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评价设计实例
六、教学评价设计(原稿)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
1、听辨题:下列乐曲中,哪首运用了探戈的节奏?
1、匈牙利舞曲
2、彩云追月
3、纺织歌
2、听辨题:下面哪首乐曲是由拉丁美洲民间乐器多巴哥钢鼓演奏的?
1、日 出
2、钟磬古乐
3、多巴哥钢鼓合奏
3、判断题:华尔兹是拉丁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4、判断题:“松”是墨西哥最具民族特性的歌舞体裁形式之一。
5、填空题:________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6、填空题: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 __________的混合体。
7、视听题:下面哪首歌曲是拉丁美洲民歌?
1、星星索
2、咿呀欧来欧
3、鸽子
8、视听题:下列舞蹈中哪段是拉丁舞,什么舞?
1、俄罗斯民间舞
2、伦巴
3、爱尔兰踢踏舞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答卷)
1、听辨题:第二首(彩云追月)
2、听辨题:第三首(多巴哥钢鼓合奏)
3、判断题:错
4、判断题:对
5、填空题: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6、填空题: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 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7、视听题:第三首(鸽子)
8、视听题:下列舞蹈中哪段是拉丁舞,什么舞?第二段 伦巴
六、教学评价设计(修改稿)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
一、听力选择题
()
1、听A、B、C三个录音片段,哪个音乐片段运用了探戈的节奏? A.片段一
钢鼓演奏的?
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
B.片段二
C.片段三
()
2、听A、B、C三个录音片段,哪个音乐片段是由拉丁美洲民间乐器多巴哥()
3、视听A、B、C三首歌曲演唱的录像片段,哪个片段属于拉丁美洲民歌?
A.片段一
A.片段一
B.片段二 B.片段二
C.片段三 C.片段三()
4、视听A、B、C三个舞蹈的录像片段,哪个片段的舞蹈属于拉丁舞?
二、判断题(用R表示正确,用W表示错误)
()
1、华尔兹是拉丁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2、“松”是墨西哥最具民族特性的歌舞体裁形式之一。
三、填空题
1、_____________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2、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______________的混合体。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评价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录音播放A.匈牙利舞曲;B.彩云追月;C.纺织歌)答案B
2、(录音播放A.日出;B.钟磬古乐;C.多巴哥钢鼓合奏)答案C
3、(录像播放A.星星索;B.咿呀欧来欧;C.鸽子)答案C
4、(录像播放A.俄罗斯民间舞;B.伦巴;C.爱尔兰踢踏舞)答案B
二、判断题1.W
三、填空题
1、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2、拉美民间音乐是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 非洲音乐的混合体。
2.R
六、教学评价设计(原稿)
《音乐的悲剧美》评价试卷
1、选择题: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聂 耳 冼星海 张寒晖 贺渌汀
2、选择题: 创立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
肖 邦 勋伯格 格什温 布里顿
3、填空题: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力度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4、填空题: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听辨选择:下面哪首歌曲具有悲剧美音乐表现特征。送 别 小白菜 北风吹 黄河怨
6、听辨分析:听赏《卡门序曲》结束部分,简述其音乐特征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的悲剧美 》评价试卷(答卷)
1、选择题: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 张寒晖
聂 耳 冼星海 张寒晖 贺渌汀
2、选择题: 创立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是 勋伯格
肖 邦 勋伯格 格什温 布里顿
3、填空题: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过 沉缓、滞重的节奏;婉转低回或刚烈悲愤的旋律,爆发式的力度变换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4、填空题: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 朗 诵__、乐 队、合 唱 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听辨题:下面哪首歌曲具有悲剧美音乐表现特征 小白菜、黄河怨 送 别 小白菜 北风吹 黄河怨
6、听辨分析:听赏《卡门序曲》结束部分,简述其音乐特征及其作用。色彩暗淡、力度增强、不协和音响、气氛紧张、悲剧性色彩突显。暗示作用。
注:该曲为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序曲采用回旋曲式,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而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却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出悲剧性主题暗示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六、教学评价设计(修改稿)
《音乐的悲剧美》评价试卷
一、听力选择题
()听ABCD四个录音片断,哪个片段具有悲剧美音乐表现特征?(可多选)
二、听辨问答题 听赏《卡门序曲》片段,从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方面简述其音乐特征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A.片段一
B.片段二
C.片段三
D.片段四()
1、歌曲《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A.聂 耳 B.冼星海 C.张寒晖
D.贺渌汀
()
2、创立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
A.肖 邦 B.勋伯格 C.格什温 D.布里顿
四、填空题
1、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_________节奏;___________旋律__________力度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2、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音乐的悲剧美 》评价试卷(参考答案)
一、听力选择题(录音播放A.送 别;B.小白菜;C.北风吹;D.黄河怨)答案BD
二、听辨问答题
色彩暗淡、力度增强、不协和音响、气氛紧张、悲剧性色彩突显。暗示作用。
注:该曲为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序曲采用回旋曲式,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而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却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出悲剧性主题暗示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三、选择题
1、C
2、B
四、填空题
1、悲剧美的音乐音乐往往是通过 沉缓、滞重的节奏;婉转低回或刚烈悲愤的旋律,爆发式的力度变换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2、填空题: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采用了 朗 诵__、乐 队、合 唱三种表现形式 的综合。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1. 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 —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总结: 第一联,盛赞了苏州园林的美丽,第二、三联,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2.请学生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上面对联意思相同的词语。
(要求学生划出标本一词,理解“标本”的含义,幻灯片板书。)
3.教师介绍苏州园林。
由陈从周《中国园林散记》: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引出,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基本情况。“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 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园图片都制作成幻灯片,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展播。教师介绍苏州园林,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作铺垫。)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1.学生带问题欣赏介绍苏州园林的风光写实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的解说词为课文内容概括,其中 1、2两段为原文,时间大约 6分钟。如果全文录读,太费时。)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2)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
(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写实视频,形象的画面与概括的介绍互为补充,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熏陶,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让学生明确:本文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第 2 段)
(3)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幻灯片板书:完美的图画。)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学生找出“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
