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舍不得这棵树》
18、舍不得这棵树
团小 杨莹
学习任务分析:
本篇《舍不得这棵树》的教学设计是针对湘教版语文教科书而做,这篇课文总共7个自然段,篇幅不长。
这一课时主要讲授课文内容,深入分析文段,特别是第2—6自然段从不同角度来描写舍不得这棵梧桐树的原因,需要分段清晰的讲解。第2自然段用图片的观赏来让学生理解说她普通的原因,第3—6段有一些词语需要做分析,对鸟树、花香、果甜、有灵性等特点在讲课时可以从听、视、闻方面带领学生不同方式的感悟文段。最后一段重难点句理解,并体会文章所饱含的情感价值观和奉献精神,所以在不同段落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写作,对一些修辞手法也开始深入接触。但文中拟人手法,总起句或中心句的写作方法还是需要教师仔细讲解。三年级学生对一些词句能力还不强,但可以在适当的知道提示下有不错表现,朗读能力也是相对能够努力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了。
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第2—6自然段,每段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领悟“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这句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舍不得这棵树的原因,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一起来分享作者与梧桐树的深厚友谊,学习和懂得追求梧桐树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身边花草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舍不得梧桐树的原因,体会其热爱梧桐树的深情,懂得欣赏树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1、体会第2-6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因为你活在我的心里了”这句话所含的深意。
3、领悟“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8课《舍不得这棵树》,下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然后思考:小作者要搬家了为什么会舍不得这棵树
呢?
2、想想你最喜欢它是棵什么样的树,为什么喜欢?
二、质疑导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完朗读,你有什么疑问?
2、要搬家了,我最舍不得的既不是友好的邻居,也不是儿时的玩伴,而是门前的这棵树,(画树)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找到自己认为最关键的句子,画上横线。
3、谁来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谁还有补充?(根据学生回答,先后出示第2-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句子都是在2-6自然段的什么地方呀?
这些句子是每段的第一句,概括了全段的内容,这样的句子叫总起句,也叫中心句。让我们把这些句子齐读一遍。
三、品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接下来看看课文2-6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的,你最喜欢它是一棵怎样的树?找到那一段,仔细读好,和同桌或前后的同学说说你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交流学习2-6自然段。
第1、“普通的树”
1、猜猜老师喜欢它是一棵什么树?(普通的树)老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四种树的图片,引导说话,这棵梧桐树没有樟树那样(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
文中的这句话连用了三个“没有”,拿梧桐树与别的树作比较,突出了梧桐的什么特点?(普通),这是个排比句,你也能用“没有„„没有„„也没有„„”这种句式说话吗?
先后出示下列句式训练说话:
(1)我没有张明那样,没有李华那样,也没有赵军那样。
(2)我家里没有,没有,也没有。
(3)没有,没有,也没有。
第2、“鸟树”
1、那么你喜欢这是一棵什么树?(板书鸟)
2、课件出示“鸟树”,看这棵鸟树,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能读出对这棵树的喜欢吗?
3、你觉得他读出对树的喜爱了吗?你还能读出不同的体会吗?
4、从他的朗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对树的喜爱;愉快的心情;鸟树的热闹)
5、请男孩子们齐读这段,读出鸟树的热闹,读出对这棵树的喜欢。
第3、“花树”
1、你喜欢这是一棵什么树?(板书花)
2、课件出示“花树”,你为什么喜欢花树?谁还有不同的理由?说的真好,读这句话:到了花开季节,那黄绿色的花儿挂满枝头,淡淡的清香,灌满了我家小屋,染香了家里的每个人。
3、淡淡的清香灌满了我家小屋,染香了家里的每个人(给灌满和染香打上点)。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屋子的小主人,正在窗前写作业,忽然,一阵风吹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像水一样灌满了你家小屋,屋子成了一个大染缸,你和你的家人都被染香了。感觉怎么样?(好香,真舒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齐读这一段。
第4、“果树”
1、你还喜欢它是一棵什么树?(板书果树)
2、出示果树,瞧,这是一棵果树。看到它你想说什么?
3、这满树的果子真可爱,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秋天,它捧出串串小汤匙儿,里面盛着圆圆的小粒粒。
同学们,这句话中的小汤匙儿指的是什么?(梧桐果子,多么形象的比喻)
梧桐树真的会“捧”出果子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写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了。)读好这句,体会拟人句的妙处。
4、这满树的果子味道怎么样呢?爱吃果子的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这段。
第5“有灵性的树”
1、有谁喜欢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板书有灵性)
2、什么叫灵性?它的灵性体现在哪里?
