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案5篇

时间:2019-05-13 00:2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9.10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9.10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案》。

第一篇:第9.10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 《牧童之歌》(三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因此,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理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感受和体验歌曲塑造的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教学过程:

一、聆听乐曲《牧童短笛》

1.完整初听,感受乐曲。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 2.听第一乐段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 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 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

7.完整地再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 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二、表演歌曲《剪羊毛》

1.放录音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 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 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 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 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7.按“唱一唱”改变节奏演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 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三、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加深体验农家“乐”之情。2.练习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过程:

一、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3.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出现几次?(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二、演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给予鼓励。

三、课堂检测

以小组为主。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

四、教学小结,评价表扬。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理解、表现其音乐形象。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初听《孤独的牧羊人》。

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

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6.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

一、风格多彩。

二、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⑴游戏规则:

①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

②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

三、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小结。

第二篇:第5.6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 童趣(三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因此,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理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放学后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悠扬的笛声响彻山野,草儿、羊儿、蓝天白云都陶醉了,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二、学唱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3.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3)第二乐段,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4.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5、互评;及时表扬

三、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教学重难点: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教学过程:

一、聆听:《木偶的步态舞》管弦乐 1.形象导入。

(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要求: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二、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三、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猜调》,表演《摇船调》,从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聆听《猜调》云南民歌 1.初听《猜调》感受歌曲特点。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表达怎样的情绪? 2.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3.《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4.复听《猜调》。

5.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二、表演:《摇船调》

1.由《猜调》导入: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歌曲处理:学生自由讨论歌曲声音速度等。

三、课堂检测 设计表演歌曲

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小结。

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第三篇:第15.16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八课教案

第八课《爱和平》教学设计 三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现非常好。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因此,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理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感受理解本课主题,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一定能实现。

2.了解白鸽是和平的象征,所以称“和平鸽”。从聆听《小小白鸽》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2.支持世界和平。教学过程:

一、欣赏

1.白鸽虽小,它的作用可大着呢,你能说说白鸽的作用吗?(通讯、传递信息、象征和平:„„另外鸽子的本身羽毛、肉、粪便„„都是宝。)2.听赏《小小白鸽》。 设问:小白鸽在歌唱什么? 3.再欣赏《小小白鸽》。 设问:

(1)你听了《小小白鸽》,在音乐声中你获得什么感受?(2)歌曲的引子与尾声音乐使你想到什么? 4.板书歌谱,边看谱边听录音。 设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

请你用“××××|”节奏轻轻地为歌曲伴奏。 5.聆听《小小白鸽》,学生可作自由选择:(1)随录音轻轻哼唱。(2)随音乐合着节奏翩翩起舞。(3)边聆听边画画,画和平鸽。(4)合着音乐轻轻击拍。

教师在观察学生的自由选择中,把表演较出色者组织起来。 6.表演《小小白鸽》。

选择部分同学跟着音乐歌唱、舞蹈、画画„„ 7.小结:让和平鸽带着和平的祝愿飞向远方。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有句名言,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设问:中国有多少小朋友?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据统计中国有二亿中、小学生,如果中国的人口占世界1/2的话,那么全世界有多少小朋友呢?如果每人都伸出一只手,那这股力量有多大呢? 2.聆听《每人伸出一只手》范唱:要求听清歌曲内容。 设问:“白色的手”是哪个洲的人种?

中国位于哪个洲?中国人的主要肤色是什么颜色? 黑色的手又是指哪些国家的人? 再听一次范唱。 问题:

(1)歌曲分几部分?(2)速度有什么变化?(3)演唱形式有几种? 3.学唱歌曲:

(1)上节课我们掌握了单纯音符、休止符的长短,但有歌谱中除单纯音符外,还有许多在音符右方带点的音符,那么这些音该唱多长呢?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将在四年级学习。现在大家跟着我的教棒在曲谱上点的时间长短来唱。

(2)教师用点谱法在板书的曲调⒈按节奏点谱,带领学生识谱。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音高与节奏,在大跳音程时可用手势提示唱准。当曲调掌握后,适时把歌词填上。

