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统筹方法》教学设计
13、《统筹方法》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统筹方法》是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说明文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而事理说明文又是学生刚接触的,事理说明文侧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事物只见的关系,提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类文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应用广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意境在七年级下册学过事物说明文,对说明文的一般阅读方法有一定了解,如抓住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按照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掌握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以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等。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所以,本文仍需按部就班,详细讲析。【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及层层深入的写法。
2、了解并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表达及列图标的说明方法。
3、了解并学会运用统筹兼顾、抓主要环节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合作、质疑、探究,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认识统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敢于质疑,敢于解答,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及层层深入的写法。教学难点:了解并学习本文语言的准确表达及列图标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如:每天早上起床后,你需要做些什么事?你是如何安排这些事的?
二、走近作者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1958年华罗庚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和统筹学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数学普及工作中去,义无反顾地干了近20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从大兴安岭到珠江两岸,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北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曾到过二十多个工矿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传授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优选法和统筹学的推广与传播十几年来从一个车间、一个村庄迅速传遍了全中国。1964年写出《统筹方法平话》和《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1967年著有《优选法》和《优选法平话》。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统筹(chóu):统一筹划。
就绪:事情安排妥当。
/ 4
引子:比喻引起正文的话或启发别人发言的话。淤塞(sè):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勘(kān)察:进行实地地调查或查看。
枢(shū)纽:事物的重要关键;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扼(è)制:抑制,控制。
绝唱:指诗文创作达到最高境界,这里指最好的水利工程。权衡:衡量,考虑。
2、理清条理
全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为“总说”,用下定义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并指明其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第2-14段)为“分说”,三次以泡茶为例,层层深入加以说明,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浅显化。
第三部分(第15段)总括上文,说明统筹方法有益。
四、合作探究
1、第一自然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下定义,总领全文。
数学方法──这是精确计算(时间或路程)的方法,并非其他方法。第二句指明它运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很强,以引起读者重视。
2、“如何应用呢?”这一设问有何作用?
明确: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最能引起兴趣;结构上又起到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3、作者怎样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呢?
明确:举例──举出实有的事例,用以证明自己要讲的道理或事实。
设例──假设的例证,非事实例证。
但这种设例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因此也可以用来证明自己要讲的道理。
4、烧水泡茶这件事有几道工序?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省时?为什么? 明确:(1)需要做的事情(工序)有: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2分钟)(2)有甲乙丙三种方法。
(3)办法甲最好,因为最省时。
(4)因为办法甲工序安排合理,利用烧开水时间去做其它事情。
5、从这三种泡茶的程序中,我们可以知道统筹方法讲的是什么?
明确:合理安排好工作进程。(即工序)
五、课堂小结
《统筹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方法使得妇孺都能明白统筹方法是安排活动进程的数学方法,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字词积累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字词积累。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了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三次以泡茶为例。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写?说说三次设例各侧重在哪个方面?
明确:以“泡茶”为例加以说明,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便于
/ 4
读者理解。
三次设例各有侧重:
第一次设例侧重通过比较显示优劣。
第二次设例侧重阐述抓主要环节的必要性。
第三次设例侧重以列图表的形式说明“合并次要环节以简化环节”的必要性。
2、应用统筹方法要抓好哪几个环节? 明确:(1)把工序安排好;(2)充分利用时间;(3)抓住主要环节。
3、本文中三次举泡茶的事例,配置了三幅箭头图,并且三幅图表的设计方式都有变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用一张图表说明工序间的前提、关键,是文字说明的图表化;第二张图是在第一张图的基础上将相关的内容综合起来,说明它们彼此的关系;第三张图对前两张图作归纳,突出工序中的主要环节,突显“统筹方法”的原理。
三张图表不断简化,由具体到抽象,让人们的思维随着作者的叙说不断升华。
4、举例子、作比较是本文中主要的说明方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明确:举例子:通过列举泡茶的例子,将抽象的统筹方法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作比较:通过作比较说明事理的特征,突出统筹方法的优势。
