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教案专题

时间:2019-05-13 22:1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代文学教案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代文学教案专题》。

第一篇:明代文学教案专题

一、社会概况

1、政治概况

明代文学教案

第一章:概说

中央集权,八股取士,特务政治,宦官干政,权臣执柄,党派之争。

2、经济概况

工商业发展,市民壮大,新的读者群,文学的商业化,市民趣味。

3、文化概况

王学左派的兴起,禅宗思想的渗透,张扬个性的思潮,对人欲的肯定。

二、文学概况

1、小说

从讲史话本演变成长篇通俗小说,章回小说的形成,小说话本的整理,拟话本的出现,明初、明中叶、明末三次创作高潮的兴起。

2、戏剧

从南戏到传奇戏,明杂剧对元杂剧的改造,传奇戏创作的高潮,戏曲流派的产生,戏曲作品的整理,地方戏的流行。

3、诗文

流派纷呈,复古与创新,晚明小品,散曲与民歌。

第二章:《三国演义》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版本

一、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演义类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杰作。其成书经历了一个群体创作的漫长过程,除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文之外,还有民间流传,诗文吟咏,野史杂史,笔记杂录,说话艺人讲唱,戏曲舞台搬演,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国故事素材。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列书志》),经过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创作成《三国演义,这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

二、作者简介 罗贯中的生平,目前所知甚少。明人贾仲名《录鬼簿续编》称:“罗贯中,大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1364)复会,竟不知所终。”其籍贯除山西太原说外,尚有东原(山东东平)、钱塘(浙江杭州)、庐陵(江西吉安)诸说。明王圻《稗文汇编》称罗贯中为“有志图王者”。大约生活于元末明初,相传曾投身于反元斗争,为张士诚幕僚,后来则致力于小说戏曲创作,现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据说还是《水浒传》的撰写者之一。

三、版本简介

现存《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予的序和嘉靖壬午修髯子的引,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此后又出现多种翻刻本,虽在文字、卷数上有所增删,但变化不大,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一百二十回,不分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本”基础上整理回目,修正文辞,削除论赞,增删或改写情节,并作了二十余万言的评语。经毛氏修改后,尊刘贬曹的倾向较前突出,人物性格较前鲜明,文字较前流畅,评语在小说理论上亦有建树。此本遂成为最通行的本子。今存最早“毛本”为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记事起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终于晋武帝大康元年(280)。主要描写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尤其把曹操与刘备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作为主要矛盾来展开,写曹操则着力揭露他的奸险狡诈、残暴害民,写刘备别着力于歌颂他的诚信天下,仁厚爱民。作者在儒家民本思想和正统观念指导下,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较为全面、真实、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纷乱的原因和各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争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寄托了作者与人民大众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灾难和痛苦。小说有较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但历史现实与作者向往的思想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代表仁义、勇武和智慧的刘备集团失败了,作者以悲怆的笔调写三国归晋的结局,使全书笼罩了浓重的悲壮气氛。这种悲怆笔调和悲壮气氛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据统计,全书共描写了1230个人物,有名有姓者约千人,其中,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曹操、关羽是小说 所刻画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成功的人物。

1、诸葛亮

诸葛亮形象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塑造的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有经天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托孤后,他顾命辅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2、曹操

曹操形象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阴险残忍,虚伪奸诈,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员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小说从正统观念出发,通过逼献帝,杀伏后,称魏王,加九锡等情节,突出其欺君罔上。又通过杀吕伯奢全家,借王壁之头以抚军心,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以及割发代首、梦中杀人等情节多方面地描写他的残忍奸诈。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借迎献帝而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政治上居高临下的极大优势;他善于收买人心,笼络部属,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一大群卓有才干的谋臣战将;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作为一个“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曹操把历代统治者所积累的权术中精妙入微处继承下来,并用以左右朝政,扩展势力,把封建社会的秩序、法则和道德一概置于自己的驾驭之中,以实现自己图王霸业的政治野心。

3、关羽

关羽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义重如山。作者以崇敬的感情写关羽威武而儒雅的形貌神态,更以夸张的笔调写关羽辉煌的业绩。他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可谓勇猛刚烈,所向无敌,睥睨一切,威震天下。但作为“义绝”的关羽形象,其魅力主要来自于他的道义人格。他始而随刘备,不畏艰险;继而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来奔;最后拒绝劝降,从容就义,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完善。小说 也不回避关羽性格的某些弱点,他的骁勇中包含着骄横,坦荡中滋生着自负,往往虚荣偏执,一意孤行。败走麦城的悲剧结局,正是他刚而自矜的性格弱点发展到顶点的结果。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紧紧围绕各政治集团军事斗争而展开。小说以庞大的结构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全方位描写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次战争。小说不仅写战场的厮杀,更揭示战争的政治实质,表现战争过程中各集团的矛盾关系,力量的对比和消长,以及矛盾的转化,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斗勇与斗智相交替,从战争中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的思想倾向。

二、史实与虚构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遵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将历史、传说与想象融为一体,在大致把握一种“七实三虚”的比例上,将适当的虚构依附于作为主体的史实,在遵从时间、地点、人物及重大事件不随意改变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适量地采用移花接木、捏合敷衍、夸张渲染等方式进行虚构,因而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更合情合理,真切动人。

第四节:《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它在思想蕴涵、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叙事方法、丈学语言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功,开创了白话小说的新纪元,极具民族特色的章回体结构模式由此确立,它表明小说家结撰庞伟阔大之长篇的艺术功力已经成熟。它作为第一部最好的历史演义,启动了一系列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其影响早已远播海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它所蕴含的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人才学,管理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正在被认识和开掘,从而发挥出它在现代竞争社会中所可能产生的复杂文化功用。

课外重点阅读片断:

“官渡之战”、“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失街亭”。

第三章《水浒传》

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经过、作者和版本简介

一、成书经过

《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宋江等起义军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其内容不是凭空虚构,而是有历史依据的。据《宋史》中《徽宗本纪》及《张叔夜传》、《侯蒙传》记载,起义发生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起义军曾流动于淮南、京东、河朔、楚、海州等地。结 局说法不一,或谓宋江确曾受过招安,或谓宋江被擒杀。至于是否参加过征讨方腊,尚无定论。南宋时,宋江故事已成为艺人讲唱的重要内容,宋末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涉及水浒故事的部分,虽非常简略,但已勾画出了水浒故事的大体轮廓。元代杂剧中的水浒戏现存目三十一种,实际现存作品仅六种,从其中透露的信息看,已与《水浒传》的故事规模较为接近。《水浒传》正是在有关梁山起义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融合取舍的结晶,同时也是作家精心构思的创作。

