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气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玩气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玩气球》教学设计》。

第一篇:《玩气球》教学设计

《玩气球》教学设计

石桥镇中心小学 梅立峰 邢玉安

设计理念:本课《玩气球》,旨在让学生在玩气球的过程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并通过学生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知道到空气无处不在,初步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的成功喜悦,培养其创新精神。

摘 要:本课以“玩”开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吹气球时,气从口中出,但最初来自于空气;学生通过用塑料袋“逮空气”,观察放入水中的砖块冒气泡,知道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且没有形状、无色无味、透明;学生通过用有盖或无盖的空瓶做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学生通过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后用力吹气球,发现气球吹不起来,悟出了空气占据空间;继而扎破塑料瓶后再吹气球,一方面发现气球被吹大了,另一方面发现瓶内的空气从有孔处流出,学生又知道了空气会流动。

关 键 词:玩 吹 逮 放入 按入 装入 扎紧 扎孔 流动 学习内容: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3课“玩气球”。

课 型:分组实验课

内容分析:通过玩气球,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就是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通过玩气球,可以认识到大自然中处处都有空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认识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不仅占据空间,还可以流动。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身边处处有科学”。

学习目标:探究:

1、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知识:

1、能设计实验,并借助实验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2、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

4、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合作学习。情感: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尝试成功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学习重点: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学习难点:能设计和借助实验,观察和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课前预习:

1、小组讨论:我们周围有没有空气?空气是什么样的?

2、每人准备一个气球,一个饮料瓶,一段细绳。

教法学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学具: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水、砖块、空塑料瓶子、剪刀、锥子、细线。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回答后,学生活动,开始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教师此时板书课题:“

13、玩气球”。

2、游戏导入:

“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证明。(评:开课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活动:

1、我们可以用嘴把气球吹起来,也可以用打气筒把气球“吹”起来。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汇报:从口中吹出,最初来自于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小组活动: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先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然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用塑料袋 “逮住”空气的方法,之后学生用这种方法动手“逮空气”。(评:用多媒体展示“逮空气”,画龙点睛,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4、学生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如:看一看空气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

5、学生汇报:经过梳理后板书: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6、教师演示向水中放砖块的实验。砖块越干燥越好,把砖块放入水中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冒气泡。让学生感知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评:一个简单的实验,点明了只要留心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学生实验:

1、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瓶子中有空气吗?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学生分组实验:带盖的空玻璃瓶,旋紧瓶盖,放入水中,会看到空玻璃瓶漂浮在水中。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是因为瓶内有空气的缘故。

(2)、学生分组实验:把无瓶盖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充分说明空瓶内有空气。

2、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学生分组实验: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板书:空气占据空间。(4)、实验验证。瓶子中已装满了空气,怎样可以把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安全,不能扎到手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讨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锥子在瓶子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板书:空气会流动。

(评:学生充分动手实验,动脑讨论,动口汇报,体现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四、归纳总结:

1、启发。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合作学习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先听学生汇报,再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板书设计:

13、玩气球

吹气球 空气

无处不在

口中 无色无味、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空气 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

教学反思: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中求知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设计实验,让学生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方式,学生会很乐于在课堂上参与探究。

教学时,我以“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开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点出课题。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吹出的气体,出自于口中,来自于空气;学生通过活动,用塑料袋可以“逮住”空气,又通过观察水中的砖块会冒气泡,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感官感知: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之后,学生通过三次分组实验,知道:空气无处不在;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

期间,学生经历了猜测2次;学生活动2次;学生讨论7次;学生实验3次;学生汇报10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梳理,得知:空气是一种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无处不在、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突破了重难点。学生经历了方法与过程、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质的升华,提高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第二篇:《玩气球》教学设计

《玩气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共分五个层次: 1.玩气球。

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教材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玩的?”学生的说法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允许和肯定学生的不同表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玩一玩气球,教师此时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气球是怎样变大的?”“气球里到底有没有东西?”“气球里面是什么?”将学生带入到对气球里面的东西——空气的研究中来。

2.感知空气就在身边。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教材要求找找周围哪些地方有空气,也就是要用一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材第44页下方图,对学生收集空气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在此,教材只是给学生和教师一种思路的指引,收集空气的方法还可以有多种多样,并不是一定要局限于教材。在学生收集了空气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去看、去闻、去听、去摸,使学生对空气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在第44页下方右图中出示了一块放在水中的砖块,我们可以借助可见媒介——水,观察到非常明显的现象:气泡从水中冒出。指导学生了解砖的缝隙中存在空气,进一步可知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

3.实验研究空气的存在。

教材先提出问题“空瓶子里也有空气吗?”,让学生推测,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研究。教材中只出示了几种实验材料,如墨水瓶、矿泉水瓶、装有水的水槽,没有提示任何实验方法,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设计方案,有选择地进行引导。(将装有空气的塑料瓶放入水中,会看见有气泡冒出,从而证明空瓶子里也有空气。)4.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感知空气占据空间,会流动。

