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教案
第四章 光现象
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地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生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生点知识,平面镜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光学用具,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成像情况和成像原理是本章的生点知识。本章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源;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光的可逆性;了解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了解面镜对光的作用;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初步了解不可见光的作用 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 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 课时安排:
一、光的直线传播
2课时
二、光的反射
1课时
三、平面镜成像
1课时
四、光的折射
1课时
五、光的色鲜
1课时
六、复习和总结
1课时 教学措施与方案:
本章主要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及通过探究自主归纳实验结论,能自主设计实验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 m/s.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阅读“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 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
8●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生]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油灯、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
[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
它们都能发光.[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 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
[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师生共同活动得出: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说明:①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②演示实验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带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烟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红墨水,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光线(板书)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指导学生看教材图4.1—1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
[演示3]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师生共同活动得: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②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师生共同活动得: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说明:演示时,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四)光速
[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是多大?340 m/s [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
[板书]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 m/s.1.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出这个速度有多大,形成具体的认识,可让同学们看课本图 4.1—7.2、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 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
④为什么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很大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学生阅读课文后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为
88s=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
=6.3072×10 m=6.3072×10 km ③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④因为天文数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时,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随即讲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我们1
512应该:
①宏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联系神话故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神话,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②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如宇宙之大,恒星发光,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显示例题]
[例1]左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例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收获了些什么? 作业布置: 教材P72 1、2、3、4 板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 光是沿直线传播 光线(板书)
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
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日食、月食的形成
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 m/s.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 m/s.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补 充: 教学后记:
88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
演示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10 m/s.[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
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
[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
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8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引导学生观察 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甲
乙
丙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将一张16 K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OA1、OA2.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OA1、OA2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角i
角r
⑤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3.分析和论证
(1)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3)从步骤4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从步骤4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解:①过入射点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如图乙所示.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例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分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1)根据已知条件作图甲.(2)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如乙所示).(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成垂直,画出镜面,如图丙所示.(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演示实验3]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4]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说明: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解答:(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光”部分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2)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想想做做]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想想看,并解释为什么.说明: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认真做一下,以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本题的答案为:因为镜面很光滑,垂直入射到镜面的光被垂直反射回去,射到其他方向的光极少,从侧面看去,基本没有光线射入眼中,所以平面镜看起来比较暗.而白纸表面粗糙.入射到白纸上的光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到各个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白纸比较亮.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本.2.P76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3.预习“平面镜成像”一节.五、板书设计
(一)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解释现象: 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补 充: 教学后记: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凹镜、凸镜、●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做法:边示范边讲解.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学生分组实验
以上把教材图4.3—2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 [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
[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图4.3—3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 [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
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4.3—3随即指出
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都具有平面镜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镜的国家之一.远古时期,人们就会利用平静的水面来作镜子来梳妆打扮.人们还利用水镜来美化环境.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桥就是利用平静的水面造成的“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发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三)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生]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图甲
潜望镜
图乙
潜水艇上的潜望镜
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球面镜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2.球面镜的分类
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a.凹面镜的性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师]我们知道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平行光经凹面镜后能会聚在焦点上,那么,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是否平行射出呢?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b.凹面镜的应用
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师]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凸面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相同口径的平面镜和凸面镜哪个视野大?
1.如图所示,用两张黑纸各剪去一个等大的圆孔,分别粘在凸镜和平面镜上.2.把凸面镜和平面镜放在离学生距离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向两个镜中观察,比较从两个镜中看到的范围的哪个大,哪个小?
[生]口径相同的凸面镜视野比平面镜的大.d.凸面镜的应用
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3.球面镜的分类.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2.P80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五、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成像 1.特点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
1.定义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2.分类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
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补 充: 教学后记:
第四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教学用具
水槽、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 cm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棒).[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介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师]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refraction)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就是本节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折射规律
[演示2]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演示过程要让学生观察两点: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 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 [现象]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演示3]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师]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生]看不见.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演示4]让光垂直射向水面
[师]大家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前进? [生]光沿直线传播,传播方向不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师]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生]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师]利用图提出问题:如果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光线是否沿原入射光线射出呢?