二、作者问题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高儒《百川书志》、郎瑛《七修类稿》均谓“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而施耐庵的生平事迹,尚无可靠材料。有关文献,或语焉不详,或彼此矛盾。江苏兴化县白驹场(现属大丰县)发现《兴化县续志》所载明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称施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1296),卒于洪武庚戌岁(1370),“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终。”对《墓志》的真伪,尚存争议。后来出土的《施让地卷》、《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施氏长门谱》等文献也涉及“施耐庵”,但这些材料本身的真实性还不能确认。

三、版本简介

《水浒传》的版本很多,通常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简本有万历双峰堂刊本《水浒志传评林》二十五卷,雄飞馆《英雄谱》本《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十回,聚德堂刊《汉宋奇书》本一百十五回等。属繁本的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天都外臣序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现存为清代康熙年间补刊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万历年间袁无涯刊《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一百廿回等。明崇祯年间金圣叹刊《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将原书七十一回以后招安投降的内容全部删去,改第一回为“楔子”。该本保留了《水浒传》的精华,而金圣叹的润饰加工,更为《水浒传》增色不少,所写的序文、读法和评语,对作品作了精辟的评论和深入的分析。因此,“金本”问世后,流传广泛,成为最通行的版本。从明朝末年至1950年近三百五十馀年中,人们阅读的主要是“金本”。

第二节《水浒传》主要思想内容

《水浒传》是一部正面表现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小说通过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全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生动的故事情节无可辩驳地表明了乱自上作、官逼民反。作品所揭露的封建统治势力,上至宰相、太尉、知府、中书,下至贪官污吏、豪绅恶霸,如高大尉、梁中书、慕容知府、镇关西、蒋门神、毛太公、西门庆之流,他们或则权倾朝野营私误国,或则依权仗势暴敛横征,或则贪财鬻狱草菅人命,或则凶残霸道,鱼肉乡里,将人民群众乃至下层官吏逼迫到生命维艰的境地,万不得已,人们才揭竿而起,啸聚山林。在众多事例中,高俅对林冲的迫害最具典型意义。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个人反抗复仇到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的发展历程。最初梁山英雄们是个人的惩恶除暴,救困扶危,随后是小规模的劫富济贫,占山为王,最后各路英雄齐聚梁山,与官府和地方豪绅武装对抗。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攻打高唐州,智取大名府,直至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成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完全成熟的起义军。小说七十回以后,主要描写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以及征辽、平方腊的过程。由于宋江等人的极力主张,加之朝廷内“清官”的百般拉拢,梁山好汉们在排座次后不久,便走上了归顺朝廷的道路。在征方腊的战役中,108条好汉“十损七八”,“大功”告成后,又被朝廷几乎赶尽杀绝,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以惨痛的悲剧而告结束。

第三节《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宋江

宋江是一个性格较具复杂性的艺术典型。在他身上,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以致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从内心世界到外部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他身为刀笔小吏,却又结交江湖好汉;他仗义疏财,不满现实,却又遵守法度,坚持忠孝,迟迟不肯上梁山造反。直到浔阳楼题反诗,被梁山好汉从法场救出后,才走上梁山。但其性格的内在矛盾依然存在:一方面他以其政治才能和组织才能,发展和壮大了梁山事业;另一方面其性格内涵中的妥协性又逐步上升,最终接受招安,葬送了粱山事业,自己也误饮毒酒,惨遭毒害。总之,宋江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二重性格的悲剧典型。

二、其他人物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形象,其中堪称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不下一二十个,如宋江的领袖才能,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豪爽侠义,李逵的粗莽憨直,武松的神勇刚烈,林冲的坚毅骁勇,石秀的英雄孤胆,燕青的伶俐机敏,以及西门庆的骄横,蒋门神的凶悍,毛太公的霸道,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写人艺术

《水浒传》塑造人物,注意人物性格的内在合理性,注重人物的身份地位、生活阅历对性格的规定作用,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与他的隐忍退让、委曲求全而又骁 勇凶猛、敢作敢为的性格高度和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克服了以往作品人物性格单一化的不足,比较注意在人物个性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上下功夫,做到“同而不同处有辨”,因而个性有别,风采各异,正如金圣叹所评:“《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水浒传》还初步克服了人物性格静态化、凝固化、定型化的缺陷,比较注重从复杂多变的现实出发,按照生活逻辑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如上梁山之前的林冲、武松、杨志、宋江等都有自己的性格发展过程。

二、结构艺术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它富有民族特色的情节结构。古代小说受说话艺术的影响,非常强调故事性,《水浒传》可谓达到极致。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随处可见,如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等等,生动曲折,紧张激烈,给人以惊心动魄、妙趣横生的感受,令人爱不释手。《水浒传》的结构艺术也很独特,是一种线型连环式结构。小说以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将一组组情节按照内容的需要连接起来,每组情节有头有尾,自成一统,成为相对独立的情节单元,若干情节单元有机地连缀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系列。如果把各组情节看做完整的“环”,那么全书就好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这种连环式结构,既使主要人物形象不失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又使全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语言艺术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用通俗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其语言基本属于口语化的文学语言,是由作者在人民群众日常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这种语言形象生动,明快洗练,富于艺术表现力。无论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往往是寥寥数笔,就使描写对象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物语言也富于个性化,“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圣叹《读法》)。人物性格中有什么特性,在语言上就有明显的表现,既不雷同,也不张冠李戴,言如其人,恰如其分。

课外重点阅读片断:

“拳打镇关西”、“风雪山神庙”、“智到生辰纲”、“景阳冈”、“三打祝家庄”。

第四章《西游记》

第一节《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问题

一、成书过程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小说所写的玄奘取经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贞观三年,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历时十七载,跋涉数万里,取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玄奘奉诏口述所见,弟子辩机等辑成《大唐西域记》。其后,弟子慧之等撰写《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已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南宋时有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出现神通广大的猴行者和脖挂枯骨的深沙神,至此,取经故事已被神话化。元代有平话《西游记》,今已失佚,《永乐大典》存有残篇“魏征梦斩泾河龙”,朝鲜《朴通事谚解》尚存“车迟国斗圣”。从中可以看到,西游记的内容与人物均已定型。此外,金元时的院本、杂剧、南戏,均有搬演取经故事者,且故事轮廓和主要人物亦接近今本《西游记》。这些对吴承恩的创作均有直接影响。

