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样例5)

时间:2019-05-12 23:2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第一篇:《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折射》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新教材将本节教学要求定位在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上,注重学生对折射现象的感知、体验和折射规律的探究。【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体现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思想,因此我把本节课教学改为探究实验,我认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并在实验探究中领略物理的美妙,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充分领会这一教学意图,布置课前实验、用多媒体展示漫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进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用类比法分析和归纳结论,最后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归纳的结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考和科学探究的习惯。

【课 型】:科学探究实验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l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l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过程与方法

l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l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用折射现象解释生活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环节】:情境引入→展示目标→自主探究→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小结质疑→课后作业 【课前准备】:

玻璃砖、激光笔、水槽、水、圆表盘、自制小鱼、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1、课前学生实验:“折射断筷”。学生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2、(投影)漫画——洗澡。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提出问题:为什么看似很浅的池水实际上却很深呢?上述现象能否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释?

(学生思考后,感到知识不足,引起求知欲)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光的折射

(二)展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进行新课,自主探究

一、光的折射现象

探究一:(投影)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并把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1、引导学生猜想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光的折射?

(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仪器,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4、教师巡视、指导。(要求画图记录观察到的光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5、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实验过程,感受猜想正确的愉悦)

学生归纳“什么叫光的折射”。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点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二:(投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光的折射的规律怎样?(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

1、学生猜想,将猜想画在纸上(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提示:写完之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看看怎样。

引导学生类比光的反射规律,讨论光的折射需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类比法来研究新规律,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手段。)

讨论猜想是否合理。

2、引导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可行方案。

3、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仪器,分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观察到的光进入水或玻璃中的传播途径;)

提示:要求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看看还会发现什么规律?

4、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投影)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结论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提问:“折射断筷”、“池水变浅”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能否用刚才得到的结论解释呢?(学生讨论后产生了新的疑问:刚才的结论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规律,而“折射断筷”、“池水变浅”是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形成的)(激疑再次引起求知欲)探究三:(投影)光从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是否发生折射现象?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

1、学生猜想并画图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投影展示。

2、讨论交流:作这个猜想时,你做了什么样的假设。(引导学生从光反射时光路可逆联想到光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3、教师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请一位同学帮助老师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如图所示,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到黑板上。(投影)结论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结论5: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联系生活、解释现象(通过学生的动手感知,讨论交流和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1.学生讨论“折射断筷”、“池水变浅”的原因。

2.分组实验:观察玻璃砖后的钢笔“错位”和“硬币显形”(让学生再次体验折射使眼睛产生的错觉)

3.体验“叉鱼”

制作鱼模型并固定于方型水槽中,用直铁丝作鱼叉,对准看到的鱼下叉,看谁能叉准,并让该同学说出叉准鱼的“奥妙”是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利用动画演示“鱼的虚像形

成的原因”。

4.折射现象不仅会使眼睛“受骗”,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很美的奇观。

(播放 “海市蜃楼”)

(让学生亲自体验光的折射现象的奇妙,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享受运用知识的快乐。把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魅力之一所在。)

(四)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反射光线,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__边是空气,_____边是玻璃。2.在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又是光的 现象。3.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立竿见影 D.坐井观天 4.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则()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五)课堂小结,拓展思维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六)布置作业:P49页 1—4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折射的规律:

①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玻璃)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③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④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立足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上,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采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拓展应用”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入手,落脚于实验探究,再将所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整堂课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所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一次次的活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将激励教育贯穿于课堂,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质疑;在质疑中求知;在求知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生活中物理知识的有趣、实用。

第二篇:《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光的折射的知识,初中学习的内容是很粗浅的,到这里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学习时的困难主要在对于折射率概念的理解上。因此,本单元知识是全章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需要重点讲解的有两处,一是折射定律的推导,二是折射率的测量。难点是折射定律与光路可逆原理的结合应用,特别是在求解折射率时,切忌死套公式。本节适合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并能用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折射率的定义及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插针法测折射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定量关系的过程,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与困难,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重点与难点

重点:1.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2.掌握折射率的概念.

