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崧舟老师推荐《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
实 用 之 外 ——评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 王崧舟
本书绝对实用。
这是我读罢全书的第一印象。不信,我们随便抽出一则教学设计,比如儿童诗写话的《心愿》,比如儿童文学体课文教学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比如常识性课文教学的《沙漠之舟》,比如略读课文教学的《夸父追日》,它们全都拿来可用、用必有效。
所谓实用,往往意味着操作性强。衡量一个教学设计的操作性,通常有三个条件:第一是言说化,即写出所有必要的导入语、提问语、过渡语、点拨语、小结语等;第二是活动化,即写出所有必要的活动内容和方式,比如朗读、默读、范读、引读、板演、表演、写话、习作、讨论、比赛、汇报、展示等;第三是作业化,即写出所有必要的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堂测验、课堂资料、课堂素材等。这三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书的每一则设计通通满足。你一旦用过这些设计,方知我此言不虚。
但实用并非本书底色,更非它的亮色。
单就实用论,市面上多有此类书籍,且往往系列成套。但此类书籍,大多是各种设计的简单集合。做得精致些的,体例和形式上还能求个统一;要是做得粗糙的,不要说得体,恐怕连实用二字也够不上格。但无论精致还是粗糙,本质都还是一例的,集在一起的那些设计貌虽合、神却离,更准确一点说,根本就没有神。
本书的底色,恰在于它的神。神居何所?神在实用之外。我读本书前,是先细细读了施茂枝教授的另一本书《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本书的神,也正是那书的神。所不同的是,本书以设计为主来呈现神;彼书则以理论为主来阐释神。本书说是三十例,就神上看,其实只有一例,这一例便是统摄和贯穿这三十例设计的神:实现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
三十例,例例所讲都是两种逻辑的沟通问题。
沟通需要支点。《把丁丁送回家》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支点——让学生“易于动笔”。《把丁丁送回家》是一则低段的写话设计,就学科逻辑而言,写话是书面语的交际,受制于书面语的基本要求:规范、准确、连贯、完整等;就心理逻辑而言,学生的书面语学习刚刚起步,识字量、词汇量少,书面语图式有限,而处于优势的口语图式因其重复、跳脱、断裂、疏散等特点往往会干扰书面语的学习。此时,易于动笔就成了贯通两者、协调矛盾的最佳路径。以此为支点,作者在写话内容的选择上,坚持素材的单
一、统一、富含童趣;在写话形式的指导上,坚持童话为主、多法辅助。这一例,堪称第一学段童话体写话设计的范例。
沟通需要范式。《夸父追日》正是运用沟通范式的典型案例。从学科逻辑的角度看,作者认为略读课文是一种课程形态,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与之相适应,就 有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范式。作为略读课文的《夸父追日》所选择的“方法迁移”便是此类课文最一般、最基本的教学范式。在此例设计中,我们发现“讲故事”既是此课的学习目标,又是此课的学习方法,也成了此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框架和路径。“讲故事”的基本方法——列提纲、抓关键、串内容,同时也成了沟通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有效范式。
沟通需要过程。《七律·长征》生动地呈现了有效沟通的全过程。课始,作者设计了师生合作朗读首联的方式,引导学生聚焦诗眼、发现诗法、感悟诗蕴、体会诗情,从而为学生把握全诗主旨建构起良好的“前理解”。课中,作者根据颔联、颈联、尾联的不同特点和难点,或对比朗读、或显象得意、或创设情境、或拓展背景、或引述资料、或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形象而深刻地领悟长征的艰苦卓绝、红军的大无畏精神,从而实现读者视域和作者视域的有效融合。课尾,作者再次引入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直抵红军精神的力量源头,完成了诗境和课境的双重超越。此例生动地表明:沟通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沟通必须沉入细节、贯穿始终。
沟通需要艺术。《桃花心木》的设计充满了创造性的沟通,体现了沟通的创造性,这便是所谓的沟通艺术。作者一反常见,弃用“借物喻人”这一教学思路,而以“小故事,大道理”的视角切入文本解读,并贯穿教学全程,开掘出学科价值鲜为人用的一面,让我们意想不到;作者先从文本切入,紧扣“没有规律”、“语重心长”这两个关键语境,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讲的“大道理”,继而围绕“大道理”,通过联系生活、结合俗语、引述实例、表述个例等方式,以求突破 “理解大道理”这一教学难点,其所遵循的正是“个别——一般——个别”的心理逻辑,让我们意想不到;作者沿着“叙议结合”这一学科逻辑,自然而巧妙地将初一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嫁接到本课教学,既深化了指向语用的学科实践,也点燃了学生对未来学习的课程期待,实现了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无痕对接,让我们意想不到。不光《桃花心木》,全书的三十则案例,触处皆让人惊讶、惊喜和惊叹,因为沟通的艺术无处不在。
我们发现,在本书的所有设计中,学科逻辑因了心理逻辑的烛照而不再僵硬、不再冷漠,心理逻辑因了学科逻辑的规约而不再迷惘、不再放纵,两者的沟通迸发出一种崭新的教学智慧,让人感动,也让人醒悟。
如果说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是贯通本书的神,为三十则教学设计铺垫了深厚的学理底色,那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我们就不得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让一位大学教授如此地道、如此娴熟地深耕在小学语文的实践沃土上呢?