(3)用同样方法学唱Ⅱ.曲调。但开始速度不能用小快板,应放慢速度,当基本唱会后,逐步恢复原速。(4)完整地唱全歌。

4.轮唱与齐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处理轮唱与齐唱,以及两部分的不同情绪处理唱法。要尊重学生的二度创作。

5.按教材提示排练集体舞,也可重新设计表演。(总之,要表演出热烈的气氛,以体现世界儿童大团结。)6.编自己的歌创作活动(1).创作活动分两步进行:

①节奏编创:在每瓣花叶上填上编创已学过的二拍节奏型,然后把新编创的二拍节奏与花盆二拍节奏组合。

②旋律编创:用 八个音按花叶与花盆组合成的节奏编自己的歌。说明:五瓣花叶与花盆组合,可组成五条节奏组合。在旋律创作时可以选其中一条或二条创作,当然五条全部创作更好。

(2).花盆的节奏型也可让学生自己创作。总之,教材上的仅仅是一个样子,师生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可以也应该去发展、创新。例如不是二拍而是三拍、四拍。

三、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和演唱,更深刻的理解和表现“全世界人民爱和平”主题。

2.从聆听《欢乐颂》中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每一类人声还可以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教学重难点: 理解、表现爱和平主题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设问:你是否知道德国有位大作曲家名叫贝多芬?谁能举出他的作品名称?

本课欣赏的《欢乐颂》是《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片断。欢乐颂的词取于诗人席勒的诗,表达了人们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 2.初听《欢乐颂》。 要求感受庄严而宏伟的气势。3.再听《欢乐颂》。

思考问题:你能听辨出几种声音的类别?顺着他们出现的先后你能一一说出来吗? 4.复听《欢乐颂》。边听边一一板书领唱及各声部进入的声音类别名称。

5.讲解混声合唱,各声部的组成,介绍人声的分类(二)。 6.每人伸出一只手这股力量是不可抵挡的,要把力量拧成一股,关键还是“心”要连在一起,这样,团结、友谊、欢乐、和平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二、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友谊花开万里香》。

设问:这首《友谊花开万里香》与《每人伸出一只手》在内容题材、情绪、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师生讨论两首歌曲的对比。

(讨论时,有必要可分别放录音和复习《每人伸出一只手》)。 3.学唱歌曲:

(1)放录音,看歌谱,能唱的句子随录音哼唱曲调,不能唱的曲调听录音范唱。要求大家轻声,每人都能听到录音的范唱。

(2)教师随时调控、及时给予指导。四分附点节奏可采用点谱法教唱。(3)放录音,心里默唱。在歌谱间奏处按谱拍手。(4)齐唱曲调,要唱得欢快热情。(5)填上歌词。 4.表演歌曲:

(1)分组选择及编创打击乐伴奏。 (2)通过展示,评估选择一组伴奏。

(3)学生自由选择本课两首歌曲中的一首进行表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加工提高。

三、课堂检测 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小结。

大家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爱和平一定能实现。

复习本单元内容

第三课时

第四篇:上海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教案

上海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教案

题第五课

听——摇篮曲课

型教学目标认知让学生在听听、想想、议议、唱唱、玩玩的活动中,感受《摇篮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指导学生学会用动作以及声音等方式表现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技能通过拓展欣赏中外不同的《摇篮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情感通过欣赏《摇篮曲》,使学生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境,从而唤起对儿时的美好向往,深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温暖,了解异国多元音乐文化。教学重点1.欣赏《摇篮曲》,感受乐曲的情绪2.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三、欣赏听着歌曲《摇啊摇》律动进教室1.复习用上海方言朗读《摇啊摇》歌词2.复习用上海方言演唱童谣《摇啊摇》欣赏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一)初听1.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听着歌曲《摇啊摇》律动进教室复习用上海方言朗读《摇啊摇》歌词复习用上海方言演唱童谣《摇啊摇》初听通过对上海童谣《摇啊摇》的复习,以旧带新。从回顾本土的《摇篮曲》自然地过渡到对外国《摇篮曲》的欣赏,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姿势,闭上眼睛来静静地欣赏,培养学生聆听的良好习惯。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四、拓展2.说说感受 复听1.了解歌词内容2.听出乐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唱一唱1.哼唱《摇篮曲》旋律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有感情地学唱《摇篮曲》动一动1.听着《摇篮曲》音乐分角色做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2.跟着音乐创设各种摇篮做做律动《多彩的摇篮》3.组合律动1.欣赏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2.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书籍、传播媒体、音响资料、询问他人等途径来收集中外有关《摇篮曲》的文字或音响资料,下节课在课堂中展示交流。说说感受 复听:了解歌词内容听出乐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唱一唱:哼唱《摇篮曲》旋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唱《摇篮曲》听着《摇篮曲》音乐分角色做做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创设各种摇篮做做律动《多彩的摇篮》组合律动欣赏莫扎特《摇篮曲》通过以上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与情绪,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在动的过程中,可创设情景:星星、月亮、晚风婆婆、花、草等,并结合《多彩的摇篮》自由创作各种摇篮造型,边哼唱边摇宝宝入睡,在身临其境中表现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感受《摇篮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并且激发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加深对《摇篮曲》题材的理解,丰富有关《摇篮曲》的音乐知识,最终归纳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教学反思】本节欣赏课遵从了“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先进音乐教学理念,对每一次聆听都提出了恰当、明确的要求,教学铺垫层层递进,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摇篮曲》优美动人的音乐形象,唤起了对儿时的美好遐想,理解了多元文化,并养成了的良好的聆听习惯。在动觉切入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来体会母亲哄宝宝睡觉时的心情和当时宝宝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用各种动作或道具来搭建摇篮进行《多彩的摇篮》的律动;再将两者结合起来,创设适宜的情境,进行组合表演。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摇篮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绪,顺利地解决了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再现了月光下,慈爱的妈妈轻轻摇着摇篮,催宝宝快快入睡的动人情景。架起了与世界其他不同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树立了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课

题第五课

唱——《我的小宝宝》课

型教学目标认知通过游戏多彩的摇篮感受体会歌曲的旋律,再运用节奏谱、视唱字母谱的方法学唱歌曲《我的小宝宝》,并能与同伴一起用各种动作创编形状各异的摇篮。技能巩固do、re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创编节奏,并创编旋律。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我的小宝宝》,指导学生能用歌声和简单的动作表现安详的意境和摇篮曲摇曳的感觉,同时体会长辈对自己的爱。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节奏谱、视唱字母谱学唱歌曲并掌握摇篮曲的特点,用安静、甜美的歌声学唱《我的小宝宝》。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游戏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闪烁的小星》)游戏——多彩的摇篮1.导入:夜晚来到了,星星在闪烁,我们小宝宝要睡觉了,你们小的时候睡在哪里最舒服?怎样的摇篮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闪烁的小星》)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在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时做星星闪烁的律动,为本课的教学作好了情景创设的铺垫,为学生理解摇篮曲的演唱要求做准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用轻柔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并通过此环节进行情景创设,为歌曲《我的小宝宝》的演唱作好准备。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四、创编节奏和旋律

