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利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利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2、利息税的扣除和国债利息不扣除利息税上。
教学过程:
一、课内交流、探究
师:同学们,家里如果有暂时不用的钱,你们会选择存入银行,还是锁在柜子里?
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交流讨论,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帮助王奶奶解决储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如果告诉你年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两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月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两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年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半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月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半年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年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3个月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如果告诉你月利率,你能够求出王奶奶1000元,存3个月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2、练一练
张阿姨今天取出了5年前存入银行的500元钱的利息,当时的年利率是4.75%。请你帮张阿姨算一算今天她能取出多少利息?
500×4.75%×5=118.75(元)
3、实际应用:
要求:组内讨论存多少钱,组长是银行职员,组员存款,填存单。银行职员检查顾客填写存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在经办柜员处填写自己的姓名。
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1)、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2)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4、拓展提高:
李伟家买国家建设债券5000元,如果年利率是4.11%,到期时他家获得5616.5元,李伟家存了几年? 利息:5616.5-5000=616.5(元)时间:616.5 ÷ 5000 ÷ 4.11%=3(年)
要求: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个人汇报
3、你知道吗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三、谈收获。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数学 利率
《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第99页《利率》。【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储蓄相关,里面的“利率”这个概念涉及到百分数的学习内容。课本里提到了很多有关储蓄的概念、知识,学生需要认识、掌握的概念比较,还有一些相关知识是需要教师讲解给学生知道的。课本里通过一个例题将求“利息”、“利息税”、“税后利息”、“实际取回”等相关知识都罗列了出来,因为教材所给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需要教师的多讲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对利息相关知识的了解结合教师的补充讲解,理解有关利率、本金、利率的概念;
2、并能结合实际解决关于利息的问题,把握求利息几个关键条件,建立并掌握求利息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储蓄相关概念,能解决储蓄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税后利息”的计算,解决“实际取回”的实际问题。【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的调查身边的有关利息的事件,建立利息的大致意义;
2、结合学生对教材实例中的数学信息的互动交流和老师的讲解,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概念。【教学课型】 新授。【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讲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收到一些领用钱,同学们说一下,你们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引出“储蓄”)
2、继续发问:讲钱放进银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引出“有利息”这样一个好处。)
3、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某次到银行储蓄的情况。
4、教师讲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我们到银行存钱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好处和利息、利率有关。(板书课题:利率)
【设计意图:通过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相关储蓄的问题,引起本课的课题,以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新知。
1、知识传授,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相关内容:(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2)本金。
(3)利息。利息
(4)利率。(板书出利率的公式:利率 = ——— × 100%)
本金
(5)学习年利率和月利率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储蓄相关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2、教学例6。(1)出示例6。
(2)让学生进行思考,一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需要知道什么条件?(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A、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B、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 C、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要学生整理好思维顺序,先求什么后求什么的思维要清晰。)(4)让学生知道:国家规定,存款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引导学生进行利息税的计算)(5)让学生进行综合计算。对两种算法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例题涉及的概念和数量关系很多,需要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展开学习。从利息入手,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再依次学习利息税、税后利息、实际取回等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小明存入银行5000元,存期2年,年利率4.68%,求税后利息。(当时利息税率为5%)列式为:5000×4.68%×2×(1-5%)()
(2)小红把4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5.40%,求税后利息(当时利息税率为5%)。列式为:4000×5.40%×3—4000×5.40%×3×5%()(3)小红把4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5.40%,求税后利息(当时利息税率为5%)。列式为 : 4000×5.40%×3—4000×5.40%×3×5%()(4)小刚于2006年12月1日存入银行500元,到2008年的12月1日取出,月利率为0.06%,求税前利息。列式为 500×0.06% × 24()【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选择:
(1)李叔叔按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5.40%存入银行6000元,存了6年,到期后他能取回多少利息?(当时利息税率为5%)()A.6000×5.4%×5 B.6000×5.4%×6 C.6000×5.4%×5×(1-5%)D.6000×5.4%×6×(1-5%)(2)李强于2007年10月1日买国债1800元,存期3年,年利率为4.89%,求到期利息。列式为()A.1800×4.89% × 3 B.1800×4.89% × 3 ×(1-5%)【设计意图:上面两题是两种相关利息的特殊情况,让学生接触、学习。】(3)练习:课本100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存款凭证,让学生立刻体会、学习到去银行储蓄的相关知识内容。】
(4)解决问题:李叔叔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翻开书本99页,阅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言)
五、板书设计。
第三篇: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案教
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色。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基于以上理论,上课伊始,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有关储蓄知识的讨论中,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储蓄好处的同时,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2.从已有经验出发,完善知识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逐步理解相关知识的含义,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3.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在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先结合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利率问题的解法,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
第 1 页 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利率的资料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过年吧,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是谁在保管着呢?(学生说压岁钱自己花了一小部分,其余的都是妈妈在保管或者存入银行了。引导学生想到储蓄比较安全,并且能够得到利息)2.导入新课。
储蓄的方法很好,不过,同学们,你们了解储蓄吗?关于储蓄有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11页,让我们了解一下储蓄的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地引入今天的新课,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有关储蓄知识的热情。⊙学习探索 1.自学谈收获。
(1)仔细读一读教材11页关于储蓄这部分的内容。
第 2 页(2)说一说,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回答: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可以使钱更加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3)关于储蓄方面的知识,你还了解多少?
