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0:2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

第一篇: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

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文学史教学。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形成了繁花似锦、色彩绚丽的艺术园地,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

目的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审美素质。

本课作用教材: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总学时:54学时。周学时3。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通过系统地介绍秦汉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文学样式,使学生能认识并牢固掌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熟识此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并为此后其他阶段文学史的学习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第二编 秦汉文学

学时 :20学时 概述(1)学时

(一)社会历史概况 秦王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西汉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

(二)文学概况

秦代的《长城歌》。李斯的散文。汉代的乐府民族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创作得到高度发展。赋是汉代重要的文学样式。

在先秦散文的基础上,在汉代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代表传记文学高峰的司马迁《史记》。其他散文。

第一章 汉代乐府民歌

教学目的:掌握汉乐府艺术精神 学时分配:5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关于乐府及乐府诗

“乐府”涵义的演变。汉代乐府机关的设立和任务,汉代乐府民歌的采集、整理、流传。《乐府诗集》的分类和对民歌的保存。

第二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社会生活的实录:百姓的痛苦,爱情婚姻悲剧,市民的不满与反抗。

(二)人生问题的探索:生死问题的思考,人生价值的探索。

第三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一)叙事诗的大量出现和诗中叙事成分的比重加大。

(二)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对话的独白。

(三)形式比较自由。

(四)语言质朴、简炼。

(五)用对话来塑造任人物。

第四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精神。

(二)新诗形式。

(三)艺术技巧。

(四)叙事艺术以及杂言体的形式。

第五节 作品选讲

重点分析《东门行》、和《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上邪》、《有所思》 略讲《平陵东》、《妇病行》、《古歌》、《悲歌》、、《上山采蘼芫》《陌上桑》等。

第二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与《古诗十九首》

教学目的:了解五言诗的发展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歌谣。五言诗进入乐府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

(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题目、作者、时代。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文人的感伤与困惑,文人精神世界的写照。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典故入诗,情与理的结合。

(四)《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及影响。

(五)作品选讲:

重点分析《行行重行行》、《庭中有奇树》、《冉冉孤生竹》和《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

略读辛延年的《羽林郎》。

第三章 汉代的辞赋

教学目的:了解汉赋的体式及文精神 学时分配:3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关于汉赋

(一)赋的起源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和诗经、楚辞的关系。

(二)汉赋的发展变化

汉赋的发展经历了骚体赋、新体赋、抒情小赋。汉赋的发展变代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

(三)汉赋的特征及其影响

内容贫乏,文词繁琐,极尽铺张扬厉,以歌功颂德为主旨是大赋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作品选读

重点介绍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赵壹的《刺世嫉邪赋》为例,比较说明汉代大赋和抒情小赋有何不同之处。如何正确评价汉赋?

第四章 汉代的政论文

教学目的:了解汉代政论文的特征 学时分配:1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汉代政论文概说发 第二节 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

简析贾谊的《过秦论》(上)

第五章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

教学目的:掌握司马迁的人格和《史记》、《汉书》传记文学的特征。学时分配:7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创作

司马迁绍出游和“李陵事件”及《史记》的写作过程。重点介绍出游和“李陵事件”及《史记》的写作过程。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在一定程序上反映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某些真实情况。充分肯定了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揭露鞭挞了最高统治者的凶残暴虐、贪婪狡诈和庸俗无赖。

(三)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人物的优良品德予以热情讴歌。

(四)在一定程序上否认天命,同时也强调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

(一)能抓住带本质意义的典型重大历史事件,选取这些事件,写出人物在当时的作用,也表现了人物性格。

(二)善于运用“互见法”。

(三)善于通过琐事来刻划人物。

(四)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五)精粹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雕塑感。

第四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

《史记》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影响。鲁迅先生盛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对古代诗歌,尤其是戏剧、小说、散文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第五节 作品选讲

重点分析《李将军列传》、《魏其武安候列传》

选读《陈涉世家》、《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等作品。

第六节 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生平和《汉书》的创作。

(二)选读《苏武传》、《李夫人传》、《霍光传》。

第三编 魏晋六朝文学

学时: 34学时

概 述

(一)社会历史概况,思潮与文学.魏、蜀、吴三国鼎立,司马迁建立西晋。十六国混战东晋。南朝和北朝。杨坚建立隋朝。南北朝复归统一。魏晋玄学与文学.佛教与佛经翻译与文学.(二)文学概况

建安文坛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

正始文坛的阮籍、嵇康基本继承了“建安精神”。

两晋诗坛的形式主义词风。

陶渊明的“田园诗”开辟了一代诗风。

鲍照和 七言诗的确立。

新体诗的产生。

南北朝乐府民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庾信。

汉赋之后,这一时期辞赋有新的发展。骈文的盛行

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轶闻锁事小说的产生。

文学批评的空前繁荣。

第一章 建安文学

教学目的;掌握建安文学的特征,体会建安文人建功立业的精神。

学时分配:5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关于建安文学

介绍建安文学的盛况,建安文学的特点,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三曹

(一)曹操

曹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用旧题乐府写时事,抒写自己的人生抱负,反映汉末社会生活,是“建安风骨”的集中体现。

曹操作品选讲

分析《步出夏门行》二首《观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对“酒当歌”)。

(二)曹植

曹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人生的巨大变差,五言诗的逐渐成熟,诗歌意境的出现,比兴手法的熟练应用,建安风骨的最高成就。

曹植作品选讲

分析前期代表作《白马篇》和后期代表作《野田黄雀行》 选读《步登北邙坡》、《美女篇》、《赠白马王彪》、《洛神赋》

(三)曹丕

曹丕的诗歌创作,七言诗首次在文人手里的创作。曹丕作品选讲

简析七言诗《燕歌行》其一

第三节 建安七子

(一)王粲

1、王粲的生平和创作,现实主义的诗歌。

2、王粲作品选讲 分析《七哀》其一(“西京乱无象”)选读《登楼赋》

(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第四节 其他作家诗文

蔡琰的《悲愤诗》 选读:诸葛亮的《出师表》

第二章 正始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正始文人的苦闷情怀。学时分配:3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关于正始文学

第二节 阮籍、嵇康

(一)阮籍与稽康政治态度及文学创作,社会黑暗与文人的韬光隐晦,巧妙的比兴象征与对现实的曲折反映。

(二)阮籍与嵇康的作品选讲

分析阮籍的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驾言发魏都”、“一日复一夕”)。选读嵇康《幽愤诗》、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

第三章 西晋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西晋文学的概貌,掌握西晋文学雕琢的特点。学时分配:3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西晋文学

第二节 陆机

第三节 左思

第四节 刘琨

第四章 东晉文学

教学目的:了解东晋文学玄言的特征。学时分配:1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郭璞及其《游仙诗》

第五章 陶渊明

教学目的 掌握陶渊明淡泊情怀和诗歌淳厚平淡的特征。课时分配:7 教学环节:讲课

第一节 陶渊明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一)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

(二)在黑暗动荡时代,陶渊明怀着济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年仕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诗作主要写于归隐之后。

(二)田园诗多方面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归隐后的生活,主要反映了诗人鄙弃官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也以幻想“乐土”表示了对战乱贫困的封建社会的抗议;反映出希望用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四)陶诗也表现 了一定消极思想。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陶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了平淡与淳美统一的艺术风格。

(二)情、景、理的合谐统一。

第四节 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一)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二)陶渊明蔑视宝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作家树立了榜样。

(三)“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

第五节 陶渊明作品选讲

分析《归园田居》三首(其

一、其

二、其三)、《饮洒》二首(其

五、其九)《归去来兮辞》并序《读山海经》(其十)、选读《移居》二首(其

一、其二)、《乞食》、《咏荆轲》、《桃花源记并诗》 第十一章

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

汉代诗歌可分为民歌和文人诗歌两类。民歌中以乐府民歌最重要,文人诗歌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第一节

汉乐府民歌

一、乐府的含义: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最早设于秦朝。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至建安,有古题乐府;至唐,又有新题乐府。

二、乐府诗的分类: 据《乐府诗集》(这是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宋人郭茂倩编。该书从上古至唐,五代的乐府诗按所用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其中保存下来的汉乐府民歌约有四十首左右。)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等12类。其中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之中。

三、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反映了劳动人民的饥苦与统治阶级的横暴奢侈。如《平陵东》描写了“义公”(好人)被官吏勒索“钱百万”和“走两马”,弄得倾家荡产,反映了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掠夺的情景。《妇病行》叙述妻死儿幼、丈夫和孤儿饥寒交迫的悲惨情况,深刻地反映广大人民贫病交困的生活惨状。《东门行》写一个城市平民为贫困所逼迫、不得不铤而走险反抗的情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怨恨和反抗情绪。

2.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十五从军征》写一个老兵“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回乡后却是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饮马长城窟行》描写闺妇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也表现出人民对征役的厌恶憎恨情绪。《战城南》则是一篇诅咒战争的诗歌。

3.反映了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如《有所思》、《上邪》、《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等。

四、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叙事生动。

汉乐府民歌最主要的特色是长于叙事。《汉书·艺文志》说汉乐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过叙事表现情感。较之《诗经》的叙事诗,汉乐府民歌已出现了由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作品,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对话,故事性、戏剧性增强了。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汉乐府民歌叙事生动活泼,善于铺陈、渲染气氛,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2.人物形象鲜明。

汉乐府民歌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陌上桑》中罗敷与使君的对话,表现了罗敷的聪慧、机智、勇敢、高傲和自尊的性格。

3.句式自由、变化多样。

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出现了一些杂言体作品,另外汉乐府也新创了一些五言体,如《陌上桑》就是一篇相当完美的五言诗。

4.语言朴实凝练,长于叙事言情。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饱含感情。明人胡应麟说:“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诗薮》卷一)如《孤儿行》通过叙述孤儿孤苦伶仃的惨状和备受兄嫂的虐待,字字血,句句泪,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五、《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中的双壁。前者嘲笑和鞭鞑上层人物的荒淫与无耻,歌颂人民维护自己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凛然正气,颇有喜剧的意味;后者产生于汉末社会动荡,礼教束缚松驰的时代,表现人民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叛逆精神和反抗的失败,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一)《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通过生动的叙事,塑造了罗敷这样一位美丽、坚贞、聪慧的古代劳动妇女形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方法上。诗中先铺张描写了罗敷采桑器物和发型、首饰、衣着之美,铺张地描写了男人见到罗敷时的种种倾倒情状,从侧面烘托了罗敷惊人的容貌之美。接着又描写罗敷拒绝太守调戏的言行,表现罗敷内在的精神品质之美。这里主要用了罗敷的语言。罗敷不仅拒绝了太守的调戏,而且用“夸大”的方式拒绝,表现出罗敷的高度聪明智慧。诗中对罗敷虚拟的“夫婿”多角度地铺张描写,既衬托了罗敷的高傲、自尊,也足以使太守自惭形秽、深感扫兴。从这首诗看出,汉乐府民歌叙事写人,不仅喜欢铺陈,善于运用对话,也善于侧面描写。其次,这首诗带有幽默情调,具有喜剧色彩。如诗中写男人的倾倒情状,罗敷对太守的嘲弄奚落,就带有喜剧色彩。再次,这首诗的结构是截取事件发展最富于戏剧性的一段情节作横向展开,在人物冲突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思索。

(二)《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产生于建安末,以事实为基础创作而成,此诗长期以弹唱形式在民间流传,流传有三百年多,其间留下民间诗人不断加工的痕迹。其定型之作,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353句,1765字,是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主题思想: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的美好情操和反抗封建恶势力的创造精神,并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

艺术成就:

1.塑造了刘兰芝极其完美、又极具性格的悲剧形象。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但同时又具有当机立断、永不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最后以死捍卫尊严,捍卫婚姻的纯洁和自由。表现了她的不妥协精神。刘兰芝的倔强性格和不妥协的精神使刘兰芝成为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与其同时,诗歌也刻刻了焦仲卿软弱、胆小怕事、屈曲求全的个性;而反面人物焦母和刘兄,则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他们性格也各具个性,焦母重在专横,而刘兄则较势利。作者塑造人物形象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首先通过极富人物个性的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长诗的三分之二是由对话组成的。兰芝与仲卿的对话,对于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自不待言。就是次要人物,三言两语,也颇能传神。如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忌得自由?”专横跋扈,凶神恶煞,跃然纸上。而刘兄:“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嫌贫爱富、巴结权势富的市侩嘴脸,令人憎恶。其次,通过人物行动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如用“捶床便大怒”写焦母的泼辣,用“大拊掌”写刘母的惊异和心灰意冷。写兰芝的“严妆辞别”,表现她不卑不亢的倔强性格。其三,利用环境和景物描写作衬托、渲染。如写“兰芝”的严妆和太守迎亲一段,采用铺叙手法,突出兰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和对爱情的忠贞。最后,诗歌运用一些抒情性穿插来深入刻画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渲染了这对夫妻被迫拆散后恋恋不舍的悲剧气氛。

2.采用双线推进的复线交叉结构。全诗分四段,第一段为辞归,第二段为送别,第三段为逼婚,第四段为殉情。其情节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组成,另一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不仅如此,诗的前半部作者把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深情厚爱交织在婆媳关系中,冲突以兰芝的自求遣归而告终,宣告了封建家长制的胜利。诗的后半部,以县令、太守的相继求亲,主簿、郡丞的巧言为媒,刘兄的趋炎附势逼迫兰芝改嫁,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了宗法社会本质特征的典型环境,从而具有更深刻思想性。