我知道,研究语文的专家多如繁星,但像施茂枝教授这样“顶天立地、一以贯之”的专家却寥若晨星。所谓“顶天”,即研究所及的学理高度;所谓“立地”,乃研究所达的实践深度。而一以贯之,则是学理视域和实践视域的有机融合,是不二智慧的生动呈现。
必须看到,新一轮课改实践经历了课程载体(怎么教)的探寻、课程本体(教什么)的开掘,如今正在迈向课程主体(为谁教)的再确认。施教授以“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沟通”这一主张来回应课程主体的再确认,无疑站在了当前语文课改的学理制高点,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学术气概。然而,施教授也一定清醒地意识到,“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他沉入课程和课堂,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操作性极强的教学设计,既将高高在上的学理主张演绎成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生动案例,又以案例的饱满地气滋养着理论这棵参天大树,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专家平实、谦卑的学术情怀。
我始终觉得,真实的治学,不能仅作壁上观,必要投入自家的思想、性情乃至灵魂方为究竟。真正的学问,必是与自家生命打成一片的。
施教授的可贵和可敬之处,正在于此。我们在三十则精心设计的案例中,不仅感受到他的学术创见,更体认到一种融于生命的研究热情和信念。学理高度的攀登,呈现着生命的理性逻辑;实践深度的耕耘,则呈现出生命的诗性逻辑。一个完整的生命,正是在理性逻辑和诗性逻辑的交融、平衡和超越中得以确证的。我以为,这是治学的幸福,也是为人的幸福。要说本书的亮色,或许就在这里吧。
注:《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基于“有机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14年8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今年这个假期,如果说一定要找点有意义的事儿来说说,那就是买了一本《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真的很好!书中闪烁着的观点犹如明珠一样,映照着我的身心。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恰似一江春水激荡着我的胸怀。还有那灵动的语言向我诉说着阅读的快乐,让人赏心悦目!
王老师说:“评课就是评自己。”只有自己对教学理念的掌握有高度,对课程宗旨的把握准确,对教材的解读独到,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执着,这样才能评好别人的课,使“所评之课成为关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反思自己平时的评课,很多时候,甚至对所上之课的教材都没有读过一遍,更谈不上深入独到的解读了,因而所评之课不过是走马观花,虚晃一枪而已,于人于己都没有多大的提高。我看到王老师所评的课,首先对教材的解读准确,独具匠心,真正做到了与教材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者对话,这样的解读背后的评课才是全面的、深刻的、灵动的,也才是有效的、有益的。
这本书虽然是有关评课的书,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如何反观自己教学的问题,提升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为什么我不更多地去关注如何评课,反而走了神去关注上课呢?其实,因为我很多时候,没有把课上好,也没在课中贯彻很多理念,因而,我认为,只有自己学会上课,才明白如何评课。
王老师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在课中,强调了“身在”“意在”“思在”。“如”的境界,强调的是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自己的本色。“即”的境界,就是享受当下,把自己所上的每一堂课都当做享受,都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进入“人课合一”的境界。试想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身在”课中,很多时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呀!更不用说“意在”和“思在”了。当然孜孜不倦,以求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者就凤毛麟角了,再到把课当做一种享受的就……我们很多人,上课是一种受罪、一种无奈地挣钱方式,一种打发时光的痛苦活动。当然这也不能说全怪我们教师,而是跟整个社会,特别是上层建筑对教育、对教师的关爱有关,似乎阳光总在风雨后,而风雨却常年不断。当然,如果教师们看淡一点,真正地投入一点,努力快乐一点,可能教坛的一片死寂会有所改观。
