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画》

时间:2019-05-13 00:0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画》》。

第一篇: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画》

《画》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学: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什么?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

/ 4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

(3)抽读重点。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的学生。(4)全班齐读。

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背得不错!你在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呢!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 4

8、教师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戴头饰,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一读。(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

(2)高——矮。哪种是高,哪种是矮?通过演示,体会“高、矮”的意思。(3)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

(4)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

(5)晚——早。什么是晚,什么是早?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

(6)同桌相互读一读每组反义词。

(7)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背诵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识字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

三、指导书写。

/ 4

1、呈现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引导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其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教学反思

/ 4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人教(部编版)

教材解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 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 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可以把识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

基础上借助诗的语境来认读生字。本课要认的 10 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是翘 舌音;“近”是前鼻音,“听”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读中重点正音。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换一换。用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 无:“天”换笔画成“无”。

166 听、近:互换偏旁。色:“爸”换偏旁成“色”。

(2)偏旁归类。本课要认识的两个偏旁,斜刀头表示的意义学生不太熟悉,学生只要 能记住这个偏旁的名称即可。走之作意符,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本课有 3 个带 走之的字:“远、近、还”,结合偏旁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些字的含义。

(3)借助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有—无、来—去、远—近。”(4)有的生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可以用它们编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如: 生字

词语举例

句子举例

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还 色 还是 色彩

2.写字。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中,有 3 个独体字。这 3 个独体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 或竖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3 个独体字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然 后教师示范典型字,学生练写。

画,独体字。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 不能写成一笔。

画,合体字。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4 画,独体字。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 点收尾。画,独体字。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 过近。来

第五单元 167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如“水手、口水、雨水、上去、上来”等,学 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这首古诗,画中景物与生活实景不同,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 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

1.朗读指导。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掌握好停顿,读出韵味。此外,画中描述的景物与生活实景有差

异,朗读时,可将差异之处适当体现在重音上,以凸显是一幅“画”的特点。朗读形式要多样,可以自由读、分组读、指名读,还可以教师引读,如,“远看——,近听——,春去——,人来——”。

学生在熟读成诵后,可让学生介绍自己记忆、背诵古诗的方法,如,抓住“山、水、花、鸟”4 个字来背诵,抓住“远”和“近”、“去”和“来”两组意思相反的词来背诵。

2.理解运用。采用对比,理解谜底“画”。在学生熟读诗句的基础上,找找圈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

物,再启发学生根据回忆,说说自己见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然后读课文,找出诗

中景物与现实情景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谜 语诗的谜底是画。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 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 上动作来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 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

熟字组成的反义词:

大—小、上—下 多—少、里—外 东—西、南—北

课文中有几对反义词,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 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理解它们的意思。

(1)“来─去”。演一演:小鸟飞来,小鸟飞去。(2)“远─近”。说一说:小丽离我近,小冬离我远。(3)“有—无”。做一做:一只手里拿东西,另一只手不拿东西。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 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去”2 个生字。

168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 组反义词。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 “山、水、花、鸟”4 个字。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及时纠正。男 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 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 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 记这 3 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 方法来记?

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

通过画和文的 结合,帮助学生提 取诗中的信息。

通过这一环节,使教师了解学生生 字的认识情况,找 准不认识的、读不 准的生字,教学时 可有针对性地突出 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 帮助学生识记、巩固 生字,增强生字识记 的效果。体现了“一 字带一串”和“同一 个字可以用多种方 法来识记”的思想。

第五单元 169 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 字。

(2)课间操“说反话”。4.复习巩固。

(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

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

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读课文。提问: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 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

170

写字指导不仅 要看教师范写,还 要看是如何对学生 写的字进行反馈的。要引导学生对照自 己写的字,找到改 进的方向。

这一环节采用 画中景物和生活中的景物相对比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差异性,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帮助他们感悟画 的特点,领悟诗句和 画之间的关系。

不同。

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

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

《画》中描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生活所见: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4.熟读成诵。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

来背诵。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

理由。

头戴小红帽,千条线,身穿大白袍。万条线,走路摇摇摆。(鹅)

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第三篇:(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6、jqx教学设计

j q x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j、q、x的音和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j、q、x做声母的音节,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会读本课的儿歌,认识本课的“棋、鸡”两个字。教学重点

j、q、x的发音及与韵母的拼读。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j、q、x的图片和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投影。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上节所学三拼音音节拼读,点评,强调“介母”。

二、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练习表达。相机引出“j”。2.学习声母j。

(1)介绍声母j的发音方法:声母j和母鸡的“鸡”读音很像,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j的读音。(2)范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纠正发音。(3)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声母的经验给声母j编一首儿歌记形。弄清笔顺。书空练习。(4)拼读音节。(5)指导书写。

