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和说明)5篇

时间:2019-05-12 23: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和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和说明)》。

第一篇: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和说明)

14《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战斗中的英勇事迹,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了解解放军为保全上海所作的牺牲和入城不扰民的严明纪律,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3、学写有关解放上海的影视作品观后感,结合网络与伙伴合作完成一份电脑小报。教学重点:

了解解放军解放上海战斗的艰苦性,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难点:

1、明白“瓷器店里打老鼠”“胜利之师睡马路”的含义。

2、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要努力学习,长大建设上海,建设祖国。教具准备:多媒体、道具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白上海解放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

2、学习以小组合作方式上网查找资料,和写影片《战上海》观后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媒体,缅怀烈士

1、引入:祭奠先人,饮水思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传统。这个时候,还有一些人我们不应忘记,那就是为民族解放、共和国成立和建设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是他们,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清明时节,为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深深哀思和无限的崇敬之意,一千多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手捧一束束鲜花,来到烈士陵园,深切缅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烈士鞠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有的将亲手用纸制作的白花和用野花编织的花环摆放在烈士墓前,寄托哀思,以纪念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勇于献身的英勇事迹。(播放清明祭扫录像片段)

2、3、看了这段录像,你们能说说同学们在烈士雕像前会想到些什么?

是啊,在每一座雕塑的背后都有着革命烈士为我们幸福生活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雕塑背后的故事》。

出示课题:雕塑背后的故事。

活动二:查找雕像,了解故事

青山处处埋忠骨,鲜花朵朵献英烈。如果不是当时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时光,幸福的生活。因此,人们在城市里建筑了许多烈士的雕像,作为对他们的永久纪念。

1)小组合作,上网查找上海有哪些烈士的雕像,了解有关这些烈士的故事。2)交流。

3)师小结:当我们每天在校园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当我们每天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去上学,享受着美好幸福生活时,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活动三:课外体会,敬佩烈士

1、教师过渡:我们生活的上海如今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许多具有现代化的建设,你们看„„(多媒体出示陆家嘴的东方明珠、金贸大厦等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图片)也有着很多过去留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看„„(多媒体出示外滩的建筑)在解放上海的战争中为了保留这些建筑,和保留工厂等设施,人民解放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2、播放电影《战上海》片段,让学生观看后谈感受。

3、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短小的观后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解放军为保全上海作的牺牲和入城不扰民的严明纪律,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2、3、明白“瓷器店里打老鼠”“胜利之师睡马路”的含义。结合网络与伙伴合作完成一份电脑小报。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观后感,分享感受

1.在上节课后,大家都写了观看影片《战上海》的体会,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2.学生交流所写的观后感。活动二:故事讨论,深化认识

1、学习课文中有关解放上海“瓷器店里打老鼠”的一组连环画,说一说: 1)战士伤亡很大,部队请求大炮支援,为什么陈毅同志不同意而要求用轻武器解放市区?

2)解放上海的战争胜利时,歼灭敌人15万人,我军也有2300余人负伤,7612人献出宝贵生命。如果在战争中能使用大炮,我军的牺牲不会这么多,为什么解放军战士宁可牺牲自己也不用大炮?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解放军有什么样的品质?

2、结合学习课文中“胜利之师睡马路”的有关录像片段,想一想,解放军作为胜利之师,为什么进入上海后睡在马路上?如果你是当年上海的老百姓看到这动人的一幕你会想些什么?说写什么?做些什么?

3、小结:“瓷器店里打老鼠”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像爱护眼珠一样保卫人民财产、人民的城市;“胜利之师睡马路”说明了解放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热爱人民的子弟兵。我们了解了上海解放的史实,不但从中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且对人民解放军更加崇敬。

活动三:联系实际,明确要求

1、提出问题:

1)解放军用生命保全了上海这座城市,我们又该用什么行动来爱护自己城市的 2)环境呢? 结合第一单元学过的有关爱护公共设施的内容说说自己可做些什么? 3)解放军作为胜利之师,进城不扰民,我们都是人民培养的小学生,我们又应该怎样学习解放军的严明纪律,注意文明礼貌,为人民做好事呢?

4)我们知道了上海市一座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作为上海的学生,有应当如何为建设上海,建设祖国作好准备?