王老师的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象”“造境”和“入情”三大招数。他在评叶淦林执教的《古诗词三首》时说:“看„秋风之象‟,造萧瑟之境,入思乡之情(《秋思》);忆„故园‟之象,造温馨之境,悟心碎之情(《长相思》)……”“举象”所举的象一方面来自于教材的的描述,更多的来自于教师启发下学生头脑中想到的形象、现象、意象等,把象举好了,才能创设好学生由文字进入作者内心的情境、意境,最后才能“移情”“入情”“悟情”“化情”,从而理解作者之情、教者之情,激活学生之情,塑造学生之情。我认为,这三大招数,不仅在诗词教学时有用,很多文章的理解都可以这样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想象画面、去体悟人物的内心,去感动自己。
这本书虽然看完了,但学习还在继续,唯有学习,才能让生命更鲜活。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
第三篇:王崧舟老师的课、讲座
王崧舟老师的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第一个片段(生病)
师:孩子们这篇课文很长3500字,这么长的课文其实就写了一件事。生:参加毕业典礼 师:时间是 生:昨天 师:地点是 生:学校礼堂
这件事的开头,小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这件事继续往下是这样写的 生读
这件事再往下是这样写的,谁继续 生读
这个骊歌读得非常有味道。这个离歌往往出现在毕业典礼上,往往是五年级的学生唱歌毕业生听的
生读:长亭外,古道边„„
师:是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小说到了最后是这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什么事情,3500字,就写了一件事 毕业典礼 时间是在 今天 地点是在 学校礼堂
小说里写了爸爸的几件事,一起来看 小说中写爸爸的第一件事,时间 昨天 地点 医院
谁来读一读这个片段 生读
这是小说中写爸爸的第一个片段,发生的诗时间是 昨天 地点是 医院
我想大家不会忘记,这时英子的爸爸已经 病了 他的嗓子是 哑的 身体是
病得很重很重的爸爸用他沙哑的嗓子这样鼓励女儿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听得出来,你已经把自己放进去了,仿佛这一刻你不是你,你是英子。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讲给女儿听了,于是那叮嘱又一次从爸爸沙哑的喉咙发出来。生读 当你知道女儿是最后一次读小学,你可能会这样倾述 生读
最后一天,可不能迟到。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他知道自己可能说的是最后的一次话。他这样说道 生读
你们听,这就是英子的爸爸。假如你就是英子,你就在现场。在你的心中会冒出怎样的字眼来形容你的爸爸? 疑惑 为什么?
爸爸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你觉得这时英子是感到疑惑的,好这是你的体会。
在这样的时间里,用这样的口吻在说的,是怎样的爸爸。爸爸的病很重,想象怎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你的爸爸 伟大
伟大这个词何出,也许在英子的心目中,伟大就是最好的词。你们知道吗?其实所有的词对于英子来说,知道吗?就在昨天,爸爸讲的每一件事。她上台发言的时候,爸爸曾用他发哑的嗓子,这样读。生读
爸爸何尝不知道这是女儿上学的最后一天,所以他用他沙哑的声音说: 生读
当她再一次告别的时候,爸爸用这样沙哑的声音读 生读
这是留在英子记忆里的爸爸,却在英子离开的今天,去世了。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第二个片段(上学)师:生读,其余同学勾画,把所有英子爸爸打她的词勾画出来 生读
师:读得很好,把我们都带进去了。发现了吗?满屏幕的都是圈。你们都知道所有的这些圈都是英子的爸爸打英子的动词。
读
想想看,爸爸这样打英子厉不厉害。如果你就是英子,想想这样被爸爸打,你是什么心理?
委屈 难受 憎恨 痛苦 伤心 不舒服
五味杂陈啊,孩子们所有的情绪都散发出来,反过来,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当英子的爸爸打完英子,他的心会不会痛?
