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教师进修学校 林爱村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0-7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最近购买了一套新房(课件出示),同学们想去参观吗?请认真观察新房的客厅:你们看到了什么?(电视机的屏幕、沙发、茶几„„)
师:还看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课件动态演示,在物体与图形的面上扫描一遍。)师:你们看,这些面的大小是什么呢?(面积)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创设让学生参观老师新房客厅的生活情境,出示与面积密切相关的物体和图形的表面,并利用课件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对面积概念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又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感知,理解面积概念。1.指一指,感受物体的表面。
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在什么地方?(学生指,教师引导)
师:像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2.比一比,完善面积的概念。
比较3组图形的大小。同时出示3组图形:(1)面积差别大的一组;(2)封闭与不封闭图形的一组;(3)需要探究的一组。(两个长方形用肉眼无法观察出谁大谁小的)
比较第1组图形: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小圆形。引导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判断,并说明理由。
比较第2组图形:一个封闭的正方形和一个不封闭的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是不能进行比较大小的,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小结:面积可以指物体表面的大小,也可以指封闭图形的大小,所以老师在中间加上一个“或”字。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面积?(指几名生归纳概括)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生齐读概念)
[设计意图:利用课堂上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历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由直观到抽象,从而进一步完善面积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掌握面积单位。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你们知道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课件出示3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小组合作。
师:每小组自主选取1个面积单位研究。比赛一下:哪一组学得又快又好?(2)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生1:我们组是探究1平立厘米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1厘米。
师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厘米的图片,并板书:边长1厘米。
师:请大家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观察。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有哪些?(小纽扣、小楷本的方格、指甲盖„„)
生2:我们组是探究1平方分米的。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1平方分米的图片,板书:边长是1分米。
师:在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物体有哪些?(开关底座的表面积、粉笔盒正面的面积、手掌面积„„)
师:请大家从学具袋中拿出1平方分米与自己的手掌比一比。(让学生近距离感知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
师:用1平方分米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师:如果用1平方分米去量黑板的面积,你们感觉如何呢?那么有没有更 大的面积单位吗?(平方米)师: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
生3: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白纸(老师课前为学生准备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它的边长是1米。(老师把1平方米白纸贴在黑板上,板书:边长1米)。在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物体有:我家的方桌、我家电视机的屏幕、小地毯„„
师: 1平方米的地毯有多大呢?猜一猜:在它上面能站多少个人?(学生实际站一站)
师: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3平方米)投影仪的屏幕呢?(2平方米)
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认识了3个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些面积单位来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掌握了3个常用的面积单位,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巩固延伸
课件出示老师的新房,让学生继续观察:
1.填一填:下面物体的面积应填上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小孩的卧室)。
挂钟的面积大约是4()。书桌的面积大约是80()。窗户的面积大约是3()。
2.估一估:下面物体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老师的卧室)床面的面积大约是()平方米。
电脑屏幕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分米。
3.判一判:下面的面积单位用得合适吗?请把不合适的改过来。(老师的厨房)
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米。开关按钮的面积大约是10平方分米。厨房的面积大约是6平方厘米。
4、说一说:参观了老师的新房,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说一句话吗?(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又回到参观老师的新房,通过填一填、估一估、判一判、说一说等活动,既做到前后呼应,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全课小结,巩固新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
老师调整黑板上张贴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图片,由并列改为重叠。让学生直观感受3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
师:测量比较小的物体一般用什么面积单位?(平方厘米或平方分米)测量比较大的物体一般用什么面积单位?(平方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对比3个常用的面积单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3个常用面积单位的大小,突出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道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运用到的。]
第二篇: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模式
浅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模式
小学数学概念虽然是数学概念的一部分,但与纯粹的数学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它以建构一级概念为主,除了具有数学概念的特征外,还往往具有某些自然的、原生态的概念痕迹,常常以实例或以描述的方式予以呈现,如自然数、计数单位、加法、分数、圆等,所以我们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应重视其发生、发展过程。