[演示5]
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1.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分析]如图所示,从碗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盛水的碗底好像变浅了.2.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小石头,加上水又会看得见.[分析]在未加水之前的小石头S点,射入人眼的这部分光,被杯的边沿挡住如图甲所示,射向其他方向的光线,也没有射进人的眼睛,所以,人眼看不见小石头.当水加到一定程度时,S点从水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人可以看见小石头,其实,人看到的只是小石头的虚像.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3.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2.P84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3.预习第五节“光的色散”.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3.解释现象 ①池水变浅.②硬币升高.补 充: 教学后记:
当光从其他第五节 光的色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2.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3.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红外线的作用.2.紫外线的作用.●教学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教学方法 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教学用具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光的色散
[师]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演示5]照下图甲那样,让一束光穿过狭缝射在棱镜上,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屏离棱镜不要太远).光的色散
[演示6]照上图乙那样,把 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让学生观察在白屏上又能看到什么?
实验现象:
(1)在演示5中,学生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2)在演示6中,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重新会聚成白光.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把感性认识理性化.师生共同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想想做做]
在做好“色散”的演示实验后,为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可让同学们分组做一下“分解太阳光”的实验.“分解太阳光”的活动内容是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的一个方案.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很醒目.学生分组实验 按课本图4.5—2,深盘上盛上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白色的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现象: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二、色光的混合
[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紧接着教师打开教室的电视机,把放大镜发给几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师]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师]没有拿放大镜看彩电画面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课本图4.5—
3、4.5—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得:
(1)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2)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活动和探究]
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内容]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蓝.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是否相同呢?
[过程]问题提出后,许多同学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然后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要解决此问题,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以下问题:
(1)如何得到红、蓝两种单色光?如何实现色光的混合?(2)如何得到红、蓝两种颜料?如何实现颜料的混合? 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思考了一会儿,设计出如下方案:
(1)得到单色光和实现单色光混合的方案:①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的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和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②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板上的颜色.(2)得到单色颜料和实现颜料的混合方案.拿红、蓝两种水彩作单色颜料,拿毛笔将二者在白纸上混合以实现颜料的混合.同学们设计出实验方案,接着进行实验:(1)色光的混合
①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纸板上的颜色.②改变两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当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观察纸板上颜色的变化.③照①②的方法可实现绿蓝、红绿两种色光的混合.④填写下表
色光的混合
(2)颜料的混合
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②二者的比例不同时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③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④填写下表
颜料的混合
[结果]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 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
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而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三、看不见的光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生]白光是复色光.[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2、教学
(一)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甲]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生乙]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生丙]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生丁]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生戊]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 Hz~5×10 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
214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补充后教师板书]
一、红外线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红外线遥感.③红外线遥控.(二)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 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甲]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生乙]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生丙]紫外线能杀菌.[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甲]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生乙]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生丙]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生丁]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 Hz~5×10 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二、紫外线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2.应用
416①医用消毒.②防伪措施.③生理作用.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3、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2.课本P87①②③.3.复习本章内容.五、板书设计
色散:白色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的色散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红外线
特性: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应用: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2.紫外线
特性: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应用: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③医用消毒、防伪.补 充: 教学后记: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4.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5.知道光的折射定律.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实验,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教学重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光的折射定律.●教学难点
1.光学知识的实际应用.2.运用光学知识完成光路图.●教学方法 归纳法、问答法、讲练法.●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第二章,大家是否复习过?复习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检查一下.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师]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哪些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 m/s.[师]色光的三源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生]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例1]夜晚,当你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请作图说明.解析:由灯到头顶的连线与地的交点到人脚的区域光不能到达而形成人影,如图所示.8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站在D点时,如图所示,CD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人站在B点时,AB段光不能到达为人影部分;因为CD<AB,所以当人与一盏路灯的距离由近到远时,影子的长度由短变长.[例2]下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解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球又是不透明体,当月球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上的人就能观察到日食现象.从图中不难看出,地球运动到B区,太阳光全部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全食.运动到A区,太阳光部分被挡住,看到的是日偏食.运动到C区,太阳中间被月球挡住,看到的是日环食.[例3]太阳光穿过茂密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解析:这是一个小孔成像的问题,由于光斑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太阳的实像,是圆的.选C.(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生]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师]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
[生]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师]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吗? [生]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师]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师]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
[生]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即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师]球面镜可分为哪两类? [生]球面镜可分为凹面镜和凸面镜.[师]凹面镜、凸面镜各有什么光学性质? [生甲]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把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为平行光.[生乙]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变得[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4]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旋转多少度角?