草 树 木 的 映 衬,讲 究近景 远 景 的层次”这四个句子并朗读。(幻灯片板书)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板书: 标本——完美的图画—----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映衬
(这四个小问题环环相扣,简洁而重点突出)教师补充什么是图画美。
(因 为 课 文 有 十 多 处 提 及 “ 图画”、“中国画”、“画意”等词,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本文的图画美是指“中国画”的布局、立意、线条、色彩之美,同时也使苏州园林的特点
根植于学生心中,以让学生获得一点鉴赏审美的知识。)最后,以四个“讲究”统率哪几 个段落(3—6 段),引出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 6段,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探索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既可独立探究也可小组合作,或互相探讨,或询老师,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
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苏州 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此为主问题)
(通过此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学生交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③对于文章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交流内容预设: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此处主要扣住“绝不讲究对称即可。)
(2)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 文 本 提 供 范例,提 升 学 生 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A、假山的特点
假山的总体特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造型,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搭 配,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效果,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都能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辨析“艺术”与“技术”。
学生思考: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改 成“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行吗?
⊙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能否改成“一生中见过许多 山水风 景 的 形 象,深 知 其 中 的 趣 味”?
B、池沼设计特点
池沼的设计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 宜,根 据 园 林 的 具 体 情 况 布置池沼。要求学生说出四点:
一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二是水面成河道模样,设计决不雷同的小桥;
三是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若自然,目的是为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补充说明:可与《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比较。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都是为 了取得称为一幅画的效果。)
四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而且水中养鱼种荷,“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可以改为“决不相同”吗? 不可以,“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的意思,突出了苏州园林桥梁的各具情趣)
⊙用减词法品味下列修饰限制性的词语,领悟它们准确的表达作用。如:
① 至 于 池 沼,大 多 引 用 活水。“大多”说明比较客观,不排除个别。
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③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板书——
—课件展示
宽敞的与其他景物配合成河道模样的与桥梁配合 池沼的配合 图画
河岸与石头花草的配合水与莲的配合
(3)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达到 画意之美的?
A、三个“映衬”:
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这个环节既要让学生领略苏州园林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精练而形象富有诗意的语言之美。如:
①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它形象写出了俯下的高树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画美。
② 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繁华和欢娱。“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 出 藤 萝 花 的 典 雅 风 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4)近景远景的层次变化之多:
设计花墙和廊子是为了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的深度。花墙上有各式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隔不隔,界而未界,层次多了,景致深了,画面就有变化了。
(请学生欣赏沧浪亭的复廊和廊墙漏窗图片,体会什么是 “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3.感知细小之处的艺术特点。原文: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决不容许这幅图画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学生找出句子后,引导学生品味“败笔”这个词。原意—— —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园林中的败笔指———建得不好的地方„„不合图
画美的设计„„欠美伤美的设计。
学生交流 7- 9 段学习所得,内容如下: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内容门和窗也具有图案美和雕镂美,色彩有中国画的淡雅美:
(注:如果学生这个环节没有提及且课堂时间不够,就略去或作为课外作业。)
4.理出课文说明顺序,教师小结。
课文先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再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也就是从主要到次要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并以此牵出课文的说明顺序,感受课文严谨的结构。)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
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
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 主
花草树木的映衬的画意之美 标本——完美的图画近景远景的层次的变化之多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门和窗也具有图案美和雕镂美 次 色彩有中国画的淡雅美
总 分
四、作业。
说明文要求作者用准确的语言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为了突出这个事物的特征,作者往往会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本文使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用准确而充满情趣的语言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请你模仿课文,选择一个地方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出来。
[评析](葛明霞)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加以说明,使读者在得到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欣赏园林的方法。
课文是范例。语文教学,教师应有“文字、文章、文化”三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三方面兼顾。本文是一篇结构严谨的说明文,但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充满情趣,是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好范本。语言是文章的灵魂。学习一 篇 文 章,注 重 语 言 的 咀嚼品味,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感悟、积累语言,提高语文能力,方能体现语文课的价值。教学一篇课文,应有文章整体意识,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既可长文短教,又可避免肢解文本。像《苏州园林》这样的文章,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切不可忽视。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收获,使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应该是最 终 的教 学 目 标。我 们 的 教 学 追求
是: 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案例,即每 一 堂 课,都 应 该让学生学会点什么,哪怕只有一点。
鉴于以上认识,本文的教学分三个环节步步深入: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在本教案设计中,抓住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图画美,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怎样体现图画之美的?通过对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我国的园林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学习过程中,侧重抓关键词句,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准确精妙之处。主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默读、朗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等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
