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但冷静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是在“改革”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充当了知识的“传递者”还是知识的“引路人”?学生的学习是真的“主动”了吗?我们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收获”成正比了吗?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改变,教学设计中“定”的东西太多,它成了我们课堂改革中的累赘和束缚。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问题设计中问题太“固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根本反应不过来,一副茫然失措的样子,或者是应答如流;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如果学生回答的内容在教师教学设计之外,教师就不断地引导、纠正学生的思维,让他回到自己的设计上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当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我们大多以“今后会讲、高学才学”等语言来搪塞过去。诸如此类的现象还很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太“固定”,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在教学中去发现学生存在的真正问题并加以解决。其实我们不也如此吗? 我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最基础的基础是博览丛书,至少与该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必须掌握,这不至于总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也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设计更多与此相关的问题,但注意弹性把握,太难学生会茫然,太简单学生学生应答如流也没意义。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过多引导,要给足够的时间。不要老想牵着学生鼻子走,可放手让她们去驰骋。
2.教学设计中方法太单一,不新颖。
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太单一,如老都是讲授,讲练结合,实验,学生讨论,小组竞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的方法更该多样化。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竞争意识。因此我可多法同时应用。如提出一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多组竞赛,再全班探究问题所在。使课堂轻松愉快。3.教学步骤不多样化
教学步骤不多样化,特别我们学校,教案本学校固定,必须按学校模式书写。开始一定是学情分析,然后三维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引言,教学步骤,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辅导。无聊。
我认为应放手给老师让我们教学设计多样化,不是为应付学校而准备。我认为针对不同课题步骤可适当调整。
第二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实现教学目标这个核心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有密切的关 系。通过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就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以下浅析: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偏重于教师的教
由于理解上的片面,或者是传统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建立在以教为内容的基础上。如:“通过分析,使学生懂得„„”、“听录音、看图片,让学生„„”等。这类目标的设计,主要是从教师如何教着手的,它显然背离了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这一中心。“教学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目标,表现为教师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终结行为的变化,或者说它着眼于教而落脚于学。”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通过本文的教学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使学生会做什么,而并非是教师怎样去教,教什么。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等同看待
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教学要求则是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实现。很显然,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并非一回事。在教学要求上,教师可就“如何教”设计自己的方案,以实现教学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而教学目标是“应表述通过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发生什么变化”,往往要求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应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的联系与区别,不能“喧宾夺主”。
三、“三个维度”和“三个方面”混淆不清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建立在“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而在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更倾向于从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阐述。
四、重结果,轻过程。
五、重教材,轻学生。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昕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视听心理 想象力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设计对现代教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多媒体的运用没有选择性、重技而轻教、使用过于死板等妨碍了教学。应用视听教育理论注重视听结合的生理、心理效应,强化多种媒体学习资料的优化设计,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媒体组合形式等这些特点有助于促进多媒体教学设计,达到教学目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开始的计算机模拟演示到后来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现在多媒体教学设计已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各科能力素质的有效手段。
一、多媒体课程及其教学设计的内容
多媒体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多媒体课程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多媒体课程内容是多媒体课程实现的基础,因此,其内容的选择要从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学科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四个方面考虑,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能力和多媒体课程的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创新思维,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多媒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多媒体的运用没有选择性