现从数学概念学习过程的时序推进角度观查,结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提出一种线性渐进的模式:有效操作-建立表象-抽象定义-再现运用-概念体系。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概念的逐步理解过程,又是一个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感品质的过程。
一 实施有效操作,感知概念还原
数学操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可看成是概念的还原过程,将概念还原到它的最初状态、本质状态,让学生亲历发现并彻底感知概念内涵和外延。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操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各种有效活动,达到内外合一,最终获得概念的内化。
例如,“角的大小” 这一概念的教学,课前让学生准备不同边长的硬纸条做成的可以活动的角,组织教学,具体过程如下: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有大小:请大家展示一个直角,再展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再展示一个比直角大的角。通过操作感知角的大小本质特征:四人小组大家展示一个同样大小的角。再分别展示一个角,要求边短的展示的角反而大,行吗?通过刚才操作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得出结论。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生:角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进一步内化概念:根据角的定义你能解释为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吗?生: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的。„„
数学操作在概念学习中不存在单独的外部操作或单独的内部操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杜绝各种脱离学生内部操作的虚假操作现象:学生表面上动口,动手,热热闹闹参与活动,实质上这些外部操作根本没有为新的内化作准备。
二 正确加工提取,建立概念表象 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桥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在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比较-感知辨认-加工提取-建立表象。
例如教学“平行线”这个概念时,先让学生感知实物,如英语练习本上的横线,双杠的两根直杆等,然后剔除非本质特征:两条线的长短、位置、距离等,分析本质特征,建立清晰表象:两条直线无限延长永不相交,在同一平面内(可以用双杠的一条直杆和与他不相交的一条横杆来说明这两条杆所在的直线永不相交,但不是平行线,关键在于它们所处的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三 抽象升华定义,实现概念提炼
概念定义是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与凝聚,是概念习得的高级阶段,但不是最终阶段。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忽视操作与表象,仓促进入定义,学生只能得到形式的定义语言叙述而已。同样只进行操作与表象的建立,而不适时的进行抽象升华,进入概念定义阶段,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运用操作、表象、定义,可以随着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发展,在一定教学阶段形成一定认识,逐步充实,千万不能用凝固的观点,把一些数学概念教死。例如,把两个数的差说成大数减小数,这就把概念讲死了,因为两个数的差还可以是相同的数相减的结果,或小数减大数所得的结果。还有小学数学概念多数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教学时教师的数学语言也要力求准确简洁,比如“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这样讲就不准确,应该说“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15dm不读作15厘米而读作15 d m(d m用英文读)”。
四 不断再现运用,理解概念本质
不断再现、不断运用概念的价值不仅仅为了巩固概念,最为重要的是理解概念,通过对概念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辨别选择,通过与更多概念联系、比较分辨,才能激活概念各种抽象属性,让学生真正获得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概念再现与运用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扎实、透彻理解概念本质。如“垂线”概念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出现从上往下垂的非本质特征,概念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从斜线上方一点,斜线下方一点,斜线左边一点,斜线右边一点,分别向斜线作垂线,学生动脑筋画了以后,就能全方位的认识垂线,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适时的让学生作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作锐角三角形三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让学生对所学概念不断再现、运用,得到了拓展、理解。
五 沟通激活联系,形成概念体系
没有孤立的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总是处于某一联系的知识网络中,在某一数学概念得到运用时,总是从相连的概念出发,进行沟通、激活,从而形成不同的动态的概念体系。例如,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概念可通过下图整理。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实施“有效操作-建立表象-抽象定义-再现运用-概念体系”这一概念教学过程模式,应该有机融合,万不可简单割裂,相信必定有它的可行性。
第三篇: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不仅注重教学内容和要求,更要重视课程的学习过程,还要休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更能提高效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想体验,会感受,想学习。
在教学中,我时刻注重创设情境,不但重视导入课程,更注重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细心观察,感悟,从中发现探究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在教《年月日》一课时,注重导入和启发,可以提出今天是几几年几月几日?简单明了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之中,为了更深入学习,可以提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激发兴趣,既让学生探究知识,更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数苹果》一课中,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体验,调动学习积极性,认识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感受数学的乐趣,进而在愉快中学习。
