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2(定稿)

时间:2019-05-15 05: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2(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2(定稿)》。

第一篇:《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2(定稿)

图画展览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漫步主题》《牛车》《基辅大门》,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刻画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音乐体裁——交响音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交响诗、交响音画等音乐感兴趣,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其中的音乐情感及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人音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的第一课时——欣赏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共有三部分内容:《漫步主题》《牛车》《基辅大门》。《图画展览会》原是一部钢琴组曲,作者为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后被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成管弦乐曲。组曲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作品的旋律、节奏等都与俄罗斯民间歌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点难点初步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美术作品相结合的蕴意。用美术、文学的视角来理解音乐,了解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

1、出示三幅图片——高山、沙漠、河流。同时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2、提问:你听到的音乐片段描写的是哪幅图片?

3、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听出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在流淌的河流,或者说,音乐描绘的是自然景物。像这种形式的音乐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交响诗”,也叫做“音诗音画”(PPT出示)。

【讲授】新课教学

1、师:请同学朗读“音诗音画”的概念。

2、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描绘文学作品的交响诗叫“音诗”,描绘自然景物的交响诗叫“音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和文学相结合,也能和美术相结合。

3、师:既然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题材的,那么就一定和美术作品有关。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画展的呢?你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步伐来参观画展呢?

4、用PPT播放三段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选择能够体现参观画展的步伐状态的音乐片段。(选用快速、中速、慢速的三个音乐片段,其中慢速的音乐片段是《漫步主题》)

5、师:看来大家都会选择第三种稍慢的音乐来表现漫步的状态,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放慢的脚步,走进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PPT出示课题)

6、介绍作曲家生平a.穆索尔斯基 b.强力集团

7、聆听《漫步主题》:

a.听一听: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意境?

b.辨一辨:再次聆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个?(小号)

8、观看视频,认识主奏乐器。(出示管弦乐队编制图)

9、作品创作背景介绍(PPT)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幅画,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已故的建筑家朋友哈特曼。作曲家为这十幅画分别谱写了音乐作品,并用《漫步主题》进行了连接,在整体上形成了统一。(浏览画作)

【活动】音乐鉴赏

(一)学唱《漫步主题》 唱一唱:

1、分析谱例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谱例,寻找不常见的音乐符号。

(5/4拍子—混合复拍子、6/4复拍子、“—”充分保持符号)

2、教师用钢琴弹奏《漫步主题》的主旋律,要求同学们边唱谱边用手打节奏。

3、用“bong”来模仿管弦乐队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牛车》

1、师:伴随着悠扬的漫步主题,我们来到了一幅叫做《牛车》的画面前。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在脑海中想象,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2、播放《牛车》的美术作品,验证自己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和此作品是否相似。

3、观看视频,分辨主奏乐器。(低音号)

(三)欣赏《基辅大门》

1、聆听音乐作品,完成连线题(将旋律特点与音乐形象想连结)

2、思考音乐情绪。

气势雄伟、庄严宏大、感人至深……

【讲授】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音诗音画,赋予音乐神奇的魅力,从而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图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画面。当我们能够用耳朵去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图画展览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图画展览会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导入

1、出示三幅图片——高山、沙漠、河流。同时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2、提问:你听到的音乐片段描写的是哪幅图片?

3、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听出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在流淌的河流,或者说,音乐描绘的是自然景物。像这种形式的音乐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交响诗”,也叫做“音诗音画”(PPT出示)。

【讲授】新课教学

1、师:请同学朗读“音诗音画”的概念。

2、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描绘文学作品的交响诗叫“音诗”,描绘自然景物的交响诗叫“音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音乐可以和文学相结合,也能和美术相结合。

3、师:既然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题材的,那么就一定和美术作品有关。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画展的呢?你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步伐来参观画展呢?