5、本文语言通俗易懂,请列举一例,说说其表达效果。明确:例如: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 句中“不过”相当于“仅仅”“只”,有强调“不超过某一范围的意思”,突出了时间的短暂。
三、全文小结
《统筹方法》一文知识梳理
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统筹方法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一般到个别)
说明结构:递进式
说明语言:通俗易懂、活泼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画图表、打比方、列数字等
本文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定义作用:对事物做出准确严密的解释,让人们对被说明的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或印象。
举例子作用:深入浅出,使深奥的道理变得容易理解;具有说服力。(生活中常见的、易懂的、以一当十的)
作比较作用:突出合理的安排工序才会最省时间。揭示出统筹方法的特征。(本文的主要目的)
列图标的作用——将事物说明得更为直观形象,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四、作业布置
1、背诵笔记
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统筹方法
华罗庚
“烧水泡茶” →合理安排好工作进程。工序 →在多种工序中抓主要环节,主要工序。→
/ 4
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教学反思】
/ 4
第二篇: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
[ 教学要点 ]、初步了解统筹方法及其运用的益处。、学习下定义、画图表、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 教学重点 ] 要点
2[ 教学难点 ] 要点
3[ 教具、学具 ] 教学投影片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简介作者,通读全篇,解决字词障碍。
[ 教学过程 ]
一、补充解词:、统筹——统一筹划。、前提——事物的先决条件。
二、导入:
原来我们学过多种说明方法。但《统筹方法》这篇课文中用列图表的方法辅助文字说明是过去所没有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列图表有什么好处。
三、作者简介:
华罗庚(1910 — 1985),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出生于江苏金坛县。1956 年起他重视推广统筹方法,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
四、解题:
“统筹”是通盘统一筹划的意思,是一种数学方法。本文节选自《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统筹方法”是把数学原理用于工农业生产规划及工程施工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本文把复杂的数学方法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它有什么作用呢?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 ] 分析课文段落层次,并分析第一段,掌握所用的说明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熟读课文,明确课文分段(师生讨论):
第一段(1):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并介绍它的应用范围。
第二段(2 — 15):设例并用图表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应用价值。
第三段(16):指出应用“这种方法”需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分析第一段:、统筹方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
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其实用范围是怎样的?
企业管理、基本建设、有关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中。、因其运用范围广,所以有研究、介绍、普及的必要,这也就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三课时
[ 教学要点 ] 分析课文第二、三部分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给《统筹方法》这篇课文分了段,并讲了第一段,这节课我们主要讲解第二段。在讲第二段之前,我想问问:什么是统筹方法?(程度较差的同学回答)
二、讲解第二部分(2 — 15)
要求回答: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举例子:作者举了“烧水泡茶”的例子(三次)
画图表:后两次举例,作者都画了一幅图,来作进一步说明。
作比较(这不是主要说明方法,如学生没有回答,也可忽略):作者通过对“烧水泡茶”三种方法的比较,说明应用统筹方法产生的价值。
(一)第二段第一层(2):用设问句说明如何应用统筹方法。
提问: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复习旧有知识,点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通过设问说明统筹方法如何应用,主要在于把工序安排好。
(二)第二段第二层(3 — 14):以“烧水泡茶”为例,分三次对统筹方法的应用作了深入浅出、具体确切的介绍。、第一次举出三种安排工序的方法,(1)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工序安排不同
甲:烧开水 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乙:烧开水 之前,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丙:烧开水 之后,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②花的时间不同,甲: 16 分钟
乙: 20 分钟
丙: 20 分钟
(2)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说明什么问题?
①作比较
②说明 合理安排工序(板书)的重要性,安排得好,可以节省时间。
(3)哪一种方法最好?(办法甲)、第 8 节的作用是什么?
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说明此处举的例子只是一个引子,有关统筹方法的科学道理还有待进一步说明。、第二次举“烧水泡茶”的例子(9 — 10)
(1)作者为了进一步说明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画图表)
(2)解说:“浇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烧开水、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是泡茶的前提”—→分析: 抓住主要环节(板书),也就抓住了关键。
这样做可以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3)运用图表更清晰,更条理化、要求学生朗读第 11 节:
(1)提问:作者把日常生活中泡茶的先后工序与近代工业相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为了说明在近代工业生产中使用统筹方法的重要性。
(2)解说:这一节运用了俗语、文言词语、成语,深入浅出说明近代工业生产中应用统筹方法的重要性。
A :工业生产中应用统筹方法的复杂性表现在:
①任务多:几百几千甚至几万
②关系多:错综复杂,千头万绪
B :如果安排不好:
①个别要影响集体
②会降低效率,延长工时、第三次举“烧水泡茶”的例子(12 — 14)
(1)通过这次举例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
可以 合并次要环节(板书)
(2)解说:
①首先,作者指出“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这些工序没有时间关系,又是同一个人做的,所以可合并列出第二个图表。
②然后又用数字代替文字,列出第三个图表。(图示)
③最后,第 14 节又说明这样做不是“小题大作”,工作环节多时,就非常有必要了,再次指出统筹方法的重要性。
(3)小结:作者在列举了图表①以后,已经把统筹方法讲清了,为什么还要连列两个图表?后两个图表有什么作用?