解析:此题中镜面可向任意方向旋转,一样,因此可选取任意一种转动方式来解此①由题意作出反射光线OB,使OB⊥OA.②由反射定律知,∠AOB的角平分线ON即为法线.所得结果都题.发散.在焦点上,如光经凹镜将成③因为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可作出平面镜位置,如图所示.④平面镜转动的角度:
∠BOM′=∠M′ON-∠BON=90°-45°=45° 可见,当入射光线不变,镜面绕入射点旋转一个角度时,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等于两部的镜面旋转的角度.[例5]一平面镜竖直地挂在墙上,A、B、C三物体放在镜子前面,人眼的位置如图所示固定不动,则人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
A.A和B的像 B.B和C的像 C.只看见B的像 D.A、B、C的像都能看到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的条件是: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能到达人眼中.当镜子和人眼的相对位置确定后,人眼所能看到的反射光线就被限制在入射到镜子边缘后,反射光线能到达人眼的范围之内,如图所示的光线Ⅰ和Ⅱ所夹部分的范围内人眼只能观察到物体A和B的像,不能观察到C的像.答案A正确.[例6]如图甲所示,从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镜面MN反射后恰好过A点,画出这条光线.甲
乙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对称法作出S点关于镜面MN的对称点S′,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必过S′,交镜于镜面于O点,OA即为反射光线,SO即为入射所示.连接A、S′光线,如图乙[例7]如右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作法 方法1: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方法2: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直接利用物像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完成.解法1:如图甲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从A、B两点各画一条与平面镜垂直的线AO1、BO2,然后延长AO1交A′,使O1A′=AO1,A′就是A点的虚像.同法找出B点的虚像B′,连接A′B′即为AB的像.甲
乙
解法2:如图乙所示,根据反射定律,由A点发出两条光线AC、AD射到平面镜上,画法线,进而画出反射光线CE、OF,反向延长CE、DF在镜后有一个交点A′,A′即为A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同法可找出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连接A′B′即为AB在镜子所成的像.(三)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 [师]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 [生]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师]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等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师]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 [生]在反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投影片出示例题]
[例8]如图所示,AO是由空气向水面斜射的一条光线,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已知入射光线和水面位置,作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这类作图题,关键在于通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水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而得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光线.解答:过入射点O作法线NN′,则入射角为
∠AON=90°到反射光线,角作出折射-30°=60°.在法线另一侧空气中,作∠NOB=60°,∠NOB为反射角,OB为反射光线,再在法线另一侧的水中,作∠N′OC.∠N′OC为折射角,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OC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例9]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四个穿过平行玻璃板的光路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都要改变,即发生折射现象.A图中光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是错误的,B图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是对的,但从玻璃进入空气的折射是不对的,因此B图错,D图中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恰恰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反,所以D图错,只有C图符合光的折射定律.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复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3.光的折射.4.看不见的光.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2.复习本章知识准备考试.3.预习第三章.五、板书设计
补 充: 教学后记: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教学案学案 学情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 【光现象】学情分析
一、填空题
2、一束与镜面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潜望镜是利用 来改变光路,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 像。
3、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方的物质是____,折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4、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
5、如图2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书本的原因是由于。
6、如图3是太阳灶,它是利用 镜对光线的 作用来工作的。
7、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11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8、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阳光下人有影子 ;水中映着大桥的 倒影
;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原理。
9、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站在游泳池旁看到池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10、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__发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11、太阳的能量以 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 量辐射,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
用心
爱心
专心
1、正在发光的电灯,反光的镜子、灯笼鱼、萤火虫、月亮、水母,其
图3
图浅 ;在射击 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
做,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 看不见的光,叫做,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
12、如图,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 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填“象”或“影子”)
二、选择题
1、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 些,你建议他装()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凹面镜 D、都一样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
C.打开电灯屋子马上被照亮,所以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D.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了影子
3、自行车尾灯可以反射光,有利于夜间行车安全,它属于()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两种反射结合 D、无法判断
