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00:0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最终版)》。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最终版)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作者:王振宏 文章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第17期 点击数:211 更新时间:2009-11-4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术讲授,也不仅仅是上机练习和背诵考试。那么,信息技术课应该怎么样上呢?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应该如何锤炼、提高呢?每一位 教师如何增进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在我们掌握了更多、更新的新课程理念之后,需要尽快 地把理念转化到教育教学的行动中去。这就必须找好、找准新理念与新行动之间的有效操 作中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被称作“桥梁科学”,它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关键。

●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特点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与教的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系统要素(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的系 统化工程。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其他课程,更多了几重困难,即“设备条件”、“操作 时间”、“学习纪律”等制约因素。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要考虑的因素要更全面、更 细致才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理念)到外(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 ,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的发展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 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 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从五个方面对新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了建 议。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 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

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另外,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有计 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 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 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 长补短。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 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 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 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道德。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 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意义、可操 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 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体系。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通过问题解 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将信息技术课安 排在计算机教室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教 师不仅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也要注意把一些“课外”的实际 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如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学习资源的建设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学 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 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 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 方法。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 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 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 从“冰冻主题教学”看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主题活动曾经占据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半壁江山,引起了众多人追风式的运用,最后甚至 成为教学包装。那么,主题活动式对信息教学究竟是“仙丹”还是“毒药”呢?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认为:“我看都不是,将其作为毒药来看,显然是不对的,但一 味地追崇它,将其视为妙方仙丹,毫无疑问也会给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带来危害。早在2004 年,我在„大路论坛‟上发起了关于„冰冻‟主题活动式教学的讨论。意图在于提醒各位 老师,在纷至沓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十分必要 的。这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事物的灵魂,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无往而不胜, 才能高效地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时至今日,我还要在我的博客里再次重提„ 冰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口号,或许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些。”

后来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冯伯虎等总结出了“主题活动教学容易出现的六大误区” ,对主题活动容易过分迁就“主题化”与“生活化”;为学生补充过多其他学科知识,浪费 本课程的宝贵教学时间;无法完整覆盖本课程应有的知识体系,降低课程品质;形成某些环 节的简单重复;课堂之外进行必要的准备或者延续性工作过多等进行了概述。

可见,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必须要准确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对其适应性进行认识把握, 并能灵活地与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两种观点:第一,应用一种教学 方法,尤其是比较新的、不太成熟的方法,最必要的是有选择、有针对、部分地应用其精髓;第二,对待一种教学方法,对区域性教学的效益应表现在“改造”成为个性化的策略,以便 更灵活、更容易把握。比如,广州的梁基老师的“小主题”策略和山东省青州的王爱胜老 师的“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变革思路比较有代表性。通过变革,让教学方法得到实践提升, 更具可推广性。

● 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透过浮华落实教育本质

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出现一定的教学方法的泛滥、教学手段的“浮华”是可以理解 的。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个新的秩序逐渐建立的过程。但是,当新课程实验已经进行 了几轮之后,我们仍然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

所以,经过新课程的不断实验,我们必须反思两个问题:“教”是为谁服务的?“学”是 为谁服务的?在此前提下,方能进一步思考“怎么服务”的问题。

很多道理往往都是很明显的,“教”与“学”都要为学生服务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 个前提下,我们对课程进行改革就是要改造、优化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方式。

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就需要在目标达成的效益上努力。目标效益是指在 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这不仅是知识、技术的掌握,还有意识、观念的形 成。针对不同地域的软件、硬件设施利用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环境、资 源、语言、情景、方法等方面进行实用性、科学化的施教行为改造非常必要,且是效益获 得的必由之路。而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进行学习行为优化,同样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可持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源动力。

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仍然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软件操作、网络 应用等为主体,可操作的内容仍然存在,即教学活动仍然依赖于计算机作为基本的工具进行 信息活动。但是,课程价值却发生根本的变化,信息素养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因此, 如果仍然是局限在软件应用进行教学,只是在教学的内容、形式载体上进行了任务化、主 题化、故事化变革,那么一旦落实到实践操作部分,则会出现尴尬:要么肢解软件、技术,要 么因技术造成综合教学重复;如果过度倾向信息教学,在信息内容上做文章,那么技术含量 很少,内容却不断翻新,甚至与技术的功能特点相去很远。