养,重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的训练。
本文语言精练,文化意蕴丰富。对联导入,教师的讲解评说适当插入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引用了一些名家评说和前人诗文,不仅达到激趣的目的,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鉴于学生对苏州园林并不熟悉,为了化抽象的语 言 为 形 象,达 到 教 学 的 最佳效果,所以必须精心设计精美的课件,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至于说明方法,因前几篇文章已学过,因课堂时间有限,也不必面面俱到。所以不作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提到,就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14《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温习导入】由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简介故宫知识导入 【明确目标】一 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
二教师归纳如下:1 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2 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3 学习方位词。
【自学探究】方式自主完成预习提纲,不会的问题在题号上画“√”并归纳在问题整理表中。老师要注意归纳问题为展示课做准备。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也可以运用多媒体)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提示: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4.研读5——8段重点介绍 太 和 殿 的部分,讨论:(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写太和殿:
明确: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明确: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5.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 养 心 殿 的部分,讨论:(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按时间顺序 13.苏州园林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轩()榭 ②嶙()峋 ③镂()空 ④蔷薇()⑤对称()⑥相间()⑦庸()俗 ⑧丘壑()2.按注音填字组词。
①重峦叠zhànɡ()②自出心cái()③翻了一fān()④斟zhuó()3.辨析近义词,选恰当的填入括号内。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签 标本 标志)②谁如果要(欣赏 鉴赏 鉴别)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③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好 美好 完美)的图画。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 方法)⑤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扬 赞颂 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①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②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③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④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③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④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名,著名的 家、家、家。2.选文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 ”。句中“ ”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3)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7.“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其中又以 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池沼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6、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 ”相呼应,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美。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552)置的?
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 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 配合; ③池沼养的鱼与
配合。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两类的共同点是:。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17.解释下列词语。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定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A.单调 B.冷清 C.孤独 D.清闲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A.曲折 B.缠绕 C.突兀 D.蔓延 2.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B)。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抒情和议论
4.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
5.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多选)
A.下定义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举例子 E.作比较 F.列数字
6.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 ;作用是:。
7、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9.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10.“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11.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四)(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回廊()○2镂空()
2、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3.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5、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的特点和作用各是什么?
6.“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
“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7、乙中“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的“适当的位置”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28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A洨(xiáo)河
轩榭(xiâ)
矗(chù)立
河堤(tī)B.匀称(châng)
肃穆(mù)
和谐(xiã)
蟠(fān)龙 C.依傍(páng)
擅(shàn)长
湛(shân)蓝
点缀(zhuì)D.池沼(zhǎo)
斟酌(zhuó)
镂(lòu)空
藻(zǎo)井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4分)A、自出新裁 周到如砥
葱笼 嶙峋
B、不毛之地 万物鼎盛
古朴
丘壑
C、巧夺天功
稀稀落落 逼真 点缀
D、珠光宝器
郁郁葱葱 突兀
匀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4分)①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的外交历史,有力地
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
②信息讲述、生命科技、脑与认知科技将成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与主流;终生学习与努力创造将成为人们追求的。
③无怪乎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去
一下这个人间的奇景。
A.保护
时尚
观察
B.维护
时尚
观赏
C,保护
潮流
观看
D.维护
潮流
观赏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4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从这些小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姹紫嫣红的月季、芳香四溢的玫瑰,构成了令人陶醉的花的世界。
C.第十个五年计划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是全国人民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D.学校采纳并研究了学生会的意见,这是使学生们欢欣鼓舞的事情。
6、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4分)例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A变换成被动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我总被一些事情感动着。B变换成否定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C变换成反问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吗? D变换成感叹句: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啊!