五、歌曲教学才能让小宝宝安然入睡?2.游戏——多彩的摇篮你能和小伙伴一起用你身边的物品来搭搭各种各样的摇篮吗?创编节奏和旋律1.出示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创作节两小节节奏2.拍拍节奏3.复习巩固do、re在五线谱上的位置4.用d、r、m;d、m、s编曲5.学生分组创编旋律1.出示歌曲《我的小宝宝》节奏,学生拍击节奏,教师钢琴伴奏2.出示歌曲《我的小宝宝》歌谱,学生视谱唱谱教师弹一小节歌谱学生唱一小节歌谱教师弹一乐句学生视谱唱一乐句学生在钢琴伴奏下用LU连起来哼唱乐曲学生在钢琴伴奏下连起来唱歌谱你能和小伙伴一起用你身边的物品来搭搭各种各样的摇篮吗?创作节两小节节奏拍拍节奏复习巩固do、re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用d、r、m;d、m、s编曲分组创编旋律拍击节奏视谱唱谱教师弹一小节歌谱学生唱一小节歌谱教师弹一乐句学生视谱唱一乐句用LU连起来哼唱乐曲连起来唱歌谱学生利用身边的凳子,围巾,篮子,小手搭起温暖的摇篮,是他们非常乐于参与的游戏。并用歌曲《我的小宝宝》作为背景音乐,在听觉上领先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的节奏、旋律的创编是稚嫩而不够连贯的,但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平时点滴积累的。在创作中他们会有成功的喜悦,并为不断的创作源泉和创作动机积累创作基石。此环节为歌曲教学设下铺垫,为学生的视谱降低难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视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循序渐进的学习步骤,会使学生的视谱能力不断的提高。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小结3.导入:夜晚多么安静啊,我们的小宝宝要睡觉了,你来听听?4.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你能随着歌曲动动身体吗?5.歌曲表达了妈妈摇着摇篮,小宝宝甜美入睡的生动形象6.唱读歌词7.学唱歌词:教师弹一乐句学生唱一乐句8.师生对唱:教师唱一、三乐句,学生唱二、四乐句9.生生对唱:扮演角色(妈妈或宝宝)10.自己设计简单的动作歌表演11.结合《多彩的摇篮》进行简单的歌表演朗诵单元主题诗听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你能随着歌曲动动身体吗?唱读歌词学唱歌词:教师弹一乐句学生唱一乐句师生对唱:教师唱一、三乐句,学生唱二、四乐句生生对唱:扮演角色(妈妈或宝宝)自己设计简单的动作歌表演结合《多彩的摇篮》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学生在对唱的过程中既是理解歌曲情绪的过程,又是潜移默化背唱歌词的环节。

学生的默契配合及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我的小宝宝》及巩固音乐知识do、re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并能创编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为编创咪咪摇篮曲而作铺垫。学习do、re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并在歌曲中巩固音乐知识,使学生对前一阶段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得到了及时的运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视谱读谱习惯,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在歌曲教学中,学生在听音乐进教室时创设的意境中,进入状态,体会感受并表现摇篮曲摇曳的感觉和安溢的意境。歌曲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并巩固歌词,对唱的环节能让学生身临其景的表达对小宝宝的爱,哄小宝宝甜蜜入睡,在音乐实践中深刻体会摇篮曲带来的艺术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创编活动中不容易控制情绪,不利于表现摇篮曲安逸的意境,教师要做到及时的指正和适时的指导,例如加入关灯、拉上窗帘、轻声讲话等特定的情景创设方法,效果会更好。课

题第五课

玩——小猴造楼 圆圈、方块和三角课

型教学目标认知指导学生在游戏式的儿歌《小猴造楼》中,初步感知下加一线唱“do”,下加一间唱“re”,为以后学习五线谱做好准备。技能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合作表演的能力情感通过玩玩日本儿童游戏《圆圈、方块和三角》,来培养学生对形状的兴趣以及伙伴间合作表演的能力。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do”和“re”的位置,并唱准唱名。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合作表演的能力。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展示交流

三、音乐活动听着舒伯特的《摇篮曲》律动进教室音乐活动《小猴造楼》1.认识“do”和“re”两块砖的位置2.看图学唱唱名3.配上儿歌反复练习,要求音要准4.填一填、唱一唱听着舒伯特的《摇篮曲》律动进教室展示交流认识“do”和“re”两块砖的位置看图学唱唱名配上儿歌反复练习,要求音要准填一填、唱一唱抓住学生对音乐游戏《小猴造楼》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感知下加一线上的砖唱“do”,下加一间上的砖唱“re”,为以后学习五线谱做好准备。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四、日本儿童游戏

