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时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的第3~6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能够比较顺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做第108页的第3题.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题,也让学生说说怎样脱式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练习机会.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做,先审题,再填空.可以让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按图示的每一步计算正确就可以了.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对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找出原因并改正.二、复习应用题
1.做第108页的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改变题目的问题,口头改编成一道两步应用题.2.做第108页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改变第三个条件口头编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改编,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口头改编的应用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如:
(1)一个粮仓存小麦85吨,存大豆60吨,存的玉米比小麦和大豆的总数多38吨,存玉米多少吨?
(2)……总数多38吨……
(3)……存的玉米是小麦和大豆的总数的2倍.……
(4)……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多38吨.……
(5)……存的小麦和大豆的总数比存的玉米少38吨.……
3.做第109页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画出线段图加以说明.然后让学生把问题和已知条件调换,变成不同的两步应用题.改编后,可以再让学生说一说线段图怎样改,再解答出来.三、作业
练习二十六的第7~9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第21*题.
第二篇:人教语文三年级下册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进一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西门豹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的方法妙在哪里。
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1、生质疑:①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②西门豹做了哪些事?③文章为什么以西门豹为题?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到两千多年战国时期魏国的邺去看一看。(播放动画视频)
2师:现在我是刚上任的县令西门豹,谁来当老大爷?(师生分角色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3知道邺地越来越穷的原因后,西门豹是怎样做的呢?你认为他的做法好在哪?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用“---”画出西门豹做得好的句子。
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师:你认为西门豹的方法好在哪里? a西门豹惩治巫婆。(指名读)
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巧妙之处。既救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供了理由,一举两得。一句“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就客客气气而又坚决地叫卫士抱起巫婆,将她投进了漳河。
b.西门豹怎样惩办官绅头子的?
启发学生体会假戏真做的妙处:西门豹待巫婆“沉下去了”后,还“等了一会儿”,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c.西门豹怎样教训其他官绅的?
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体会西门豹讲究策略、区别对待:“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请你们去催催吧!”“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求饶,西门豹还说“再等一会儿”,显得煞有介事,最后才让官绅们“都回去吧”。达到了惩办首恶、教训胁从的目的。
d.教育了广大老百姓。
要引导学生知道西门豹不仅惩治了恶人,让百姓看清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真面目,还破除了百姓心中的迷信,明白要防涝必须治水、兴修水利。
3.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对照插图,发挥想象,说说他们怎样“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借官绅之口说出河伯娶媳妇的真相,加深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钱害人的。这实际是一个两难推理,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自读自悟,学习“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读课文,讲一步领悟“破除迷信”与“兴修水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若不兴修水利,破除迷信将不会彻底。
3.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及卫士等角色,把课文演一演。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进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表演后进行评议。
第三篇: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
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计算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总复习》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了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为了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处理。其中,计算作为整个学期学习的重点,我安排了一节计算专题复习课。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的基础。因此,通过总复习,应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稳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有关知识,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计算能力与估算能力都得到提高。
2.通过专题复习,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改错题、挑战题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计算兴趣,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计算认真、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难点: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错题集、练习题。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要点。
同学们:在我们的计算王国里有四大家族,你知道是哪四大家族吗?(出示“+、—、×、÷”)。我们都知道,计算是我们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技能。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计算占了大半壁江山,本节课我们将对计算进行一次总复习。(板书课题:计算总复习)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谁能来帮我们介绍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计算知识?
【设计意图】课前已经给学生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梳理知识的方法,给学生以引导和示范。以课前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提前整理知识点,让学生整理知识点的时间更充分,课上也能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会更清晰。此设计不会让整理知识点环节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匆忙开始,匆忙结束,让整理环节流于形式。
二、实际应用。、师:哇,原来我们这个学期学了这么多的计算知识啊!下面请大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文具店里,张明买了6支钢笔,每支20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2)超市里,妈妈买了238元食品和184元生活用品,带500元够不够?
(3)公园里,2位老师和33名学生乘观光缆车上山顶游玩,每辆缆车限乘4人,至少需要多少辆缆车?
(4)菜市场里,晓兰买了124元的海鲜,付给售货员阿姨15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所采用的方法也较为单一,就是让学生记住运算顺序和方法,然后进行反复练习,导致学生对学习计算内容兴趣不高,影响计算的正确率和合理性。其实计算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算理,合理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看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计算。有位小迷糊经常要帮妈妈买东西,可是他的计算经常会出错,今天他带来了他的作业本,你能帮他改一改作业,找出错题并说出错误原因吗?