3.结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使现实主义主题向理想升华。梧桐松柏,交枝结叶,鸳鸯相向和鸣,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象征着真挚的爱情不朽。这是对叛逆的歌颂,对斗争的鼓舞,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4.语言风格为自然、朴实、流畅、保留着鲜明的民歌色彩。

六、汉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乐府民歌在文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特别是对后代诗歌产生着巨大影响。首先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建安作家“借古题写时事”的古题乐府;杜甫“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白居易“诗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都是对这一创作精神的继承。

其次,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增强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力。特别是五言体诗对末建安五言诗的产生,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许多借鉴。

第二节

汉代文人诗歌

一、庙堂诗歌

西汉及东汉中叶以前,文人诗歌多为帝王政治、宗教活动而作,所以内容上多为颂美之辞,注重风格典雅,很少个人抒情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唐山夫人《房中乐》与司马相如等人的《郊祀歌》。

二、楚歌诗

东汉中叶以前,作者抒情言志,多用楚歌诗,这类作品留存下来的不多,篇幅较小,但成就不低。最为著名的有项羽的《垓下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诗歌慷慨激烈,一腔悲愤,震憾人心,有力地表现了项羽在四面楚歌、英雄失路的情况下面对心爱的马匹和爱妃难分难舍的痛苦心情。诗歌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而悲壮。刘邦《大风歌》,则是刘邦经过楚汉战争和平定国内叛乱后回归故里时,情不自禁的歌咏:“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有得天下后的踌躇满志,又有固守天下的焦虑,直抒情怀,毫无掩饰。任昉说:“汉祖《大风歌》汪洋自恣,不必三百篇遗音,实开汉一代气象,实为汉后诗开创。”(《文章缘起》)汉武帝《秋风辞》,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融情于景;抒发百年之幽思。王世贞说:“汉武故是词人。《秋风》一章,几于《九歌》矣。”

三、文人五言诗的产生

五言诗产生于东汉,它是在乐府民歌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存文人五言诗最早的作品,是班固的《咏史》。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本无文”(《诗品序》),缺乏形象性。说明文人初学五言新体诗,技巧还很不成熟。文人五言诗从东汉末年开始形成气侯。张衡、秦嘉、徐淑、赵壹均有所作。模仿民歌最为出色的则为辛延年《羽林郎》和宋子侯《董娇娆》。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它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趋向成熟。

《古诗十九首》最初载于《文选》,因其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关于诗的时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目前,学术界大致认为此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大约产生于东汉末,作者是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

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清人沈德潜概括《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说:“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说诗晬语》)这些作品都为抒情诗,它的思想内容较复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等;另一类是写文人士子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充满了感伤情调。如《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生年不满百》等。《古诗十九首》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1.长于抒情,善于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两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如《迢迢牵牛星》,通篇通过假想的织女形象的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全篇都是写景,而情在其中。

2.善用比兴寄托手法,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如《冉冉孤生竹》开头即以孤竹结根泰山喻女子托身君子,以“兔丝附女萝”喻女子之依恋与柔情,为后文抒写女子的久别哀怨作了很好铺垫。《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皆为比兴,含意深远。3.抓取典型活动、典型细节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件的描绘,表现知音难遇,从而反映追求名利者的失意心情。《行行重行行》最后一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用体贴对方保重身体来表现真挚的爱。

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而又凝练,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表示相思之苦令人消瘦;“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运用叠字和由远及近的写法,使全诗的风格更加温柔宛转。总之,《古诗十九首》汲取《诗经》、《汉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换韵自然、章法重沓、长于叠字的运用,使诗歌的言情、写景、状物,无不因此生色。

《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刘勰对它作了高度评价:“观其结体散文(诗的组织和文辞运用),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情意宛转,描绘逼真),怊怅切情(深切地表达感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最杰出的)。”《文心雕龙·明诗》锺嵘《诗品》说它们:“文温以丽,意悲而远”。陈绎评价它们:“情真、景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诗谱》)这都准确地概括了它们“质朴真挚,真情流露”的特点。

第二篇:经典重读之汉魏晋南北朝专题

经典重读之汉魏晋南北朝专题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 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阅读目录

诗歌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咏怀八十二(其一)………………………………………………………………………………阮籍 孔雀东南飞………………………………………………………………………………… 《玉台新咏》 文赋

过秦论…………………………………………………………………………………………………贾谊 陈情表…………………………………………………………………………………………………李密 兰亭集序……………………………………………………………………………………………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反应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原文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①,兰泽多芳草②。

采之欲遗谁③?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⑥。

同心而离居⑦,忧伤以终老⑧。注释

[1]

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⑧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⑨还顾:回头看。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为乐曲的名称。曹操《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该篇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李白的同名诗作《短歌行》,沿袭了古老的主题,但写法上却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的艺术风格。《短歌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应用的写作方式之一,名篇很多。导读

所谓长歌、短歌,是依据曲调长短而定的。本篇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及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独运匠心,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四句一韵,由八韵组成。前两韵写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以及求贤不得的忧思。第三、四、五韵表现了诗人延揽人才,思慕贤士的迫切心情。第六韵写他亲自到田间慰问将士,表明他对延揽人才的态度。第七韵借景写情,表明诗人的忧思所在。第八韵引用典故,进一步表明他要人才贤士向他归心、助他完成大业的态度。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一共5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平淡之宗‛之称。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杂诗十二首

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其二注释译文 注释

1.【白日沦西河】太阳落山。沦,落下。西河,一作西阿。阿,山曲。

2.【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荡荡,广大。景,通‚影‛,月光。

3.【时易】时节变换。

4.【夕永】夜长。

5.【欲言无予和(hè),挥杯劝孤影】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挥杯,举杯。

6.【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掷,抛开。骋,驰骋。这里是指大展宏图。

7.【终晓】直到天亮。诗词鉴赏

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诗歌的后六句解析: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拟行路难(其四)

拟行路难,为乐府组诗名。南朝宋鲍照作。共十八首。主要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表达出身寒门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大多感情强烈,语言遒劲,辞藻华丽。有五言、七言及杂言句。原文

泻水臵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译文

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比喻人生际遇不同).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这句说,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悲愁深沉,郁结在胸,酌酒难以自宽,长歌为之断绝。满腹感慨吞声不能言,其内心痛苦可想而知。诗作风格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字词注释:

①《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

② 鉴:照。这句是说月光照于薄帷

③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④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⑤号:鸣叫、哀号。作者简介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

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嫉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诗歌译文

已经夜深了,我却依旧不能入眠(到底为什么呢),也罢,既然不能入眠索性就起来吧,弹首曲子来倾泻一下自己的心思(阮籍善琴)。

那薄薄的帷幕怎么能挡得了那一轮明月的青辉!唉,只是夜风淡淡的吹动我的衣襟(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点惆怅)。

在那广袤的原野传来孤单的鸿雁的鸣叫(作者此刻一定很孤单),惊起的飞鸟在北边树林里惊叫。

(一个人)在庭院里徘徊了良久似乎看到了什么却什么也没有看见,原来,不过是我自己的孤独让我一个人一些淡淡的伤感罢了。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基本结构

托物起兴:(第1段)

开端:兰芝被遣(第2~5段)(被逼休妻)

发展:夫妻誓别(第6~12段)(无奈别妻)

兰芝抗婚:(第13~21段)(贤妻再嫁)

高潮:双双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

尾声:告诫后人(第32段)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臵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主要人物形象

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自请遣归‛;不卑不亢、有教养,辞别归家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焦仲卿:他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懦弱拘谨、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善良孝顺,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文言文相关知识

字音

自缢(yì)于庭树

十五弹箜篌(kōng hóu)伶俜(líng pīng)萦苦辛

葳蕤(wēi ruí)自生光

耳著明月珰(dāng)否(pǐ)泰如天地

青雀白鹄舫(hú fǎng)踯躅(zhí zhú)青骢(cōng)马 腰若流纨(wán)素

赍(jī)钱三百万

交广市鲑(xié)珍 晻晻(yǎn yǎn)日欲暝 词类活用

1、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做官)

2、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3、交广市鲑珍(名词‚市‛作动词:购买)

4、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方向)

5、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6、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7、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8、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9、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10、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11、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12、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13、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伤‛,名词作动词:哀悼)

14、五里一徘徊(名词‚五里‛ 作动词:飞五里)

15、三日断五匹(名词‚三日‛作状语,隔三日)

16、自名秦罗敷(名词‚名‛作动词,取名)

17、府吏马在前(名词‚马‛作动词,骑马)

18、新妇车在后(名词‚车‛作动词,坐车)

19、逆以煎我怀(动词‚煎‛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20、贫贱有此女(形容词‚贫贱‛作名词,贫穷、没地位的人家)

21、理实如兄言(名词‚理‛作状语,按道理)

22、槌床便大怒(名词‚槌‛作动词,敲)

23、逆以煎我怀(动词‚煎‛使动,使……煎熬)特殊句式

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2.何言复来还(宾语前臵)3.誓天不相负(宾语前臵)

4.仕宦于台阁(状语后臵)5.今日被驱谴(被动句)【以‚被‛为标记】

6.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以‚为……所‛为标记】 7.杂彩三百匹(定语后臵)一词多义

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他‛;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相见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四体康且直(又;副词)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本自无教训(是;副词)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各自异(无意;助词)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若 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腰若流纨素(像;动词)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意 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何意致不厚(想到:动词)迎 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结 结发同枕席(系;名词)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遣 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十七遣汝嫁(送;动词)县令遣媒来(派;动词)会 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取” 通“娶”,迎娶

蒲苇纫如丝 “纫” 通“韧”,坚韧

摧藏马悲哀 “藏” 通“脏”,脏腑 府吏见丁宁 “丁宁”同“叮咛”,嘱咐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吾今且报府 “报”通“赴”

槌床便大怒 “槌”通“捶” 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 恨恨那可伦 “那”通“哪”

奄奄黄昏后 “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古今异义

可怜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同情,怜悯 床 古义:坐具 今义:睡觉用的家具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区区 古义:小,此指见识少 今义:数量很少,事物不重要

谢 古义:告诉 今义:道谢 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限制

纷纭 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奉迎 古义:好日子 今义:阿谀奉承 写作特色: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

二、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

三、主题钩深致远,蕴藉宽广。思想价值

《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葩,也是历史的镜子。

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这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上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造成一种语言上的生动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貌似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过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题解

《过秦论》,论秦之过也。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

鲁迅先生对贾谊《过秦论》的评价是‚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的‚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富有气势美。从内质看,述史实,渲染铺张,材料富瞻,发议论,简炼透辟,见解情微。从外形看,起伏多变,文笔放荡,论证严密,语言优美。写秦兴,气焰赫赫,不可一世;写秦亡,急转直下,迅速覆灭;最后是一锤定音,推出全文论点。读这样的文章,不仅使人晓喻历史经验教训,明白国家兴亡之理,而且为文章的磅礴气势而折服,而叹赏。(摘自《应用写作》杂志1988年第4-5期《谈论说的气势》 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xiáo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gāo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dì)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写作特色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细节的准确。

2.对比论证方法。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5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这样通过对比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字词整理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通‚纵‛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通‚崛‛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没‛通‚殁‛ 一词多义

因遗策(沿袭,动词)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聚之咸阳(到,动词)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利 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

c)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将数百之众 率领,带领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为‚奴役‛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e)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 溃败的军队

f)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固的地方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坚固的屏障

因利乘便 有利的形势 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河流)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古:继承 今:受)

3.西举巴蜀(古:攻取 今:向上抬)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5.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纳 今:给予)

6.九国之师(古:军队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7.流血漂橹(古义:盾牌今:划船工具)

8.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今:认为)

9.迁徙之徒也(古:征发今:迁移,搬家)

10.斩木为兵(古:兵器 今:士兵)

11.赢粮而景从(古:担负,背负;今:胜,获胜)

12.山东豪俊遂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13.皆明智而忠信(古:聪明智慧;今:通达事理)虚词把握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助词 相当于‚的‛ 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臵标志)

振长策而御宇内 连词表修饰关系

尊贤而重士 连词 表并列关系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连词 表转折关系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连词 表因果关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2、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倒装句

1、定语后臵:

铸以为金人十二

2、宾语前臵: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介词短语后臵: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省略句 委命(于)下吏

士不敢弯弓(射箭)而报怨

关于作者

贾生 李商隐 贾谊 毛泽东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世无伦,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可怜夜半虚前席,梁王坠马寻常事,不问苍生问鬼神。何需哀伤付一生。

陈情表

《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所属体裁——表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李密个人简介 《晋书〃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书曰:‚臣以险衅,……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

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è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鉴赏要点

1.融情于事。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县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目前。此外本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练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成语。重点字词(1)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2)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日:一天天。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在家外。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在家内。6.躬亲抚养。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闻:使……闻,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终:使……终。

3.保卒余年。保:使……保全。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夙遭闵凶。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凡在故老。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四)形容词作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远离。

2.则刘病日笃。笃: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病:生病。2.且臣少仕伪朝。仕:做官。3.历职郎署。职:任职。(3)成语

1.孤苦伶仃2.茕茕孑立3.形影相吊4.急于星火5.日薄西山6.气息奄奄7.人命危浅8.朝不虑夕9.结草衔环10.乌鸟私情11.皇天后土(4)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臵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宾语前臵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慈父见背

(三)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

(四)省略句

1.拜臣(为)郎中 2.且臣少仕(于)伪朝 3.但以刘日薄西山

(五)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5)重点虚词

以:(1)臣以险衅 以:因为

(2)臣以供养无主 以:因为

(3)臣具以表闻 以:用

(4)猥以微贱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5)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因为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因此 以:因为(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

(9)谨拜表以闻 以:来(6)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3、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太子随从

4、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5、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6、则告诉不许:申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兼言私爱

8、至于成立:至于:一直到.......成立:成人自立。

9、急于星火:古义-流行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7)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

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②不矜名节(动词,顾惜)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①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③臣诚恐见齐于王而负赵(被)

5、亲: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7、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③薄微细古(微小)

9、拜: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1、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2、区区: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②何乃太区区(短浅的)

13、卒:①保卒余年 终 ②卒成帝业 终究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士兵

④卒然边境有急 突然

重点语段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臵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臵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兰亭集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如:引以为流觞曲水。

今义: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如: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如: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修辞

a)互文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句式

a)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b)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臵,状语后臵)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臵)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臵)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臵,状语后臵)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臵)

c)省略句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映带(于)左右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 ⑤映带左右 环绕 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 喝酒 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 使……奔驰 动词使动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 动词使动

⑨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七)之

(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取‛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像 成语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的思想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

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歌曲《兰亭序》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有几碟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与你共留余味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弹指岁月 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 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 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 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 来提醒你爱谁

方文山这一次别出心裁。把古典的内涵用现代的流行来解释。兰亭风花,悬笔表情: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那一段爱情好像如兰亭的行书,纤细,婉约,不羁,似行云流水,却又不乏细腻,有一些青花瓷的味道。但是,你早已经离我而去,那份爱就像碑上残缺的题序,揣摩不定,我的真心要送给谁呀?

