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贫教学设计
《清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想。
(一)体会方志敏的清贫。
出示中心问题:
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
要求:1.认真读课文,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作批注。
2.读完后可以先和同学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预设点一:“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师:读完这一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师:这一对比说明了什么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这一对比深入理解甘于清贫其实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操守,学生谈不到的老师要适时点拨。】
预设点二:
“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师追问:方志敏被捕时身上仅有的这两样东西说明了什么? 【方志敏被捕时身上仅有的两样东西都是革命工作所需,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可见方志敏所想所虑的都是革命事业,克己奉公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学生谈不到的,老师要适时点拨。】
预设三:第九段补叙内容
师:方志敏的全部家当只有“汗褂裤”和“带底的丝袜”,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唯一的财产”“传世宝”来理解。他真的会在乎那些富翁们的笑话吗?你觉得方志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体会国民党兵士的贪婪。
1、国民党的伟人们不信,他们认为这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两个国民党兵士不信,他们满肚子热望想从方志敏这里发洋财。这两个国民党兵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看看他们的几次动作,读读他们的语言,再看看他们的心情,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文后交流。预设一:动作描写
引导学生体会“搜”“摸”“捏”等词语的表达效果。预设二:语言描写
师:你没觉得这两个士兵有差别吗?拉手榴弹的那个脾气怎么样?
生:不好,说起话来“吼道”。师:那另一个呢?
生:有经验,有点老奸巨滑。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两个国民党兵士的语言,谁来读一下第一个士兵的话,要读出这个兵士的粗鲁还有野蛮。
师:第二个老奸巨滑的要读得刁一点。
师:方志敏面对着国民党两个士兵的以死来威吓,他是怎么说的呢?大家仔细揣摩揣摩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这个“哼”字怎么读?
生读后,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这个“哼”字尽管是个叹号,却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看不起。这才是方志敏的临危不惧,到这样的场合,他还是这样的幽默。
预设三:神态描写
引导学生体会在这一系列表情的变化的表达效果。
2、小结:这两个国民党兵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两个国民党兵士在方志敏高大形象的对比下,就是一个小丑,这就构成“一件趣事”。
师:方志敏真的没有钱吗?你有什么感受?
师:由此可见方志敏对革命的忠诚,正是因为方志敏的清廉,他才会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将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让我们怀着对方志敏的无限敬佩之情来齐读这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苦难的地方!”
三、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师:方志敏是清贫的,革命者是清贫的,也有人说他们是富有的,你觉得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富有”又是什么呢?
四、结束语
清贫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正是因为这些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精神的富有,我们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新中国才能够成立。这种革命
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同样需要它。君不见,腐败高官纷纷落马,究其原因,哪一个不是因为生活腐化堕落而造成的;哪一个不是因为丢掉了甘于清贫的气节而走向自我毁灭的?古今概莫如此,将来这一规律也不会改变的。
五、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其他革命者的精彩人生故事。板书设计
清贫 方志敏 甘于清贫 舍己为公 临危不惧
第二篇:《清贫》教学设计
23、《清贫》(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同志的崇高品质。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研习《清贫》一文。
我们已经知道,方志敏是早期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时,根据党的统一安排,方志敏留在江西,坚持游击战。在一次转移中,由于叛徒的出卖,他被捕了。这篇短小的文章就是叙述他被捕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既然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里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 却发生了一件“趣事”,这件趣事“趣”在哪里?
大家再读课文,思考或讨论后再做回答——
生1:趣在——方志敏是一个大官却没有钱,在被捕的时候却拿不出钱来给这两个人。
生2:我认为这个“趣”不在方志敏身上,而在搜他的那两个兵士身上,能突出这个共产党员清贫的品质,两个士兵一遍一遍过细地搜,我觉得很可笑。师:两个同学所讲是一致的,“趣”不在方志敏身上,而“趣”在两个兵士身上。他“搜”,第一个动词用的是“搜”,第二个动词“摸”,第三个是“捏”,接下来当发现一无所获是,就对“一只时表和一枝自来水笔”进行“抢夺”。从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很有趣。从“搜”到“摸”到“捏”到“抢”,这几个动作之间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让方志敏觉得很可笑。再看看这两个国民党士兵,一开始是“满肚子热望”,搜不出来又摸又捏,满怀“期望”,到最后却是完全“失望”。这个过程,方志敏觉得实在太可笑了,是这样么?
好,这是我们觉得“趣事”好笑的第一个方面。大家发现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生:还有方志敏所谓的财产不过就是“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上底的线袜”,与国民党的那些富翁极为不同,这也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
师:很好,这是他第二个发现,还有吗?
如果你是导演,由你来主持这出独幕剧的演出的话,方志敏一定是堂堂正正的,那两个国民党士兵你们认为他们身上还隐含着哪些“趣”呢?
