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5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篇: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

《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栾城区柳林屯乡中学中学 田慧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河北人民出版社九年级历史下册内容,教材内容主要有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教材较全面介绍了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可以包括: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主要原因”可以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日本和欧洲经过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欧洲各国注意联合使市场走向统一等多种原因促成的,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二)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主要是通过大量反应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的特点的材料,结合课本提供的相关文字,在自主思考基础上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美国、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上,我重点突出学法指导和合作性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讨论,师生配合来突破难点。学生通过预习和老师的引导应该能达到准确理解这些材料的目的,由于提供的相关历史资料丰富、详实、有趣,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较浓厚兴趣的。

(三)设计思想

采用多媒体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合作探究问题的精神。具体的实施为: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基础上,精心选择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在教师帮助下,学生交流合作得出结论,然后在师生合作下探究出最终结论。如果时间或学生学习情况允许适当提高认识。采用课堂讨论,生生合作,师生交流;研究性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估计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以及“新经济的出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原因。

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列表和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2).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原因。本节课的难点是: 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原因和意义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你了解的美国历史是什么样子?(自由发言)(通过对美国近现代历史的回顾使学生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提高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探究热情)

(1)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2)建立了三权分立制的先进的政治体制(3)积极参与和领导了科技革命等等

我们今天共同研讨二战后的美国是什么样子。

1、探究“个性”

(通过材料,使学生自觉探究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半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一、“超级大国”美国

阅读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

材料一:1945年,美国占有西方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以上和出口贸易的1/3,黄金储备则达到了西方世界黄金储备的3/4。1945年-1969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材料二:课本73页:“”战后,美国政府——支柱“和“第一个小资料” 材料三: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7%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师生互动,学生结组讨论,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根据以上材料,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可概括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科技密集型产业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3)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仍然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

(学生结组继续讨论,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根据特点,阅读课本,探究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 有利的国际机遇:参加战争较晚,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破坏,利用二战大发战争财; ② 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③ 军事的冒险使美国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加上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减慢。④ 有效的调整政策 当堂巩固练习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其原因不包含(B)A.有丰富的黄金储备 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C.战时的资本积累 D.控制了世界贸易

2.二战后初期,当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还是一片废墟的时候,美国1945~196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却翻了一番还多,原因是由于(A)

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生产技术 ②美国政府的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营造有利环境 ④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我们了解了战后美国,再去关注同时期的欧洲和日本

二、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战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6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我们叫做西欧。

二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当时,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的经济援助;2.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发展了经济;3.西欧国家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上达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字来说明。

[投影显示]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近代的西欧一直是世界的主导,但是由于战争西欧国家丧失了这种主导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国际地位和促进经济发展,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通过材料分析: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的原因(师生互动)美国:是统一的国家,领土面积大,人口数量多,市场广阔;西欧:主权国家众多,国土面积小,人口少,造成市场狭小。(1)西欧国家的联合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教师讲述)二战后,西欧国家长期在美苏两极格局的夹缝中生存,在政治上依附于美国,严重的伤害了西欧人民的感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依赖性降低,西欧国家力图建立独立自主的与美国平等的法律关系的要求日益强烈。

(2)西欧国家的联合是西欧人民的愿望和提高西欧政治地位的要求 阅读课本74页概括欧洲联合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自己得出结论交流)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当堂巩固练习:

1、欧共体成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主要影响是(B)

① 消除了内部矛盾②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② ③提高国际地位和作用 ④形成了新的侵略集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965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成立欧共体,下列不属于这三个共同体的是(C)A.煤钢共同体B.经济共同体C.政治共同体D.原子能共同体 3.下列关于欧盟建立后影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B.欧盟的成立降低了欧盟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C.欧盟已经成为世界两极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D.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

三、谋求大国地位的日本 阅读以下材料,归纳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材料一: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材料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材料三: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师生互动,学生结组讨论,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得出:

1、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清理了道路;

2、战后有利的国际形势为日本振兴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

3、长期重视教育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的强大动力

4、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5、积极扩大开放,开拓国际市场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引起了各国人们的普遍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7月,日本、巴西、德国和印度“四国联盟”向第59届联大提交了框架决议案,要求增加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

请回答: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说明伴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正努力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我们的探究。我们研讨一下二战后欧美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和原因(师生互动,讨论中使学生加深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支持和参与改革,振兴祖国的热情)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第二篇:《衣服面料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主要介绍了面料的发展变化过程及每一种布料的特点和功能,从而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 情:学生热爱科学,乐于学本课。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衣服面料的特点和功能。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了解衣服面料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功能。

教 法:讲授法

教 具:课件

第一节

时 间:

过 程:

一、关于课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播放流光溢彩的T台时装表演。

直接提问:衣服的面料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呢?其特点又如何?