三张图表一张比一张简化,而问题要害则一张比一张清楚突出。
①图 2 比图 1 简化,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②图 3 到图 2,用数字代替文字,用数学语言说明数学问题,这样有数学特点,也更加科学、简明。
③三张图表来概括说明,归纳,省去不少文字说明,笔墨经济。
(三)第三层(15):从分析和比较中得出结论,统筹方法在具体生产实践中,不仅在时间问题上,而且在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上都能广泛地应用,进一步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价值。
三、第三部分(16):指出应用统筹方法需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句话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小结:作者通过举例子和画图表等说明方法把统筹方法这种抽象的数学方法解说得非常明白,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统筹方法,并学会如何应用它。
五、练习: 有三张饼,每张饼的一面烤熟需一分钟,那么烤熟一张饼所需时间即为两分钟。现有两个烤炉,请问最快需几分钟能把三张饼全烤熟?(三分钟)
第四课时
[ 教学要点 ] 总结写作特点,着重理解掌握画图表的说明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总结写作特点:、由浅入深,从概括到具体,逐层深入的说明顺序。、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总结、讲解):
(1)画图表
(2)举例子
(3)作比较
此外,还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二、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设例,来说明这一原理,并了解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
[ 板书 ]
统筹方法
画图表举例
子
(图示略)第一次:合理安排工序第二次:抓住主要环节
第三次:合并次要环节
第三篇: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教案
孙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学习本文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2、体会课文文通俗、简明、易懂的语言特点。
3、了解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
三、计划课时: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在《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打赌赛马。双方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而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分别都比田忌的三个等级的马稍强一些,所以,每次用相应等级的比赛,田忌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田忌的谋士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最后田忌终于赢了齐王,同学们知道孙膑用的是什么方法吗?(ppt列出图表)
答案预设: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虽先输一局,但后两局,孙膑以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比赛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师:你认为田忌取胜的原因何在?
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得到了转败为胜的结果。孙膑的这则事例中运用的就是统筹方法。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或是工业、农业及各行各业工作的过程中,无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统筹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认真研究,肯定能大有裨益。
(二)、作者介绍:
1、师:(1)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2)华罗庚的身份是?(出示ppt介绍)
人民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191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解放后,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在数学领域成就突出,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等。
华罗庚不仅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他就走出书斋和课堂,来到广阔的工农业生产实践之中。
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简称“双法”),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了《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物。
(二)初读课文,掌握概要:
1、通读课文,标出段的序号,圈点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或看注释解决字音、字义问题。(ppt出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华()罗庚裨()益卑()之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卑之无甚高论:见解很一般,没什么高明的见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通力:一同尽力,齐心协力。
裨益:益处。
2、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1)问: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说明对象)——统筹方法。
(2)问: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于统筹方法的哪几方面内容?(提示:抓住过渡性语句是划分文章层次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有效途
径。)
过渡句:“如何运用呢?”(承上启下)“当然,这种方法”(承上小结)归纳说明内容:第1节:统筹方法的定义。
第2—14节: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第15、16节:统筹方法的应用前景。
(三)研读课文:(研究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师:统筹方法是一种深奥的数学理论,要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生产者能读懂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的,让我们来看看华罗庚是怎么做到的。
1、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问题:
(1)什么是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同学们知道这叫什么说明方法吗?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安排工作进程”是统筹方法的内涵和本质属性,“数学方法”界定了统筹方法的所属,它是一种数学方法而非其他,这句话简明、扼要、准确、科学地说明了什么是统筹方法。
(3)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开篇就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有何好处?
使读者对统筹方法的概念有个正确的认识,便于下文的具体说明。
(4)第一段还讲了什么内容?