‚山月不知心里事‛,风月又怎么能了解我的失意?爱情不在,因为我不了解你,无法捕捉到你的内心,我该怎么办?只有在碑上题序了。看着那岸边千叠的浪,这却是我的行书!

承载着我的爱,只是,写完行书我才发现有空空荡荡的感觉?为什么?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呀,我抓不住你的内心!!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 针针怨怼?‛我心中有愤恨万千,只因为没有你。但方文山继承青花瓷的风格,并没有直接点出我心中的悲伤,我是静静的,柔婉的,在碑前题序。只等春雷,惊醒你——也很有‚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味道。但青花瓷是一种等待,毕竟彼此相爱,这份爱会继续,只是相见无期。而兰亭序中的爱,是我已经失去的,再等下去,也只是等待一种无奈。因为彼此不了解,所以等待变成了单相思。唉!就把希望寄托在春雷上好了。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原文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正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道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文体

辞,即赋,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文章题旨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这篇赋就是其在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主旨和结构

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1、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胡不归(胡,通‚何‛,为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2、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时矫首而道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

3、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悟已往之不谏(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道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

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

4、古今异义:

(1)于时**未静 **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 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有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9)悦亲戚之情话 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

宾语前臵

(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乐夫天命复奚疑(‚疑奚‛)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介词,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给)

(5)足以为酒(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5介词结构后臵

(1)农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2)将有事于西畴(即‚于西畴有事)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即‚于武昌丧‛)(4)问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问征夫‚)

魏晋风度

魏晋是一个**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

是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至两晋年代(公元265-420年),再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它以七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

一、魏晋风度之风骨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

魏晋风度代表人物何晏 魏晋风度代表人物竹林七贤嵇康

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魏晋风度 之清谈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王夫之说这话时,一眼就看出曹操为儿子曹丕、司马昭为儿子司马炎在知识分子中各杀了一只骇‚猴‛的‚鸡‛。魏晋文坛,便没有了文人的噪音;魏晋风度,第一眼便是血染的风采。

争势篡位,司马氏父子杀‚鸡‛要来得更为爽利,司马懿宰了何晏,司马师宰了夏侯玄,使正始之音断了两根弦。至于前前后后而遭殒命的其他著名文人,李泽厚、余秋雨都曾列过清单加以追悼。原来篡位者竟是这么振振有词,原来杀人者真是这般有恃无恐!信仰失落的痛苦和官方压抑的恐怖,致使魏晋文人一边精心避祸,一边强行理解,仓猝之间行为乖张,出现了种种独特的风度。

魏晋风度究竟是什么?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清谈、吃药和喝酒,组成了风度中的风度。

清谈高手分五期: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同志‛一词最初使用于东汉末年,可见当时的文人对著名的东汉宦祸是何等的同仇敌忾,这种传统也

使魏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不文人相轻的时代。可是,政治是不甘仁慈的,建安七子的头把交椅孔融就是死于多嘴,于是正始名士转而清谈不涉及时事的老庄哲学,何晏、王弼还以‚无‛字对宇宙的追问开辟了本体论的哲学天地。但何晏是不该带头吃‚五石散‛的,越吃越精神,越精神越多嘴,随后竹林七贤接班清谈,且一齐喝酒,嵇康还独个儿坚决吃药,结果被鲁迅先生一语道破了天机:加夏侯玄在内吃药的三个都被杀,只喝酒的阮籍混过去了。

窃想,药使人死,酒使人活,无非因为药越吃越笔挺,酒越喝越摇晃,正的都得杀,歪的才留下。嵇康的白纸黑字是《与山巨源绝交书》,阮籍不与司马氏谈婚论嫁是因为连续醉了两个月:正的杀以示严厉,歪的留以示宽宏,司马昭的两手,不亚于曹阿瞒的两手。精通文史哲、会耕地施肥、开处方、打铁的嵇康,就这样弹完了人世间最后一曲《广陵散》。第四代清谈核心是谢安。倘若说,起初阮籍们是为了避政治而清谈,那么清谈爱好者发展到晋简文帝后,清谈反而相当于现代的文凭吃香了,成了晋人攀升的依据,著名的王导谢安就是因为清谈而成名而当官的。

当然,满肚子淝水战略的谢安是一贯抵制‚清谈误国‛的说法的,那些真正的清谈名士本质上是更为务实的。魏晋风度的极致,是陶渊明提出桃花源的设想。知识分子是社会上信仰最为虔诚的一群,即使政治逼迫他们放浪形骸,他们骨子里也不敢忘掉忧国,陶渊明‚归去来兮‛最后还是充满政治热情地留下了桃源情结。

魏晋风度其实是一种人格范式,清谈巩固其志气,药与酒陶冶其趣味,而名人效应之下,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了。但是,流行性正是纯品格的终结,千秋而下,高谈阔论不绝,觥筹交错不止,风度却只能是魏晋的风度了。

‚魏晋风度‛的来源

‚魏晋风度‛一词实出自鲁迅那场著名的演讲。晋人在我们印象里轻裘缓带,不鞋而屐。他们‚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那种名士风范确实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正如曹操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弥漫了整个魏晋的天空,当是时‚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魏晋时代长期的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时节,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被重视,被渲染,被接受。《世说新语》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风度的最好画像。

在这里,即刻的感受超乎一切,人们在这一分钟里颖悟,超脱,放纵,这一分钟里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切都直逼本心,超然物外。令人叹服。这个时候的追求感观,心灵享受绝非堕落淫靡,而是一种自觉高尚情趣的体现。窃以为中国文化史上颇具一格的世大夫文化便发轫于此。就像山水画一样,我们的士大夫空灵而隽逸。

生命在这里开的绚烂之极,光耀千古。中国文化史上鲜有如此放旷自然的生命,错过魏晋,儒,释,道,各自成型,中国的文人们再不用效穷途之哭。错过魏晋,经世匡政重走正道,中国诗篇里再也没有陶潜悠然菊花香。错过魏晋,义理成风,规矩长存,中国名士们再也不敢纵酒狂歌,散发山阿,白眼向权贵,折齿为美人。这一切都如千余年前在洛阳东市刑场上,嵇康奏响的广陵散一样,都是千古绝响!

那为一杯酒放弃生后名的率真,闻美人殁而往吊之的坦荡,裸形体而法自然的放浪,一任狂澜既倒宠辱不惊的淡定,是处不拘小节的自然,处世维艰幽默对之的旷达。这一切的至情至性无不让我们深深震撼和景仰。这就是魏晋风度。

二、魏晋风度的基本主题或特征 1. 自然的发现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83页。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 《晚登三山还忘京邑》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

‚以玄对山水‛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 2. 深情的发现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陆机《文赋》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诗》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阮籍传》 3. 玄谈

或称之为清谈。以三玄为宗:《周易》、《老子》、《庄子》。魏晋真名士,非于世无涉,在其放达归隐之际,心怀家国、人事,然世道不济,才无所用,故多为出世之流。清谈,一则因其社会,一则因其情节清逸。所论者,皆为老庄之言,志在玄远高洁之境。4. 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者,任自然。放达无羁,不事权贵,既于入世之时,亦心怀出世之志。所谓‚形在庙堂之上,而心怀江湖‛是也。此间真名士,性真情纯,形容俊逸飘洒,常为越礼之姿势仪态。后人多垢之。然真名士者,非为作态效颦,率性之举也,以成就一潇洒之人生境界。

魏晋间,名士多为文学艺术名流,其作情真、自然,如出水芙蓉,一反错彩镂金之俗美,佑军之书清洒飘逸,一反隶书之厚重之气。陶诗亦清纯淡雅,入于悠然之境。明教多入世之志,虽有入世之志,然多以礼教、名实束人,况乎其间家国之乱甚矣,故魏晋之流多退而任自然。

魏晋之风,可谓人、文自觉之肇始,思想解放发端也。5. 音容笑貌

‚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惟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时人目王佑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语〃容止》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同上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同上

‚杜诗只有‘有’‘无’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也。‛——清刘熙载《艺概》

关于陶渊明的对联与诗

1)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2)这一碗酒/且让我敬一敬/醉去了的陶渊明/醉梦中的世界/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去逢迎谄媚/ 不拿生命浪费着/去追逐空名/这无根柢的人生/ 这飘飞在陌上的尘土/朋友/落地即为兄弟/

你随我喝一口酒/只要一口/便可以忘了车马声喧/

只要一口/便忘了这战争的世代/只要一口/便可以看见/ 欣欣的荣木/涓涓的水流(蒋勋.酒歌)

第三篇:汉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与中国文化

汉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与中国文化

作者:高祯霙

本文荣获纪念范道南奖学金高祯霙

一、前言

佛教是宗教,也是哲学,引导著人们探寻人生宇宙的真谛。它不是神道,更不是迷信,它是真实而有价值的哲学思想。

可惜的是,很多自称为佛教徒的台湾民众,受到神怪、道士或迷信的影响,只能说是夹杂神道的佛教信仰,并非真正信佛拜佛。纯正的中国佛教文化,一方面富有原始佛教的精神和敦义:另一方面又富有中国文化创新和融会的精神,融人整个中国昀各层面,尤其在哲学思想上。唐代各宗派,如天台宗、禅宗等,都富有极高远的境界,在宋明理学上,又开创出另一个新面貌。

本文想探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佛教初输人中国,以后汉为中心,约当西元第一、二世纪,这时期的佛教对中国影响并不大,只能说是外来的文化。第二期是瑰晋南北朝,约第三到第六世纪,佛教逐渐兴蛊起来,成为中区文化,这是承先启后的重要时代。第三期以唐朝(西元六—九到九〇七年)为中心,佛教大蛊,加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成为有力而创新的内区文化。

由于篇幅听限,本文只讨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佛教发展情况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佛教的输入

㈠佛教输人中国的原因

中国在佛教传人之前,文化发展已经相当发达。从传说中的五帚、尧、舜,直到夏商周三代,段墟甲骨、铜器、铁器的古物出土,都可以证明中国文化有相当自主而系统的承脉。昕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屏诸四夷,不与同中国”,都充满了文化的优越感,汉朝又是声威远播的时代,佛教这个外来文化能整个融人中国,甚至影响住后千百年,发展出属于中国的佛教,实非偶然。

第一,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越山航海的传教热忱。其中,尤以印度摩揭陀国阿育王(西元前二**年~二二七年),继承孔雀王朝的正统,更是佛教的保护者,派遣高僧分赴叙利亚、埃及、锡兰、西藏和印度全境,传播佛教,对后世影响深远。佛教也就随著高僧的脚步传遍西亚、中亚各国,最后来到了中国。

第二,交通的便利。古时交通和传播异常不便,后经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出使大夏,身历大宛、月氏、大夏、康居四国,甚至葱岭以西的奄蔡、安息、条支、黎轩、身毒五国,葱岭以东的乌孙、于阗、楼兰、车师五国。匈奴降伏后,各国使节往来不绝,于是西域五十余国,几乎无不与中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西交通也因此大开,较古昔更为便利。当时西域已经有许多佛教国家,张骞闻身毒国有浮图教,即为佛教。东汉明帝与和帚时,班超征服西域各国,更架起中西、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通更为方便。

第三,魏晋时代,五胡南移,元瑰入主北中国,北方胡族多信佛教,于是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当时边境胡汉杂居,佛教便渐渐深入民间生活而成为正式的信仰。