这一问题的抛出,让学生明确了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潜心阅读。

二、学习课文,明了特点。

重点抓好以下两读。

初读感知:一是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二是把课文中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词语所在的句子。

三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用简短的语句概括课文内容。

三、读文,朗读训练

(1)选自己喜欢的面料读

(2)自我介绍面料的特点

四、总结:结合学生的实际介绍某一种面料的特点。

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

衣服面料的发展变化

棉布 丝绸 动物皮 毛 少变化

抗皱而不透气的的确凉 挺适透气的涤棉

冬暖夏凉 随温度改变颜色

散发香味 除异味 杀菌 除静电

第二节

时 间:

过 程:

一、积累内化

(1)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3)迁移练习

充分利用文后思考练习第二题进行讨论。

讨论:你喜欢未来的面料具备哪些功能和优点?

讨论后交流反馈。

二、语文实践

(1)让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手机、电视等科技产品的资料。

(2)让学生以厂家的身份为其生产的面料创作一段广告词。

三、作业:自选

第三篇:《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包括国家生活的变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汇总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明辨是非、辨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知识:懂得社会生活的发展性和复杂性;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从众心理

[教材内容分析]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一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第一个项目。本节课共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生活的发展变化感受社会生活前进的脚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悟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社会生活。同时,教材还进一步提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⑴全班12个小组,通过访问父母、邻居、亲朋好友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网络、报刊资料等途径,分别搜集和调查威海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活领域的词汇变化3大类主题,并进行一定的汇总、分析,思考这些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准备课堂发言。各小组在调查时各有侧重。

⑵预习新课。

2、教师准备:

⑴围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两个话题,搜集有关视频、数据、图表和图片,围绕教学需要,制成多媒体课件。

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生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情感、认识储备。

⑶仔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

[教学过程]

1、导入:

(《威海宣传片》片段)看完了视频,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在我们共同的家园里,我们欣喜地体察着美好的生活变化,这一切变化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个中原因又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呢?

2、新授: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环节一:喜看社会今昔貌 你言我语话巨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这也标志着我们开始走向成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更是发展变化的。

(小组交流)社会调查结果展示。

辉煌建市21周年 旧貌新颜喜相逢(1-4组时代新城小组)

我们的家乡人杰地灵,区位独特,占有改革和开放的历史先机,蕴藏着蓬勃发展的巨大潜力。

(小组展示)以独具匠心的角度和敏感,展示威海建市21年以来的城市的变化的图片、数据。

2(此部分学生课前自选角度调查威海城市的巨变。)

城乡共发展 和谐奔小康(5-8组时代新村小组)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也不甘落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组展示)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变化的图片、数据。

(此部分学生课前深入城中村采访年纪较大的人调查农村居民生活的变化)

分门别类收集忙 吐故纳新话词汇(9-12组时代新词小组)

据统计,社会生活中,平均每年要产生800多个新词汇。词汇在永不停息地吐故纳新,忠实地记录这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轨迹。

(小组展示)按照P68的表格样式,展示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词汇并归类。

(此部分学生课前自选领域汇集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词汇。)

(教师分析总结)从刚才的小组展示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时代面貌。细心观察,就可以从身边发现社会变迁的轨迹。

以点及面,刚才的调查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我们身边的变化、威海的发展以及祖国的腾飞历程,跨越两个世纪,连接两个千年,承启了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那么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组讨论)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师分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辛勤劳动,创造出了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之余,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

环节二: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今年夏天有一件举国欢庆的大事是什么?(北京奥运)今夏的北京因百年奥运一朝梦圆而沸腾,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他更是用“出色”来形容我国的志愿者。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位奥运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志愿者日志一)“我,赵伟。山大威海分校的一名普通大三学生。从小便立志于做一个奉献社会的志愿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我也加入了奥运会志愿者这个光荣的大家庭。闲来大家交流才发现,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都有着丰富的志愿者经验:有的人参加过公益活动,有的人组织过社会调查,还有的人去过很多地方参观访问。大家都觉得这些经历积累了很多经验,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我希望这些积累能够在奥运会期间发挥作用,与我的团队一起出色的完成任务。”

