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二上第三单元句型拓展
第三单元句型拓展
1、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一)ABB结构
乐呵呵 喜滋滋 笑眯眯 兴冲冲 水灵灵 亮晶晶 红通通 绿油油 蓝湛湛 白茫茫 金灿灿
(二)婆婆听到蝈蝈的歌声会想些什么呢?(想象写话例文)
这高低起伏的叫声真好听呀,就像小溪流叮咚的欢歌。对了,那正是我童年时常去玩耍的溪边呀!溪水清透,一眼能够看到底,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溪边就是一片草地,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这可爱的蝈蝈就藏在草叶间,穿着一件绿衣裳,以为不会被人发现。其实,我早就看见了,我猫着腰,蹑手蹑脚地挪过去,等靠得很近的时候,猛地一扑,把蝈蝈紧紧地压在手掌间。嘿,抓住了!我微微将手指打开一条缝,凑过去一看,里面竟然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咦,那只蝈蝈呢?哦,它早就跳到了一边,似乎在笑我呢。看到我这个样子,小伙伴们都笑了起来,这笑声,伴着蝈蝈的歌声,伴着潺潺的水声,一直传到很远,很远„„
2、一株紫丁香
(一)拟声词
绿叶儿沙沙地响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 北风呼呼地吹 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淌 小鸟叽叽喳喳地唱 心里怦怦地跳 轰隆隆的雷声 哗啦啦的水声 滴滴答答的钟表声
(二)拟人句
使非人的物体具有人的动作、神态、思想感情等。
1、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4、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5、小溪唱着欢歌向前奔跑。
3、有趣的发现
(一)“要么„„要么„„”
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只有两种情况,意思与“不是„„就是„„”相同。
1、达尔文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2、星期天上午,我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去公园散步。
3、每天做完作业后,我要么看书,要么看电视。
(二)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岛上三种昆虫的情况 翅膀大的 顶住大风 生存了下来 没有翅膀的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翅膀小的 会飞,但顶不住大风 被刮到海里淹死,逐渐消失
1、那些翅膀大的昆虫,因为能顶住大风,所以生存了下来。
2、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不会飞,所以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淹死。
3、那些翅膀小的昆虫,因为会飞但顶不住大风,所以很容易被挂到海里淹死,逐渐就消失了。
(三)生活中有趣的发现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 9 ”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 9 ”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拿一张纸条,两手用力抻,纸条被撕断的位置总也不是中间,而是手指旁。
4、练习3
(一)成语
1、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造句:小明很机灵,一有个风吹草动就能立即发觉。
春秋时代,楚平王是个十分迷恋女人的君王,后来还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大臣伍奢对君主这样的行为非常反对,楚王一不高兴,下令把伍奢抓起来,连伍奢的大儿子也一起被杀死。然后,二儿子伍员(伍子胥)看情形不对,他赶紧逃命,一路上躲躲藏藏,有什么风吹或草摇动的声音,他都会被吓到。
有一天,伍子胥来到江边,遇到一个渔翁,伍子胥把事实真相都告诉了他。后来,渔翁上岸帮他找吃的,伍子胥怕他去告密,就躲在岸上的芦苇丛里。等到渔翁一回来,发现他不在,就要他不用担心,快点出来,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当伍子胥要走之前,还叮咛渔翁千万不要跟别人说起见过他的事情。渔翁见伍子胥怀疑自己,为了不让他担心,竟然投江而死。伍子胥非常难过,继续逃亡的生活。
后来,他在吴国受到重用,掌握了吴国的军队,他立刻攻打楚国,报了杀父的深仇大恨。
2、雨过天晴:雨后转晴,比喻情况由不好到好。
造句:雨过天晴的早晨,空气清新极了。
3、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条件、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造句:创作就像果树结果,时间到了,自然瓜熟蒂落。
4、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具备、成熟,事情就会顺利成功。
造句: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写起文章来才能赶到如鱼得水,水到渠成。
(二)名言
三句名言均比喻事情总要从细小开始,逐步发展,最后成功。我们要取得成功,必须从小努力,从现在做起。
第二篇:苏教版语文二上第五单元句型拓展(定稿)
第五单元句型拓展
1、识字5 寒流来了,温度一下子降了下来。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吹在身上的时候,就好像血液都结成了冰。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很快就积起了厚厚的一层,放眼望去,窗台上,屋檐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屋外已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蚂蚁早就在洞穴里备下了足够的食物,等到来年春天再出去觅食。而蟒蛇和刺猬呢,则吃得饱饱的,准备美美地睡上一个冬天。
当然,也有不怕冷的,瞧,苍松和翠竹在风雪中傲然挺立,依然那么青翠,蜡梅迎着寒风绽放,吐露着芬芳。岁寒三友真是名副其实呀!
