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样例5)

时间:2019-05-12 23:3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

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二小学 麦惠芳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6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有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数学思考: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

让学生学会用点子图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并能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结果,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掌握好算法。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点子卡、磁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谈话导入。

2、快乐逛书城。(出示情境图)

3、复习旧知,快乐算一算。(出示信息问题)①书包每个43元,买2个,一共多少钱? ②水彩笔每盒12支,买40盒,一共多少支?

③漫画书每套14本,买8套,一共多少本?(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出来)④如果买12套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引导列式,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2、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小研究。

3、小组交流。

4、汇报展示。

5、优化及比较。

6、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我会填。(课件出示,学生口答)4 ×2 2 6 8 …… 34×()8 …… 34×()7 4 8 …… 68+()

2、我会算。(46页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我是啄木鸟。(47页,第3题,并说说错在哪里?)4、48页第7题。(继续逛书城)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举一反三。

今天麦老师带了400块钱逛书城,想买11本科技书和12本《数学乐园》,《数学乐园》24元,科技书15元,够钱吗?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学习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进位的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 法(进位)”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两值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5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第一步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第二步在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一比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65页“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 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一小题的第一步)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个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加几。)(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 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十位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几。)(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 次乘得的积相加)。

(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66页 2题 3练习:66页。3题 4

(题

题 4

永威学校周倩)

第三篇: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学习目标

会正确笔算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进位的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进位)”]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5页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乘法进位的方法。思考:第一步先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第二步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哪些个数?相乘时,如果满十怎么办?最后算什么?如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措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65“做一做”的1、3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a、进位的数字有无写错。b、进位的数字要写到前一位的右下角。c、要小一些。(如果学生写的不合格,要指出并更正)d、有无加到前一位上去。

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忘了加上进位1„„ ③打“√”或“×”。

师:认为第2小题第一步对的请举手?(方法同第一掌上明珠

④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个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2)讨论几道题的第二步。

①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答案)②师:这个同学错在哪些里?(忘了加上进位1)③小结:根据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想一想,相乘时如果十位上满几十怎么办?(幻灯出示:相乘时如果个位上满几十,仍向前一位进几,进几就在前一位上加几。)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把两次乘得到积相加)(4)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得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66页

2题

3题 练习:66页

1题

4题

第四篇: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针对本年级组提出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专题研究而设计的。设计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各种方法融入了教学当中。同时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也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种形式交替变换,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我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素质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和联系,另一方面注意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一座“通往数学王国的智慧桥”,引出复习题。(1)口算:20×3= 300×4= 6×500= 7×800=(2)估算:97×4≈ 215×6≈ 489×7≈ 316×6≈ 学生通过答题,顺利通过智慧桥,到达神奇的“数学王国”。

二、谈话导入:

新的一天开始了,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正在举行画画比赛,他们分三人一小组进行合作,瞧,他们多团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1、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反馈)

2、你能根据看到的内容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提出例1中的问题: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先请学生估算:三盒彩笔大约是多少枝?)

4、师小结并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除了估算之外,还要计算出实际的数量,如果要知道准确的枝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5、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三、探究新知

1、计算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12×3。

师课件出示12×3,想一想:12×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2、想一想: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前面学习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12×3中的“12”不是整十,所以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呢?

3、前后四人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12×3的积,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想一想有几种算法,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分享。

4、学生讨论算法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算法,合理的算法给予肯定,不恰当的及时进行引导。

5、学生汇报算法,可能出现:(课件出示以下两种可能)(1)用加法:12+12+12=36(枝)

(2)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枝)

6、比较算法:第一种用加法计算,现在是3个12,加起来比较少,很快就能算出来,如果加的个数多了,就比较麻烦,比如8个12,9个12,甚至更多,这样计算起来就很慢了。第二种算法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后,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运用了前面学习的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出来。只是在计算的时候要进行三步计算才能算出来。两种方法比较,显然是第二种比较方便。

7、提出疑问,引出乘法竖式计算:那大家想想,还有没有更加简便或计算更快的方法呢?

