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下:《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

时间:2019-05-13 00:2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四下:《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四下:《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

第一篇:小学数学四下:《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探索沿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中的规律: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多种方法。

难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围棋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围棋盘

师:同学们,教师今天带来了一副围棋盘,大家见过围棋盘吗?会下围棋吗?

(1)我们先一起来认识围棋盘,围棋的棋子分几类?下围棋时,棋子放在什么地方?

(2)你们看,两个小朋友正在下围棋呢!(课件播放图片)那么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呢?你能帮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两个小朋友下围棋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在研究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进而引出问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呢?。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操作活动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印有围棋盘的纸,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用圈一圈的方法在围棋盘上画出来,再用算式表示。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可以画在另外一张棋盘纸上。

(1)学生独立思考并用圈一圈这种方法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组长负责安排每个人都说一说。

(3)汇报交流: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方法?

然后请几组学生上来说说他们是怎么想、怎么算的?同时把圈好的纸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

①19×2+17×2=72(个)

②19×44=72(个)

③l8×4=72(个)

④19×19-17×17=72

⑤17×4+4=72(个)

⑥直接数点数

(4)你能根据前面我们摆放的方法,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组合作完成)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结规律: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间隔数×4=最外层的总数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的操作活动,围绕棋盘的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操作活动二:探究封闭图形中棋子总数和间隔总数的关系。

<<<12&&&师:在封闭图形中棋子总数等于间隔总数吗,我们是不是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1)画一画:请同学们在老师发下的白纸上任意画一个封闭图形和一些棋子。

(2)数一数:棋子数和间隔数分别是多少?

(3)找一找:棋子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封闭图形中都是间隔总数=棋子总数

(5)上台展示并汇报:展示学生画的这些封闭图形并汇报棋子总数和间隔总数。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举了一些简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得出:在封闭图形中间隔总数=棋子总数

也就是棋子总数=每边的间隔数×4。

师小结:当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用举简单例子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也是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画、数、找、想等活动,解决封闭图形中棋子总数与间隔总数的关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用举简单例子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也是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好方法。

3、比较小结: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个植树问题的情况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是在直线上研究植树问题,今天我们是在封闭的图形中研究植树问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棒!爱动脑,勤思考,所以我们解决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来看这题。

1、基本层:第121页第2题。

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花,可以怎样摆放?最少需要几盆花?

(1)师:这道题目跟上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五边形)

(2)讨论可以怎么摆放?(五个角上都摆或都不摆)(你可以在五边形上画一画,算一算)

方法1:角上不摆5×4=20(盆)。

方法2:角上都摆205=15(盆),或者3×5=15(盆),或者2×5+5=15(盆)。

方法3:一个角上摆4×3+4+3=19(盆),4×51=19(盆)。

方法4:两个角上摆4×52=18(盆)。

方法5:三个角上摆4×53=17(盆)。

方法6:四个角上摆4x 54=16(盆)。

(3)要最少应该怎么摆?(必须五个角上都摆)为什么这种方法最少啊?(重复使用最多)

(4)练习反馈(重点反馈(4-1)*5=15(盆)这种解法)

师小结:其实我们在解决正方形、正五边形及正多边形的植树问题时,都可以用(每边棵数-1)* 边数=棵数 去解决。

规律延伸

如果把四边形的围棋盘改成五边形,该怎样算?改成三角形呢?所以,我们求多边形最外层共有多少个棋子,只要用间隔数×边数就行了。

2、综合层(过渡语:看来同学们理解得很不错,老师再来考考大家)

为迎接六一,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方阵,最外层每边站15个人,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纸上算一算!

生列式:最外层一共有:14×4=60(名)

一共有:15×15=225(名)

答:最外层一共有60名,整个方阵一共有225名学生。

师小结:植树问题的方法,不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3.发展层(过渡语:同学们的表现真得太棒了,但是一山还有一山高,请看这个题目,就没那么容易了。)

六一期间,四(1)班同学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坐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身边的情境,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巧妙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六、总结交流,拓展提高

1.学生小结:围绕这节课中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学会了哪些知识?进行交流。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植树问题,研究了植树路线是封闭的情况中的规律,并尝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拓展:封闭图形有很多,比如圆、三角形也是封闭图形,课后请同学们研究一下其他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和拓展,将植树问题的研究从多边形拓展到其他封闭图形,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12&&&

第二篇:四下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教案

[四下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教案]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亭江中心小学 林仕平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四下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教案。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活动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了解了一下,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唱歌,现在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幸福拍手歌》好吗?

