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课题】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
二、【复习目标分析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复习。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材要求要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多边形面积计算。从教材上安排的习题来看,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
在之前学习当中,学生已经通过数方格和剪拼的方法初步探索和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计算一般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复习,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空间观念进一步提升,从而达到学期目标。
三、【复习目标】
(1)通过回忆、小组合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构建知识网络。
(2)通过拼摆和讨论,学生对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理解更加深刻。(3)通过练习,能够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复习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五、【评价设计】
1、在回顾整理和融会贯通环节中根据学生对多边形面积推导过程的汇报和对知识网络的构建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在回顾整理环节中根据学生拼摆、讨论和汇报对目标2进行综合评价。
3、在练习环节中观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目标3进行评价。
六、【复习活动预案】
(一)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二)回顾整理。
1、出示郑州地铁图,问:我们能在图上找到哪些之前学过的图形?
2、回忆公式。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吗?先用文字叙述,再用字母表示。学生汇报。
通过回忆再现完成目标1。
3、梳理公式推导过程。
数学是一门很严密的学科,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你知道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过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选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图形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小组活动)
4、各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讨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把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在学生汇报展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时候,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完整,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者老师补充提问,如果学生回答不好而且没人补充,老师演示课件。
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把三角形贴在黑板上)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说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把梯形贴在黑板上)学生进一步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完成目标1。总结内化,完成目标2。
6、构建知识网络。
同学们再来想一想这三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因此我们可以用箭头来表示转化的过程。大家想想,这个箭头我应该怎么画?为什么?(在黑板上图形之间标上箭头)
如果我们想在这个结构图中加上长方形,那么应该把它放在哪里合适呢?(平行四边形的下边)教师贴上长方形,画上箭头。如果把箭头反过来又表示什么呢?(推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如果把这个图看成一棵大树的话,那么长方形相当于?(树根)平行四边形相当于?(树干)三角形和梯形相当于(树枝和树叶)
师在黑板上画出树的形状。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转化把这几种图形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转化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完成目标1。理解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目标2。
(三)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复习的知识来做几组练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向大家展示出最优秀的自己,有信心吗?
第一个环节,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看谁更快。
1、(1)、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2)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和高都相等()(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一定相同。()
(5)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面积也会扩大2倍。()
2、下面这块地种了三种蔬菜,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公顷?(把计算过程写在学习任务单1的相应位置)
在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如果学校空地的形状如下图所示,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单位:厘米)小组内任选一种方法解答,然后学生汇报,把学生采用的不同方法展示出来。)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在学习任务单2上。
4、学校想在这片空地上建一个面积是48平方米的花圃,请你设计这个花圃的形状?(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图形,最好是组合图形。)汇报展示。
张明同学设计了一种长方形图案,长9 米,宽7米,空白处是小路,路宽1 米。判断一下他设计的对吗?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练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完成对目标3。
(四)复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一定有了新的收获,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样才能学的更好。
第二篇:《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 吕彩虹(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修改)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2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并加以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解析: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理解推导的过程,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了这些,学生今后即使忘记某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自行推导得出。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转化思想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李爷爷有一块地,种了三种蔬菜,是哪三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与问题。
信息:种茄子的是一块三角形的地,底长15 m,高是32 m;种黄瓜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5 m,高是32 m;种西红柿的是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15 m,下底是23 m,高是32 m。
问题: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5×32÷2 =240(平方米)
思考: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请同学拼一拼,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5×32 =800(平方米)
思考: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不是“底×斜边”呢?(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三角形,就可以拼得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另一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23)×32÷2 = 608(平方米)
思考:有谁能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李爷爷菜地的总面积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汇报。方法一:总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240+800+608 =1648(平方米)
方法二:三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梯形,上底是(25+23)米,下底是(15+25+15)米,高是32米。
总面积=[(25+23)+(15+25+15)]×32÷2 =1648(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呈现简单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既巩固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又发展了学生迁移、转化的方法和思想。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唤起对旧知的回忆。用不同的方法求菜地的总面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指名说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既可分段列式,也可以综合列式。3.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评价。
4.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题目给出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条件: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2)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评价。【设计意图】第7题与第8题属于基础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面积计算公式;第9题的难度有所加大,体现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既可通过“割”的方式,也可通过“补”的方式来计算,方法三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第10题更为灵活开放,学生先确定方法,再找出相应的长度计算,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优化认知,形成共识。
四、全课总结
这堂课你巩固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将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回顾,既加深印象,又将复习中获得的新知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共享,使其对知识的认知再次得到提升。
第三篇: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
五年级数学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将“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结合练一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养成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面积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喜欢唱歌吗?有一首歌叫《王老先生有块地》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观察王老先生的这块地。大家看黑板。(出示小黑板)
问:你们发现这块地都有什么图形组成的呢?
生回答:(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二、知识梳理:
1、组织学生回忆各类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相机板书)
2、回忆各类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转化为长方形
三角形: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梯形:(1、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将梯形分割成两个的三角形。
(3、将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小结: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根据转化的思想,把这些图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图形来推导,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在今后学习新知识也将会用到。
3、说说在计算面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低和高一定要相互对应)
三、基础练习:
1、口算面积:(单位:厘米)
2、帮王老先生算一算他的地有多大?
四、巩固提高,大显身手 五年级数学
第一题、判断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3、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5、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7、用木条做一个长方形框架,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变小()第二题、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2)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倍。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是()厘米。第三题、思考: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从这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都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梯形面积是84平方米,上底是6米,下底是8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五、终极挑战:(小黑板出示)
1、一堆圆形钢管堆在一起,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这堆钢管最上面一层有8根,最下面的一层有13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根。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圃的中间有一条宽2米的小路,如图所示,求花圃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六、反思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四篇: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与整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渗透“联系”、“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
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四、教学难点:
根据多边形面积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刚结束的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我们都一起研究了哪些图形的特征和面积?