其实,最有活力的要数小朋友了。他们有的在山坡上滑雪,有的在冰封的河面上溜冰,有的在岸边跳绳,还有的在堆雪人打雪仗„„大家玩得热火朝天,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严寒都像被吓跑了呢。
2、识字6 秋日的塞北,草原一望无际,秋风萧萧作响。一群群自由驰骋的骏马,逆风而行,如箭飞奔,真令人心旷神怡。
春日的江南,遍地鲜花怒放,到处莺歌燕舞。烂漫的杏花沐浴着绵绵的春雨,把诗意般的江南装点得更加美丽。
夏日的海岛,烈日下椰树依然挺立,遍布海滩。海风拂过,树叶随风起舞,好一派迷人的热带风情。
冬日的高原,冰雪的世界。白茫茫的“地毯”上牦牛缓行,悠然自得;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烁,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的祖国,真是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啊!
3、识字7
(一)象形字
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为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常见的象形字有月、日、目、门、鱼、龟、马等。
(二)会意字
会意字我们已经在识字3里接触过了,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一个字。
出──出去一看,山外有山。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艳──色彩丰富,鲜艳美丽。
(三)“林深”
这一片树林枝繁叶茂,枝桠挨着枝桠,叶子贴着叶子,竟不留一丝空隙,阳光都似乎被阻隔了,显得一片幽暗。
4、识字8
(一)形声字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管意思,声旁管读音。
包字歌
包前有手“抱”一抱,包前有食吃得“饱”。包前烧火大“炮响”,包上有雨下冰“雹”。包前有足“跑”得快,包前加衣是暖“袍”。包后加刀切“刨”冰,包前有月是同“胞”。包前加水“泡”温泉,包前张口是“咆”哮。
(二)片段
池塘边是几棵柳树,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上,就像是一位少女在梳理着她的长发。池塘里铺满了碧绿碧绿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好像一个个大圆盘。荷叶间不时露出几朵粉嫩的荷花来,有的半开半掩,有的含苞待放,似乎也在害羞呢。水面下活泼的小金鱼正在追逐嬉戏,一眨眼的工夫,又消失在荷叶下了,只留下层层涟漪缓缓荡漾开去。
第三篇:二上第三单元教案
识 字 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 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伟大。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 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2、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比如,从第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己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9、欢 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祖国的伟大,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
想象法、情境创设法。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了解课文内容,体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识记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10、北 京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
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 意识和感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教过过程:
一、导入: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及公园。
5、朗读感悟北京的美。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课文学习成果,会写10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北京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过的“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还记得一首歌里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北京。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板书课题:北京,学生跟着书写。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用这十个词分别组词。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近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4、练习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学生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学生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教室里展示。
2、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11、我 们 成 功 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
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
谈话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
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
二、创设情境
1、讲述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三、初读课文
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
四、识字写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学生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可让学生单个读、指名领读、小组读来巩固。
2、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如,第一段中的“喜讯传来„„”一句,第二段中的“人们挥舞„„”一句,第三段中的“人们相第„„”一句,都包含了较多的生字,可重点指导读正确。
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成词语。
4、说说记字的方法,结合旧字识字,反复重现巩固识字。
5、写字指导:
引导学生发现:拥、抱、扬三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泪、36 洋都有三点水,也是左窄右宽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1)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
2)申、洋二字的竖为主笔。
3)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
4)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
5)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眼目”不是“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
二、了解背景:
学生将自已知道的中国北京申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老师再补充一部分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人们的心情。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已欣赏后的感受。即: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2、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指名说说自已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学生练读课文。
3、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4、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全班学生朗读。如:第一段中的“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第三段中的“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是什么意思?从“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5、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
四、实践活动:
“我为2008年奥运会出力”