统筹方法的实用范围。正是因为运用范围广泛,所以才有研究、介绍和普及的必要。
2、分析第二部分:
“统筹方法”既然如此有用,那“应该如何应用呢?”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作者在第二段用一个“设问句”开头,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问题: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那么作者是怎样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的呢?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子:以“泡茶”为例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
(2)课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写烧水泡茶喝,请再次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共写了几次“泡茶”这几次以“泡茶”为例有何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一次泡茶:第3—8段。
第二次泡茶:第9—11段。
第三次泡茶:第12、13段。
(3)分析第一次泡茶:
1问:你能将“烧开水泡茶”的过程讲出来吗?泡茶有几道工序?五道。○
2问:在文章中,作者说这五道工序有几种安排方法?3种。○
3问:哪种办法最好?甲。圈划作者介绍这三种办法的字词,说说哪些○
词最能表明作者对办法甲、乙、丙的肯定或否定态度?
如:“等”水开了的“等”:体现从容不迫、顺理成章的意思,表现了办法甲的合理性。
“坐待”:坐以等待,坐以等待,有白白浪费时间之感,不合理。
“急急忙忙”:更是有手忙脚乱之感,体现了工序安排不合理。
“窝了工”,因调配不当,工作人员无事可做。
4作者为什么要例举甲乙丙三个办法? ○
通过甲乙丙三个办法的比较,得出了“甲”办法因为工序安排的好而节省了时间,而乙、丙都因为工序安排不当而浪费了时间,从而让读者理解了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揭示了“统筹方法”的实质:科学合理的安排工序,进而引出统筹方法是生产管理的有用办法,使读者对统筹方法的内涵和使用有了初步认识。
(4)分析第一处图表作用:
1问:书上配上的图表1—1是对哪种方法的说明?有谁知道这是叫做什么○
说明方法?
办法甲。列图表。
2问:○看看这幅图表,想想,如果没有文字的解说,只有图表,看不看的懂?(请一位同学解说这幅图表)说说列图表的好处。
这幅图表清晰直观地说明了“泡茶”各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及相互关系,初步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其运用。
(5)分析第二次以“泡茶”为例:作者一例多用,在第一次举“烧水泡茶”为例时,已经指出统筹方法能在生产管理方面运用,但这还不够,作者继续以“泡茶”为例,“拓展深入”,是想说明什么道理?
以“泡茶”为例,说明办法甲优于另外两种方法的原因在于:“抓住了烧开水这个环节”,运用统筹方法的关键是抓主要环节,这样才能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统筹方法是为知道工业生产服务的,在“泡茶”中抓住“烧开水这个主要环节”,进而推理得出,在近代工业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想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也必须抓关键、抓主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
(6)第三次以“泡茶”为例,作者说明了什么道理?
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7)分析第二幅图表作用:
问:图1—2和图1—1相比,有何差别?
比图1—1更简化,将次要环节合并,说明了运用统筹方法,可以合并次要环节的道理。
(8)分析第三幅图表作用:
问:比较图1—2和图1—3,说说图1—3相较图1—2有何优点?
进一步简化,用数字代替了文字,将其过程图抽象为数学公式。这是因为,复杂的工序有可能包含几百、几千甚至好几万个任务,难以一一用文字表述,改用数字语言表示,使图表有更强的概括力,更广的适应性,有利于指挥施工。第三幅图表无疑更加科学、简明。
(9)小结举例子、列图表作用:
问:作者为何要以“泡茶”为例?
设日常生活实例,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
小结:三次泡茶,都用了图表来概括说明,省去了不少说明文字,且形象、直观、清晰地显示了问题的实质。
(四)学习语言特色:
为了将统筹方法这一高深的数学方法说清楚,让人理解,我们还应注意本文的说明语言,快速阅读课文,说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请你举出一两个例子来说说。
(1)口语:“好像是废话”“走路要两条腿走,吃饭咬一口一口吃”,通俗,风趣。
(2)成语与文言词汇:错综复杂、“卑之无甚高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活泼,简明易懂
(五)自我总结:
问: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说明文的一种,今后我们再遇到这类说明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明确说明对象、抓说明对象特征。
2、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分析说明顺序。
4、研究语言风格。
(六)拓展延伸:
1、提出生活中的现象,懂得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1、做作业(30分张宏每天下午放学后5点10分到家,他要做这几件事:○
2烧饭(40分钟)○3叠衣服(30分钟)○4洗碗(2分钟)○5整理书桌(2分钟)钟)○ 他必须赶在父母亲6点10分下班回来吃饭前做好。
你能用统筹方法原理,为张宏安排好做事的先后顺序,并用图表把这七件事的合理顺序表示出来吗?