二、作者问题

作者吴承恩(15007~15827),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少有文名,屡困场屋,中年后才补岁贡,因母老家贫,屈就长兴县丞,后曾补荆府纪善,旋归里。《西游记》写作年代不可考,一般认为是作者晚年所作。此外,吴承恩尚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传世,另有传奇小说集《禹鼎志》,今佚。另,吴承恩是否为《西游记》作者,至今仍有异议。

第二节《西游记》的主题及主要人物形象

一、主题

《西游记》故事可分为三个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写唐僧来历及取经缘起;十三至一百回写西天取经,经历了八十一难,包括四十一个故事,为全书的主体。

《西游记》原本来自宗教故事,但在作品中,取经神话的内涵和目的实际上被抽象成了崇高神圣的理想和正义光明的事业,唐僧师徒为此而排除千难万险、降妖伏怪的过程十分具体生动,作品的客观主题便成了一曲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迭目的誓不罢休的颂歌。这一主题是通过形象的塑造体现的。当然,《西游记》在几百年流传及创作过程中,宗教色彩虽逐步淡化,但以取经故事为主要情节的基本框架,却不可能改变。因此,小说中存在着宗教与世俗的矛盾、宣扬宗教与批判揶揄宗教的矛盾和三教合一与扬佛抑道的矛盾。

二、主要人物形象

关于孙悟空形象的来源,从作品的实际描写看,孙悟空从性格到心态,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念。当然,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交流,深受佛教濡染的作者从佛经故事中借鉴也是可能的。藐视权威,要求平等,反抗束缚,追求自由和个性解 放的叛逆精神,是孙悟空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凝聚着灾难深重的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摆脱束缚,反抗压迫,要求平等,掌握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叛逆性格在“大闹天宫”中得到了最鲜明最集中的反映。“大闹天宫”是孙悟空对现存秩序和权威的反抗,西天取经则是他对邪恶势力的斗争。在取经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遭遇了不计其数的妖魔鬼怪,它们为非作歹,阻挠取经,残害苍生。孙悟空嫉恶如仇,不畏强暴,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及见义勇为、聪明机警、正直无私、坚定乐观等英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完善。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常蒙受极大委屈,遭到折磨甚至被驱逐,但一得知师父蒙难,便捐弃前嫌,全力救助,体现了不计恩怨得失、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无私品质。总之,孙悟空是一个凝聚着民族精神的神话英雄,《西游记》是一曲民族精神的英雄颂歌。

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寓庄于谐

寓庄于谐的游戏之笔,是《西游记》最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与一般小说游戏笔墨偶一为之的写法不同,吴承恩将游戏笔墨运用于小说的情节构思、场景设置、形象塑造和叙述描写即全部内容和形式之中。游戏笔墨常常使叙述的故事荒唐而有情思,带有浓厚的幽默感和喜剧色彩。小说常常信手拈采,插科打诨,对人情世态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滑稽之中每多刺世泄愤之感,谐趣之中饱含讽刺之意。吴承恩寓庄于谐、善谑善讽的艺术个性,在《西游记》的情节构思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神话人物的塑造

在形象塑造上,《西游记》用游戏笔墨集形象、人性、神性和动物性于一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大都有定型的性格,然后通过虚幻的情节、幻想的环境多侧面、多层次地渲染、强化和丰富其性格。这些各具性格的形象既是动物,又是人,更是神怪,是人兽同形与人神同性的结合,既有动物的外表和生理特性,又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还有神怪的法术和魔力。如孙悟空是猴子,是神灵,又是活生生的人,既有主宰命运的理想抱负,又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而这一切又无不融合了机灵乖巧、敏捷爱动的猴性特征。猪八戒有猪的外形,他的贪吃好睡、愚蠢呆板、懒惰自私等都符合猪的习性,甚至连他的三十六般变化也只限于一些蠢笨模样,如变山、变土墩、变大树,变石头、变胖大汉,叫他变小姑娘,头勉强变了,“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像”。如此游戏笔墨淡化了宗教的神秘性,强化了形象的人情味和世俗气息,使其生动有趣,真实可信。

三、情节构思 在情节构思上,《西游记》游戏笔墨的特点是“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学浪漫主义传统,戏笔与幻笔相兼,展开丰富的想象,纵横驰骋于人间天上、地府龙宫,在这个奇诡绚丽的艺术世界里,既有现实的真实感,又有神魔世界的奇异感和生动感。在这些谈诡的幻想背后,隐现出古代人民征服自然、战胜敌人的企盼。

课外重点阅读片断: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圣”。

第五章《金瓶梅》和其他章回小说

第一节《东周列国志》与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之外,明代的历史演义小说不绝如缕,如《东周列国志》、《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英烈传》、《东西两晋志传》、《续英烈传》、《隋炀帝艳史》、《开辟衍绎通俗志传》、《有夏志传》、《有商志传》、《乐田演义》、《梁武帝西来演义》等,水平普遍不高。只有《东周列国志》稍强一些,其中有些片断可与《三国演义》媲美。

第二节《北宋志传》与英雄传奇小说

《水浒传》而外,明代的英雄传奇小说也方兴未艾,如《南宋志传》、《北宋志传》、《于少保萃忠全传》、《杨家府演义》、《禅真逸史》、《禅真后史》、《隋史遗文》等,艺术水平普遍高于同期历史演义小说。其中,《隋史遗文》水平相比较更高一些。

第三节《封神演义》与神魔怪异小说

在《西游记》出现的同时或稍后,神魔怪异小说的创作也如同异军突起,其主要作品有《封神演义》、《天妃济世出身传》、《五显灵光大帝华光天王传》、《北方真武祖师玄田上帝出身志传》、《八仙出处东游记》、《西游记传》、《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韩湘子全传》、《扫魅敦伦东度记》、《西游补》等。其中,以《封神演义》和《西游补》的 思想内涵最为深刻。