这本是树的自然规律,可是作者太喜欢这棵树了,把它写成像人一样,会替别人着想,多么善解人意,多么有灵性啊!这样的树你们喜欢吗?齐读这一段。
3、刚才我们学习了2-6自然段,这几段都是围绕每段的总起句来写的,有了这些总起句,我们很快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棵普通的树,还是一棵鸟树,一棵花树,一棵果树,一棵有灵性的树,作者喜欢这棵树。(指板书)让我们也带着喜爱之情合作朗读2-6自然段,老师读每段的总起句,你们读分写的句子。(配乐朗读)
四、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读书还有一种最高的境界,那就是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你觉得这棵树还是一棵怎样的树?
出示“这是一棵
树”(根据学生的说话,归纳板书:不求回报,默默奉献)那么你是否理解这句话“因为你活在我的心里了”。
3、同学们,现在明白作者为什么舍不得这棵树了吗?这棵树虽然外表普通,但它是一棵鸟树,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它是一棵花树,(让学生接着说)给我们带来了淡淡的清香;它是一棵果树,给我们带来了香甜的果实;它是一棵有灵性的树,给我们带来了童年的快乐。它从不向人类索取什么,却总是默默的奉献着,它具有高贵的精神品质。
4、难怪作者在结尾写道“梧桐树啊„„”(引读最后一段)。
5、对于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
“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联系全文,和同学讨论一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全班交流后小结:这句话实际上是讲作者要像这棵梧桐树那样,做一个给人们带来好处,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人。
7、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延伸
1、同学们,老师也希望你们像作者一样“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学习树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也看看身边的花草树木吧,爱惜她们,和他们做个好朋友。
2、最后,让我们听一听人们对大树的赞美之歌(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六、板书设计
这是一棵
课后反思:
舍不得这棵树
普通的树
鸟树
花树
果树
有灵性的树 不求回报 默默奉献
第二篇:舍不得这棵树教学设计
《舍不得这棵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以学导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培养想象、品读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咀嚼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这颗梧桐树的难舍和喜爱之情,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不舍得梧桐树的原因,体会其热爱梧桐树的深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家门前有这样一棵树(出示一棵绿粉色的树)它呀,没有樟树那么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它普通得只有一个普通的名字——梧桐,这棵树叫什么?
生:(梧桐树)
师;可作者要搬家了,面对这棵梧桐树,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非常舍不得)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这么普通的一棵树,作者为什么还舍不得呢?想知道为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认真地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句子并划上横线。师:舍不得这棵树。(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棵鸟树。这是一棵花树。这是一棵果树。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师:分组自学2-6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它是棵怎样的树,找到那一段,并读好那一段,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喜欢着段的理由。交流好了,请小组汇报。
第一、“鸟树”
师:你最喜欢它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鸟)为什么? 师:多可爱的鸟树啊!我们来欣赏欣赏吧!师:(出示课件)喜欢吗?
师:请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男生齐读。师:每天,树上站满了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鸟儿,这说明什么?(鸟儿很多,很热闹。)请女生读这段,读出鸟树的热闹。
第二、“花树”
师:还有谁喜欢它是棵怎样的树?(板书:花)
师:请你来读一读,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你想试试吗? 师:(请另一位读)你读得令老师都陶醉了。这的确是棵充满香味的花树,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欣赏这棵美丽的花树吧!(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请女生齐读!
师:文中的灌满是什么意思? 师:染香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三、“果树”
师:你来说说你又最喜欢它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果)师:瞧,这满树的果子真可爱(出示课件),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找出相关句子)
师:同学们,这句话中的小汤匙儿指的是什么?(梧桐果子)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梧桐树真的会捧出果子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读好这一句,体会拟人的妙处。这满树的果子让我们全家人吃得怎样? 生:(香香甜甜,乐乐呵呵。)
师:谁能给乐乐呵呵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开开心心,高高兴兴,津津有味。)
师:来,爱吃果子的孩子来读这段。第四、“有灵性”
师:这棵树除了开花、结果,它还有灵性呢!(师板书:有灵性。解释灵性的意思),不信,请听:播放录音,听着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作者在树下和小伙伴伞快乐地玩游戏,做功课,夏天:
生:(它撑开绿色的大伞,冬天它抖落身上的落叶。)师:他真的会撑开绿色的伞,抖落身上的落叶吗? 生:(不会。)
师: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师:是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希望能够挡住火辣辣的太阳光,而梧桐树的叶子就像一把大伞,能够为人们遮阴,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希望有阳光取暖,梧桐树就落光了叶子,让阳光可以照到人们身上暖和和的,除了这,它还会为我们做些什么呢?(挡风,挡雨,还会给我们好的空气等等。)师:现在你们还觉得它普通吗?(若大家觉得它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可进一步提出: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棵普通的树呢?)
