琴,木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阶段目标:培养正确的聆听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

【今天我们来上欣赏课,首先我先请同学们听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大家边听边想它的曲名?】

1、直接听赏,教师师播放歌曲小松树,请生说出曲名。

2、同学回答非常好,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不同演奏形式的小松树,你们来听听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木琴)并感受乐曲的情绪、二新授

阶段目标:初听乐曲《小松树》旋律,听辩主奏乐器,了解乐器的组成,音色等特点。

1·初听乐曲:

【这是由木琴独奏的儿童乐曲小松树。提到木琴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嘛?我们来一起认识了解一下西洋打击乐器木琴。请看大屏幕。】

2· 介绍主奏乐器:木琴

多媒体课件提供木琴相关资料和图片 木琴的组成? 教师做解释说明各组成部分。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一架琴,它叫钢片琴,是经木琴改良过得,同学们来看看,这两架琴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进行比较,教师可以做引导提示。(音条,共鸣筒,琴架)师:想不想感受下钢片琴的音色特点?教师演奏《小松树》。师:谁想来试一试 ? 2-4人

学生听后回答钢片琴音色特点?(清脆,悦耳,柔美)

【那木琴的声音比较圆润,悦耳一些,大家来再次聆听全曲,体会木琴音色。】 复听全曲,体会,记忆木琴音色。

【同学们用的这些词真好,木琴一般为独奏乐器,正是因为木琴具有清脆,悦耳音色,所以需要其他乐器来伴奏,方能衬托出木琴独特而具有魅力的音色。很多音乐家经常用它来演奏欢快活泼的儿歌,同学们记住了吗?】

3· 分段欣赏

【刚才我们已经完整的欣赏过一遍小松树,现在我们来分段的听赏】(1)第一乐段,引子部分: 阶段目标:听辨引子部分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等形式,分析理解引子部分音乐。首先,请同学们闭眼来听一听乐曲的第一乐段,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在那?何时?谁?)下展开想象,描出小鸟的鸣唱,布谷鸟,风吹过树林,小河流水等自由地节奏表现一副美丽的森林清晨景象。】

出示图形谱:鸟,河水,水滴,树叶等卡片。师生合作模仿听到声音。

(2)第二乐段,主题部分:出示主题谱例,旋律记忆

阶段目标:欣赏并演唱《小松树》旋律,让学生熟悉《小松树》的主题音乐,通过分析音乐,进一步理解音乐让学生勇于表现音乐。

【同学们,你们创作的这些声音真棒!我们再来听听乐曲的第二乐段吧!】 提问:第二乐段你都看到什么场景了?(热闹场景,欢快的场景„ „)

【师提示,什么热闹,什么欢快?小动物(小鸟,小松鼠)在小松树上欢蹦乱跳;小水滴静静的汇成小溪,小溪潺潺的从小松树旁流过,微风轻轻吹动松叶。】

同学们回答的真好,你们想不想也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啊?请看大屏幕出示的歌曲主旋律。出示谱例:模唱记忆主题。

第一遍

看歌谱,听旋律,并拍手第二遍

用的轻而有力的声音“啦”试唱 第三遍

加个词,拍手演唱

同学们唱的都非常好。下面老师出示一条节奏,看看同学们会不会读,看大屏幕。节奏练习 24 O X | O X |

O X | X X |

空大

两条连起来,打节奏。

O X | O X | O X | X X|| 那我们能不能用刚学会的节奏给歌曲伴奏呢?【师弹主旋,生打节奏】

(3)变奏部分:

阶段目标:通过多次聆听,分辨出变奏旋律,并了解变奏旋律的意义和作用。【再次听赏第二乐段,边听边想。】 提问:

①主旋律部分在第二乐段一共出现了几次?请用右手表示与演唱旋律一样的。用左手表示有变化的旋律。(6次)

②第几次完全是你所学过的旋律?(第一次)其他5次旋律是变奏旋律。师解释变奏旋律

【就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改编创作】 请大家想一想,作曲家为什么要用变奏旋律,它有什么作用?