五、拓展日本儿童游戏《圆圈、方块和三角》学唱游戏歌曲《圆圈、方块和三角》1.跟着歌曲旋律走一走2.拍拍歌曲节奏谱视唱唱名谱按节奏读读儿歌学唱歌曲玩玩游戏《圆圈、方块和三角》1.观察图形,要求:了解圆圈、方块和三角,这三种不同图形的搭建方法。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要求:搭建出圆圈、方块和三角这三种不同图形。3.游戏《圆圈、方块和三角》要求: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搭图形,并及时变换队形来游戏。1.说说还可以搭建哪些图形?2.为图形编编歌词3.分组进行实践4.边唱边搭建新创编的图形学唱游戏歌曲《圆圈、方块和三角》跟着歌曲旋律走一走拍拍歌曲节奏谱视唱唱名谱按节奏读读儿歌学唱歌曲观察图形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游戏《圆圈、方块和三角》还可以搭建哪些图形?为图形编编歌词分组进行实践边唱边搭建新创编的图形游戏可以分为三人一组为三角形,四人一组为方形,五人一组为圆形,让学生自由组合后搭建各种图形。同时结合顺时针转或向里缩小、外放大圆圈、方块和三角等形式来进行游戏。通过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图形游戏的兴趣,发挥其创造能力,在集体音乐实践中不断地增强团队意识,加强合作表演的能力。【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兴趣出发,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了音乐基本知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表演的能力,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玩日本儿童游戏《圆圈、方块和三角》时,一定要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并明确要求,然后再留给学生足够的分组实践的空间与时间。千万不能走过场或要求不明确,那样学生的合作表演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这个游戏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最后的拓展环节非常富有挑战性,学生一开始会很兴奋,但在为图形编编歌词时,学生很可能会在语句的组织上出现困难。此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给予巧妙的点拨,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对音乐创作的积极性。课

题第五课创——《咪咪摇篮曲》课

型教学目标认知尝试用Do、RE、mI;Do、mI、SoL等唱名创作符合摇篮曲特点的短小的乐句。技能根据自己创编的摇篮曲,进行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表演能力。情感通过歌表演《我的小宝宝》,以及游戏创作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摇篮曲”的平稳、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同时体会自己对洋娃娃、小动物以及小伙伴的爱教学重点掌握摇篮曲的特点,创编短小的符合摇篮曲特点的乐句,并根据改编了歌词的歌曲,创设情景并分角色表演。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活动听音乐进教室

随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进教室,分角色,摆造型1.律动:采花2.编编节奏:(用附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来编编节奏)3.编曲活动:(1)Do、RE、mI

(2)Do、mI、SoL随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进教室,分角色,摆造型律动:采花用附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来编编节奏编曲活动:(1)Do、RE、mI

(2)Do、mI、SoL船歌的摇曳感与摇篮曲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此环节,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将以前学过的音乐知识与摇篮曲的音乐特点作比较,为创作乐句作好铺垫。游戏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既能得到快乐,又能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三、歌曲表演

四、拓展1.齐唱歌曲《我的小宝宝》2.指导学生用宁静、甜美的声音演唱3.歌表演4.结合多彩的摇篮按小组组合表演说明: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玩具进行歌词创作,是简单而浅显的,但他会在表演时注入真情实感的,为情景创设打好基础。5.根据所带的玩具,边扮演角色,边尝试创作歌词6.小组表演,展示,评价7.情景创设,布置环境,听舒伯特的《摇篮曲》,学生律动,按照小组摆多种多样的摇篮造型1.你还知道哪些摇篮曲(曾经学过的)2.各类乐曲片段赏析,分蓝组、红组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说明:将学生的多种感官结合起来,体验摇篮曲、圆舞曲、进行曲、迪斯科的不同与相似,加深对摇篮曲的理解。3.用不同的曲线来表示齐唱歌曲用宁静、甜美的声音演唱歌表演结合多彩的摇篮按小组组合表演说明: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玩具进行歌词创作,是简单而浅显的,但他会在表演时注入真情实感的,为情景创设打好基础。根据所带的玩具,边扮演角色,边尝试创作歌词小组表演,展示,评价听舒伯特的《摇篮曲》,学生律动,按照小组摆多种多样的摇篮造型你还知道哪些摇篮曲各类乐曲片段赏析,分蓝组、红组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说明:将学生的多种感官结合起来,体验摇篮曲、圆舞曲、进行曲、迪斯科的不同与相似,加深对摇篮曲的理解。用不同的曲线来表示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玩具进行歌词创作,是简单而浅显的,但他会在表演时注入真情实感的,为情景创设打好基础。在学生自己布置的适合摇篮曲的环境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摇篮曲。通过教师的角色创设,引导学生进行环境的布置,既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综合表演能力,又加固了摇篮曲在学生心中的感受。将学生的多种感官结合起来,体验摇篮曲、圆舞曲、进行曲、迪斯科的不同与相似,加深对摇篮曲的理解。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小结