第四,虽然中国本身有自己的哲学思想,但在佛教输入时,儒学已混合了阴阳五行和谶讳之学,成为有宗教意味的学术,与民间追求神秘境界和超现实的心理相通。同时,汉代哲学也有宗教迷信的一面,讲趋吉避凶,当时的道教兴起,也讲吐纳守一,吃药飞升以廷寿命,混合了先秦方士的思想。佛教在这样的思想和时代背景下传入中国,它所提出的人生观、因果关系,不生不减和极乐世界等思想,系统严密,仪式隆重,足以填补当时以谶讳、神秘为主的思想空虚。当时的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佛法,只把它当成民间信仰,以为佛就是中国所谓的神或超人,将佛教夹杂在中国原有的信仰和思想文化中。

㈡佛教的输人与流布

佛教输入中国的时与地,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以为最早可能在周朝末年。例如《列子》说:“孔子曰: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说明周末已知西方有圣者。又如,《历代三宝记》引《朱士行经录》说:“秦王政四年(西元前二四三年),西域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始赍佛经来华。”《魏书》释老志也说:“按汉武帚元符中(西元前一世纪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臬兰,过居廷,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护其金人,帚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丈余,不祭祀,但烧香拜佛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哀帚元寿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注一)汉明帚求法的故事更多,大概来说:明帝因梦见金人,知道西方有佛,因而遣使到西域求法。使者在印度取得经像以后,并邀请两位印度高僧来华,在洛阳建寺译径,《四十二章经》即为当时昕译。

另外,在东汉桓帚时,有两件大事与佛教有关。一是帝王已信佛;《后汉书》载襄楷上疏桓帝,说“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二是佛教的译经运动已正式开始。根据《高僧传》记载,安世高,安息人,名清,桓帚初年到中国,译《安般守意经》等经论三十九部。为安世高任笔受者,有临准人严佛调,敏而好学,自撰《十慧经》一卷。(注二)在东漠灵帚、献帚时代,译经的人更多。以上所举佛教进入中国的时代,从春秋至汉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以东汉明帝时代最为可信,这些故事虽然缺乏历史的确切性,却不能说没有文化的真实性。

至于最初佛教输人的地点,向来治佛教史者,总以为佛教经西域陆路传人中国,先盛于北方。康僧会则由交趾人吴,为江南有佛教之始。初期东来的西域高僧,以大月氏、安息和康居三国最多。安息善海上贸易,安士高行迹逼达九江、会稽、广州一带。至东汉,日南檄外从海外兽贡,会稽、交趾均有海上贸易,交趾牟子著论为佛法论辩。故初期佛法输入中国的交通有二:一为西域道,一为南海道,南海道之开辟,或更在西域之先。伯希和曾说:“旧日传说或以佛教轮入,事在哀帚元寿元年(西元前二年)(注三),或以事在明帝永平四年;十八年间(六一至七五),皆属传说而非史实。《后汉书》天竺书传,志明帝感梦事,亦为传说之一种,殆出袁宏《后汉纪》,亦非实录。是欲寻究佛教最初输入之故实,应在南海一道中求之。”(注四)可知,南海道是佛教输入的要途,南海的交趾,犹如西域的干阗。

佛教输入初期,多流行于民间,汉代上流社会人士,如楚王英、汉明帝、桓帝等人因好黄老术,于是兼及浮屠。在帝王、大臣的推广下,使得佛教的流传加入了强有力的力量。文人学士如襄楷、张衡,擅阴阳术数,略为述及佛教,其它如北方的安世高、支娄迦谶等人大规模译经,南方则有笮融大起佛寺,会者万人,到了东汉末期,佛教才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

三、佛教在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发展

㈠、汉代佛教的发展

东汉以后,在思想方面,由汉武帚时代的极端耸儒,变为崇尚佛老的宗教观。

一、方术性的佛教

自汉以来,中国社会普遍形成神仙方术的信仰。佛教初人中国,多为口传,国人实难以了解佛法的真义。再加上与道教互相混杂,彼此演进,信软和传教者未能把佛道二者分清,多视为同一源流。远自西域来到中国传教的僧侣,都具有特殊风格,那种叹礼佛像、烧香、诵经的态度,引起中华民族的注目和好奇,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他们是神仙谶讳的方士。事实上,他们如果不能抱持本土化和现世化的态度,也就无法在中国传扬佛教。(注五)

二、轮回性的佛教

东汉,中国除盛行儒家思想以外,道家的清静无为和生死观、佛教的空性和轮回因果论,都顿有相应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说:“奉浮屠,不杀伐。一“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注六)“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注七)故汉明帝永平八年(西元六五年)诏云:“楚王英诵黄老之徽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俗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注八)楚王英喜黄老之学,尚浮曙斋戒祭祀,这是附庸于鬼神方术,也是受到佛教轮回因果论的影响。

三、道德性的佛教

佛教初来中国,正是儒家极盛的时期,难免受到儒家的攻击或排斥。来华传教的胡僧,对儒家的学术思想一窍不通,只赖宫廷贵族挺身而出,为其辩护。袁彦伯在《后汉记》中说:“其叔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嗣后,儒家认为佛教的慈悲与孔子的仁恕之道相契合,昕以当时的佛教只著重伦理道德方面的阐扬。

㈡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兴盛

佛教虽在汉代传人,但其建立和兴蛊,却是在东晋时代,加上南北朝时的推动,终于发展出中国的佛教。

一、高僧的贡献

汉代以后的佛教,成为新思潮,许多印度和西域的高僧涌进中国,出家的中国人也逐渐多起来,更有不少中国僧人前往西域和印度求经。

在中印文化的交流运动中,第一位代表性人物是晋初的法护。法护本名昙摩罗刹,月支人,世居敦煌,从小出家。他发愤到西域求经,得到一百五十六部梵经,带回长安。他勤谨翻译,并和清信士聂承远参正佛句,达到弘达雅畅的地步。接著,惠帚时印度僧竺叔兰和无罗叉也来到长安,译出朱士行在于阗求得的《放光般若经》。这是第一位汉土沙门西行求法所得的第一部梵经。中国重要的译经,实从西晋的法护开始。

佛教在东晋以前还未兴盛,汉瑰以前也没有人出家,但从朱士行第一人出家以后,已经有了新趋势。东晋时代,帝王大力提倡,中西名僧如佛图澄、道安、慧远师弟和鸠摩罗什等人相继鼓吹,信佛出家的风气大开。

佛图澄天竺人,本姓帛,晋怀帝时到达洛阳,从石勒征伐,断胜负辄中。军国大事必咨而后行,尊号曰大和尚。石虎僭位,迁都邺,对澄更加耸信。佛图澄专用德行感化胡主,影响所及,《高僧传》说:“道化既行,民多奉佛,皆营寺庙,相竞出家。”(卷十)佛教于是盛行。

这时,中国出现了第一位大和尚,常山魏道安。道安从小信佛,尝独坐静室十二年,大悟佛教蕴奥。他听到佛图澄在邺,就去见他请教。佛图澄见而嗟叹,道安也大获进益。佛图澄圆寂后,北方大乱,道安率门徒南游,差法太到扬州,差法和等进四川,自己则带徒弟慧远等四百多人到襄阳布教。苻坚取襄阳,得之,迎居长安五重寺·。道安乃订正前译诸经之误谬,开创注释佛经的工作。并著有《僧尼轨范》,《法门清式》等书,提倡戒律,为中国树立新的制度。

他的弟子慧远,山西楼烦人,俗姓贾,从小好学,博综六经,尤善老庄。避前秦之乱到荆州。东晋太元中,立精舍于庐山,与慧永、道生、佛陀跋陀罗、耶陀耶舍、宗炳等结白莲社念佛。卜居三十年,足不出山,送客以虎溪为界。他一面继续道安静坐参悟的方法,为天分高的人说佛法,一面提倡极简单的念佛方法,使妇孺文盲都可以学佛修行。再加上以结社培养团契精神,强化佛门组织,使佛教更深入民间。慧远和鸠摩罗什同时,一南一北成为两大中心,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也就更加崇高了。

鸠摩罗什,龟兹人,博闻强记,精通佛法。苻坚用礼聘道安的方法,迎请鸠摩罗什,因遗吕光西征。吕光破龟兹,得鸠摩罗什,同回中国,时苻坚已死,吕光遂据凉州,国号后凉,鸠摩罗什居凉州十八年,故通晓中国语文。后姚兴征服后凉,迎他进关,于弘始三年(四〇二)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请他译经,他集沙门慧教等八百多人,译经律论三百多卷。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品般若经》,最流行而最有文学影响的是《金刚》、《法华》、《维摩诘主二经。其它如《阿弥陀经》、《梵网经》、《十诵律》、《成实论》、《中观论》、《百论》等,对于后世传戒开宗,都有极大的影响。前人译经,以小乘为多,鸠摩罗什则广译大乘经。前人译经,多用直译法;鸠摩罗什精通梵汉,善于用意译法译成流利的中国话,对于佛教的推广、文学的革新贡献极大。九年后,鸠摩罗什圆寂,门人颇多,法缘鼎蛊,最著名的有道生、僧肇、道融、僧教,号称关中四洁,加上道恒、僧影、惠观、惠岩,合称八洁,三千弟子散布在大江南北。

上述四人中,佛图澄重感化,道安注经布道,鸠摩罗什译经,分途并进。慧远则组社念佛,既领袖南方僧界,又和北方的鸠摩罗什互通声气。这是早期中国佛教史上贡献页多的四位高僧。

姚兴是佛教的大护法,使佛教在北魏之前盛行于北中国。姚兴不但迎鸠摩罗什、佛驮耶舍人关译经(注九),又差法显出国求法。弘始三年(晋隆安五年,西元四〇一年),法显奉命和慧景十余人等,自长安出发,由陆路入印度,游历三十余国,得多经律,十二年后,由狮子国(锡兰)搭商船,经耶婆提(爪哇或阇婆),泛海南回国,在青州登陆,到晋京建业,译出《摩诃僧只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等经律。姚兴弘法,竟由法头伸张到南方,这是他们两人始料所不及的。

在法头以前,汉僧西游,仅到葱岭之东,止于于阗,法显是第一位深入印度的中国僧人,著有《佛国记》,是中国第一部印度游记,开展南北朝的佛教运动。

二、南北同时弘法

在南朝,刘宋(西元四二O至四七九年)首都建业是译经中心,共译出四百六十七部,超越前朝。最重要的译师是天竺佛陀跋陀罗,华名觉贤法师,于姚秦中到长安,因论道不合,飘然南下,宋武帚待以重礼。他在建业道场寺,将支法领在干阗昕得到的梵本《华严经》译出,工作极为艰巨,又先后译出经论十五部。文帝时,中天竺僧求那跋陀罗(德贤,西元三九四至四六八年),自元嘉十二年到二十年(西元四三五至四四三年)间,译出《楞伽经》、《无量寿经》等七十八部。又有迦湿弥罗僧求那跋摩,在建业寺译出《菩萨善戒》、《四分羯磨》等。元嘉十一年(西元四三四年),立戒坛为僧尼授戒,是为中国有戒坛的开始。此外,疆页耶舍译《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要典。这些都是译经的代表人物。在义解方面,杰出的人物则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道生,他是鸠摩罗什和慧远的弟子,提倡“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之说,开禅宗顿教的先河。

这时,远在西北的河西王沮渠蒙逊也提倡佛法,请中天竺僧昙无谶译出《涅槃经》、《佛所行赞经》等。无谶所译出的《涅槃经》称为“北本”,和南方的“南本”相辉映。南本是文学家谢灵运补订“北本”而成的。

齐时,有从干阗求法回来的法献和逃避魏武法难的玄畅同为僧主,分住南北两岸,都是可以和齐武帝直接讲话的高僧。玄畅是第一位善于演解《华严经》的中国人,法献与达摩摩地共译《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一卷。又有中天竺僧求那毗地,在建康正观寺,译出《百喻经》、《十二因缘经》、《须达长者经》等。

梁(西元五〇三至五五七年)武帝笃信佛教,尝率群臣道俗二万余人发菩提心。普通元年,公元五〇二年,在宫里受戒,自太子以下跟著受戒者四万八千人,当“神灭论”争辨激烈的时候,他也撰文弘法,又曾经三幸同泰寺舍身求福,为守杀生戒,甚至宗庙祭祀用的牲牢,都改用麴制,又诏天下诸郡建五级浮屠,南朝崇佛,以梁为最。

陈武帚(西元五五七至五八九年)也幸大庄严寺舍身,群臣奏请乃回宫。当时讲经的风气已盛,东西两寺,自晋以来,僧常万数,有不少善于讲经的名僧。讲经风气自朱士行开始,经晋人的提倡,到北朝而大盛,西天竺僧真谛三藏(拘那罗陀)来陈,翻译六十四部经,介绍无著、世亲的大乘教义,是唐玄奘的先驱。

北朝的佛教运动,规模更加宏大,后魏(西元三八六至五三四年)太武帝减北凉取凉州后,不少佛教徒跟著大规模迁移内地。又取夏,得僧惠始来京师,教导士民,佛化隆盛。后因道教的攻讦,致下诏焚寺杀僧,发动佛教史上“三武一宗之厄”的第一“武厄”。但文成帚又兴佛法,并建筑大同云岗石窟,为佛教留下伟大的艺术品。孝文帚初年,约为宋的末年(约西元四七〇至四七五年),来了一位冠盖全魏的大禅师——菩提达摩。他从南天竺泛海到广州,这位苦行高僧或许看不惯南朝金粉,才决定离宋入魏。他在中国住了将近五十年,在北方的时间最久,“随其所止,诲以禅教。”他的禅教“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凝住观壁”的方法修行,所以有“面壁九年”的传说。