【师做引导,提示学生们曲想一想,6遍相同旋律和6遍有微妙变化的旋律作比较,体会感觉两段旋律的不同】

(生:乐曲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和演奏起来更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的表现其感情。)

(4)再听全曲:

阶段目标:总结乐曲的内容和情绪。

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情绪。巩固整首乐曲的内容? 全曲情绪?(欢快,活泼)

三、小结

刚刚同学们的表演太棒了,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想小松树一样健康快乐的长大!今天我们学习了木琴独奏曲小松树,同学们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了许多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去发现生活中的声音,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孩子好吗?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第六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一节课《幸福花儿开心上》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大家。请问你幸福吗?你觉得幸福是什么?(依次采访2人)

师:其实幸福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地区的柯尔克孜族的人们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党的关怀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在重大节日里他们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歌唱伟大的祖国和幸福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学习一首柯尔克孜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请大家仔细聆听,用心去感受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唱歌跳舞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幸福为话题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放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1、初听音乐

师:感受一下歌曲的速度、情绪 ?(热烈、欢快 活泼的)

2、再次听音乐

师:歌曲用哪些美景勾勒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羊群、草原、太阳、葡萄、酥油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这么多的美景有草原有羊群有葡萄。有这些美景的地方就是祖国的西北新疆地区柯尔克孜族人们生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三)民族介绍

课件展示:这首歌曲中唱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是生活在新疆的西南部及北方的一些地区。以游牧、畜牧业为主。而且是我们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

设计意图:老师跟学生分享资料,让学生在欣赏了影像后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对这个陌生的民族变得更加的熟悉,和更加的了解,以至于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下铺垫。

(四)呼气、发声练习

师:感受草原气息,深深吸一口气,保持住,再匀速吐出。师:来到草原心情真舒畅,用啦来抒发心情。设计意图:为演唱歌曲做铺垫。

(五)学唱歌曲 感受

1、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再听,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你是依据什么划分的?看谱(情绪、旋律、内容)

3、了解歌词

师:这首歌曲的歌词写得非常美,我们试着用歌词的节奏读一下。读第一乐段。解决节奏难点前八后十六音符、附点八分音符教师示范节奏。让生找相同节奏。

4、分析学唱曲谱

认识歌谱记号前奏、结束句、重音记号教师示范重音记号的演唱,教唱歌谱找相似乐句学唱。

5、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启发学生感情的投入。

6、演唱第二段歌词。

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两段歌词。

8、初步感受二声部合唱。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学唱歌曲,初步感受二声部合唱。

(六)合作拓展

1.欣赏《娃哈哈》感受新疆音乐特点,观看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指导学生用上几个 简单舞蹈动作练习边唱边表演。

2、自制简单打击乐器文具盒、学具盒代替手鼓为歌曲进行伴奏

3、歌舞器乐表演

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欢的环节,这样可以放松,可以很轻松地展示自己,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由的表演,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用眼神交流,让学生学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柯尔克孜族柯族的生活风俗文化等还学唱了一首柯族民歌,希望大家能更加的热爱生活。

第二节《打秋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打秋千》,指导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初步感知二声部,为学唱二声部做准备!发展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难点:两声部的音准。

板书设计:《打秋千》 1=bE 4/4 欢乐地 高兴地 二声部旋律及歌词

下滑记号 教学过程: 师生音乐问好。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有个问题问大家,有哪些歌曲是在游戏时唱的? 生:略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略)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些歌曲都是我们汉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唱的,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其他民族游戏时唱的歌曲。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生:略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仡佬族,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仡佬族的风土人情,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地人以重水稻玉米为主。仡佬族最隆重的节日要数三年一次的节日,每逢重大的节日,青年男女就会载歌载舞。咦,小朋友在做什么?原来仡佬族的小朋友特别喜欢打秋千。

(板书)《打秋千》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遍歌曲,听完后要回答老师歌曲是几几拍。(初听歌曲)

生:略

师生回忆4/4拍子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有几段歌词呀? 生:略。

师:下面我们一起熟悉一下歌词,朗读一遍。问题:通过读歌词,你能不能说说仡佬族小朋友打秋千的形象?可以用歌词当中的词语来说。(美丽、可爱、蹦蹦跳跳、像风一样、淘气)

(五)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注意看歌词,听歌中的小朋友是如何打秋千的?(听完学生答,如在秋千上晃来晃去,忽高忽低,像春燕飞上天„„)。师小结:歌曲共三段,最后一段唱完有个结束句。歌中把兄弟、姐妹和伙伴们都邀请来打秋千,旋律充满了跳跃感,起伏也较大,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及找一找谱例中有什么特殊的音乐记号(二次欣赏)

生:略

师讲解特殊记号的作用。(下滑音)这里的运用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更具有趣味性。学习二声部旋律。引导学生聆听二声部旋律及学唱二声部。分组练习一声部和二声部。听录音小声跟唱。交换声部练习。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强调音准)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聆听着同学们的歌声,使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忆起自己小时侯打秋千时的快乐情景。《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中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民歌,他们的生活也几乎时时刻刻伴随着音乐。如果大家对这个民族感兴趣,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可以从网上查一查有关这个少数民族的资料。下课!

