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鄂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三单元丰碑教学设计(仓埠中心小学)[定稿]
以读促思 读中感悟
——《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仓埠中心小学 陈桂平
教学内容分析:
《丰碑》主要讲的是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穿,而自己却被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传神,感情丰富深沉,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课文双线并行,一条是事情的发展顺序,另一条则是将军神态心情的变化。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量,但因为本课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而且对于《丰碑》这样的红军长征题材文章接触还是比较少,因此很难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难以入情入境。此外,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巧妙链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本课教学时,我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采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差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残酷、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晶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从中受到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感染和教育;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 他的献身精神。懂得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初解丰碑
1.(师生一起看一组图片)同学们,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将把这份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师板书,生齐读课题《丰碑》。
2.理解课题。
边写边说:碑,观察字形,什么意思? 丰:多,丰富,大,盛。丰碑什么意思?
对,丰碑: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以“丰碑”为题,丰碑在文中仅仅是高大的石碑吗?还有其他的意义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探讨这些问题吧!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b、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大家读得可真投入,能读准文中的生字生词的音吗?(自由读)
(课件出示词语:大冰坨 狂风呼啸 大雪纷飞 恶劣 残酷 率领 开辟 豹子 单薄 倚靠 塑像 镇定 晶莹 丰碑)谁愿意读?---指名读(师以评代讲)
3、字词都读准了,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课件)
4、都读完了,谁来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谁能够连起来说一说?
一个严寒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在云中山冻死了一位老战士(军需处长)。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5.像这样把事情发生的各个要素连起来说,就很准确的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奠基丰碑
(一)初见军需处长
1.课文中的那一句话紧扣了《丰碑》这个主题?(PPT)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2.明白了,原来军需处长是丰碑,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军队中给战士们发放棉衣棉鞋等提供军用物资的人。)明明是冻僵的老战士,为什么说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咱们先去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丰碑,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学生答后,出示PPT。)大家都说的是第七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把目光关注到第七自然段吧。请同学们静心默读,想想,老战士为什么会牺牲呢?(天气„„穿着单薄„„)
看来这位老战士的牺牲不仅与天气有关,而且与他穿得单薄有关。
让我们到文中的前半部分去感受一下当时的环境吧!大家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环境的句子做上记号
3.谁来说说,当时的环境怎样?指名回答。(很冷、环境很恶劣,行军很艰苦)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只装备很差的队伍。)听,风可真大呀!配着风声女生读句子。
还有吗?(让学生说说体会到什么)读出这种体会(配着风声说后男生读)
4.(课件出示红军队伍爬雪山时的图片)
是呀,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他们可能(齐读)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好几百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更有可能已经有些战士牺牲了,这位老战士就是这其中一员。
这样恶劣的环境,难怪这位老战士会冻僵在树旁。同学们,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天气恶劣,也为老战士的牺牲埋下了伏笔。(出示PPT)
四、感受情怀,细品丰碑
再见军需处长
1.这位老战士的死除了是因为天气的严寒,还因为他(穿得单薄。)“单薄”什么意思?(说明他穿得少。穿得很薄bao)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心中有什么疑惑吗?(他为什么穿的那样少?)师:是呀,你跟将军心里想的一样。
3.当将军看到这一幕,他有什么反应呢?请同学们自由读8-10自然段,看看将军有什么反应?
(1)当将军看到这一幕,他会怎么样呢?(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严峻是什么样子的?非常严厉,非常严肃。)你感受到了什么?(将军非常生气)带着这种感情读这句话。
他为何变得如此严肃?(将军看到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面对这种情况,将军首先想到的是谁的责任?因此,他想严厉的批评军需处长,于是请你来读(2)“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你感受到了什么?(将军很生气)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吼道)来,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男生读。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时的将军又会怎样呢?
(3)“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将军很生气很生气,怒到了极点)
你怎么感受到的?(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用了什么方法?一个比喻句,把将军比作——,你感受到什么?来,你来读读这句话。多么愤怒的将军呀!
(4)你还从那里感受到了将军的愤怒?(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该是多么的生气了,他气得不知说什么好,两腮的肌肉抖动着。(冷)
(5)同学们,请看(PPT)你们发现了什么?(将军越来越生气)你是从哪里发现的?(严峻 抽动,吼道„„哦,你从将军的神态和语言中感受到的。
根据老师的提示语,你们来读。当得知老战士冻死时,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他想把军需处长找来,追究责任时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当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时,“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他说:(“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此时,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关心战士„„指名答。难怪他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你再来读这一句“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5)(这时候,老师对对还站着的那个学生小声说)说:“报告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静默几秒)
五、震撼心灵,升华丰碑
1(静默几秒)听到这个消息,作为将军的你会怎么想? 指名回答 明明是军需处长,明明可以为自己安排最暖和的棉衣,可他却穿得那样单薄,以至于冻死。
2.我们能够从将军的语言神态中感受到军需处长舍己救人,大公无私的精神,这不是直接写军需处长的,而是从将军这一角度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军需处长的伟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人物的形象就更丰满了。ppt 3.问刚才质疑的同学,现在你知道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了吗?(他可以自己穿上棉衣后在给战士们发棉衣,但是他没有!发到最后一件的时候,也可以留给自己,但是他没有!他把棉衣让给了战士们,自己却在严寒中活活地冻死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他在冻死时的神态吧,谁来说这位老战士在冻死时的神态?
安详、镇定怎么理解?他的表情平静,从容不迫,不慌不乱。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读!(多么的镇定安详啊!)