这一部分教材安排的实验其意图在于通过引领学生借助可视的媒介——气球、塑料瓶,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和认识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流动。同时使学

1/5

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可见物质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教学编排上按照提出问题——学生猜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教学。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注意实验中使用的塑料瓶不能有破损,气球口一定要和瓶口结合紧凑。)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在大多数学生的猜测(气球能吹起来)下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气球吹不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在这个环节里,空气占据空间的知识变得非常具体形象,学生易于了解掌握。空气会流动却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空气排出的方法和过程理解空气具有能流动的性质。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让学生在吹气球的同时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的流动。教师可提问如“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空气可以流动的事实。

在实验过程中教材以小鸭子的卡通形象提示学生要讲究卫生,教师在这里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5.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把大家共同的看法写在课本第45页下方的空白处。(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等。)学情分析

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很少有学生对我们周围的空气进行研究,本课作为今后相关内容(如打篮球等)的基础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重要性却显而易见。“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然而,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性质?本课正是基于上述问题,从课外活动中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切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空气,探究空气的性质。本课在教学中安排了寻找空气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选取不同的实验材料观察验证科学规律。

学习目标

1.引领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

2/5

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4.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6.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7.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8.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9.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证明空气的存在。难点:认识空气的特点。评价任务

1.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教学准备

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砖块、空塑料瓶子(矿泉水瓶)、剪刀、针或锥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教师:“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 2.学生回答,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

4.学生进行猜测,再想办法进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的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 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和方案。

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5

2.各个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方案中的不足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逮住”空气。

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

你准备用哪些感官来进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示学生怎样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这一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

4.教师演示砖快放在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3.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

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在此,材料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所给出的,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4.实验验证。

怎样可以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

“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

4/5

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

(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穿插多个实验,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并在实验中细心点拨,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教学设计力求在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感受空气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本课教学既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进行探究实验,也需要学生多感观参与学习,发挥每个学生手、脑、耳、眼、嘴等功能,让他们动手做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五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5/5

第三篇:《玩气球》教学设计

《玩气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会占据空间。过程与方法:

1、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研究观察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感知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会占据空间、会流动。教学难点:空气占据空间的探究,空气会流动的操作。教学准备:气球(42)、空塑料瓶(42 学生自备)、水槽(11)、烧杯(22)、剪刀(10)、食品保鲜袋(11)(透明)、白纸一张、石块、砖块、粉笔、杯子、海棉、课件等。

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学校××班同学一起学习科学,今天老师为每一个同学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出示气球),玩过气球吗?想不想再玩气球? 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气球(出示课题:玩气球)在玩气球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别吹得太大,那样会爆掉的;

2、也不要交换了吹,因为那样不卫生;

3、要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表现最好,最能展示出我们××学校××班的文明风采;

4、最后我们要看哪个小组的玩法最多,最能展示出我们的聪明才智。(请每个小组的1号同学打开信封,把气球分发给小组的每一个同学)。

学生玩球。(时限2~3分钟)教师巡视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停下来,并把气球收拾好。交流。(哪位同学首先愿意把你的玩法与大家分享?)

刚才同学们是怎样把气球吹大的?还可用什么方式把气球吹大? 吹大的气球里有没有东西?(有)是什么?(空气)你们是怎样知道里面有空气的?(学生交流玩中的体会)活动

二、寻找并验证空气的存在。

1、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用了很多方式证明了气球里有空气。想一想,我们周围哪儿还有空气?

2、既然有空气,你能捉住空气吗?(学生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学生提供塑料口袋让学生捉住空气,提请学生调用眼、耳、鼻、口、手等感觉器官来观察空气,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空气。(学生捕捉空气,再集体交流。)

4、根据学生的交流归纳出: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无形的气体。

5、(出示图片:石块、砖块、粉笔、杯子、海棉)这些物体里有空气吗?用什么实验能验证你们的猜测?学生交流。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请每组的3号同学做好记载。(请每组的2、4号同学到材料处领取材料)

第四篇:《玩气球》教学设计

课题: 13.玩气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

2、初步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

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能力目标:

1、能用一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设计实验,并借助实验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

科学观察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合作学习。

3.对学生进行卫生、安全和尝试成功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学习重点: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学习难点:能设计和借助实验,观察和认识空气的一些性质。

教具学具:气球、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水、粉笔、空塑料瓶子、剪刀、锥子、细线、打气筒、实验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情境:

“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回答后,学生活动,开始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板书课题:“

13、玩气球”。

2、游戏导入:

“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证明。

二、学生活动:

1、我们可以用嘴把气球吹起来,也可以用打气筒把气球“吹”起来。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2、学生汇报:从口中吹出,最初来自于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3、小组活动: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先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然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用塑料袋 “逮住”空气的方法,之后学生用这种方法动手“逮空气”。用绳子扎紧。

4、学生讨论:“空气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如:看一看空气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闻一闻空气是什么气味?尝一尝空气是什么味道?

