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学构图教学设计(电子白板)
小学美术五年级《学学构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教学准备:
师:电子白板课件、在资源收藏夹中收集好范画。生:铅笔、擦头、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课件对比,直观感受构图重要性
1、打开电子白板,使用“聚光灯”,设置指定矩形区域,矩形的大小等于范画大小,出示画面,学生评价画得如何。
(画得真好!)
2、退出“聚光灯”展示全部画面,再让学生说说现在再看这幅画有没有什么遗憾?
(画得太小了!画面太靠上角了......)用“钢笔”将学生发现的问题在空白处进行板书。
3、小结:
大家刚刚说的这些,我们把它们称作构图问题。(用擦头—选择区域删除将刚才板书的内容擦去。)
(二)、揭示课题
由此可见,构图的好坏对一张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讲究的构图可以让画面美观、有序,主题突出,而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则会给人凌乱、倾斜等不和谐的感受。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构图》。点击下一页(先用幕布遮住)
揭示课题(拉开幕布),简单介绍这几幅画。二.探究新知。
1.什么叫构图呢?(点击下一页)
构图也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而简单的说,构图就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2.举例说明(1)点击下一页,打开——媒体工具栏——资源——收藏夹——My pictures,找到“罐子”、“苹果”,把它们拖到白板上,调整大小,然后再使用“拖动克隆”克隆出两个苹果。
(2)请学生上台合理的安排它们在画面上的位置。(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安排进行点评。(4)教师示范。
(5)小结: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构图,主体的景物在画面中过大过小都不好,大部分情况下会被安排在画面中间偏上的位置。
3.点击下一页。名画欣赏:梵高向日葵
(教师介绍)
4.看完这幅图后,我们再看同一场景的三幅画面对比构图。(打开下一页)在资源收藏夹中拖出小鹿的三幅图,调整好大小及位置。
A、观察三幅画面有什么不同?
B、小结:主体景物为2个类似事物时,尽量避免同一大小,同一方向或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时,可利用其它呼应事物对画面进行调整。(边讲边打开学科工具栏中的书写窗口进行板书:避免同一大小、同一方向、同一直线上,利用呼应事物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好的构图不但能使画面更具美感,也能利用不同构图给人视觉上造成的差异,更加烘托画面的主题。(关闭书写窗口)
5.打开下一页,不同形式的构图: A、B、C、D、E、三角形构图——稳定、牢固
井字形构图——严肃、宁静开阔、深远 斜线构图——活力、具有动感 曲线构图(S形构图)——流动、优美 满构图——很热闹
用“激光笔”进行重点勾画、讲解。三.打开下一页,完成作业:
1.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2.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已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四.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学生展示自已的作品(在展台上展示),并发表对自已、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2.教师点评。
五.下课。教师关好投影机、电脑及电源。
第二篇:《学构图》教学设计1
《学构图》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课 学构图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构图的基本规律.并利用构图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构图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构图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构图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构图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 教具学具:各种水果、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构图》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
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构图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构图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1)摆好静物
(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
八、教学延伸与拓展:多进行观察和静物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
第三篇:电子白板教学设计[推荐]
《桃花心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设计
Ⅰ.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Ⅱ.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积累一定的人生经验,学习哲理性的文章,已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初步读懂课文内容,但是学生对实际的生活体验所蕴含人生哲理还是缺乏深刻思考。
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理解和读写 “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借物喻人、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Ⅳ.教学重点、难点: 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突破方法:让学生先自读,勾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然后小组交流,重点体会课文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难点:让学生先自读,勾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然后小组交流,体会课文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活来比喻有的成长。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借事喻理的写法。突破方法:读重点句段,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在探究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受到其实,获得人生感悟。Ⅴ.教学策略: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视听材料,立体全面深刻学习课文。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音频视频材料,帮助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以及领悟文章所蕴含的人生道理。教法: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提问、研读、讨论。学法: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研读具体语句,在理解基础上讨论交流。
Ⅵ.教学过程:(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白板展示相关图片。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白板出示作者简介,仔细琢磨琢磨,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归纳总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组词。▲讨论交流重点品读的词语,指名上台利用白板圈画出相关词语,如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4.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上台分段朗诵,自主选择:如果需要音乐可以点击白板中的音乐图标《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如果需要哪幅画面作为背景可以在白板中点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指导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所收获,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第二课时
(一)讲述生活,情景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去父母。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工作,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他的弟弟现在已经上高一,成绩非常棒。可是弟弟除了成绩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么跟她说,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我相信,学了今天的课文,同学们一定能帮我。(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白板出示自主阅读提纲:
1、认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中心从哪些方面写的?分别写了什么?边读,边找,边谈。
2、边读,边找,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他为什么这样做?理解文中“不确定”的含义。
3、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感受最深,用笔画出,写下你的感受。并读一读,谈一谈你的体会。
4、请提出你们不懂的地方,大家互动解读。学生阅读自主阅读提纲,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成果展示,感悟道理