(齐唱:幸福拍手歌)

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5,5个手指)

师: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缝隙、空格等)

师:对了,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2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 2.引入

师:连手上都有这么多数学奥秘,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二、动手种树,初步感知

1、创设情景 出示公告: 招聘启示

学校为进一步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数名,要求设计植树

方案一份,择优录取,教案《四下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教案》。

亭江中心小学

2008-3-8

师: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准备从同学们当中招聘几名校园环境设计师。(播放录音)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我们校园的设计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的具体要求吧!

2、理解题意

[出示要求]:在操场边上,有一条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

师:从这份要求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0米长的小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师: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五米,每两棵树的距离都相等,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3、设计方案,动手种树

师:了解了已知条件,请同学们以同桌为一个小组,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可以用这条线段代表20米的小路。用你们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把你们设计的方案画一画。(小组活动)

4、反馈交流

师:很多小组都已经完成了,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根据你们的方案,需要种几棵树?(5棵,4棵,3棵)(1)两端都栽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段路,同样的要求,种的棵数却不一样呢?你们的方案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先从棵数最多的说起吧!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5棵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路)

师: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是怎样的?

师:他们小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这里他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树的?根据他们的设计,一共需要5棵。

(2)只栽一端

师:哪个小组设计的是需要4棵的? 小组展示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路)

师:他们的设计符合要求吗?(3)两端都不栽

师:有的小组只要3棵就能完成要求,他们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组展示设计方案:

交流设计思路)

师:他们小组的设计同样符合要求。(4)介绍线段图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树,这些图案可以表示树,也可以表示什么?这就是线段图,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常常借助它,帮助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它对我们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师:就一个要求,同学们就能设计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案,真有创造力!看来你们都有成为环境设计师的资格。

三、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1、总结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设计的方案,(出示三种方案线段图),三种方案都符合设计的要求,谁能说说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哪里?

(生说:两棵树间的间隔都一样,他们的间隔个数都相同)师: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出示板书:两端都载 只栽一端 两端都不栽)

师:我们具体来看这三种方案,首先,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每5米为一个间隔,20米里有几个这样的间隔?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说,师板书:20÷5=4(个))师:4表示什么?(4个间隔)

[结合图观察]4个间隔需要几棵树?(5棵树)(师边讲解,边完成表格)

总长(米)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棵数(棵)20 5 4 5

师:为什么4个间隔有5棵树?

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一个间隔跟着一棵树,每个间隔都跟着一棵树,有4个间隔就有4棵树,最后剩哪棵树前面没有间隔?因为它两端都栽,所以还要加上前面的一棵。(列式4+1=5(棵))

师:刚才我们是用列式和画图的方法探究出了间隔数和棵数。

师:如果现在让同学们来种树,除了可以每隔5米种一棵,你们还想每隔几米种一棵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填表格)师:请同学们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况,用列式或画图的方法来探究它的间隔数和所需棵数。(学生活动后反馈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条件:两端都栽

总长(米)间隔长度(米)间隔数(个)所需的棵数(棵)

第三篇:围棋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反思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借助棋盘,沟通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手段,探索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然后在沟通交流中探索出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并在总结与验证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总之,教师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第四篇:围棋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

去数学问题 n首先,教材:

1,教学内容:人类教育教材四年级下数学广角页120实例3和一些实践。2,教材分析:

我们都知道,新的教科书都在数学广角单元中排列,让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强知识学生的综合利用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主要是渗透一些关于植树问题的想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到一些规律,提取数学模型,然后使用发现规律来解决一些生活简单实用的问题。

