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常识教案》初中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1805

时间:2019-05-13 00:1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乐器常识教案》初中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180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乐器常识教案》初中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1805》。

第一篇:《乐器常识教案》初中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1805

乐器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并且使同学们了解有关电声乐队。2.辨识电声乐队的分类。

学情分析

1、作品分析《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2、课程标准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体会雅尼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感受音乐。

【讲授】音乐欣赏1、电声乐队

请同学们做介绍,结合大屏幕,音响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声乐队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体会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乐曲的主题反复,变奏的重复出现,并请同学谈谈感受。、介绍雅尼 雅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生于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卡拉玛塔。1968年,他14岁时在希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500米自由泳全国记录。18岁时移居美国,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21岁时大学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心理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他所热衷的音乐,于是他加入了“恰梅伦”乐队,从此坚定了从事音乐创作及演奏的信念,1986年,他的音乐被著名音乐制作人彼得褒曼所赏识,在他协助下推出了带有鲜明风格的电子合成器音乐专辑。此后,一系列由雅尼自己担任创作、演奏的唱片陆续推出,在美国“新纪元”音乐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雅尼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乐坛一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活动】欣赏《夜莺》欣赏《夜莺》,思考:乐曲中有一件中国乐器演奏,你能听出来吗?你知道电声乐队主要有些什么乐器?它们与传统的乐器在哪些方面地方不同?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的看法。

5、分析《夜莺》的创作特点: 《夜莺》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6、感受音乐主题,试着演唱,(1)看乐谱,先试着演唱,然后再演奏

(2)加入电子琴和简单的打击乐器一起演奏音乐主题(用心体会)【作业】课后作业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声乐队的伴奏,高科技手段的电声音乐与其他音乐具有同样的魅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midi音乐越来越普及,接触的面越来越广,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多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

乐器常识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乐器常识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感受音乐。【讲授】音乐欣赏1、电声乐队

请同学们做介绍,结合大屏幕,音响使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电声乐队

电声乐队指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电子乐器指运用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包括一般电子乐器和电子音响合成器。目前比较多见的电声乐队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有时还加一个电子钢琴。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者加进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欣赏全曲,请同学们体会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乐曲的主题反复,变奏的重复出现,并请同学谈谈感受。、介绍雅尼 雅尼(1954—)希腊血统的美国音乐家。生于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卡拉玛塔。1968年,他14岁时在希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了500米自由泳全国记录。18岁时移居美国,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21岁时大学毕业,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继续心理学专业而是选择了他所热衷的音乐,于是他加入了“恰梅伦”乐队,从此坚定了从事音乐创作及演奏的信念,1986年,他的音乐被著名音乐制作人彼得褒曼所赏识,在他协助下推出了带有鲜明风格的电子合成器音乐专辑。此后,一系列由雅尼自己担任创作、演奏的唱片陆续推出,在美国“新纪元”音乐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雅尼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为当今世界乐坛一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活动】欣赏《夜莺》欣赏《夜莺》,思考:乐曲中有一件中国乐器演奏,你能听出来吗?你知道电声乐队主要有些什么乐器?它们与传统的乐器在哪些方面地方不同?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的看法。

5、分析《夜莺》的创作特点: 《夜莺》中加入了中国的竹笛。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6、感受音乐主题,试着演唱,(1)看乐谱,先试着演唱,然后再演奏

(2)加入电子琴和简单的打击乐器一起演奏音乐主题(用心体会)【作业】课后作业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声乐队的伴奏,高科技手段的电声音乐与其他音乐具有同样的魅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midi音乐越来越普及,接触的面越来越广,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多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

第二篇:《摇篮曲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958

☆摇篮曲教案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6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中的一首歌曲。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爸爸妈妈都曾抱着孩子或守护在孩子床边哼着摇篮曲,让孩子在幸福的歌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可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又知道幼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爱呢?在此,我想通过欣赏不同的摇篮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摇篮曲》的演唱,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2、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得出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3、通过学生的展示,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轻柔声演唱《摇篮曲》并体会歌曲意境,感受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分析综合中外《摇篮曲》的异同

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活动】情境导入,酝酿感情

用多媒体播放几组幻灯片(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图片),问:通过图片你联想到什么?(以此引入母亲、歌曲、摇篮曲)

【活动】聆听歌曲,感知情感

1、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经典音乐的魅力。

2、教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具有哪些情绪特点?(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情绪特点: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