2、动脑筋:有三张饼,每张饼的一面烤熟需要一分钟,那么烤熟一张饼所需时间即为两分钟,现在有两个烤炉,请问最快几分钟,能把三张饼全烤熟?
请将其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列出图标,并辅助说明文字。
第四篇:《统筹方法》教学实录/魏书生
《 统 筹 方 法 》
魏书生老师课堂教学实录简评要点
师:同学们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千位老师听课,大家有些紧张吧?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边讲方法边指导,学生按教师要求做动作)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心情轻松了!
师:心情轻松了,咱们上课(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评:引导学生适应上课环境因为魏老师是用别人的学生上观摩课,这一步似不可免
师:老师要讲的这篇文章大家可能不愿学同学们愿学小说、散文、诗歌,不愿学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一篇说明文,施加一个意念,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不愿学的文体学起来都快乐,那么语文学习不就成为一件乐事了吗?我们这节课学《统筹方法》(用隶书体板书:《统筹方法》)
师:先不要翻开书,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生:(集体)华罗庚
师:华罗庚的身份?
生:(集体)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什么叫“统筹方法”?谁能不看书,凭自己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生:就是笼统说明事物的方法
师:她敢于独立思考
生:就是系统的完成一件事的方法
师:有点接近正确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那好,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答案争取一分钟内找到并记住这个概念,现在开始!(学生看书,半分钟后陆续举手要求回答)
师:请找到答案的同学一起回答
生:(齐)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师:对,同学们没用一分钟就找到并记住了这个概念同学们说,这叫什么说明方法?
生:下定义
师:对作者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谁愿意到前面,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定义?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写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比赛好吗?(学生们热情的推荐,被推荐的男生说:“我一定能取胜”,教师赞许,男生同女生上台板书)
师:写得正确,字很工整,看上去男同学写得更好一些(男同学会心的笑)
评:课文的题目就是本文要说明的内容理解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就为下面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教师从题目入手,用“激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很快的从课文中抓住“统筹方法”的概念并且记住了;动手的是学生,落实的对象也是学生,而且看得出来——学生感到很轻松这个设计可谓巧妙
师: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准备教会大家哪凡件事呢?(学生七嘴八舌,教师边重复边板书:学习重点: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
师:大家听我喊“预备一起”,用一分钟看课文下面注释,然后自问自答,可以出声(学生迅速翻开书看)
评:定向,这是魏老师教学法中很重视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
师:我暂时不提问,下面做第二件事,老师想领着咱们思维的战舰驶向何方呢?(学生边思考边说,教师板书;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
师:先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同学们想用多长时间在课文中找到这个例子并记住它?
生:(齐)一分钟(接着学生立即看教材,全神贯注,学习积极性极高教师看表一分钟后)
师:时间到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
生:泡壶茶喝(听众大笑)
师:(笑着纠正)是“烧开水泡茶”请你把烧水泡茶过程讲一遍好吗?(学生回答)
师:他说得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他说泡茶有几道工序?(学生历数五道工序)
师:作者说这五道工序有三种安排方法,书上还画了图表说明大家看书上图表是对哪一种方法的说明?
生:(集体)是对办法甲的说明
师:办法乙和办法丙怎么样?
生:这两种办法都窝囊
师:作者没说“窝囊”,他说的是“窝工”好,下面准备把办法乙和办法丙也分别用图表加以说明,请男女同学各自推荐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画图(男女生各一名到前面在黑板上画图表)
师:让他们两人先画,咱们看书上图表,大家想,如果文章没有文字解说,只有图表,能不能看得懂?
生:光有图表,我认为也可以看懂因为图很清楚,图上又有文字(学生指着图述说了一遍)
师:好!他说得很明白,的确只看图也能懂现在大家看黑板(女学生已经画完,教师对她小声说了句话,她转身在图上改了一处)
师:同学们看,他们画得对不对?
