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掌握明治维新的目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提高阅读、分析和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明治维新的背景、性质和影响;感受到改革对历史、国家民族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难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并感受到改革对国家、民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日本是中国永远都不会搬家、以为很熟悉其实很陌生,关系已经到冰点的邻居。日本地理位置不优越,但是这样的国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摇身一变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究竟是怎么办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一段历史: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教师:我们其实从初二就开始关注日本了,在初二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有着什么民族性格的国家?(善于模仿的民族),主要是学习哪个国家?哪个朝代?后来进行了什么改革?这场改革使日本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问题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一,日本变身记(1)——中国的学生(板书)
善于模仿:学习中国——大化改新——奴隶过渡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的影响:对日本影响很大,几乎把日本打造成为第二个中国。其社会结构也和中国非常相似。1,日本的幕府统治(1)幕府统治的危机:
内忧:等级森严;幕府的黑暗统治。
教师:举例说明“天皇”作为“虚君”和“将军”拥有“实权”两者身份权利地位的悬殊。
外患: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造成了“黑船事件”的发生。美国佩里将军率军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迫使日本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国家面临殖民地的危险。
教师:用图片讲述“黑船事件”
日本反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日本找失败的原因,并选择应对的决策?
2、武士挟天皇以倒幕
简介:武士阶层
教师提问: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武士阶层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由于经济地位的变化,武士由幕府统治的支柱变成了倒幕派的中坚力量。
(1)时间:1868年
(2)倒幕过程:倒幕派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反对幕府统治。1868年在伏见、鸟羽一战中,打败幕府军,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书本P85)
(3)倒幕结果: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
教师:明治天皇的第一个目标:掌握权力;第二个目标:富国强兵。重新掌握实权的日本明治天皇,为了复兴民族,让日本富国强兵,他会怎么做? 简介福泽渝吉,其本人及其他日本代表们的思想对明治维新走向的深刻影响。(说明:展示福泽渝吉的照片及其思想观点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转变动机)
二、日本变身记(2)——西方的学生 日本步入近代化的改革——明治维新。(1)时间:1868(2)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3)内容:①政治: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②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③军事:实行征兵,建“皇军”和“警察”制度 ④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4)影响:(两条路)
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走上举国主义扩张道路
(5)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一场改革。
教师课件展示反映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图片资料,印证明治维新的作用和影响(图片、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特别说明“文明开化”的内涵,并就日本重视教育举例说明,加深学生领会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决心和成功的必然性。补充:为了更深入学习西方,派“岩仓具视”为首的使团出访欧洲等史实。但:
这样改革下的日本还是日本吗?
教师: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开始了有限的宪政统治,纠正维新变法“过”的行为,开始有意走具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三、课文小结 请同学根据板书简要小结本课内容。
四、知识应用:
比一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讨论:日、中“维新”一成一败的原因
五、启示升华: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师生总结:当今中国与日本因为历史原因关系至今很敏感。中国想战胜日本,但不想了解日本,面对未来,是很危险的,因为“知日”才能“制日”。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外人可以打败我们,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行动比口号更重要,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而想要战胜自己,需要每一个人的进步与努力。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上册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点。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的小字、史料和图片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悟明治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锻炼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通过武装倒幕建立起的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实行民族振兴的历史转折点,给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经验。
2.日本这个民族通过对外学习,旁征博采,得以不断发展。这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有很大的启示。教学重点
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
体会日本不断对外学习的精神
新课导入:
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六十年代,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包括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南北内战,还有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日本的明治维新。
大家知道,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而东亚的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那么,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
讲授新课:
一、背景:
通过武装倒幕,以明治天皇为首的、中下级武士掌控的明治新政府成立。为了“维护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推动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二、目的:“维护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
三、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主要内容
政治: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设立府、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有限的宪政统治 经济: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
同时,还建立了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文化: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五、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2)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3)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二)消极影响:
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 和平的一个威胁。
六、从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
①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向外来民族学习先进文化 ②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坚持改革开放(须言之有理)
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而日本是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封建势力力量薄弱
八、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①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
日本是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的,而俄国在改革前早已走对外侵略扩张的路线了。课堂小结
复习这节课内容,学生归纳并回答。
课后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些改革?请同学们认真进行归纳、整理。
第16课《明治维新》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沦为半殖民地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推动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3、“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4、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①明治维新 ②俄国1861 年改革 ③大化改新 ④维新变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5、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材料二:“泰西以五百年讲求之者,日本以二十余年成之,治效之速,盖地球所未有也,然后北遣使以开虾夷,南驰使以灭琉球,东出师以抚高丽,西耀兵以取台湾,于是日本遂为盛国,与欧州德法大国颉颃焉„„迹其致此之由,岂非尽革旧俗,大政维新之故哉?”-----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
材料三: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 年开始修改条约,至 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材料二: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吸取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材料三:见下图。
岩仓使团赴欧洲考察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何事?