会 为什么
我从后文了解到,他打了英子后,他还送他去学校 会
英子毕竟是他的亲身骨肉
会痛,当然会痛,明明会痛为什么会打,为什么会打,为什么 因为他想让英子养成一个好习惯,让她不要逃学。
一个人一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益。养成坏习惯就可能终身受害。这就是英子的爸爸。这个爸爸却在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今天,走了。
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第三个片段(寄钱)时间:小学时 地点:家里
讲的是:爸爸叫我去寄钱 生读
这就是英子脑海中清清楚楚的记得爸爸让他去银行。在英子的爸爸讲的话中,有一个字的频率非常高,这个字就是“闯”
谁能为闯组个词? 走南闯北 闯关 闯天下 闯荡 闯入 闯一闯
还有更多的闯,你们听,所有的闯都需要靠什么? 勇气 还需要什么 勇敢的心 还需要什么 自信 还需要什么 胆量
闯是需要勇气的,自信的,是需要胆量的。想想英子去存钱,我们都来做一次英子。从这一刻开始你不是你,你是英子,你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去银行干什么 取钱
你穿过第一条街,那是你熟悉的,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完全陌生了。看到陌生的人来人往,她的心会怎么样?
害怕
想想,爸爸跟你说了什么?
找到台子上了,可是你怎么也找不到该怎么寄。你就会 紧张 找不到就会 挤不出去
这时,你就会想起爸爸的话 生读
现在的你,有信心。当你有信心的时候,你会想,台子的后边就是那个小日本 再来给英子一点信心和力量。这时的你会 有信心
于是你镇静的把手伸了进去,当你回来的时候,你对自己说 闯过来啦 闯过来啦 你闯了什么啊?
锻炼了自己的勇气,闯过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可能是当时的 害怕 可能是当时的 紧张
闯过来了,是的,谁给了你这样的勇气,谁让你学会了这样的坚持,谁让你在困难面前保持了这样的信心 爸爸
爸爸走了。永远的走了 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读着读着好像有点不对劲。3500,80个自然段的小说其实是写的这件事 我参加毕业典礼
对啊,既然写的是我参加毕业典礼,那怎么会与昨天的事儿联系在一起? 这是英子的回忆,插叙 没错。
这篇3500字的小说,真正写毕业典礼的不到三分之一,而过去的回忆超过了三分之二。是不是很奇怪,其实还有更奇怪的。
这些在小说的开头有没有出现?没有。小说的结尾有没有出现?没有
出现在小说的中间。来打开作业纸,想想看,刚才这些片段,分别出现在哪些部分? 生完成作业纸
请一位孩子来分享一下你的思考 生 生
知道吗?现在出现在你眼前的是我们这篇小说最棒的秘密。是什么秘密? 这就是我们这篇小说最大的秘密,就是小说的插叙。
四、插叙以前听说过吗? 完全按照今天时间的顺序,写的是我参加毕业典礼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插入这样一件事,这就是叫插叙。在我们插入回忆的事儿,我去寄钱。正是有了这些插叙,我们才一次又一次的走近了谁?
英子的爸爸 出音乐《长亭外》 就在今天,小学毕业的今天 读
爸爸知道,明天就是小学毕业的最后一天,他不断的叮嘱女儿 读
不久于人世的爸爸想到今天讲的话就是对英子最后说的话,他说的是 读
其实这也是小说的插叙,因为有了这样一次插叙,我们知道了爸爸的严格、严厉。在我小学的时候,爸爸曾经让我去寄钱,我当时很紧张,我想起
闯练闯练
是爸爸的话给我勇气,我把钱给了柜台后的小日本,我想起的是爸爸的话 闯练闯练
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的严格 这就是
就在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今天 生:爸爸的花儿落了 师: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些插叙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假如刚才的这些插叙都没有了,小说只能发生在那天? 今天
如果回去了,可以发生在昨天。如果有插叙
可以回到昨天,六年前。就是这些插叙打破了时间的界限。
于是我们就可以回到家里,可以回到银行,可以回到医院,因为插叙的出现,小说地点的限制已被打破。这就是插叙的美。他可以带来叙事的自由。
就是他的叙事自由,自由的叙事。就在英子参加毕业典礼的今天,永远的走了。再读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的花真的落了吗?