生:办法乙我认为画对了,办法丙画得不对(教师请他上黑板订正,并交待下面的同学可以商量,可以上讲台帮助修改一男学生在座位上小声说图画得不对,教师亲切的拍拍他的头,笑着问:“你怎么不上去改?”男同学站起来跑到黑板前修改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热烈商讨,有的跑上前去,黑板前有四五个学生争争抢抢,你擦我画,很是活跃)
师:(男女生都已画完,回到座位)好,我们比较一下,看起来还是女同学画得好一些,一看图就一目了然男同学的图表用序号表示,也算是一种创造(女生们非常自豪,男生们也觉得公平)
评: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做两件事:1.从课文里找到“烧开水泡茶”的例子,复述——搞清楚泡茶有几道工序,进而确定“甲”办法最好2.让学生给办法乙和办法丙画出图表如果说第1个小环节是“大众化”的——很多教师都这样做过,那么,第2个小环节的设计是魏老师独出心裁的“匠心”——它可以便学生仿照办法甲的图示动手画一画,实践一下图表说明的方法;在学生动手画图表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又乐此不疲真是一石三鸟有了第2个小环节,再来看看第1个小环节的作用,其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如果第1个小环节没有第2个小环节支撑,其价值也就很小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却正是在第2个小环节上——让学生去动手学、做
师:图表说明法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现在看我们思维的战舰距离第三个目标“读懂”还有多远呀?请同学们把全篇阅读一遍,重点读结尾一段(学生读)
师:懂了没有?
生:(集体)基本懂了
师:懂了,还要会说每位同学都把办法甲说一遍,七嘴八舌的说,大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要解放自己(学生纷纷大声述说)
评:“懂”是相对的,大声“说一遍”较之教师“讲”——对这样的课文来说,要有用得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又会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魏老师要做的一切都是从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活动起来,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师:不仅会给别人讲,还要会写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时间用笔写了,课上我们说,其实是用“口”写,回去以后把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就是用笔写,同学们愿意的话,回去写一篇短文,作业我不检查,因为我明天就要回辽宁了请同学们增强写作业的自觉性除了会说、会写,还要会用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我们应用统筹方法的实例,大家愿意商量还是愿意自己想?
生:自己想
师:自己想也可以,商量也行(过了两分钟学生要求发言)
生:比方说打扫一间房子、桌子、凳子、墙壁,那就可以先踏着桌子、凳子
师:她说的例子属于统筹安排工作进程范畴,但跟今天所学的联系还不太紧密谁能举一个做事窝工的例子?
生:比方我星期天帮妈妈做饭做菜,我家有两个煤气灶,可我却先摘菜、淘米,然后才想起烧水做饭,做完饭,才想起做菜,这样就窝了工
师:怎样才不窝工呢?
生:我先烧水,等水开的这段时间,淘米、洗菜水开后,米下锅,等饭熟的这段时间炒菜这样就节省了不少时间
师:他讲得很好,谁能让自己的思维从厨房和家庭中解放出来,举一个别的例子?
生:学校开运动会,总是在进行竞赛项目的同时,安排田赛和团体操,这就节省了时间
师:这个例举得好,大家如果细心,还可以发现更多的使用统筹方法的例子同学们以后参加工作,就可以用作者教给我们的统筹方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学会这样做工作就等于——
生:延长生命
师:对!延长生命请同学们商议总结一下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与学习过程(学生们兴高采烈的说本节课三个学习重点及难忘的学习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盼望大家今后经常运用统筹方法,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评:最后这个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好课文内容,同时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
总评: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
语文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训练课,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课,而接受训练的是学生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训练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就是在接受“训练”魏老师的课上,教师只是学生阅读和表达训练的组织者,我们见不到教师过多的讲解——因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有所得”,而这样的课文学生通过努力又完全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二、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这节课,学生学得活跃,教师上得轻松除了魏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之外,他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课堂教学,不能不说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教师充分利用“鼓励机制”,注意表扬,或用语言表扬,或投去赞许的目光;不批评任何一个在回答问题中出现错误的学生,多是给以引导或鼓励(鼓励其大胆思考);即使纠正学生答题的错误,也往往是小声提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男女学生之间开展学习竞赛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魏老师在学生竞赛中又很注意平衡,不使男生或女生感到失落或难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离开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是难以做到的
第五篇:《统筹方法》教案
《统筹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认识统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的使用。3.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将统筹方法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应引导学生多设例,并将这些例子绘制成图表示意,掌握画图表这一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生活中的统筹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及相关视频。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和网络搜集有关统筹方法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课件:生活事例