六、布置任务,拓展课外4.用乐器来敲敲,编编咪咪摇篮曲5.用打击乐器来伴奏小结找找摇篮曲的音响资料,下一节课拿来我们共享用乐器来敲敲,编编咪咪摇篮曲用打击乐器来伴奏用音条乐器来进行旋律的创作,可以将创作的难度降低,然后将音条上的音再唱出来,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和音准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将知识的学习拓展到课外,既加固音乐知识,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本课时的重点在“创”上,通过节奏、旋律的创作,歌词的改编、多彩的摇篮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不断的创作。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外国小曲的教学,学生初步接触了国外著名的音乐家创作的关于摇篮曲的乐曲,对于摇篮曲有了浅显的了解,能用安静、甜美的歌声,气息连贯的演唱歌曲《我的小宝宝》,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用围巾,布娃娃,水果篮还有凳子等身边的道具搭起多彩的摇篮,让学生布置摇曳的氛围创设情景,学生不仅学习兴趣相当浓烈,并通过这样的活动,体验到了摇篮曲起伏动感的特点,为创作短小的符合摇篮曲特点的旋律做好准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以“听、赏、动、演、创”作为音乐感知的隐线,在生动、活泼、积极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求异求新的创造欲与创造力。在课中通过现今最流行的活动——超级Pk台,让学生听辩欢快、优美的不同音乐情绪的音乐片段,并用身体表现出进行曲、圆舞曲、迪斯科、摇篮曲的不同感觉,从而用曲线总结出摇篮曲与其他曲式不同的音乐特点,并运用音条乐器及打击乐器即兴创作出短小的乐句。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音乐知识是最愉快的,掌握音乐的知识与技能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用一拍、二拍的音符,来组合成两小节的节奏是不难的事,学生兴趣会很高,再加上三拍的附点二分音符,就能组合成三拍子的节奏,在创作两拍子的节奏的基础上,创作三拍子的节奏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两拍子和三拍子的知识点,同时也为创编旋律做好技能的准备。对于新时期的一代新人,要有团结协作的能力,并在协作过程中有创意,每次都有不同的组合表现。在听音乐进教室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能用各种各样的队型和造型表现《摇啊摇》,按照小组的合作,搭成不同的船的造型,在创作多彩的摇篮过程中,也用自由组合的要求做到和他人的合作和协调表现,学生在歌表演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角色的扮演,有扮长辈的,有扮小宝宝的,还有扮演小鸟、大树的,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互相的协调能力,并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

第五篇:第7.8周一年级第二册第五课教案

一年级第二册第五课《长鼻子》

课前分析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模仿能力比较强。因此,要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是首要任务。

二、课程标准

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

《火车开了》,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全曲的节奏简单、明快,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歌曲一开始就采用了火车开动时“咔嚓咔嚓”声响的象声词,第二句又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第三乐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好像火车在迅疾地飞驰,也表现了火车司机开动火车的自豪感。这首歌曲的节奏鲜明,适合做开火车的游戏。一个有简单情节的集体游戏。除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容、情绪外,还要巩固: 节奏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其节奏和歌曲活泼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管弦乐《火车波尔卡》