请快速阅读,爸爸的影子好像倒映在英子的心上,爸爸的花没有落 英子以前经常会赖床,但在爸爸的教导下她就不会赖床了 读
那是刚读一年级的时候的英子,请继续
从那一刻之后,英子迟到过吗?谁让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谁让她学会了这样的坚持? 爸爸
谁还有别的发现,你发现爸爸的花儿其实已经开在英子的心上 50自然段和66自然段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去。第六十六自然段,我从来没有这样 我长大了变得十分镇定。
大家发现没有,他的跨度非常大,结尾写了英子的表现,孩子们你们注意到这两个词了吗?
镇定
当时英子碰到了什么事情,她会如此的镇定? 爸爸去世了 那是英子多少岁? 12岁
想想看,一个12岁的小女孩知道爸爸走了,他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是 哭 伤心 谁能用一次词来形容 泪如雨下 失声痛哭 嚎啕大哭
这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遇到爸爸走后最本能的反应。她哭了吗? 她的反应是 镇定安静
是谁让她学会了这个本领 爸爸。
爸爸的花儿落了,镇定安静地开在了英子的心里 谁还发现到英子去寄钱的时候,谁还有发现? 爸爸的花开到了英子的哪里? 心里
英子寄钱的时候,有几个人? 一个人
他有没有陪着英子去寄钱,为什么他不陪着英子去 因为英子的爸爸想锻炼英子的能力
这个词我觉得可以记下来。孩子们知道什么叫成长吗?成长就是学会独立。
五、写话
爸爸虽然走了,夹竹桃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经过了清明雨纷纷,我把红色的夹竹桃轻轻地放在爸爸的窗前。往事开始一幕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拿起笔来,请你写一件事,就写一件事,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你的中学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你大学的时候,在生活上,学习上,你又一次遇到了什么困难,又一次遇到了什么挫折。但是爸爸的话又回响在你身上,让你又一次有勇气去挑战自己。你是不是又一次闯过来了。现在请你把这件事记下来,告诉你的爸爸。在这个清明节告慰爸爸的在天之灵。
生习作 师:不管你写没写完,写了多少,重要的是你在提笔的时候,你是谁? 英子
让我们再次来到这个清明,当你把粉红色的夹竹桃放在父亲的坟前的时候,你想到: 生读自己的文章,入职介绍
当又一次把那封信投出去的时候,不仅是个人简历,是自信勇气,是爸爸对你永远的期待
还记得,中学的时候,我„„
孩子你记住的不但是爸爸对你的话,而是爸爸对你永远的爱 其实爸爸从来没有离开你,爸爸就在你的深厚深情的望着你 真好,斯人已逝,生读
虽然没有写完,但是我知道那次夏令营永远让你难忘,因为在夏令营中 这个是大大的梦啊!
王崧舟老师的讲座
现代文学有这样的说法,林海音成就了民国的北京。爸爸的花落的时候。课文中选了她城南旧事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中的 大会的主题,语文的核心素养
现在为什么会提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对未来中国语文的改革和发展趋势为了什么,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可能有感触
最早是在2014年,神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6版的讨论稿中,语文核心素养被描述为四个基本的模块。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这四个模块第一次明确的指出语文素养本体的模块是什么
语文素质到素养是更科学的表述。现在的转变是一次重大的战略的调整。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年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语文素养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
生活没有外延,语文也没有外延。语文教师什么都可以教,什么都可以教,后来会发现孩子的语言基本的表达和表现没有了,这是十年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最沉重的压力
语文有边界,语文的外延不能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核心素养不仅是事实的陈述 核心是中心,只有打中靶心才会实现
课标研制已经告诉我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 我想说的是这四个模块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会有很大的问题 至少有两个新的 问题 各自为政
思维就是思维、审美就是审美、文化就是文化 四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语文思维审美、文化、你以为你一样重,肯定不是
基础是寓言,在语言之上才会有文化审美。最后的出口还是语言 基于语言、通过语言最后实现语言
语文的核心素养不是四个模块,而是一个核心,就是语言 语文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语言的建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主题指向的就是这个核心 有了语言的铺垫,我们来说一说我们的课程
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落到了实处。将语言的基本核心贯穿到各个方面。怎么才能做到对立点呢?