当时的人,对达摩似乎不很注意。最引人注意的是,孝文帝七发佛教兴隆的诏书,又刹度不少僧尼,建造不少寺院,并礼敬道登、道顺、惠觉等高僧。宣武帝命菩提流支在太极殿译《十地论》,当时从西域到洛阳来的胡僧有三千人之多。孝明帝时,宋云、惠生到北印度取得一百七十部大乘经而还,以之流布国内。当时有佛典四百十五部,寺院三万余,僧尼约二百万人。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序》说,佛寺在晋永嘉时只有四十二昕,到他的时候(北魏),单以洛阳一地而论,已经有一千余寺,可以想像佛教在北魂时代的盛况,以及佛教从晋到魏期间的发展速度。

佛教在北齐继续发展,文宣帚迎佛陀道房的弟子僧稠到邺都,受菩萨戒,断酒禁肉,放生禁屠杀。不幸,北周(西元五五七至五八一年)武帝却诏废寺观四万余区,僧道四百万人悉充军民。

三、千年的译经运动

统观这三百年中,除了大众信佛的僧俗人等,有四群重要的知识分子,在领导或赞助这个译经的运动。

第一,印度西域的高僧,不断地东来。

第二,中国高僧继起,发愤西行,求正知见。

第三,帝王的提倡,有些国王礼敬僧人,至于一沙门不拜王者”的隆重。例如昙无谶到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大为欢迎,留他在臧姑译经,北魏得到消息,也抢著请他。昙无谶很有意走一趟当时的中国文化中心,但沮渠蒙逊不答应。不久,昙无谶决心辞职,说要回印度去,沮渠蒙逊只好让他走,但最后却将他剌死。可见当时一般国王是真把出家众当作一宝”。

第四,知识界的领袖,也多参加这个运动。曹植每读佛经,以为至道之宗极,他还自制“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的佛咀。陶潜、谢灵运、范宁等名士,都与莲社往来,据说慧远在庐山结莲社,陶渊明常到社里走走,但到了社里又“便攒眉回去”,似乎觉得儒家与僧人臭味总不相投,心中有昕不甘,但“攒眉回去”后,隔了几天他又夹到莲社,可知连陶渊明也抵抗不住佛教的吸引。其它如孙绰,齐的孔稚圭,梁的刘勰、沈约、王筠、陆云、王僧孺、刘孝标,陈的徐陵、江淹,北齐的颜之推、卢思道等,都是孔释兼弘的文学家。佛教的声动朝野和牢笼人才,概可想见。

这个文化运动有一个中心事业,就是大规模的译经。中印高僧都有远大的眼光,知道译经是传教的首要工作,更是建设中国佛教的基本工作。他们译经的态度非常认真,往往一译再译,有些重要经典甚至重译十次以上。在中国佛教的一千年译经史上,两晋南北朝是个中坚时期。三百年中,西晋译出三三三部,东晋二(八部,宋四六五部,齐二一部,梁四六部,陈四十部,北魏八三部,北齐八部,北周一四部,加上五胡诸国的译经,共计译出一四二〇部,三七四五卷。北起以前译的数目多了三倍多(注十),和现在“大藏经”一九二(部,八四二(卷相比,则部数相仿,卷数半之。加上鸠摩罗什空前的译艺,文质彬彬,确是一代不朽的盛业,佛教巩固的基础。佛教在中国,像雅各王版的圣经之于英美一样,自然流传得广而生根得深,进一步加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

四、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㈡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声韵学方面

因为中国文字非标昔字母,所以中国人对于语音的研究与分析,有时不免感到困难。但在历史上有二个时期,因受外国人标昔方法的影响,使中国人在审晋方面,有特别的进步。其一,即是后汉到唐,由于佛教的输入,佛经的翻译,印度拼晋文字,如梵文等,也随之传人,因而使中国的音韵学产生辉煌的成绩。其二则为明季至现代。

佛经的翻译,刺激了中国文学改革,从诗文的意境到文体的改变,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都产生新的气象。梵文字母的翻译,需要区别长短昔,但当时的声韵条件都一样,同一字可译成长昔,也可译成短音,只好用声调来区别。于是,由梵文的拼音--华严字母的翻译,而创造了永明四声,反切也因而兴起。此外,还促成韵书的制作、字母的发明、四声的流行、等韵图的创制。例如,现在查字典,看字的读晋就是靠反切,如果没有梵文的传人,中国是否会创造出这个方法,是顿有疑问的。(注十一)

音韵学的研究和后世诗歌的写作,更有深一层的关系。由于中国文字的反切,由反切而产生四声,由四声而把五言与七言古诗改进为律诗和绝句,而对于每个字句的切韵和审昔,五律五绝或七律七绝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因此,中国的声律音韵,深受转读佛经和翻译佛经的影响,自不待言。

二、文体与小说方面

中国人向来主张作文要多读多看,所谓“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中国本来没有文法,但由于佛经的翻译,也将梵文的文法输入了中国,如“八啭声”,即是名词、代名词、动词、助词等,又如佛典中“六离合释”就是梵文文法的一种,只是未能普遍为民间所运用。

佛教在小说方面的影响更大,禅宗语录和宋儒效焉,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变革。“弹词小说”、“平话一和长篇白话小说的出现,都是由“变文”演变而来的。“变文”来自僧人的“唱导”,法师在讲经后,有唱导,除了讲经赞之外,还讲佛经故事,后来更发展至讲历史故事,变成话本小说。近人孙楷第曾研究唐僧“俗讲”演变成小说的经过。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头经常有诗,行文中也常有诗赞,都是源自佛教的俗讲和唱导。

近乎语体的唐宋诗,如白居易和苏东坡等人的诗,也可溯自禅宗的“颂古”和寒山、拾得的新诗。梁启超说:中国古诗的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是受马鸣大师“佛昕行赞”的影响。唐代禅宗大师,创白话的语录体,说明佛法的要义,因而促成了宋明理学的语录出现(注十二)。明清小说是由平话及拟平话而来,小说中有诗为证的风格、散文之浚以韵文作结束的形式,以及弹词里夹用说白与唱文,也都是受到佛经中“长行”和“偈颂一并用的暗示。

至于小说的内容,更具佛教色彩。魏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唐代的传奇、后来的笔记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书,基本题旨都是谈善恶因果、生命无常。又如《南柯记》、《黄梁梦》、《枕中记v等故事,都表现出生命的无常感;《目莲变文》、《三国志平话》、《醒世姻缘传》等,则强调因果观念。此外,还有报应、神通、轮回、惩奸劝善等主题,数不胜数,甚至一般历史小说、社会小说,也加入善恶因果报应的观念。至如《红楼梦》讲太虚幻景,真真假假,也有佛教的影子。总之,因佛教的传入,使中国小说的题材和内容都扩大了许多。

另外,由于佛典的翻译,使中国增加了许多新词汇,如“真如”、“无明”、“法界”、“众生”、“因缘”、“果报”等,本为梵语;又如“般若”、“涅盘”、“瑜伽”、“刹那”等,也是从一切经的昔义翻译而来。日本新编的《佛教大辞典》,收录这类词语共三万五千余条,都是由汉晋到唐八百年间许多高僧大德所创造的。语言的功用是在表达观念,增加了三万五千个词语,即增加了三万五千个新观念,由此可知,翻译佛经对我国语言的丰富,贡献有多大。

㈡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绘画雕刻方面

汉代以前,君权高涨,所有美术制作,都以君主的意旨为归依,如夏桀的瑶台倾宫,商纣的鹿台琼室,周代的宫室之美、器饰之富,无一不是迎合当时帝王的要求。后汉以后,佛教传人,中国的艺术,遂由贵族艺术一变而为宗教艺术。建筑从宫殴楼台变为寺塔,绘画虽刻从君臣肖像变为佛菩萨像,工艺从宫廷器皿服饰变为宗教性的佛物法器。这种艺术形态的延续,自汉迄今,虽历代有盛有衰,但观其繁衍嗞长的过程,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汉明帚永平十一年(西元六八年),建白马寺,绘千乘万骑浇塔三匝图于寺壁,这是佛寺壁画的滥觞。东晋末叶,五胡乱华,各国君主大抵崇尚佛教,如苻坚于建元二年(西元三六六年)命沙门乐僧开凿炖煌石室,雕造石佛,为中国凿窟造像的嚆矢。姚兴也令各县都建佛寺一所,佛教美术因而广为流行。

北魏拓跋氏以东胡君临中原,主多英武。兴安元年(西元四五二年),文成帝即位,僧昙曜奏请从事大同;云冈石室的开凿,室内凿成无数的石鑫佛像,内部构造,大体中央凿造方塔,四面雕刻佛像,壁间佛龛顶上多作尖圆,佛像的面貌体格和中国人回异,唇厚眼长,鼻梁高直,头丰肩张,挺然雄姿。这是中国虽刻很少见的手法。在佛教未传人以前,中国没有塑像的技艺,于是这些佛像艺术如云冈石室、敦煌石室、龙门石室等,都成为中国北方三大佛教艺术的陈列馆。

谈到敦煌石窟,数以千计的艺术品更是令人赞赏不已。东南有莫高窟,是大规模的千佛洞。其中第一百二十N洞、洞窟北壁的大型坐佛台下,有魏大统四年建造的铭记;洞内壁画纯为中国式,佛塔则属犍陀罗式系统。北壁佛鑫的左右,绘有象头昆那夜迦,或三面六臂乘牛坐像,或一头四臂乘鸟像,似为密教题材。西壁虽有中印手法的佛像,一面绘有印度式壁画,这种中印度式的佛教美术,逐渐中国化。例如,佛像的衣端部分,西方美术是用浓厚阴影描写,此处则为线画式;天井中央,绘天盖形,虽然样式传自西方,但已中国化。另外,中国佛教造像,每多依据经论,由作者自由想像,予以创造,使用材料也极赓泛。南北朝时代,除在石室内雕刻固定群像外,更有用金、银、铜等材料,虽塑各种移动的佛像。

在绘画方面,三国时天竺僧人康僧会,从西域带来很多佛像,影响中国的绘画艺术。从魏晋开始,绘画风气大盛,南北朝时佛像画兴起,尤其印度、西亚绘画的方法,随佛教输入中国。西亚画法注重阴影阳面的强烈对照,并常参酌并用,以凹凸画法描写描述佛像,显然不同于中国原来的画法。曹不兴以写佛像画闻名,往往写长五十尺的佛画,运笔如飞,迅速而成。其弟子卫协写佛像,更是栩栩如生,相传他画佛不点睛。后来的吴道子也以画佛著称,人称“昼圣”。

在艺术理论方面,大乘佛教传人后,禅宗对山水文人画的影响甚大。此外,印度绘画的六技法,和中国也有相通的地方。中国绘画的技术,是否受印度的影响,虽不得而知,但中国画风和佛像画的确有文化关系。

另外,由于佛教许多碑碣的保存,也为中国的书法,储蓄了许多无价之宝。许多名家字迹,藉著佛教的流传而遍及民间。“鱼山梵哏”是受了佛教梵昔影响的中国音乐。汉代的两种乐器——箜篌和琵琶,也可能来自印度。《法华经》记载有很多乐器,如萧、笛、琴、箜篌、铜铙钹、琵琶等。

一、建筑方面

魏晋的佛教建筑,一直影响著中国的建筑形态。佛教的建筑力求艺术化,建筑的布置点缀,庄严、雄伟,都是原始印度佛教的特色。佛塔建筑也为中国建筑推进一步,开拓新的里程。

白马寺建立之前,佛教虽已传入中国,但并无佛寺的记载,也许是因为早期的佛教建筑都以佛塔为主体。遗体崇拜的哲理,为中国教徒所接受,于是以天竺佛塔的形式重构,而忽略了佛寺。另一原因则为我国建筑原本就已相当发达,因此佛教传来之初,必无新型的佛寺建筑产生,或借于官宅成寺。

我国的佛寺建筑,除窟洞石寺外,全属固有的木造建筑。这种木造建筑,在佛教输入前,已有二千年的历史,自有其特色。如柱以石为之,柱和柱之间砌砖或石,其上覆石条;柱已有卷杀收分之法,其状如梭;柱础以莲办为饰;斗供是花茎状;昂,漠赋中已有“昂”一词,功用和椽相若;屋顶有四注,歇山均有,坡度甚小;椽有放射形和正椽两种;天花即为方格之藻井,中刻绘莲花。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功用的建筑装饰,为中国建筑增添了不少新气象。其后各代佛寺建筑多有演变,且各具特色,著名的有南北朝河南嵩山寺、北齐大庄严寺、隋天宁寺塔等。

㈢佛教封中圆哲学思想的影响

佛教初人中国时,与道术并行;魏晋南北朝,与支学合流;唐以后,各宗派成立,尤为中国思想的表现。

东汉末期,朝政混乱,黄巾叛起,董卓之变,三国争衡,至晋八王残杀,五胡乱华,胡族入主中原,整个中国的思想哲学,随著时代**而起了很大的变化。汉代,无论君臣人民,都已披上神道谶讳之说,任何行事都迷信神仙道术。老庄哲学更是乱世的产物,看破人间种种丑恶,对现实制度不满意,亟想反璞归真、清静无为。佛教适时传入,汉魏晋南北朝的中国思想,无论儒家或道家,都借著形态上的相似,通入佛教,使佛教夹杂在道术、玄学之间。

