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自然之道》教案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自然之道》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读幼、侦等7个生字,会写滩、嘲等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读法、朗读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故事动画(拔苗助长),学生猜成语,畅谈道理,老师引出自然之道。(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四川中公教育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自主概括——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3.自主质疑。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质疑,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三)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1.为什么救幼龟。研究“救”的原因,体会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内容。
(1)抓住有关词句,理解我们和向导救幼龟的原因。(“探”、“若无其事”、“极不情愿”)(2)结合词语,读懂向导口中“自然之道”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4)教师小结:总结内容,归纳方法。
2.“愚不可及!”研究“害”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可及等。
(1)教师创设情境,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
(2)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想象表达。教师指导配乐朗读,读中感悟。(3)感情朗读,触动学生情弦。
3.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呢? 探究“救”了一只,却“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心灵”。
(1)探究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关键处反复揣摩,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
四川中公教育
(2)引导学生抓住“悲叹”等,角色体验朗读。到底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4.教师小结:要遵循自然规律(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探究写作: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等,看有什么新发现?把新发现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中公资深讲师程鑫解析
第二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美术《山水画》教案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美术《山水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学习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运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通过山水画的学习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对比、欣赏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与山水画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及课件;(2)山水画的工具材料。【学生准备】
山水画的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
四川中公教育:sc.offcn
四川中公教育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欣赏导入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提示学生注意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引导学生从绘画工具以及绘画技法等方面进行区分。由此引出中国山水画的概念,导入新课。(教师板书)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名作欣赏,初步感知
教师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两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幅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学生观察作品,分析讨论,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
1.《吴中山水图》描绘的是秋冬的景色,而《柳桥独步》描绘的则是春天的大好时光。二者的相同点都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但第一幅未设色为水墨山水,第二幅则为青绿山水,有设色;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2.两幅作品中画家在表现山石时大多使用侧峰,而在描绘树干、房屋等细节是则是中锋居多。
教师总结补充: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分类,主要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与浅绛山水;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用笔方法则有中锋、侧峰与逆峰。
(二)对比变化,深入探究
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两幅作品的局部画面放大,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一下问题: ——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
四川中公教育:sc.offcn
四川中公教育
——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学生分组探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评述:
1.近景的表现手法最为细腻、精细;中景的表现方法则较为概括;远景则是将山石的外轮廓表现出来即可。近的画得具体,远的简单,近的浓远的淡。近干远湿。
2.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中国画的墨色层次: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环节三:拓展延伸(一)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向学生示范并讲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具体表现技法: 1.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
2.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二)学生实践练习
学生尝试运用医学知识进行初步练习、感知。1.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中锋、侧峰、逆峰; 2.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焦、浓、重、淡、清。(三)师生分析补充
师生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环节四:巩固提高(一)学生实践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注意以下事项:
1.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四川中公教育:sc.offcn
四川中公教育
2.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3.注意室内清洁卫生。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二)作品展评 1.作业展示、评价。
请学生自己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从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来进行表述。2.教师总结
六、课后反思
中公资深讲师范慧敏解析
四川中公教育:sc.offcn
第三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山中访友》教案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山中访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美、形象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与自然为友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排比、拟人、反问、想象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美、形象美。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生对话式导入,“同学们,你们都有好朋友吗?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好朋友”,“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今天老师要带给同学们一个特殊的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他”,出示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二)、新课教学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思路(1)读准字音,字词
(2)大声、自由朗读,用朗读的方式来进行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作者要访问山中的哪些朋友呢?拿笔划一划。
四川中公教育