人活活被冻死,不是很狰狞,很痛苦的吗?可他却很----镇定,安详。(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他的镇定与安详。读
4.深情描述:你看,军需处长在给战士们发棉衣呢,可是发到最后只剩下一件棉衣了,他把最后的一件棉衣也发给了战士,自己却没有了,好不容易发完了,他很累很累,想休息一下,他刚拿出一支烟,想要找战友借点火,可是,他还没来得及点烟,就冻死了。
读:他一动不动„„
(他在冻死的时候,神态多么的镇定安详啊!)5.你觉得他坐下来会怎么想?(可能在说:“将军,我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任务了!” 可能在说:“加油啊,战士们,翻过了云中山胜利就是你们的!可能在说:“只要战士有棉衣穿,不挨冻,我冻会也心甘情愿!„„)
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军需处长?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忠于职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6.他想到的都是别人,这样一位公仆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同学们,咱们再回到课题,你觉得丰碑在文中是指高大的石碑吗?(预设:军需处长是丰碑。军需处长的精神是丰碑„„引导学生把这种精神说具体)
7.军需处长的忠于职守,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种伟大的精神为丰碑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难怪作者会说: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学生齐读。“晶莹”怎么理解?(很亮,发光透亮,光亮透明)是呀,他的这种伟大的精神闪闪发光,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课本配乐,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第七自然段。)7.同学们,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将军他还在思考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他看到了我们的军需处长,他还会有疑问吗?还会不坚定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去感受那座晶莹的丰碑!
六、作业
现在我们一起去逛一逛作业超市吧!
1、规范、工整地抄写文中的生字、生词。
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中的故事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军需处长8 丰碑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晶莹的丰碑
丰 碑
仓埠中心小学 陈桂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残酷、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晶莹”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从中受到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感染和教育;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 他的献身精神。懂得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初解丰碑
1.看图片,师叙述。板书课题,初步理解课题。
2.齐读课题《丰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以“丰碑”为题,丰碑在文中仅仅是高大的石碑吗?还有怎样的含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探讨这些问题吧!
2.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能读准文中的生字生词的音吗?
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研读感悟,奠基丰碑
1.课文中哪一句话紧扣了《丰碑》这个主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明白了,原来军需处长是丰碑,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明明是冻僵的老战士,为什么说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咱们先去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丰碑,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3.请同学们静心默读第七自然段,想想,老战士为什么会牺牲? 4.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环境的句子做上记号。5.体会环境描写在文中作用。
四、感受情怀,细品丰碑
1.这位老战士的死除了是因为天气的严寒,还因为他——(穿得单薄。)
2.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心中有什么疑惑吗? 3.当将军看到这一幕,他有什么反应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8-10自然段,看看将军有什么反应?你又体会到什么?
4.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军需处长? 5.感悟侧面描写的作用。
五、震撼心灵,升华丰碑
1.关注军需处长牺牲前的神态,感悟人物精神。2.你觉得他坐下来会怎么想?
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军需处长? 3.同学们,丰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军需处长座晶莹的丰碑?
4.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课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第七自然段。
六、作业
同学们,在艰难的行军途中,将军他还在思考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他看到了我们的军需处长,他还会有疑问吗?还会不坚定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去感受那座晶莹的丰碑!现在我们一起去逛一逛作业超市吧!
1、规范、工整地抄写文中的生字、生词。
2、搜集有关红军长征中的故事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丰碑
忠于职守
军需处长 晶莹的丰碑
舍己
救人
第二篇:鄂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设计
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字,注意多音字‚将‛和‚冲‛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提高理解能力
3、认识彭总心系人民群众,不搞特殊化的高尚品质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彭德怀其人其事的资料,让学生对彭总有更多的了解。
教学重点:学习彭总不搞特殊化与民平等的感人事迹。
教学难点:认识彭总心系人民群众,不搞特殊化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有关彭总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你们知道彭德怀这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回答)
2、简介彭德怀生平。
3、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0课,就是讲的有关彭德怀的事。
4、板书课题:认读‚规矩‛,并理解词义,解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重点指导认字有困难的学生。
3、识记生字。
4、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5、再读全文,和同桌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
6、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质疑。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人们依然亲切地称呼他‘彭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4、读了第一自然段,你们想对彭总说什么?
5、指名说。
6、齐读第一自然段。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知道彭总是个怎样的人.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课文写了有关彭总的一件什么事?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分角色朗读课文.2、细读感悟:从课文中找出彭总说的话读一读.3、彭总说的每句话都很简洁,但他话中有话,请你想一想,填一填.(相机指导朗读)
⑴ ‚好,今天我们也去看看.‛ ‚去看看____________‛ ⑵ ‚你们搞的什么鬼?‛ ‚怎么_______________‛
⑶ ‚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 ‚休息?__________‛ ⑷ ‚这个规矩不能有!‛ ‚如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想彭总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闭园接待首长的规矩, 彭总为什么要反对?他是怎样做的?
6、生再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
7、交流反馈。
8、你认为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民平等,不搞特殊化)从哪里体会到的?
(1)生默读,画有关的句子。(2)小组讨论
(3)集体谈理解、体会。(相机朗读有关句子)
三、总结延伸
1、学过这篇课文后,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2、你还想了解彭德怀的其他事情吗?课下交流。四.练习设计.把自己相对彭德怀说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
彭德怀----与民平等,不搞特殊化 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11一条大鱼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汤姆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明白遵守社会规定、规则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慢慢升起来,汤姆和他的爸爸摇着小船,来到湖中心的小岛上去钓鱼。你们最想了解什么呢?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重点指导认字有困难的学生。‚挣、唇‛他们都是翘舌音。要求会认的字中‚饵、冀、遵‛的读音较难,要多加练习。‚扎‛是多音字.3、识记生字。注意:要求学会的字中‚浮、旋、挣‛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岛‛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乞‛不要多加一横。
4、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5、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以及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同学间交流
3、指导朗读。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课文,体验汤姆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言入新课
以第一二自然段为引语,自然、简洁导入新课。二精读课文
1学习3--5自然段。
a、自读3--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是一条大鱼。
b、汤姆是怎样钓起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的,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汤姆钓鱼的动作的词语。
c、说说汤姆钓起鱼的过程。体会汤姆掉到大鱼之后的惊喜之情。教师相机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指导朗读。
d、再读课文3--5自然段,找到描写汤姆从开始钓鱼到钓起大鱼的句子。体会:汤姆的心理变化!(钓鱼前的急切—钓到鱼时的惊喜—钓上鱼后的得意)指导朗读。
2、学习6--12自然段
a、自读6~12自然段,思考:要放掉这样一条从没见过的大鲈鱼,汤姆是多么舍不得啊!
