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3:4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综合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重点: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难点: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张老师去新华书店买《三国演义》上下集,她所带的钱如果只买上集正好可买20本,只买下集正好可买30本,请问张老师所带的钱最多可买这种书多少套?猜一猜。

2、到底哪位同学猜得正确,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

二、类比迁移

1、出示准备。

修一条长30千米的村级公路。甲队单独修10周完成,乙队单独修15周完成。两队同时从公路两端修,几周可以完成?(1)指名板演,集体练习(2)反馈、交流。

2、把30米改为60米、90米、1200米、若干米,分组计算。(1)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为什么?(2)再观察一下,以上算式都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来进行计算的呢?(3)如果总米数没有,但还是求两队合修需多少天完成,又该怎么样列式计算呢?

三、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修一条村级公路,甲队单独修10周完成,乙队单独修15周完成。两队同时从公路两端修,几周可以完成?(1)比较。(2)思考:

A、这条公路的全长不知道怎么办?

B、甲队每天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乙队呢? C、(+)表示什么?

D、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解答这类应用题的?

2、再比较:例题和准备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3、归纳:象这类工作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可用单位“1”表示,用 表示工作交率,解答思路与工作问题一样,象这种分数应用题。我们把它叫做“工程问题”(完整板书)。

4、把工作总量看作“

2、3”行不行?分组计算。发现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但为了计算简便,工程问题应用题中,我们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四、巩固性练习

1、填空:

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9小时完成。(1)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

(2)甲、乙合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列式是()

(3)甲、乙合做,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列式 是()。

2、猜一猜 熊老师今天要去新华书店买《三国演义》上下集,我所带的钱如果只买上集正好可买20本,只买下集正好可买30本,请问熊老师所带的钱最多可买这种书多少套?

第二篇:工程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工程应用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应用题的印象,提高学生解决类似题型的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明确解决工程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他们之间的关系式。

3、培养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要会灵活机动,会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找准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分析题目内包含的信息; 关键:知识的联系与拓展。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2

一项工程每天完成 ,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二、学习新知: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分析题意。

3、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提示学生能不能用多中方法解决问题。

4、做一做:一项工程,甲队单独施工要用 20 天,乙对单独施工要用 30 天。如果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5、练一练。

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9小时完成.(1)甲单独,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2)乙单独,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3)甲、乙合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4)甲、乙合做,()小时完成任务.三、总结。

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仍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的是,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而是用单位“1”表示,因而工作效率就是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第三篇:数学教案-《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 教材简析: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本节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

2.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3.能正确解答分数工程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几张。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3.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每天修25米,几天修完?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8,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过这组题,复习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定具体的数量应样表示,为学习用分数解答奠定基础。)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2、教学例10(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审题后,根据条件问题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讲算理:工作总量甲独修完成时间乙独修完成时间两队合修完成时间30天10天15天03、改变例10中的工作总量,让学生猜一猜,算一算,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接上表在工作总量栏中写出:60千米、90千米。(1)让学生猜完后,计算:

(2)订正后问:为什么总千米数不同,而两队 合修的天数都一样?(通过工作总量的改变,让学生猜猜、算算合修的天数,激发学生学习工程问题的兴趣,引起思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4、如果去掉“长30千米”这个条件, 改为“修一段公路”,还能不能解答?(1)组织学生讨论:(2)列式解答、讲算理.(3)比较与归纳: 再讨论:

1)这题与上面的练习题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两题的解题思路是否相同呢? 3)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是什么? 4)指出例10这样的题目可用两种方法解答。

(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征,掌握了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

1、第98页做一做。(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及时掌握、巩固工程问题的解法。)

2、第99页 2.3、判断题。

(通过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工程问题,工程总量和工作效率必须要相对应。加深学生对工程民问题应用题的特征的理解,牢固掌握解题方法。

第四篇:分式方程应用题工程问题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沂源县历山中学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会列出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于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 甲、乙二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2个,甲做10个所用时间与乙做6个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是:

(一)设甲每小时做x个,那么乙每小时做个,根据题意,得

(二)设甲做1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个所用的时间为y小时,根据题意,得

练习:1.某工厂计划x天内生产120件零件,由于采用新技术,每天增加生产3件,因此提前2天完成计划,列方程为()

A.