3、批改作业之前,先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检查他的作业是否正确?(1、重新算一次。
2、验算。
3、估算)
4、通过批改小迷糊的作业,你有什么想对小迷糊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出示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情况,让学生在分析中得到反省和进步。
三、计算挑战赛:、你们的发言真是让小迷糊受益匪浅,小迷糊说:“我一定会多加练习,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相信我这个小迷糊很快就不迷糊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迷糊想验证自己努力的成果,想与大家进行一次计算挑战赛,接受挑战吗?
(攀登高峰、计时赛)
2、更高一级的挑战赛竖式谜
□
□
□
□□□
□
+
□
-□□7
×
□)□□
□
□9
□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挑战赛,第一层次是通过挑战赛,检查与自我检查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否熟练运用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计算习惯。第二层次,安排了四道拓展题。依据新课程理念“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了这一层次的练习,让这部分学生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能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并通过这部分学生带动另一部分学生。让全班同学在体验加减法、乘除法之间联系的同时,更熟练的掌握计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认为计算时要怎样做才能算得又快又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0页第2题,第121页第4、6题,第124页练习二十六第3、4、6、8题
教材简析:
有关加减法以及乘法的解决问题,学生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题型上还是以前所学过的那些题型,不同的只是计算由原来的百以内变成万以内的计算,乘法由原来的一位数乘一位数,变成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此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好,基本能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我把复习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题型,在有余数的除法题型中很多要结合生活实际,而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整个复习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情景学习,让学生结合情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解题分析能力,并能正确选择方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黑板和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背景:每年我们学校寒假都要开展冬令营,冬令营主要以开展活动为主,开展活动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以上个学期的冬令营为背景来导入本节课。
一、情景导入(出示)
谈话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以前冬令营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冬令营的一些精彩瞬间,冬令营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有出外爬山锻炼身体,传递爱心游戏、精彩的舞狮表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欣赏精彩的节目表演、为自己亲人送上亲手做的钥匙扣等等,每一次活动的成功组织,都需要精心的策划安排,其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来保证活动能够成功完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组织策划一次去儿童游乐场游玩活动,又会出现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出示课题)计划这次活动经费1200元,包括来回车费、门票、两项游玩项目(坐船、旋转咖啡),其它的游玩项目小组承担费用,每个小组的活动经费200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喜欢的一些生活情景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班共有42人,、解决车费问题
收费项目
单价
总价
车费(每人)
4元
门票(每人)
5元
租船(条)
5元
旋转咖啡(每人)
7元
合计(元)
——
师
师:小组讨论,来回车费一共需要多少钱?(注意:来回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4=168(元)
师问:这步求到的是什么?
68×2=336(元)
师问:为什么要乘以2
2、解决门票问题
师:游乐场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210(元)
师问:车费和门票一共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10+336=546(元)
3、解决租船问题
师:每条船坐5人,需要租几条船?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8(条)……2(人)
8+1=9(条)
师问:其中8加1,这里的1条是指哪里的?
师:每条船的租金是1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5×9=135(元)
师:现在一共用去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46+135=681(元)
4、解决浪漫咖啡问题
师:坐完了船,我们来到浪漫咖啡杯,又会出现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考虑?
生自由发言
师问:场上只有6个咖啡杯,每个咖啡杯坐6人,够不够?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6=7
6<7
不够
师:不够,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问:一共需要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7=294(元)
师问:现在一共用去多少钱?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94+681=975(元)
师:计划这次活动的经费是1200元,现在我们实际用去975元,比计划节约了多少钱?
师:“节约”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0-975=225(元)
师:节约下来的经费,我们就留到做为下次活动的经费支出,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各组自己安排游玩项目。
(设计意图:整个复习过程,我以学生组织的一次活动为主线,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明白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实践操作
出示:泉林山庄的其它娱乐项目及其收费标准
收费项目
单价
八爪鱼(每人)
5元
摩天轮(每人)
6元
滑草(每人)
5元
碰碰车(每人)
8元
激流勇进(每人)
0元
3D电影(每人)
5元
师:每组活动经费200元,小组可以自由支配选择游玩项目,请各组把本小组 的经费支出情况填入下表。不能超出你们小组的活动经费200元。(出示)
小组活动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组的经费支出表
设计意图: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完全放手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平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组织策划活动,如何合理支配经费,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总结
师: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我们这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我们这次活动的成功完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班上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并能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收费项目
单价
总价
车费(每人)
4元
42×4=168(元)
68×2=336(元)
门票(每人)
5元
42×5=210(元)
租船(条)
5元
5×9=135(元)
旋转咖啡(每人)
7元
42×7=294(元)
合计(元)
——
975元
210+336=546(元)
546+135=681(元)
294+681=975(元)
1200-975=225(元)
42÷5=8(条)……2
42÷6=7
(人)
8+1=9(条)
6<7
www.5y
kj.co
m
第四篇:10-2总复习-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0-2:总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
1.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需要注意什么?