b、讨论:请你为汤姆可以不放掉那条难得的大鱼找一些理由,替他求一求爸爸。
c、分角色朗读课文6~12自然段。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爸爸的态度坚决。
d、找出文中描写放鱼时汤姆心理活动的语句‚很不情愿、乞求、只好、慢吞吞、依依不舍、叹了口气‛,体会心理变化过程。(爸爸要他放鱼时的不情愿—放走鱼时的不舍—放掉鱼后的失望)e、想象、丰富父子间的对话,进行表演。
3、学习第13自然段
a、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b、请将这段话中你认为该重读的词语标出来,说说你的理由。c、练习朗读
d、汤姆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爸爸那坚定的话语?
三、拓展讨论
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汤姆把这条大鱼放回湖中?
四、小结
遵守社会规定、规则是人人必须做到的,我们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板书设计:
11一条大鱼
急切—惊喜—得意—不情愿—不舍—失望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12、诚实和信任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注意多音字‚尽‛的读音。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
3、通过朗读、复述及讨论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4、通过学习体会到诚信的美德是无价之宝,在人们的交往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教学重点:打电话部分抓住‚歉意‛‚感谢‛来体会两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宝贵。‛
教学准备:小黑板,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小故事。教学时数: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次对话。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搜集了很多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交流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3、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个有关诚信的小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生自读)
2、同位互读生字,读对了,竖起你的大拇指;读错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认读生字,重点指导认字有困难的学生。
4、识记生字。
5、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6、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以及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车主的反光镜碰坏了;车主自己换了灯;车主向作者表示感谢。)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整理学生问题:
反光镜是怎么碰坏的?车主为什么要表示感谢?
5、讨论了解当时情况:反光镜被谁碰坏了?分析这次小事故的责任是谁?
6、作者在双方都有责任的情况下,主动承担所有的责任,对于作者的这一举动,你怎么看?
7、其实从第一次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诚实,是什么地方?(很对不起、不小心)
8、指导朗读对话 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9、车主又为什么要打电话向作者表示感谢呢,到底感谢他什么?
10、读了这一次对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第二、三次对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这次小意外发生的原因,车主和作者进行了第一次对话,互相表示歉意和感谢,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又会怎样说呢?
二、学习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对话
2、‚无人知晓的情况‛是指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况?
3、对于作者的这一举动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者当时完全可以离去,但他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过失,这种诚实是难能可贵的。)
4、当车主发现这张字条时,心里会怎么想?
5、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的诚实和对他的信任,使车主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深深被感动了。
6、练习朗读对话
三、学习第三次对话
出示对话:指名读
1、听完对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2讨论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宝贵。‛
诚实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人与人之间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
诚实和信任,可以消除误解和化解矛盾,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融洽,它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四、总结
1、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了吗?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师小结。
五、拓展
1、交流你知道的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2、说说你身边的事 板书设计:
12诚实和信任
比金钱更重要 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大林寺桃花
教学目标:
1、会认三个字。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图画、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1、同学们,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我们并不陌生,你们读过他的哪些古诗呢?
2、今天,让我们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起登上庐山香炉峰去游览大林寺,欣赏那里的桃花。
3、指名读诗题。(师简介诗背景。)
二、自主学习,熟读古诗
1、请流利地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读古诗,请同学们仔细听他的字音都读准了没有,请生评一评。
三、感情朗读,读中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结合诗下的注释,边有感情地朗读,边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2、在小组中读古诗,再谈谈你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师有感情地描述诗的意境。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后谈谈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再请生评价,读得好在哪里,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什么?
5、你所有的感受和理解都融入诗中,用你所喜欢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尽情地读读古诗吧!
6、师边评价生读古诗,边渗透古诗的诗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四、熟读成诵,自主发挥
1、同学们都读得非常尽兴,请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一下。
2、生用不同的方式(摇头晃脑式、模仿诗人、邀请小伙伴方式)吟诵古诗。
3、师小结。
板书设计
大林寺桃花
芳菲尽 人间四月
桃花始 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语文乐园四
教学目标:
1、读词,发现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2、学习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3、正确、流利的朗读三个句子,初步了解大意,抄写后背诵下来。
4、读故事,弄清‚手不释卷‛的意思,能讲出这个成语故事。
5、通过对比朗读,探究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效果。
6、以《下雨算什么》为话题,学习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合理、巧妙、有礼貌的说服别人。
7、以‚我想……‛为内容,开放地自由作文,以写清楚自己的想法为目的,自由表达。
8、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一些与职业有关的词语,学习调查、统计的方法,交流调查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
教学难点:探究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效果。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6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教学‚认一认,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背一背‛ 教学过程 :
一、认一认,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了解每组词的意思,并思考每组词中有什么规律。
2、同桌交流,说说各自的看法。
3、全班集体反馈,教师总结:第一组词都是表示‚第一‛的意思,第二组词都是表示‚取得第一‛或‚领先‛的意思。
4、学生试着用其中的一个词造句。
5、小组内交流。
6、全班汇报。
二、读一读,想一想。
1、指名读第一个句子。
2、齐读带点的词语‚可是‛前面的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内容说的是什么意思。
3、齐读带点的词语‚可是‛后面的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内容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4、完整齐读这两个部分内容,说说作者想强调的是哪一部分内容。
5、教师讲解,‚可是‛在这个句子中起转折和强调的作用。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句子。
7、学生试着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三、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熟三个句子。
2、抄写句子并背诵。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读一读‛‚探究与发现‛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朗读句子,了解故事内容。
2、思考:孙权为什么很不高兴,他是怎样批评吕蒙的?