3、教师范唱,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4、讲故事:185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与女歌唱家法柏夫人相识,她很喜欢演唱勃拉姆斯的歌曲。十年后――1868年,法柏夫人生了第二个男孩,作曲家闻讯后,决定写一首“摇篮曲”向她表示庆贺。于是,便从《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一书中选取一首童谣并将其改编成歌词,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活动】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小声跟唱。

2、请学生找出旋律中难唱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与练习。(1)弱起小节(2)附点节奏(3)倚音

3、学生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并请学生挑选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小宝贝、母亲、丁香、红玫瑰、天使、圣诞树等。)

4、结合画面复听音乐,并随音乐轻声跟唱。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像小船摇荡的感觉)

5、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演唱歌曲。【活动】欣赏中外《摇篮曲》,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1、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

2、播放多媒体录像:独具中国风味的东北民歌《摇篮曲》。

3、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4、总结:中外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2)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3)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4)最常见节拍是6/8拍,其次是3/4拍、4/4拍。

【活动】表演讨论,升华情感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充分运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歌曲。

1、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本组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演准备(如:歌唱、绘画、舞蹈、朗诵、律动、情景剧等)

2、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3、挑选好的小组进行展示

4、小结,并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给予奖励。

☆摇篮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摇篮曲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情境导入,酝酿感情

用多媒体播放几组幻灯片(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图片),问:通过图片你联想到什么?(以此引入母亲、歌曲、摇篮曲)

【活动】聆听歌曲,感知情感

1、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经典音乐的魅力。

2、教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具有哪些情绪特点?(这是一首母亲哄宝宝入睡时唱的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亲切祝福,情绪特点:舒缓的、亲切的、宁静的、甜美的)

3、教师范唱,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4、讲故事:1858年,勃拉姆斯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与女歌唱家法柏夫人相识,她很喜欢演唱勃拉姆斯的歌曲。十年后――1868年,法柏夫人生了第二个男孩,作曲家闻讯后,决定写一首“摇篮曲”向她表示庆贺。于是,便从《德意志儿童绘画读本》一书中选取一首童谣并将其改编成歌词,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活动】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小声跟唱。

2、请学生找出旋律中难唱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与练习。(1)弱起小节(2)附点节奏(3)倚音

3、学生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并请学生挑选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小宝贝、母亲、丁香、红玫瑰、天使、圣诞树等。)

4、结合画面复听音乐,并随音乐轻声跟唱。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像小船摇荡的感觉)

5、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演唱歌曲。【活动】欣赏中外《摇篮曲》,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1、聆听舒伯特的《摇篮曲》。

2、播放多媒体录像:独具中国风味的东北民歌《摇篮曲》。

3、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旋律舒展,大方。后者通过环境描述进行含蓄的表达,曲调极富中华民族特色。)

4、总结:中外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2)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3)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4)最常见节拍是6/8拍,其次是3/4拍、4/4拍。

【活动】表演讨论,升华情感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充分运用各种音乐形式表现歌曲。

1、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本组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表演准备(如:歌唱、绘画、舞蹈、朗诵、律动、情景剧等)

2、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3、挑选好的小组进行展示

4、小结,并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给予奖励。

第三篇:《我和你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0816geo2k

☆我和你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缓、深情的情绪背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体验音乐内在的情感。

2、了解歌曲《我和你》的创作背景。

3、能够听辨各种演唱形式,并且和老师一起对歌曲进行创编。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有五个乡镇合在一起的一所县城中学。学生素质程度参差不齐。在农村家庭居多的环境下,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不重视,更难说是音乐这门副科了。所以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观念不强。由于孩子初步进入青春期的他们好胜心强,好动,嗓子开始变声,不爱唱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以身做责以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感染学生;并创设情境,适当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设计适合他们的课堂学习方式。比如适当的降调,多听少唱,利用多样化的演唱形式调动大家积极性等。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音频导入欣赏历届奥运会主题曲串烧

【活动】欣赏视屏,聆听歌曲《我和你》通过08年奥运视屏,聆听并初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内涵。

【讲授】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与歌曲相关的三个关键人物及奥运会主题曲的竞选过程。【练习】学习歌曲