王弼、向秀注老庄,注周易,开创六朝玄学的风气,一般学者也以精研老庄周易为时尚。但这些方术和玄学都以道家自然无为的道理为原则,主张天地万物以无为为本。佛教为了脱离方士而独立,开始在各知识分子和君王的提倡下,积极翻译佛经,使中国人了解佛教真义。清谈派的学者,则以人和造物者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于是,佛道声气相通,脱离了神仙道术的思想,并提高了它们的学术价值。魏晋时代,讲佛学者引用老庄,讲老庄者引用佛学;老庄的“无”,即是佛教的“空”、“无我”,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发明。

唐代,各宗派先后兴起,其思想虽源自印度佛教,却表现出中国的境界和特色。从天台宗,我们可以看到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倾向;从禅宗,更可看到中国佛教的最高境界,不复有印度气息,完全融合了中国固有的老庄文化。

㈣佛教对中圆科学的影响

随著佛教的传人中国,中印交通渐趋频繁,印度文化源源而来,除佛学外,还有天文历法、医学工业等。

一、历法、算术方面

古印度的天文算术发达甚早,曾受希腊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中国的天文学。南北朝时,印度的天文历算已盛行于中国。《旧官书》卷一五八四西戎传日:“天竺国有文字,善天文算历之术。”《隋书》卷三四经籍著录有《婆罗门舍仙人所说天文经》二十一卷。虽然这些书籍已经亡失,仅存其名,但可知隋代已经译出印度天文历法六十卷。

谈到算术,《隋书》经籍志载有《婆罗马算法》和《算经》各三卷。汉末徐岳撰《数术记遗》一卷,北周甄鸾注释。徐岳之学,得自汉代《历法》作者刘洪。甄鸾是北周时代笃信佛教的数学家,则根据《楞伽经》加以注释。北魏时代,算数博士段绍,其学传自佛教徒。南北朝时,中国算学所受印度的影响有“三等数法”,即万以上之十进,万万进及倍进之法。晋译《华严经》,所举数法为倍倍变之,陈译《俱舍论》,则为“十十变之,百百变之”。中国用十位计数,共有十五位,即一、十、百、千、万、亿、兆、一只、垓、秭、楼、沟、涧、正、载。实际上,亿以上以万数表之,佛教经典中所举的洛叉、俱胝等,其数量计算位,更超过人间所用的数泣,纯属地上菩萨的境界。中国的十六位,从一数起,或为印度古来相传的计数法。

二、医学、工业方面

印度医学发达甚早,东汉安上高就是著名的医术者,来华传教之余,开始传入印度医药。梁《高僧传》卷一安士高传谓:“善针(血+永)术,睹色知病,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一牟子也说:“佛家有病,而进针药。”故针药实传自印度,后汉时针(血+永)诸术盛行,如涪翁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世。晋代葛洪、梁代陶宏景等人的炼丹及五行思想,多少也受了印度医术的影响。

北瑰时代,西方琉璃传入中国,为国人所喜爱。琉璃为大秦国特产,共有赤、白、黑、黄、青、绿、缥、柑、红、紫等十色。当时中国人对琉璃极为珍视,《北史》大月氏传,月氏商贩京师于是采矿山中,即京师铸之,为琉璃工业之始。此外,中国的熬糖法、葡萄酒酿法等,也都来自印度、高昌。用具方面,汉灵帚时已使用胡床,称为榻,来自波斯,经印度和佛教同时传入中国,汉文的“榻”字,殆由波斯语译音而成。(注十三)中国古代习惯,室内施席而坐,室中施床,上下皆席,入室解屦,没有椅、几等具,至后汉始有,六朝隋唐使用更广,可见其影响。

在汉以前,中国虽已有邓析、惠施、墨子、荀子等类似论理学的提出(名学),但完整的论理学,却要等到佛教因明学输入以后,才开始建立。

㈤其他方面

在民间生活中,睹博游戏用的骰子来自印度,印度四千年前的吠陀文献已载有掷骰子,印度著名的史诗《大婆罗多》,载有坚阵王因掷骰子而输去妻子的故事。中国则在出上的晋代坟墓中,才见有陪葬的骰子。其他如印度的幻术(变戏法)和舞蹈,都对中国产生影响。印度重视舞蹈,手部的各种姿态称为“手印”,象征着戏剧的内在含义,这种手印与佛教密宗有关;中国戏剧里许多象徽性的动作,可能就是受到这种手印的影响。中国戏剧发展较迟,到元代才发展成熟,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受到印度乐舞的影响。

由此可知,中国文化深受佛教的影响。印度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而且遍及生活各个层面。中国文化将这股传自中亚、西域各国的外族文化,吸收、融会之后,再创新出属于中国式的佛教文化和艺术。

五、结语

对整个中国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变化最巨大、社会最紊乱、民族最复杂、文化最奇特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所蕴育出来的佛教文化,实具有承汉启唐的重要任务,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中流砥柱。在这段期间,中国吸收大量新文化,对它融会之后,再展现出气象清新、光彩夺目的中国文化,实可供今日东西文化互相冲击的参考。

汉代佛教输入,和明末清初欧风东渐的情形有些相似,起初二者的影响都不大。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才涌出一股新思潮,和儒道二家并驽齐驱,鼎足而三。近百年来,中国面对西潮的冲击,则引起学术界的文化论争。佛教和西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主体文化逐鹿中原的态势,但佛教影响中国的,只在宗教、思想、艺术方面,性质比较单纯,不若西洋文化的影响那么复杂。如果我们往以后的历史看,便知开通的唐朝社会,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能接受客体文化深入主体文化的堂奥,促使“中国佛教化”,“佛教中国化”,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希望我们能以人类文化学的眼光,来观察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在中国的演进和影响,藉以了解中华民族吸收外来文化,发扬光大之,变成一个伟大新文化的经验。

注 释

一、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佛教之初输入。

二、同注一。

三、《三国志》魏略。

四、《北平图书馆刊》六卷。

五、《高僧传》习禅篇。

六、《后汉书》襄楷传。

七、《魏略》西戎傅。

八、《后汉书》本纪。

九、译《四分律》,竺佛念笔受。

十、《释氏稽古录》载“自永平至建安,共译经二百九十三部”。

十一、《隋书》经籍志:“自后汉佛法行于中国,又得西域胡书,以十四字贯一切昔,文省而义广,谓之婆罗门书,与八体六文之义殊别。”

十二、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翻译文学与佛典,第二语法及文体之变化。

十三、“榻”字译自波斯语TakhTa,原义是帝座、椅等。

参考书目

一、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中华书局)

二、劳干:《瑰晋南北朝史》(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三、《两晋南北朝史》(台湾开明书店)

四、霍韬晦:“中国佛学的回顾”,《哲学与文化》第四卷十期(民六十六年十月)

五、霍韬晦:“关于佛教与中国文化答客问”,《鹅湖》第四卷十期(民六十八年四月)

六、王联章:“略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香港佛教》第二一三期(民六十七年三月)

七、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下)(庄严出版社)(摘自《慧炬》第305期)

第四篇:汉魏六朝文学复习纲要

汉魏六朝文学复习纲要

一、文学常识:

1、秦文学值得后人称道的有两部作品:《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以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二十余万字。《谏逐客书》是秦相李斯的代表作,是谏劝秦王取消错误的逐客令而要有气量容纳人才的一篇上书。颇有战国纵横说辞之风。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这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文。前人曾追认它“是骈体初祖”(李兆洛《骈体文钞》)。

2、西汉政论文代表作家是贾谊、晁错。贾谊代表作:《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代表作《论贵粟疏》。东汉政论散文代表作家王充,《论衡》是其代表作,体现了“疾虚妄”的创作宗旨。与王充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的是王符和仲长统。

3、西汉史传散文的代表作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进行《史记》的创作。东汉史传散文的代表作是班固的《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武传》。

4、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骚体赋如贾谊《鵩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汉代散体大赋是由隐语和战国散文演变而成的,多采用主客问答体形式,句式灵活,韵散相间。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四大家代表作)。张衡既是散体大赋代表作家,也是东汉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归田赋》,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5、汉代诗歌可分为民歌和文人诗歌,民歌以汉乐府诗最重要,文人诗歌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是《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汉乐府诗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此诗又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梁代徐陵的《玉台新咏》。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张衡《同声歌》和秦嘉《赠妇诗》。《古诗十九首》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都是抒情诗,艺术性很高,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或称《昭明文选》)。

6、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线索: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次大丰收,其代表人物有“三曹”、“建安七子”和蔡琰。正始诗歌,其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贤”,而真正代表正始诗歌成就的是阮籍、嵇康。太康诗歌,作家众多,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除左思外,成就不太高。永嘉诗坛,代表人物有刘琨、郭璞与玄言诗人许询、孙绰等。晋宋之际,陶渊明是成就最高的诗人,田园诗之祖。齐、梁永明体诗,代表人物有谢朓、王融、阴铿。梁、陈之际的宫体诗。北朝文学以庾信成就最高,庾信是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曹操诗歌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是建安诗坛的领军人物,他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丕的七言诗《燕歌行》被认为是我国早期七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曹植的诗确如钟嵘《诗品》所说:“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真正代表曹植辞赋艺术成就的是后期巨作《洛神赋》。“七子”之称首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的是建安时期蜚声文坛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七人,建安七子中王粲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其辞赋代表作是《登楼赋》。蔡琰的五言体《悲愤诗》成就也最高,是其代表作。

正始诗坛“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其中阮籍、嵇康 文学成就最高。阮籍诗歌的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而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1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嵇康的诗歌创作以四言之作成就最高,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嵇康之文长于论著,极富政治色彩,风格峻切豪壮。《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其散文代表作。

西晋太康年间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比肩文坛,蔚为兴盛。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左思的《咏史》诗,喊出了寒士的不平,在当时独树一帜,被称为咏史诗的“变体”。郭璞的《游仙诗》借游仙写其坎壈之怀,文采富艳。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刘琨的诗歌抒写国破家亡之痛,英雄末路之悲,慷慨激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扶风诗》是其代表作。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哲理性强,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成就最高的诗人,他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描写田园景物,歌咏生产劳动,抒发真切的生活感受,被后人称为中国田园诗之祖。但陶渊明并非全然的静穆,他的《咏荆轲》《读山海经》被鲁迅称作“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7、南朝文学: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以山水为主,开山水诗一派。刘勰说他:“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词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对于自然山水的刻画可谓精妙,但有佳句而无名篇。如“芰荷叠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如《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等。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鲍照代表作是《拟行路难》18首和《拟古》八首。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鲍照是南朝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七言诗的诗人,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鲍照的辞赋《芜城赋》(骈俪化),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

齐梁时期,随着声律说的兴起,诗体发生了重大变化 “永明体”(新体诗)的出现。代表人物是谢朓、沈约、周颙和王融等。谢朓山水诗的艺术成就较高,诗风 “清新流丽”,富有意境美,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复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表现出诗人平静和谐的心境。

宫体诗盛行于梁后期和陈,代表作家为梁简文帝父子萧纲、萧绎及徐摛、庾肩吾、徐陵和早期庾信等,陈后主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宫体诗风格轻靡绮艳。其内容主要以宫廷生活,游戏娱乐为主,描写女性。词采华丽,追求声律对偶,是永明新体的进一步发展。

徐陵编选《玉台新咏》全书收录自汉迄梁诗歌660多首,是《文选》之外,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南北朝时代的诗歌总集,其中包括古代最杰出的叙事长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

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籍。《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崇雅而《玉台》趋俗,《文选》不重民歌而《玉台》收录尤多。《古诗十九首》出自《文选》。

8、骈文与骈赋

骈文:孔稚珪《北山移文》是齐代骈文的代表作品。梁代陶宏景《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

骈赋:江淹《恨赋》和《别赋》。庾信的《哀江南赋》是南北朝骈赋创作的高峰之作。

9、郦道元《水经注》和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是北朝时期出现的重要散文著作。

10、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温柔旖旎,精致华美。北朝民歌大气雄浑,呈现刚健之美。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堪称南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新的文学样式——小说,出现了众多作品,是我国小说史上的重要阶段。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大类,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也称“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葛洪的《西京杂记》和邯郸淳的《笑林》等。

12、魏晋南北朝文论: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提出“诗赋欲丽”的文体要求。陆机的《文赋》是我国第一篇文学创作专论,用赋体写成,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文体主张。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门评论五言诗和五言诗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是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最后为《序志》篇,是全书的总序。《文心雕龙》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二、释词

1、七体:汉初枚乘的《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它全篇是散文,辞藻繁复,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时有模拟,亦简称七。七体之名始见于《文选》。

2、乐府:本是上古掌握音乐的行政机关。西汉时设置掌管民间歌乐的音乐机构,时间不会晚于汉武帝时。乐府有采集民间诗歌、组织文人创作及负责演唱等职责。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间和贵族、文人的创作。魏晋之后,人们把汉代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其中的民歌部分即称乐府民歌。两汉乐府民歌今存四十首左右,它们主要保存于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几类之中,是两汉乐府中的精华所在。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4、建安风骨:所谓“建安风骨”既是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总体风格特点。“风”主要是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主要是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汉末社会**,生计艰难,这一方面给士人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又一方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现实,又使他们又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加上诗歌中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故使这一时期的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及蔡琰。