可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再想想我们能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12、看 雪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
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
生字小黑板,课前师生共同收集台湾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
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语 文 园 地 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反义词,发现新识字方法
2、复习近平义词,练习说句子。
3、做个小导游,练习说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发现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1、让学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教师示范读和师生对读这几组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3、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互相检查是否每个同学都认识并能读准九个生字。教师可抽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4、给生字找朋友。
4、用“我说你说”的方式,师生或生生之间对说反义词,先说教材里的六组反义词,再扩展说其他反义词。
二、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含选近义词、说句子、读短诗等三项内容。
1、“我会选”是让学生仿照示例(中心、中央)给“著名、特别、漂亮”选择近义词。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近义词。可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自己发现这些词语在词义上的联系,然后选词配对,再读一读。
2、“读读说说”是让学生仿照例句说句子,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要注意,前后两句话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比如,“我要把它拍下来”,是因为“花坛真漂亮”。第一次仿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限制(说北京),第二次则没有限制。不管哪一次,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说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尽量不要和其他同学雷同。
3、“我会读”是朗读《我爱祖国》这首短诗,主要是让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同时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感染。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的意思不必讲解。可鼓励学生背诵。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展示地点可设在教室,也可设在宽阔的操场,甚至野外。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己关心的风景名胜,并在此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完成分组。注意在选择交流对象过程中的交往方法和注意事项。
2、分组交流
这是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商量,选择下面的交流方式。
1)、“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3、全班交流
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如时间不允许,可先让各组代表简单说说自己准备介绍的内容,让大家选出两三个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像小组交流一样,也可以变换方式,注意体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
4、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可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也可评“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
二、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提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展示课外识字成果,展示自己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可以把展示活动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
第四篇:二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二上第三单元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
第三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与密切的关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和直角,图中有正在做操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
还有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爷爷。这些情境都与角和直角有关。如:做操的学生伸开双臂组成了角,老师三角板上的角,爷爷剪刀上的角等等。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性趣。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周围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并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抽象出数学概念,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角和直角。
3、初步认识锐角钝角。
4、学会用三角尺拼角。【过程与方法】
借助三角尺完成对角的认识,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角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画角和直角。
3、能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4、正确画出角和直角。
5、在生活中发现角和直角。课时划分
本单元大约用5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
1、例2以及第39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的1-3题。课时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等实物。三角尺、直尺、哽纸条、图钉、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校园一角学生上体育活动的情境内图在。图上画了什么?老师手上拿着什么?爷爷手上拿着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角,到底什么是角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角。
(1)出示剪刀、钟面、三角板,让学生指出角。(2)指定学生指出角。
(3)说说周围物体哪些地方有角,请指出来。
2、学生实际操作。(1)制作活动角。小组活动
教师演示:用纸条制活动角。学生观察变化情况。全班交流:角的大小跟张开的程度有关。(2)折叠角。
师生都拿出一张纸,共同折叠。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在黑板画不同的角,并说明角各部分的名称。(2)指明学生指出其他两个角的各部分名称。(3)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教学画角
(1)教师演示画角。(2)学生动手操作(3)指名学生板演。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1-3题。第1题: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第2题:指出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例
3、例
4、“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7题 课时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直角有感性认识。
2、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能画直角。
3、能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一面国旗、一张椅子、运动员练习双杠图、三角板、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
2、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3、教师出示图形,让学说出各图形各有几个角。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直角,出示例3。
(1)教师出示国旗椅子的实物及运动员练习双杠图,让学生在上面找角,数一数各有几个角?
