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重点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难点: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
(一)、认识旋转
1.出示例
1、(课件出示旋转地钟面)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 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
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多媒体动画板示)(1)师:以上几种旋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师: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转动了?挡车杆呢?---(3)假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角形。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样子呢?(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
强调像点、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旋转
3、尝试给旋转下定义。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旋转了吗?(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
(二)、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三角形动画旋转演示)
师: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 2旋转方向
师: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用挡车杆的关和开来演示)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
师:①.当指针旋转了90°时,指针指向了哪里? ②.当指针旋转了180°时,指针又指向了哪里?
拓展应用 课后做一做。
总 结: 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教材85页3、4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重点: 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难点 :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教学过程:
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旋转运动的?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的现象?接着让学生看课本图,并回答上述问题。最后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呢?
二、导入新授。
1.看课本图根据转动,让学生回答。
(1)什么是旋转?(2)什么样的点是旋转中心?(3)_____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变,图形的旋转由_____和______所决定。
2.如图,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A′,OA旋转到OA′,∠AOB旋转到∠A′O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那么,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A的对应角是_______;∠B的对应角是_______;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 旋转的角度是______。
3.想一想。
△AOB的边OB的中点O的对应点在哪里?
拓展应用: 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
(针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找出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
总 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谈一谈好吗?
作业布置: 完成做一做。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观察、再操作、后交流反馈。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图片复习近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
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七巧板拼鱼的问题,同学们感兴趣吗?(板书课题)
2、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什么?你们了解吗? 出示七巧板图片,教师进行相关介绍。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3号和5号、一块中三角形7号、两块大三角形1号和2号)、一块正方形4号和一块平行四边形6号组成。作为传统的玩具七巧板,不同的七巧板拼法将会显现出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当然还可以拼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等。
二、教学新课: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4上的图片
师:请观察例4中的情境图,说说例4的具体要求。
2、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题意要求,用七巧板拼组鱼图。温馨提示: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3、组织交流
(1)展示标序号鱼图。
师: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2)组织说一说 说一说每板块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① 板1和板2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9格。②板3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1格。③ 板4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1格。
④ 板5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⑤ 板6可以先绕右边的锐角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⑥ 板7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11格。(方法不唯一。)
教师小结:在对图形进行变换时,要多角度考虑,不要以为一个图形只能通过一种变换的方式得到,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方式得到,还可以是多种变换方式的组合。
4、组织反思
师:请孩子们回顾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板书: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三、巩固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87页“做一做”,并组织交流。
汇报展示:请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
(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 每幅图是怎样平移、旋转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检测
检测内容:教材第五单元所学内容 检测时间:2课时 检测过程:
一、教师发试卷
二、教师巡视
三、学生独立完成
四、交试卷
单元检测讲评
讲评内容: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讲评目标:
1、纠正学生检测中的错误,及时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2、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全面达到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从小养成认真仔细的优良品质。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介绍本次检测的基本情况
三、逐题讲解 重点讲解应用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重做检测试卷上的错题。
第二篇:2015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__图形的运动教案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并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2、通过对具体图形旋转过程的观察和抽象,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欣赏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教学重点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教学难点: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
二、认识旋转
1.出示例
1、(课件出示旋转地钟面)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多媒体动画板示)(1)师:以上几种旋转,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师:它们哪里转动了?比如:荡秋千哪转动了?挡车杆呢?---(3)假如,我们把荡秋千的踏板看作是一个点、汽车的刮水器看作一条线段、风车的风叶看作是个四边形或三角形。那么它们的转动又会是怎么样子呢?(生观察图形:点、线段、三角形的旋转演示回答问题)强调像点、线段、三角形这样子的运动我们称之为旋转
3、尝试给旋转下定义。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旋转了吗?(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认识尝试说说)
三、结合生活,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三角形动画旋转演示)
师:当图形旋转时,这个定点可以在旋转图形的哪个位置? 2旋转方向
师: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用挡车杆的关和开来演示)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
师:①.当指针旋转了90°时,指针指向了哪里? ②.当指针旋转了180°时,指针又指向了哪里?