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生学习行为,不能离开操作实践,要依靠在操作中不断熟练, 逐渐产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也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操作或信息活动,要鼓励学生探索、规划、迁移、运用,体现出方法与过程的高度融合。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学设计做 到既实用又科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

苍山点题

本期专题,从理念、实践、方法等多个维度再次审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对 课程整体的观念、文化、核心价值进行了梳理,虽然有些内容看上去并不太引人注目,但深 思起来应当发人深省。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从“勇敢试水”、“摸着石头过河”到“上岸反 思”,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苦恼、许多迷茫,还有许多取得每一步成功的喜悦。到目前为止 ,我们的得失可以大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获理念。虽然这种理念的科学性、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但是毕竟新课程 的理念是一种创新,它引发了思想的解放,让人们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中抬起头来远眺,又 低下头来沉思。这种影响对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一种心灵的激发、头脑的激活。

第二,收获方法。虽然各种方法还非常杂乱、有待梳理,其价值取向的界定还需要细化 ,但是毕竟单纯的讲解与练习已经被突破,信息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成为新一 轮的教育载体。

第三,收获行动。虽然不少的行动还属于被动,但是正因为如此,走出的很多路子更能 反映现实对新课程的接纳程度,检验并创造着课程发展的新历史。

第四,收获了反思。正在反思新课程的负作用,如课堂的效益问题、学生的发展检测问 题以及高考选拔人才的相应问题等。甚至,包括正在启动的“走班制”等课堂管理组织问 题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与总结,希望“过河”的时候的确能够“摸着石头”,防止多 栽跟头。

毕竟,教育实验并非等同于自然实验,因为它经不起失败,它一有失败就是对个人的耽 误,甚至是对国家的耽误。因此,我们需要更多深刻的反思与建议,共同过好新课程中的一 条条流动着的“河”!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技术讲授,也不仅仅是上机练习和背诵考试。那么,信息技术课应该怎么样上呢?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应该如何锤炼、提高呢?每一位 教师如何增进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在我们掌握了更多、更新的新课程理念之后,需要尽快 地把理念转化到教育教学的行动中去。这就必须找好、找准新理念与新行动之间的有效操 作中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被称作“桥梁科学”,它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关键。

●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特点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与教的理论转换成对教学系统要素(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的系 统化工程。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其他课程,更多了几重困难,即“设备条件”、“操作 时间”、“学习纪律”等制约因素。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要考虑的因素要更全面、更 细致才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理念)到外(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 ,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的发展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另一 方面,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 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从五个方面对新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了建 议。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 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 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另外,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小环境,有计 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 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2.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首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 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 长补短。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 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 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 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道德。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 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意义、可操 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 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体系。

3.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通过问题解 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将信息技术课安 排在计算机教室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教 师不仅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也要注意把一些“课外”的实际 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如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学习资源的建设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学 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4.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 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 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 方法。

5.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培养高中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 的适应能力,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 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 从“冰冻主题教学”看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主题活动曾经占据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半壁江山,引起了众多人追风式的运用,最后甚至 成为教学包装。那么,主题活动式对信息教学究竟是“仙丹”还是“毒药”呢?

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认为:“我看都不是,将其作为毒药来看,显然是不对的,但一 味地追崇它,将其视为妙方仙丹,毫无疑问也会给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带来危害。早在2004 年,我在‘大路论坛’上发起了关于‘冰冻’主题活动式教学的讨论。意图在于提醒各位 老师,在纷至沓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十分必要 的。这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事物的灵魂,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无往而不胜, 才能高效地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时至今日,我还要在我的博客里再次重提‘ 冰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口号,或许在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些。”