不加选择使用多媒体,往往无法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语文课程多媒体设计中,简单使用多媒体会钝化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学习《听潮》一课时,教师把抽象的文字幻化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表面看把学生带进兴奋愉悦或愤怒悲哀的情感境界,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感染和共鸣,实际上,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反而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这样就把文学鉴赏最重要的素质—想象力的发展潜能大大压抑了,这实际上是简化了文学鉴赏的过程,不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而教师把课文分段朗读给学生听,读“大海沉睡图”这一画面时,就以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并且带着丰富的联想,学生读着仿佛也进入海的酣梦这中;读“涨潮达到高潮”这一画面时,就应该情绪高昂、语气急促、语调高亢,想象海浪阵阵拍打岩石的动态声响,想象千军万马激战的情景。这样,学生各自以不同的理解在心中构建一幅符合自己想象的画面,学生的想象翅膀真的飞起来了,情感也得到了很好的陶冶,因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二)重技而轻教
在不少学校,为了所谓提高教学质量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各种科目创促上马,即便是像体育、音乐这类充满着感性、交流和实践的科目也都迫不及待地挤上了目前尚显得呆板的多媒体教学大车。更有甚者,根本不知多媒体教学设计为何物,挂上一个不伦不类的课件或是老师讲课的视频文件,就匆忙为多媒体教学建设的成绩单上添砖加瓦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成了最可怜的人,他们吃力地学习着也许并不适合于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在付出了金钱、健康的同时,还不得不习惯于以机器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三)多媒体的使用过于死板 一些老师使用所谓多媒体教学后,讲、写便越来越少,学生无法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受不到极富人情味的手把手教学,看不到活生生的、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容,享受不到老师的语重心长,只剩下了冷冰冰的、不断刺激着眼睛的显示器。这难道是未来教育最佳方式吗?
三、促进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策略
1.充分发挥视听教育理论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视听教育理论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的刺激和被灌输知识,而应当是信息的主动加工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而且知识的构建应当是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应与视听心理学相结合。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情境,能提供有利于协作的学习的交互式学习坏境,还能够提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大量资源,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2.注重视听结合的生理、心理效应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在多媒体课程设计中,一个好的音频设计往往可以把画面和声音连接在一起,增加画面的信息,烘托画面的气氛。
(I)增加动感。声音是时间的流程,它始终在动,而视觉画面可以是完全静止的,如出现一座房子的画面,一切都是不动的,当传来房子里有人弹琴唱歌的声音时,画面便立即具有了生活的动感。
(2)增加真实感。在多媒体课程中,适当加人一些生活中真实的声音效果,如翻页的“唰唰”声,走路的脚步声,敲门声等,都会给人带来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将电脑空间与人们习以为常的实际空间联系了起来。
(3)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声音往往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当需要人们注意某一点时,可以通过声音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具有许多物体的画面上,我们一方面可通过画面处理突出主体,另一方面也可以配上相关的声音突出主体。(4)联觉感应。联觉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感觉中,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即,在声音的刺激作用下,会产生视觉形象。比如,即使画面上没有表明夏天的特殊场景,只要配上烦躁的蝉鸣声就会让人联想到夏天的画面,产生热的感觉。
如果能在设计课程时恰当合理的运用这些效应,声音就不会是可有可无的不重要因素,而是整个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谈谈音乐。现在,许多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程形式中,音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因素。音乐是抽象的艺术,但她在激起人的心理反应、感情和情绪方面却是最准确和细腻的。现在的许多多媒体课程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配乐一般都比较简单也缺少变化。虽然可能在多媒体课程中并不需要像电影那样要充分调动人的感情,但音乐与画面的不协调会给人的感觉上造成不舒适。对每种视听结合的艺术来说,人们在使用和观赏时的愉悦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学生不可能喜欢这个课程,这个课程设计也必然是一个失败的设计。
3.强化多媒体学习资料的优化设计,是提高多媒体课程教学应用效果的前提条件。多媒体学习资料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就是要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出最好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具有最优的整体功能。多媒体的组合要达到最优化,关键是能否最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选用多媒体进行组合时,就必须把它放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系统中去设计、去构建,充分考虑与教学过程中的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用最优效果的媒体,从而实现多媒体的最优化组合。
实践告诉我们,能够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是使用媒体的方法,即教学设计包括软件设计的水平,而不仅仅是媒体本身。并非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必然会对教学有正面的作用,媒体的作用和效果必须通过优质的教学设计和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表现出来。优化教学设计,即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适宜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4.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多媒体课程教学应用效果的保障。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信息时代,个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而掌握获取知识的策略才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中西方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能力等方面有以下差异:中国学生严重依赖面授,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由教师高度控制,学生学习自主性较低,在学习过程上强调信息内容、看重记忆,学习动机主要受外界诱因的支配,学习效果上注重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态度,强调适应性和顺从、避免冲突、注重团结等。而西方学生不怎么依靠面授,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较少由教师控制,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能力,以深人学习为目标,学习动机更着眼于掌握导向,学习效果方面个性和自我发展,把对学习材料和老师的质疑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可见,我们要借鉴西方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方法。