(学生思考)(1)赵伟和他的伙伴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2)赵伟的伙伴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

(教师分析总结)社会是本“无字书”,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等待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书外学识。

(组内交流)我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社会生活?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分析总结)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个万花筒,美丽却复杂。那么,我们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环节三:积极参与实践忙 个中问题要注意

(志愿者日志二)“2001年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下大力气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北京的大街小巷,迎奥运热情不断升温,奥运氛围愈加浓厚。但是不和谐、令人担忧的不文明习惯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不,今天一个负责街头服务的志愿者朋友回来说了一些令人气愤的现象。横穿马路、翻越护栏,上公交车争先恐后你推我搡,在马路上,开霸王车、闯红灯、并线不打灯„„不仅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也给他人徒增很多烦恼和不便。我们听了都很汗颜,有的志愿者甚至说国家下大力气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收效甚微,真的是这样吗?”

(组内讨论)(1)除了赵伟同伴所说的,你还注意到社会生活中哪些不和谐现象?(2)“国家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收效甚微”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教师分析总结)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世界是由真善美和假恶丑构成的。在社会中,人们以平凡而朴素的思想和行动,追求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正气,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类消极思想也沉渣泛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多样化,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也甚嚣尘上。这些都无一避免地给社会和个人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作为未成年人,一定要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志愿者日志三)“我负责的是观众服务运行支持,从7月15日开始进入场馆服务,每天的工作从早8点开始,一直到傍晚才结束。今天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伙伴提议去逛逛夜北京顺便去特著名的钱柜通宵K歌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其实,真的不想去。明天还有工作要做呢,不早点休息不能保证服务质量,这可是关乎咱们国家形象的大事,非同小可。但是只有我一个人不去的话,大家一定会觉得我不合群故作姿态。算了,法不责众,随大流吧。”

(学生思考)(1)赵伟“随大流”的行为实质是什么?

(2)你有过类似经历吗?能交流一下当时的想法吗?

(教师分析)关于大家说的现象,心理学家是怎样解释的呢?请阅读课本P72相关链接。

有时候我们心中想“法不责众”而随波逐流,但是有时候我们又“从善如流”,受到社会的褒扬。从众心理到底什么时候是好什么时候是坏呢?

(教师分析总结)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从中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

(志愿者日记四)“我们的观众运行支持团队的工作是负责物资的申请交换、搬运、盘点、摆放、发放出库、物资交流记录等工作。昨天的通宵狂欢让今天的我很没有精神,瞌睡连连,以至于在发放出库时记错数字,幸好我们的队长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过还是引起了一阵混乱。我真的很内疚,队长也严厉地批评我,甚至说我不具备志愿者的专业操守。唉,我 5 的自信心被打击到了极点,也许我不该来这里的„„”

(学生思考)(1)赵伟应该放弃他的志愿者工作吗?

(2)如果你是他的伙伴,会怎样鼓励他坚持自己的梦想?

(教师分析总结)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这些原因,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既不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也不能态度偏激,一味埋怨社会不公,而应该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满怀热情,勇敢地面对困难和逆境,敢于向困难和逆境发出挑战,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志愿者日志五)“大家说的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不可以因为小困难就放弃理想。凭借着专业、周到、热情的服务,我和我的伙伴们把中国微笑的名片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十几天的志愿者工作虽然只是我人生中很小的一段旅程,但是却让我受益匪浅。今天是闭幕式,听着罗格主席对我们志愿者的肯定,我和我的伙伴们都笑得很甜。我相信,日后,我们的人生将以此为契机,坚定、自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祝福我们,祝福北京,祝福中国。”

(学生思考)看完了赵伟的志愿者日志,我们也随他一起经历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关于参与社会生活你有哪些感悟呢?

(教师总结)我们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不偏激、不盲从、不气馁、独立思考、积极向上,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3、收获平台

(学生收获)这节课我知道了

我懂得了

我感受到了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探究了我们国家发生巨变的原因。社会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要积极地以未成年人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其中。走进社会大课堂,我们唯有正确地认识、辨证地分析,坚持原则自制自律,积极乐观地面对遇 到的困难和逆境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快乐生活每一天。

环节四:诗情画意赞生活 唱响人生主旋律

(诗歌仿写)以“热爱生活”为主题仿写诗歌 用睿智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用审美的观点去观赏生活;

用欣赏的心情去品味生活;

用不懈的努力去创造生活;