第四节《金瓶梅》及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一、《金瓶梅》的思想价值

《金瓶梅》是产生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的一部章回小说,作者兰陵笑笑生。全书一百回,最早的版本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节外生枝而蔚为大国,全书以暴发户商人西门庆为核心,展开了对世态人情的描写。然而,《金瓶梅》写世情不在于一般的 描摹,而是着意在暴露。它的暴露,不但有广度,而且能在普遍的联系中把矛头集中到封建的统治集团和新兴的商人势力,从而触到了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因而显得具有相当的深度。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本是一个小商人,他凭着“近来发迹有钱”,靠勾结衙门,不法经商,拼命敛财,财越积越多;又凭借金钱来贿赂官场,打通关节,官越攀越高。于是,他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世界里,肆无忌惮地淫人妻女,贪赃枉法,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却又能步步高升,称霸一方。从这里可以看到,被金钱锈蚀了的封建官僚机器已经彻底腐烂了。

二、《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金瓶梅》比之《三国》、《水浒》等从“说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迈进了新的一步。这首先表现在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小说中的故事从传奇趋向平凡;节奏放慢,在相对稳定的时空环境和叙事角度中精雕细刻一些人物的心理和细节。写李瓶儿病危、死亡到出葬,竟用了两回半近三万字的篇幅,仅临终一段就写了一万馀字,把西门庆、李瓶儿及潘金莲等众妻妾的感情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小说中写了不少平淡无奇的琐事,与情节的开展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为了写心,为了刻画性格。《金瓶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另一大进步是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金瓶梅》的结构方式是网状的,每一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常将时间顺序打破,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金瓶梅》的语言在口语化、俚俗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全书大量吸收了市井中流行的方言、行话、谚语、歇后语、俏皮话等等,熔铸成一篇市井文字。

三、《金瓶梅》的历史地位

第一,<金瓶梅)是章回小说中第一部摆脱了取材于历史传说与神异传说的传统,而以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和市井家庭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由文人单独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以前的章回小说,它们的成书过程一般都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历史真实,②民间流传,③话本、戏剧的演述,④文人整理、加工、再创造。《三国》、《水浒》、《西游》,概莫能外,其他作品亦大都如此。而《金瓶梅》则一无历史事实作根据,二无民间流传为基础,三无话本、戏剧的演述可堪借鉴;它只是借助于《水浒传》中武松兄弟与潘金莲、西门庆之间的故事作引子,节外生枝,将次要人物变成主要人物,并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从而衍成洋洋百回的长篇巨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并不存在一个由民众创作到文人加工的过程,而是由文人单独完成的作品。这些,恰恰标志着章回小说发展过程中在作者与题材问题上的一个根本转变。第二,《金瓶梅》的作者已不再是简单地用黑白两色来观察世界、反映世界,从而也打破了它以前的章回小说把人物塞进“正面”或“反面”的框子里去的做法,而是力图从众多侧面去观察和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寻求一种更为高级、更为复杂的方式去塑造活生生的杂色的人,力图让这些人物从“他们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巴尔札克《人间喜剧序言》)这给以后的章回小说创作以极次的启示力。

第三,《金瓶梅》对现实生活的描写较之以前的作品更为细腻、逼真。作者惯用白描手法来写世情,刻画人物毫发毕现、深入骨髓,颇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追魂摄魄,而后又不动声色地让人物通过各自的言行来表现其内心世界。作者极少出面直接对书中人物进行评判,而是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审美空间,让读者自己去认识书中的人物。这种写法,较之以前小说中多用夸张、渲染、粗线条勾勒或由作者出面大加评议的写法,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代表着章回小说作者在如何反映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上的一个根本转变。

第四,《金瓶梅》一方面继承了《水浒传》等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颇能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并为《红楼梦》等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的形成作出了示范、打下了基础,在章回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进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里程碑。另一方面,它又无可避免地带有它那一历史阶段的时代风气的熏染,有不少淫秽之笔。那些对男女性欲的赤裸裸的描写,固然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一个层,面和当时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有的地方或许还有利于人物塑造和情节推移;但过分地、毫无节制地展示性交生活,这种自然主义的笔墨,也对后世许多章回小说产生了不良影响,容易造成一种在低级趣味的泥潭中的迷失与陷落。

附录一: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史代文学作品选》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

胡 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施耐庵《水浒传》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

吴承恩《西游记》

刘修业、刘怀玉《吴承恩诗文集笺校》

苏 兴《吴承恩年谱》

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

许仲琳《封神演义》

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

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

熊大木《北宋志传》

董 说《西游补》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冯梦龙《古今小说》(《喻世明言》)

冯梦龙《警世通言》

冯梦龙《醒世恒言》

凌濛初《拍案惊奇》

凌濛初《二刻拍惊奇》

谭正璧《三言二拍资料》

毛 晋《六十种曲》

徐 渭《四声猿》

钱南扬、徐朔方《汤显祖集》

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钱谦益《列朝诗集》

朱彝尊《明诗综》

谢伯阳《全明散曲》

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民歌时调集》

刘世德《明代散文选注》

施蛰存《晚明二十家小品》

方铭《明清散文选析》

第二篇:《明代移民》教案

兰亭小学地方课程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主备人

刘小云

参加人员

五年级地校老师

内容

我的家乡第五册第一单元

课题:《明代移民》

1.通过介绍我们的祖先的来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

2.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了解我们当地移民的传说和故事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通过了解大槐树的故事,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5.通过网上收集本村迁址的历史,了解家乡的变迁。

6.学习我们先辈在移民后的勤劳美德,渗透我校“真善美”生态课堂理念

《明代移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槐树的传说

2、了解脚指甲复形的传说

3、学习我们先辈在移民后的勤劳美德

4、渗透我校“真善美”生态课堂理念

课前准备:

1、学生了解我们当地移民的传说和故事

2、网上收集本村迁址的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课前学生了解我们当地移民的传说和故事,和网上收集本村迁址的历史。

2、读歌谣,你是怎样理解歌谣意思的?