5.要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媒体组合形式,促进多媒体教学设计,达到教学目标。我们一方面要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具有教强的自学能力,能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设计多媒体学习资料时,一方面要考虑本科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更适合自主学习的媒体资料,另一方面要考虑专科生的特点,将现代媒体学习资料与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注意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设计适合各符合各自特点的多媒体教学材料,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最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教学设计中提问过于简单
案例分析:有一位老师在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提问也不少,但都仅限于课文上原字原句,如:描写石拱桥用了哪些词?哪段描写赵州桥的方位,桥的特点是什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比,哪个更复杂?张嘉贞从什么角度进行评价的?回忆一下课文《桥之美》吴冠中在课文提到了什么桥?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些问题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没有引导、一点深入启发。学生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不用思考、不需要思维创新、更不需要讨论。教师的提问不深入,仅仅对《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两篇课文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内容提出问题,没有针对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手法等进行比较,没有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文章。一节乏味的语文课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帮助较小。
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提问技能的掌握不够,教师设置的阅读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要细心的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种阅读教学的弊端只能是灌输知识。教师讲,学生听,主被动分明,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多教师只会“教书”,却不读书。很多语文教师阅读兴趣不浓厚,紧紧围绕教材、教案、教师参考用书进行教学,完全拿来主义,不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没有广泛阅读,也没有更好的为自己充电以便提高教学质量;虽然有的语文教师也想博览群书,但是阅读的时间有限、而且很难坚持。
教学设计中缺失对课堂表现学生评价
案例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充分,甚至对学生的回答置之不理。如某位老师在讲《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老师提问学生:哪位同学能讲讲这篇曹刿论战讲的是什么内容的故事呢?学生回答:主要讲的是弱小的鲁国通过曹刿的战略方针,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老师回应:好,大家基本看懂了。那我在问问大家,这篇文言文的线索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再看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师,我们认为以故事来说,主要是先有鲁国出兵迎战开始,然后讲如何备战以及在战争中的表现和结果。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只是象征性的评价说:好,框架正确。另一个学生回答:老师,课文名叫《曹刿论战》,那么就应该以人物曹刿的行动为线索贯穿全文。简单的说就是曹刿见鲁王,得到相关资讯,然后参战获得胜利。老师回应:恩,不错。其他同学的想法呢?老师见没有同学回答,便说道:其实很简单,两名同学都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以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来分析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曹刿论战》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学生角度看,仅仅从课前预习中就能够读懂并提炼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已经非常难得,这位学生能回答出来,表明预习功课已经做得很好了,此时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予以表扬,可这位老师只是一味地走教学流程,全然对学生的回答置若罔闻,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动力,因为不管自己的回答正确与否,学习中努力与否,老师都漠不关心。评论系统的培养,也关乎到学生阅读爱好和兴趣。对于那些错误的使用评价来总结
教师忽略了评价的效应,而且没有因材施教,不重视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学生每个阶段无法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形成阅读重复或简单的填充阅读量。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屡见不鲜。存在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师在教学中热情不高,不善于挖掘课堂魅力,没有以学生为本。有些教师有着严重的类似于“官本位”心理,在从教几年之后,逐渐丧失了对教学设计创新开发的斗志与兴趣。再者,某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不够,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即会讲授又善于倾听,在倾听中促进学生高效热情地学习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学设计中不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走向形式化
在《变色龙》的教学中老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发生了儿次变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室里学生低头查找资料,教室寂静。老师再次强调,请大家大声朗读,谁来说一下一共变化了几次?还是没有人举手。此种情形下,这位来时并没有及时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而是将问题答案公布出来。接着又提问学生:同学们生活中你接触过像主人公这样变化无常,趋炎附势的人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师老师无奈的总结全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要做诚实、善良的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在面对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没有及时作出课堂调整,而是接着走上课流程,教学形式僵化,学生没有参与课堂互动,整个课堂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学到什么,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原因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不重视,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意愿越来越弱。到最后慢慢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漠不关心;有问题不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反思。