3、同法学习“q”“x”。

三、学习j、q、x与ü组成的音节 1.复习音节yu。

2.讲故事:看见小i和j、q、x玩得这么开心,小ü也来了,它也要和j、q、x交朋友,小ü特别有礼貌,见到j、q、x后,它马上把帽子摘了下来,然后彬彬有礼地说:“我可以和你们交朋友吗?”于是小ü就和j、q、x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而且嘴里边还唱着:“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

3.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4.引导学生练习拼读j、q、x与ü组成的音节。

四、游戏拓展:夺红旗。

第四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 6《画》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1.认识55个生字和10个偏旁;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

2.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

4.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大小多少

这首儿歌共有4个小节。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

小书包

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告诉学生“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学习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

日月明

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会意字的特点,利于激发识字热情也易于诵读记忆。

升国旗

本课由3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儿歌形象地描述了少先队员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升旗礼仪。

语文

园地五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6画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识记生字,认识偏旁。

难点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1.识字写字。

把识字写字与朗读古诗结合起来。可以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借助反义词识记“有——无、来——去、远——近”。四个要求会写的汉字中,3个独体字都要关注关键笔画来指导书写。

2.课文学习。

可以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了解画中景物的特点,感受古诗的趣味性。朗读古诗时注意把握好停顿,读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2.会写“水、去”等4个字。

一、欣赏画作,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山水画作品,学生欣赏。

2.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

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二、认读课文,探研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

练一练:给音节加声母。

()è

()ìn

()

ēng

()

ūn

()ái

()īng

2.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的字音。

(读好平舌音“色”,翘舌音“水、声”,前鼻音“远、近”,后鼻音“听、声”。)

3.做邮递员送信的游戏。

请一个同学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分给同学。请拿到卡片的同学上台,把卡片上的字读给大家听。

4.交流汇报: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归纳如下:

(1)换一换:天—无

听—近

爸—色

(2)偏旁归类:“远、近、还”这三个字的偏旁都是“辶”,这是我们这课要学习的新的偏旁,我们大声说出它的名字——“走之”,它表达的意思多与走路或路有关。

(3)找反义词:有—无

来—去

远—近

(4)结合生活组词造句:色色彩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漂亮。

“色”这个字的偏旁是“”,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偏旁“斜刀头”。

温故而知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入手,指导识字并书写,将识字写字落到实处,并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

(二)再读课文,读通诗句。

1.教师: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课文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手拉手,找朋友。让几位同学上台分成两组,一组拿拼音,一组拿相对应的生字,台下的同学唱儿歌《找朋友》,看谁最先找到好朋友。

4.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本环节遵循了汉字认知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主题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会语言的优美。

三、课件演示,指导书空。

1.课件出示“水、去、来、不”4个生字。

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点拨:“水”的第一笔写在竖中线上,横撇是第二笔,其中的撇要与第四笔捺相呼应;“去”的第三笔是长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来”的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不”的笔画较少,撇和点要对称,要写舒展。

(1)指导书写“水”。

看来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们。先来看“水”这个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水手、口水、雨水……)它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写中间的竖钩,再写左右的部分。)

现在让我们把“水”这个字请回“家”吧。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把这个字写好看呢?(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教师边写边说:竖钩写在竖中线,两点对称分两边。生书空“水”字。

记住它的笔顺,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课件出示学生写字的图片,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注意做到“三个一”:眼离本子一尺(一臂)、胸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2)指导书写“去”。

看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水”这个字,“去”也迫不及待地来了,看看“去”这个字,你们平时在哪儿见过它?(上去、来去、失去……)它有几笔?一起来看看“去”的笔顺。(动画展示“去”的书写笔顺)学生书空。

出示投影,仔细观察,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写好“去”这个字呢?(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教师范写,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展示学生书写,师生评价。

(3)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来、不”。

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来”这个字?(来去、回来、来到……)

①“来”有7笔,师板书,生书空。

②动画展示“来”的笔顺,学生书空。

③出示投影,学生认真观察,把“来”请回“家”,怎样写才好看?

④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提醒学生写“来”时注意竖要长,要直,撇、捺要舒展一些。)生在书上描红一个,在练习本上练写一个。

⑤“不”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2.练习。

填空。

“水”字共()画,第一画是()。

“去”字共()画,第二画是()。

“来”字共()画,第一画是()。

“不”字共()画,第三画是()。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2课时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口水

来去

从不

展示学生书写情况,师生评价。(写得正确,得一颗星;既正确又规范,再得一颗星。)同桌两个人交换过来,互相评价,得两颗星的小朋友,你们都是最棒的!