二、自学课文,了解了大槐树的传说和脚指甲复形的传说故事。

1、1279年南宋灭亡——农民起义——元代末年——明朝建立——动员移民(移民政策)

2、毛贵起义:

3、自学大槐树的传说试着讲给同学

4、脚指甲复形的传说故事试着讲给同学听

三、课后作业:

1、把大槐树的传说和脚指甲复形的传说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2、咨询家中姓氏的历史或者了解家谱的历史渊源。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第七编 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1、手工业和城市商业的繁荣使市民阶层扩大。市民阶层人数众多,人员复杂,包括商人、作坊主、手工业工人、自由手工业者、艺人、妓女、隶役、各类城市贫民和一般的文人士子等。

2、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自然的改变了文学作品的面貌。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情趣,市民的形象在明代的诗、文、小说、戏曲中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

3、作品内容市民化的同时,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时兴着一种“世俗之趣”。这种艺术趣味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效果求怡心娱目。

4、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膨胀,不可避免使文学创作商品化。

5、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

6、王学左派(泰州学派):思想家王守仁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陆九渊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统治,冲击了圣经贤传的神圣地位,在客观上了突出了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此后,心学亦称王学,流布天下,形成多种派别。其中,泰州学派又称王学左派,从王艮、徐樾、颜钧、罗汝芳,到何心隐、李贽,越来越具有离经叛道的倾向。他们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主张人际间地位平等,追求个性的自然发展。

7、章回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到明代定型的。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整体。现存的宋元话本已经分卷分目,王国维认为这是“后世小说分章回之祖”,除分回立目之外,章回小说还保存了宋元话本中的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体制。

8、从明代戏曲、小说及民歌等通俗文学的发展,简要论述人们对于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第一,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明代文学家对于情感的论述特别丰富,往往把情感作为品评作品美学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准则。这是宋元以来对于理学专制的反弹,是肯定自我、张扬个性的一种表现。俗文学一般都“绝假纯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往往成为主情论者的“样板”,于是加深了他们对于文学情感特征的思考和认识,并以此来作为批判“假文学”的武器。举例:课本P13 李梦阳、袁宏道、徐渭、汤显祖、瞿祐、李贽、冯梦龙等。

第二,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明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主要建筑在诗论文评的基础上,重在诚、真、信、实,反对浮、夸、虚。幻,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而戏曲、小说与诗歌、散文不同,它们描绘的故事与人物大都是虚实相间、真幻互出,多有艺术虚构。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戏曲、小说艺术虚构问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举例:P13 胡应麟等。

第三,开始关注人物性格的刻画。宋元以前,由于长篇叙事作品并不发达,故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理论也比较缺乏。明代戏曲、小说的繁荣,促使人们对于有关人物塑造和性格刻画的问题予以关注。举例:P14 王世贞评《琵琶记》;徐渭评《西厢记》

第四,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在中国文学史上,大张旗鼓地提倡语言的通俗化,是随着白话小说的繁荣而兴起的。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书名就突出“通俗”二字。举例:P14 蒋大器、王骥德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1、《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2、《三国志演义》成书故事取自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苏轼《志林》卷一《怀古》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3、三国故事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含庸愚子(蒋大器)《序》、修髯子(张尚德)《引》)。万历间吴观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了“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并做了详细的评点。毛本《三国》,成为后世最流行的本子,近人将其简称为《三国演义》。

4、余邵鱼编写的《列国志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有关列国故事的通俗小说。

5、清代康熙年间,褚人获将《隋唐两朝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及唐代卢肇所撰的《逸史》等剪裁连缀成《隋唐演义》一书。

6、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7、论述《三国志演义》的主题。(加以具体情节论述)

《三国志演义》描写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作者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明君良臣的渴慕。

首先,它宣扬了仁政思想。作者塑造了仁君刘备与残暴的奸雄曹操。两人的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形成了全书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统治者的伦理要求。作品的悲剧结局,则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幻灭的困惑与痛苦。

其次,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义气,主要描写了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异性兄弟关系。这种忠义虽然是封建性质的,但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方面,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再次,在描写波澜壮阔的斗争中,概括了丰富斗争经验和历史人物的高超智慧,这都集中体现在诸葛亮的身上,他成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千古贤相的化身。

8、刘备形象分析。

第一、刘备宽仁待民,待士诚心和义气。《演义》通过曹操与刘备对比描写,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刘备宽仁待民,曹操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狡诈。刘备从桃园结义时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并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上人为本,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他们的言行和曹操恰恰形成鲜明对比。他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刘备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初作安喜县尉时,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新野时,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襄阳撤退时,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却不忍心抛下百姓不管,含着眼泪对众将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所以后人用诗赞美说:“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汉口,父老犹然忆使君”。到了西川,他的军队“秋毫无犯,受到焚香礼拜”的欢迎就不足为奇了。刘备不仅宽仁待民,还能诚心待士。他对士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给人印象也很深。且不论与刘备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是如何情同手足,只说他一见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在长坂坡,糜芳、张飞都以为赵云去投奔曹操了,刘备却毫不怀疑地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至于他对待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绐终敬爱信任,则更为人所共

知。

第二、刘备思贤若渴、知人善用。谋士徐庶因母被曹操用计虏去,迫不得已要离刘备而去曹营一节中,玄德凝泪目送元直,却被一树林隔断视线,玄德便要将士尽伐树木,足见刘备思贤爱才之心何切!难怪徐庶后来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终不为曹设一计”!另如妇孺老幼凡知三国者皆知刘备不畏严寒,说服关张三弟而三顾茅庐,更是让后人感叹不已。

第三、刘备智勇过人,其上乘的计谋和战略决策值得人们借鉴。刘备当时机不成熟,自己不得势,人马较少时,暂依曹操。与曹操青梅煮酒,机智应对。在计谋上,刘备也有过人之处。如刘琦死后,孙权方面要索还荆州,刘备、诸葛亮以无处寄身为由死赖着不还,周瑜想用美人计把刘备赚到东吴来相要挟。对于此次联姻,施计的孙权和周瑜本无诚意,他们的算盘只不过是想把他给扣下,没想到刘备一到南徐即用树上开花大造舆论,让吴国太插手此事以致弄假成真,等到后来想软硬兼施扣住刘备时,又被他用瞒天过海,以到江边祭祖为借口逃走,最终孙权方面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四、刘备能知错就改,并有敏锐的鉴别力。在对待襄阳名士庞统问题上,孙权见士元“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又见统有轻视自己平生最喜之将周瑜的意思,便“誓不用之”。刘备虽见统“长揖不拜”,且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于是只给统以来阳一个县宰小职,然而当刘备派张飞前往来阳巡视、听了飞回报统是如何将百余日新积公务不到半日,便一一批判,“曲直分明,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之事时,便大惊曰:“屈待大贤,吾之过也!”于是拜统为副军师中郎将。刘备虽先也有怠慢之意,但毕竟能作自我批评,知错即改,善莫大焉,孙权于此该觉汗颜!说刘备有敏锐的鉴别力,那是因为刘备临终前嘱孔明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后来街亭之战,果应此言不虚!孔明人比之为智慧的化身,竟错用马谡,造成街亭失守,刘备地下有知,该孔明不听己言!