生:动作很好笑,比如第二自然段的描写(拉木柄榴弹)师:这是一个士兵的动作,另一个呢?
生:另一个“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师:你没觉得这两个士兵有差别吗?猜猜这两个人的年龄哪一个轻,哪一个大?
生:拉手榴弹的年轻,弓着背的年龄大。师:年轻的那个脾气怎么样? 生:不好
师:对,年轻的士兵说话直“吼”。那个年老的呢?他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你骗不了我。” 师:大家觉得这个年老的士兵怎么样? 生:有经验,有点老奸巨滑。
师:这场闹剧有趣就有趣在两个国民党兵士在这场戏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两个国民党兵士语言?谁来读一下那个年轻士兵的话:“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要读出这个兵士的粗鲁还有野蛮,别忘了文中“威吓地吼道”,哪个男同学起来读读看。
(生1读)
师:可以稍微再慢一点,你的气势是够的,一字一字的把它读清楚。那个年老的,老奸巨滑的要怎样读?一个是蛮,一个是刁,读得刁一点。
(生2读)师:稍微温柔了些。
(教师范读)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方志敏面对着国民党两个士兵的以死来威吓,他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哼!你不要作出……”
这段话大家仔仔细细地揣摩揣摩——作为我们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方志敏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读过书,有学问。面对两个国民党的兵匪,他是怎么说的?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这个“哼”字怎么读?第二个也是叹号,这个叹号怎么读?下边自己读读看。(做坏人容易,做好人难)
生:读
师:你读的也不错,就是稍微善良了一点。师:一个人要有一些表现力。先来说这个“哼”字比较难,不是吵嘴,方志敏根本就没有必要跟他们吵嘴,他知道他们无非是想从我这个身上得到一些横财。他们真的敢在这里把握处死?量他们也没有这种胆量。他们在这里捉到了我,将我送到国民党兵部领赏,他们敢动我一根毫毛,他们回去的时候不活了?他们有几个脑袋?所以方志敏根本没有必要“来吧!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往这打!”这不是方志敏。方志敏一眼就看穿了,所以这个“哼”字要读的……尽管是个叹号,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看不起。
“哼!你不要作出那难堪的样子来吧!……”(教师范读)
这才是方志敏的临危不惧,到这样的场合,他还是这样的幽默。接下来两个人,一个 “你骗谁!”一个“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你骗不了我。”方志敏接下来有一段话,刚才我读得不好,只是模仿了一下,你们肯定比我读得好,看看方志敏怎样把它表现出来。
大家读读看,读“你们要相信我的话……”
师:这里,大家最难把握的是语气和节奏,也就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要靠你们长期的体验和积累。
(教师范读)“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师:那么现在我们细腻一点,好吗?联系这三段,那个年轻的、粗鲁的、野蛮的也有一个“钱”字:“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那个老奸巨滑的兵匪也有一个“钱”字:“绝不会没有钱”,而方志敏也有一个“钱”字,你看这三个“钱”字读法上有什么不同?(读出来)
第一个“钱”字要体现出贪婪;第二个稍微有点“卷舌”,方志敏“个个都有钱”(重音)“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两句话里都有,重音要在哪里?放在“板”字上,体现一个人的高傲气质。绝对不能放在“一”字上,“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老总呀,饶命吧!”
师:三个人在这里的对话,显示了方志敏革命的气质和革命想。两个国民党绑匪在方志敏高大形象的对比下,就是一个小丑,这就构成“一件趣事”。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开头一段。方志敏真的没有钱吗?他有钱,但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用于什么地方?
我们齐声把第一段朗读一遍。注意其中有两个成语,一个大家熟悉的“舍己为公”,还有一个什么?对了“矜持不苟”看看矜持不苟什么意思?因此读到这里的时候,两个成语节奏要稍微慢一点。这两个成语之间,声断气不要断。
“我从事”而没用“搞”,下面经手的“钱”用“经手的款项”,可见,方志敏的慎重,对革命的虔诚,用词比较重。
这是第一段方志敏的理想。(学生齐读)(学生单个读)
师:老师要向你学习,你这一段读得很传情,很到位。
这桩趣事记叙了以后,方志敏有一段独白,如果是电影,就是一种画外音,我们可以想象:在江西,这种丛林中被俘,两个士兵想得到些什么,结果呢什么都没得到——垂头丧气,“走吧,走吧,走吧”,这时候一阵西北风吹来,两个兵匪把领子拉上去,而方志敏却抬起了头,缕缕头上的乱发,有一段独白:
(教师范读“是不是……”)轻轻的、静静的、慢慢的。请同学们自由读。
二、再谈清贫 孩子们学习完这篇文章,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清贫是最伟大的财富,清贫是一种信念,清贫是一种品德修养,清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传统,清贫是实现自我的根本保证。)
三、拓展提升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候,“清贫”和“富有”是可以结伴而行的,你觉得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富有”又是什么呢?