5、“建安七子”:“七子”之称首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的是建安时期蜚声文坛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七人,他们与曹丕、曹植兄弟有密切的文学交往,形成一个文学集团,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兴盛局面。由于“遭乱流离,自伤情多”,他们的诗歌反映了社会**以及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现实性都很强。其中王粲成就最高,刘勰誉之为“七子之冠冕”。

6、永明体:“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规律,沈约、谢脁等诗人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中,结合汉魏以来的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讲究“四声”“八病”等,以规范诗的声韵。这种新诗体,人称永明体,代表诗人有王融、周颙、沈约、谢眺。永明体是中国格律诗的开端,此后,诗即从自由状态开始走向格律化。

7、正始文学: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8、玄言诗:玄言诗兴盛于东晋,所谓“玄言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从西晋末年开始,由于清谈玄理风气的盛行,“因谈余气,流成文体”,诗坛渐为玄言诗所垄断,其代表作家为孙绰、许询等人。玄言诗的特点钟嵘概括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9、宫体诗:宫体诗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以萧纲为首的一批宫廷文人,诗歌创作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诗歌题材单调狭窄,脱离社会生活,伤于轻艳,号为宫体,代表诗人梁简文帝及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故人又称“徐庾体”。

10、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邢劭诗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11、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一大类别。它起源于魏晋时期,繁荣于两晋和南北朝。其主要内容是杂谈神仙鬼怪。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的民间故事,如《李寄斩蛇》、《三王墓》等,当然也有不少宣扬佛、道因果报应的内容。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不但保存较为完整,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代表了志怪小说的最高水平。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在取材和艺术技巧方面,都对唐传奇、宋笔记小说、宋元体、戏曲及明清小说产生了极大影响。

12、志人小说:志人小说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谓“志人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淡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三、问答论述题(仅提供要点,答题时要结合作品分析阐述)

(一)《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上。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其次,《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或融情于景,寓景于情,如《青青河畔草》;或以事传情,如《西北有高楼》,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

再次,《古诗十九首》每首语言都浅近自然,务求平淡,如话家常,而又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二)分析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

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如《白马篇》,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

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代表作是《赠白马王彪》,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三)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汉乐府民歌虽也有一些抒情诗颇具时代特征,但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还是大量的叙事诗。这些诗或描写一个场面,或叙述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在叙事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最成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两诗都注意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东门行》中妻子与丈夫的对话,《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捶床大怒、刘母拊掌而悲等都是其例。

(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如《白头吟》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比喻女子的爱情纯洁;《陌上桑》以铺陈手法,表现罗敷的美丽等。

(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破《诗经》的四言,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

(四)试述司马迁生平经历中与写作《史记》有密切关联的事件,试列举简述。

司马迁的一生,据王国维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推断,当是“与武帝相终始”。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有三点与他的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

其一,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著有《论六家要旨》,立志修一部史书,并为此做了一定的史料准备,遗命司马迁完成。司马迁的学术思想、事业理想均受到他的家庭环境和他父亲的影响。

其二,青、中年时期的漫游。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开始了漫游生活,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各地社会状况和了解风土人情。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三,遭李陵之祸。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机报答汉朝。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汉武帝。武帝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遭受“腐刑”。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

(五)《史记》和《汉书》异同比较。

1、相同点》:1.史家一以贯之的实录精神。和《史记》一样,《汉书》也是一部带有作者独立见解的实录之书。班固非常推崇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他在《汉书》中能够尊重历史事实,在真实记载汉朝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暴露了统治者的种种罪恶。

2、不同点:(1)在思想上,《汉书》是官修的史书,班固又以儒家道统为指导思想,因而在材料的选择处理上,往往表现出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而《史记》是私人著述,思想不主一家,司马迁能独立思考,富于批判和创造精神。(2)在取材上,《史记》雅俗并收,而《汉书》的取材,除取材于《史记》之外,《汉书》增载了许多历史文献,包括当时的经济制度、社会状况、疆域政区、等有关典章制度,因而《汉书》多带文献性质,更多学术气息。(3)在史传人物方面,《史记》写人物真实与夸张相结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感情强烈,形象突出,文学性强。《汉书》则重在写实,遵照历史写作原则,没有《史记》的激情、夸张,历史性强。

(六)比较《史记》与《汉书》在人物传记写作上的异同?

第一、《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之争时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汉书的精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天下未定是草莽英雄,多为战将和谋士,极富传奇色彩。《汉书》写的盛世人物则是在四海一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更多的是经师儒生,富有戏剧性。

第二、除《世家》外,《史记》人物传记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兴衰史。而《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通过此,对西汉社会变迁做了多方面的展示。如《张汤传》、《韦贤传》等。

第三、《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的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的悲剧人物不多,但李凌和苏武的传记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浓。

第四、《史记》疏宕往复的笔法,《汉书》则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如对各类生活轶事,《史记》写作时没有固定位置。《汉书》则不同,此类小故事全放在篇末。

总之,《汉书》具有学者之文的特点,叙事简练整饬,详赡严密,雍容典雅,语言简洁规范,辞赡韵远,不像《史记》那么骀荡疏宕,生动鲜明,感情浓烈,气势雄放。

(七)分析《史记》的风格特征。

1、《史记》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时代风气的感染下,司马迁怀抱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他向往奇伟不凡的事物,崇拜英雄。司马迁刻划了一大批品行卓异、具有英雄性格的人。

2、《史记》的悲剧色彩。司马迁总爱淋漓尽致的渲染主人公们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哀、怀才不遇,无所归依的痛苦和信而见疑,忠而受谤的愤懑,以寄托自己的生活感受,表现了自己激荡不平的内心世界。

3、《史记》的传奇色彩。《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张良是位传奇人物,圯上老人受兵书等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富有传奇性。

(八)结合作品说明《史记》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1、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史记》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如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有高下之别

2、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司马迁笔下的 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如项羽(分析略),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3、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九)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

1、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2、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3、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十)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十一)《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世说》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特别着重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反映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其内容体现了当时一些真实的社会史实和文学思想,具有史料价值。

(2)《世说》的艺术风格在于: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短小文字突出事件的中心,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辞句,又有生动口语。往往一言一行即表现人物的肖像和精神面貌。

(十二)试述魏晋南北朝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标志。

所谓“文学自觉”,就是把文学当作与经学、史学、哲学相并列而不是从属的一门艺术,充分发挥文学的独特审美功能,抒情言志。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是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十三)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情、景、事、理的浑融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划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如《饮酒》其五,将人、山川、空气、飞鸟,构筑了一个和谐的世界,物我泯一,这就是韵味。

二是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由于在创作中情绪平和,没有大的感情起伏,因而陶诗中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达到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个宁静恬淡、高远舒展的境界。诗歌平淡,然淡而有味,其味隽永,令人心驰神越,想慕千古。总之,陶诗语言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语俗而意雅,平常之景而蕴含深意。

(十四)陶渊明田园诗的主题分析。

1、陶渊明的田园诗写描写了农村在战乱中的饥寒残破和自身生活的困窘:“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归园田居》其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真实地反映了饥寒的苦辛。

2、陶渊明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把平凡的农村景物写得富有诗意。

3、陶渊明的田园充满了人际关怀和人伦温暖,把享受亲情友情作为田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归田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亲友不仅分享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乐趣,而且也成为这快乐的来源之一,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成为田园生活的一种象征。

(十五)分析庾信前后期诗文创作的变化。

庾信生活的前期,梁朝统治比较稳定,庾信此一时期是一个典型的宫廷文学侍从,主要创作不出宫廷诗文酒会之中的奉制唱和。前期诗作如《咏舞》、《奉和示内人》等,思想内容轻浅单薄。形式绮艳。

庾信后期生活被强留北地,终老不还,内心是十分悲苦的,这种悲苦不仅在于亡国之哀与羁旅之愁,而且从封建道德角度来看,庾信仕于灭其故国的异族政权的行为,常为后人斥为失节。后期之作常表现“乡关之思”: 感伤时变、魂牵故国,是其“乡关之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寄王琳》。叹恨羁旅、忧嗟身世,是其“乡关之思”的另一重要方面,如《拟咏怀》其七。庾信以北朝的生活背景,娴熟老练的南朝技法,加上个人的身世之叹,开创了绮丽、清新、老成的诗风。

(十六)南北朝乐府民歌在内容和艺术上的差异。

南朝民歌: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包括“吴歌”和“西曲”两大类,是依其产生地区而得名的。

(1)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表现男女之情。内容广泛,角度多样。

(2)南朝民歌格调鲜丽明快,语言上清新流丽和多用双关语。如“莲”通“怜”,“芙蓉”通“夫容”。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南朝民歌艺术水平最高为《西洲曲》,情思缠绵,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联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

北朝民歌:北朝民歌是北朝各民族的民间歌曲,多产生于西晋末至北魏初。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的《梁鼓角横吹曲》中。(1)北朝民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有描写北国风光的,如《敕勒川》写尽辽阔广袤的草原风光;有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的,如《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有反映战争及其带来的苦难的,如《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反映爱情婚姻的民歌,也是快人快语。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呼天”,表现出北方民族的粗犷直率。

(3)北朝民歌抒情真率直爽,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语言质朴有力,气盛词质。格调苍劲豪迈,有着雄浑而深远的情思和苍凉慷慨的英雄气,如《敕勒川》和《木兰诗》。(十七)分析左思《咏史》诗在诗体上的创新意义。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班固的《咏史》诗,直书史实,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序》)。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这些诗一咏写历史事件为主,可以有所寄托。

左思的咏史诗,将咏史与咏自我情怀结合在一起,将咏史变成了咏怀。左思的《咏史》诗表现了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孤芳自赏、感慨任气的精神,以咏怀为主,杂引史事。清人何焯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变体:“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正体也。太冲多自摅胸臆,乃又其变。”从咏史诗的发展先后顺序来看,以“隐括本传”者为正体,以“自抒胸臆”者为 “变体”,并不为错,然而左思之“变体”,成就远远超过了前人的正体。具有了诗体革新的意义。(十八)汉大赋的体制特征。

(1)以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寓言式人物,一般有序——主体——讽谏三部分组成。(2)运用排比铺陈、夸张渲染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事物。

(3)描绘物象追求时空两个方面的完整,散体赋大都依时间顺序,描绘事物运动的完整过程。散体赋又追求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方式,表现事物的空间状态及空间关系。(4)体制宏伟,篇幅庞大,一般都在千字之上。

(5)散体赋有类型化、公式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题材与表现手法层层相因、递相模仿。(6)散体赋的语言风格,用字造语的怪异重沓,同偏旁字的联绵堆砌,具体名词的连续排列等。(十九)分析《史记》的思想内容。

《史记》的思想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择其要来说,主要有:

一是《史记》进步的历史观。不以贵贱论人,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所谓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观点,敢于向传统的“天道”挑战,认为“天道无亲,常于善人”是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临死之前还一再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持严肃批判的态度,说是“岂不谬哉!”

二是《史记》的求实精神。主要表现在:

(1)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如写刘邦也刻画出这位所谓受命于天的人物的极其自私残忍的一面。在《淮阴侯列传》中揭露了刘邦诛杀功臣的罪行,“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揭露出刘邦对开国功臣的刻薄寡恩。

(2)《史记》肯定了人民对暴虐统治的反抗斗争,歌颂了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品质和才干。如高度评价了陈涉“首发难”的伟大历史意义把农民起义领袖与古圣人汤、武、孔子并提。

其三是大一统的民族观。首创了民族史传:《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及《大宛列传》,打破了“种别域殊”的内外界限,把四周民族纳入华夏大邦,这对于二千年以来我国多民族大一统政治局面的逐步形成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功甚伟。

其四是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司马迁重视分析经济对社会问题的决定作用,他在《平淮书》、《货殖列传》中集中探讨了诸多经济问题。他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东汉班固圉于儒家之见,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这正说明司马迁不迷信“圣人”,不被传统观念所约束,以“成一家之言”的难能可贵。

四、记诵文学名篇名句。

第五篇: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的教案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北魏的建立及其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历史作用;北魏都城洛阳的繁荣;北朝政权的更替和北周统一北方。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现象;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表现,是分裂向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北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2.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在客观上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作用。从而明确树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伟大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观点。

三、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史实,对“北朝的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全面观察、正确分析的能力。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对民族融合问题的讲解和分析。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南朝的起止年代?南朝包括哪几个朝代?(420—589 年宋、齐、梁、陈)

动荡和发展并存的南朝,一方面是在一百多年里,相继四个政权频繁更迭,说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复杂、使其政权动荡不稳,门阀士族专政的极端腐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南北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使江南经济得到继续发展。这是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而在北方,与南朝并存的是北朝,北朝历史发展的重心始终围绕着民族大融合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讲“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板书课题)

(先让学生阅读178 页课前提示)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北朝时期最重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下面我们先介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板书)

提问:①4 世纪初,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什么时期?(五胡十六国)②4 世纪中期以后,北方曾出现过一次统一的政权,是什么政权?哪个历史事件后又再次使北方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前秦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苻坚前秦政权被颠覆了。鲜卑族的拓跋部乘机迅速兴起,重建鲜卑国家政权,这就是北魏。鲜卑族拓跋部是怎样兴起的呢?