1、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发现种树人一系列奇怪的做法,由此引起作者的好奇心,从与种树人的谈话中得知种树人这样种树的原因,从而由种树人的话中得到一些启示。
2、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种树人的做法: 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在一天里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由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可能是种树人懒,也可能是种树人忙,由此练习两个反问句)(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重点读12、13自然段,体会种树方法,谈体会。)第一个“不确定”指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干旱、暴风雨、洪水等。第二个“不确定”是指树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大树”。(教师在白板上板书引号中的词)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点击白板上的音乐图标,在音乐的伴奏下,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想起关于在逆境中成材的名言: 万物竞天,适者生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吃一堑,长一智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3、我的感受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板书:经受考验锻炼自主努力成长)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如:考试成绩下降了,生病了,和朋友发生矛盾了,妈妈下岗了…… 人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重点指导朗读我的感受,要读出沉稳、激情。)▲点击白板中的音乐图标,播放歌曲《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4、学生的疑惑: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四)、拓展延伸,体会写法 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材”。知道本文是借物喻人。)再好的话听多了我们心里也会觉得很烦。我们会在心里说,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烦我了!让别人明白道理的关键不是在于说多少遍,而在于记在心里。再好的道理,再深刻的道理、再有意义的话,如果反反复复地就这么说,任何人都会觉得厌烦,这不奇怪。林清玄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也讲了这个道理,他为什么不会令我们感到厌烦?他是怎么一步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 小结:没有直接讲道理,而是先写了一件事后说道理,用桃花心木的成长来说人的成长,这样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借事喻理(板书)。在本文中你是怎样理解借物喻人的?(树木和人都是在不确定中生存的,这是共同点。树木想茁壮成长必须学会在无规律中找水源,人要想成长长才也须经受得起生活的磨练。这样就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是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材”。)⑴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⑵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⑶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与事物有相同特点,有联系,用心去发现,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把他写下来。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景,让大家畅所欲言:“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艰苦环境中成长成材的典型事迹。”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我知道世界著名的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故事。”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张海迪,她身残志坚。”
(五)、训练设计:读写结合,升华情感体验。
1、想象说话 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电子白板出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 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2、课文中出现的反问句句式变换。
3、运用借物喻人、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习作。
(六)、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的不确定
人的不确定 拼命扎根
经受考验 汲水生长
独立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借物喻人 借事喻人
第四篇:构图的作用 教学设计
第3课构图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 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 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 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 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自由引导人民》(油画德拉克洛瓦 法国)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
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二)新课讲授
1、构图的感念: 构图:
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
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 分析作品:
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
教师归纳总结: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舞蹈》(油画 马蒂斯法国)
以圆形构图来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露气》(中国画 现代潘天寿)
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 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
《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王宏剑)
画家基本上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地面。
《吉祥蒙古》(油画 现代韦尔申)
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了宁静、安详、自然的 气氛。
构图形式:构图形式指的就是画面的结构形式。(1)几何形
它取决于画面主体物所组成的基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基本形的组成和变化,使 8得绘画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基本形现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自由引导人民》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水平的底边给人一种稳定感,向上冲引的边线 又给人一种崇高的力量感。(2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吉祥蒙古》(油画 现代韦尔申)(3)利用黄金分割率 《露气》(中国画 现代潘天寿)《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提问:
画家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构图?构图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这样构图会是怎样的效果 教师利用绘画软件将原作进行更改,请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3、构图原则(1)
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突出主体的范例,并讨论画家是使用哪种构图形式突出主题的。
(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则。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美 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的。
4、小结
绘画构图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可回 避的问题,因此,掌握最简单的
构图要领(形式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
第五篇:《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构图知识,进行绘画构图实践。难点:构图的组织与安排。课前准备
教师:优秀美术作品的构图分析。学生:绘画工具,包括纸,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说明:偏左,偏右,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适中。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2、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
/ 2
较大。
三、学生作业
学生进行静物写生,教师辅导。
四、展示评价
对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可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