(2)、根据材料
一、材料三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3)、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对待“西洋文明”的什么态度?
日本的西式学堂
(4)、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日本的这一事件及其态度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启发:从改革和开放两个角度思考)
第三篇: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闵行中学
范江
【教学立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天下大乱;诸子百家为实现天下大治,竞相争鸣,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路径。【教学目标】
知道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和诸子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导致百家争鸣出现的诸多因素,体验历史现象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习得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成因的方法;领悟先秦诸子实现天下大治的伟大理想和强烈的人文关怀。【重点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
难点:诸子的主张和对后世的价值。【教学过程】
环节1:出示历史学家对“轴心时代”一段论述(见资料附录1),提出问题:此时各文明出现了哪些伟大的精神导师? 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历史上的处境等根本性问题?
设计意图:引出百家争鸣现象,导入新课,并点出中国思想家思考的角度与其他文明思想家的差异,为课后总结埋下伏笔。
环节2:通过“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出现了诸多新现象、新事物”进入本环节。呈现图片(郑庄公举行大典留下的祭祀坑)和周郑交战的一段历史叙述(见资料附录2),请学生思考:这两个材料反映当时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政治新格局。
设计意图:以二则材料表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并接着叙述春秋战国出现的政治混乱局面,进而顺利引出该时代的特征:天下大乱。
环节3:以“变革还不止于此,经济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为 过渡进入本环节。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铁质农具图片(见资料附录3),介绍铁器的出现和优点,以文献中记述的历史人物姓名和考古成果牛尊(见资料附录3)相互印证表明当时已出现犁耕。
设计意图:叙述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阐明社会变革的经济因素。
环节4:通过“经济的变革带来了社会风气的变化”进入本环节。用廉颇门客的一段话(见资料附录4),启发学生思考该门客眼中天下人交往的原则。
设计意图:由该材料体现当时追逐利益的社会风气。
环节5:叙述私学的兴起,旧的社会等级崩溃,知识分子游离出来形成新的士阶层。
设计意图:表明士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当时最活跃的阶层,成为百家争鸣的主体。
环节6:提出“怎么从大乱到大治?”这一关键问题,并讲述百家争鸣的出现。
设计意图:该问题既是对此前几个环节的总结,也是诸子百家思考的核心问题,为此后儒法道三家观点的介绍建立主线。
环节7:依据《论语》中几段的经典语句(见资料附录5),阐释孔子“仁”、“礼”思想。
设计意图:以孔子的语录来介绍其思想,突出儒家以道德协调人际关系,重构社会秩序的特点。
环节8:以孟子(见资料附录6)和荀子(见资料附录7)的经典语录介绍二人的核心观点。
设计意图:阐述二人的思想,强调孟子思想中对君主的制约。
环节9:依据韩非子的经典语录(见资料附录8),请学生们思考法家对社会变革的态度和法家“法治”的价值。
设计意图:表明法家对社会变革的肯定态度影响了其主张,凸显法家以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重构社会秩序的特点。环节10:用老子的经典语录(见资料附录9),介绍其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思想。
设计意图:强调老子思想中的哲学色彩,突出其希望回归自然、原始状态来化解争端、恢复秩序的特色。
环节11:以板书回顾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诸子百家虽然具体主张迥异,但思考角度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归纳出诸子百家思考的角度都是实现天下大治,进而点出中国知识分子重政治、重人事的特点,回答了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前后呼应。
环节12: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诸子百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为过渡,进入本环节:历史的“近”与“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儒法道三家中,哪个学派在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为什么?从历史长时段来看,儒法道三家的思想有何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第一个问题从当时来看,理解了为何法家受君主欢迎,自然就明白为何儒道不为君主所欣赏。第二个问题从历史长时段来看,通过挖掘儒法道三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价值,凸显他们塑造民族文化基因,成为民族文化之根的巨大影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孔子陪坐在鲁哀公身边,鲁哀公赐给他桃子和黍子。孔子先吃黍子而后吃桃子,鲁哀公身边左右侍从都掩口而笑。鲁哀公说:“黍子,并不是吃的,而是用来擦 拭桃子的。”孔子回答说:“我知道这种用法。那黍子是五谷中排在第一位的东西,祭祀先王时它是上等的祭品。瓜果蔬菜有六种,而桃子为下等品,祭祀先王的时候不得拿进庙中。我孔丘听说,君子用下等的东西擦拭高贵的东西,没有听说用高贵的东西来擦拭低贱的东西。如今用五谷中高贵的来擦拭瓜果蔬菜中低贱的,是用上等的来擦拭下等的。我以为这样做损害了礼义,所以不敢把桃子放在宗庙的祭品前面先吃。”
(1)列举孔子的主要贡献。(3分)
(2)概括材料中所呈现的孔子形象。(4分)
(3)这段故事来自《韩非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为何要塑造以上孔子形象?(6分)
【资料附录】 1.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此时,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一些伟大的精神导师。
——王家范: 《大学中国史》
2.新格局
(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郑庄公行大典的祭祀坑 3. 新工具和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
青铜牛尊(春秋时期)
《史记》等古书记述孔子弟子的名字: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牛子耕。4.新风气
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孔子:以仁释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6.孟子:呼唤“仁政”
“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7、荀子:“礼法并用”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
8.法家:厉行“法治”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9、道家:无为而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第四篇: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
(二)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乱”?
2、怎么“乱”的?
3、天下大“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三)板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会“乱”(板书)
1、要求学生根据第一章所提供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史料,分析周王室衰败的必然性。(小组讨论)(①分封制确保了王室的血脉;②王室内部矛盾的不断显性化与统治力的衰弱。)乱世出英雄(板书)
1、总括:(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2、故事讲述(1)退避三舍;(2)秦晋之好;(3)问鼎中原;(4)卧薪尝胆。
3、课本剧展示,回归历史:卫鞅力劝秦孝公纳其主张,实行变法。
4、齐桓公率先称霸(1)条件
a)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处东方,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b)锐意进取,实行改革——管仲改革,国力逐渐强盛;
c)战略战术——“尊王”、“攘夷”,整合也力量,树立了威信,最终成就霸业。(2)结果:齐桓公吹响了争霸有号角,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诸侯国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出现了以齐、宋、晋、秦、楚为代表的“春秋五霸”局面。设问:如何理解争霸也是民族融合与进步的过程?(小组讨论)(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割据状态与规模缩小,有利于国家向统一迈进。而且,诸侯国的兼并,使不同习俗的人走到了一起,也有利于民族团结。)