第三节:题目:《阿拉木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阿拉木汗》,认识新疆音乐的主要乐器,掌握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型,学生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对新疆地区歌舞音乐的兴趣。

3、了解新疆地区音乐的同时,切身感受到祖国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音乐中的典型节奏型,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方法:欣赏法

听唱法

情感体验法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演示DVD教学碟片、手鼓、钢琴。教学过程:

(一)播放合唱视频:《阿拉木汗》

学生思考: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维吾尔族)

(二)讲授新课:

1、歌曲介绍:

《阿拉木汗》是作曲家谢功成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它原是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它以双人边歌边舞的方式,赞美美丽善良的姑娘阿拉木汗活泼、热情、美丽、可爱、动人。内容虽简单,但歌曲生动、诙谐、流畅、欢快。

2、欣赏歌曲

a、学生感受歌曲情绪:欢快、活泼、明朗、朝气蓬勃。

b、教师示范歌曲,出示维吾尔族歌舞乐的节奏,十六分和附点节奏,让学生学习拍击。c、学生用节奏朗读歌词,读出阿拉木汗的美丽。d、教师教唱歌曲,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气息一定要流动、平稳,要有较好的持续性和控制能力。)e、分组表演唱,教师指导,小组评价。

f、播放维吾尔族的歌舞动作,让学生跟着音乐学习新疆舞蹈的舞步。g、师生共同总结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 歌与舞相结合

节奏活泼、明快,具有律动感,舞蹈性。

(三)达标练习

1、同学们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练习学生即兴编创舞蹈动作

(五)小节

歌曲通过对维吾尔族姑娘阿拉木汗的赞美,展现出新疆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第三篇:苏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6枣核》教案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枣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中心――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体会本文的语文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 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体会本文的语文特色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预习指导:

1.看文题,猜想以此为题可能写什么内容? 2.读课文5遍,了解作者。

3.在书上作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结合书后词表内容进行,朗读抄写直至掌握。(掌握字词)

4.作者是如何结构全文的,请编写结构提纲。(理清结构)5.作者写作内容及目的是什么?(明确中心)

6.划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并加以分析说明。(个性化解读)做读中提示。(不少于3处)7.不懂之处做标记。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自主学习记录卡自学情况反馈(展示)

(1)我掌握了:(掌握课文中字词诗句等默写)

嫣红()揣()山坳()篱笆()掐()蹊跷()玛瑙()........(2)我知道了:(概括课文内容)

文章内容归纳:“我”的同窗离开故土五十余年,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

主旨句:“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3)我了解了:(理清课文的结构)索枣核——用途蹊跷。

见枣核——如获至宝。

说枣核——为解乡愁。

议枣核——民族之情。(4)我不理解的地方

我的困惑是:

3. 集体讨论,释疑解难

(1)他们是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

(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2)枣核是全文的线索,同时作者又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吾乡吾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那么,你认为课文设置了哪些悬念呢?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是什么?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悬念一:“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是“蹊跷”,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看似起笔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不由你不读下去。

悬念二:二人见面“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这“故弄玄虚”,的确很吊人胃口,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她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那么,读者只好带着疑问去读下文了。

悬念三:“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悬念之上又设悬念,真可谓是“紧锣密鼓”。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她”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她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好处:悬念的特点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枣核》层层设置悬念,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揭示人物性格、升华感情的作用。栽垂柳。

(3)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或句子,体会妙处所在,并说说你的理解。“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

“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

总之,透过这些朴实的字词,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的浓烈。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4)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5)“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6)“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

(7)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同院里那棵枣树。”这些句子语言的特点是朴实,“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是对游子心境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永远系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8)以小见大的写法(9)(语文描写、对比衬托)4.质疑 5.拓展延伸

(1)介绍一个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的事例。(2)古今思乡诗文名句积累展示。

(3)请你再补充一两个思乡的事例,写出来与文中内容进行比较。6.课堂总结与反思(方法归纳)

生:收获: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形散神不散 线索

六、作业

1.查阅资料,再向同学介绍一个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的事例。2.古今思乡诗文名句积累展示。