3.会用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 难点:折射率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投影)光现象的图片 同学们,光给了我们一个色彩斑斓的光明世界,可是它自己却像一个谜: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最早的且有据可查的人类对光学方面的记述,出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经》中。

可那以后,人们对光的认识进展的很慢……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许期间会误入歧途、经历挫折,但最终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今天,我们就将一同步入对光的探索之旅。(板书:第十三章 光)

过渡: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光学知识。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我做的一个实验。(投影视频)

讲述:容器的底部占有一枚硬币,容器中没有水时,走到刚好看杯底边缘的位置(此时是看不到硬币的)如果保持观察点位置不变,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水,大家注意观察,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现象?

提示:光的折射

讲: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板书课题: 13.1 光的折射)

二、新课学习1 折射定律

请同学们画出通过折射看到硬币的光路图(投影简评明确)

问:光的折射遵循哪些规律呢?(生答,投影,板书)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过渡)初中知识定性的描述了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 下面,我们要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做一重点研究

请同学们借助于桌面的器材(玻璃砖,大头针,量角器),试着找一下光线射到玻璃砖上的折射角和入射角

学生讨论(这里学生基本上找不到方法)

教师板演示范: 1.画界面,法线,入射光线一条 2.放玻璃块,使其一边与界重合 3.沿另一侧面画一条线

4.在一入射光线上竖直插一大头针

5.在砖另一侧移动针,用眼看刚好挡住P1、P2像,固定P3 6同上,固定P4 7.P3、P4连线 8.O、O„„即折射光线 9.找到

(学生实验,指名,excel填表)

问:入射角

折射角

,量出填表

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同学们做一猜想

提示:i/r、i、i2/r2、sni /sinr......师:excel拉下,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是成正比的(板书补)

这就是折射定律

大家可能不会想到,从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139年第一个用实验测定了入射角与折射角,其间经过漫长的1482年的探索,才有荷兰的数学家斯涅耳在1621年发现了准确的折射定律.事实上,科学上的发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往往都要经过一个曲折、艰辛的过程,科学家为此而做出的牺牲,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我们在上一章研究波的折射时已经见过这个等式,波的折射的结论与光的折射定律的结论是一致的,对于这一点你有什么猜想? 提示: 光是一种波

师小结:是的,光是一种波我们常说的光线就是光波的波线

(过渡)接下来,我们要对

2、折射率 的比值做进一步的研究

师:观察投影数据,说明提示:比值n与

(投影)P48表格

与入射角的大小是否有关? 的大小无关。

师:观察这组数据,你有怎样的结论? 生: n与介质有关,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常数n

师: 因为n与介质有关,所以这个比值n反映着介质的光学特性——这个常数叫介质的折射率(板书:

2、折射率)

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记作:n=

问:

1、物质的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吗?

2、i——不一定是入射角,而应理解成真空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r——不一定是折射角,而应理解成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研究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它还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

三、巩固练习P50.No.2 P49.例题

四、小结

(板书)

1、通过实验学习了折射定律,知道了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是成正比的

2、学习了折射率的定义,重点要掌握

五、作业:P50 NO。

3、4

六、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 光 13.1 光的折射

1、折射定律 的含义

(1)同面(2)分居两侧(3)

2、折射率

(1)定义:光从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2)记作:

第三篇:《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二章第四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光的折射的现象。

2、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激光笔、水槽、白开水、白塑料光屏。碗、筷子、厚玻璃块、笔、硬币、适量水。

教学过程及教学主要内容设计:

(一)、引入新课。

演示:取出一厚玻璃块,将笔竖放在厚玻璃块的后面,让学生观察,会看到什么现象?(厚玻璃块后面的笔好象“错位”了。)再让学生做两个实验。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大半碗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让学生从侧面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好像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碗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同学们看到了硬币并感觉到硬币好象“升高”了。

师:上述实验中,同学们看见玻璃块后面的笔好象断了一样,并通过自己实验观察到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界面发生了一种光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现象。板书:光的折射

(二)、新课教学

1、折射现象。

演示实验1:往水槽内加一定量的开水,将一些黄色的粉笔末放入水中并适当搅拌,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热开水上面的“白汽”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光沿直线传播。

师:请同学们猜猜,如果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是否还沿直线传播。生甲:不会沿直线传播了。生乙:可能还沿直线传播。„„

演示实验

2、将激光笔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斜射入开水中,让学生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径迹。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师:甲同学猜对了,请同学们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传播光路画在纸上,并画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过入射点的法线,你发现了什么?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法线偏折。