后来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冯伯虎等总结出了“主题活动教学容易出现的六大误区” ,对主题活动容易过分迁就“主题化”与“生活化”;为学生补充过多其他学科知识,浪费 本课程的宝贵教学时间;无法完整覆盖本课程应有的知识体系,降低课程品质;形成某些环 节的简单重复;课堂之外进行必要的准备或者延续性工作过多等进行了概述。

可见,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必须要准确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对其适应性进行认识把握, 并能灵活地与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匹配。为此,我们提出两种观点:第一,应用一种教学 方法,尤其是比较新的、不太成熟的方法,最必要的是有选择、有针对、部分地应用其精髓;第二,对待一种教学方法,对区域性教学的效益应表现在“改造”成为个性化的策略,以便 更灵活、更容易把握。比如,广州的梁基老师的“小主题”策略和山东省青州的王爱胜老 师的“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变革思路比较有代表性。通过变革,让教学方法得到实践提升, 更具可推广性。

● 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透过浮华落实教育本质

在新课程实验的初期,出现一定的教学方法的泛滥、教学手段的“浮华”是可以理解 的。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个新的秩序逐渐建立的过程。但是,当新课程实验已经进行 了几轮之后,我们仍然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

所以,经过新课程的不断实验,我们必须反思两个问题:“教”是为谁服务的?“学”是 为谁服务的?在此前提下,方能进一步思考“怎么服务”的问题。

很多道理往往都是很明显的,“教”与“学”都要为学生服务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 个前提下,我们对课程进行改革就是要改造、优化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方式。

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就需要在目标达成的效益上努力。目标效益是指在 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这不仅是知识、技术的掌握,还有意识、观念的形 成。针对不同地域的软件、硬件设施利用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环境、资 源、语言、情景、方法等方面进行实用性、科学化的施教行为改造非常必要,且是效益获 得的必由之路。而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进行学习行为优化,同样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可持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源动力。

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仍然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软件操作、网络 应用等为主体,可操作的内容仍然存在,即教学活动仍然依赖于计算机作为基本的工具进行 信息活动。但是,课程价值却发生根本的变化,信息素养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因此, 如果仍然是局限在软件应用进行教学,只是在教学的内容、形式载体上进行了任务化、主 题化、故事化变革,那么一旦落实到实践操作部分,则会出现尴尬:要么肢解软件、技术,要 么因技术造成综合教学重复;如果过度倾向信息教学,在信息内容上做文章,那么技术含量 很少,内容却不断翻新,甚至与技术的功能特点相去很远。

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生学习行为,不能离开操作实践,要依靠在操作中不断熟练, 逐渐产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也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操作或信息活动,要鼓励学生探索、规划、迁移、运用,体现出方法与过程的高度融合。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学设计做 到既实用又科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

苍山点题

本期专题,从理念、实践、方法等多个维度再次审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对 课程整体的观念、文化、核心价值进行了梳理,虽然有些内容看上去并不太引人注目,但深 思起来应当发人深省。

新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从“勇敢试水”、“摸着石头过河”到“上岸反 思”,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苦恼、许多迷茫,还有许多取得每一步成功的喜悦。到目前为止 ,我们的得失可以大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获理念。虽然这种理念的科学性、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但是毕竟新课程 的理念是一种创新,它引发了思想的解放,让人们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中抬起头来远眺,又 低下头来沉思。这种影响对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一种心灵的激发、头脑的激活。

第二,收获方法。虽然各种方法还非常杂乱、有待梳理,其价值取向的界定还需要细化 ,但是毕竟单纯的讲解与练习已经被突破,信息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成为新一 轮的教育载体。

第三,收获行动。虽然不少的行动还属于被动,但是正因为如此,走出的很多路子更能 反映现实对新课程的接纳程度,检验并创造着课程发展的新历史。

第四,收获了反思。正在反思新课程的负作用,如课堂的效益问题、学生的发展检测问 题以及高考选拔人才的相应问题等。甚至,包括正在启动的“走班制”等课堂管理组织问 题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与总结,希望“过河”的时候的确能够“摸着石头”,防止多 栽跟头。