3.整理学习的收获。(知识、能力、方法)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枣 核

索枣核——用途蹊跷。设置悬念

见枣核——如获至宝。以小见大 形散神不散

说枣核——为解乡愁。对比衬托

议枣核——民族之情。精彩语言 【走近作者】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蒙族人,祖籍内蒙古,生于北京。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写于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此段材料视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可以适当删减,可用幻灯投影。)

重点难点如何突破?设置台阶有一定的梯度 整理收获: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如何操作: 自学卡如何操作 答案要规范:

教学机智:与教学目标相关 展示的形式多样:唱跳表演 激励机制小组考评(记录表)质疑问题的筛选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第四篇: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

:《青春的旋律》教案

(第1课时)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目标:、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教学过程 :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 《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

(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

(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小 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课后记:歌曲学的较快,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但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待于引导。

(2课时)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 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

2、即兴表演《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的不同情绪和时代特征;体会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的不同节拍和节奏感觉。

2、了解奥运会的知识,会歌和汉城奥运会。

3、随着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即兴表演舞蹈,掌握不同节拍的舞蹈节奏。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教学准备:

录音机、CD片(有关奥运会的一些场景、前苏联卫国战争、青海“花儿” 的文字、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教学过程:

1、通过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背唱《青春舞曲》引入新课,我们继续“青春”的主题。

2、提问:表现青春的歌曲和乐曲还有哪些?

3、这捷克我们听这样几首歌曲和乐曲:

(1)听《手拉手》。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你知道它演唱的时间、地点、唱和以及它的基本情绪吗?

讨论关于奥运会的话题、关于奥运会会歌的话题以及汉城奥运会。

打开乐谱,分析歌曲的曲调(旋律线、音域)、节奏特点(弱起、切分、附点、休止符等)以及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再欣赏1-2遍《手拉手》,按4/4拍指挥图式及音乐发展的线条打拍子,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绪,并可跟着音响哼唱歌曲,加深对歌曲音乐意境的体验。(2)听《共青团员之歌》。情学生们讨论这首歌曲的名称、国明、音乐风格、情绪和历史背景。

欣赏《共青团员之歌》。分析、讨论歌曲的旋律,特别是强拍和弱拍起在不同段落所造成的不同音乐特点,曲调节奏与歌词的关系,大跳音程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调式与音乐风格等。

再欣赏《共青团员之歌》。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和音乐形象。

(3)听《十六岁的太阳》(如有条件可同时播放《十六岁的花季》的片断)。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时代特征、基本情绪、歌曲结构、节奏特点等。欣赏《十六岁的太阳》,跟着音响打拍子,可以自编多声部节奏(立体节奏和使用不同打击乐)。

(4)听两首乐曲:管弦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和手风琴曲《四季歌》。讨论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节拍节奏、音乐风格、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乐句如何划分等。

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跟着乐曲打拍子。

4、歌曲和乐曲欣赏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依次播放《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每听一首歌曲和乐曲均填写和选择下列内容。讨论“青春”的含义,上升到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高度。

5、即兴表演舞蹈。跟着《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的旋律即兴做出舞蹈动作,体会不同节拍的节奏感觉。同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课后记:选择填表部分,多数学生填写准确。作业:用竖笛视奏《青春舞曲》。

(第1课时)教学内容:

歌曲《小鸟,小鸟》,欣赏《动物狂欢节》。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表现歌曲。

3、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伴奏以培养其创造能力。重点与难点:

1、歌曲:《小鸟,小鸟》 重点: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和二部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统一。

2、欣赏:《白鸟朝凤》《动物狂欢节》二胡曲《空山鸟语》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使学生听辨在一种乐器上表现的动物形象和通过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教学准备:

钢琴、三角铁、碰铃、木鱼、竖笛。录音机、磁带、CD机、光盘。教学过程:

1、听录音。你能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吗?(教师可引导学生带问题去欣赏歌曲,以明确欣赏的目的,提高欣赏效果。)

2、采用听唱法或时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八分休止符、六度大跳、6/8拍的强弱规律及其韵律。(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重点体验有无休止附的异同),以利于学生理解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4、教师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5、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可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是多种多样,在不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应以激励法去评价学生的作品,不要随意否定学生。)

6、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前奏的作用及常用的编配方法。

7、欣赏《动物狂欢节》片断,提问:你能想象出每段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吗?请你结合教材种的图片对号入座。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的认识。(可以选听“公鸡与母鸡”的片断,提问:你能根据此段音乐编一个故事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全班演奏《青春舞曲》。

小结:积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后记:在学吹竖笛方面要多鼓励。

(第1课时)教学内容:

歌曲《小鸟,小鸟》,欣赏《动物狂欢节》。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表现歌曲。

3、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伴奏以培养其创造能力。重点与难点:

1、歌曲:《小鸟,小鸟》

重点: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和二部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统一。

2、欣赏:《白鸟朝凤》《动物狂欢节》二胡曲《空山鸟语》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使学生听辨在一种乐器上表现的动物形象和通过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教学准备:

钢琴、三角铁、碰铃、木鱼、竖笛。录音机、磁带、CD机、光盘。教学过程:

1、听录音。你能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吗?(教师可引导学生带问题去欣赏歌曲,以明确欣赏的目的,提高欣赏效果。)

2、采用听唱法或时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八分休止符、六度大跳、6/8拍的强弱规律及其韵律。(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重点体验有无休止附的异同),以利于学生理解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4、教师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5、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可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是多种多样,在不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应以激励法去评价学生的作品,不要随意否定学生。)

6、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前奏的作用及常用的编配方法。

7、欣赏《动物狂欢节》片断,提问:你能想象出每段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吗?请你结合教材种的图片对号入座。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的认识。(可以选听“公鸡与母鸡”的片断,提问:你能根据此段音乐编一个故事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全班演奏《青春舞曲》。

小结:积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后记:在学吹竖笛方面要多鼓励。

(第1课时)教学内容:

1、介绍中国民间乐器。

2、音乐故事:楚汉相争。

3、音乐欣赏:《姑苏行》《光明行》《十六版》。教学目标:

1、介绍八音乐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间乐器。

2、通过音乐与古石像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出的情绪特征。

3、通过欣赏《姑苏行》《光明行》《十六版》来了解中国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教学过程:

1、结合乐器图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八音乐器分类法,并举例说明。

2、让学生听赏《十面埋伏》,并用语言描绘出这首乐曲的内容、情绪。之后可由教师进行补充,完整地叙述“楚汉相争”的故事。再次请学生带着故事仔细聆听一遍。(播放VCD)

3、欣赏《姑苏行》《光明行》。

(1)问:能否听出这两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们的风格特点有什么不 同?

(2)播放录音。(VCD)

(3)请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补充。

(4)介绍《光明行》的曲作者刘天华的生平以及代表作。

4、欣赏弦乐合奏《十六版》。

(1)介绍《十六版》是选自《弦索十三套》以及《弦索十三套》的作者、产生年代等。(2)问:能否听出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它的演奏形式与前两首有何不同?它体现了什么样的风格特点?(3)播放录音。

(4)请学生回答问题,由教师补充。

小结: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许多伟大的音乐人在努力,许多我们的同龄朋友,比如那些学习民乐的同学也在努力。而我们呢?就奉献一份热爱吧!

课后记: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第2课时)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行街》《小放驴》。

1、介绍中国打击乐器。

2、音乐欣赏:《十番锣鼓》。教学过程:

1、欣赏《行街》《小放驴》。

(1)问:能否听出这两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杨奏的?它们的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它们在音乐风格和曲调上有什么不同?(2)播放录音。

(3)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

(4)分别介绍江南丝竹、吹打乐的流行区域、乐器组合、音乐风格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介绍中国打击乐。

(1)讲解中国打击乐器的种类以及几种打击乐器,如大锣、堂鼓、小锣、大镲、梆子、小镲等,并由教师演示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

(2)请学生来演奏,并用语言来描绘这些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3)再学生掌握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后,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强弱变化来演奏。可由强到弱 来演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3、欣赏《十番锣鼓》。

(1)讲解《十番锣鼓》的名字来由、流行区域、音乐风格、音响效果。(2)播放录音。小结:通过今天的讲解,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我国打击乐器的流行区域、音乐风格、音响效果。

课后记:如果有实物让学生亲自演奏会更好。

(第3课时)教学内容:

1、了解并学打锣鼓经。

2、音乐表演:合着戏曲打击乐的节奏来表演。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打击乐以及打击乐在民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感受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的一致性。教学过程:

1、复习大锣、堂鼓、小锣、大镲、梆子、小镲的演奏方式。

2、解释锣鼓经,并举例说明。

3、学打锣鼓经《冲头》《急急风》。

(1)可先让学生唱出这两首锣鼓经的节奏直至熟练。

(2)让学生分别练习鼓、梆、大锣、小锣、小镲的节奏制止熟练。(3)让学生合练。

(4)也可让学生互换乐器,以使学生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4、音乐表演:

(1)问:戏曲的角色有哪几种?它们分别具有哪几种特征?戏曲的表演应注意哪些方面?(2)让学生观看戏曲节目,请学生留意演员的造型、角色以及表演。(3)请学生回答问题。

(4)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表演戏曲中“声、旦、净、丑”四中行当,一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打击乐的节奏可由教师设计,也可由学生设计。在表演时,两组的学生可以对换表演。表演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表现作简单的评价,并互相交流感受,提出改进的意见。

小结:通过学习锣鼓经,进一步了解打击乐以及打击乐在民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感受戏曲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的一致性。课后记:兴趣很高,但要把握分寸。

(第1课时)教学内容:

1、唱歌:《青藏高原》。

2、欣赏:《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青藏高原》。

2、通过欣赏《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结合演唱《青藏高原》,体会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青藏高原藏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

3、学会区分二段体、三段体等曲式结构的不同。教学过程:

1、导入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唱歌、音乐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青藏高原、太行山、黄土高坡、兴安岭,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2、唱歌《青藏高原》

(1)结合观赏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或者由教师范唱歌曲《青藏高原》,或播放该歌曲的录音(录像,或CDVCD)。(2)分三个部分跟录音哼唱。A、引子:“呀拉索哎”。特别注意“呀”的切份节奏,“哎”的八度大跳和装饰音,并引导学生对高亢的山歌风格和辽阔的青藏高原风光的联想。B、由“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到“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引导学生用明朗亲切的声音来歌唱。头两句音调、节奏均比较平稳,后两句少有变化,尤其注意第二句“还有”的切分,“有”到“无”的八度跳进,以及第四局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C、由“哦,我看见”到“那可是青藏高原”。节奏比前宽广舒展,旋律音调起伏幅度更大。尤其应当注意四三拍子、四四拍子中,二拍延长音的区别。结尾乐句中,“那就是青藏高原”的“高”字拖腔。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将全曲连续演唱。进而分析该曲的曲式:带银子的二段体。

3、分析歌曲《太行颂》

(1)介绍《太行颂》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的关注。(2)播放录音。

(3)讨论《太行颂》的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在旋律音调、节奏放面的表现。

4、欣赏《黄土高坡》

(1)介绍《黄土高坡》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陕西民歌风格的关注。(2)播放录音。

(3)讨论《黄土高坡》的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在旋律音调、节奏放面的表现。

(4)启发学生对该歌曲曲式结构的注意,由引子和ABA1三个段落构成。并分析A段与B段的不同和相同之处,A段与A1段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而分析它们之间在感情表达方面的区别。

5、欣赏《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1)介绍《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内蒙古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关注。

(2)播放录音。

(3)讨论该歌曲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在旋律音调、节奏方面的表现。

(4)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带引子的二部曲式。并阐明B部复乐段的特征。

6、教师对以上四首歌曲在民族特色地方风格、感情气质、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兵器法学生填写好教材第34页下半页的表格。

4、小结:这节课,通过欣赏和演唱,同学们对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青藏高原藏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有了新的体会。

课后记:学唱《青藏高原》的积极性较高。结尾可删去。

(第2课时)教学内容:

1、唱歌:《沂蒙山小调》。

2、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教学目标:

1、学会用山东民歌演唱方法来演唱《沂蒙山小调》。

2、通过听乐、吟诗、赏画,启发学生对《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不同音乐风格(审美类型)的体验。教学过程:

1、通过对前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继续体验音乐重的“锦绣山川”——山东的沂蒙山,四川的峨眉山,贵州的娄山关。

2、唱歌《沂蒙山小调》。(1)结合观赏沂蒙山风光的图片,播放《沂蒙山小调》的录音(音响或CD、VCD)。(2)跟录音哼唱。先学会安旋律、节奏要求准确地歌唱。接着,模仿录音重的风格来演唱。

(3)启发学生对“鱼咬尾”的旋法和第一、三句,第二、四句之间的旋律移位关系的分析。

3、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

(1)边欣赏《古蜀栈道》图片,边朗诵李白诗《蜀道难》

(2)欣赏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再现部;启发学生对作品表现意境的体验。

4、听乐、吟诗、赏画《忆秦娥•娄山关》。

(1)边观赏全山石《娄山关》油画,边朗诵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2)欣赏田丰作曲的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启发学生对引子、A段、B段音乐内容的体验。

5、小结:综合比较《蜀道难》与《忆秦娥•娄山关》在音乐风格(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差别。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第37面下半页的比较表。课后记:学生基本能把握《沂蒙山小调》的风格。