2.小朋友能把生字宝宝写得正确、规范,真不错!生字宝宝回到了诗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指名读诗歌。

通过复习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巩固重点知识,加深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教师听一听?(指名读)

3.诗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

三、结合生活,回答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看不清颜色)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凋谢了,看不到了)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下面请大家跟教师一起来看看。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四、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男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位同学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板书:春去还在。)

4.再请一位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猜猜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小结: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画》。(板书课题。)

5.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来——去

(1)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远——近

(2)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学生汇报: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学生先自读古诗,再全班齐读。

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真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六、积累拓展,巩固提高。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古诗吗?(学生拓展背诗,培养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请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获得学习古诗的成就感。

反思《画》这篇课文的设计与实践,总的来看非常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在情境中学习,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课堂上,以读为主,始终让“读”贯穿学习的始终。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学生边读诗句边认生字,让学生既在文中识记生字,又注意了生字的应用。教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给学生,而教师在其中借机点拨对重点词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赏画、读诗、识字是轻松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从教材,尤其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找到一个连接着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知识储存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能使教学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就能激活学生对文本的通灵感悟,与文本发生“内在的对话”,这样,文本所蕴含的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就会把学生生命的灵气燃烧起来,由此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作业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

第五篇:(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学校:南村镇梅江小学 班级:一年2班 教师:邬嘉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四个字。认识“辶、”两个偏旁。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远—近”、“有—无”、“来—去”3组反义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雪”)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画)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画”)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

2.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 教师总结:山、水、花、鸟。

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3.多形式朗读,了解诗意:

男女赛读,小组读,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

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

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的一样。(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齐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

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

(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1)课件出示:“远、近、还”,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辶”。再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这3个字。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

引导学生观察后说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

(3)出示其余本课生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

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

(1)出示:远、无、来。让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2)课件操:“说反话”。

4、复习巩固

(1)在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远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

(2)出示字形相近的字,引导学生认读。(3)出示意思相反的字,引导学生认读。

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

(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来、不”,注意田字格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分别用“水、去、来、不”组词。

4、学生书写,写完反馈点评。

(五)课外延伸 朗读、背诵谜语诗。《雨》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里看不见。

《兔子》

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

★识字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游戏。目的:巩固11个生字的认记,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几组反义词。准备:生字卡片,音节卡片。

方法1:学生齐唱《找朋友》歌;老师把生字卡片与音节卡片随意发给小朋友;拿到卡片的学生出来边唱边跳,伴着歌声,拿着生字卡片或拼音卡片的同学跳到一起;大家齐读生字,并组词。

方法2:老师出示卡片“远、近”,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学生探究这一组词语的特点,然后把生字卡片“远、近、有、无、来、去、早、晚、高、低、黑、白、笑、哭”等发给学生,请他们继续做找朋友(找反义词)的游戏。

游戏二:敲敲门,认一认。

目的:巩固本课“色、听、声、春、还、人、惊”等生字的认记。

准备:教师事先在小黑板上画好房屋,用纸剪几扇小门贴在房子上,门后写要认的生字;若干小红星。方法:

先请一位学生上前开门认生字。生齐(做敲门动作):“咚咚咚,咚咚咚,里面是个啥?”生1(打开一扇门)答:“里面是个‘色’。”全体同学齐读:“‘色’,‘色’,‘颜色’的‘色’!”(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给生字组词。)

学生认完所有的生字,奖给他1颗小红星,然后换一个学生继续游戏,但开门的顺序必须与前面的同学不一样。

★阅读游戏

游戏:小组朗读对抗赛。目的:提高朗读能力。准备:初读课文。

方法: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队,两队同学相向而坐,形成两军对垒的阵势。活动开始,先由甲队第一名队员和队长打招呼,然后站起来:“我请乙队×××来对答!”乙队被叫到的同学则与他进行接读比赛。再由乙队的第一名队员和队长打招呼,站起来:“我来挑战甲队的×××同学。”甲队被叫到的同学同他进行接读比赛。如此按顺序进行游戏。挑战成功的小组(出错较少的小组)获得“勇敢星”。

下载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一上6《画》教学设计

    6、画 设计说明: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本课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古诗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始终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通过......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6)[小编推荐]

    《秋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6.画教学设计

    6、画 设计理念: 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难点,学生除了通过反复认读、多次强化来识字外,我们教学中还要开掘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采识字,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

    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

    2018年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设计 6 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水、去”2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画》识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画》识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画》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会写四个生字。 2. 背诵课文,懂得这......

    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1教学设计《天地人》

    《天地人》名师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正确认读“天、地、人、你、我、他”等6个生字。 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生......

    2017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10教学设计《升国旗》范文

    《升国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囗、纟”2种偏旁,会用“多么”说话。 2、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