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依次判断正确的是()(4分)
1)秋目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2)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月艮啊!3)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深山中。
4)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晾望孔望见的景致都是足够赏心悦目的。
A.描写
议论抒情
叙述
描写
B.叙述
抒情议论
说明
描写 C.描写
议论抒情
说明
叙述
D.描写
议论抒情
叙述
叙述
二、非选择题(22分)
8、填空(12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途径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歌行》中晓喻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两句描写江南美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你仿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一下“书”、“黑板”、“家”(任选一题)。
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的发现。(5分)
材料一
德国一家造纸厂在一次配料时由于疏忽,忘了加黏合剂.造出废纸,一写字,墨迹就渗开。厂主为了避免亏本,便发动工人思考它是否还有另外的用途。有位工人发现,有墨水的桌子用它一吸就于干净净。于是他建议把这种纸当作“吸墨纸”推销。产品上市后,果然不同凡响,销路大开,利润滚滚而来。
材料二
制造晶体管的原料是锗,但要把它提炼得很纯。日本的江崎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也孜孜不倦地探索。黑田的操作十分小心,仍不可避免地混进一些杂质。她想:既然绝对的提纯不可能达到,不如干脆添入少量的杂质,看到底能提出什么样的晶体。照此方法,他们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结果,当江崎博士把锗的纯度有意降到一半时,一种极为优异的半导体晶体诞生了。江崎为此还荣获了诺贝尔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5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1、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3分)
12、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6、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厄尔尼诺的前兆
①2001年入冬后,由于北半球“经向”环流发展,偏北气流加强,使我国12月份的气温明显偏低。今年1月份,大气环流发生了明显转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路径偏北偏东,而南方暖空气随之加强,使我国很多地方暖气融融。
②大气环流之所以发生阶段性调整.乃至出现异常,是与天体活动、火山、地震、大陆积雪触化、海洋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增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厄尔尼诺则为其中的一个因素。
③厄尔尼诺是指处于赤道区城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暖的现象。正常情况下,位于南美厄瓜多尔、秘鲁以西的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比位于印尼附近的太平洋西部要高
8-9℃。但在特定条件下,如赤道附近由东向西吹的信风减弱,甚至出现西风,则太平洋西部的暖海水将被吹向东岸,使厄瓜多尔、秘鲁附近的海水持续上升一段时间,这就叫厄尔尼诺.由于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影响甚大,如100米厚的海水升温0.1℃所释放的热量足以使其上空5000米厚的大气升温6℃,所以厄尔尼诺所引起的气象异常可波及全球。
④从去年秋冬开始,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西风渐渐加强,而东太平洋的东风不断减弱,使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50米以内的水温上升。至今年1月中旬,厄瓜多尔以西部分海面的温度已出现正距平(比多年均略高)。国际上一般将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才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但目前已出现厄尔尼诺的某些前兆。
⑤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设置在环太平洋沿岸的监测器近日显示,今年1月份这一海城的海水出现了反常升温,说明这一地区海城上空的气流出现了异常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
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每次强度和时间都不同,有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有时则会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资料记载,发生厄尔尼诺的当年容易干旱,而次年则有洪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1954、1969、1998年等大涝年,都是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
17、第①段的段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为“厄尔尼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厄尔尼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9、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0、第五段中“而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中“这”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是2至7月”中“通常”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答案
1.D 2.B 3.B 4.B(改为“迥然不同”)5.B 6.C
7、C 9.略(答此题,一要考虑修辞;二要考虑句式)10.逆向思维所带来的结果有时比预期的效果更好。11.总分
12.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1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或者„„身在山间 14.大多引用活水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5.“艺术”指创造美的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技术”,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其艺术美。16.分类别
17.2001年人冬以来我国大气环流出现异常。
18.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面积海温比同期平均高出0.5℃,且持续6个月以上的现象。19.列数字
海温变化对大气温度的影响甚大。20.太平洋沿海海域的海水出现了反常的升温现象。
21.不能删去。“通常”是说多数情况下这种现象发生在2至7月,但不排除特例,刚去就变成只发生在2至7月,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三篇:告别网吧教学设计实例
社会调查活动
“网吧调查”教学设计实例
一、主题的由来:
我担任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我们班有不少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经常有家长打电话向我反映,孩子放学不回家,泡在网吧里,家长找人都找不到。上学期,班上还出现过学生逃课进网吧玩游戏,彻夜不归的现象。2002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电视、报纸等媒体都在关注《条例》的实施。我想就以“网吧调查”为主题,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关注网吧,留心生活,帮助沉迷于网吧中的学生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的能力。
2、学生在小组调查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分工,并能作好调查记录。
3、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自我教育,认识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帮助沉迷于网吧的学生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
三、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老师制定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 1)你是否使用过电脑? A使用过 B没有使用过 2)你主要用电脑干什么? A玩游戏 B学习,查资料 3)你是否进过网吧? A进过 B没有进过
2、先以小组为单位对问卷进行统计,请组长把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一起把全班的统计结果计算出来。
3、大家从统计数字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想说的吗?