(课件出示:它没有樟树那样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
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你能用“没有··· 没有···也没有···”说句话吗?
师:通过刚才2-6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发现(出示课件)这些句子都是在自然段的最前面,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总起句。
师:虽然,梧桐树普通,但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使作者舍不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7-8自然段。
四、读中悟课
师:指名读第7自然段。
师:是的,这棵普通的树从未要求我给它做过什么,但它给我的却是那么好,那么多,这里的好、多各指什么?
生:(指歌声、香味、果实,还给我们遮风挡雨。)
师:那你从这里看出了梧桐树怎样的品质?(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板书:无私奉献)师:是啊,梧桐树的确如此,其实,具有像梧桐树这样品质的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很多,你能举例说说吗?
师:我为什么觉得家里有四口人。
师:马上要分别了,作者会对梧桐树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活在我的心里了)这句话,难道我的心里真的有一棵树?
师:那是指什么?
师:请齐读最后一句话,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师:难怪作者舍不得这棵树,同时他更舍不得具有像梧桐树这样品质的人,让我们带着舍不得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拓展升华,总结下课
师:如果你是作者,就要离开了,你想对梧桐树说些什么呢? 老师小结:同学们,门前的梧桐树是如此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真诚地爱护它们,和谐相处吧。因为它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亲密的朋友!
师:听听人们对大树的赞美之歌吧。(音乐:《好大一棵树》)
六、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三篇:《舍不得这棵树》教学设计bae3
《舍不得这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普通、娇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梧桐树的难舍和喜爱之情,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4、初步了解先总述后分述的构段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课前已经板书:舍不得)读词,强调“不、得”读轻声。
2、你知道“舍不得”是什么意思吗?
3、看,作者舍不得的是什么?——这棵树。(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就要读懂课文。请大家轻声地自由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把课文读准、读通顺,还可以积累一些好词。
2、说说你积累了些什么好词?
3、看,课文中这些带生字的词语认识吗? 樟树 娇艳 普通 梧桐 灌满 汤匙 撑起 灵性 抖落 浇水 施肥 乐乐呵呵(1)自己读读看。
(2)现在老师检查大家认读的情况,请这一横排的同学开火车读词语。(3)齐读。
4、开火车读课文。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读课文质疑。
板书学生的问题:为什么我也要成为一棵树?(板书:长成树?)
2、默读课文,找关键句。
老师: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找到最关键的句子,画上横线。
3、交流句子。
(出示:这是一棵普通的树。这是一棵鸟树。这是一棵花树。这是一棵果树。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老师导读:通过读这些句子,我们明白了这既是一棵普通的树,也是一棵鸟树,一棵花树,一棵果树,还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4、自由品读课文:你最喜欢它是一棵什么树呢?找到相应的那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5、赏读交流:学生汇报,老师指导朗读、理解。教学时老师可在每一段里有所侧重,如:
(1)学习第3自然段。①指名读,说感受。
②老师引导:多可爱的鸟树啊,来欣赏欣赏吧。(出示:树,鸟儿飞来,停在树上,歌声清脆)
③师:喜欢吗?为什么?(鸟儿在飞着,好像欣赏以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④男生齐读。
(2)学习第4自然段。①指名朗读,谈感受。
②老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棵美丽的花树吧。(出示)你看到了什么? ④女生齐读。
⑤引导理解:你从“灌满、染香”读懂了什么?(3)学习第5自然段。①指名朗读,谈感受。
②老师,听出来了,它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果实,这果实就是——圆圆的小粒粒。
③(出示:果实)瞧,这串串小汤匙里盛着什么呀?全家人吃得怎样?
④指名赏读句子。(出示:“妈妈把它们摘下来,炒熟了,全家吃得香甜香甜,乐乐呵呵。”)
⑤给“乐乐呵呵”换个词,使意思不变,理解感悟词语。(4)学习第6自然段。①指名学生读。
②老师引导想象说话:听着他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作者在树下和小伙伴快乐地跳绳,做功课。你呢?谁来接着说?