四、提示性总结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5岁,方志敏清贫的一生用8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透过他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富有。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更体现了方志敏将清贫做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尚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有必要提倡和学习么?请大家课下自由讨论,我们将以小组形式分头汇报交流。
作业布置: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其他革命者的精彩人生故事。板书设计:
清 贫
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 甘于清贫 矜持不苟
方志敏
唯一的财产:旧汗褂裤、缝上底的线袜
舍己为公
第三篇:清贫教学设计
《清贫》教学设计
——王金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廉洁自律,不怕贫苦和艰苦奋斗的美德。懂得“清贫”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收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摒弃奢华的物质生活,养成不怕贫苦,追求清贫的生活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过程
(一)收集资料,巧引课题,妙语激发兴趣
了解故事主人公,故事背景,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走进文本的有效途径与手段。所以课程伊始,教师出示图片,和学生讲故事,让学生感受方志敏正气凛然的英雄形象。再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抓住切入点,自然引出课题。
这时教师妙言激趣,“方志敏是红军的‘大官’,身上却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国民党的士兵不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语言的刺激,让学生产生走进文本的渴望,探索末知的冲动。
(二)读为主线,感悟为珠,串起一片精彩
自读课文要特别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用“读”这根线把各个教学环节串连起来。奏响读书四步曲:
第一步:整体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词,思考本课的主要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应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的反馈,重点放在“矜持不苟”“冷齿”两个词语的理解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注意语言的简炼。
第二步:分段读
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结构有初步的感知,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脉络。前两步在第一课时进行,接下来我重点说第二课时。
第三步:感悟读
语文A版教材参考用书中曾指出:略读课文在内容上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不需字斟句酌,但教师不能对教材轻描淡写了事。所以在设计上,我先给学生留下一个预习小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把你理解的课文内容变成课本剧,在课下的时候自行演练,让学生在自我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特点。我之所以没有安排问题后让学生解决,是因为我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一,分析问题不够全面,产生对文章人物认识浮于表面;其二,学生分析问题抓不住重点,形式的感悟五花八门,使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得不到突破。有了这条主线,学生就会运用做勾画批注的方法,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可以很好的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品质。虽然在“我”被捕时——一个最不幸的日子,却成了一件趣事。从这个“趣”字可以揭露国民士兵与方志敏是什么样的人。
在解决“方志敏为什么会如此清贫”这一问题时,如果理解不透,就会对清贫的意义认识不深刻。所以教师在倾听学生汇报时,抓住文中这样一句话,突破难点“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首先让学生指出这是对比的写作方法。然后教师马上追问:国民党军与共产党有怎样的区别?这样,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无产阶级的本质——清贫,洁白,朴素。教师设计上收放自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实现了略读课的有效教学。
第四步:拓展延伸的积累读。
对《清贫》的主题挖掘,仅仅满足于对方志民的清贫形象的内涵把握上,让人感觉从课文的故事情节,到深刻的人生道理,似乎存在着“中间地带”。于是在课前布置收集关于方志敏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方志敏,深化方志敏的英雄形象。
(三)走出文本,结合生活,让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对“清贫”意义有所了解。但教师应该具备多角度看待问题素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我在本课的最后,让学生讨论: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不“贫”,你同意吗?现在人们的生活比较富欲了,那么人们还需要保持“清贫”的品质吗?然后教师以读后感的形式,布置课后作业。
(四)本节课的最后,教师以《清贫赞》这首歌曲为背景音乐,把 “俭以养德,富而不奢”,这两句话送给学生,学生把读书的感受与收获,在歌声和语言的熏淘中产生情感共鸣,再一次体会读书的快乐。
四、作业布置
思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请完成一篇300字短文。
五、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课的主题,所以板书设计如下:
清贫
俭以养德,富而不奢
第四篇:《清贫》教学设计
公主岭市二十家子中学教学设计评选
参选作品
《清贫》教学设计
教师 苏婷婷
2012年5月2日
《清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2.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格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教学难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体会清贫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如下材料:
王守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副司令员。2006年63岁时因贪污一亿六千万元人民币,在接到举报信后被中央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他是解放军目前为止公布贪污赃款数额最高且职务最高的军官。在他作案的五年里有四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干部”,还立过二次三等功.文强,四川省巴县人,前一级警监,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以受贿罪(认定1211万余元)判处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2010年7月7日,文强成为中国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正局级公安局长.胡长清,江西省原副省长,省人大代表。在担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副省长期间,先后90次收受、胡长清索取江西奥特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裁周雪华(另案处理)、江西金阳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东(另案处理)等18人及江西省商业储运公司的钱物,折合人民币共计544万余元。其中人民币280万余元,美元8万元,港币94万元以及价值97万余元人民币的贵重物品。胡长清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为有关行贿人谋取利益,造成国家巨额财产损失.于2000年3月8日被依法执行死刑。胡长清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高官.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三名罪犯都是国家高级官员,都是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金