4、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主题,搜集网络方面的资料。
5、各组互相交流,老师指导完成活动策划。
课外活动:学生分组开展调查、搜集资料的活动,作好调查记录,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1、调查结果反馈与交流。
2、“告别网吧”签名活动。
四、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实录:
师:今天,老师想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实话实说”的调查活动。(发调查问卷)师:下面,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对问卷进行统计,请组长把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一起把全班的统计结果计算出来。
(小组活动,统计组内问卷。结果:
1、你是否使用过电脑?使用过:57人 没使用过:0人
2、你主要用电脑干什么?玩游戏:50人 学习、查找资料:7人
3、你是否进过网吧?进过:43人 没进过:14人)
师:从统计数字来看,大家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电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我们全班同学都使用过电脑。
生: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同学主要用电脑玩游戏,只有极少数同学用来学习。我想,这种现象可能不止我们班有,其他班级的同学也是这样吧?
生:我们班怎么会有这么多同学进过网吧呢?我从来没去过网吧,爸爸不准我去,说网吧不是个好地方。
生:我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去过网吧,而且主要是男同学。
师:我们班这么多同学喜欢进网吧玩游戏,大家认为是什么吸引了青少年进网吧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请每组选一名代表总结本组同学的意见。(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觉得是网络游戏太好玩了,越玩越上瘾,许多同学就沉迷于当中不能自拔,甚至上课、吃饭、睡觉时都想着那些游戏。
生:许多网吧的老板只顾赚钱,主动喊小孩子到网吧里去,还允许他们欠债,遇到家长来找小孩,老板还会帮着小孩隐瞒。我们认为网吧的老板应该对小孩进网吧负主要责任。
生:有些家长平时不管小孩,小孩子觉得没意思,就跑到网吧里去,又可以聊天,又可以玩游戏,他们就泡在网吧里了。
生:有些同学是因为好奇才去网吧的。他们经常听别人说网吧里的游戏好玩,就跟着别人一起进去玩,结果自己也上瘾了。(学生分组情况及活动计划略)
第二课时实录:
师: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网络、网吧的资料。今天我们来进行活动交流.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请组长总结本组的资料搜集情况,好吗?(学生小组交流)
生:我们这组搜集资料的主题是: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公安部门利用网络通缉逃犯,抓到了许多在逃的犯人;银行之间进行联网,实行通存通兑,储户可以在联网的各个银行存钱、取钱;现在,丢失身份证的人还可以在网上挂失,既快捷又方便,我们平时还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这次,我就是在家里用电脑上网找的资料。我们觉得,网络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它,就能让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生:我们这组搜集资料的主题是:上网与犯罪。我们共搜集了12份资料,都是剪报,主要内容有:《网吧传凶讯—只为争座 一死两伤》、《12岁少年腰缠十万泡网吧》、《约会网友被绑架》、《网吧揪出少年大盗》等。我们看到这么多与网络有关的犯罪案例,真感到吃惊。我妈妈还在我的调查记录上写了一段话:“我们做家长的觉得,学校和家庭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孩子不要进网吧,这是最好的方法。的确,上网聊天,网络游戏吸引了许多成年人和青少年,他们一旦迷上网吧,有的几天不回家,有的走上犯罪道路,结果既影响学习,又使家人担心。我们在电视和报纸上经常看到这些报道,对未成年人进网吧是坚决反对的。”
生:我们这组搜集的资料都是有关网络游戏的,特别是一种叫《传奇》的游戏,正在疯狂地流行着。报纸上说,目前长沙现有的2000多家网吧里,没有《传奇》的网吧是绝对开不下去的。据统计,长沙市平均每天在线的《传奇》玩家有3万人以上。为了玩《传奇》,许多人甚至不吃饭,不睡觉,不顾家。我们觉得,既然这种游戏这么害人,国家就应该在所有网吧取消这种游戏,不能让它继续破坏人们的生活。
生:我们这组一共搜集了7份资料,主题是:《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以后。我们的大部分资料是从报纸、电视上搜集来的,主要内容有:《帮助孩子戒掉心瘾》、《用爱心将孩子“带回家”》、《网络文明大家谈》、《维护互联网安全》等。我曾经是个实实在在的“小网虫”,现在我认清了网吧的真面目,告别了网吧,做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再也不做不吃早饭,面色苍白,沉迷于游戏的小网虫了。
师:从大家刚才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青少年迷恋网吧已经成为一个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有些同学就搜集了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的资料,《条例》明确提出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那么,这条禁令到底落实得怎么样呢?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调查,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调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呢?