4、秦国后来者居上——商鞅变法,秦称雄于世,并完成大一统。(1)秦为何成为“后来者” a)地处西北,国力弱小;
b)受中原各大国轻视,被拒于诸侯盟会大门之外。(2)厚积薄发——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a)鼓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爵与田宅;
c)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
d)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涌现了一大批军事新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有利于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强化国家的控制力; d)有利于强化国王的权力;
e)但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最终惨遭酷刑而死。乱之终结——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三、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最终消灭分裂实现天下统一。当今社会,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大家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训练与评价 课后思考: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正确地对待考试分数及考试排名,不要让考试分数左右着学生的情绪以及行为。及时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们的功利性的行为,使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第三、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的教师要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倾述心声的知己,使学生压抑的心情得以释放,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余活动,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第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的特征,调整心理辅导的思路,比如,经过中考上到高级中学的学生,应该是本地区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各地区的优秀学生汇集在一起后,起点相同,原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反而多了残酷的竞争,这是教师就要给学生进行自信心的教育,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第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机制,全方位的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总体的表现和延续。帮助和教会学生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只要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就能够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一定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五篇:(新)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竞相进行政治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因而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社会现象。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导致了社会的转型,秦统一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这一课,在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是中国历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过渡时期。遗憾的是这个课题把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并列说明,有点“混淆视听”,百家争鸣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是社会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反映。另外,课本“社会大变革”一栏目第二段内容的编写,我觉得不是很好,“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这句话是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总结,可以放在本篇结尾,或者放在秦朝部分来讲述。因此,在本节内容教学中,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次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高一(5)班是一个普通班,全班40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历史学科知识准备严重不足,开学两个月来,历史学科一直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对重大的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显然还是比较欠缺,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基础知识的铺垫和引导性材料的提供,深入浅出,让学生学会解读、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规律。【指导思想和方法】
立足于学生,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材,网络资源,文献资料,多媒体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东周的建立;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推广;知道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知道列国战乱;知道列国政治改革;知道百家争鸣的出现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了解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之间的关系。
方法和过程:(1)在学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推广,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学会简单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
(2)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导致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的推动作用的史实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3)通过阅读诸子百家经典,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初步理解诸子思想的时代意义。学会阅读文献,通过文献资料来分析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春秋战国前后500年的激荡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到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的社会转型。
(2)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说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的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产领域的变革;政治领域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难点:生产领域的变革;
社会变革产生的背景和结果。【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复习前面的内容导入新课。
讲述:我们今天学习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在学习这课内容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夏商周的内容,夏朝是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商朝的内外服制确立了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商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制作技术和成熟的文字,确立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世界地位。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和周公的德治与礼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属于哪个阶段呢?