《火车波尔卡》采用写实的手法,对蒸汽机车启动、加速、到站、做了细致的描绘。它是降B大调2/4拍,快板,复三部曲式。前把小节是引子。由短笛、长笛吹奏出短促的倚音和休止符构成的汽笛声,由慢到快,由弱到强。引出了八分音符组成的同音反复,表现了火车启动、慢跑到加速运行。作曲家巧妙地用刷子去擦奏松了鼓皮的小鼓,模拟火车的声响使乐曲更有情趣。随后出现第一部分主题跳进音程明朗欢快,仿佛人们乘坐火车时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旋律。第一部分B段主题跳跃性较强,更加欢快,还隐隐穿来几声汽笛的鸣叫。本曲和所做《不刹车波尔卡》与其兄约翰斯特劳斯所做的《游玩列车波尔卡》和《休假旅行波尔卡》具有相同的性质,是具有描绘性色彩的乐曲。通过欣赏这首曲子,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火车的鲜明形象和欢快的音乐情绪,想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课时

课题:表演《可爱的小象》 课时:4—1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描述火车的音乐形象,体验童年生活的欢乐情绪。2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演唱、体验歌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唱歌曲的兴趣。3.用游戏和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掌握“X—,X,XX”这三种节奏。

教学重点: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学难点: 在游戏和情境等音乐活动中掌握“X—,X,XX”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乘坐过哪种交通工具呢?

1、学生回答后,师小结(通过百度搜索出示交通工具图 片,激发学生兴趣)。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 =ala1&word=%BD%BB%CD%A8%B9%A4%BE%DF%CD%BC%C6 %AC

2、和学生一起在《火车开了》的伴奏音乐中律动。然后师邀请学生同去旅游,引出节奏车票,带领学生走进情境教学。

二、节奏练习,进入情境:

1、出示节奏,编创声音 师:我刚才买票的时候,售票员给了我几张奇怪的车票,你能看懂吗?

通过卡片,让学生念念、拍拍,并请三名学生上台把三张节奏车票组成不同的节奏小火车,使学生在趣味中完成节奏练习。最后,师组成难点节奏: 2/4 x x x x|x x x x|x x x|x-| 指导学生读、拍出四二拍的节奏特点,突破难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分别编创出“呜—、轰隆、咔嚓”的声势来模仿火车从“即将开动——飞速行驶” X— X XX XX XX 的情境。(百度搜索出示火车行驶中的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 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8%A1%8C %E9%A9%B6%E7%9A%84%E7%81%AB%E8%BD%A6%E5%9B%B E%E7%89%87

2、突破难点,模仿情境 师:我们要出发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生边做开火车的动作,边按四二拍的节奏特点朗读 难点语句: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火车 开 了—,咔嚓 咔嚓 火车

跑的 多 么 好—。在开火车的情境中,掌握并巩固难点,并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三、师生配合,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师:我们走了这么久,火车开到了哪儿呢?噢,原来是美丽的欧洲国家——匈牙利(通过百度搜索,大屏出示有关匈牙利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欧洲国家)。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 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5%8C%88 %E7%89%99%E5%88%A9%E5%9B%BE%E7%89%87 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列车广播站特地送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快来听一听!(放范唱录音)

2、简介歌曲,揭示课题。师: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谁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回答,师揭示课题并小结:这是一首匈牙利儿歌,四二拍的节奏,表达了活泼、欢快的情绪。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再听范唱,师生边听边拍手感受四二拍节奏特点。

4、按节奏读歌词。

5、师范唱:老师是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呢? 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活泼而又弹性的声音和情绪表达。

6、师生接唱,练习歌曲。

四、巩固歌曲,游戏拓展:

1、布置游戏。师:歌曲学会学会了,接下来,我们该开着火车去欣赏匈牙利美丽的风景了,为了安全,这列火车由老师来开,有星星车票的同学(在课堂中为激励学生发放的红星)优先乘坐,谁想上来赶紧出示你的车票吧!(组成一列小火车)这一路我们要经过高高的山洞、长长的的大桥(师带领“小火车”尝试穿越,边走边提示其他学生扮演山洞和大桥)。

2、师生开火车游戏,大家共同唱歌曲进行游戏。

3、拓展渗透德育。(一轮游戏之后),师:接下来你想开着火车去哪儿呢? 学生发言:去北京天安门、去给老师送礼物、去敬 老院„„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并抒发情感。