生:9月11日,我在国庆新村调查了五家网吧,只有一家在门口贴了“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标志,可我发现那个老板却站在门口欢迎小孩子进去。我想,像这样的网吧一定还有许多,这些网吧违规经营,存在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我希望管理网吧的部门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把黑网吧彻底清除。
生:9月4日,我在国庆新村的“庆园网吧”附近观察,从2点30分到3点30分这一个小时内,进入“庆园网吧”的一共有34人,小学生模样的有7人,中学生模样的有12人,成年人有15人。看来,进入网吧的主要还是未成年人,国家颁布的法令也没有真正落实。我们一定要分清是非,加强自控能力,不但自己不要进网吧,还应该阻止其他同学进网吧。
生:9月5日上午8点,我就来到蒋家垅的“极速网吧”,这家网吧的门口写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我想:“这家网吧应该没有违法吧!但是,他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呢?我决定就在这家网吧附近观察,进网吧的人还真不少,我数了一下,一共进去了35人,其中小学生19人,中学生11人,成年人只有5人。这个网吧的老板真黑心啊!谁能够来整治他呢?
师:`同学们都认为“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这条禁令还没有落到实处,那么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从网吧中走出来,彻底摆脱游戏的诱惑呢?
生:要戒掉电脑游戏主要是心瘾难除,家长要多想办法。我爸爸就给我买了电脑,每天只让我一个小时,只有周末才让我玩久一点,在家玩电脑又安全又过瘾。
生:我希望国家颁布一条法令:把所有的网络游戏都删除,以后再也不准设计网络游戏!
生:我觉得可以开设未成年人专用网吧,那里面的游戏题就像“超级小英雄”中的题目一样,都是智力题。
生:我认为家长要多陪陪孩子,让孩子转移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我想设计一种上网卡,这种卡只有成年人才能用,如果未成年人拿它上网,电脑就会自动报警。
生:我想国家可以专门培训一批下岗职工,让他们在社区巡逻,看见未成年人进网吧就把他抓出来。
生:我觉得要铲除黑网吧,不仅要没收他们的电脑,还要抓老板去坐牢。
生:如果我发现哪家网吧让未成年人进去我就打举报电话。
师:你会打什么电话呢?
生:我知道政法频道的新闻热线是5532110,许多家长找不到孩子就打这个电话,经常是记者帮家长在网吧里找到孩子,还对这些网吧老板进行采访,后来网吧老板还受到了处罚。
生:我们学校有电脑房,可以向学生开放,而且又有老师管理,家长就放心了。生:我认为摆脱网络游戏的诱惑关键还是靠自己。我以前也经常进网吧,后来家长、老师都来教育我,我认识到进网吧的危害,就努力控制自己不到网吧里去,慢慢地我就成功了。
师:通过这一个月的活动和今天的讨论,同学们是不是有决心告别网吧呢?
生齐答:有!
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后,长沙市中小学生举行了“告别网吧”万人签名活动。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条横幅,(展开横幅)有决心告别网吧的同学,请上台来签上自己的名字吧!(学生签名活动)
五、学生调查资料(一)活动日记:
2004年9月12日 星期天 天气:晴
星期五一放学,我、成果、周晓哲、张俊义一起到国庆新村调查未成年人进网吧的情况。
我们“踩点”的地方是我校附近的“极速网吧”、“飓风网吧”、“随意网吧”、“庆园网吧”和“沙湖桥网络会所”。我们几个在这一段路上来回巡视着,一发现有进网吧的,就马上记录下来。开始,我们没有一点收获。我们看见一位老奶奶经过“随意网吧”,跑过去央求她:“奶奶,麻烦您进去帮我们看看网吧里有没有小孩子,好吗?我们要做调查。”她没理会我,我们陷入失望之中。不久,我们看见两个背书包的中学生模样的人走到网吧门口。我以极快的速度跑到那儿,并且在“中学生”一栏记下了两笔。慢慢地,进网吧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停地奔跑着,记录着。
一小时后,我们发现,一共有29人进网吧,小学生有18人,中学生模样的有9人,成年人有2人。
我想:短短的一小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进网吧呢?而且绝大部分是中小学生。看来,网吧对未成年人的诱惑还真大。这些黑网吧任意让未成年人出入,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我真希望早日取缔这些黑网吧!
家长的话:谢谢老师给学生安排了这样的调查活动,从小学开始进行这类社会活动,有益于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并且锻炼了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通过调查,孩子对社区的网吧情况有了基本了解,认识了网吧的危害性。我希望派出所的社区户籍和街道办事处的有关人员能联合起来整治黑网吧,把孩子的身心从网吧里拉出来!
(二)调查记录:
2004年9月5日,进入蒋家垅社区“亲密网吧”的有27人,其中小学生14人,中学生8人,成年人5人。
我的感想:网吧!一个黑暗又无情的“鬼门关”。同学们,请听我良言相劝,别再去网吧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那些网吧老板太没有良心了!