教师说明:这些角都是直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直角。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
(3)做教材上第40页的“做一做”,用三角尺比一比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直角)
2、折直角。
让每个学生都拿出一张纸,要求先上下对折(全班动手对折),然后提问:再怎样折可以得到直角?(再左右对折,就可以得到直角),再让学生左右对折,教师注意订正。
3、观察三角板上的角。学生自己拿出三角板找直角。
提问:三角板上的三个角有几个是直角?(有一个是)
4、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5、教学画直角,出示例4。
(1)教师在黑板边演边说、画出直角。
(2)做教材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数直角。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做“练习八”的第7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用三角板画三个不同的角,其中要有一个角是直角。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上的例题5及“做一做”。课时目标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重点难点
1、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出示游乐场的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较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这位同学找到了角,人找到了吗?
(二)主动探究,获得新知
1、请小朋友拿出纸和笔画一个你喜欢的角。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
2、将小朋友画的角进行分类。
合作交流。请小讨论: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指名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2)学生上台验证,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比的。(3)验证其他的两类角。(4)给角取名。说取名的道理。
设问1:你给比直角小的角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设问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5)给角分类。
谁能根据角的大小给角分类呢?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1、做角:你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给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2、举例:你能说说你在哪儿见到这个角?
3、演示角:你能两手或两脚演示这些角吗?
4、找角:(红旗上)。
5、完成教材上4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的例题6和“做一做”。课时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会用三角尺拼角。
2、通过拼一副三角尺、两副三角尺,使学生更进一些步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重点难点
1、会用两个三角尺三个三角尺拼出直角、钝角和锐角。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具准备
1、三角尺、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尺、纸若干张。教学过程
(一)探索活动
1、你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钝角、什么是锐角,但是你们会画钝吗?会画锐角吗?
画钝角的方法是什么?画锐角的方法是什么?(分组操作,探究方法)你们都画了什么角?
(用幻灯机展示学生画的各种角)
2、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角和画角的方法。(指每组代表到前面边演示边说明,集体探讨和订正方法。)
(二)发展活动
出示教材42页例题6的情境图。(用两个三角拼一拼)
1、用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什么角? 你们能拼成一个钝角吗? 分组操作上台演示。
2、你们还可以拼出其他的角吗?希望你们多多动脑动手,看谁拼出的角多。
分组操作,用幻灯机展示学生拼的各种角。(可能有以下答案)
(1)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2)用锐角和锐角拼出的还是锐角。(3)用锐角和锐角拼出了钝角。
如果有些同学没有拼出台上同学展示的角,就请和台上的同学一起来拼一拼。
(三)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42页的“做一做”
(1)用两副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钝角。(2)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展示。
2、讨论:一副三角尺和两副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小组讨论,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通过复习你们又学会了什么知识?你们会用三角尺拼钝角了吗?会拼锐角吗?用的是什么样的角拼出来锐角和钝角?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练习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45页“练习八”的4-14题。课时目的
通过练习让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角,让学生说说是什么角?