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直接把答案强加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赏析文章的机会,导致了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不用说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了。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那些固定的阅读知识,其教学方法单一,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李镇西的教育观,既来源于中外先贤的思想养料,又深深地植根于其语文教育的实践土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阅读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字、词、句,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李镇西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具体知识,而是要通过阅读,使学生形成一种阅读观念和阅读态度。因此,其教育思想在阅读中的体现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加讨论、质疑、辩论、自学等环节,使语文教学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讨论和交流的场所,弱化教材和教师的知识霸权,凸显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李镇西看来,民主的教学氛围就是课堂上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他把师生之间课堂上的“共享”作为师生关系的新境界来追求。他非常推崇“共享式”的课堂师生关系,把这种教学过程比喻为师生共同品尝和享受美食的过程,“在愉快地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1这种共享式的师生 关系,已成为李镇西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且从其教学实践中撷取两例: 例一:李镇西在上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时的“开场白”: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这篇文章咱们怎么学呢?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是自己读,有什么感悟,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交流、分享。李老师呢,和你们来作一些探讨,也和大家分享。”这简短的“开场白”中,李镇西使用了“一起”、“咱们”、“大家”“交流”、“分享”等词汇,让学生感觉“不分你我”,是与他们平等交流,很自然地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二:李镇西执教朱自清的《冬天》一课时与学生问答的一个片段: “好,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谈谈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好吗?”我对全体学生说道。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动:‘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我感到这句话特别温馨!” “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呀!”我情不自禁地说道。学生们和全场听课的老师们都大笑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也特别喜欢这一句!好,咱们握握手吧!”我走上前去,和这位同学紧紧握手:“这叫共享!”全场鼓掌。这位女同学继续分析道:“虽然是在冬天,他们住的地方人也少,冷清,但一家人却,却„„”可能因为紧张,这位女同学竟然说不下去了。“好,请坐下,你不用说了。”我充满理解地对她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可是她居然并没有坐下,而是补充道:“还有一句,我也很感动:‘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屋子虽然简朴,但很温暖!” 我鼓励她说:“很好,很好!这位同学非常会鉴赏!”
以上可见,李镇西在课堂上使用的多是热情、鼓励的语言,简单、清晰、充满感情,极具亲和力,使学生感到师生之间真正的平等,也使学生在一种颇具“安全感”的氛围中学习,可以使身心放松,使思想的河流自由地流淌。这种课堂教学氛围,启发了学生的心智,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是李镇西语文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动体现。
第五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这样说,主要指语文课所花的时间,师生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能力还不成正比,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的原因,有语文课程复杂的原因等等。在这里我们找找自身的原因。就阅读教学来说,一个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一个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另一个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把课文都讲“肿”了。我们的阅读教学还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兴趣;还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势必削弱了语言文学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同时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二)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忽视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发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有的课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一味追求“创新”,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的识字任务都完不成,连短短的一篇课文都读不熟;有的课,生字还没有掌握,课文还没有读熟,就让学生漫无边际地想象,还有的课不以教材为依据,不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任学生高谈阔论,不着边际,凡些种种,看似创新,其实不然,这种没有语文基础的创新,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长久的,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培养,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活动化,提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够到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和盲目模仿等原因,教学中盲目活动的现象有所增加,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没有活动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活动越多越好。如:有的教师一节课内让学生唱唱跳跳四五次,且都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有的课,一节课安排八九次讨论,而内容都是极其简单的问题,学生本来不感兴趣,也无法展开讨论,造成时间浪费。应该说任何形式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再好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脱钩,都是得不偿失的。的确,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学习“景”字的教学来谈谈这一问题。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执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老师出示生字“景”,学生讨论后交流识字方法。
生1:日加上点横头加上口再加上一个小字。
师:很好!
