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九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陋室铭》教案
一、教材分析: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
(二)相应对策:教师示范背诵,形成师生竞赛;通过互动板书设计,指导学生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诵读文言文的习惯;用游戏法来进行背诵竞赛。
(三)学法指导: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一对一互译课文;
3、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三、教学方法的采用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游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练习法: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三分钟”(每节课的前三分钟向学生推荐好文好诗好句)环节中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把你想到的事情写下来,按你写下的事情去做,把你做的事情再记下来——这实际是一句关于要确立目标、如何按目标坚持、做好后如何做反思的座右铭。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座右铭与铭的关系与相关的知识,并用投影板出,由此引出今天所要学的课文《陋室铭》。
(二)示范背诵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请学生给老师挑刺(教师故意读错某个词),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三)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四)学生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以短文的内容。随后采用游戏接龙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
(五)学生翻译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我根据系统论整体要素之和大于部分整体之和的原理,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要求学生一对一,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助指正,教师可做适时的指导与归纳总结。
(六)思考阅读
此环节要求学生完全不打开课本(作笔记除外)。
1、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了解了《陋室铭》的创作背景 及创作情感后再引导。
2、再次背诵全文,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并阐述理由;引 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抱负和情操。
3、师生互动设计板书,要求学生抓住中心句,在板书中体现文章是如何“表现中心”——即从哪些方面表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句的。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些问题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学生深入课文。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经过足够的时间的讨论与教师的巡回指导,学生完成了学习“创作”,用幻灯展示学生的板书,再用投影板出教师的板书: 山(仙)名(喻)陋室(德馨)
水(龙)灵 托物言志景极力形容 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诸葛庐 自比 “何陋之有?” 子云亭< 此板书融入了以上所提的三个问题,并体现了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使学生能通过板 书对短文一目了然,且加深了理解。
4、激励学生看着板书再背课文,并引导找出文章韵脚。ing 名 灵 馨 青 经 形 亭<
(七)练习设计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 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按要求默写
①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②写出表现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
③写出表现陋室主人所参与事之雅致的句子
3、学习文章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或追求通过某些物品(体)表现出来。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
第二篇: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2014届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2014届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20分)
1、“爷爷的偶像是江姐,爸爸的偶像是雷锋,我的偶像是杨利伟”,年代不同,一家三代的精神偶像也不同。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
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④是与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长期艰巨的事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改革开放是()
①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② 我党、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④ 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父母有“合法职业和稳定住所(含租赁),学生高中阶段在当地连续就读三年----”黑
龙江省最新公布的高考报名政策,开启了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闸门。异地
高考政策的出台()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有利于保障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
③我国已完全实现了教育公平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铁飞燕是最年轻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责任。”这说明,全国人大代表()
① 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②代表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④是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出来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iphone手机是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企业生产,其他零部件
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A、政治多级化B、经济全球化C、文化多元化D、贸易自由化6、2012年9月11日,日本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和抗议,强行推行钓鱼岛“国有化”进程。
针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行径,我们的正确做法是()① 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表达爱国诉求② 坚持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事实
③坚决反对日本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④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写微博征求网友建议,利用网络平台广获民情民
意,并集中和升华形成提案提交大会。这表明()① 广大公民依法行使建议权,参与政治生活②人大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高权力
机关③人大代表自觉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④ 广大民众有权直接决定国家的重
大事务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8、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摆在全
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使命。到2020年之时,我国要()A、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D、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
9、城乡居民在交通事故中的“同命同价”,在人大选举中的“同票同权”,以及工资支付时的“同工同酬”三项权利不约而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文件集结。这表明()
A、平等从理想向实际状态又前进了一步B、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相当完备C、弱势群体都得到了特殊关照D、通过立法杜绝了社会上不平等现象
10、同学们,在你们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之际,老师送上一句谚语“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海不如舟。”对你的启示是()
A、马没有牛好,车不如舟实用B、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C、盲目从众,缺乏主见D、要从实际出发,直面差别,扬长避短地作出理性选择
二、辨析题(6分)
2012年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节俭务实的会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人民日报:没有迎送,来了直奔会场;不摆绿植鲜花,会期缩短半天;工作人员减少了,简报,发言稿印得少了,文件袋从塑料变成纸质......巴菲李:力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阳光雨点:过去国家穷,办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现在我国都实现总体小康了,重大会议浪费点没啥,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
请针对“阳光雨点”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实践与探究题(14分)
1.党中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的目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请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
(1)实现城乡居民收入10年翻番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2)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2分)
(3)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3分,至少3个方面回答
2、材料一: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石油和天然气人均占有量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中国单位周内生产总值能耗不反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要求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的达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下降16%(比2005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结合教材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
(2)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三个方面,3分)
(3)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
第三篇: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星星变奏曲导学案
第3课 星星变奏曲
【学习目标】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学习重点】
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学习难点】
“星星”的象征意义。【知识链接】 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2.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自主学习】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合作探究】
3、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4、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5、“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6、多层次的意象迭加是朦胧诗的鲜明特征之—,请找出诗中其他的生动意象,并简要分析内涵。
【精读精练】
7、本诗的作者江河是80年代()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诗派其他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二至三个)()
8、这首诗歌用()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
【教(学)后记】
第四篇: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9《王几何》导学案
9《王几何》导学案
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
1、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
2、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学习方法:
自学导读法 讨论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1、注音
须臾()笑面佛()皱()纹屏()息绰()号 高涨()嘈()杂弥()勒轮番()
2、解释 哄堂大笑: 得意洋洋:
笨手笨脚:
得意忘形: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3、梳理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26):
第一层(3----7): 第二层(8----9):
第三层(10—15):
第四层(16—23):
第五层(24—26):
第三部分(27—29):
4、文章探究
(1)本文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几何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
有哪些?
(2)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3)综合全文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5、完成课后练习。
第五篇:新人教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1学年三(教 学 计 划
2)班数学上册
2010
2010-2011学年三(2)班数学上册
教 学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已发展的广泛空间。通过本期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级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学措拖
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秤的教育方法。
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4、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五、课时安排
全学期约为22周,安排如下:
08.28 ~ 09.10:二次根式
09.11 ~ 09.30:一元二次方程
10.01 ~ 10.26:旋转
10.27 ~ 11.27:圆
11.28 ~ 12.01:概率初步
12.02 ~ 12.30:第二十六章
12.03 ~ 01.25: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