4、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2,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 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 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
5、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A.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花发出的光是白色的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6、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影子 D.是长方形的
7、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可以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可见光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不可见光的折射现象 C.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 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8、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 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用心
爱心
专心 2
9、“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D.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11、如图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2、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
A.可能交于一点 B.一定交于一点 C.延长线交于一点 D.可能平行
三、作图题
1、如图14所示:MN为平面镜,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确定S的位置和入射光线。
2、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6-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科学探究题
1、右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
图 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的高度大小。
2、如图15是自行车的尾灯,当你在后面用灯光照到它时会很耀眼,试在车尾灯放大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它对光的反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
1、“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2.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长4.5m,这时一根直立的1 m长的竹杆的影长为0.5 m,则大树高几米?
六、应用实践题
阅读下列材料
光污染及危害
用心
爱心
专心
光污染是指因光辐射过强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常见的光污染是眩光.都市中的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地方常用玻璃、铝合金材料装饰其外墙.这些材料都能强烈的反射太阳光,使人宛如生活在镜子的世界中.另外,夜晚迎面驶来的汽车灯光、电焊或熔炉等发出的强光、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红外线及紫外线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光污染的危害中:(1)导致人的视力下降,使白内障发病率增高;(2)“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致使精神不振;(3)现代舞厅中的“彩光”污染使人眼花缭乱,发生头昏、头疼、精神紧张等症状.如果人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还会诱发白血病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下常见的几种职业,较少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炼钢工人 B、纺织工人 C、出租车司机 D、电焊工人(2)下列四个娱乐场所中,光污染危害最大的是()
A.现代舞厅 B、电影院 C、剧场 D、音乐厅(3)请你就如何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现象的拓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声
机械唱片的原理: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再去审视机械唱片,其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就是利用声波振动的原理,像电话、麦克风一样。唱片上刻有与声波相当的沟槽,也就是音槽。音槽的深浅或振幅直接代表了声音信号的大小变化。唱机读取唱片时,唱针沿着音槽转动,就会产生与刻在唱片上声音相同的振动,再经过唱头和喇叭的处理后,便还原出原来录制的声音。
1877年,美国的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开始致力于声音重现的研究中。他用包锡箔的金属圆筒、喇叭、薄膜、钢针等组装了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如图)录音时,对着喇叭说话,同时转动圆筒。声音传到喇叭底部,引起金属薄膜的振动,同时与金属薄膜相连的钢针也相应振动。由于钢针与金属圆筒外包裹的锡箔接触,于是针尖在锡箔上刻出深浅不同的痕迹。刻痕的深浅与声音的大小高低相对应,这样就把声音记录了下来。如果要重现声音,只要把喇叭上的钢针放在锡箔上,摇动手柄,转动金属圆筒,此时钢针依次沿着刻槽振动,并使喇叭底部的金属薄膜也作相应的振动,这样就可以听到原来录制的声音了。
磁带录音原理
话筒是一个传感器,作用是把声音振动的能量转化为强弱跟随声音变化的电信号
磁头是按照强弱变化的电信号,改变其线圈特性,从而磁化磁带上的磁性物质,而且根据电信号不同,磁化后的物质的特性也不同,从而记录了声音信号。
有的录音机在写入磁头前有一个抹音磁头,其作用是把磁带上的磁性物质作一致排列,就跟格式化一样。
话筒把声音变成音频电流,放大后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普通录音机的录音和放音往往合用一个磁头。
助听器原理:
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任何助听器都包括6个基本结构。
1. 话筒(传声器或麦克风)接收声音并把它转化为电波形式,即把声能转化为电能。2. 放大器 放大电信号(晶体管放大线路)
3. 耳机(受话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即把电能转化为声能)。4. 耳模(耳塞)置入外耳道。5. 音量控制开关
6. 电源 供放大器用的干电池。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
授课人:----时间:-月--日 节次:--班级:8-【教材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 【课标要求】
1、知道光源;
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及其应用;
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用光线表示光路。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教材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的内容,光的直线传播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同时又是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学情分析】
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清楚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同时要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由他们自己总结和发现规律。【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体会光源的概念,能区分哪些发光物体是光源;通过了解人类利用光源的发展史体会物理创新的方向和动力。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体验运用转换法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并适当延伸,知道光沿直线传播需要在一定条件下。
3、体会利用光线来表示光传播径迹的物理方法。
4、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器材小孔成像现象,老师利用光线作图引导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并练习规范的物理作图
5、知道光速,运用表格归纳光和声的异同点,尝试构建具有纵向、横向联系的知识网络。【重点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相关现象 【评价任务】
1、能区分哪些发光物体是光源