在我们的课中有三个核心 第一个核心,核心内容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最核心的是文本,文本文章之本,离开文本我们没有办法教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68个自然段,3500字,这么多的头绪,它的核心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是语文老师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要面临的问题。我们要长文短教,但是核心是什么? 寻找并确定核心内容
这篇小说可以学 的内容非常多
语言的形式可以转换为学习内容的东西都很多 有非常鲜明的线索 知道线索是什么吗? 爸爸的花儿 题目是爸爸的花儿
文章开始写的就是我胸前别的粉红色的夹竹桃 一次次出现爸爸是多么爱她
当我结束毕业典礼,回到家里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爸爸的花 这个线索本身有可能让我们知道怎么去写,这是第一
第二,大量的伏笔,后又照应,是这篇小说的用词非常的精妙 伏笔。一开头就出现了。妈妈的眼睛是红红的
然后写英子的回忆,回忆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昨天在医院。当毕业典礼快要结束的时候,又一次出现
一种不祥的预感出现,又是伏笔 所有的伏笔就像一条线一样出现 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就呈现了出现
这个小说都没有出现爸爸死了,但是都出来了。用了象征的说法 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是这篇小说最重要的伏笔。原来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爸爸走了。老师们有没有看到这些东西出现在课堂的某个内容中啊? 没有 删掉伏笔
比如精准的动作描写 比如深情的话语 表达
比如可能涉及到的英子的内心独白
我只有一个目的,我要确定这篇小说的核心内容 老师们应该能听出来,我想教的核心内容是插叙
一个老师说,你的课可以分成四步:感受、理解、积累、运用插叙 我实话跟您说,我不是这样备课的
我的备课只有两个版块,一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一个是爸爸的花儿没有落
我筛选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所谓内容的维度,小说要学的就是人物。大家都知道,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
宝玉什么样,宝钗什么样,黛玉什么样
读爸爸的话落了,人物这里最核心的人物肯定不是“我 ”,是爸爸,人物的核心内容是小说内容的核心
第二点,是形式密码。小说就是小小的说,小说就是讲故事,比较专业一点的就是叙事。小说要学的就是叙事的方式
线索是叙事的方式之一。伏笔是叙事方式之一。在林海英的这一张中,叙事方式最大的特征是使用插叙。你再也找不出第二篇小说有那么多插叙。
插叙的分量和比重简直就是让人想不到 写插叙的内容超过了3分之2 从一年级到高中,插叙所占的篇幅很大。这篇小说中的插叙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方式和类型
一个紧接着另一个插叙 引发联想进入插叙
插叙的进入和离开的方式都是很典型的 第三
因为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
这节课的核心人物是爸爸,核心内容是插叙 一课一得,得什么。要学会把握文本的核心
有了核心的内容后,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这样的内容到底要怎么学? 有时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迷失。忘了目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插叙作为最核心的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确定核心素养。这堂课的核心策略,通俗说,这样的小说,这样的插叙怎么带着孩子学。物品选择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放进去
这是读小说的策略,也是感受插叙的策略
读小说最怕研究小说。所谓研究就是,跳出来,你是主体、小说是客体。小说情节的叙事方式是什么,你一边有条理的分析,一遍观察,作文文学的小说一定不能这样
这样你读到的不是文学而是文字 小说是文学 文学是人学 文学的目的只有一个 让人变得更好
读小说怎样才能让人变得更好呢? 把自己放进去
让自己在小说当中出生入死 让自己对小说中的人物、话题刚兴趣
你是英子,你是爸爸,我忘记了你的存在,只有这样读小说,你才能更好地吸收文学的力量
我这节课的策略就是把自己放进去
第四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在大三这一学期的课上,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位小学特级教师就是杭州的王崧舟老师。教学法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他上的《望月》这一课的教学视频,看完后,同学都有很多感受,我也很喜欢王老师那诗意般的课堂,学生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放假前我在图书馆借了这一本《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的书,利用寒假时间将它读完了,书中精彩的课堂案例和王老师的精辟独到的点评给了我很多教学启示。首先,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看了书中很多的语文教学实录,我发现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是上不出好课的,教师要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老师才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让学生的知识局限在课文中。