第五、刘备仁中有伪,雄中有枭,并缺乏治远略。用鲁迅的话说,“《三国演义》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也就是说,刘备仁中有伪。如:赵子龙历尽凶险从曹军中救回阿斗交与玄德时,玄德掷子也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后人评得好:“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亦有民谚云:“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另有民谚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另白帝城托孤。

9、《三国志演义》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

(1)清学者章学诚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以作者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性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2)罗贯中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于史无征,采用传说;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妙笔生花,善于铺叙。

10、《三国志演义》的艺术特色。

具体实例见课本P26—29(1)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作者在按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已经全非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情节故事也多经过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添枝生叶等艺术处理。它已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借三国史实的基干和框架,另描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2)非凡的叙事才能。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的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

(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

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时期所有重大的战役,写的各有特色,绝少雷同。

(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它塑造人物想象的显著特点,突出甚至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小说在塑造这种特征化性格的人物时所采用的手法,主要有:

一、出场定型。

二、反复皴染。围绕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

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

(5)历史演义体语言。它从讲史而来,偏于叙述而少描写,其叙述语言以粗笔勾勒见长,简洁、明快、生动、有力,洋溢着一种阳刚之气。人物语言,已开始注意个性化。

第四篇:浅议明代小品文

09级在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吕美 200954001

1浅谈晚明小品文掩盖下的文人心态

—以优美的文学语言写出他们不为人知的心灵史

明朝后期出现的清新婉丽、自由灵动的小品文,虽称不上是中国古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但亦堪称是一束幽兰 ,它仿佛山涧的清泉 ,不事雕琢 ,自然天成 ,笔调淡雅 ,情韵悠远 ,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艺术享受。

小品文不是诗不是词不曲是,不谈韵脚,没有定式,天资烂漫,无法无天。其最长的不过一千多字,短的只有几十字,但往往以小见大,一滴水而具沧海味。晚明小品文大都是活泼泼的真情流露,追求“真”“趣”,有性有情,妙然天成,“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文字新鲜自然,灵动活泼,“明白晓畅,语语家常”,行文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绝弃“聱牙之语”、“艰深之辞”。读此小品文时,心中荡漾着碧水清波,天是这么蓝,草是这么绿,生活本来可以如此简单和美丽。然而,在晚明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文人们的心态是如此的恬淡、清远吗?

对于现世生活享受的肯定和追求,从中得到乐趣,本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统,然而世俗社会往往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没有更高的精神和审美追求;高洁的文人又往往重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鄙视物质享乐。唐宋以后,文人与士大夫意在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在物质享乐的同时,寻求精神的享受,创造了一种以消闲遣兴、修心养性为目的的艺术化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到了晚明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晚明小品则充分地展示了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小品的作者多是小人物。多布衣、山人,或下层小官吏,多以隐士、逸士、名士自居。一些官位显赫的人,隐退赋闲时也厌倦了功名事业,写起表现自我的小品。小品表现的是小人物或大人物失意时的生活、思想、心态、情趣,既然不得志,也无需谈什么忠君爱国、功业理想,不必关心国事、政事、大事、时事,也不必写载道教化之文,只表现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和闲情逸致。这种生活又世俗又雅致,是生活情趣与艺术诗情的结合,显示了一种享受人生的文化气质和处世态度。闲适,其实也是一种享受。正如屠隆为人们描绘最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楼窥睥睨,窗中隐隐江帆,家在半村半郭;山依精庐,松下时时清梵,人称非俗非僧。”(《娑罗馆清言》)理想的环境是“半村半郭”,清静,又不清冷;理想的身份是“非俗非僧”,闲适,又不空寂。这种生活方式,可进可退,非常灵活,占尽人间一切

便宜。

晚明政治上腐败黑暗,阉党专权,党争激烈,纲纪混乱,吏治不整。内忧外患,国事日非。文士们对政治失去热情,对功名事业感到绝望,为保全性命,于是退居闲处,纵情山水,文酒自娱,躲进个人生活的小天地中,以消磨意志和岁月。晚明小品的一个比较集中的主题便是表现出文人闲适的生活理想。这种生活情趣相当有文人色彩,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不同于商贾富豪或仕宦贵人。在平静幽深的环境中,追求一种富有艺术意味的恬淡、冲远、澹泊、自然的生活情趣,这种情调的小品在晚明文坛可谓俯拾皆是。因此晚明“小品”成了一种时尚,“小品”意识渗透到文学、艺术以及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处皆见“小品”。

然而,晚明文人绝不可能过着真正舒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明末政治的腐败黑暗,统治阶级内部连续不断激烈而严酷的党争,国事日非,加上由于外族入侵,边患日深,内外交困,因此许多文人对于社会的前景感到失望以至绝望,这个时代笼罩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悲剧气氛。他们悠然的外表掩盖不了内在的焦灼与困惑。面对不可救药的时代,再谈功业理想、经世致用,便成了自欺欺人的话。他们著书立言也不图“不朽”,只是“自娱”而已。小品文就此成了晚明文人心态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它们清高、淡远、萧散、倜傥,但也反映出晚明文人的浮躁、不安、狂放、压抑、困惑、焦灼和痛苦,同时不免夹杂着些悲凉绝望的末世气息。

在晚明小品中很多反映当时文人对现实的逃避和消沉态度,以及力求自我解脱的心态。如陈继儒的《文娱序》:

往丁卯前,珰网告密,余谓董思翁云:“吾与公此时,不愿为文昌,但愿为天聋地哑,庶几免于今之世矣。”郑超宗闻而笑曰:“闭门谢客,但以文自娱,庸何伤?”(《媚幽阁文娱》)这则小品反映出一些晚明文人的“以文自娱”,其实正是为了远避是非,明哲保身,其中包含了某种对黑暗政治的恐惧。袁宏道也说当时的“吏情物态,日巧一日;文网机阱,日深一日”。(《袁宏道集笺校》卷六《何湘谭》)可以说,明季社会的腐败、黑暗,使文人对于社会现实产生幻灭感,因此像徐渭和李贽所具有的那种狂狷的精神受到挫折,多数文人逐步失去了对于现实与政治的热情关切,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晚明文人便容易从庄禅之中找