③引导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现在我们就是这棵树了,夏天来了,一起撑开绿色的大伞吧;冬天到了,抖落下身上的树叶上吧。
④问:它真的会撑开大伞,抖落树叶吗?(当作人来写,表明作者十分喜爱它。)
(5)学习第2自然段。
①老师问:想知道老师喜欢它是一棵什么树吗?(师范读该段课文)②引导理解感悟:我喜爱它,它那么普通,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管在什么环境,它都能生长,我喜欢它。
③引导思考:可是,它真的普通吗?你们说梧桐树带给我们的好不好,多不多?(板书:又好又多)
四、反馈问题,赏析文中难句。
1、现在你懂得了为什么说我家里有四口了吗?
(引导理解:天天看到,和它朝夕相处,就好像是家中的一员了。难怪我们一家和它分不开了。难怪“我”把它也看作了家中的一员,觉得家里有四个人了。)
2、激发学生想象:就要离开了,“我”想对梧桐说些什么?(出示:梧桐树啊,虽然我不能把你带走,全我会常常想你的,因为你活在我的心里了。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
师:树怎么会活在我的心里呢?现在你就是小作者了,请闭上眼睛,想想这棵可爱的梧桐树吧。(出示:优雅的音乐)
师:你刚刚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说感受。
3、最后,作者深情地写道: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你懂得了吗?和小组同学谈谈你的感受吧。(完成板书)
4、马上要就分别了,作者和它深受的这棵树是怎样依依惜别的,你能说说吗?
五、拓展升华,总结下课。
1、我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舍不得这棵树了。因为这是一棵鸟树,给我们带来了动听的音乐,所以我们舍不得它。同学们,你还知道作者为什么舍不得这棵树?(学生接着说)
2、是的,这就是作者舍不得门前这棵普普通通的梧桐树的原因。让我们再汇合怀深情说出作者心中的这句话吧。(师指课题,学生齐读)
3、老师小结:同学们,门前的梧桐树是如此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与“我”结下了浓厚的友谊。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树清寒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真诚地爱护它们,和谐相处吧。因为它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最亲密的朋友!
4、听听人们对大树的赞美之歌吧。(音乐:《好大一棵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回顾上节课所学。
3、指名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全文。
二、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每个字的。重点指导:
娇:形声字,注意和“骄”的区别。普:上面是八笔,不要丢了上面的点和撇。梧:注意是第二声,不要读成了第三声。
染:上面是三点水和“九”,不要写成了“丸”。匙: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匕”,不要写成了“七”。
浇:注意右边的上面没有一点,可以和“晓、烧”等字对比学习。
三、体会课文第2-6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1、指名朗读第2-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2、小组讨论:说说社一句话在这一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3、交流:它们都是各自然段的总起句,能使读者很快知道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4、仿照句式说一段话。
这是一棵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放手练习写一段话,第一句是总起句。
6、交流指导。
四、指导背诵。
1、朗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段都写了什么?
2、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3、教师引导背诵课文。
4、指名背,全班背。
第四篇:舍不得这棵树反思
《舍不得这棵树》教学反思
钟军清
一、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一个重点句,“梧桐树啊!虽然我不能把你带走,但是我会常常想你的。”让学生反复诵读这句话,通过一次次的诵读,把梧桐树的形象深深印有学生的脑海中,同时语言、情感也深深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为学生后来的悟情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二、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课文3—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心里自由、阅读自由和畅想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我没有让学生照课文的顺序来学习课文,而是学生讲到哪里,就学到哪里。使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三、采用情境还原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多处采用情境还原法,注意及时调动学生的想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之中,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我适时地把握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对课文主题进行升华。
五、进行读写结合
根据新课标里对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规定,在阅读教学中要侧重于写作知识的渗透与能力的启蒙性实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还进行了读写结合。在引导学生认识总分结构后,还及时引导学生用总分结构说片断;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知识的外延,语言的再创造,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写片段的过程中,没有设计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坡度练习过程,在指导学生用填空的方式写完总分结构的片段以后,可以多设计几个题目,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联系写一写。
2、有时候教师有些太强势,没有充分放手给学生。
第五篇:《舍不得这棵树》课堂实录
《舍不得这棵树》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第3—6自然段,每段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领悟“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这句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舍不得这棵树的 原因,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一起来分享作者与梧桐树的深厚友谊,学习和懂得追求梧桐树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身边花草树木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舍不得梧桐树的原因,体会其热爱梧桐树的深情,懂得欣赏树默默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
1、体会第2-6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因为你活在我的心里了”这句话所含的深意。
3、领悟“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从小到大见过很多树,谁来画一棵? 2 指名上黑板画树。
二、质疑导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师:要搬家了,我最舍不得的既不是友好的邻居,也不是儿时的玩伴,而是门前的这棵树,(板书课题:舍不得这棵树)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
2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鸟 花 果 有灵性)
4、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生:3-6自然段每段开头都有。师:像这样在一个自然段开头有一句概括这段大意的句子,叫总起句,也叫中心句。
三、品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师:看课文3-6自然段,你最喜欢它是一棵怎样的树?找到那一自然段,仔细读,和同桌或前后的同学说说你喜欢这一段的理由。交流学习3-6自然段。
第一、“鸟树”
1、你喜欢这是一棵什么树?