钱、权力、女色的诱惑下没经受住考验,最终锒铛入狱甚至是走上死亡之路。而在物质生活十分匮乏的旧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更需要金钱的给养,他们在金钱面前却保持着领导者的一身正气,在威逼利诱面前临危不惧,他就是共产党的楷模-----方志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清贫人生,感受他的高尚品德。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方志敏(1899—1935)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三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背景介绍(见教科书第33页长春版)
三、读一读
1、解题“清贫”
清贫,即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
2、听录音范读并指定学生朗读(注意疑难字的读音、标段序、识记字词)
奢(shē)侈(chǐ)矜(jīn)持 金镯(zhuó)抛掷(pāo)威吓(hè)山坞(wù)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方志敏身为我军领导人却一生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四、演一演
请三名同学依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方志敏被捕搜身的经过。(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通过表演体会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重点句子研讨:
①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②“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五、辩一辩
论题:新时期我国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且逐渐向小康生活迈进,那么清贫精神是否应该大力提倡呢?(小型辩论会)正方观点:清贫精神永不丢弃
反方观点:物质生活水平发达的今天要拒绝清贫
六、总结
清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摒弃,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普遍达到小康水平的今天,清贫精神越来越凸出它的重要作用,那些贪官正因为没有清贫精神,没能经受金钱,权势的诱惑而走向犯罪的深渊,他们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深思,给予我们警示。
七、作业
以 “清贫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板书设计】
清贫
方志敏
方志敏:节俭朴素 廉洁奉公 正义凛然 坚贞不屈 国方士兵:贪婪 野蛮 凶狠
清贫
坚持?拒绝?
【教学反思】
《清贫》一文是传统篇目,清贫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些为革命浴血奋战的革命志士清贫精神在他们身上永放光彩。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家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又都是家里的独生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就他们而言根本体会不到清贫精神的价值,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了两个重要发的环节,一是学生根据课本情景分角色表演,90后的孩子特别善于表现自己,当我提出要表演的时候他们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的轻松氛围中体验到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论辩中感悟清贫的精髓,体会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清贫精神的巨大价值。
第五篇:清贫教学设计[推荐]
贺兰县达淑宁名师工作室
课堂诊断教学设计 培养对象 吴春霞
16.清 贫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分角色朗读、圈划等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体验] 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德育渗透]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圈划、分析法 课前准备:
1.查找方志敏的资料,了解方志敏的人生经历,找一找关于方志敏的小故事。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清贫》(板书课题)
2、课前回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本文讲了一桩什么事?(简单概述)
相机板书:方志敏 两个士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何谓“清贫”?
清:清白 清廉 贫:贫穷(贫穷清廉,贫穷而守节)师引导:课文写的是谁清贫的生活呢?(方志敏)
2、第一节中哪些语句最能凸显方志敏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2)集体交流。
(强调
1、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活是经常性的,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
2、表明他把所有的钱都用作了革命事业,没有浪费一分一毫)
(3)指导朗读重点句段。(指名读,齐读。注意红色字体的重音)
师述:方志敏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国民党人看来,却是(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生体会:这一对比说明不仅方志敏一人这样,甘于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过渡:就是在这残酷的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可是他却在狱中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他被捕时发生的“趣”事。
二、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1.学习“趣事”部分。
自读课文,思考:(1)趣事趣在哪里?(2)国民党士兵对方志敏进行了几次搜身?学生找句子,指导品读。(3)找出对话的句子,品读感悟。
师:敌人从方志敏身上搜不到财产,便又对他进行恐吓,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圈画,读。(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师:面对敌人的搜身和恐吓,方志敏是怎么对待敌人的呢? 生找出方志敏语言的句子读,体会。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组分角色朗读士兵与方志敏的对话。(要求:读出敌人的贪婪和 方志敏的从容自若。)(1)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教师点拨指导。
师:敌人在方志敏身上什么都没有搜到,他们放弃了吗?(没有)他们又做了什么?(2)
找出关键句读一读。
师:故事到第八自然段看似已经结束了,可是作者却又为我们补叙了他的“传世宝”。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传世宝”的理解。师:方志敏的“传世宝”是什么呢?他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传世宝”?
三、再谈清贫,升华情感:
1、“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2、此时此刻,你对“清贫”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四、拓展阅读,提升认识
读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时候,富有和清贫是可以结伴而行的。(引用方清华的话)
五、拓展练习
请为方志敏烈士设计 墓志铭
六、作业设计
1.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其他革命者的精彩人生故事。2.读书推荐:《可爱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