2、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四:制作小报,歌颂烈士

1、我们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上网查阅了资料、观看了影片,还交流了感受,明确了行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把手中的资料和心中的感受制作成电脑小报,让更多的人和你们一起来了解雕像背后的故事。

2、学生制作电脑小报,教师随机指导。

3、展示学生的电脑小报。

《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说明

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

陈华

一、教材分析:

《雕塑背后的故事》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第十四课,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上海解放的史实,以图片文字来再现当年解放上海战争中的一幕,其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上海解放的来之不易和解放军爱护城市建筑与遵守纪律的事迹,教学时,我注意课内外结合,力求与语文学科和信息与技术学科相整合。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解放战争年代与他们相隔甚远,对那个年代中的人物也比较陌生。平时他们也许听到过关于革命的故事,初步知道一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但了解不够,体会不深,特别是作为一名上海小公民,对上海解放的历史也知之甚少。

三、教学目标制定 对于本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了解解放军解放上海战斗中的英勇事迹,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了解解放军为保全上海作的牺牲和入城不扰民的严明纪律,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

3、学写有关解放上海的影视作品的观后感,并能结合网络与伙伴合作完成一份电脑小报。

在这其中所要突出的教学重点则在于了解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时“瓷器店里打老鼠” “胜利之师睡马路”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目标3,是结合教材,进行学科整合而拓展的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我力图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感悟明理。

四、教法设计: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而且又是学生不很了解的知识,情感目标更是教师通过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我力图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教学目标:

(一)自主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角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征,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学生的主体需要在自由主动的学习活动中生成、发展,教师应该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我挖掘创造潜能,开发创造力,让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

为此,在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利用电脑上网收集上海的烈士雕像以及有关的烈士故事,让他们自己感受烈士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通过学生自主在网上阅读的资料,不由自主地对烈士产生敬佩之情,而这对学生了解上海解放时,革命烈士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破坏上海的建筑,为人民保留了一个完整的上海的事迹作了很好的铺垫。紧接着我通过让看电影《战上海》片段,课后写读后感,引导他们进一步贴近烈士,敬佩烈士。

(二)学科整合,情感升华的途径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征是交互性。教师和学生之间改变了原来的控制与被控制、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让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得以彰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感悟,以达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和《信息与技术》学科相整合进行教学。

在第一课时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观看录像《战上海》的片段后,针对电影中感触最深的情景写观后感,发表自己对上海解放战争中,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谈感想,这就为学生了解解放军为保全上海作的牺牲和入城不扰民的严明纪律,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做好了思想情感上的准备。而在第二课时中,随着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在共同观看那些触动学生情感的情节时,就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共同合作,思维碰撞的成果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主动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使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学生的参与面广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存在的困惑都能得到学习伙伴的充分关注和热情帮助。它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冷落的可能。而在现代生活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机会。

为此,我在课上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用怎样的实际行动向解放军学习,同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上网查资料,并制作电脑小报,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只有大家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同时,还能够使一个小组的同学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2、练习对小组和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步骤:

1、导入:同学们好!我是新联逸夫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我叫张薇。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作文课。看大屏幕。大屏幕上的这本相册已经陪伴老师很多年了,每当翻开它,我的思绪就久久难以平静。因为在每一张相片的背后,都会有一段值得我铭记在心的故事。下面咱们就翻开这本相册来看看好不好?

2、照片展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2年,当时我5岁。这张照片拍摄于我家后院,当时我8岁。

这张照片拍摄于桃园小学,当时我上四年级。我在第一排右数第二个。这张照片拍摄于卢王庄小学,当时我上六年级。我在第一排左数第二个。这张照片是高中毕业照,我在第四排左数第三个。这张照片是高中临毕业和舍友的合影。这张照片是大学时在宿舍和舍友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我参加工作后和我所教的第一届学生的合影。这两张照片是他们初三毕业和我的合影。

看见一张张老照片,就仿佛看到我们一天天由青涩走向成熟,一天天变老的历程。

看见老照片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过去,想起我们已逝去的青春曾经是多么的美好。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同学情、记录着同事情、记录着朋友情、记录着师生情。照片虽小,但意义深远,值得回忆,值得珍藏。