生2:日字头加上北京的京。
师:真棒!
生3:我给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小朋友叫京京,在太阳底下晒太阳。”
师:不错。刚才这些同学都说得不错,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识记“景”。
在本案例中,教师把提倡识记方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记就怎么记”,以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记法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学生的记法就要“尊重”,这样就是“自主”。我认为,提倡识记方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但又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引导:“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记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等。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记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记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谈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此外,在案例中,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很好!真棒!”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分等,而是有效地促进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案例中学生的回答都是正确的,但是显而易见第三位学生的发言更能促进学生的形象记忆,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一点,更有效的评价学生、鼓励学生。我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
(三)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考试、评价原因,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把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上,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受到了忽视。不少教师认为读写是“硬”任务,课标有要求,课本有任务,学校有考核,完不成任务,考不出好成绩向谁都不好交待。至于“口语交际”是“软”任务,反正考试考不到,练不练无关紧要。对于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以点带面,“蜻蜓点水”带而过。这种形式主义影响了小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与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因而,大部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仍然是低水平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敢说、不会说、不爱说和不善说。而习作教学有不少教师这样认为,在考核时只是亏好不亏赖,也就使部分教师对习作缺乏有效地作前指导和具体的讲评,所以,语文教学的内容只集中在阅读教学、识字教学上,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大缩水,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四)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课改以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不能把语文课定格在语文书本世界里,要与其它学科及生活、社会加深联系,语文学科必须从封闭走向融合,学科本位现象必须改变,但是如果这一问题的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有些语文课用一堂课的时间画一幅关于课文的画,甚至有的教师把语文作业本当成了图画本,每次作业都要配上图画。又如,有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用了十几分钟来折纸船。这些方法颇具有改革意识,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我认为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其它课,更不能上成大杂烩。我们学习语文,主要是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也就是着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融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学语文、用语文,而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上一些其它学科的任务。
(五)教学方式转变了,双基落实不到位
1、识字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居高不下。学生书写不够规范、整洁,中、高年级学生作文中,错别字现象严重,教师对识字、写字的强化训练不够。
2、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倾向,好像一提到“淡化”段的训练就理解为“不要进行”段的训练。这种认识是欠妥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就应该包括理解段的能力。我们知道如果不理解每段的内容、层次,就难以理解全篇文章。而且,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这也是一种阅读能力。
3、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注意渗透写作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不到写的训练。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都不让学生去感悟。认为“淡化段的训练”也就是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致使学生作文能力有所下降。
4、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们很茫然。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依据教材、教参把课文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一层面上,却不能从课文中提炼出重点字、词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六)教学观念滞后,课堂教学沉闷
目前,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上课的第一任务是执行教案,并且一个个预先设计好的情节不停地问,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逐一说出提纲中预拟的字眼,实际上是让学生“猜”教师手中的底牌,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实在说不出,最后还是由教师一锤定音,教师问完了,教案设计的“板书提纲”,便一字不落地搬到黑板上。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创新意识,老师宁愿上去上一堂平平常常的错漏不多的课,也不愿上一堂有创意的耳目一新的但有可能失败的课,教师如此,学生亦然,自己没有十分把握,不敢回答问题,宁肯重复别人的发言,也不敢冒一下“危险”,更不敢力排众议,独树一帜。
(七)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