负责人王工程师讲,造一座桥,总部要求他们必须在25天内完成任务。可是,大梁浇注要5天,大梁凝固要20天,围堤抽水要5天,砌桥墩要15天,加起来共需要45天,同学们,25天的时间做45天的活儿,能完成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或是工业、农业以及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无一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认真研究,肯定会大有裨益。
2.介绍作者华罗庚。华罗庚,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理论的研究上有卓越的贡献,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生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使数学更好地为祖国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广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小、数学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巨大威力。他重视实用数学的普及工作,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生产者了解有关数学原理,并懂得其原理在生产中是怎样运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统筹方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等科普读物。以为外国数学家曾感叹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数学家和群众有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了华罗庚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的突出成就。
(观看华罗庚视频)
二、新课学习
1.课题为“统筹方法”,讲的是一种方法,因此它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那么,什么是统筹方法呢?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严谨、科学地说明这一概念的语句。(理解“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学生思考,很容易地找到第一段的第一句话: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教师讲析“下定义”的特点:定义=内涵+外延。在这儿,安排工作进程是统筹方法的内涵,本质属性,数学方法是精确地计算(时间或路程)的方法,并非其他方法,这是它的所属,是外延,两者合在一起准确而简明地指出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
3.作者为什么开篇即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
学生能想到:这是使读者对这种数学方法的性质和内涵有所了解,以便于下文具体说明。4.第一段还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统筹方法的应用范围,正因为运用范围广泛,所以才有研究、介绍、普及的必要。
三、学习语言特色
理解作者是怎样通俗、生动地把这一数学方法介绍得清楚、明白的。
“统筹方法”既然如此有用,那“如何应用呢”?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最能引起兴趣,因此作者在第二段用一个“设问句”开头,在结构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可以由老师步步设问,学生跟着回应,启发学生的思考。)
1.问:那么,作者是怎样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的呢? 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回答:
举例子:“泡茶”。举出实有的例子,用以证明自己要讲的道理或事实。或假设例子,但这种设例很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也可以用来证明自己要讲的道理。
2.(1)问:烧水泡茶这件事有几道工序?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省时?为什么?(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种来)
学生能找到:
(2)例举“泡茶”的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泡茶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以此为例通俗易懂;而且使读者了解合理安排工序的重要性,揭示“统筹方法”的实质:科学合理安排工作进程。并加以引申,引到生产管理方面,说明运用统筹方法的意义。
(3)哪些词能表明作者对办法甲、办法乙、办法丙的肯定或否定态度?
如:“等”水开了的“等”、(从容不迫、顺理成章的意思,体现办法甲的合理性); “坐待”(坐以等待,有白白浪费时间之意,不合理)、“急急忙忙”(体现工序安排得不合理)
3.作者一例多用,在第一次举“烧水泡茶”为例时,已经将统筹方法原理应用到生产管理方面了,但这还不够,于是又采用“拓展深入”的手法,由“抓烧开水这个环节”引出在近代工业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环节、主要矛盾。
(1)第二次举“泡茶”为例,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要运用统筹方法的关键是抓主要环节,这样才能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讲述:再用俗语、文言词语、成语,深入浅出地说明近代工业生产中运用统筹方法的重要性。如“废话”、“卑之无甚高论”、“吃饭要一口一口吃”、“临事而迷”、“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
(2)第三次举“泡茶”为例,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总结:告诉人们次要环节可以合并。4.统筹方法这一原理是否只能用在工业上呢?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其应用广泛。
5.本文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削减?为什么?
明确:这是本文的结束语,意在说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更有利于统筹方法的广泛运用,因此不能删减。(联系《中国石拱桥》一课的结尾,考虑到文章的写作时代背景)
四、总结全文
1.使用统筹方法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环节,合并次要环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2.作者为了把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运用方法讲清楚,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和画图表的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新课学习
1.课文中配了三幅图表,一、二幅都有文字说明,第三幅却没有文字说明,谁能看着这几幅图表用自己的话说明它们表达的意思?