四、拓展应用 课后做一做。
五、总 结: 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教材85页3、4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重点: 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难点 :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教学过程:
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旋转运动的? 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的现象?接着让学生看课本图,并回答上述问题。最后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呢?
二、导入新授。
1.看课本图根据转动,让学生回答。(1)什么是旋转?(2)什么样的点是旋转中心?(3)_____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变,图形的旋转由_____和______所决定。
2.如图,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A′,OA旋转到OA′,∠AOB旋转到∠A′O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那么,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A的对应角是_______;∠B的对应角是_______;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 旋转的角度是______。
3.想一想。
△AOB的边OB的中点O的对应点在哪里?
三、拓展应用: 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针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找出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
四、总 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谈一谈好吗?
五、作业布置: 完成做一做。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观察、再操作、后交流反馈。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图片复习近平移、对称、旋转等知识。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
这节课我们将应用图形的变换知识解决有关七巧板拼鱼的问题,同学们感兴趣吗?(板书课题)
2、认识七巧板。
师:七巧板是什么?你们了解吗? 出示七巧板图片,教师进行相关介绍。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3号和5号、一块中三角形7号、两块大三角形1号和2号)、一块正方形4号和一块平行四边形6号组成。作为传统的玩具七巧板,不同的七巧板拼法将会显现出不同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当然还可以拼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等等。
二、教学新课: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4上的图片
师:请观察例4中的情境图,说说例4的具体要求。
2、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题意要求,用七巧板拼组鱼图。温馨提示:鱼图只是一个外形的轮廓,要先判断出每块板平移、旋转后所在鱼图中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3、组织交流
(1)展示标序号鱼图。
师:你能把自己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展示一下吗?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组鱼图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2)组织说一说 说一说每板块是怎样平移和旋转的?
① 板1和板2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9格。②板3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11格。③ 板4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1格。
④ 板5可以先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
⑤ 板6可以先绕右边的锐角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9格。⑥ 板7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11格。(方法不唯一。)
教师小结:在对图形进行变换时,要多角度考虑,不要以为一个图形只能通过一种变换的方式得到,一个图形可以通过一种或两种方式得到,还可以是多种变换方式的组合。
4、组织反思
师:请孩子们回顾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板书: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三、巩固应用:
1、组织学生完成87页“做一做”,并组织交流。汇报展示:请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
(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 每幅图是怎样平移、旋转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
一、按要求画一画。
二、找一找,下列哪些字是轴对称图形,画“√”。
三、找一找,下列哪些字是轴对称图形,画“√”。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练一练: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再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画出下面每组图形的对称轴。各能画几条?