3、老师简介其中的一张照片:《记忆中的溜冰场》。

4、展示学生照片,并让学生也说说和照片相关的故事。

5、老师展示自己所写片段《溜冰场的故事》。

我家门前有条小河。

四季里,我们把自己的欢声笑语播撒在这里。钓鱼、捉虾、放鸭、捡鸭蛋、采菱角,乐趣无穷。

……

而每当冬天来临,河面结冰,你就会看到在闪亮的河面上欢快溜冰的身影,而那里没有我。

因为,我胆子小。

每次我都在岸上看着伙伴们滑来滑去。

一天早上,我收到了最最让我感动的礼物。爸爸把我家的后院开辟成了溜冰场,不知道他在后院泼了多少水,总之,在我的眼里这块溜冰场真的很壮观,爸爸还给我做了个小冰车,我手里拄着妈妈的烧火棍,特别开心。

6、老师出示写作小建议: 审好题 选好材 讲自己的故事 把握好六要素 结构上多思考 结尾画龙点睛 运用好修辞和描写

7、学生小练笔:先自己写小片段,然后小组内交流,点评。(填写评价卡)

8、展示:小组长做主持人,选出本组小练笔,展示给同学们,其他同学点评。

9、教师点评:指出优缺点。

10、修改、成文。

五、布置作业:把作文写在作文本上。

第三篇: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设计

句容市第三中学:俞晨

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

教材版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动手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一介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发展概况有所了解。由于本节内容丰富,涉及文化、历史等方面,为了使学生感到多而不繁,安排上课内容以学习欣赏秦始皇陵墓和霍去病墓前石刻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壮美与智慧的同时,更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及艺术风格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用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古代雕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热爱家乡雕塑建设,具有保护古建筑意识,开拓艺术视野,陶冶雕塑艺术情操。提高艺术素养的感知能力,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秦始皇陵兵马俑特点及艺术风格

难点:霍去病墓石雕群特点及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看为主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观察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分组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参观法、作业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深入学习要领,掌握重难点。根据本课特点,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星照片导入引入课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二.讲授新课

什么是陵墓雕塑?

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并继续拥有权利和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型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作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1: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

结合书本知识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小组讨论:总结秦俑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完成学习单的填写。

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特点: 规模:宏大 材质:陶土

手法:生动写实,千人不同面 如何体现生动写实的?

1从整体看,形体比例准确,从他们的装束,动作,神态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的年龄差异,兵种和职位。

2从局部看,每件作品都精心雕琢,发型,服装都酷似真实。3神态各异(五官的刻画)

学生用线条的方式描一描兵俑五官,感受人物不同神态,外貌特征。4夸张提炼概括的艺术处理 学生在图中找一找,画一画

制作工艺: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烧制、出窑绘彩的方法。出示复原颜色图让学生感受

表现主题:显示出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体现了秦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神,映射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景象。意义: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雕塑的艺术水平,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 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2.霍去病墓石雕群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霍去病的简介? 生:(课前资料搜集)……

师:汉武帝惋惜他的英年早逝便在自己的陵墓东侧,采用祁连山的大理石修建了一座形如祁连山脉的巨大墓冢,以表彰他的伟大功绩。《立马》与秦俑中马作对比结合书本知识总结霍去病墓石刻群与秦陵兵马俑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现方式? 现实生活中猫的照片与昆明农村地区‘瓦猫’对比

《泼墨仙人图》

让学生理解写意 再看《立马》怎么理解它? 师生相互探究式学习

学生贴一贴:秦始皇兵马俑马与《伏虎》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 总结: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风格是写实,霍去病墓雕塑群的艺术风格是写意性,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三、课堂拓展

我们家乡的陵墓雕塑:句容石狮

《萧绩墓前石刻》 感受《萧绩墓前石刻》的艺术特色

再看家乡被破坏的石刻,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对家乡雕塑的热爱,保护)

四、教师总结

五、课后作业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我们对家乡的古代雕塑有怎样的保护方案?