3、全班交流:吕蒙为什么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4、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探究与发现。
1、学生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背诵。
2、学生对比读《宿新市徐公店》与《蝴蝶飞》,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5、全班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下雨算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1、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回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定于要去某个地方或参加某一次活动,因为天气的原因临时要改变计划,这时你会怎么办?
2、在乐乐身上也发生这样一件事,咱们看看,乐乐今天遇到了什么情况?
二、自读教材,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板书:下雨 爸爸妈妈不去 乐于坚持要去
三、模拟情景,角色体验
1、书展的最后一天,爸爸、妈妈说好带乐乐去买书的,可是外面下着雨,还刮着风,爸爸、妈妈打算不去了,可乐乐坚持要去,他们三个人各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
2、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三个人的对话,指导评价;(1)乐乐说服了爸爸、妈妈吗?(2)乐乐说得有道理吗?
(3)乐乐跟爸爸、妈妈交流的方式恰当吗?说话的语气得体吗?
四、表演交流,互动评价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自我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演演。
2、生生互评。让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评价。
五、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师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表达方式的正确性及在此过程中行为举止进行总结评价。
2、联系实际说说如何更好的说服别人?鄂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的:习作 我想——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齐唱歌曲《种太阳》
2、同学们,歌中小朋友的愿望是种太阳,他的想法多奇特!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自由读题,明确要求。
2、思考与表达
(1)你心中的梦想是什么呢?是园艺师,培育出四季常绿的花朵,还是想为一名探险家,去你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是想做一名正直、勇敢的法律工作者,还是想成为一名给小朋友带来欢乐的玩具师,请你们安静地思考。(2)把你想到的心中的梦想说给小组的伙伴听一听。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同学之间互评,注意学生是否说明白说清楚,表扬用好词好句用得多的同学,鼓励想象力丰富的同学,赞扬创造性表达的同学。
三、学生习作
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心中的梦想,注意要写清楚自己的想法。
四、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学生写完后,读给同桌同听一听,互相提意见。
2、全班交流习作,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3、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
a)学生读一读问卷,明确内容
b)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调查员,你将如何指导被调查的同学填写调查表?
三、讨论如何统计调查的结果。
四、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并作统计。
五、和同学交流调查后的感受。
第三篇:小学语文五下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下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9、《海伦·凯勒》
一、多音字:
扎:zhā(扎实)zā(包扎)zhá(挣扎)散:sán(散文)sàn(散步)
刹:shā(刹车)chà(古刹)(一刹那)
二、填空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认识引号,体会引号的用法。
(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引号表示强调
(2)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3、名著便览——《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的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她一生写了14部巨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孜孜不倦凿壁偷光
5、了解我们身边的“海伦·凯勒”:张海迪:中国残联主席体操运动员桑兰。
10、《二泉映月》
一、多音字
强:jiàng(倔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
二、填空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创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11、《郑和远航》
一、多音字
载:zài(载人飞船)(载歌载舞)zǎi(记载)(一年半载)
二、重点解释严阵以待:待,等待。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扶老携幼:携,拉着(手)。惊叹不已:已,停止。
三、填空
1、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2、本文是按“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介绍郑和第一次航海的情景。1
其中第四小节是从“与各国君臣的交往”和“与百姓的交往”来写“友好交往”的。第五小节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英勇和智慧。
5、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
远航,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6、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多音字
横:hâng(飞来横祸)hãng(横竖)血:xuâ(血溅墙头)xiě(鸡血)
二、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如何
理解这句话:“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在有生之年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有的轻于鸿毛”指有的人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就比鸿毛还轻。
2、这是一篇写历史人物故事的文章.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
托,耗费13年的时间,才写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发愤著书的精神。
3、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愤的是汉武帝不分黑白,听信小人谗言,使自己含冤入狱。
4、出自《史记》的成语:
退避三舍约法三章夜郎自大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后来居上指鹿为马论功行赏背水一战围魏救赵
练习31、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欧阳修、虞世南、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fú)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阿炳,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郑和,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3、在《上下五千年》中,你最喜欢的故事:
主要内容:
读后感想:
5、出自《史记》的明言、警句:①项公舞剑,意在沛公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填空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
2、认识引号,体会引号的用法。
(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2)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3、名著便览——《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的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她一生写了
14部巨著,被美国《时代周刊》。她的自传。
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
5、了解我们身边的“海伦·凯勒”:。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的精神。
2、阿炳,原名,民间音乐家。人称“”。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
界誉为演奏能手。创作了二胡曲和琵琶曲、。
1、课文,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
我国。
2、本文是按“”、“”、“”的顺序介绍郑和第一次航海的情景。
其中第四小节是从“与各国君臣的交往”和“与百姓的交往”来写“友好交往”的。
第五小节是从“”和“”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
5、的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国家.最后
一次远航,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6、郑和远航,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也开阔了。郑和出使。
1、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如何理解这句话:“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在有生之年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有的轻于鸿毛”指。
2、这是一篇写的文章.讲汉代史官在遭到残酷的刑罚
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年的时间,才写成一部的辉煌巨著《》的事,表现了。
3、“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司马迁悲的是。
4、出自《史记》的成语:
5、出自《史记》的明言、警句:
1、古代著名书法家: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的海伦·凯勒,的阿
炳,的郑和,的司马迁。
3、在《上下五千年》中,你最喜欢的故事:
主要内容:
读后感想: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鄂教版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亲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迟到》记叙的是林海音小时候在父亲严格的教育下,改掉坏习惯的故事;《秋天的怀念》一文写的是史铁生在秋天想起母亲抱病照顾他,并鼓励他重树追求生活信心的感人片段;《背袋里装的是什么》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家信联接家人和前方作战父亲的动人故事。
张籍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语文乐园”让学生在区别中识字,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认识、感受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积累名句,领悟道理;学习成语,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口语交际——欢迎你,朋友”,让学生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学会正确、有条理地向朋友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引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聆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交流。习作以《家庭趣事》为主题,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其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
教学本单元时,要注意教学的整体性,加强阅读与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课前注意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课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品得更深,悟得更透,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后注意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语文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4、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
2、课堂上,在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课后,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单元课时安排: 迟到 2课时 9 秋天的怀念 2课时 10 背袋里装的是什么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
(三)4课时
6、迟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很严
深沉的爱
9、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2.课堂上,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3.再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4.回顾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教学准备:
文字资料、投影片、录音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3.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4. 学习1-2自然段,初步体会母亲细致入微、深沉无私的爱。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3.在体验中读,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初步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教学难点:
在体验中读,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初步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并出示《合欢树》中的片段,请同学们默读,然后交流:你读到了什么?