第二,语文教学要有诗意。这本书中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能给人诗意般的感觉,很多案例我读完看都能深深震撼和感动,震撼老师们独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感动于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比如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木笛》一课,王老师评价《木笛》一课是对诗意语文理想境地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有效建构。我很喜欢肖老师的这一课,光读教学实录我都能深切体会到课堂中浓浓的诗意味,如果真得去听这一课,我肯定会身临其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王老师说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四个维度:文本的诗意,教师的诗意,学生的诗意和教程的诗意。其中教师的诗意集中表现在执教者真挚、丰富、颇具感染力的教学情感上,教师只有经过理性思考后,融入自己的智慧,将文本传达的感情通过教学语言或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不做作的。肖老师执教的这一课中,他的教学语言处处体现着诗意,如在教授词语时,肖老师这样引导:“读词语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有时候在读词语的时候,你需要用心听,由词语散发开来。词语,它有魔力呀,你往往能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这样的教学语言比起一般教师的简单的让学生读词显得更诗意,更有语文味。类似的语言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么多饱含真情、发自肺腑的教学语言,才使学生真诚的思考,融入文本。语文课堂需要诗意,枯燥的读课文,讲解课文,学生是感受不到文本最深处的感情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诗意,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读。看了无数个案例后,这么多的教学实录,几乎所有教师都会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读词语、读句子,使用了齐读、指名读、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抓住关键句不停地读,直到学生的感情被逐渐燃起。比如彭才华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在体会凡卡的生活这一教学环节时,彭老师就抓住:“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反复复的读,每一次分析凡卡的艰苦生活后,彭老师都会这样引导学生:“是的,所以凡卡这样说——”一共有五次回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这样的回旋中,学生的感情由无到有,由淡到深,最后完全融入课文。所以读不是简单的看着文字读完所有的字,教师在读得方式,读的内容多思考,让读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课例欣赏——王崧舟《长相思》课例
悄悄走进“你”的心田
看了王崧舟老师《长相思》的课堂教学实录,如同品了一壶淡淡的、浓浓的香茗,于无味处又回味无穷。没有生机盎然的小组活动,没有面红耳赤的激烈争辩,没有艺术范十足的板书。有的是静下心来的无数遍的台阶式的读,有的是静下心来的陪着词人的想,有的是老师浓浓诗意的组织语言。妙哉!一口淡淡的滋润口唇的茶,一壶浓浓的沁人心田的香茗!回味之后,手指于键盘上敲敲打打,于网海之中扒拉到此节课视频之珍宝,“啧啧”中连看了两遍,还没过够瘾„„真乃一节浑然天成的好课!一、一节书声琅琅的课
第一读——注意词中的生字和读音,把词念得字正腔圆,第二读——把词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第三读——要尽可能的读出词的味道。从念到读,三次与文本的接触,学生张开了嘴,和“词作”算是打过了招呼。其间,王老师好似“词作”“经纪人”,适时调控现场秩序,对注意事项(字音、停顿、语速)作以指导和强调(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味道),再加以多风味的读的示范,于无形无意之中迅速拉近学生与“词作”的距离。此时,学生欲伸出小手于词作以友好,开始用情朗读、用心默读。此时,王老师的两问: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在哪里?——可谓问得有心、引得贴心!两“结”——身: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他身在征途上。心: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可谓结得用心、引得精心!至此,于无形无意之中学生拉紧了“词作”之手,水到渠成理解了词意,也就有了“理解词义后,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的第四读,学生一步步稳稳当当地走来,实实在在地读过来,静静地走至纳兰性德身边。
第五读——音乐响起,王老师不温不火的范读,把学生带入了纳兰性德的生活世界,带到了纳兰性德记忆中的家园。想象中,陪着词人纳兰性德踏上了征程;古韵声中,又来至纳兰性德的家园。一张一弛中,对比鲜明;一放一收中,震撼人心;一伸一缩间,情涌心头。读着、想着、思索着,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词人纳兰性德“虽身在征途,却心系家园”的心境。在王老师步步紧逼的追问中,学生动于心,发于声,感受着诵读着词人纳兰性德的心声,读得入情入境,读得实实在在,读得你侬我侬——这也就是精彩的第六读。第七读——读到词人心坎里: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在几次“问读”的困惑中,在词作背景的叙述中,有了你学生动情的第八读。至此,学生已经悄悄走进了词人的心田„„ 从“念”到“读”,从“朗读”再到“诵读”,从“自由读”到“齐读”,从“范读”到“练读”,从“被动读”到“主动读”,从“读着思”到“思着读”。一节课,实实在在地读过来,稳扎稳打,才有了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读得实实在在。这节课,真乃是朗读教学的典范课例,真乃是“以读促思、以思促读”的典范课例!二、一节语文味十足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