第四篇: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江西版八年级上册美术鉴赏第一课《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本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中国古代宗教雕塑。

1.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建立了丰功伟绩不容置否,为了自己的基业永世传承,便广修陵墓相信生死轮回,其建造的兵马佣以“大、多、精、美”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2.霍去病墓雕塑群:霍去病墓雕塑群是采用天然的大理石修建的形如祁连山脉的大型墓冢,其墓雕群采用写意的手法,从侧面来歌颂霍去病的丰功伟绩,本课主要从《石刻立马》《伏虎》两个主要的雕塑来加以说明。

3.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学生状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欣赏和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并有了一些自己的小小观点。本课以《走近中国古代雕塑》为切入,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但课本中设计到的历史性知识比较多,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本课中学生将以交流、探究的方式,深入去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和特点。

2.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大类雕塑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有关陵墓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和文化时代背景的关系。【教具准备】

相关资料 【德育内容】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神话》这一电影来导入课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剧中的相关内容。不管秦始皇最终有没有找到长生不死药,也不管在秦始皇陵之中又没有发生过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但今天我还是要带领大家走近中国古代雕塑,亲身的感受一下它们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雕塑?

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放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展开----陵墓雕塑:古人认为,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仍然可以享受生前奢侈的生活。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秦始皇陵兵马佣就是我国最大的陵墓雕塑,同时也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请翻开课本第2页)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现

1974年3月,陕西临潼晏塞乡农民在骊山秦始皇陵东侧约一公里半的地方打井,挖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认为这是秦始皇随葬的兵马俑,由此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古发现的序幕。通过几年的挖掘,已发现埋葬兵马俑俑坑四个,总面积约25380平方米。

现已挖掘的1号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兵马俑6000余件; 2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兵马俑950件;

3号坑面积为5200平方米,兵马俑68件,三个坑的兵马俑共计7000余件。数量惊人、形体硕大、气势磅礴的兵马俑群,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3.赏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板书)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1号坑以步兵为主,战车步兵相间组成长方形军阵。204名弓弩手分三排横队为先锋,其后为步兵护卫的38路四马战车纵队,队伍整齐,浩浩荡荡,具有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

2号坑由战车、步兵、弩兵、骑兵组成混合编队。

3号坑是统帅1、2号坑军队的指挥队。三个坑的兵马俑,有机结合构成庞大的军阵,展示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磅礴气势和严整的军威。a.高级军吏俑

俗称将军俑,将军俑高1.95米左右,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俑,而且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其形象似以秦军将士为模特儿塑造的。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b.立射武士俑

立射俑头顶右侧绾圆髻,身着齐膝长襦,右足向左前跨出半步,双足略呈“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横屈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做出拉弓射击的准备姿势。立射武士俑反映了秦代远程部队弓弩兵 的作战方式,生动描绘了远射作战的情况。c.袍俑头像

此头像面部各部分比例恰当,肌肉起伏有变化,眼睛炯炯有神,神态文静沉着,刻画出人物的真实面貌。4.归纳秦俑的特点

大、精、美、多、写实 5.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俑的出现改变了用活人陪葬的风俗,俑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6.霍去病墓雕塑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是西汉西汉武帝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a.伏虎

雕刻家利用一块波浪起伏不规则的石料,把凶猛桀骜的“虎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虎头、颈与胸连在一起,似为积蓄力量,一蹴而发。虎尾倒卷于背上,虎身斑纹不雕而现,异常生动。据当前所知,墓前置石虎霍去病墓是第一例。b.石刻立马

马下仰卧的人象,也雕刻得生动逼真,刻画了被制降者一付无可奈何的样子,其面部表情细致入微,毛发森森,走刀犀利流畅,仍是汉石刻浑宏奔放的风格,线条疏朗而概括力强。它凝重、庄严、蕴含着高昂饱满的刚毅气概,散放出强劲的艺术感染力。

7.归纳霍去病墓石刻的特点

古朴、写意、天人合一 8.宗教雕塑

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佛教,它的源头在印度,而印度的佛教艺术却是东西方文化血液融合的产物。a.菩萨

菩萨一尊雕塑是在郭煌45窟,高185cm,在中国佛教雕塑中菩萨的造型庄重而华丽,早期为男性像,后演变为动人的妇女形象,它被赋予普度众生的无边法力,寄托了当时人们美好的理想和幻想。b.四川乐山大佛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学生自由讨论,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中国古代雕塑,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氛围,同时也了解到了历史时代背景与艺术特点之间的关系,希望下去之后同学们

找出更多的中国或者外国的雕塑,我们一起来探讨。五.课后作业

联系中外其他纪念性雕塑作品,谈谈纪念性雕塑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 1.什么是雕塑?