到自我解脱的方法,于是从抗争转而避世和玩世,以此来消融个性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心境与环境的强烈冲突。遂使与世对立的抗争成为与世浮沉的浑沌或远离尘世的超脱,斗士的狂放演化为名士的清赏,狂悖、忧郁、苦闷、愤慨转化为逍遥、自适。对现实的幻灭感,也导致游戏人生的风气。

当修齐治平不再是文人最高的人生追求和最大的价值理想,自我的闲适和安逸就成为最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在晚明文人中,洒脱随便的多,而执着认真的少。真”,本是晚明小品的特色,但不少晚明小品家笔下的“真”,不是情之所至自然而然的流露,而是唯恐别人不知其“真”,有意去表现、去追求、去夸张,甚至刻意去制造一种“真”的感情。还有一些小品文往往空灵闲适到作者如生活在远离人寰的世外桃源之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当时国家正处于将“天崩地陷”之际,然而在晚明小品文中我们难以嗅到什么血腥味,也甚罕看到什么刀光剑影的。这种闲适情调是两重性的。一方面,它们把功名利禄视为身外之物,这对某些热衷功名者来说确是一副清醒剂;但是晚明闲适小品所消解的绝不仅是功名贪欲,连壮志雄心和进取精神也轻易地被佛道的出世避世的精神和虚无主义所消解了。

1584年,传教士利玛窦写信给西班牙税务司司长罗曼,不解地提到,中国的士人似乎从来不愿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工作,而只是乐于把时间浪费在彼此交游,“也有些人可能整天企图在浪费金钱,彼此拜访,相互宴请,饮酒作乐,这对士子都是平常的事。人们都很爱好吃喝声色之乐,且有专门书籍记载弹琴的姿势,整年有舞蹈和音乐,还有作乐的处所、钓鱼的池塘和其他消遣的处所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玛窦所描述的风潮在士大夫当中非但没有消褪,反而愈演愈烈。作为一个崇尚艰苦工作带来精神升华的传教士,一定无法理解中国士人们将交游宴乐视为解脱苦闷的另一种替代。政治压抑既然无从排解,只有投身于世俗的狂欢。王阳明的“心学”,李贽的“童心说”将士人们最后一丝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卸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性情的放纵,生活的纵乐,以及品行的狂狷。

晚明评判一个人高下的标准,不再是官阶的高低,而是交游的广泛,以及文化上的独特建树。袁宏道放荡不羁,雅致闲适的表象之下,是一个挣扎彷徨的内心,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代士人精神转轨的写照。《徐文长传》塑造了一个离经叛道,狂傲不羁的狂狷艺术家形象:“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

至门,或拒不纳,是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用斧头砍破自己的头颅,用利锥锥进自己的耳朵,常人是决不会这样做的,袁宏道用略为夸张的笔法写出了徐渭作为艺术家的狂狷气质,同时也写出了在这种貌似疯狂的行为背后,实际上是对世态人情深深的悲愤和绝望。

除此之外,袁宏道自身的复杂个性和人格在他的文章中也展露无遗。他一方面向往山光水色的超然与自由,一方面留恋都市繁华的声色与奢华,一方面有着传统士人的风雅与清高,一方面又融入了市民阶层的艳俗与粗鄙。袁宏道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也坦然承认自己这种复杂的心态:“长安沙尘中,无日不念荷叶山乔松古木也。因叹人生想念,未有了期,当其在荷叶山,唯以一见京师为快。寂寞之时,既想热闹;喧嚣之场,亦思闲静。” 既不能舍弃红尘俗世的快乐,也不能割舍世外清境的闲逸,这种互相矛盾而又绝对真实的人生追求,恰是当时复杂矛盾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晚明小品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这种悲剧现象,是极为深刻精彩而又极为令人心酸的。

09级在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009540011 吕美

第五篇:明代法律制度

《明代法律制度》本章重要知识点

1.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

(一)重典治国立法思想的确立

第一,元朝覆灭的深刻教训。

第二,“刑罚世轻世重”是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

第三,明初复杂的社会形势迫使朱元璋以“重典治国”。明王朝建立初期,由于年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活动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斗争。

(二)重视预防犯罪和法制宣传

(三)强调“法贵简当,诗人易晓”,重视以封建礼教约束人民的思想与行动。在这些立法思想的指导下,明朝的法律制度在唐宋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2.立法概况及《大明律》的立法成就

(1)立法概况:《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明会典》等的制定和编纂。

(2)立法成就:

首先,《大明律》突破了隋唐以来律典依十二篇分编的传统,首创按朝廷六部的政务范围分目的的新体例,具有分类贴切、内容集中、条理清晰、文字简明的特点。

其次,在内容上,《大明律》充分吸取了民初三十年及以前朝代的统治经验,是一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条例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的封建法典。

3.“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表现。

(1)“轻其轻罪”是指明律相对唐律,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

(2)“重其重罪”明律对危害封建国家行为的犯罪处刑普遍比唐律加重。

一、重其所重

(1)加大打击谋反大逆

凡谋反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2)加重打击反逆盗贼

明律的惩罚重在:

①对犯罪人本人及亲属处刑更重。

②株连范围广。

③明律的处罚不分情节。

④还扩大了“十恶”重罪的范围。

二、轻其所轻

(一)事关礼教之罪减轻

(1)告祖父母、父母者。

(2)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

(二)轻其所轻并非绝对

(1).关于强奸罪:唐律规定徒二年或二年半;明律规定:已成者绞监侯,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2).关于亲属间强奸罪之罪:强奸同宗无服亲属或同宗无服亲属之妻,唐律仅视为一般强奸罪,徒二年或二年半;明律则加重至斩监侯。强奸缌麻以上及缌麻以上亲之妻,唐律规定流二千里(折伤者绞),明律规定为斩监侯。

4.明朝刑罚的变化

答:明代除继续适用封建五刑----笞、杖、徒、流、死刑以外,又设置充军刑、枷号刑,实行廷杖制度。

(1.)充军刑

增设充军刑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充实边防,并设有里程规定,后逐渐规定不等的里程。至明末分为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五种,又叫“五军”,最远四千里,最近一千里。充军期限分为“终身”(即本人死之为止)和永远(即犯罪者本人死亡,子孙亲属须继续充军,直到丁尽户绝为止)。可见充军刑远比流刑重得多。明代为了规范充军刑,专定法条和几次颁行《充军条例》。