展示幻灯片2:中国历史朝代
学习内容:
1、西周的建立;
2、东周的建立;
3、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
展示幻灯片3: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
讲述: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我们从哪里开始呢?了解一个王朝或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状况,我们往往从经济领域首先开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文化、法律、宗教等往往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怎么样呢?
展示幻灯片4:经济领域
讲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样新东西,一个是体制农具,另一个是犁耕技术,(问:这两样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铁制农具和农耕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量的荒地开垦为可供耕作的农田,这些耕地的出现不是一件小事,问题是这些耕地归谁所有。按照西周井田制由公田和私田之分,(问:这些耕地属于公田还是私田?)大量私田的出现,客观商促见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活跃起来。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自耕农和地主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周以来农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来自社会最基层的变化,这一变化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震动。
土地成了财富的代名词,竞相占地成了当时普遍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地发生,最终以列国争霸和七雄并起写入历史。
展示幻灯片5:春秋形势图 展示幻灯片6:战国形势图
展示幻灯片7:连年征战,社会动荡不安 展示幻灯片8:政治领域
讲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争霸一方,纷纷进行内政改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内政改革,我们首先来认识几个人物。
展示幻灯片9:政治领域
讲述:这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展示幻灯片10:政治领域 讲述:李悝是战国初期有名的政治家之一,是战国初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中第一个起来变法的人。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李悝在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国家。
展示幻灯片11:政治领域
讲述: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的是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变革主要由:1)废井田、开阡陌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度,开阡陌,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中央集权的实行,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发展了社会经济,壮大了地主阶级经济力量,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以上几个人物,我们可以看出,列国内政改革的共同特点是 展示幻灯片12:政治领域
讲述:从刚才几个人物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各诸侯竞相起用贤人,进行变法改革,其共同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措施都有举贤人,奖励耕战,战国时期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扩大到官吏、行 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这里有个问题,哪来那么多“贤人”?我们补充一点,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打破了原来“学在官府”的现象,掌握一定文化只是的“士”活跃起来。当时兴起了“养士”之风。这些“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不同,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这是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对思想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诸子百家究竟有哪些学派,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什么看法或主张? 展示幻灯片13: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讲述: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了解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请同学们把预习填写的内容展示出来(学生回答)。
展示幻灯片14、16、18,讲解儒家法家道家的主要思想 展示幻灯片19,讲解诸子思想的时代意义
(三)小结
展示幻灯片20:课堂总结
结合幻灯片内容讲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竞相进行政治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对思想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社会现象。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导致了社会的转型,秦统一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四)巩固与提高
展示幻灯片21:巩固与提高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准确的讲,应该叫东周,始于“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得名于鲁史《春秋》,之所以历史上习惯于叫春秋,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一个从萌芽开花到成熟结果的完整阶段,历史学者们认为;叫“春秋”更能体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实质,然而,能见于历史完整记载的则是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段时间只有242年,如果真正要准确的计算历史周期的话,春秋时期应该是“平王东迁”(前770年)至“三家分晋”(前 403年),共计368年。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