第三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运动(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5题;
共8分)1.(2分)一棵小树被扶种好,这棵小树绕树脚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
2.(1分)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_______现象。
3.(2分)如图,绕点A顺时针旋转了_______°,右向下平移了_______个格。
4.(1分)如下图,三角形围绕着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 5.(2分)电梯上升属于_______现象,车轮运动属于_______现象。
二、选择题。
(共5题;
共11分)6.(2分)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1 B.2 C.3 D.4 7.(2分)下面哪个数字不是轴对称数字()A.80 B.58 C.88 8.(2分)把一张圆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所形成的角是()度。
A.30 B.45 C.90 9.(2分)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1)(2)B.(1)(3)C.(1)(4)D.(2)(3)10.(3分)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多选)A.B.C.D.三、画图题。
(共3题;
共30分)11.(5分)下面图形是由4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卡片拼成的.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12.(5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3.(20分)按要求画图(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
(2)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
(3)图形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
(4)画出图形A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E。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5题;
共8分)1-1、2-1、3-1、4-1、5-1、二、选择题。
(共5题;
共11分)6-1、7-1、8-1、9-1、10-1、三、画图题。
(共3题;
共30分)11-1、12-1、13-1、13-2、13-3、13-4、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
《图形的运动》单元备课
一、教材内容
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例1:旋转的含义
例1借助钟面指针的运动,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描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变化。比如,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准确地描述指针从“12”到“1”的旋转过程,然后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也可以将操作和描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钟表上边拨指针边用三要素描述其运动过程,体会旋转的含义。
例2:认识图形旋转的特点
例2让学生观察图中旋转前后的三角尺位置变化,明确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三角形的边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还要让学生知道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O点的距离都没变,为例3的教学画图做好铺垫。
例3: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例3借助前面图形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交流讨论,逐步引出画图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果有问难,可以提示只要找到三角形AOB的几个顶点的对应点,再连线就可以了。在确定对应点的位置的时候,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把图形的旋转分解为顶点与点O的连线的旋转,先把OA旋转90°,再把OB旋转90°,连接AB即可。
例4:解决问题
例4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阅读与理解”重在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出来的,二是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小鱼图案的。“分析与解答”通过对话展现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一种是先动手拼拼看,拼出后再看看七巧板是怎样平移和旋转到相应位置的;另一种是直接在小鱼图案上分解,把图案按七巧板的图形进行分解,找出拼组的方案再移动。基本思路都是要先完成小鱼图案的构成,再进行图形的运动。“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这里的小鱼可以有不同的拼组方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四、教学建议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风车、道闸、秋千,尤其是像道闸和秋千这样旋转角度不是360°的实例,丰富学生的认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钟表”也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表、旋转指针,明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生活中更是有许多通过平移、旋转和对称形成的美丽的图案。学习图形的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旋转运动的应用,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教学时可以动态呈现一些基本图形旋转或平移后的美丽图形、图案以及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从变化的角度去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能识别”典型的旋转现象,“会画图”是指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师应设计大量的操作活动,设计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而且要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如在教学方格纸上画旋转90°后的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学具(比如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按要求转一转,再画下来。然后讨论三角形上的两条边转动到了哪里,由此逐步引出画图步骤。之所以先“转”再“画”,是由于动手旋转学具比画图容易,学生通过操作,看清楚了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再来讨论怎样画,就比较容易找到画图的方法。
(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
“阅读和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题,理解图形问题的情景,获得数学信息,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比如这一单元中小鱼的拼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一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出来,二是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得到小鱼图案的。“分析与解答”是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发现找出小鱼的构成方案是第一步要完成的内容。然后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
五、课时分配
本单元计划2课时完成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北师大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1 第五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4、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1、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一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
3、数学故事: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五、课外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学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对问题的解加以解释,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2
4、学生讨论完成。
5、汇报、进一步小结。
三、练习
A、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B、试一试2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题里等量关系试,然后交流,集体订正。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忆分数混合运算。
二、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让生认真审题,找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计算。
生独立完成,订正。
3、解方程。
独立完成,订正。
4、让生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
5、认真审题,找准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三)教学目标:
3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教师出示复习题。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检验。
8、教师总结。
三、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第5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2、一项工程,每天完成,几天完成? 学生读题,找出等量关系式。教师总结导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让学生读题。
2、找出已知条件、所求得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4、讨论完成。
5、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数学万花筒 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以碗知僧”
2、学生读题。
3、互相交流大意。
4、师讲解大意: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5、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6、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
7、学生讨论完成。
8、交流。
三、练习。
出示复习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四、总结评价。
5
五、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第7课时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受伤的鸟。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
3、占地面积。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
4、拉拉队。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
5、水资源。
让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
三、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
第8课时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 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
二、练习。
1、营业额。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2、体重是多少? 分析知道的信息。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3、打稿件。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4、血液中有多少水?
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5、计算自己体内水分的含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6、野鸭与大雁何时相遇? 小组讨论完成。交流汇报。
三、总结评价。
四、课外拓展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