5、学生汇报:经过梳理后板书: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6、教师演示向水中放入粉笔的实验。把粉笔块放入水中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冒气泡。让学生感知到空气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三、学生实验:

1、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刚刚让你们逮住了空气,接下来你们小组实验证明,并完成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实验证明,进行研究。

学生分组实验:将袋子、杯子、海绵或瓶子沉入水中,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引导学生明确是因为瓶内、杯子、海绵、袋子里有空气的缘故。得出结论空气无处不在。板书空气无处不在。

2、带领学生在瓶中吹气球的游戏。

(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气球能不能吹大?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学生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学生分组实验: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小组讨论并汇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4)、实验验证。瓶子中已装满了空气,怎样可以把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安全,不能扎到手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可以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讨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锥子在瓶子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板书:空气会流动。

四、归纳总结:

1、启发。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最多?合作学习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先听学生汇报,再师生共同小结。教师板书:空气是一种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板书设计:

13、玩气球

吹气球 空气

无处不在

无色无味、透明

没有固定形状

能占据空间、会流动的气体

第五篇:《玩气球》说课稿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玩气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玩气球》是鄂教版新课标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第13课,也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课中教师通过提出疑问、分派科学探究任务,引领学生对空气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

课堂上,我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空气,与人协作深入探究空气的能力。

三、教学方针: 探究:

1、引领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

2、能用一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知识:

1、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2、能设计实验,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观察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4、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和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5、能对研究过程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知与同学之间交流分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确定为: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正确的解释。

五、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法,它经过让学生对自然物质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形成对空气的认识。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又把比较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2、说学法:在指导学生的学法时,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此我提倡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寻找答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六、教具学具准备: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易准备。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教师:“许多同学都玩过气球,说一说是怎样玩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安排小游戏“吹气球”,比一比看谁吹的大。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吹大的气球中有没有东西呢?如果有的话,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呢?”

4、学生进行猜测,再想办法进行证明。(如学生松开吹大气球,空气冒出气球“飞跑了。)

二、通过感知,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认识空气的性质.1、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方案。学生讨论“把气球吹起来的这些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哪里还有空气,并想办法寻找空气。

2、各个组长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方案中的不足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设计收集空气的方法并试一试,教师可出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的图例(教材第44页下图)展示“逮住”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种方法“逮住空气。

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先用感官来观察。你准备用那些感官来进行观察?教师在此可提学怎样运用感官进行观察。这一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地感知。

4、教师演示砖快放水中冒气泡的实验(实验中的砖块越干燥越好),让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5、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空气存在于什么地方。空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在此,材料可以不局限于教材所给出的,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流动.1、学生猜测: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进行猜测,教师听取汇报并询问学生猜测的依据。

2、实验观察,记录现象。

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现象:气球吹不起来。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为什么气球吹不起来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不想办法排除瓶内的空气气球是吹不起来的。从而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

4、实验验证。

怎样可以把气球吹大呢?学生在发现了空气占据空间后就会想到:如果想把气球吹大就必须要将瓶中的空气排出,只要将瓶子扎破就可以了。“瓶子扎破以后,瓶中的空气是怎样跑掉的?”这个问题可以引起学生产生新的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用针或锥在瓶上扎孔后,一边吹气球一边将手放在孔的上方感受气流,体会空气可以像水一样流动,进而知道空气不仅占据空间而且还会流动。

四、归纳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1、我们运用了许多方法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与同学交流、分析,并归纳空气的性质。

(如:空气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空间等。)

八.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可的缩影,我的板书教简单:把空气的三大特性列举了出来。正好体现整节课的知识探究目标,学生最终一目明了。

下载《玩气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玩气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玩气球教学反思[推荐5篇]

    玩气球教学反思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本课着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途径,让他......

    玩气球教学反思(最终版)

    《玩气球》教学反思 肖坡小学 李世勤 关于这堂课我不止一次执教,第一次教学时把自主权都转让给学生,当让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堂非常好的课,学生都在忙碌,他们的情绪很高昂,当下课铃......

    大班体育《玩气球》

    大班体育《玩气球》 五星中心幼儿园 吴敏峰 活动目标: 尝试用肢体各部位玩气球,锻炼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乐于自我挑战,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创造性。 活动准备: 热身音乐、一个大点......

    气球直升机教学设计

    科技制作活动课研讨 教学目标: 《气球直升机》教学设计 1. 知道气球直升机是通过气体的反冲力推动叶......

    顶气球教学设计

    《头顶气球》游戏作文评讲及反思 游戏方法:准备一个气球,将10个同学分成两组,每组5人。另找两名学生在场地的中央高高举起一个细绳。由一组开始抛气球,然后用头顶过网得5分,三局......

    《吹气球》教学设计

    《吹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仔细观察吹气球的过程,并能按顺序用“先……..接着…….然后”的句式表达出来。 2.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说出活动过程中的自己做、......

    《买气球》教学设计

    《买气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八单元统计第二课《买气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继续学习收集与整理数据,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买气球教学设计

    《买气球》教学设计 双流县实验小学徐林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2、 体验、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