教科书中安排了三个植树问题的典型问题:示例1是在线段上种植树木并在两端种植树木的情况。示例2讨论了树的两端的情况。示例3是树木种植的另一种情况进行一个特别的去游戏。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教师巧妙地设置指南,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B)探索新知识

1.教学每一面的三个方法。

老师课件显示网格格子图,让学生谈论最外层是否可以在每一面上放三片。每件总片数可以放多少片?学生答案可能会出现各种答案,9,8星,12星。教师课件演示,确定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告诉你多少?学生将出现多种方式,老师与学生一起回答选择楼层的书,并随时赞扬学生创新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3×2 2 = 8(3的上下边,左右两边有2)

3×3-1 = 8(共有9个交叉点,一点的中间没有放)2×4 = 8(2星2)

直接点......2.教学每一面的五个方法。

课件在网格图的每一面生成五件,四组放一个摆,把组讨论后的方式数量。当小组报告时,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讲多种方式,老师与学生回答黑板。

这一次,学生的数量会比第一次多得多,所以要求学生清除数量的方法,如果有必要,还要展示摆动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5×2 3×2 = 16(5的上下边,三边的左右边)

5×5-3×3 = 16(假设所有填充,总共5×5 = 25,其实中间9没有放,删除9)4×4 = 16(每侧只有一个角 典当,另一角的另一边的数字另一边的数字)当时有些学生不明白,请学生展示数量的方式,几次大家看。

4×5-4 = 16(4点上重复一次的数量,所以要删除4)

3×4 4 = 16(所有四个在角落,每一边是3,加4在角落4)......方式很多,但是有些方法很麻烦,所以让学生在比较时谈论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什么? 3.教学每一面的六个方法。

这时候学生有一个钟摆和经验的数量,老师让学生自己,用他们最喜欢的方法编号,并写公式。当报告时,老师与学生回答书。最后,在同一个表谈论他们最喜欢的方式。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回答,验证,分析,交流和一系列活动,用棋盘探索封闭曲线(正方形)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验广泛使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个人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法律

(1)根据黑板,要求学生尝试总结几方的数量 法律,老师应该适当拉。

(2)根据法律:如果每边的最外边放10,18,19块,最外层可以放多少块?选择您最喜欢的计算之一。

学生根据法律,独立计算。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4)使用常规答案:

如果最外层可以放100,最外层可以放置的棋子总数?

如果最外层可以放200,最外层可以放多个棋子?

如果最外层可以放300,最外层可以放多个棋子?

(5)扩展思维:如果一个三角形,怎么计数?五边形?(集体答案)设计意图:完全相信学生??,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向学生总结问题;教师在关键点清楚点,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使学生成为主体。

三,适用法律解决问题

1,做第121页的第一个问题。

为了迎接新年,学校举办了小组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安排在广场,车站的最外侧9个人,最多的学生总数?在整个广场有多少学生? 的

这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与示例相同,但在示例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问题,即,可以通过乘法获得整个正方形的总数。

请考虑一下:

新年快要来了,四(1)名学生准备开始聚会。我们坐在一起,如果每一边做14个人,(如下图所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你每边有8个书桌,有多少桌子?

这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很容易让学生使用它作为一个法律来计算。这个问题的设计允许学生知道认真考试的重要性。3.请参加:

12个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我们围着一个正方形,每边的数量相等。四个顶点是人,每边有几个学生?

这个问题知道四边上的正方形总人数,问每边有几个学生,是反向思考题目的例子,所以学生在完成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法律。在学生计算后,12名学生被关在教室里。4.请设计:

学校为了庆祝新年,改变校园环境,想收集校园校园花艺设计。有以下三个,请每组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图形之一,计算它 水果在每边放三盆花,总共可放多少盆?