二、在合作,交流中尝试,探究数学知识。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开展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创设氛围,提倡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创设互动氛围,充分让学生进行体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进行创建性思维,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剪图形,让学生动手,亲身操作,尝试体验,领悟知识过程,这样有利于探索合作学习班机会,用更多时间让学生投入实践活动,从中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优势,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探索交流,和发现者,让学生动手,手脑并用,感官体验,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灵活化,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加之亲自观察。发现,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调动了积极性,培养了能力,注重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在《数苹果》一课中,不但注重苹果图形,又重视分组计数办法,通过思维,理解优化教学环境,感悟新的教学理念。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创新学习。
学好数学的正确方法是自身的创造和升华。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形成新知识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规律,而且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加之兴趣,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学习如在教学能被2,5或3整除的数时,充分发挥的自主精神,让学生注意在自然数中找出一个数,试试看哪些能被2、5整除。学生反反复复列举,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规律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伴随着情感,兴趣上升,思维的敏捷,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效果。
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体验应用数学。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现有知识出发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价值。在课堂中,如: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时,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注意生活中的应用。亲自看一看,量一量,认一认,让学生去做,讨论,谈体会,说做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既要注重40分钟的课堂教学,又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知识,增长知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老师要深入学生的心里,与其获取知识的经历,与学生共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学生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从兴趣,乐学,好学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主动学习,发散性思维培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只要我们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科学空间观念,就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质量。
第四篇:尿的形成过程教学设计(推荐)
探究尿的形成过程
黄骅市第三中学 方学勇
一、教材分析:
《尿的形成》承接了前面的学习内容——泌尿系统及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掌握肾单位中如何形成尿液的过程。但这部分内容既抽象又缺乏一定知识的铺垫,因此,需要教师为学生架“桥梁”搭“平台”,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实现。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尿液形成的过程是非常抽象的,泌尿系统这部分结构又缺乏必要的了解,但好奇心非常强,这就给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希望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及操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对相关知识掌握更牢固。
三、教学策略: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尽量多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多媒体演示。制作直观教具,为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搭建了平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
(1)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模型,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使学生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掌握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
(2)通过动手制作尿的形成过程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意识。(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课堂气氛
出示一张尿液化验单,学生通过和正常化验单数值的比较,知道是红细胞和蛋白质的数量出现了变化,提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这种变化是因为病人哪里出了毛病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我们先来了解尿的形成过程。(从而引出尿的形成过程。)
(二)合作学习,制作动态模型
1、出示肾单位的图片,老师和学生共同简单复习肾单位的结构,进一步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接着教师提问:能不能把这个过程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立体展现出来呢?指导学生完成尿的形成过程模型。由于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我们在这里准备的实验器材多是医疗器械,比如盐水瓶,输液器等。在制作过程中,启发学生们分工合作,对每一个结构的作用更加深刻。
2、交流分享: 本实验原理是利用NAOH溶液加入酚酞变成红色作为血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在肾小囊处放置滴加稀盐酸的滤纸在此处流出的液体为透明液体作为尿液。本实验设置一组对照,即没有加入滤纸的肾小囊。实验会出现两个不同结果:加入滤纸的会流出透明的液体,没加入滤纸的流出红色液体。
(1)请第一组展示完成后的模型,并讲解。完成后发言:
1、指出模型的各部分结构
2、指着模型说明尿的形成过程。
3、通过打开液体开关完成实验。
该组装置肾小球外有完整纱布包着,并且纱布被老师提前用稀盐酸打湿,所以流出的尿液为无色透明的。
(2)请对照组第二组展示模型,该组的实验装置流出的液体仍然是红色,引导学生讨论原因,学生指出本组的装置肾小球外包着的纱布是破损的,而第一组包的纱布是完整,装置中纱布破损就相当于肾小球破损,会滤出大分子的血细胞。
(三)讨论交流,分享成果
老师提问:为什么肾小球外缺少纱布就会导致尿液成为红色?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血液的成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会形成尿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大家看模型并参阅课本62页分组讨论完成问题。(1)血液和肾小囊液成分有什么不同?说明肾小球有什么作用?(2)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并没有,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学生会对第一个问题做出回答指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然后一起解决开头提到的化验单问题,指出病人的肾小球出了毛病,使本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滤过了。第二个问题体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总结归纳