用 去 生活

用 去 生活

热爱生活,既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又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热爱生活。

(教师送诗)热爱生活

用积极的态度去完善生活;

用激越的灵感去感悟生活;

用平静的心态去享受生活。

生命因你而充满旺盛活力,人生因你而显得格外壮丽。

热爱生活,不但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且能够把平淡化为神奇。

热爱生活,只有那些热烈拥抱生活的人,人生才会充实、光彩、亮丽。

(结束语)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生活就像宝藏,博大精深,风光无限。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微笑着面对,无论和风细雨无论狂风骤雨,无论道路平坦或者屡有崎岖。拥抱生活吧,你将收获照亮心灵的温暖阳光;融入生活吧,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无穷宝藏。

(课外拓展)围绕某一环保主题(例如废旧电池收集),设计条幅和宣传单,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街头公益宣传。

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设计别具新意,在重难点的处理上采用“志愿者日志”一案到底的方式,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水到渠成。

2、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引导比较准确到位,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4、教师语言优美,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不足: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应该不仅出现结果,也出示相应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课堂生成的一些东西,教师的点拨不太到位。

3、“志愿者日志”系列材料有些拖沓,应整合为两个材料,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4、“拓展延伸”部分的诗歌仿写,时间略显不足。

第四篇:家乡发展变化

家乡发展变化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家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但是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因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农村人民的生活有了质的提高。当全国人民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大学生,通过假期的实践调查,我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几个方面也 有了近距离的认识。

【关键词】:新农村 村容村貌 医疗卫生 中小学教育

引言: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基层、了解家乡的发展,并通过这次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方法: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村民的收入情况、教育状况。研究对象:江苏省启东市久隆镇久西村村民

一、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或基本相同的提法。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必须看到,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内涵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

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明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村容村貌变化

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建设,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观。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以前马厂村布局不合理。村里道路弯曲不直,没有一条正规大道,在加上村民房屋建设的高低不平,直接影响了村庄的形象。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300万元,塑造新形象,村“两委”成立了规划组,他们通过精心规划、科学决策,制订了“五通、四改”的目标(即:电、通路、通水;通广播电视、通邮政电信;改院、改厕、改厨;改圈),推动以洁净“田园、水源、家园”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针对墙壁上的“牛皮癣”、乱扔果纸筹杂物和乱堆乱放的现象,村“两委”制订了制度,配齐相应的设施,村里聘请了15名保洁工对村庄大街小巷进行清理;还通过村广播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了解日常卫生意识,倡导科学卫生习惯,养成科学卫生方式。同时对村中路名进行规范命名,在村口竖起村庄街道示意图,在路口、街口竖立路牌、街牌等等。通过深入开展村庄整洁工作,即亮化、美化、绿化了环境,也增强了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促进了村容整洁。目前,已新修水泥路面3680米,铺设自来水管道10000米,90%的农户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开挖下水管道近2600米,改造民居统一门前72户,主干道两侧民居达到了整齐统一;栽植各种果树、风景树3500多棵,全村绿化率达到31%,安装高标准路灯50余盏,建设知青球场一个,安装健身器材12套,实现农村沼气“一池三改”120户。广播、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村,家家户户都装有有线,95%以上的村民安装了电话,5%以上装有宽带网络。

在调查过程中,还特意抽出一天体验环卫工人的生活。以前村里卫生混乱,加之无人管

理,导致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垃圾堆,更有气急败坏的村民在家门口的垃圾堆旁写上骂人的标语来制止乱扔者,但是适得其反。这几年,村委会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并入县里的垃圾管理站,并在街道两旁每隔20米设立一个垃圾桶。同时,成立环卫部门,雇佣赋闲村民定期打扫街道,回首垃圾,既保证了村里的卫生,有是的闲暇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收入。

三、医疗卫生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政府应该承担重要责任;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收进水平偏低的现实条件下,也只有依靠政府加大投进才可能有效实施这一事业。卫生医疗事业本是公众服务事业,政府对其必要的投进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近些年由于指导思想的原因,国家对合作医疗没有明确的筹资政策,各级财政对合作医疗也没有明确的支出项目,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进仅仅是象征性的。我国一直以来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支出明显不足,中心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财政支持严重缺乏。