(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八的4-14题。
1、第4题:变角游戏(1)用活动角做一个直角。(2)作圆纸片折一个直角。
2、第5题:比较两个三角尺上各选一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第6题:说一说,找一找哪些是直角。(用三角尺量一量)
4、第8、9、10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第11、12题:画一画,说一说。
(1)第11题以游戏形式,两人一组,一人画一个角另一人立即说出是什么角,两人互换。
(2)第12题:指一名学生说一说直角、锐角和钝角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在钉子板上画出来。
6、第13题:出示七巧板。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3)用两块三角尺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拼钝角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汇报,订正。
7、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能得几颗星星? 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收获。
课时达标
1、根据图标出直角、锐角、钝角。(教师事先准备好资料)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图已经给出顶点)。(教师事先准备好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五篇:苏教二上识字6教案
识字6 设计者:郑雅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3、利用网络资源多层面的拓展,使孩子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感受到不同的风光美景。认识本课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背诵成语和古诗。步骤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2、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出示地图),有一望无边的塞北,有桃红柳绿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飞机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旅游。在登机前,让我们先去买票吧。
步骤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机票。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读——全班跟读。
师:你觉得你能读准字音的,站起来读。
3、去掉拼音,一行一行的读,看能不能读准确?分小组读。
4、一行一行能读好了,相信你们全文一起读也能读好。全班齐读(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每个人都拿到了飞机票,现在,我们可以登上飞机开始旅游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词串。步骤
(三):精读。
过渡:飞机起飞,你们想先飞到哪去看看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播放视频:牧民在草原上骑马,有马叫声)从视频上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出示第一排词,指名读)
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骏马特别喜欢在塞北的草原上奔驰,为什么?多舒服的风啊,齐读“秋风”。
(3)、(听音乐,师做动作)你觉得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欢快)谁来读词串?(指读)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下一站我们去哪?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1)、江南是美丽的水乡,这里水很多,到了春天的时候雨也很多,春天的雨是怎样的?
春雨像牛毛、细如绣花针,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也曾经赞美过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们瞧,有了春雨的滋润,杏花开得更娇艳了(出示杏花图)(2)美丽的杏花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谁来读。(生随着音乐轻声诵读。)
(3)江南细雨蒙蒙,江南美景如诗如画,你读的真好,还有谁也想读。
我们的声音再轻柔一些,去品味如诗如画江南水乡的美。(齐读)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到过江南水乡,下面我们继续出发,看这是哪?
(1)、齐读“海岛”,贴词。
(2)这里的太阳可厉害了。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出示骄阳图)老师送给你一个词 骄阳似火。
(3)虽然海岛骄阳似火,可是这儿却有一种植物它不怕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椰树)
你们觉得这椰树怎么样?你了解它吗?椰树长得很高大,郁郁葱葱,如果你去采一个椰果,把它剖开来,还会流出乳白的椰子汁,喝一口,味道好极了!谁来读好这个词语?
(4)一段难忘的海岛旅行相信孩子们都很喜欢,喜欢海南岛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4、学习“牦牛 冰雪 高原”。过渡:祖国的南部骄阳似火,而祖国的西部却飞雪飘飘,让我们乘上飞机,俯瞰高原!
(1)、齐读“高原”。高原的地势很高,(简单画高低)。(出示图片)看图,你有什么感受?(指答)冰雪好大呀,谁来读这个词?(指读)
(2)、在高原生活的人们,有一个好帮手,(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是宝,它的毛很长,可以做绳索、帐篷,它还可以帮人们耕地、运输,被称作“高原之舟”)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牦牛”。
(3)、让我们带着敬佩读好这个词串。男生读——齐读。
5、飞机降落了我们去了祖国的四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齐读。(1)、归纳课文特点。用几个词就把不同地方的风景写了出来,多美啊!
(2)、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来再来读课文。(齐读)步骤
(四):识字写字。
1、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你会记哪个字?想想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指答)
2、相机识字,并指导书写。
“塞”:“塞”字是怎么来的呢?“塞”字最早读sāi,表示堵住的意思,(示图)古人房顶漏了缝,就用双手拿着草和泥土来补漏洞。后来用来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读sài,说明这些地方边远。
你能给“塞”字组词吗?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多的字呢?师范写,学生描“塞”,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岛”:“岛”是什么样的?(示图)师讲解:四面都是水,中间有陆地,有许多石山,小鸟在海洋上飞累了,就可以停在山上休息,(示鸟)有山有鸟就是“岛”。组词。
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范写,生说笔顺,学生描“岛”,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骄”:这个字读谁的音?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学生说偏旁,再把形旁和声旁组合。组词。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马的横边成了提,撇不要写成横)它在田字格中的位臵怎样?(左窄右宽)生自己描红。步骤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旅游”,收获了不少知识。请你们回家后用词串中的词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板书设计 识字6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