2.互动交流。
3.史铁生还有许多作品都是涉及对母爱的赞美与怀念的,如《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病隙碎笔》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秋天的怀念》也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篇。
4.(板书:秋天的怀念)读题,再将语序调过来读一读,说说感觉有什么不同?(怀念的秋天是景色;秋天的怀念是感情)
5.那么,《秋天的怀念》到底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赶快读书学文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
2.默读,思考:课文几次写了秋天里看菊花的故事?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呢?(指名说)
3.是一般情况下,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吗?浏览课文后,概括地说一说。(不是)原因如下:
①第1自然段中描绘的我的情况:我双腿瘫痪,暴怒无常,生命绝望。②第2自然段中介绍的母亲的情况:母亲肝病严重,生命将息。
4.所以,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这样的母爱更——(艰辛、深沉、无私、伟大)
5.那么,在这么一个笼罩着哀伤、凄婉氛围的背景下,母亲又是怎样关爱我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继续学文,细细品味。
三、精读,理解感悟。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第一次看菊花为什么没去成?(结合课后练习4)2.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她的哪些言行让人感动?(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读、品读)
①悄悄地、偷偷地、悄悄地,母爱为何是这般状态? ②扑,扑下去什么?
③抓,抓住的仅仅是手吗? ④忍,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⑤好好活儿,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
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第1-2自然段。
过渡:第一次看菊花在我的断然拒绝下,没去成。第二次的结果又如何呢?母亲还会有哪些言行感动我们呢?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课堂练习。1.反复朗读课文。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继续学文,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感受母爱之美,感悟生命之美。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1.第一次看菊花在我的断然拒绝下,没去成。第二次的结果又如何呢?母亲还会有哪些言行感动我们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2.(出示句子: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我······)展开想象,我会怎么样呢?
3.接着想象:如果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弟弟,面对他这幅样子,你会怎么做?他能听进去吗?
4.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她又有哪些言行让你感动?让我们带着问题,继续读书吧!
二、学习第3-6自然段
1.精读第3自然段,思考: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她又有哪些言行让你感动?(引导学生抓住母亲动作、语言、神态去体会)
①挡,挡住的仅仅是窗外萧瑟的景色吗?
②央求、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赶紧准备、忽然、悄悄地,从中你体会到母亲怎样的心情?她的心情为何如此跌宕起伏?你感受到了什么?
2.带着体会到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然而,第二次看菊花,却因为母亲的病逝,也没有去成。母亲虽然走了,但她却留给了我一句未说完的话。省略的话是什么?读第6自然段,联系前文,想一想再说一说。
三、学习第7段。
1.我究竟懂得了要好好活儿没有?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说)
2.假如清明节到了,我面对着被开得烂漫的各式菊花簇拥的母亲遗像,我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谈对生命的感悟)
四、总结课文,熏陶情感,学习写作方法。
1.回顾全文,看菊花始终贯穿于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尝试用叙事线索的方法,说一件让你怀念的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
9、秋天的怀念
母亲
劝我看菊花
(动作)扑、抓、忍、挡(语言)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神态)悄悄地、偷偷地、央求、喜出望外、赶紧
母爱
我看了菊花
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经验。
2.课堂上,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3.再在具体的情境中调动起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体验充分读书,在体验中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和图影资料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
4.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的顽皮、天真的天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基本感情基调。2.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我和妹妹在得知背袋里的东西前后的心理变化,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谈话导入。
1.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争场面,简介时代背景。说说你看后听后的感受。
2.揭示课题,读题,再说说:在那个年代,你希望父亲背袋里装些什么呢? 3.设置悬念:那父亲的背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 2.指名概括地说。
三、精读,感悟理解。1.浏览全文,思考:当得知背袋里装的都是家信的时候,我和妹妹的心情如何?(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
2.联系前文体会,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惊呆了、失望、委屈? ① 背袋里的东西和我们想象的实在是差太远了。
② 文,找出文中表现我们心里想法的句子,感受我俩的顽皮、天真的天性。(大块大块美味的腌肉、最好的奢望、每晚睡觉前、盼着、又香又酥;终于、又大又满、口水就禁不止往下流、假装、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③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3.根据前文的学习,不难理解此时,我和妹妹惊呆了、失望、委屈的心情。那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感到害怕呢?自读第11自然段思考。(指名读文回答)
过渡: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
2.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教学重点:
揣摩表达顺序,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战争年代家信的重要作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生活实际、抓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哭”里包含着的丰富情感。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背袋里装的全是——(家信),面对这一背袋的家信,妈妈的反应较之我和妹妹更为剧烈。
2.回顾上节课内容,填写:我们是()、()、()、(),而()的妈妈却是由(),再到(),最终()。
3.坚强的妈妈面对一背袋的家信,为何反应如此剧烈,她的“哭”里包含着哪些情感?这节课,我们继续读书,细细品味。
二、精读,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1-4自然段,说说妈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坚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词:独自、总是、终于、向来、从未等体会)2.联系时代背景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坚强的妈妈会在信里写些什么呢?(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会有哪些困难?以帮助学生适时想象)
3.互动交流。4.这么说,每封家信实质上就是妈妈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所以,爸爸回来,带的全是家信,则正是爸爸对妈妈()肯定和重视,并表达了和妈妈一样的情感——()。
5.爸爸爱家及家人还在其它方面有体现吗?读文,找一找,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等词句体会)6.由此可见,每封带回来的家信实质上也是爸爸——(对家及家人爱的表现)。对于妈妈来说,没有什么礼物比这更珍贵了。难怪,她看到背袋里的家信,会()地小声抽泣,会()地掩面哭泣,会()地放声大哭。7.让我们带着妈妈这复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吧!