师:对,你描述得很好,请同学们看,图中光线AO为人射光线,光线OB为折射光线,PQ为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用∠AOP表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用∠BOQ表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现在同学们明白了水中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水中硬币升高的原因吗? 生:都是光发生折射造成的。

师:你很聪明,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挂图: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径迹,你发现了什么?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偏折,也是向法线方向偏折。师:归纳以上两道光的折射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师:你归纳得很好(掌声鼓励),大家猜想,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是否发生折射现象?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

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也会发生折射,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可能将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生甲:光路是可逆的。

师:很好,你们的猜想是有依据的,是正确的,两位同学很善于观察、比较、归纳(掌声鼓励)。

演示实验3: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垂直射入开水中,让学生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径迹。

生:光路不发生改变,仍沿原来的方向传播。

板书:

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初步规律:发生光的折射时,如果光是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果光是由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折射使池水“变浅”。

师:根据我们刚才做的“硬币升高”实验,你们认为渔民如何叉鱼? 生:瞄准鱼的下方叉。师:不错,这是为什么呢?

生: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水中的物体,物体的位置比实际浅,所以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师: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可千万不要冒失下去。因为这实际深度将没过胸部,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

画出从池底某点A发出的两条光线①和②射入空气中的眼睛受骗,池水变浅折射光路图(两条折射光线不能相交,但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折射光线好像是从交点A射出来的。)。(这一过程是难点,教师要巡回指导。)

重做演示实验: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种现象是什么引起的。生:也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科学世界“海市蜃楼”。(学生阅读)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吗?

生: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海面上,因为空气热胀冷缩,上下层空气分布不均匀,使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远处景物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逆着光线望去,就感到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必要时作补充)

师:很好,请大家做下面的练习。

3、课堂练习

(1)课本节后动手动脑学物理1。

(2)站在水库边往水中看去,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木块、水中的鱼、岸边的树木和蓝天中的白云,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A、白云 B、树木 C、游鱼 D、木块(3)课本节后动手动脑学物理3。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当学生归纳得较好时,应掌声鼓励。归纳不太完善的,老师应引导学生或作适当补充、完善。

(四)、板书设计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发生光的折射时,如果光是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果光是由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强调: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精彩处: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牢牢把握“兴趣”这个学习的原始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以简单而奇特方法演示光的折射路径,以分组实验带学生零距离感受光的折射,在感受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进入探究之旅,最后以美丽的海市蜃楼和神奇的传说收篇。整个流程处处有乐趣,彻底甩掉了传统物理课堂生硬枯燥的面孔,给学生以亲近,充满趣味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是学生在已经学过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后所学的又一光学内容,学生对光的传播已有思维定势,所以本节知识既要对前面知识有所衔接,又要有所突破,才可以让学生更清楚更明白光的又一传播规律——折射。

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于本节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多认识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多积累一些感性经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有,本节教学内容中虽然存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定伴有光的反射现象发生,但在本节教学中我要求定位在认识折射初步规律现象上,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分析就不提了,以免顾此失彼。并在教学中不强调知识之间严格的逻辑关系,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对发生折射时“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不提,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对学生基础较好的,可另行补充,并与光的反射定律作对比。

第四篇:《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安乡县三岔河镇中学 谭本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中的重点知识”光的折射规律”是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学习透镜和凸透镜成像的基础.本节课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知识应用于一体,对本章的学习乃至初中物理光学部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光的折射现象,他们想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本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光的折射知识.三.设计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验证猜想的办法.强调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突出研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我们只是学习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学习个人的咨询者.2.重视学生的协作和会话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提出假设,通过会话提出验证假设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思维成果和智慧为整个小组的成员所共享,有利于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形成较深刻的理解.3.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或潜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想的空间.4.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学会知识,还能够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其它问题的研究.四.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了解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初步学会光的折射规律的简单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自然现象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渗透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看一个故事.(多媒体展示青蛙坐井观天:下雨前后青蛙眼中不同的世界.)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习了光的折射的知识后,我们就能够解释这个问题了.(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提出问题: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请你猜一猜,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验证方案.教师对学生的猜想和方案进行点评.(1)演示实验

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让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2)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现象.(3)幻灯片再现 总结光的折射概念

(4)展示常见的光的折射图片

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光的折射现象?(5)学习名词

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路图为例,学生认识折射光线,折射角,让学生填写学生卡加以巩固.2.光的折射规律