(第1课时)教学准备:

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重点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教学内容:

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教学目标:

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教学过程:

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

(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小结:

课后记:本课内容新颖,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学生兴趣较高。

(第1课时)教学准备:

1、放音机、放像机。

2、“冬哥”与歌唱音乐录音带,其他有关的非洲风格的歌曲印象。“鼓乐”或“鼓语”录音带。

3、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带。

4、键盘乐器“冬哥”图片。重点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教学内容:

学唱《当太阳降落》,欣赏丰多姆佛罗姆舞蹈。教学目标:

1、学唱《当太阳降落》。

2、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唱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3、学习一两个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

4、思考非洲舞蹈动作与非洲音乐节奏的关系。教学过程:

1、唱歌《当太阳降落》。

(1)教师指出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教师范唱或聆听录音带《当太阳降落》,并带领学生学唱歌曲。

(3)清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课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河》《云车,你飞下云端》《没有人知道我的痛苦》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式伴随着非洲黑人北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清学生欣赏、演唱、演奏这几首歌曲或钢琴改编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2、了解黑人多声歌唱的特点。

(1)再聆听“冬哥”与歌唱音乐,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形式以多声歌常为特点。

(2)教师运用五度平行,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唱(3)启发学生分别运用四度、五度、八度平行,为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3、尝试为《当太阳降落》的演唱设计打击乐曲伴奏或拍手、跺脚的舞蹈伴奏。

4、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该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闲暇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5、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的特点。

(1)引导学生学做一两个舞蹈动作,并随录像中的舞蹈音乐跳起来。

(2)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教师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小结:

课后记:本课内容新颖,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学生兴趣较高。

(第1课时)教学内容:

1、认识电子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教学目标:

1、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认识常见电声乐器,能够听辩电声乐器的音色。

2、通过教学能够使学生随录音学会演唱歌曲《橄榄树》,体会歌曲的词曲关系。

3、对《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主题音乐、《命运变奏曲》、《橄榄树》等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和实物,认识电子乐器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听一些特别的乐器声音,你们能够辨别出它们是什么乐器吗?

2、播放课前录制的不同形式电子音乐片段。

3、检查学生了解的情况。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回答问题。

5、师:电声乐器不是通过物理振动发音,而是借助电能发声,因而它们的发声原理与常规乐器不同,音色独具特色。教科书中的架子鼓不是电声乐器,但是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一般不用于常规乐器组合。

(二)欣赏

1、《西班牙斗牛舞曲》

(1)先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乐曲表现内容的掌握情况。(2)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的转换,借助图片及有关西班牙斗牛的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

2、《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1)清学生说说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看看教科书上的图片,分组讨论用音乐手段表现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小设计等。

(2)听录音,感受乐曲的表达的情感。注意乐曲带再现的三部结构。(3)说说电子合成器在表现音乐方面的特点。

3、《命运变奏曲》

(1)通过听录音,感受电声乐队与钢琴等真声乐器的组合特点。说说其他有关这种组合的例子。

(2)比较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也可以对笔听赏《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巴赫的《拖卡塔》等古典作品),说说两种演出版本的区别,以及听后的感触。

(3)背唱教科书中所选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谱例片段。

4、《橄榄树》

(1)听录音,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说说电声乐队在演奏《橄榄树》时的乐器组合以及乐曲的处理方式。(3)再次聆听录音,并随录音填词跟唱。

(4)回答问题:乐曲中的反复及好起什么作用?你能说出这首作品演奏的顺序吗?

(三)总结

(四)布置下节课提前准备的材料

1、将自己收集道德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带到教室与其他同学交流。

2、尝试翻译英文歌词。提醒学生注意在英文歌曲中有时为了法音的需要而常常会发生“合成词”的现象。寻找有关奥运会的图文材料。

3、准备小合奏《新年好》的合奏方案。

4、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课外分小组完成“音乐工作站”中的录制工作。课后记:学生对电子音乐比较感兴趣。

(第2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教学——《圣火》《雨林》。

2、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3、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声音乐的了解范围,引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场所的电声音乐基本状况。

2、能够了解电声音乐用于奥运会等大型活动时的常规形式。

3、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乐器编排集体演出节目。

4、能够利用常见的电声设备制作有主题的音响片段。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检查学生准备的情况,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声音乐的基本常识,以及几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相关的内容。清同学门将课前准备的材料展示出来。