8.对此,我们都能够理解,作者又怎会不明白妈妈这“哭”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呢?让我们将10-11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再读一读吧!
三、总结全文,激发情感,感情朗读,熏陶情感。
1.一背袋的家信将一家人的浓浓深情展露无遗,这是一个多么温馨、感人的故事啊!让我们在感情朗读中再重温一遍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这篇文章如此吸引人,不仅是因为它的内容感人,还得益于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题目设悬,扣人心弦;采用倒叙,层层深入;人物描写,深入人心等。我们不妨也学着作者表达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一件至今让自己难以忘怀的童年经历。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板书设计:
10.背袋里装的是什么——家信——爱
我和妹妹 :盼 ;惊呆了、失望、委屈、害怕 ;明白 爸爸:全是;一······就、没完没了、啥都忘了 妈妈:坚强;小声抽泣、掩面哭泣、放声大哭
古诗诵读·秋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插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优美。2感受浓浓的亲情,珍视与亲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今天,我们切合时宜地来学习一首和秋季有关的诗——《秋思》。
2、板书:秋思。齐读。
3、释题:说说你对“秋思”的理解,再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题。
4、质疑:对了这一诗题,你又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评读。
3、反复朗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互动交流。
三、品读,感悟情感。
1、默读,思考:你从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会出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互动交流:(见秋风;意万重;复恐、不尽;又开封)
3、带着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4、指名读。
四、回读,总结、积累。
1、回忆诗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断,反复朗读。
2、背诵古诗。
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五、拓展延伸。
1、搜集其他写“秋天”、“思乡”的诗词、佳句。
2、给家人写一封信,传达你对家人的浓浓亲情。
语文乐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区别中识字,了解前、后鼻韵母以及平、翘舌的不同读法,说好普通话。2 读内容丰富的句子,认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感受其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达力的表达效果。3 读《孝经》、《论语》中的语句,积累语言,并了解、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
在阅读中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故事内容,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积累成语。
(二)过程与方法: 在区别中识字,读准字音。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实际和插图,在体验中读、品、悟,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抓词抓句品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探索语言规律的勤于动脑的好习惯。2 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2 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理解词句;语言训练,积累运用词句。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自由地反复读词,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默读思考: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4、全班交流小结:每小组内的两个词语都是音近词;第一组带点字前后鼻音不同;第二组带点字平翘舌音不同。
5、以各种形式巩固读音:①分男女生读②游戏:听音辨词③齐读。
6、列举其他类似的词语。
二.学习“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2.指名读、说:都使用了排比句式。
3.再自由读,边读边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5.教师辅导归纳小结排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如:第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形态各异的菊花在秋风中热烈绽放的情态;第二句使用排比之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气势充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指导感情朗读。7.尝试说说排比句。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要求:读通顺、流利。
2.再默读思考:你知道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师小结。3.指导感情朗读。
4.回想句子的意思,反复朗读,尝试背一背。5.交流其他《三字经》、《论语》中的语句。
四 学习“成语故事” 自由读文,说说成语《邯郸学步》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再读,说说文中的那位燕国少年可笑在哪里,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同桌之间再讲讲这个故事。
口语交际:欢迎你,朋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接待客人的礼仪;正确、有条理的表达。2 学会聆听、思考、质疑、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谈话交流中,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
2.在创设真实的情境中,分角色互动交流,初步掌握交际方法。3.再现交际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待人接物,文明热情、讲求礼仪。2.注重交流互动,增进情感,相互学习、促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讲求礼仪、清楚表达,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谈话内容。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明确交际内容、了解交际方法。
1. 同学们,你们知道近期学校又有哪些新变化吗?
2.学校的这些新变化可真不少,一定会吸引邻校的许多师生来参观的。为了到时候,更好的展现学校风貌,让他们来了有所收获。今天就让我们提前做个准备吧!假如今天邻校的师生代表就来到了咱们的学校参观,作为小主人的我们应该怎样接待这些客人呢?你会怎样向他们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呢?
3.互动交流:①待客时,热情文明,讲礼仪②介绍表述时,正确、有条理③客人质疑时,认真倾听、仔细作答。
4.待客之道,在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想客人所需。为了更好地接待这些邻校朋友,现在,我们也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到别校去参观,我们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5.互动交流:①态度谦逊、举止文明②仔细观察、认真聆听③善思会问,互动交流。
二.真实交际,初步掌握交际方法。
1.同学们,咱们可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上啊!行动起来吧!2.按要求分小组、分角色。3.到校园中进行真实交际。(师巡视辅导)
三.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1.再次回到课堂,以竞赛的形式,分小组汇报真实交际的情况。2.再现情境,演评结合,加强巩固交际方法.3.评出并颁发最佳礼仪奖、最佳表述奖、最佳互动奖,将此次交际的影响引向深远。
习作 ·家庭趣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
4.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5.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回忆、搜集家里发生的趣事。
2. 互动交流,明确习作要求,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3. 鉴赏范文,学习写作方法。4. 独立习作,师巡视辅导。5. 交流习作,修改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注重家庭情感交流。教学重点:
1.在练习写事过程中,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细微中发现生活的乐趣,体会期间蕴藏着的细细密密的爱。
2.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3.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教学难点:
1.叙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2.能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开启思维。家是幸福的港湾,你爱你的家吗?举例说说。你家里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最令你难忘的是哪一件? 3 组织交流,开阔思路。教师小结:发生在家中的事情很多很多,要更好地展现家庭趣事,就应选取最令你难忘的趣事来写。
二、互动交流,梳理、选择搜集的素材。静静地思考一会儿,从搜集的素材中选取典型的事例与同桌谈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最能突出“趣”的事例去谈,指导想说几件事的学生,注意理清顺序,确定详略,有重点的讲)2 全班交流。
三、鉴赏范文,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1、听教师朗读优秀习作,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记叙趣事表达对家的爱的?