毕竟,教育实验并非等同于自然实验,因为它经不起失败,它一有失败就是对个人的耽 误,甚至是对国家的耽误。因此,我们需要更多深刻的反思与建议,共同过好新课程中的一 条条流动着的“河”!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学校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但是,笔者在教学教研过程中发现,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对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理解及操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使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偏离正确的方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依赖信息技术支持,忽略其它教学技术手段

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部分领导和老师认为,新课改每一节课如果没有用到多媒体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好课”的局面。而其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简单单文字加图片,完全可以用投影片来实现。事实上,多媒体网络也是信息技术一部分,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技术应用得好坏主要看其是否用得恰当,在于质而不在于量。

有另一些人对技术持—种依赖状态,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原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人面对面实现的交流和讨论,非要利用网络论坛、发帖子或视频系统来实砚,结果不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浪费。

还有一些学科老师对信息技术老师有更多的依赖,认为信息技术老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切工作,上一节公开课需要几个信息技术老师陪同,机器出了故障由信息技术老师解决,有的甚至完全有信息技术老师操作这节课电脑设备。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也是不理想和不现实的。学科老师首先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2.在教学中过度追求精品课件,忽略简单实用型课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教师都很热悉的词汇了.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这些课件也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随着对教学剑客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各级各类教学课件评选活动的增多,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出现了重评选精品课件,忽视教学实用型课件的倾向。于是出现了在参选课件活动时.学校集中几个教师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制作开发精品课件参评,评选结束这些课件几乎就完成丁它的使命。我们认为只有能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实用性强的课件才是真正有效的。对于这种课件要求不必特别美观,也不必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别丰富,涵盖的知识点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够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或情感激励工具,教学中发挥到实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还有一些教师制作课件一味追求趣味性,而缺乏针对性,造成哗众取宠的负面效果。在一些公开课中,常会发现一些课件,插入过多的动画、声效,花哨得好像一些娱乐课件。当然.设计者的本意是想使课件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事与愿违,一些幼稚的画面成声音常引起学生的哄笑,反而扰乱丁课堂秩序。强调艺术性,忽略学科科学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增多,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课件,这样使用起来就会比较方便。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的所需部分,重新进行组织、整理、加工。在设计和选择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二个难点足矣,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一定要给课件“减肥”。

3.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课件,忽视整体教学过程

很多教师认为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首先就要有非常完美的课件,花大量的时间在课件制作上,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并且几乎包括教师所能想到的和所能表达的所有内容,就像一篇电子救案,以至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教师—课件—学生”的教学方式,因而割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力和教学过程全部局限在课件上,鼠标、键盘不断按动,眼睛蹬着屏幕,口中念着课件上的内容。而学生则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把它当成传授知识的老师。这种夸大课件作用,降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势必让教师和学生沦为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奴隶,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层次发展。教师应该摆脱以课件为中心的这种思路,从关注课件设计到更要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技术只是工具,归根结底技术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

4.教学中使用过多的多媒体展示,教学中心发生偏移

在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在在新课改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教学中万能的技术,在课上从头至尾都使用多媒体,而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代替黑板与挂图和实验,其追现代化的意思固然不错,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物体具体化,微观物体宏观化,对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是有一定帮助的,但过多的多媒体展示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在实验课中以多媒体课件实验为主,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的意境表达,会剥夺学生的想像力和对优美文字的整体感情能力;数理教学过分形象化,将影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以多媒体为中心,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放映者,无法发挥主导作用,也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都被禁锢于课件、多媒体、设备操作中,这种做法未免本末倒置。

5.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的使用与课程教学容量的处理不当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无原则地增大教学密度,令学生应接不暇。虽然多媒体在教学、中可将声音、图像、动画集成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并在设计者的优化组织设计下,增大信息传播速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如果内容太多,进度太快,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及时地转移。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一味加大教学密度,即使图文声情并茂,学生也经常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所以,教师一定要科学地处理技术的使用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重视启发性原则,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安排适量的活动去发现。