生: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随贴到黑板)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和解决关于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方面的知识。(板书:多边形的面积复习)
2、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这些图形的哪些数学知识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在练习本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生写公式。
3、组织反馈。(课件展示)
(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师:这三个平面图形每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师:请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选1种你喜欢的图形,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一下面积的推导过程。
全班交流,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上台来说一说你选出的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生A: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生B:„„
刚才这个小组的代表说的是**的面积推导过程,(课件展示)有选其它图形的吗?(课件展示)
师:从这几种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看,你觉得这三种平面图形之间有联系吗?把你的想法说给你同组的小伙伴们听,和他们商量商量,看看你们的意见能不能得到统一。
师:商量好没有?谁愿意将你们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A: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都是把新学的图形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图形从而来推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师:说得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说这几个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的联系时用到了一个重要的词语——转化(板书:转化),这种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的方法。
那你能不能用简洁的几个箭头把这几个图形连结一下,清楚地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板演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连?说说你的想法。其它同学的意见和他们一样吗?
有没有要补充的?或者你有不一样的想法想展示一下?
师:你觉得可以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呢?
生A:我觉得可以从左往右看:由长方形面积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生B:我觉得可以从右往左看: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转动观察,将这幅图竖起来观察,你觉得这幅图像什么?生:象一棵知识树。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紧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树根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学习后面的知识就会受到影响。师:那就请你们互帮互助,结合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将我们对这一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在小组内再次交流一下,过会我们全班交流。我们看谁设计的网络图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生汇报小组网络图
哪位同学说一说他整理的怎么样?
小结:这个图示非常清晰,一目了然,你们在整理知识的时候就要学习这种方法,先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将零散的相关知识补充进去,就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脉络图。
(三)应用方法,立足实践
师:那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用这些计算公式呢?接下来,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些同学能学以致用。(课件出示题目)
(四)总结评价,巩固方法
同学们下课的铃声拉响了,有收获吗?有收获啊,今天,我们对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解决了我们身边遇到的
数学问题。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利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这样不但可以梳理知识,还可以提升认识,好啦同学们感谢你们,那么今天有些同学把概念忘掉了没关系回去以后在复习复习,好不好?
思考之一:复习课的目的是什么?
我以为,复习课是以复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再学习、再加工、再整理,来巩固加深 已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以琐碎的方式进行的,平时学习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是松散的,不利于知识的检索。为能实现有效的检索,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这就是复习课必需完成的重要内容和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思考之二:在复习之前,学生究竟对哪些知识的掌握是透彻的?对哪些知识的掌握是模糊的?还有哪些知识是学生的空缺?
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呢?它们是我实施教学的依据。有了这些思考,哪些知识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知识结构到底建构成什么程度?学生对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到底达到什么水平?等等。这些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学生的公式运用比较熟练(因为经常使用的缘故),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似乎有些遗忘,不同的个体理解水平,不同的记忆能力导致部分学生根本回忆不出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在设
计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新课信息,以让学生再次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
思考之三:通过复习,需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复习课,是把新课内容加以重复?还是把知识简单叠加?还是就题目讲题目?还是用一份作业先练习,再结合练习情况加以评讲?上了一节复习课,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是知识?是能力?还是两者兼有?还是有其他的方面?
平面图形的面积涉及的概念很多,如面积的意义、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公式的推导等。这些基本的概念是学生概念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课始了揭示面积的意义后,随即让学生回忆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各自的推导过程。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在较短时间内动态展示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唤醒沉睡的记忆,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不足的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对策略注重的是提炼,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上做的不够。
第五篇: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执教:赵惠荣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96页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的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3、渗透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辨证唯 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信封内装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课件出示)为绿化小区环境,老师所在的小区要铺一块草坪,如果每平方米6元,需要多少钱?
2、引导:如果想预算这笔钱,还需要了解这块草坪的哪些条件?
3、师:生活中,经常要运用到一些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对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进行复习和整理(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形成结构
1、提问:如果你是老师,你想带领大家复习哪些内容呢?(生说,师相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2、引导:这5种图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能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吗?(板书)
3、提问:你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式怎样推导出来的吗?拿出你准备好的信封内的学具,先回忆,然后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说给小组同学听。
学生操作、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4、学生在班内汇报,师课件演示
(说明:本环节主要是再次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但让学生掌握图形的面积公式,而且让学生理解这些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
5、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能不能利用学具,把这5种图形拼一拼,摆一摆,使它能看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方法之间的联系呢?
学生小组内拼、摆、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师随机出示书种96页的知识网络图。使学生明确: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利用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公式的。(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各图形之间的关系,明白知识之间都是存在着各种联系的,并且理解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
6总结:由此发现,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都是把它转化成旧知识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利用转化的方法。(板书:转化)
(三)运用公式,深化理解 学生每人一张如下的习题纸
我是数学小冠军
1、动动手、动动脑
先设法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练习十九第一题)
2、仔细观察辨真伪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② 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③ 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 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底和长也相等,那么宽和高也相等()
⑤ 三角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请你帮助计算: ① 有一台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8米。每小时行5千米,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这块地?(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200米,下底是330米,高是100米)
② 小红做了一面底是0.7米,高是0.4米的平行四边形小旗,又做了面积和它相同的一面三角形小旗,三角形小旗的底是1.4米,高是多少米?
4、小小预算师
老师的小区准备建成如下图所示的草坪,你能算出需要多少钱吗?(图略)
四、总结
学生谈收获,教师出示书中“你知道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