2、互动交流。
3、教师小结:①有详有略地叙述,突出“趣”。②通过家庭成员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趣”。③写真事,突出“趣”;抒真情,表达爱。
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第2课时
一、讲明习作的修改要求,强调修改的方法、符号。
二、交流习作,互相提升。
1、自评自改习作。
2、组内互相交换看对方习作,组内互评。
3、推荐组内同学读习作,大家欣赏。
4、针对某些典型情况,教师有目的讲评。
5、集体修改。
三、自我修改,延伸课外。
1、按要求,再次自我修改,使文章更精美。
2、回家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给你写的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
四、把修改定稿的习作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第五篇: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晨光
学习目标
1、学会“了、风、云、雨、水、太”6个字,会认“晨、醒、变、成、蓝、洗”6个字。
2、认识新笔划撇折、横折弯钩。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使学生感受到海边早晨美丽的景象,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了、风、云、雨、水、太”6个字,会认“晨、醒、变、成、蓝、洗”6个字。
2、认识新笔划撇折、横折弯钩。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学会“了、风、云、雨、水、太”6个字,会认“晨、醒、变、成、蓝、洗”6个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课题中有一个咱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谁能读一读?
2、谁能把课题读一读呢?(指名,全班)
3、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请你们赶快跟着我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
2、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3、刚才同学们都在很认真的读课文,生字宝宝可高兴了,你们想读读它们吗?
4、你们觉得哪些字很难读,想给大家提个醒?(指名)相信大家读的时候一定会注意的,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吧!
5、全班反馈。
6、游戏:找朋友,出示“风、雨、水、太阳”的图片,学生在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读一读,再把图和字贴在一起读一读。
三、朗读感悟
1、学好生字的目的是把它们送回家,它们回到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吗?请你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你能读一读吗?
3、评一评:他读的好吗?好在哪里?你也能读一读吗?
相机指导:晨光叫醒了风,是怎么叫醒的?重重的叫吗?那么应该怎么读呢?试一试,再读一读吧。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了、太、云”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习新笔划“撇折”,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批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到海边早晨美丽的景象,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海边早晨美丽的景象。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多种方式读。
2、读词卡。
二、听读课文,想象体会
1、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眼听读,想象所看到的景象。
2、说一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了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读出相应的句子。
3、学生朗读全诗。
三、角色扮演,加深体会
1、学生分别扮演“风”、“云”、“雨”、“海水”、“太阳”,读一读相应的句子。
2、师问扮演“风”的同学:你对树说了什么,树就醒了?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再读句子“风叫醒了树”。
3、方法同上,通过展开想象读懂课文。
4、跟着师的引读,朗读全文。
四、看图读文,互帮背诵
1、小组合作,看图互相背诵诗歌,推荐背诵高手全班展示。
2、“背诵高手”展示看图配乐读文。
五、写字指导
1、观察生字“水、风、雨”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习新笔划“横折弯钩”,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批改。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星夜
学习目标
1、学会“无、目、十、田、飞、去”6个字,会认“星、夜”等9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到星夜里天上,城市,田野的迷人美景,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兴趣,积极的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无、目、十、田、飞、去”6个字,会认“星、夜”等9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使学生感受到星夜里天上,城市,田野的迷人美景,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兴趣,积极的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朗读。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
指名借助拼音把课题读一读。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将课后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3、刚才同学们都在很认真的读课文,生字宝宝可高兴了,你们想读读它们吗?
4、你们觉得哪些字很难读,想给大家提个醒?(指名)相信大家读的时候一定会注意的,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吧!
5、全班反馈,带拼音:指名,全班;去拼音:小老师,开火车。
6、游戏:“摘星星”,学生自由上台摘“星星”卡片,读一读,其余的同学听并用手势判断读得是否准确,读对了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
三、连字成词,巩固认读
1、将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逐一出示。
2、学生由字到词读好字词,如:飞、去―――飞来飞去;提――提着――灯――灯笼――提着灯笼。
四、再读课文
1、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你们知道了什么?
2、出示重点句“多么迷人的星夜呀!”学生读一读,指导怎么读好这一句。
3、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中可以读到星夜很迷人?
4、把找出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一听。
5、全班交流,生生评议。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
十、无、飞”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示,批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星夜里天上,城市,田野的迷人美景,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兴趣,积极的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到星夜里天上,城市,田野的迷人美景。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出示本课长句,学生读一读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读句子。
二、听配乐读句,想象中体会
1、出示句子“夜悄悄的来了„„把自己洗得亮亮的。”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读边闭眼想象看到的景象。
2、学生说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描述静静的夜晚,深蓝的天空中银星闪闪,美丽的流星划过天空的景象,学生个人读,小组读,齐读。
3、全班配乐读句。
4、回扣重点句“多么迷人的星夜呀!”,学生齐读。
三、读画结合,画中感悟
1、出示句子“高楼里也闪着无数的„„十分美丽。”学生试读。
2、出示黑白高楼图,学生读句子,给图画添上彩色的“星星”,体会夜色中城市灯火辉煌的光彩夺目。
3、学生画完后再读句子。(方法同上)
4、学生再读重点句“多么迷人的星夜呀!”