但是在2006年全市各区分批次开展了新型农村医疗体系的建设,由区财政、市财政共同补贴,每位农民每年只需交10元,即可享受医疗保险。

而在2008年本市开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该村积极响应,大力宣传保险的相关内容以及利民政策,鼓励村民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按年龄的大小来交相应的保险费,就可以在此后的每个月获得一定的小额补贴,一直到其死亡,若死亡后缴纳的费用还未返还完,则全数退还与余下的费用。另外,70、80、100岁的老人,可获得每月20、50、100元不等的额外高龄补助。该政策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拥护,到年底时,全村老人基本都参加保险。

这一惠民政策为农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

四、中小学教育改善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投资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比以前有所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存在诸如教育经费短缺,师资水平不高,应试教育制度依旧,学生自身素质低以及生源不断流失等问题,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一直令人担忧。经过多方努力,相邻村庄达成协议,共同出资组建一所高质的中小学。

学校建设首先是在校舍上,基本上改为教学楼,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拥有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

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为了使村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财富同时富裕起来,村里常举办一些丰富村民精神和头脑的文化活动。近年来,村里还利用一些多余的收入进行全民运动设施的改造,建立了不少健身设施,还修建了一个篮球场地和多个乒乓球台。村里还经常为村民放映电影,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意义的效果也十分好。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新农村现在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情况。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见解,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当然就像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总结: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能够在农村中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农村基层,这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还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也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未来的挑战。加油!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 [2]《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第五篇:梅州发展变化

梅州发展变化

此次参观考察了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归读公园,使我不得不感慨于梅州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梅州崇文重教的客家传统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为意蕴深厚、别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所吸引。客家公园位于梅州城区东山小溪唇,其中的广东客家博物馆将通过 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史料,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客家公园的建成,成为内地规模最大的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之大成之地。公园设计浓缩客家文化精髓,其整体构思以客家文化为体系,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徙、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多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文化之大成。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客都文化广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

东山教育基地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项目,分成教育功能区、文化功能区和市政功能区三部分。教育功能区由东山中学、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和梅州市艺术学校组成,文化功能区由东山书院、“世界客都”城标、“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院士广场、剑英图书馆等组成,市政功能区由唐屋公共服务区、40米大道、院士广场南18米道路、院士广场北24米道路、东堤路延伸段、亲水公园、新东山桥、东山书院两侧和秀兰大桥两侧绿化等组成。在东山教育基地范围内的五条道路分别命名为“学子大道”、“书山路”、“学海路”、“梅香路”和“书香路”,这些颇具书香气息的道路名称给教育基地增添了一份神韵。

归读公园在广东省梅州市城区,位于梅城江南东片沿梅江西岸从东山大桥至马鞍山七孔闸之间。公园分五个主题文化区,五座园林建筑分别以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命名为逢甲书屋、芷湾翰墨、公度诗廊、剑英弈台、风眠画苑。公园内分散布置了十四组雕塑,分别体现梅州客家崇文重教、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客家民俗、客家妇女风貌等主题。在归读公园的入口处,一个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字雕刻的“归读公园”巨石格外抢眼。据了解,“归读”两字缘于叶剑英元帅著名诗句“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用以寄语梅州莘莘学子潜心读书、立志成才,客家四海乡贤归读故里、奉献家乡的美好愿景。

从这次参观考察的情况来看梅州的发展变化:建市二十几年来,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梅州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建设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从经济层面上看,这三个人文景区的建设是梅州成功运用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结合梅州发展的实际情况的一个有效的实践探索;而从文化层面上看,梅州十分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此次参观考察给我最直观、最强烈的感受;而从生态环境的方面看,这三个人文秀区的建成使梅州的发展环境有了质的提高,同时也是梅州超越传统工业化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坚持建设生态梅州、坚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现。

下载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运输发展变化

    课题:第一课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 (2)技能目标:用图表说明问题;能介绍交通运输发展和变化的相关的......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感悟

    核出此盐 ——教学设计中课堂送联活动之感悟 “课堂送联”?何出此言?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堂送联,让学生在欣赏对联中感悟对联饱含哲理之意......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范文大全)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经济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浅谈电子商务及其发展变化

    ----学院---届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电子商务及其发展变化 摘 要 本文主要是从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的特点,以及电子商务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等诸......

    蔗糖产业发展变化

    [甜蜜之歌]浅析我县蔗糖产业发展变化2006-12-25 8:42:00 | 【打印】【关闭】 【字体:大 中 小】 蔗糖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农......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一、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的出口值(额)与进口值(额)之和。由表1可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03年......

    家乡的发展变化

    10、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 人的观念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 3、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案设计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案设计 【课程标准】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教与学目标 1、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