1、跟电子琴伴奏,学生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跟电子琴学唱歌词。

3、聆听分析歌曲情感意境。

4、无伴奏表演唱歌曲。

【活动】创编拓展

1、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2、聆听教师范唱改编歌曲。

3、学生改编创作歌曲。

4、表演体验歌曲。

【作业】小结小结寄予希望,作业

1、小组为单位创编歌曲,下节课前5分钟进行表演。

2、收集你喜欢的体育盛会歌曲或音乐,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我和你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我和你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音频导入欣赏历届奥运会主题曲串烧

【活动】欣赏视屏,聆听歌曲《我和你》通过08年奥运视屏,聆听并初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内涵。

【讲授】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与歌曲相关的三个关键人物及奥运会主题曲的竞选过程。【练习】学习歌曲

1、跟电子琴伴奏,学生用”LU”哼唱歌曲旋律。

2、跟电子琴学唱歌词。

3、聆听分析歌曲情感意境。

4、无伴奏表演唱歌曲。

【活动】创编拓展

1、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2、聆听教师范唱改编歌曲。

3、学生改编创作歌曲。

4、表演体验歌曲。【作业】小结小结寄予希望,作业

1、小组为单位创编歌曲,下节课前5分钟进行表演。

2、收集你喜欢的体育盛会歌曲或音乐,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第四篇:《唱脸谱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955

唱脸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脸谱、拖腔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唱脸谱》是人民音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3、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教学难点: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以及托腔唱法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教学过程4.1 课前教师演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剧种?{问题设计:通过老师的演唱、同学们的讨论,引出我国的“国粹”京剧}

(二)了解京剧

1、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国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2 0 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 7 9 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2、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以及四大名旦。

3、京剧的场面:文场、武场文场:唢呐、笙、月琴、京胡、京二胡、三弦。武场:鼓、堂鼓、小锣、大锣、板、钹。

4、京剧的两大唱腔:西皮、二黄

5、京剧的表演手段(四大基本功)唱(唱腔)念(道白)做(表演)打(武打)

四、教授新课

(一)教师范唱歌曲《唱脸谱》问题设计:

1、请同学们仔细的记一记,歌曲中都唱了哪些人物的脸谱?

2、每个人物的脸谱都是什么颜色的?

3、注意什么是托腔?在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设计意图: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记住人物以及人物脸谱的颜色并且学习托腔】

(二)学唱歌曲《唱脸谱》

1、教师教唱歌曲,注意演唱歌曲时的情感表现,突显京剧的韵味。

2、注意空拍的地方以及托腔的唱法。

3、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注意歌曲演唱的力度。

五、重点难点的讲解

(一)第一部分模仿京剧里旦的声腔,着重指导滑音、休止符以及字正腔圆的声音练习“外国人、戏、彩、画、四击头、美极啦、妙极啦、呱”等。

(二)第二部分通过打节奏的方式一板一眼,重点学习歌曲的拖腔以及净的行腔特点。一字一音,干净利落,豪迈爽朗的气势。

六、知识拓展

(一)看脸谱色彩的含义:蓝色:刚强骁勇,有心计。红色:忠义、英勇。黄色:骁勇、凶暴。白色:奸诈、阴险、狡猾。黑色:肃穆、刚直。(二)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课前教师演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剧种?{问题设计:通过老师的演唱、同学们的讨论,引出我国的“国粹”京剧} 【讲授】讲授

一、教师范唱歌曲《唱脸谱》问题设计:

1、请同学们仔细的记一记,歌曲中都唱了哪些人物的脸谱?

2、每个人物的脸谱都是什么颜色的?

3、注意什么是托腔?在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设计意图: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记住人物以及人物脸谱的颜色并且学习托腔】

二、重点难点的讲解

(一)第一部分模仿京剧里旦的声腔,着重指导滑音、休止符以及字正腔圆的声音练习“外国人、戏、彩、画、四击头、美极啦、妙极啦、呱”等。

(二)第二部分通过打节奏的方式一板一眼,重点学习歌曲的拖腔以及净的行腔特点。一字一音,干净利落,豪迈爽朗的气势。

三、知识拓展

(一)看脸谱色彩的含义:蓝色:刚强骁勇,有心计。红色:忠义、英勇。黄色:骁勇、凶暴。白色:奸诈、阴险、狡猾。黑色:肃穆、刚直。(二)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活动】活动学唱歌曲《唱脸谱》

1、教师教唱歌曲,注意演唱歌曲时的情感表现,突显京剧的韵味。

2、注意空拍的地方以及托腔的唱法。

3、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注意歌曲演唱的力度。

【练习】练习互动环节:同学们到前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脸谱》 【测试】测试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脸谱》 【作业】作业