2、课件出示“鸟树”,看这棵鸟树,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你能读出对这棵树的喜欢吗?
3、你觉得他读出对树的喜爱了吗?你还能读出不同的体会吗?
4、从他的朗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对树的喜爱;愉快的心情;鸟树的热闹)
5、请男孩子们齐读这段,读出鸟树的热闹,读出对这棵树的喜欢。
第二、“花树”
1、你喜欢这是一棵什么树?
2、课件出示“花树”,你为什么喜欢花树?谁还有不同的理由?说的真好,读这句话:到了花开季节,那黄绿色的花儿挂满枝头,淡淡的清香,灌满了我家小屋,染香了家里的每个人。
3、淡淡的清香灌满了我家小屋,染香了家里的每个人(给灌满和染香打上点)。孩子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屋子的小主人,正在窗前写作业,忽然,一阵风吹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像水一样灌满了你家小屋,屋子成了一个大染缸,你和你的家人都被染香了。你闻到香气了吗?(好香,真舒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齐读这一段。
第三、“果树”
1、你还喜欢它是一棵什么树?
2、出示果树,瞧,这是一棵果树。看到它你想说什么?
3、这满树的果子真可爱,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秋天,它捧出串串小汤匙儿,里面盛着圆圆的小粒粒。(出示课件)同学们,这句话中的小汤匙儿指的是什么?(梧桐果子,多么形象的比喻)梧桐树真的会“捧”出果子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写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了。)读好这句,体会拟人句的妙处。
4、这满树的果子味道怎么样呢?爱吃果子的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这段。、第四“有灵性的树”
1、有谁喜欢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2、什么叫灵性?它的灵性体现在哪里? 是啊,夏天我们需要阴凉,它就长满绿叶,为我们遮挡烈日;冬天我们需要阳光,它就掉光叶子,让阳光普照,这本是树的自然规律,可是作者太喜欢这棵树了,把它写成像人一样,会替别人着想,多么善解人意,多么有灵性啊!这样的树你们喜欢吗?齐读这一段。
第五 升华。
1、这样的一棵鸟树,一棵花树,一棵果树,一棵有灵性的树,它觉得平凡吗?生:不平凡 师:普通吗? 生:不普通。师:可课文第2自然段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到:这是一棵普通的树。它没有樟树那样高大,没有桃树那样娇艳,也没有银杏树那样古老。这是为什么?
2、看四种树的图片。梧桐树平凡的是什么?不平凡的又是什么? 生:平凡的是它的外表,不平凡的是梧桐树的精神。师:那梧桐树有一种什么精神?(根据学生的说话,归纳板书:不求回报,默默奉献)
3、同学们,现在明白作者为什么舍不得这棵树了吗?这棵树虽然外表普通,但它是一棵鸟树,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它是一棵花树,(让学生接着说)给我们带来了淡淡的清香;它是一棵果树,给我们带来了香甜的果实;它是一棵有灵性的树,给我们带来了童年的快乐。它从不向人类索取什么,却总是默默的奉献着,它具有高贵的精神品质。所以这棵树永远活在---------生:我的心里!
4、难怪作者在结尾写道“梧桐树啊„„”(引读最后一段)。
5、对于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 “我也要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是想变成一棵树吗? 联系全文,和同学讨论一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 不是,作者是想成为有梧桐树精神的那种人。
生2: 作者想做一个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6、师:是啊,作者并不是真的想成为一棵树,而是要像这棵梧桐树那样,做一个给人们带来好处,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人。
7、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关于树的故事,题目叫《爱心树》,我们一起来听听。(放故事课件:爱心树。师配乐朗诵。)
2、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故事中的“我”太自私。生:这棵树太伟大。生:这棵树好可怜。
3、故事中的这棵树和我们课文中的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4、同学们,老师也希望你们学习梧桐树默默奉献的精神,像作者一样“长成一棵树,一棵会走路的树”,一棵参天大树!最后,让我们读一读人们对梧桐树的赞美。(出示《赞梧桐》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六、板书设计
舍不得这棵树
果
鸟 无私奉献
有灵性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