2通过实验体验运用转换法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知道光沿直线传播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说出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光源 图片展示: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光从哪里来?引入光源,月亮是光源吗? 光源的分类: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二)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1.提出问题: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路径相同吗?
2.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探究: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
(1)思考:怎样将光的传播路径显现出来?
(2)实验器材:激光笔、装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掺少量奶)、玻璃砖。
(3).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a光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
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水上方的空气中通过,观察空气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空气中的光线看不清怎么办?(喷一些烟雾)
光在气体(空气)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气体(空气)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液体中的传播
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的水中通过,观察水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水中的光线看不清楚怎么办?(滴几滴牛奶)
结论: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的传播
将一束激光在玻璃表面通过,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结论: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总结:光在同种且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1.出示光线的定义:沿光的传播方向画一条直线,并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2.介绍点光源、平行光的画法。
强调:光线是为了方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而引入的一种描述手段,是假想的不存在。
(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现象
1.影子的成因(结合动画讲解)
小结:如果光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则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 影子,这就是影子形成的原因。学生画影子的形成的光路图。
教师点拨:影子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图片欣赏:结合月食、日食图片讲解日食的形成原因。+
(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2)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4.探究小孔成像
学生活动:(1)观察小孔成像。
(2)思考小孔成倒立的像的原因,画光路图。
总结: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沿直线传播。
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其他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打靶瞄准时、排队看齐时 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其他应用。
(五)光速
1.光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
2.光速:介绍光在一些常见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六)归纳: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七)随堂练习
1、下列不是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水母 C、恒星 D、太阳下闪闪发光的抛光金属
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A、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着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直的 D、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3、天气晴朗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小光斑,这是由于光____________而形成的,这些光斑是_____形的,是______通过树叶缝隙所成的____。
4、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精选)
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生活中有许多奇怪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开凿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同学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新授 1.光源
(1)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能发光)引入光源的概念: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源的分类:
太阳和蜡烛都能发光,他们有何不同?月亮是光源吗?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各举例说明)月亮不是光源
2、光时如何传播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入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师:在刚才的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光在空气和水中沿直线传播。
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人们为了形象的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了光线的概念,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指导学生看教材图2.1-3,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瞄准等
3、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1)影子的形成
【演示3】把一个物体放到阳光下 现象:出现了影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
得出结论: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的黑暗部分就是影。(2)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
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直线上,太阳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4、光速
师: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师:声音在空气中(15摄氏度)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生:340米/秒。
师: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呢? 教师随即给出光的传播速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米/秒,在空气中德传播速度可认为是3×10^8米/秒。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种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②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小 光年:
一光年= 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10^15米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 光源
②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应用。
③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米/秒,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布置作业】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