(1)用与光的反射定律对比引入.(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提出问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吗? 猜一猜:你认为哪个角大? 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教师适当的点评

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3)录像: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总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讨论: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怎样传播? 学生讨论活动.发表意见: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总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练习画出折射光路图和前面我们研究的内容加在一起,就是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三).巩固练习1.解释现象(1)筷子变弯 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相关内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2).池水变浅

(3).引言中问题解决(青蛙坐井观天的故事)2.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从知识上和方法上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加以点评.3.作业:收集生活中有关的光的折射现象.实验作业:课后请将学习卡上的实验做一做.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之前,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上一改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大胆猜想,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设和验证假设的方法.虽然这种使学生认识问题的过程比以往的直接讲授要多花一些时间,但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尽可能在课堂上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时学生的感受令人欣喜,学生能够从知识上,方法上,感受上对本节课的学习加以总结,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一位学生谈到:”学习了光的折射知识后,我知道不能到江边玩时,看到说不太深时贸然下水了”,对同学们进行了安全教育.有的学生学会了运用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相关学科,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五篇:教学设计光的折射

教学设计:光的折射

建平实验学校

张 美

一、教学课题:3.2 光的折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从而去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中的两角关系;

(2)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能深刻地理解折射规律中两角的关系;

(3)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激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树立分工合作意识,增近学生间的友谊。(3)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渗透安全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2)难点: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

四、教学任务分析:

1、学生原有水平分析:

(1)学生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已有所了解,而且对光的反射现象也已掌握,对光的反射规律有所了解。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认识,如入射角、法线等。

(2)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

(3)学生也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

2、设置学习支架方面:

(1)在光的折射规律中,两角的关系是重点,估计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2)对于光的折射规律的总结,学生可能总结的不够完整。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的教学支架:

学习支架一:为了让学生探究的更充分,进行分组探究,并明确任务,一小组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另一小组探究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形,然后两组交流总结。

学习支架二:复习提问,请同学回忆光的反射规律,并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3、学习性质分析: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六人一组,作适当搭配),教师给出学习任务和可能要用的所有器材,让学生自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中让他们自己分工合作,最后各小组交流互补并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折射的规律。

五、教学媒体:

ppt、激光笔、白纸、玻璃砖、碗、硬币等

六、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

七、教学流程:

流程图说明:

1、学生实验1(碗中硬币升高实验),目的引入课题。

2、演示,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发生折射的条件,并得出折射规律中三线的关系,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两角的关系。

3、学生实验2,自选器材探究折射规律中的两角关系。

八、教案:

前面我们学习过光的反射,接下来让我们做个实验去领略一下光的另一种现象。每一组同学先把硬币放入空碗中,移动碗,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这时视线不能移动,然后轻轻地向碗内倒水,观察现象。

我们都发现硬币升高了(或者碗变浅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光的另一种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引入课题)

问题: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研究的是什么关系?(三线两角关系)那么,要研究光的折射,我们首先要找光线和角。

教师演示,用激光笔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线改变情况,并把光线画出来,分析反射与折射的区别,然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教师进一步演示当改变入射角时,光线和角度的改变情况,从而与学生一起得出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现象中三线之间的关系。

问题:两个角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分组研究一下(有组研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况,有组研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况),最后小组先交流,然后派同学作总结发言,最后得出光的折射的完整的规律。

请学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并用它解释现象(硬币为何会升高?)

(安全教育),看上去很浅的河,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能冒失跳下去。(请学生解释原因)

九、板书设计

3.2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十、布置作业 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相同吗?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十一、教后反思:

下载《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花城中学初二物理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实用7篇)

    篇1: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当定下来讲《光的折射》这节课时,我们九年备课组每位教师都设计出自己独特的备课思路,每位教师都写出一篇导学案。如果把前提准备、初始教材、问题导读、......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1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中 马红玲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

    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1 当定下来讲《光的折射》这节课时,我们九年备课组每位教师都设计出自己独特的备课思路,每位教师都写出一篇导学案。如果......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

    贵阳市第五届优质课比赛 初中物理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学校:贵阳二十八中 姓名: 于茜 1 第四章第三节光的折射 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体现......

    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第四章 光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岚山区实验中学 李建军 【教材分析】 学生在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研究光的传播特点的方法,有了一定......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条,知道光线发生折射的条。 2通过探究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3能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学习重点:光的折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