抽查,结合学生回答归纳:
这三个箭头示意图又称“统筹图”。第一个箭头图,在调查的基础上标出完成一项工程或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初步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其运用。第二个箭头图,通过简化把各项有直接关系的工序联系起来,找出主要矛盾。这对复杂的工程尤其重要,便于合理地调配工序,减少窝工,从而保质保量高效率地按时完成任务。第三个箭头图,进一步简化,概括为数学公式,应用性更广。
在复杂的工序中,难以一一用文字表述,改用数目字,简单明了,有利于指挥施工。总之,以图表辅助说明,具有只管形象清楚醒目的特点,这种说明方法效果很好。
2.练习:让学生用文字简洁地表述图表的内容。3.统筹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4.从“泡茶”的事例来看,统筹方法的作用是把工序安排好,避免窝工,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是时间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考虑。
二、统筹方法用于实践的古今案例
1.千古绝唱--都江堰
都江堰——中华民族智慧文明、科学创造的结晶——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灿明珠。公元前256年秦昭襄工践位期间,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这项彪炳史册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
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从现代统筹理论角度,运用统筹思想来提高工程效能的。(观看都江堰视频)
2.太空奇迹 --“阿波罗”登月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项目,它不仅涉及到火箭技术、电力技术、冶金和化工等多种技术,还需要了解宇宙空间的物理环境以及月球本身的构造和形状,它耗资300亿美元,研制零件有几百万种,共有二万家企业参与,涉及42万人,历时11年之久,为完成这项工作,除了考虑每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工作外,还要估计各种未知因素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面对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千变万化的情况,就要求有一个总体规划部门运用一种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来解决。
(观看美国登月视频)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假如某个星期天一些同学到你家里来,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吃。请你安排好从准备到煮熟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仿照《统筹方法》一文,用几个关键词和图形,描绘整个过程。
四、拓展应用
【示例一】我在语文学习中运用统筹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前总是认为少做一点语文,短时间里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好,所以总是把语文学习放在“尾巴上”,在当天各科作业做完后才做语文,这样语文学习的时间不能保证,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学习了统筹方法后,我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整:把语文学习放到日常学习的前面或穿插其中。每天做作业的时候,有时先做20分钟的语文作业,然后做其他作业;有时把语文学习穿插在做其他作业之中,在静静地做完几道数理化题目之后,背几首古诗,做几道习题。这样不仅在时间上得到了保证,效果也不错。
【示例二】在考试的时候运用统筹方法,也能提高考试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我总是按照试卷上习题的顺序从头做到尾。如果遇到难题就糟糕了,卡了半天才做出来,甚至仍然做不出来。知道时间不多了,就急匆匆地往后做,这样便由于草率而错误尽出,更让人慌张的是题目未做完,教师就要收卷了。经历了这样的教训,再用统筹的方法来改变自己考试的答题程序,就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形了。首先还是按照顺序做题,当遇上难题,发现一下子想不出来,就干脆搁下,继续往下做。做完了回头再做难题。这样就保证了考试的时间,也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
【示例三】在打扫教室卫生的时候,我们组几个人总是一齐动手,各负其责。两个人扫地、一个人抹桌子、一个人倒垃圾。只有扫地的人较单纯,扫一遍就够了,抹桌子和倒垃圾的至少得有两次。因为扫地以后,桌子上又会沾灰尘,新的垃圾又成堆。现在我们组运用统筹方法进行了合理安排:四个人一起扫地,然后两个人抹桌子,两个人倒垃圾,这样既不需要花多时间,也不要重复工序。
五、课堂总结
1、使用统筹方法的关键是抓住主要环节,合并次要环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2、作者为了把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运用方法讲清楚,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和画图表的说明方法。
六、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裨()益 卑()之无甚高论 耽()误 统筹()2.王虹从早上起床到上学前这段时间为25分钟,他要做以下几件事:叠被(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2分钟)、刷锅(1分钟)、煮鸡蛋(10分钟)、吃早点(10分钟)。根据以上内容,为王虹画一幅箭头图(统筹图)。
3.某同学放学回家要做以下的事:烧饭(30分钟)、做作业(15分钟)、整理房间(5分钟)、扫院子(5分钟)、看晚报(10分钟)、洗菜(10分钟)、炒菜(10分钟)。请用统筹方法进行恰当的安排,并设计一张图表。
七、布置作业
请将下面的设例绘成统筹图表:
李强每天下午放学后5点10分到家,他要做这几件事:①做作业(30分钟)②烧饭(40分钟)③叠衣服(8分钟)④洗碗(2分钟)⑤整理书桌(2分钟)他必须赶上父母亲6点10分下班回来吃饭。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