设计意图:整个实践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游戏中,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充分移动,手,大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和科学探究精神。

第五篇:四下数学复习教案

(一)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同学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得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本单元复习根据教材的重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以编排,以便于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同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开始是整小数的认识。先复习亿以上的数的读写法,然后复习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以便使同学对从自然数、整数到小数,数的范围逐步扩大有进一步认识。结合数的复习,对量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复习。计量单位在第三单元中已经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这里着重复习小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相改写,通过复习使同学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常用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

接着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首先使同学进一步明确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着重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使同学能够依照一般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运算。还注意复习验算方法,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在这一段复习中还出现一些判断题,考查同学对所学概念、法则理解得是否正确,培养同学的判断能力。

在这之后,着重复习已学的四则运算定律,简便算法,然后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和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通过这些进一步提高同学灵活计算的能力。

然后着重复习几何初步知识。由于几何初步知识刚刚学过,也进行过复习。本单元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加强混合练习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然后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对应用题的复习,除了复习本册新学的应用题外,着重进一步提高同学灵活解题的能力。教材中注意要求同学用不同的解法解题,注意一题多变,加深同学对应用题之间联系的认识,同时也采用多种解法和改编应用题等形式来进行复习。

(二)教学建议

1.本单元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复习整、小数的读写,性质,量的计量,小数和复名数,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小数加、减法,四则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以和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完成练习三十四第1~21题。

2.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前教师要根据平时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制定出符合本班具体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时既要注意协助同学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防止平均使用力量。对同学掌握得比较好的局部可以少用些时间,对同学掌握得不好或出错较多的局部要多花些力量解决。复习不只仅是知识上的重复,要使同学通过复习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使他们通过复习达到基本要求,对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在复习中可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复习时还要注意分层次进行,先易后难,先概念后应用,先分项后综合,注意在掌握各局部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复习时要注意把教科书第148~151页的内容与练习三十四的习题结合起来。3.复习每局部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时,重点放在亿以上的数。同学要记熟亿位是右起第几位,十位数、十一位数、十二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以便能较快读、写出亿以上的数。由于复习中没有布置读数的习题,也可以补充两三个亿以上的数让同学练习读,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复习小数时,可以参照第148页关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的问题提问同学,并与本单元的复习题配合起来。最后要把有关数的概念和范围,系统加以整理。先复习什么是自然数,然后复习整数(注意小学学的还是整数的一局部)。从丈量、除法不能得到整数结果发生了小数,要明确小数的意义。复习量的计量时,要让同学回忆学过的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特别着重回忆名数的改写方法,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与名数的改写方法有什么一起规律,然后再做练习三十四第5题。

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时,先复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要注意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用下面形式对比:

要先引导同学回忆,在整理之后再做练习题。对于整小数四则计算要注意全面复习,包括口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加减)。还要注意培养同学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复习运算定律时,先让同学用语言表述,再用字母表示。也要联系第二单元的复习列一个表,便于同学进一步弄清它们的联系、区别。接着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有些简便算法要注意说明根据。

复习混合运算时,可以先让同学口述一下所学的运算顺序,重点要让同学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要强调认真、细心地计算,做一道题之前,先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保证计算的每一步都正确。同学容易错的地方要多练习。做文字叙述题,要认真读题,弄清运算顺序。练习时,还可以把原题的叙述适当加以改变,让同学列出算式。

复习几何初步知识,要对学过的几何图形进行系统整理,可参照几何局部复习的方法进行。要使同学明确每个图形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本学期学过的几种作图的方法不但要熟悉,而且要严格依照规定的步骤作图。

统计初步知识的复习,先引导同学总结如何整理数据,如何看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结合总复习的第14题复习看统计图(表),求平均数。也可收集一些实际数据让同学求平均数,处置一些简单的统计问题。应用题的复习,可先引导同学总结本学期重点学习了哪些应用题,以和各种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加深同学对各类应用题所包括的数量关系的认识,然后再做题。在本学期里,重点教学了连乘、连除应用题;需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在这些应用题中,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是互逆的。复习时,要让同学在连乘应用题(总复习的第15题)的基础上,把它改编成与之相联系的连除应用题,加深同学对数量关系,以和应用题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需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结构相似的可适当加以联系、对比,要提倡用不同方法解题,以增强同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解应用题的水平。4.关于练习三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使同学通过一组数的读法,掌握多位数每级中间或末尾的0的读法。要让同学知道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第14题第(1)题,使同学直观认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无限多条射线。第22*题的解答思路是:1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买了9把椅子,相当于买了3张桌子:9÷3=3(张);也就是买了7张桌子:4+3=7(张)。每张桌子的单价是504÷7=72(元);每把椅子的单价是:72÷3=24(元)。第23*题,答案如下:

(1)有8个锐角,2个钝角,2个直角。

(2)有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4个直角三角形。

第24*题,左图中有4个直角三角形、2个梯形和3个长方形;右图中有4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4个梯形。第156页上的考虑题,实际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特殊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所求长度由两局部组成,一是军车车身总长,即57×5=285(米),另一局部是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总和,由于有57辆车,所以有57-1=56个空,每个空2米,共有56×2=112(米)。这样,从第一辆车头到最末一辆车尾共有285+112=397(米)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胜利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局部: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同学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同学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布置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规范》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同学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集中编排,可以使同学加强小数运算和整数运算之间的联系。下面就各局部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1.“小数的认识”的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认识和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是让同学从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去掌握,包括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也是这局部内容的复习重点。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种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其实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相通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和求整数的近似数方法类似,复习时要注意让同学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但小数又有着和整数不同的特点,如在小数、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复习时应注意让同学通过对比,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复习。

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材布置了让同学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复习题,旨在使同学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教材还注意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同学用多样化的战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接下来,着重复习四则运算,因为四则运算的法则对于整数和小数同样适用,因此教材上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加以整合,集中复习,也便于同学更好地理解两者的联系。最后,着重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同学灵活计算的能力。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本册教材涉和“空间与图形”的一共有两局部内容:位置与方向,三角形。其中,本学期的位置与方向是方位知识的第二学段内容(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基本的方位)。事实上,这局部内容也可以看作是中学数学中“极坐标”的雏形,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种方法是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来确定,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方向(角度)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来确定,这就是极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与本册中“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是有共通之处的。对于三角形,重点是复习所学的几种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4.“统计”的复习。“统计”在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同学体会这种统计图的特殊功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既可以看出每个统计数据的绝对数值,也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除此之外,让同学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也是这局部内容复习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这局部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师在组织复习之前要了解本班同学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计算的正确率,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中既要注意协助同学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率;既要协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的进一步需要。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使同学在掌握各局部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局部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同学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如小数加减法的复习,既要以三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为基础,又要和整数加减法进行适当的比较。下面就每一局部内容复习时需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1.复习“小数的认识”时,可以借助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先复习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基本内容,再通过类似于总复习第1题的练习形式,让同学巩固有关概念。然后复习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再完成总复习第2题。在复习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1)要注意小数意义的复习,即小数表示的是什么样的分数,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等。这些知识是后面学习小数相关知识的基础。(2)由于小数的发生经常与丈量活动、单位换算等实际需要相联系,因此在复习时也可以尽量结合不同单位的数量之间的互化(这种单位名称之间往往也是十进的关系)等练习形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3)由于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复习时也应使同学充沛认识到小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复习“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时,可以先复习小数的加减法,完成总复习第3、4题,使同学通过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如相同数位对齐,进位、退位的原理相同,等等,并进一步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巩固验算的方法。接下来,结合整、小数混合运算,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完成总复习第5题。复习时,不只要强调要认真、细心地审题,根据式题的特点来确定混合运算的顺序,还要注意把口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结合起来全面复习,使同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最后,结合总复习第6题,复习运算定律,可以先让同学用语言表述,再用字母表示。教师可以根据同学的回答,把这局部内容整理成一个表格,便于同学进一步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下来,可以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同学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3.复习“空间与图形”时,先复习位置与方向,可以把以前所学的方位知识和本册内容整合起来,画一个简易的方位图(见下图),进行整理。复习本册内容时,要注意使同学明确以下几个事实:(1)要说出平面上某个点的确切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点,参照点不同,该点的位置描述也是不同的;(2)要描述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除了要明确该点与参照点的方向关系,还要明确该点到参照点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完成总复习第7题,并鼓励同学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同学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思维的开放性。例如,可以让同学考虑同一个点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时有什么关系,如“北偏东30度就是东偏北多少度?”接下来,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可以先让同学说说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和三个内角的关系,再完成总复习第8题,并注意让同学从更高的层次掌握不同三角形的关系,如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着重从边的特征分类,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着重从角的特征分类。