协助、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进而归纳出尿的形成过程的两个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与鼓励,为学生顺利学习下一环节的内容打下基础并增强信心。指导学生为了更好的理解尿的形成这个重点,可以分角色表演一下尿液是如何形成的,进一步归纳尿的形成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五章 尿的形成
滤过 血液
原
尿 重吸收
尿液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学好数学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因此,把握数学概念的教学十分重要.一、依据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进行教学
数学概念教学必须适合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时,应以它为依据.1.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发现该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获得概念的形式叫做概念的形成.概念形成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具体―抽象”的过程.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辨别和概括这两种心理活动,而辨别与概括又贯穿于“感知―表象―概括―概念系统”这一发展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增强辨别不同正、反例证的能力.例如,一位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了3厘米长的小棒3根,及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教师请学生先用8厘米长的小棒去围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这根小棒太长了,另外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们换掉,你们能将它们围成三角形吗?”学生互相讨论,结果围成了各种三角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后,师生共同抽象出三条线段围成封闭的图形是三角形的两个本质属性,然后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再通过变式练习,深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2.概念的同化
概念的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种使学习者掌握概念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概念,前提是学生已积累了许多初级概念,它不同于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辨别、抽象、分析和概括,一般适用于高年级教学.利用概念同化的方式掌握概念,它是由概念到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我们要采取“加强与表象联系”、“强化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等方法,教会学生辨析新旧概念的异同.例如,建立比较小数大小的概念时,可以联系整数大小的比较及学生所熟悉的元、角、分等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可先出示654与543.8321与8436,让学生回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再出示例题,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2.35元和2.41元的整数部分完全相同,2.35元的十分位是3,表示3角;2.41元的十分位是4,表示4角,所以2.35元0.059米.这两道例题都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小数大小的概念.二、使用知识迁移的理论方法进行教学
知识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以后学习的知识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知识迁移的理论有:形式训练理论、共同因素理论和概括化理论.为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注意知识间异同点的揭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水平,实现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发挥迁移规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第一步,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 × 宽;第二步,将平行四边形沿一条对角线或沿一顶点作对边的高,将它分成两部分,然后拼成等积的长方形;第三步,根据等积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 × 高.这条思路和经验,为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迁移作了铺垫.那么,在“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学时,教师只要适当提示,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两个等面积的三角形,通过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建立联系,自然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三、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教学
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大致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是形式主义地掌握概念,第二种是概括地掌握概念,第三种是创造性地掌握概念.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必须抓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一关键,实现概括地或创造性地掌握概念.1.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指对这一类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这类事物本身必须具备这种属性,否则就不是这类事物;第二,能把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譬如,长方体有许多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只有两点:第一,它是个六面体;第二,它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也就是说,长方体必须具备这两个属性,否则它就不是长方体.显然,这两个属性能把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其他多边形体区分开来.2.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譬如,分数这个概念的外延是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一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对象的总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例如,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等概念教学.角:其内涵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它的外延有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直角:内涵指角的两条边成90°的角,它的外延就是90°的角.锐角:内涵指角的两条边所成的角小于90°,它的外延是指适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