2、欣赏《圣火》

(1)讨论解决课本中的几个问题。(2)说说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3、欣赏《雨林》。

(1)先听录音,请学生说说所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雷雨、鸟鸣、刘水等)。(2)说说这样的音响是否属于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给这些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

4、交流同学们收集的电声音乐。

参照教科书上的提示,说说这些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

(二)器乐小合奏——《新年好》

1、根据教科书中《新年好》的旋律编配电子琴伴奏。可以让教师帮助标出和弦,学生自己选择伴奏音型、确定速度。

2、根据电子琴谱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声部。并进行分工排练。

3、按照教科书的提示进行合奏排练。

4、请女同学编排舞蹈动作。

5、全班合作表演,请教师(或同学帮助照相)。

(三)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1、根据教师上节课的布置,请学生将录制好的音响进行演示播放,并加以讨论。

2、请各小组将本组的工作计划(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独特的设计思想想全班做简短汇报。

课后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肯定学生的成果。

第五篇:初中音乐八年级教案(模版)

三、教学过程 :

在教学过程 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2)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歌。(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②听音模唱训练。(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练习)。3)复习旧课:

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复习要求: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要对第一课时所学的舒伯特《摇篮曲》进行简单复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连续性。4)导入 新课(从这一环节开始我将使用教学课件)

①这时在屏幕上出现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大屏幕出现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在屏幕上出现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

(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5)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 ※ 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 ※ 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

※ 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

(这时我会播放已经做好的flash动画。本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分析乐曲,来培养学生视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最后由老师总结以上问题。)④最后一遍歌曲。

※ 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

※ 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时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

※ 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6)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①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② 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

③ 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六、布置作业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作者:江 芳 时间:2013-06-15 16:15:14 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在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难点:

能够感受、体验《梁祝》的音乐情绪,并能体会音乐中的结构和音乐中表现的要素。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

师: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

(一)作品简介

1、请学生(分小组)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各种传说、故事背景等等)。生:分小组介绍。

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生:讲述故事。师归纳引入新课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

2、展示课件

(1)协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乐曲的创作背景。(学生介绍)

(3)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教师简单介绍)。

(二)欣赏乐曲。(出示课件)

教师和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分别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画面和音乐进行解说。

1、呈示部 :引子—主部主题—副部主题。1).引子:

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

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2、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3、再现部—化蝶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三)出示课件。

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由学生归纳,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

2、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想和体会,形式不限。(学生讲述或用歌声表达等等,)(1)学生讲述。

(2)学生演唱《化蝶》。.三、总结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了美丽的蝴蝶,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向天空,飞向希望。纷飞的彩蝶,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带给了全世界,如今,《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

最后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化蝶》,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欣赏吧。(播放歌曲《化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江西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你们去查找了吗?

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

2.老师总结并补充

“兴国山歌”简介

三.学唱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

1.学唱歌谱(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滑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

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3. 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

4. 欣赏《打只山歌过横排》。

四.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

(一)分析设问

1.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

2.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装饰音在歌曲中[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取到了什么作用?(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和特征。)

3.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哎呀鳓——哎)

有什么特点?(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

仿佛联想到了什么?(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该如何来演唱这句?(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4.歌曲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联想歌曲的意境。

5.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不太大)用了几个音?(“1、2、6”三个音)

(二)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

五.“兴国山歌”创编评价小舞台

(把学生分成四小组合作交流创作)

(一)、创编歌曲

提示:可用改变《打只山歌过横排》歌词或曲调来完成,还可以根据兴国山歌的特点来创编词曲。

(二)、表演与评价

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同唱了兴国山歌,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兴国山歌”,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扬的兴国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只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遍海角天涯!

下载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二上识字6教案(★)

    识字6 设计者:郑雅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

    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音乐科教学工作计划 梁美玲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

    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2010-2011年度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八年级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这几个班学......

    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在八年级的音乐教师制定好工作计划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制定好相关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篇......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神州古韵》教案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编钟、骨笛、古琴、编磬等。并且介绍了较为典型的乐曲,如:由编......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七周第二课时 第七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2、欣赏《夜莺》 教学目标: 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

    苏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七律·长征》教案 (6)

    网络分享 欢迎下载 《七律·长征》 一、朗读你的诗歌。 1、读准字音。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快乐指数★) 逶 (yí) 磅(bó) mín 山 2 、读出节奏。请用“”正确划分下列......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6

    第一课网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设计的内容是小学音乐第6册第2课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的第一课时教学。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4/2拍一段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