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使一些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忽视实质。例如40—45分钟一堂课,学生既要上网查资料,又要小组讨论,还要自己作报告。有的教师规定三分钟上网查资料.三分钟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做一些拷贝、粘贴。根本无法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以单元为主进行活动安排,必要时可以将两到三节课合在一起上,这样才有可能将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落实下去,而不流于形式,学生也有时间从容地思考,把收集外界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6.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技术组合应用中使用不当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各样教学软件的推陈出新,很多新技术进入了课堂。如多媒网络教室管理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资源平台、VOD校园点播系统等等。这些软件加上许多多媒体如: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液晶投影、无线传声器等等,再算上原有的录音机、电视等常规媒体,一时之间多媒体电脑教室几乎被多种技术进行全副武装。但当实际用这些技术的时候,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他们对其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设备技术的长处和短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无法把这些设备媒体或技术很好的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导致多种技术特色组合不当,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最大效用。

总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应该从有机的教学系统来考虑,不能任意夸大其中某一因素的作用,也不应忽视其中某一方面,否则将会对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只有从思想观念上产生根本的改变,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之中,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使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第四篇: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问题

一、立论的依据

以本课题作为学校总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和“夯实教学基本功”的切入口,理由如下:

(一)科学设计课堂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程的课堂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的老师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有的一节课能设计几十个问题,问的学生晕头转向,课堂被 “问”得乱七八糟。如何科学设计课堂问题,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得多少虽不能以次数的多寡论,但总有一个适度问题,同时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科学,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二)科学设计课堂问题能发掘学生的潜力

人类的大脑内部有千亿个神经细胞,这已是科学上不争的事实,然而,人脑的力量虽令人敬畏,却也难以捉摸。唯有先懂得如何去开发脑中的无限潜能,才能真正运用这份力量。我们必须先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真心的相信人与生俱来的潜力还没完全展现出来。课堂教学设计中如果能科学设计问题,能使人的智力机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反之,人的智力活动就会受到压抑。

(三)科学设计课堂问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经常讲,要研究大纲、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如何研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教学中是否能准确地得以把握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去突破重难点,这个值得我们思考。科学设计课堂的问题能突破难点,能克服学生畏难思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得到了提高。

二、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理论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二期课改全面推行。二期课改最富有创意之处是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期课改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效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的好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掘学生潜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对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各种问题的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把学生带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首先,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什么问题上,通过什么问题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研究的意义之一。其次,一个教学设计中通过什么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人生知识和经验储备,是我们研究的这个问题的又一意义。

最后根据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设计中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能通过讨论、探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之一。

三、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问题的“度”,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通过本课题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重点。切实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1.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教学。2.在政治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教学。3.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教学。

四、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

五、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教学设计中提问过于简单

案例分析:有一位老师在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提问也不少,但都仅限于课文上原字原句,如:描写石拱桥用了哪些词?哪段描写赵州桥的方位,桥的特点是什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比,哪个更复杂?张嘉贞从什么角度进行评价的?回忆一下课文《桥之美》吴冠中在课文提到了什么桥?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些问题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没有引导、一点深入启发。学生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不用思考、不需要思维创新、更不需要讨论。教师的提问不深入,仅仅对《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两篇课文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内容提出问题,没有针对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手法等进行比较,没有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文章。一节乏味的语文课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较小。

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提问技能的掌握不够,教师设置的阅读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要细心的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种阅读教学的弊端只能是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听,主被动分明,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多教师只会“教书”,却不读书。很多语文教师阅读兴趣不浓厚,紧紧围绕教材、教案、教师参考用书进行教学,完全拿来主义,不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没有广泛阅读,也没有更好的为自己充电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有的语文教师也想博览群书,但是阅读的时间有限、而且很难坚持。