2.赏析秦始皇陵兵马俑《高级军吏俑》、《立射武士俑》、《袍俑头像》 3.秦俑的特点:大、多、精、美、写实。4.霍去病墓石刻《伏虎》、《石刻立马》

5.霍去病墓石刻的特点:古朴、写意、天人合一。6.宗教雕塑《菩萨》、《四川乐山大佛》

七.教学反思

教学设想中,原拟以鉴赏为主。把美术鉴赏的主体交给老师,以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善于思考的能力,但本节课在这点上明显欠缺,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体会古代社会历史与陵墓雕塑之间的关系,并及时整理,反馈收获。

第五篇: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

----外 国 雕 塑 撷 英

炎刘中学 沈维锐 2013年4月 12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外国古代雕塑的主要类别、发展状况、突出成就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点;

2、领会不同地域雕塑在表现形式及审美观念上的差异;

3、能够识别外国重要雕塑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时代特征,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所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与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运用课件播放视频资料导入本课内容《外国雕塑撷英》

提问:画面出现的是什么场景?为什么这组雕塑会出现在奥运会上?(学生思考、回答)

二、讲授新课

1、根据图片中雕塑作品分析这些雕塑分别属于哪个古代国家或时期的?

外国雕塑往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或地域特征,相信很多同学对此都会有所了解,那么,请你说说看——这些雕塑分别属于哪个古代国家或时期?

要求:分成5个组,分别是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17—19世纪雕塑研究小组。学生观看并根据图片说出对应的国家或时期,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组长

组长负责讨论时的记录,同时选出一名发言人回答问题,其他同学注意听或进行补充 教师倾听汇报结果并进行补充

教师:请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播放图片 学生(古埃及雕塑研究小组):介绍《拉霍特普王子与王妃像》、《哈弗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总结古埃及雕塑的特点: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秘、气势恢宏 教师:请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发言并播放图片

两河流域、古印度雕塑研究小组:介绍《人首翼牛》、《受伤的狮子》

总结两河流域雕塑的特点:充满装饰美 介绍《舞王湿婆》 总结古印度雕塑的特点:富有宗教气息

教师:请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

古希腊雕塑研究小组:介绍《命运三女神》总结古希腊雕塑的特点:理想化 教师补充讲解

古希腊的民族特点对雕塑艺术的影响

随意、自然的生活、运动方式。坦荡、无邪的看待人体„希腊雕塑中多是裸体。

城邦之间的战争„注重体育锻炼„雕塑作品多运动题材。艺术表现注重人体的力量,肌肉的纪实。“神是最完美的人”的宗教信仰„追求自然完美的生活„不注重面部刻画,在艺术上追求一种标准的、理想的美。

请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

文艺复兴雕塑研究小组 :介绍《大卫》 总结文艺复兴雕塑的特点:雄健有力、弘扬人文主义 请17—19兴雕塑研究小组发言,播放图片

17—19兴雕塑研究小组:介绍《阿波罗与达芙妮》、《马赛曲》 总结特点:题材得到拓展,形式多样

教师:每个研究小组的回答都很精彩,由学生评出最好的一组

三、课堂小结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像我们人类优秀的先人们一样,做一个美的使者。

下载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和说明)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雕塑背后的故事(教学设计和说明)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教学设计

    《与时俱进--现代雕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传统雕塑的衰落,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及动态雕塑、软雕塑,出现多元文化发展局面。尤其是架......

    雕塑设计合同

    雕塑设计合同书为了更好营造忠县文化氛围,发展忠县旅游文化产业,经协商,乙方按照甲方的具体要求,设计雕塑作品数件。 甲方: 乙方: 一、知识产权约定 1.乙方的初步设计方案及其定稿......

    雕塑设计委托书

    雕塑设计委托书甲方: 乙方:经双方探讨研究并确定,甲方委托乙方设计__________浮雕及圆雕方案。 一、设计概况: 甲方自愿将位于________________,浮雕________平米,圆雕________,委......

    地大物博的背后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版)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第一框《“地大物博”的背后》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责任教师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课本内容介......

    雕塑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九台市南山小学许文明 2013年6月《雕塑之美》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是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

    “四个100%”背后的故事

    “四个100%”背后的故事 作者:single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时间:2007-07-11 14:59 人气:324 ■采访人:通讯员 鲁战勋 皮凯 ■讲述人: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

    《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背后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是收酒瓶的叫卖语。《酒干倘卖无》是一首台湾80年代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