(2.)枷号

明代的枷号有断趾枷令,常枷号令、枷项游历之分。刑期为一月、二月、三月、六月、永远五种。枷号重量按规定应该是二三十斤,但明代皇帝和宦官为了滥施淫威,常把枷号作为羞辱大臣的惩罚,用重达百斤的大枷枷刑犯人,往往几天内便置犯人于死地。

(3).廷杖

所谓廷杖,就是在午门前对大臣施用杖刑,以暴力强迫臣下完全顺从皇帝意志的制度。它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明律中并无廷杖的规定,但从朱元璋开始,经常于殿廷之上,由太监监督刑,锦衣卫施杖,对冒犯皇帝的大臣施以笞杖。廷杖可以施加于任何一个大臣,从而表现了前所未有的专制皇帝的淫威。如此以极其残忍的刑责羞辱朝臣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闻。

5.严法治吏的措施

答:

一、创设“奸党”罪,严禁臣下结党

朱元璋鉴于历史结党造成皇权削弱,内部矛盾,导致国之民乱的教训,在中国法制史上,首立“奸党”罪。

明律还严禁宦官与后妃、外戚干预朝政,严禁内外官交结。

二、重典惩治官吏渎职和贪赃犯罪

为了强化吏治,明通过一系列行政法规明确官吏的职责权限,对于不能尽职尽责的官吏则给与行政处罚、刑罚制裁。明代重惩贪官治吏的法律规定,集中表现在《大明律》和《明大浩》中。

《大明律》中设置有“贡举非其人”、“举用有过官吏”、“擅离职役”、“官员赴任过限”、“无故不超参公座”、“擅勾属官”、“事应奏不奏”、“官文书稽程”等罪名。

严厉惩治贪赃枉法的官吏,是明朝立法的重点。朱元璋诏令:“犯赃者无贷”;所有枉法赃者,不分南北,一律发往北方边卫充军;通贿之人也同样受到徒家于边的惩罚。

《大明律》沿用唐律原有的“六赃”罪名——监守盗、常人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窃盗与坐赃,于律首置“六赃图”,依照“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的原则,将各种赃罪的具体量刑详细的加以罗列。

另外,《大明律·刑律》还专设官吏“受赃”专章,用刑也严,下列各种赃

罪十一条及其具体刑罚。此外,在其他篇目中也有处罚赃罪的条文。和唐律比较,整个明律条文数量减少了四十条,但赃罪的条文却比唐律大大增加。

明律对赃罪的量刑也明显重于唐宋。

明律对负有监察职责的御使等“风宪官”犯赃,更是加重惩罚:“凡风宪官受财及于所按治去处求索借贷人财物,若买卖多取价利及首馈送之类,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

朱元璋在世时,曾亲手制定了以惩治官吏赃罪为主要内容的刑事特别法规——《明大诰》,以大量的严刑峻法打击贪官污吏。

6.明朝司法机关

(一)中央司法机关设置的发展变化

明代中央司法机关为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1).刑部

明代刑部的组织机构扩大,地位提高,成为中央主审机关。设尚书和左、右侍郎为正副长官,其下设司务厅和十三清吏司,具体掌管中央与各省审判,审核地方徒刑以上重案。同时,代表皇帝去各地录囚,审理大狱。

(2).大理寺

大理寺是复核机关,一般不掌管审判,主要负责案件的复核。凡刑部、都察院审判的案件,都必须将案卷和人犯移送大理寺复核。如大理寺认为审判得当,则允许具奏行刑,如认为不妥,可驳回刑部重审。

(3).都察院

都察院,即原来的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称为风宪衙门,有权监督刑部与大理寺的审判与复核。洪武十七年为了加强司法镇压,还成立了三法司的联合审判组织。

三法司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机关组成。刑部为中央主审机关,“受天下刑名”。设尚书和左右侍郎为正副长官。下设司务厅和十三清吏司,具体掌管京师与各省案件审判。即审理京师地区徒刑以上(一审)案件,审地方流刑以上案件,又代表皇帝到各地录囚,审理大狱。凡遇有大狱重囚,均由三法司审理,叫做“三司会审”。会审后作出的判决,必须经皇帝批大理寺为慎刑机关,掌驳正、审谳(复查)、平凡,一般不掌审判。设大理卿一人为长官;设左右二寺分掌京师及各省案件的复核和平反工作。对于刑部和都察院审理的案件加以“驳正”,然后告成于天子而听之。

都察院:风宪衙门,职掌纠察。具体负责监察弹劾百官,并参与或监督重大案件及怀疑有冤情的案件的审理。设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音签)都御史及百余监察御史。

7.明朝的会审制度

答:三司会审:三司会审是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凡遇到 疑难案件,由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院在都御史三法司长官共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

下载明代文学教案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代文学教案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代农民起义

    明代的农民起义 第一节明初的农民起义 明初从洪武到宣德的七十年间,是明朝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时期。元末农民大起义,不仅以改朝换代而告结束,而且冲刷了元......

    明代纪游文学的兴盛与《徐霞客游记》的诞生

    在许多研究论述徐霞客生平著作的文章中,常常称徐霞客是"千古奇人,"他一生从事的考察游历是"千古奇事",而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则是一部"千古奇书"。这"三奇"之说,出于对徐霞客......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我国监察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殷商和西周。从秦代开始,正式置御史府,秦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制度日臻完备,至隋唐时期,监察制度开始法律化、定型......

    明代定婚制度

    明代定婚制度 一、定婚之构成要件 明初,《大明令》起着临时法规的作用,同时也承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订立的关于定婚等嫁娶行为的礼仪规范的法律效力,曾明文规定:“凡民间嫁......

    明代宦官政治(精选)

    明代宦官政治 撰稿人朱林 明代宦官的总体概况 历数中国古代各朝,唯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为祸最烈,而尤以明朝为最。作为皇权卵翼下祸国殃民的一股特殊势力,他们威福远达官门之......

    明代皇帝事迹

    八、论述明代历朝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制度、事件和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功过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朱元璋(明太祖): 1、在位期间的主要制度、措施: (1)废中书省和丞相制:朱元璋建立......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提要:明代的宗族发展是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宋明理学家为建祠祭祖以管摄人心的具体实践。在本文中我们会探讨祠庙祭祖制度在明代的平民化过程,了解宗......

    明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八编明代文学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一,明代文学的大致分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