家长的话:上学期开家长座谈会,老师说彭旋有3次进网吧玩游戏的记录。回家我就告诉他,隔壁有个哥哥玩电游,经常偷家里的钱。因为他们家做生意,爸爸妈妈没时间管他,他经常玩到凌晨一两点回家。后来,他妈妈终于发现了儿子偷钱的事就责问她儿子。我赶紧告诉彭旋,我们听到了妈妈打骂孩子的声音和孩子的哭叫声。我用这一事实告诉彭旋:不能沉溺于网吧。玩游戏没钱,就会想办法偷,开始偷家里的,发展到偷别人的,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将来要坐牢的。妈妈可不想自己唯一的儿子成为罪犯。今天下午,他亲自作了调查,我觉得他写的是真心话。
六、我的反思:
这次活动从策划、开展调查到活动总结,一共用了四周时间。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全班同学都写了或长或短的调查记录,还写下自己的真实体会。特别是这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有些家长甚至利用周末陪孩子一起做调查。通过调查,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观察问题较全面。我真正感觉到“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自我教育比老师平时的说教要有效。
第四篇:游戏教学设计实例1
竞猜游戏的巧妙设计,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It’s a monkey 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选自山东版3B Unit5 It’s a monkey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八个动物的单词: panda, elephant, monkey, dog, lion, bear, bird, cat以及句型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an….。
本节课的重点为掌握本课的八个单词。难点为What’s this/that? It’s a…这一句型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把Unit3与Unit4的重点单词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也达到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实物,地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情景与听到的英语建立直接的联系,创设生活化、真实的情境,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学生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善于模仿,敢于表现自我,这些年龄特征为英语学习造就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学生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和肯定,不断刺激他们的积极性,保持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与教师达成较好的默契,能收放自如,比较有效地自我控制课堂行为,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学习中。
3、设计思路
本教案力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新模式。从一开始的热身运动,猜动物到最后的表演活动,都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并且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动(acting)和静(guessing game)相结合,情景设置、表演,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在设计该教案时,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努力做到:语言知识的学习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努力体现英语教学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依托教材,激发儿童从小关爱动物,建立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1.Greeting.2.Free talk: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 What’s your name?/ Open the door, please.Step2: Leading in.1.T draw a gate of XiXiakou Zoo step by step, let Ss guess where it is? T: What’s this? Guess.Ss: a book./a ruler./ a desk…
Teacher continues to complete the picture and Ss continues to guess.T: What’s this? Ss: a zoo.T: Yes, it’s a zoo.Xi Xiakou Zoo.Teacher writes “Zoo” on the blackboard.2.T: what’s this?(课件展示)Ss: a monkey.T: Yes.It’s a monkey.(板书课题:It’s a monkey.)3.T: Do you like monkeys? Ss:Yes!T: Today there is an animal show.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zoo.Let’s go and see.OK? Ss:OK!Watch TV to know about some animals.Step3: Presentation.1.T: Boys and girls, please guess what animals will do a show today.(发散学生思维,把自己已知的动物名称说出来, 并把单词卡贴在黑板上。)Students can know about these words: dog, cat, monkey, tiger, panda 2.Learn the names of the other animals one by one.E.g.lion, elephant, bear, bird.3.Play a guessing game.T show Ss the cards of dog, cat, panda,bear,elephant, bird, monkey, lion.Ss read them once first, then T hold them back.T take one of them in the right hand and let Ss guess what it is.4、Study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Teacher puts these eight kinds of animals into the box, Ss don’t see in the class.Teacher does example at first.E.g: T: Oh, what’s this?(T takes out a kind of animals from the box, let students guess.)Ss: a cat.T: No.Ss: a dog.T: Yes.It’s a dog.You’re great.Teacher writes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Then some students come to the front to take out a toy animal in turn, the others ask: What’s this? S1: It’s a bird.Ss: What’s this? S2: It’s an elephant…….(注意a/an的用法,让学生简单了解5个元音字母。学生自己举例:an eraser, an apple, an egg, an orange……)
5.Teacher puts the box on the last student’s desk, and ask him/her to take out a toy animal from the box.T: What’s that? Ss: It’s a bird.(Pass the box into the next one)T: What’s that? Ss: It’s a bear…….Teacher writes the word ” that” on the blackboard.Ss read after teacher.(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总结what’s this? What’s that?的用法。)
6.Act and say(让一学生到前面来面对同学,教师站在其后面从单词卡中抽取其中的一张放在她的头顶上,其他学生边做动作边问 What’s this?,这名学生若答对,就可以给本组加分。通过此环节复习、巩固、操练新单词、新句型。)
Step4: Practice&development.1.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and repeat the dialog sentence by sentence.Teacher and students read the dialog in roles.Students read the dialog in roles.2.Make a simple conversation, for example: T: What’s this?(指着学生课桌上的学习用具问。)S3: It’s a ruler.T: What’s that?(指着教室内的门、黑板、窗户、电视机、灯)S3: It’s a door.2.Students practice in pairs.(同桌练习)Then they try to perform in pairs.Step 5: summarizes.Look at some pictures.(让学生了解一些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T:Try to perme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animals.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are good friends.(激发儿童从小关爱动物,建立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Step6: Homework.1.read Part A for three times.2.Draw your favourite animals.Then describe them to your parents or friends.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容量较大,为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创设真实的情境,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多样式的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学节奏掌握比较恰当,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真实情境的教学设计