1、同学们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唱脸谱》

2、自学一首京戏

唱脸谱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唱脸谱

第一学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课前一分钟 《新贵妃醉酒》李玉刚

三、激趣导入

(一)课前教师演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剧种?{问题设计:通过老师的演唱、同学们的讨论,引出我国的“国粹”京剧}

(二)了解京剧

1、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国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2 0 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 7 9 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2、京剧的行当为:生、旦、净、丑以及四大名旦。

3、京剧的场面:文场、武场文场:唢呐、笙、月琴、京胡、京二胡、三弦。武场:鼓、堂鼓、小锣、大锣、板、钹。

4、京剧的两大唱腔:西皮、二黄

5、京剧的表演手段(四大基本功)唱(唱腔)念(道白)做(表演)打(武打)

四、教授新课

(一)教师范唱歌曲《唱脸谱》问题设计:

1、请同学们仔细的记一记,歌曲中都唱了哪些人物的脸谱?

2、每个人物的脸谱都是什么颜色的?

3、注意什么是托腔?在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设计意图: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记住人物以及人物脸谱的颜色并且学习托腔】

(二)学唱歌曲《唱脸谱》

1、教师教唱歌曲,注意演唱歌曲时的情感表现,突显京剧的韵味。

2、注意空拍的地方以及托腔的唱法。

3、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注意歌曲演唱的力度。

五、重点难点的讲解

(一)第一部分模仿京剧里旦的声腔,着重指导滑音、休止符以及字正腔圆的声音练习“外国人、戏、彩、画、四击头、美极啦、妙极啦、呱”等。

(二)第二部分通过打节奏的方式一板一眼,重点学习歌曲的拖腔以及净的行腔特点。一字一音,干净利落,豪迈爽朗的气势。

六、知识拓展

(一)看脸谱色彩的含义:蓝色:刚强骁勇,有心计。红色:忠义、英勇。黄色:骁勇、凶暴。白色:奸诈、阴险、狡猾。黑色:肃穆、刚直。(二)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课前教师演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剧种?{问题设计:通过老师的演唱、同学们的讨论,引出我国的“国粹”京剧} 【讲授】讲授

一、教师范唱歌曲《唱脸谱》问题设计:

1、请同学们仔细的记一记,歌曲中都唱了哪些人物的脸谱?

2、每个人物的脸谱都是什么颜色的?

3、注意什么是托腔?在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为拖腔。【设计意图: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记住人物以及人物脸谱的颜色并且学习托腔】

二、重点难点的讲解

(一)第一部分模仿京剧里旦的声腔,着重指导滑音、休止符以及字正腔圆的声音练习“外国人、戏、彩、画、四击头、美极啦、妙极啦、呱”等。

(二)第二部分通过打节奏的方式一板一眼,重点学习歌曲的拖腔以及净的行腔特点。一字一音,干净利落,豪迈爽朗的气势。

三、知识拓展

(一)看脸谱色彩的含义:蓝色:刚强骁勇,有心计。红色:忠义、英勇。黄色:骁勇、凶暴。白色:奸诈、阴险、狡猾。黑色:肃穆、刚直。(二)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活动】活动学唱歌曲《唱脸谱》

1、教师教唱歌曲,注意演唱歌曲时的情感表现,突显京剧的韵味。

2、注意空拍的地方以及托腔的唱法。

3、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注意歌曲演唱的力度。

【练习】练习互动环节:同学们到前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脸谱》 【测试】测试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脸谱》 【作业】作业

1、同学们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唱脸谱》

2、自学一首京戏

第五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电阻

一、设计理念

1.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本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打开探究之门情境——探究与发现——认知与实践——拓展与创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建立学生易于观察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解决实际困扰学生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的内容真实、与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密切;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建模的能力,逐步养成能通过简单模型来学习物理,体会物理的乐趣;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构造,学会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创造出滑动变阻器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师)结合1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2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情境创设”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

① 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1);

②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①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②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①电阻表示异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 ”,单位:欧姆(Ω);

②对第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引导学生步入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限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2);

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②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三)、认知与实践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

1.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

2.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3)。

1.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

1.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

2.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七、小结与延展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附:补充介绍“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超导现象”由学生课后了解。

八、板书设计

下载《乐器常识教案》初中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180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乐器常识教案》初中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教案3180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