4.复习“统计”时,可以先让同学说一说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然后再结合总复习第9题让同学分析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还可以让同学进一步讨论统计图传达的其他社会信息,如本题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生人口数出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进而体会统计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5.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4题,是关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验算的题目,有利于同学对加、减法和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有更深的理解。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体会四则运算中各局部间的关系,应该鼓励同学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验算,例如,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验算加法,也可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既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的方法进行验算,也可以用商乘除数的方法验算。第5题,鼓励同学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但也要注意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否有实际意义,如“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和是多少亿千米”这样的问题就比较脱离实际。

第6题,让同学根据分步运算步骤列出综合算式,是根据综合算式说运算顺序的逆向问题。解题时,要提醒同学注意小括号的运用。也可以根据所列出的综合算式来说说运算顺序,看看与图示表示的运算步骤、计算结果是否一致。

第8题,鼓励同学用多样化的战略解题,并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说明两种考虑方法不只在数量关系的解释上都是合理的,而且在计算方法上,也可以利用运算定律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即(4515-1155)÷7=4515÷7-1155÷7。

第10题,需要同时考虑三角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其答案不唯一。如“只有两个锐角,没有直角”的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第12、13题,是实际操作的题目。

第12题,可以让同学在完成教材上的任务后,进一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用四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五个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还可以让同学继续考虑:假如把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换成一般的三角形,结果又会怎样呢?

第13题,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很开放的,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图

1、图

2、图3中均有很多等腰三角形。

第15*题,要使同学真正领会“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中“任意”一词的含义,解题时必需加以全面考虑。一方面,两条已知边的长度之和应大于未知边,所以,未知边长度应小于11厘米;另一方面,已知边中较短的一条与未知边的长度之和应大于已知边中较长的一条,即4+未知边>7,所以未知边长度应大于3厘米。它的长度可以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9厘米、10厘米。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复习目标:

1、让同学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同学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2、P61、P73的概念

2、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同学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同学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协助同学记忆。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是整数局部,()是小数局部。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局部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局部一定是()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竞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假如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个0.01(2)0.61里面有()个0.01(3)3.61里面有()个0.01(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23/1000改写成小数()

34/10000改写成小数();

3/1000改写成小数()

0.25写成分数();

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4、小数点的移动

复习P61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63.6 ×10 ×100 ÷1000 63.6 缩小为原数的1/10 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是0.3(2)由0.56到0.056是()。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

小数的性质和意义

(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

2、小数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同学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同学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教学过程:

一、讲评第六单元试卷

1、口算。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和验算。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将分母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简算(复习巩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连减的简算方法)。

5、解决问题(复习购物小票的填写方法)。

二、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缩小它的1/

10、1/100、1/1000„„ 练习:12.376÷10=()×100=()÷1000=()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练习: 2.37米=()厘米 1.46米=()毫米 5070千克=()吨 6.5吨=()千克 1吨25千克=()吨 52米4厘米=()米 教师提问:

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练习:345670000千米=()亿千米≈()亿千米(保存二位小数)教师: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保存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存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存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三、综合练习

课本P125 小数 P128 1、2、3

下载小学数学四下:《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四下:《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P17所有内容3遍。 2、勾画教材中加法交换律的定义及字母表示法,并抄写一遍。 3、填空: 84+62=( )+84 a+( )=58+( )......

    数学四下第七单元教案[模版]

    到目前为止,“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的学习之前只经历过一次。这次是认识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

    四下 数学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围棋中的数学问题》教案5则范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从实际问......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与实践109~110页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掌握确定邮资的2个因素......

    四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5篇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学生通过第一学......

    四下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杨润蕊2016.07 回顾这充实而忙碌的一学期,收获的喜悦和疑惑的失落同样让我成长了许多。平时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和开展教......

    四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四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