教学设计中缺失对课堂表现学生评价

案例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充分,甚至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如某位老师在讲《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老师提问学生:哪位同学能讲讲这篇曹刿论战讲的是什么内容的故事呢?学生回答:主要讲的是弱小的鲁国通过曹刿的战略方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老师回应:好,大家基本看懂了。那我在问问大家,这篇文言文的线索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再看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我们认为以故事来说,主要是先有鲁国出兵迎战开始,然后讲如何备战以及在战争中的表现和结果。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只是象征性的评价说:好,框架正确。另一个学生回答:老师,课文名叫《曹刿论战》,那么就应该以人物曹刿的行动为线索贯穿全文。简单的说就是曹刿见鲁王,得到相关资讯,然后参战获得胜利。老师回应:恩,不错。其他同学的想法呢?老师见没有同学回答,便说道:其实很简单,两名同学都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以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来分析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曹刿论战》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学生角度看,仅仅从课前预习中就能够读懂并提炼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已经非常难得,这位学生能回答出来,表明预习功课已经做得很好了,此时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予以表扬,可这位老师只是一味地走教学流程,全然对学生的回答置若罔闻,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动力,因为不管自己的回答正确与否,学习中努力与否,老师都漠不关心。评论系统的培养,也关乎到学生阅读爱好和兴趣。对于那些错误的使用评价来总结

教师忽略了评价的效应,而且没有因材施教,不重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每个阶段无法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形成阅读重复或简单的填充阅读量。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师在教学中热情不高,不善于挖掘课堂魅力,没有以学生为本。有些教师有着严重的类似于“官本位”心理,在从教几年之后,逐渐丧失了对教学设计创新开发的斗志与兴趣。再者,某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够,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即会讲授又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促进学生高效热情地学习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学设计中不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走向形式化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老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发生了儿次变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室里学生低头查找资料,教室寂静。老师再次强调,请大家大声朗读,谁来说一下一共变化了几次?还是没有人举手。此种情形下,这位来时并没有及时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而是将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接着又提问学生:同学们生活中你接触过像主人公这样变化无常,趋炎附势的人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师老师无奈的总结全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要做诚实、善良的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在面对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没有及时作出课堂调整,而是接着走上课流程,教学形式僵化,学生没有参与课堂互动,整个课堂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学到什么,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原因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不重视,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意愿越来越弱。到最后慢慢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漠不关心;有问题不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反思。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直接把答案强加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赏析文章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不用说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了。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那些固定的阅读知识,其教学方法单一,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李镇西的教育观,既来源于中外先贤的思想养料,又深深地植根于其语文教育的实践土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阅读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具体知识,而是要通过阅读,使学生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和阅读态度。因此,其教育思想在阅读中的体现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加讨论、质疑、辩论、自学等环节,使语文教学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讨论和交流的场所,弱化教材和教师的知识霸权,凸显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李镇西看来,民主的教学氛围就是课堂上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他把师生之间课堂上的“共享”作为师生关系的新境界来追求。他非常推崇“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把这种教学过程比喻为师生共同品尝和享受美食的过程,“在愉快地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1这种共享式的师生 关系,已成为李镇西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且从其教学实践中撷取两例: 例一:李镇西在上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时的“开场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这简短的“开场白”中,李镇西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让学生感觉“不分你我”,是与他们平等交流,很自然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二:李镇西执教朱自清的《冬天》一课时与学生问答的一个片段: “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 “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握手吧!”我走上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我充满理解地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 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

以上可见,李镇西在课堂上使用的多是热情、鼓励的语言,简单、清晰、充满感情,极具亲和力,使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真正的平等,也使学生在一种颇具“安全感”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使身心放松,使思想的河流自由地流淌。这种课堂教学氛围,启发了学生的心智,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是李镇西语文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体现。

下载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课程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的主要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高教学设......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经常使用的一个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也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工作。对于教师来说,“......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第四小学 白凤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好的情境设计,不仅能够为一节课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当贯穿于......

    浅谈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季老师谈到的导学案过程设计的流程非常清晰,在我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我认为流程设计中的问题设计比较重要,下面我针对问题设计部分谈一谈我的做法。 在数......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学中信息技术解决了哪些问题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定稿)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会使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信......

    结合具体内容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浅谈 ——宝鸡实验小学 庞浩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应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下面是关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常见的文件类型,学会新建文件或文件夹,并会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