在本环节中通过百度视频搜索《火车开啦》的flash,让学生随音乐一起游戏。

http://video.baidu.com/v?s=8&word=%BB%F0%B3%B5%BF%AA%C1%CB%20%20flas h&fr=ala11

五、游戏结束,课堂小结: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同学们,你们觉得 呢?让我们开着火车返回我们可爱的家乡吧!同学们,再见!(学生跟着音乐,排队开火车走出教室)< 后附教学反思 > 聆听《火车波尔卡》(1)导入

导:火车上可真热闹。有位作曲家,他看到了火车和车厢里的这些情景就写了首乐曲,叫《火车波尔卡》,请你来听听。(2)初听乐曲

导:你觉得火车的心情是怎样的?(3)复听乐曲

导:波尔卡是一种舞曲,火车波尔卡呢就像火车在跳舞一样。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拍拍手,注意,看看我是在哪里拍的,怎么拍的? 引导学生用波尔卡特点的 X X |X 0 ||节奏拍。(4)再听歌曲

导:假如你是火车上的乘客,你会跟着音乐干什么呢?请你用动作表演出来。

音乐课《火车开了》教学反思 在《火车开了》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和学生生活贴近的又乐于让他们接受的情境当中进行唱、游,在情境和游戏中引导学生感受“X—,X,XX”这三种节奏,并创编节奏、动作和歌词来表现火车的各种状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淡化条块模式,使整节课呈现一种情境教学和唱游教学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一开始从坐火车去旅游这个情境入手,在火车停靠的不同站点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紧紧抓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在学会歌曲后,游戏中巩固、拓展,呈现出唱游的课堂。学生玩的尽兴、学的有趣,在整个过程中兴趣盎然、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并牢固掌握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在课堂中我完全充当了一个“孩子王”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游戏、学习,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问好!

二、、表演《小象》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晃动身体体会旋律的起伏。(2)拍手复习X-,复习柯尔文手势。(3)用听唱法学会歌曲。(4)边唱边表演。(5)用碰铃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三、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聆听《小象》《大象》 课时:4—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加深对节拍的认识。教学重点:感受音乐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节拍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象》

1、大象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讨论有关大象的知识,吃什么、住在哪里?。

2、完整地初听,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3、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二、聆听《大象》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复听音乐做动作。提示:大象有哪些习性?他怎样走路?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对比的感受中,加深印象。

三、编创与活动:

(1)大象怎样走?小象怎样走?适合哪种方式敲击?

(2)拍节奏,边读边拍,节奏组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节拍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五、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表演《两只小象》 课时:4—3 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

2、能准确地拍击三拍子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演唱。

教学难点:能准确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录音机、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二、表演《两只小象》

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2、边听边拍击三拍子的节奏

3、在吆罗罗处拍手

4、演唱歌曲

5、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6、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7、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8、用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演唱伴奏。

三、课堂检测

指名表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四、教学小结。

下载第9.10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9.10周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牧童之歌 第六册第五课 教案(五篇模版)

    牧童之歌 第六册第五课 (2008-06-19 14:44:21)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第1课时 课题:5、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1. 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这两首歌曲为我们塑......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合集5篇]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作者: 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 无 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二课《春天的歌》教案(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故乡——第九册第五课(音乐教案_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故乡的小路 如今家乡山连山 聆听:思乡曲 乡间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

    音乐 第六册 第一课 教案(共5篇)

    第 一 单 元春 天 第一课时(歌曲与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2. 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

    第7.8周一年级音乐第一册第四课教案

    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四课《可爱的动物》教案(三课时) 课前分析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因此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他......

    花蛤蟆(十册第五课音乐教案)

    花蛤蟆(十册第五课音乐教案) 副标题: 作者:好开心 文章来源:本站论坛 点击数: 1487 更新时间:2005-2-2 一、歌曲 花蛤蟆二、读知 倚音三、综训 声乐训练四、欣赏 喜庆胜利 教学目......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教案[五篇]

    第五课:快乐的人们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朴素明朗的旋律,体会18世纪初德国古老乡村的生活气息。 2、跟随录音听唱歌曲,注意变化音和16分音符 3、处理力度记号,随着......

    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五课《茉莉花》教案

    教学内容: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第八册第五课多彩的乡音(四)。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并感受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