四、结合观察,进行拓展
1、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观察说说自己在黑夜的发现。
2、学生仿照课文说句子。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目、田、去”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示,批改。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课题
请星星 教学目标:
1、学会“月、来”等4个字,会认“请、弯”等7个字。认识新笔划“弯钩”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月、来”等4个字,会认“请、弯”等7个字。认识新笔划“弯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月、来”等4个字,会认“请、弯”等7个字。认识新笔划“弯钩”。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和朗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一段梦幻音乐)学生闭眼想象,教师描述情景:夜深了,深蓝的天幕上缀满了闪闪发亮的星星,好象对我们眨眼,这时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划向了太空,你看见了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结导入,板书课题,多种方式读课题。
二、自选方式,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生字,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轮读。、3、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在全班展示读字。(开火车,指名,小老师。)
三、朗读竞赛,初读课文:
1、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自己练读。
2、读给小组的同学听,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读得准的向他学习,读得不准,大家提醒。
3、读书竞赛,谁读得好就是今天的“朗读之星”。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月、里”的笔划,结构位置。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作业展示,批改。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月、来”等4个字,会认“请、弯”等7个字。认识新笔划“弯钩”。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识字和朗读。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和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想象课文:
1、(出示书上的图)学生读儿歌的第一节。
2、在图上指指哪是小船?加上动作读句子“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指图和做动作来帮助学生体会“弯弯”。)
3、(听配乐师范读)想象自己就是小女孩,坐着船儿划上天。
4、生评价师朗读。
5、学生学着摇动小船,边摇边读句子“小船摇摇,摇到天边。”
6、说说你在天边看见了什么?配乐齐读第一节。
三、创设情境,体验中读句:
1、创设情境:我们坐着小船到天边,看!周围全是宝石般闪亮的星星。大家齐唱歌曲《小星星》。、2、(讲台当作月亮船)你们想和星星一起玩吗?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女孩和星星,“女孩”邀请“星星”,请上台后手牵手一起读第二小节,一直到讲台上站满了“星星”。
3、全班齐读第二节。
4、全班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来、家”的笔划,结构位置。
2、认识新笔划“弯钩”,师范写,生书空。
3、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4、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作业展示,批改。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课题 7 太空人 教学目标:
1、学会“人、衣”等6个字,会认“空、穿”等8个字。认识新笔划“竖提”。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使学生了解太空航行和太空漫步的奇妙情景,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激情。教学重难点
1、学会“人、衣”等6个字,会认“空、穿”等8个字。认识新笔划“竖提”。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人、衣”等6个字,会认“空、穿”等8个字。认识新笔划“竖提”。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和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知道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
2、板书课题,多种方式读课题。
二、自主尝试,识字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
a、(师提出学习任务)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自己尝试读准字音。
小组中用不同的方式认读生字。
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正确流利。
把一个自然段读通顺。
b、小组合作提示:组长在组内分配工作,人人争当小老师。有的教读生字,有的教读句子,有的教读一个自然段。
c、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反馈,认读生字。
三、朗读比赛,巩固读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轮读课文。
2、小组比赛读文,评选最佳朗读小组。
3、全班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人、白、中”的笔划,结构位置。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作业展示,批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使学生了解太空航行和太空漫步的奇妙情景,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朗读和想象。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和生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体验读文:
1、出示太空人乘坐飞船上太空的情景,师语言描述,学生想象自己坐上了太空船飞上了太空。
2、出示句子“白云在脚下实在奇妙!”学生读句子,说说自己在太空里看见了什么。
3、角色体验:学生扮演白云、星星、风对太空人说话,再读句子。
4、学生想象画面读句子。
三、演示体会,想象读句:
1、设疑引思:如果你是太空人在天空中漫步,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2、出示一团棉花,演示其在天空飞的情况。学生看演示,想象自己是一团棉花一样的在天空中漂浮,说说自己的感受。读句子:“我的身体轻得像棉花。非常有趣呢!”
3、说说:你觉得做太空人有趣吗?为什么?
4、配乐读句子。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下、有、衣”的笔划,结构位置。
2、认识新笔划“竖提”,师范写,生书空。
3、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
4、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作业展示,批改。
五、拓展课文,激发探究兴趣:
1、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图片。
2、说说天空生活还怎么有趣?可以仿照课文这么说。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语文乐园(3)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画让学生猜出“人、手”等5个字。
2、帮学生感知并学习“什么来什么去”这样的词语。
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并通过思考对成语所包含的道理有初步的感悟。
4、使学生了解太阳系的9大行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5、拓展儿童的思维空间,尝试续写儿歌。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
1、通过看图猜出“人”字,让学生尝试自己猜字。
2、小组猜字,并说出理由。
3、通过说说读读的方式活动帮助学生,游戏:“字找图”、“图找字”。
4、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二、读一读,说一说:
1、学生自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词,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再读词,并配上动作,比如:“飞来飞去”就做飞的动作。
5、读句子,师加以引读“谁飞来飞去?”
6、小组仿照句子说一说。
7、全班交流。
三、读一读,想一想:
1、自己读读短文,读准字音,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课后问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3、全班交流,师引导表达。
四、探究发现:
1、太阳周围有许多的星球,他们是我们地球的兄弟姐妹,你们看看图,说说都有谁?
2、学生说星球名称。
3、哪个星球离太阳最近?哪一个离太阳最远?
4、宇宙很大很大,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搜集宇宙的资料。
五、我的作品:
1、自读儿歌,读给小伙伴听听。
2、谁能接着往下说呢?小组讨论,说说看。
3、全班交流,河里的星星怎么样?是什么?
4、你们还能说说吗?哪里还有星星?
教学小结
口语交际
我给星星打电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打电话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2、了解打电话的方法,打电话时,说话简洁明了,有礼貌。
3、鼓励学生多与别人交往,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1、小记者调查:你打过电话吗?你给谁打过电话?该怎么打电话?
2、从图入手:同学们,你们看看乐乐在跟谁打电话呢?他会说些什么呢?
3、假如你是乐乐你要对星星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扮演角色,演一演。
4、全班交流表演。
5、你现在最想和谁打电话?赶快找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吧。(自己找伙伴,设计主题)
6、全班交流。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打电话。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