8、揭示课题:今天,数学王国的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设计意图:这里这样安排同桌、及小组合作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初步合作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介绍乘法竖式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4页,小组内相互交流交流数学王国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给乘法算式列竖式的。(学生试着自学,并交流讨论乘法竖式的算理,教师巡视指导,遇到疑难时,可以给予引导)

2、学生反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算理时,适时出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3、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在黑板上板书12×3的竖式计算:

12×3=36(枝)2„„因数 × 3„„因数 6„„积

4、小结:在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时,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说算理,使算法进一步明确,算理更加清淅。)

五、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74页“做一做”3道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到黑板板演后课件出示正确答案。2、75页练习十六的1到4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共同交流、讲评。

(1)说一说用乘法计算的理由是什么?

(2)要求用竖式计算后,同桌交换检查,如果出现不同意见,可向老师提出,同时向学生调查,全部正确的人数。

(3)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有几种解答方法。

(4)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从笔算再纠错的有梯度练习,并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积极地巩固和扎实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稳步提高,同时也渗透一些科学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科的联系。)

六、课堂小结

1、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到数学王国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说一说,在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来谈收获,是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另外再次强调了笔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记得更牢固。)

七、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

12×3=36(枝)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第五篇: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课题:笔算乘法 课时:1个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班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和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位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进位,所以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个问题:“个位上的积满十怎么办”和“在竖式中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还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使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感悟学笔算乘法的价值。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算法多样

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明确计算道理

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20×3= 300×4= 6×500= 7×800= 学生通过答题,顺利通过智慧桥,到达神奇的“数学王国”。

二、谈话导入:

新的一天开始了,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正在举行画画比赛,他们分三人一小组进行合作,瞧,他们多团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反馈)

2、你能根据看到的内容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提出例1中的问题: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先请学生估算:三盒彩笔大约是多少枝?)

4、师小结并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常常除了估算之外,还要计算出实际的数量,如果要知道准确的枝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5、出示小精灵的问题: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导入主要是让学生觉得我们是有必要上这节课,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最大的发挥)

三、探究新知

1、计算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12×3。

师课件出示12×3,想一想:12×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2、想一想: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前面学习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12×3中的“12”不是整十,所以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呢?

3、前后四人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12×3的积,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想一想有几种算法,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分享。

4、学生讨论算法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算法,合理的算法给予肯定,不恰当的及时进行引导。

5、学生汇报算法,可能出现:

(1)用加法:12+12+12=36(枝)

(2)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枝)

6、比较算法:第一种用加法计算,现在是3个12,加起来比较少,很快就能算出来,如果加的个数多了,就比较麻烦,比如8个12,9个12,甚至更多,这样计算起来就很慢了。第二种算法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后,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运用了前面学习的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出来。只是在计算的时候要进行三步计算才能算出来。两种方法比较,显然是第二种比较方便。

7、提出疑问,引出乘法竖式计算:那大家想想,还有没有更加简便或计算更快的方法呢?

8、揭示课题:今天,数学王国的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设计意图:这里这样安排同桌、及小组合作是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初步合作的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介绍乘法竖式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60页,小组内相互交流交流数学王国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给乘法算式列竖式的。(学生试着自学,并交流讨论乘法竖式的算理,教师巡视指导,遇到疑难时,可以给予引导)

2、学生反馈,当学生的回答符合算理时,适时出示竖式计算的过程。

3、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在黑板上板书12×3的竖式计算:

12×3=36(枝)2„„因数

× 3„„因数 6„„积

4、小结:在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时,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设计意图:师生一起说算理,使算法进一步明确,算理更加清淅。)

五、练习巩固

60页练习“做一做”,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共同交流、讲评。(1)说一说用乘法计算的理由是什么?

(2)要求用竖式计算后,同桌交换检查,如果出现不同意见,可向老师提出,同时向学生调查,全部正确的人数。

(3)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有几种解答方法。(4)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从笔算再纠错的有梯度练习,并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为了学生积极地巩固和扎实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稳步提高,同时也渗透一些科学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科的联系。)

六、课堂小结

1、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到数学王国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说一说,在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学生自己来谈收获,是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另外再次强调了笔算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记得更牢固。)

七、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

12×3=36(枝)

2„„因数

× 3„„因数 3 6„„积

下载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用竖式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而我们正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学生对此比较熟悉。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接到老师......

    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说课稿

    下面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与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和作业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笔算乘法》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一)教案[推荐]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能力目标: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情感目......

    笔算乘法教案

    一、 教材依据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瓦岗寨乡大范庄小学 张瑞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 笔算乘法(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评课稿[五篇材料]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评课稿(3篇)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评课稿1今天听了李老师的笔算乘法一课有以下几点想法: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很自然的过渡到新知学习。买7套你会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