1.鲜卑族拓跋部的兴起(板书)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让学生看《鲜卑族拓跋部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嘎仙洞》图)。拓跋部的这个发源地,是我国文物工作者在1980 年发现的,这个发现就揭开了拓跋部发源地的千古之谜。汉魏时,拓跋部南迁。西晋末年,它居住在现在的内蒙和山西北部地区。包括36 个部落,拓跋部是其中兴起的强大一部。(请同学阅读178 页小字)提问:北魏建立前,拓跋部主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史实根据是什么?(见课本小字内容)当然南迁后的鲜卑人在和汉族的接触中,也开始学习农耕,过定居生活。这时期,拓跋部已由原来的游牧生活,逐渐向农业经济、定居生活发展,由于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由不成熟的奴隶社会正向着封建化过程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拓跋珪建立了北魏。

2.拓跋珪建立北魏

386 年,建北魏,后定都平城(板书)

拓跋部的杰出首领拓跋珪,在前秦衰亡以后的第三年,即386 年,他重建国家魏。史称北魏,或称拓跋魏。以别于曹丕建立的魏。拓跋珪是北魏有作为的君主,即魏道武帝。北魏建立初,力量还很单薄,内部也不稳固。经过一番征战和专力于内部的巩固,几年后,北魏就发展成为跨有塞内外的强国。后于398 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年代可不要求记住)。

北魏这个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政权,在他一建立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北魏的统治地盘是封建制早已确立的中原地区,而拓跋部却是落后的部族,如何解决这个先进和落后的矛盾?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拓跋珪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巩固自己在中 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等)。

(请同学看179 页第一段小字)提问:这里讲了拓跋珪有关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几件事呢?①建国前,他就结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学习汉族的文化和军事知识:②建国后重用汉族地主、重视农业、修建洛阳;③与后燕崔宏的故事;④兴办太学,搜罗书籍,供拓跋贵族学习)。拓跋珪这样重视知识和人才,善于吸取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拓跋部向封建化过渡,巩固和发展了北魏的统治,同时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准备了条件。所以,拓跋珪是奠定北魏基业的开国皇帝。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板书)

在拓跋珪和他后继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十年征战,先后灭掉北方的割据政权,终于在439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长达120 年之久五胡十六国割据混战的局面。(挂出北魏疆域图,指图讲解)统一后,北魏的疆域包括今天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的一部分,成为和南朝相对峙的北方强国。在北魏境内,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于他父辈的基业,在黄河流域统一50 多年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改革的社会背景(板书)

471 年,年仅5 岁的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在位25 年。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孝文帝即位的时候,北魏已建国85 年,进入北魏政权的中期。他在位期间最有作为的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那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②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板书)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汉魏西晋以来,陆续内迁的几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这几个民族人民从东汉时就陆续内迁,纷纷来到中原地区。从东汉至此的四百多年中,这些兄弟民族和汉族居住在一起,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以及语言和风俗等,使这些兄弟民族和汉族渐趋融合,尤其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就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孝文帝能不能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实行改革,进一步革除拓跋部的落后积弊,加速北方各族大融合的步伐,是北魏统治能不能继续巩固和发展的关键。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决择,孝文帝继位后,接受了汉族地主的建议,推行一系列改革的措施。

2.改革的主要内容(板书)

由于孝文帝即位时年幼,所以一度朝政由祖母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是汉族人,受过很好的教育,很有才略,她临朝听政期间,以孝文帝的名义实行两项经济方面的改革,这是孝文帝在位时的前期改革。490 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亲政后,孝文帝在冯太后改革的基础上,把改革推向了新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政治和汉化改革,这是孝文帝在位时的后期改革。所以,历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孝文帝和冯太后两人的事业。而其中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更坚决、更彻底。下面我先介绍孝文帝在位期间的前期改革措施,即冯太后主持朝政时的改革措施:

(1)实行官俸制,严禁贪污(板书)

官俸制就是给百官俸禄。俸禄中有米、田、布帛等,这些要按官品的大小,有差等地分给百官。同学们知道,官俸制是封建朝代百官向国家领取报酬的制度,北魏是没有这个制度的。长期以来,鲜卑贵族在战争中以掠夺为生,有时也能从皇帝那里得到一些赏赐的战俘。北方统一后,鲜卑贵族中则出现或“盗没军资,所在掳掠”,或串通富商大贾,敲诈百姓,或自己发了财,却不交足赋税等弊政。为了禁止贪污,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484 年,北魏仿效汉族,颁行官俸制。政府规定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贪赃绢一匹以上处死刑。在官俸制实施后的三、四个月中,刺史以下贪赃的官吏,就有四十多人处死。

官俸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澄清吏治,更主要的是推动了北魏统治集团在封建化的道路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2)均田制485 年(板书)

485 年,冯太后又下令实行均田制,就是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为什么北魏要实行均田制呢?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对的是长期混战之后,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和劳动力相脱离。北魏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并让农民向国家交纳租税和服兵役、徭役,也就是对北魏人民实行封建剥削。

均田制是一项很好的经济改革措施,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均田制的历史作用。第一,把土地和劳动者结合在一起,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第二,客观上对人民也有好处,使北方人民的生产、生活比较安定了。第三,均田制的实施,使北方鲜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封建化了,渐渐地在经济关系上他们和汉族农民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也就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均田制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下面我们讲490 年孝文帝亲政后,实行的后期改革。(3)迁都洛阳494 年(板书)

(让学生在《北魏疆域》挂图中,找到平城、洛阳的位置。引导学生分 析出迁都洛阳的原因。)

490 年,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实行汉化政策。494 年,迁都洛阳是汉化改革的重大措施。为什么要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呢?(学生议论:略)有政治的和经济的双重目的,不外有如下几点:

第一,这时北魏已实行均田制,主要剥削对象是黄河流域地区的人民。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和镇压黄河流域的人民。

第二,迁都洛阳便于摆脱拓跋部守旧势力的控制,而与汉族的封建士大夫、官僚结合,巩固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第三,此时北魏边境形势发生变化,北部民族对北魏的威胁已不大,迁都洛阳便于向南发展,从南北之间的关系看,有必要迁都洛阳;

第四,平城农业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当地人口的需要,而洛阳是中原的经济中心,而且便于运输。

所以,迁都洛阳是关系到北魏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但它却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怎么办?颇有谋略的孝文帝就以南伐为借口,导演出一场出色的迁都戏。(请同学朗读180 页小字第一段)这样,西晋灭亡以来,荒废了170 多年的故都洛阳,又成了北魏的新都。来到新都的孝文帝,仿佛真成了封建王朝的继承者了。这项措施,是孝文帝改革的高潮。

(4)汉化措施——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人通婚(板书)孝文帝改革的第4 项措施,是实行汉化措施。所谓汉化,按当时说,就是鲜卑人全面地向汉人学习。这一政策也就是在文化上进一步的封建化的政策。颁布均田制和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看到鲜卑语言不宜做与汉族沟通、社会交际的工具,鲜卑服装不合于“华夏之衣冠”传统等等,于是便下令鲜卑贵族必须全面向汉人学习。

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二个字、三个字合在一起的复姓改成单姓。并亲自带头,改拓跋为元,孝文帝叫元宏。(让学生看179 页《鲜卑姓改为汉姓》表。)

穿汉服。孝文帝下令不许穿胡服,也就是鲜卑族的服装,谁穿罚谁!(请学生看180 页《汉服俑和胡服俑》图,根据图下小字区别汉服、胡服的不同。再让学生看《身着汉装的鲜卑贵族》和《北朝妇女》两幅图,说明当时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服装的融合趋势。)

说汉话。规定三十岁以下的鲜卑人一律不许讲鲜卑语,违反者要受到处罚,三十岁以上的人不易改,违反不受罚。过了若干年,有些鲜卑贵族竟然完全忘掉自己本族的语言。

与汉人通婚。孝文帝带头娶汉族大臣李冲的女儿做皇妃。他的女儿也嫁给了汉族地主。

可见,孝文帝对以上汉化措施,不仅严厉推行,而且身体力行。提问:孝文帝这样强制地推行汉化措施的目的是什么?(是要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进一步清除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所以,汉化措施标志着孝文帝改革的深入、彻底。

经过孝文帝一系列的改革,过了若干年后,北方各民族真正融合在一起了。象鲜卑族这些古老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后地消失了。

3.改革的历史意义(板书)

让学生讨论(略),教师根据教材归纳出两条: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可让学生划在书上)经过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方在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工商业也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了。洛阳城的繁荣,就突出地反映了这时期北方工商业的发展。

三、繁荣的北魏洛阳城(板书)

(此目主要讲读教材和插图,让学生了解洛阳城工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再增加史实和分析。最后根据教材提到的统治富有、奢华,指出此时新都洛阳也成为统治阶级享乐纵欲的中心。统治阶级的腐朽,将加速北魏政权的衰亡。)

四、北魏的分裂和北周统一北方 1.北魏的衰落和分裂(板书)

孝文帝改革后,曾经繁荣了三、四十年的北魏,开始衰落了。其重要原因是:在位皇帝荒淫贪暴,北魏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占有大量财富,生活的奢侈已达到惊人的地步,统治者还大兴佛教,广建佛寺,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于是北魏政权在各族人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日益衰落了。终于在534、535 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2.动荡的北朝和北周统一北方(板书)

(边讲边板书“南北朝朝代表”)后来,东魏被北齐代替,西魏被北周代替。其中东魏、北齐都因统治者内部争夺激烈,皇位更替频繁,官吏横征暴敛,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各族人民起义绵延不断,而相继灭亡。而西魏、北周则在孝文帝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实行汉化措施。尤其是北周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统治政策,国力日益强盛。577 年,亲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

我们说北魏分裂后,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继续向前发展,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劳动和反抗斗争中,相互影响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北周统一北方,就更促进了民族融合,并为以后隋朝顺利地完成南北统一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的局面?这次统一和以往几次有什么不同?(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北周统一北方是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实现的,统一后又更加速各民族的融合,为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北朝和南朝同时并存,合起来称南北朝。182、183 页有5 幅反映北朝社会情况的插图,请同学们课后再看。

(让同学看183 页《北魏石雕像碑》。)提问:这块大理石碑反映了什么内容?(佛教中的人物。)这块在宁夏出土的北朝时期的石碑说明了什么问题?(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3.北周的灭佛运动(板书)

提问:请同学在书上找一找北朝佛教盛行的表现?(僧尼众多,北周时僧尼占人口的1/10;寺院势力强大,兼并土地,侵吞人口。)

北周武帝为什么要灭佛?(削夺寺院的人口、土地、增加国家的财富和劳动力,巩固北周统治。)

所以,北周武帝在位期间,下令让僧尼还俗,焚烧佛经、佛像、毁掉佛塔,把寺院财产赐给王公大臣等,后来北周灭北齐,北周武帝下令在北齐境内也要灭佛。

提问:北周武帝灭佛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在经济上打击佛教势力,有利于巩固北周的统治,但也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关于佛教问题我们在下节讲文化史时还要专题讲到。

关于北朝的历史我们就讲到这里,课后请同学复习: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以上我们共用4 课时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这四百来年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的时期,战争频仍的时期。但是在四百来年的分裂和战争中,始终贯穿着民族融合的历史主动脉,始终奔腾着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洪流。

下面我们一起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几种途径。

首先,汉魏西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这就拉开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帷幕。(副板书:民族迁徙)

在十六国时期,统治残暴,连年战争,北方经济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无着。于是各族人民联合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斗争中,各族人民并肩作战,联系更加密切。(副板书:共同斗争)

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的局面,尤其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从而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副板书:和平交往)

请同学再说说,促进民族融合还有什么途径?(改革。副板书:改革)总之,民族迁徙、各族人民共同斗争、和平时期民族间的交流、统治者的改革措施,就勾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轨迹。沿着这条轨迹,我们清楚地看到: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现象,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正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中国才由分裂走向了再度统一,使中国历史重新沿着顺利发展的道路前进。高度繁荣的隋唐文明也正是在民族大融合的土壤中,孕育而成。

下载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学社团教案[精选合集]

    《小学语文作文的素材积累和多元指导》讲义 东门小学计 红 众所周知,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文学欣赏教案

    《电影文学欣赏》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文学原著和影片的欣赏和评价,将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欣......

    文学常识教案

    文学常识 备考必读 【考点明示】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A 【考点解读】 所谓"重要作家"......

    作文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教案 第二单元,编写人崔艳艳 写作指导——留在记忆中的童年 学习目标: 1、 知识学习:学习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及构思方面的知识。 2、 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写作......

    作文学教案

    写作指导——留在记忆中的童年 教学目标: 1、 知识学习:学习确立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及构思方面的知识。 2、 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教案 “文学概论”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一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为其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文学史、文学作品选、美学等课程)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港台文学教案

    第六节女性作家小说 一、林海音的小说(1918——2001) 写作重心:谈“女性”和写“两地” 内容:1、讲述旧时代女性在民国初年的婚姻故事,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性和 虚伪性。《金......

    明代文学教案专题

    一、社会概况 1、政治概况 明代文学教案 第一章:概说 中央集权,八股取士,特务政治,宦官干政,权臣执柄,党派之争。 2、经济概况 工商业发展,市民壮大,新的读者群,文学的商业化,市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