我通过一点一点的画出动物园的大门口,让学生一步步地来猜,师问“’What’s this” “a ruler?”“a book?”,帮助学生理解,引导他们回答“Xi Xiakou Zoo”,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整体感知教材,还自然而巧妙地展开本课的话题,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进入真实的交际场景,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课件展示一只猴子正在吃香蕉,我抛出问题“What’s this?”,少数学生能回答“a monkey”,通过我的回答“Yes.It’s a monkey.”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It’s a monkey”。动物园内其他动物秀,不仅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有的学生能喊出其中的动物名字,这样学生为能够运用自己提前学会的内容与教师交流而获得成功感,并为能通过交流帮助了教师、帮助其他学生而感到兴奋,从而使学习的自信心倍增。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利用教室内的物品及学生用品,让学生操练句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既复习旧知,又巩固新知。
2、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安排 在本课中,我安排了多样的学生活动,其中有个人、两人、小组和全班性的,有教师指导性的,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并能够安排在一定的语境和情景中进行,突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体现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思想。在本节课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且参与人数比较多,并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在启发与示范后,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努力实践与展示自己,让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导出新授句型后,我设计的竞赛游戏虽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参与的学生人数有限,不能兼顾全体学生,若设计成击鼓传花的竞赛游戏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花就是那装满动物玩具的盒子,拿到盒子的学生从盒子里摸到一种玩具,其他学生要问“What’s this?”,该生要回答“It’s a tiger.” 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紧张起来,都会积极参与到游戏中,那“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就会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作为教师,必须永远具有一桶鲜活的水,因此,我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争取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第五篇: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实例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实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这就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以动手摆实物和问答思考题作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必要的梳理、归纳及讲清算理算法。
对例题的处理是重点教学例1,学生半独立完成例2。
在练习和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算理。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二)难点: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具和学具
(一)教具:口算卡片、磁性黑板、6捆零9根小棒、小棒图。(二)学具: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8÷4 6÷3 9÷3
4÷2 35÷5 24÷6 45÷9 21÷7
2、口答:(用投影依次出现)(1)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2)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这节课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1)摆一摆:
老师拿出来6捆小棒,要求学生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同学们分自己的小棒)指名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演示后,教师将实物图贴在黑板上。
问:你分的小棒和黑板上的一样吗?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捆?(每份是2 捆)问:6捆小棒是多少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捆是多少根?(6捆小棒是60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2)算一算:
师问:怎样写算式呢?(60÷3=20)让学生讨论:如果没有小棒,60÷3得 20你是怎样想的呢?(60除以 3,可以看成是 6个10除以 3,等于 2个十就是 20,教师板书: 6个十,2个十)出示:80÷2,90÷3让同学说说口算时怎样想,再说出得数。(指名说、互相说)教师引导学生用描述性语言说一说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应该怎样想,怎样算。(3)想一想:
600÷3应该怎样算?6000÷3又应该怎样算,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指名学生说出推想过程和得数,教师将板书写完整。(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这两题你是怎样想的,得多少)(4)教学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让学生读算式:60÷3,600÷3,6000÷3。师讲:除法跟乘法一样也有两种读法。例如: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读600÷3和6000÷3。提问:这两种读法的区别是什么?(先读被除数时就读作:“除以”;先读除数时就读作“除”)(5)做一做:
①用两种方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40÷2500÷58000÷2(先让同桌互相读,再指名在全班回答)先让学生做在书上,再指名在全班订正,要求学生把每个图中的三道题联系起来说出口算过程和得数。
3、教学例2:(出示口算题69÷3)(1)出示思考题。(投影打出)69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十? 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一? 口算时应该怎样想?除得的结果是多少?(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思考题议论议论。
(3)让每个学生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再摆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实际分一分。(同桌可以商量)(4)教师将小棒图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对着实物回答上面的几道思考题。教师做必要的讲解、纠错。
(5)师让全班学生写出算式结果,教师将例题书写完整。
(6)要求学生看着算式口述69÷3的口算过程。(先把69分成6个十和9个一,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把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让学生个人说、互相说、在全班说)(7)新知识练习(先思考、再口算、独立完成)①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8÷2 36÷3 55÷5 ②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72除以9 4除48 第①题指名学生回答,第②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三)巩固反馈
1、直接写出得数: 40÷2 600÷6 99÷9 46÷2 48÷4 5000÷5
2、改错:
39÷3=318000÷4=200 20×2=10? 700÷7=1
3、思考题: 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