(3)这些朋友也是我们常见的,我们通常称之为——“景物”,区别“山中访友”“山中观景”的区别?在作者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赋予了生命,他们都能说话,都和我们能交流,都是我们的朋友。(亲近、喜爱)2精读分析、体会语言特色
再次朗读课文,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喜爱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的?并分析一下这些句子
(三)、巩固提高
点拨: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景物仿佛都写活了,都有了自己的生命,在朗读中,哪一种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想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填充句子: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通过学生的表述,反映他们对于课文语言的理解和领会,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句话,着重朗读,深入体会,再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四)、小结作业
拓展延伸回去搜集关于大自然的图片,明天课堂上和大家分享。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好像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可以尽情地亲近自然,同时应该保护大自然。
五、板书设计:
四川中公教育
中公资深讲师胡羽解析
第四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教师招聘试讲备考: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
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掌握基因工程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并能阐明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书中以及ppt课件中的插图、图片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基因工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和步骤。难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用具
彩色橡皮泥,剪刀,卡纸,小刀等教具。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抗虫棉的图片实例,教师设问:棉花本来是没有抗虫特性的,那么它是怎样获得抗虫性状的呢? 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四川中公教育
学生回答:通过基因工程。
教师设问: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科学家正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了棉花中从而使棉花表达抗虫毒蛋白。这种对基因的编辑操作是怎样实现的呢?学习了《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大家就有了答案。
(二)新课教学 1.基因工程的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同时在ppt上出示概念中的关键词以帮助学生理解:体外,DNA剪切拼接,细胞内表达,产出人类所需产物。
学生复述概念: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有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教师设问:既然基因工程是可以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那么具体是用何种工具进行操作的呢?引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通过多媒体展示
2.操作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回顾DNA的分子结构知识: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
教师ppt呈现概念: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演示限制酶EcoRI作用过程的Flash动画。(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教师着重强调:末端互补的碱基能够通过氢键粘合,只有DNA“骨架”末端的缝合才需要DNA连接酶。
(3)运输工具——运载体
四川中公教育
借助教材中的示意图指导学生归纳:
常用的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3.操作步骤
教师设问:基因工程是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从而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那么具体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呢? 学生观看基因操作步骤的有关模式图,对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并思考一下问题(1)限制酶作用的对象有几个?(2)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一定表达吗? 教师引导下学生总结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
4.基因工程的应用
教师设问:基因工程除了培育出抗虫棉,具体还有什么用途?从而引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实例基因工程在:(1)作物育种:抗虫棉,转基因大豆等(2)药物研制:青霉素、胰岛素等
(3)环境保护:降解石油等污染物方面的应用。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四川中公教育
教师设问:基因工程的用途真的很大,而且我们人类已经创造了很多的转基因生物,生产了转基因食品,但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是自然界原有的,那么它们安全吗? 学生思考后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三)总结提升
回顾了本节课内容,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四)巩固练习
分小组利用橡皮泥、卡纸、小刀等工具模拟基因操作。(五)课外拓展
假如你是一名从事基因工程研究的科学家,请从下面选取材料或自定材料,大胆想象,“设计”一种转基因生物,并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棉花 大肠杆菌 梧桐树 具有抗虫基因的苏云金杆菌 人的胰岛素基因 水母的荧光基因 各种质粒 DNA连接酶 多种限制酶 中公资深讲师许萌萌解析
第五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备考: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备考: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读写并掌握“轩榭、败笔、邱壑”等词语,初步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欣赏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感悟文中语言的特点,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难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美景图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
四川中公教育
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今天,我们就跟着叶圣陶老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吧。
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范读录音,检查预习情况,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1)辨明字音:模(mú)样 相间(jiàn)(2)辨明词义: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请学生交流苏州园林给自己的第一映像。(让学生明确苏州园林的代表性地位及其图画美。)深入研读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学生讨论,明确:
1、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
3、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找到的语句,体会语言美。
四川中公教育
巩固提高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如此醉人的艺术美让人心神驰往。请学生与全班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描写苏州园林的句子,并说说原因。
(明确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等,分析其作用。)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举例子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④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全班齐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中国建筑的美。)小结作业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以及说明方法,体会苏州园林的图案美,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选择苏州园林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画下来,下节课带着作品,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尝试使用本节课中学习的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四川中公教育
中公资深讲师李霜逸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