(全班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介绍)明确:
①什么是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②什么是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③什么是利率?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④怎样计算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⑤常见的储蓄方式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2.用储蓄的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例4。
201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 活期
第 3 页 整存整取 存期 三个月 六个月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年利率(%)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第 4 页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利率教案
《利率》教学设计 玉泉区通顺街小学 施巧玲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用具:
自主探究法、抽象概括法、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二、课内交流、探究
师: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三、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张大爷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打算把自己多年来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两年,由于他行动不便,你能帮助他进行储蓄吗?
2、体验储蓄。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师:同学们,为了保证储蓄的安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可以设置密码。
师:设置什么样的密码比较好呢?
(学生热烈进行讨论)
生1:可以用存款人的生日。
生
2、可以用有纪念意义的日期。
生3:比较容易记的数字。
师:设置密码时,一般设置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字,可以用某人的生日或与他有关系的一些数字。
师:请你们给张大妈设置一个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生1:1000×2.43%×2=58.6(元)
生2:1000×2.43%×2=58.6(元)58.6×20%=11.72(元)58.6-11.72=46.88(元)生3:1000×2.43%×2=58.6(元)58.6×(1-20%)=46.88(元)师生集体讨论订正,教师强调利息的计算方法。师:储蓄到期时,张大妈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000+46.88=1046.88(元)
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巩固新知 学生进行练习
五、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板书设计:
利率
法一: 1000×2.43%×2=58.6(元)1000×2.43%×2=58.6(元)58.6×20%=11.72(元)58.6-11.72=46.88(元)法二:1000×2.43%×2=58.6(元)58.6×(1-20%)=46.88(元)
第五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储蓄的意义,感受到储蓄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及益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财意识和实践能力。重点、难点
重难点:利息和本息的计算。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引导、练习比较来突破。教法与学法
教法:联系生活、引导学习、总结提升。学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 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各种可能性和原因)
师生共同小结: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得个人钱财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即到期可以取出比存入的要多些钱。
那么同学门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
同学们知道吗,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他们的利率不同。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相关概念。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第一、二自然段。
请学生汇报储蓄的种类及“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和关系。学生认真读教材,然后全班一起反馈,教师板书: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利息。利率: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先让学生谈谈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适当的补充。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表格,并针对每一格适当进行分析。
2、教学教材第11页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组织学生审题,引导提问:最后取出的钱包括哪几个部分? 指定两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后集体讲解:对于这一题,我们可以先单独算出利息,然后再加上本金。也可以直接计算本金和利息的总和。
如果采用先计算利息的思路,那么根据“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过程应为?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
方法一:5000×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如果直接计算本金和利息的总和呢?
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方法二:5000(1+3.75%×2)
=5000x(1+0.075)
=5000×1.075
=5375(元)
大家观察,不管用哪种方法,最终的计算结果一样,并且所用到的关系式都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3、(课件出示补充示例)
李强把2013年春节的8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准备整存整取3年后用这笔钱为自己购买一部价值1200元的电子词典。根据教材第11页给的存款利率表,请你帮他算算够不够?
请学生到黑板上作答,教师点评讲解。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教师校正。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在练习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题是求利息,而 有的则是求存期期满之后的金额,即本金与利息的和,切忌照搬公式。板书设计
利率
: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例4:方法一:5000x3.75%×2=375(元)
5000+375=5375(元)
方法二:5000(1+3.75%×2)
=5000×(1+0.075)
=5000×1.075
=5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