2.121页-5题。先估算,再笔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3.121页-6题。先请学生说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二)复习“四边形”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121页-7题。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说一说每种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3.121页-8题。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独立完成第8题。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第五篇:人教数学三年级下 《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绿城育华亲亲学校
丰兴康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摸一摸理解面积的意义;通过操作探究,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思考和对比,学生体会到选择正方形来测量面积是最理想的;
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的形成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结合实例,通过摸一摸理解什么是面积;通过认知冲突,学生感受统一面积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发现和认同用正方形作为测量面积的工具是合理和方便的。突破:通过学生的讨论和PPT的演示,对比解决。【教学过程】
一、感受“面”,认识面积(出示两个物体)
师:观察垫板的这个表面和盒子的这个表面,你有什么发现? 生:垫板的表面大,罐子的表面小。
师:谁能上来边摸边介绍这两个表面的大小?
生:(摸垫板的表面)垫板的这个表面比罐子的这个表面(摸罐子的表面)大。师:你介绍的非常棒。现在也请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物体的表面,并像XX同学这样来介绍它们的大小。开始吧。生1:„„ 生2:„„
师:他们说的都可好了。一定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请你对着你的同桌来说一说吧。„„„„
师:原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我们给它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生:面积。
师:你怎么知道“面积”这个名字的? 生:听XX说的/ 从XX看来的。
师:你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是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我们一起读一遍。
师:物体的表面有面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吗?(PPT出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生:有面积。
师:你能找到它们的面积吗?
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边框内的所有部分。生:圆形的面积就是圆边框里面的所有部分。生: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边框里面的所有部分。师:我明白了。那么这三个图形有面积吗? 生:第一个没有,第二个有,第三个没有。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第一个、第三个没有封闭。师:我不是很明白。谁再来跟我说说。
生:封闭的图形才有面积。不封闭图形大小是不确定的。也就没有面积。师:哦。这样啊,我懂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下什么是图形的面积。生: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它们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来判断,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表示它们的面积吗? 生:„„
师:学到现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什么是面积了。谁来小结下?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面积。
二、经历面积单位的形成 1.观察、重叠比一比面积大小
师:一课四练封面的面积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比较,怎么样? 生:一课四练的面积比数学课本的面积大。
师:中国的国土面积和意大利的国土面积相比,怎么样? 生:中国的国土面积比意大利的国土面积大。师:刚才比较面积的时候,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生:观察法。
师:来比一比这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XX,你怎么认为? 生:正方形的面积大/ 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你们同意吗?我不是很相信,因为我观察不出来了。你有什么方法? 生:重叠着比一比。
师:PPT演示。比出来了吗?XX你来说一说这两个面积的大小。生: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2.讨论如何测量面积(出示两个图形)
师:你能观察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试试重叠法。谁大谁小? 生:(各种答案)
师:看来重叠法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你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割下来继续重叠
师:不断割,不断重叠一定能比出来,不过操作起来可能很烦琐,而且还伤害了这两个图形。为了不伤害这两个图形,我想我们需要去测量它们的面积。测量肯定需要测量工具了。用尺子能测量出它们的面积吗?
生:不能,尺子只能测量长度,是不能测量面积的。师:那同学们认为测量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引导到用图形去测量)
师:同学们非常有想法。我们学过的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什么图形来测量既合适又方便呢? 生:„„(得到结论用正方形)
师:正方形由于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用来测量面积的大小比较收欢迎。
3.引发认知冲突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每个小组长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一个这么大的长方形,还有一些小正方形,请同学们相互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摆出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那么大。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师:好了,请问这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24个/ 6个。
师:每组的长方形可是一样大的,怎么测量结果相差这么大呢?我请两个组上来摆一摆。„„
师:你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测量结果不同吗? 生:正方形不一样大。
师:是啊,正方形不一样大,测量标准也就不同了。看来要使得大家测量结果都一样,必须采用相同的测量标准。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正方形来测量这两个长方形。(PPT出示)第一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24个。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行8个,有三行,三八二十四。
师:很好,看来只要摆一行,摆一列就能知道结果,不需要全部摆完。第二个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这么大? 生:也是24个。
师: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大的。看来同意测量的标准实在是太重要了。那我们想,全世界有那么多人,怎么才能统一这个测量面积的标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