120x2120x2B.120x120

x23 C.120x2120x3D. 120120xx2

3

2.小王做90个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和小李做12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又知每小时小王与小李两人共做35个机器零件.求小王、小李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设小王每小时做x个零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合作探究甲队单独做一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预期多用3天.若甲、乙两队合作2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则规定的工期是多少天?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等量关系是:

解:设

练习:1.新农村,新气象,农作物播种全部实现机械化.已知一台甲型播种机4天播完一块地的一半,后来又加入一台乙型播种,两台合播,1天播完这块地的另一半.求乙型播种单独播完这块地需要几天?设乙型播种单独播完这块地需要x天,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2.某市为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决定修建一条从市中心到飞机场的轻轨铁路,为使工程能提前3个月完成,须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12%,问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用多少个月?

达标检测:

1.为改善居住环境,柳村拟在村后荒山上种植720棵树,由于共青团员的支持,实际每日比原计划多种20棵,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原计算每天种植多少棵? 解:设原计划每天种植x棵,根据题意得方程________.

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乡镇决定对一段公路进行改造.已知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先单独做10天,那么剩下的工程还需要两队合做20天才能完成.

(1)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2)求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六年级工程问题应用题

工程问题

【含义】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数量关系】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题中的“一项工程”是工作总量,由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由于甲队独做需10天完成,那么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乙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两队合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10+1/15)。由此可以列出算式:1÷(1/10+1/15)=1÷1/6=6(天)

答:两队合做需要6天完成。

例2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小时完成1/6,乙每小时完成1/8,甲比乙每小时多完成(1/6-1/8),二人合做时每小时完成(1/6+1/8)。因为二人合做需要[1÷(1/6+1/8)]小时,这个时间内,甲比乙多做24个零件,所以(1)每小时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 24÷[1÷(1/6+1/8)]=7(个)

(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7÷(1/6-1/8)=168(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68个。

解二上面这道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的工作量之比为1/6∶1/8=4∶3

由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总工作量的4-3/4+3=1/7

所以,这批零件共有24÷1/7=168(个)

例3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解必须先求出各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如果能把效率用整数表示,就会给计算带来方便,因此,我们设总工作量为12、10、和15的某一公倍数,例如最小公倍数60,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60÷12=560÷10=660÷15=4因此

余下的工作量由乙丙合做还需要(60-5×2)÷(6+4)=5(小时)

答:还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

例4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解注(排)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

要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即要使2小时内的进水量与排水量之差刚好是一池水。为此需要知道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效率及总工作量(一池水)。只要设某一个量为单位1,其余两个量便可由条件推出。

我们设每个同样的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则4个进水管5小时注水量为(1×4×5),2个进水管15小时注水量为(1×2×15),从而可知

每小时的排水量为(1×2×15-1×4×5)÷(15-5)=1

即一个排水管与每个进水管的工作效率相同。由此可知

一池水的总工作量为1×4×5-1×5=15又因为在2小时内,每个进水管的注水量为1×2,所以,2小时内注满一池水

至少需要多少个进水管?(15+1×2)÷(1×2)=8.5≈9(个)

答:至少需要9个进水管。

下载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工程问题应用题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工程问题应用题。2、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3、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从学生讨论中得到的启示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教师教得如何,关键是看学生学得怎样,要以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讨论时,教师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浅析应用题教学中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

    浅析应用题教学中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 摘 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学生数学的学习,也给数学老师造......

    列方程解应用题 工程问题(精选)

    工程应用题 知识点睛 1. 相遇问题:应加上括号 例题精讲 【例1】 一件工作,甲做9天可以完成,乙做6天可以完成.现在甲先做了3天,余下的工作由乙继续完成.乙需要做几天可以完成全......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

    初一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公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1)两个或多个工作效率不同的对象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和等于总工作量(2)一般情况下把总工作量设为1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 应用题(教 案)

    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 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时间的倒数看作工作效率从而计算得出工作时间的道理; 2、 通过看书自学提高学生的理解......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42页例7 【学习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能灵活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