4、用PPT播放三段不同速度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让同学们选择能够体现参观画展的步伐状态的音乐片段。(选用快速、中速、慢速的三个音乐片段,其中慢速的音乐片段是《漫步主题》)

5、师:看来大家都会选择第三种稍慢的音乐来表现漫步的状态,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用放慢的脚步,走进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PPT出示课题)

6、介绍作曲家生平a.穆索尔斯基 b.强力集团

7、聆听《漫步主题》:

a.听一听: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意境?

b.辨一辨:再次聆听,思考: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个?(小号)

8、观看视频,认识主奏乐器。(出示管弦乐队编制图)

9、作品创作背景介绍(PPT)

《图画展览会》共有十幅画,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已故的建筑家朋友哈特曼。作曲家为这十幅画分别谱写了音乐作品,并用《漫步主题》进行了连接,在整体上形成了统一。(浏览画作)

【活动】音乐鉴赏

(一)学唱《漫步主题》 唱一唱:

1、分析谱例

师:同学们仔细观看谱例,寻找不常见的音乐符号。

(5/4拍子—混合复拍子、6/4复拍子、“—”充分保持符号)

2、教师用钢琴弹奏《漫步主题》的主旋律,要求同学们边唱谱边用手打节奏。

3、用“bong”来模仿管弦乐队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牛车》

1、师:伴随着悠扬的漫步主题,我们来到了一幅叫做《牛车》的画面前。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在脑海中想象,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2、播放《牛车》的美术作品,验证自己聆听音乐后想象的画面和此作品是否相似。

3、观看视频,分辨主奏乐器。(低音号)

(三)欣赏《基辅大门》

1、聆听音乐作品,完成连线题(将旋律特点与音乐形象想连结)

2、思考音乐情绪。

气势雄伟、庄严宏大、感人至深……

【讲授】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总结:作曲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音诗音画,赋予音乐神奇的魅力,从而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图画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画面。当我们能够用耳朵去欣赏一幅画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第二篇:《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01课标版八年级15册教案33423

图画展览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在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的作用后,自主分析作品。

3、通过欣赏和介绍,使学生掌握“音画”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享受,拓宽艺术视野与审美。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所接触和了解的音乐知识较少,对音乐要素的认知较为陌生,而且学生也不擅长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音乐作品。本节课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认识音乐要素的同时,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段落,体会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和刻画音乐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

自主分析,学生能用已知的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所表现的情绪及刻画的形象。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图片,画家根据音乐所创作的画作(美术课本《音画交融》中的作品)。

2、引出“音画”概念。

3、介绍作曲家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

【讲授】新授课一>漫步主题

1、播放三段音乐(《葬礼进行曲》《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这三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题:每段音乐的特点(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怎样的情感?

2、总结,板书

速度 缓慢 快速 中速

力度 较强 轻 较强

音色 低沉 明亮 明亮

主题 悲伤 欢快 柔和

师:哪段音乐适合用于观看画展的背景音乐?

3、第三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乐曲中的《漫步主题》。

4、学唱《漫步主题》主旋律。先跟老师唱谱,随后用“啊”演唱主旋律。

5、欣赏全曲,并回答问题。问题1: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个部分? 问题2:开头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6、总结,小号明亮的音色是乐曲显得既庄严又柔和。二>牛车主题

1、出示幻灯片——《牛车》绘画作品。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

2、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这幅画面?

3、播放《牛车》主题旋律。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描绘这一画面主题的。

4、学唱《牛车》主题旋律。

5、播放全曲。并随音乐哼唱主旋律,进行律动活动。

问题:乐曲分为几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吗 三>两个犹太人

1、介绍绘画作品,画面描写的是一穷、一富两个犹太人,作曲家用对比鲜明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

2、播放音乐,出示问题及幻灯片。

问题:将描写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手法填入表中。

3、音乐活动,配合音乐表演两个犹太人四>基辅大门

1、播放图片《基辅大门》。问题: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场景?

2、总结,绘画作品描述三个场景,同时音乐家也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这三个场景。

3、分段播放音乐。出示三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图片。A、播放第一段音乐(乐曲的第二乐段)。

问题: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有哪些特点? B、同时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音乐。

问题:这两段音乐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中有哪些特点?【作业】小结今天我们运用音乐创作要素欣赏和分析了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首音乐作品。在欣赏三首作品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也体会到了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的神奇之处。

图画展览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图画展览会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教学活动

一、导入

1、出示两幅图片,画家根据音乐所创作的画作(美术课本《音画交融》中的作品)。

2、引出“音画”概念。

3、介绍作曲家引出课题《图画展览会》。

【讲授】新授课一>漫步主题

1、播放三段音乐(《葬礼进行曲》《野蜂飞舞》《漫步主题》)。请同学们再仔细聆听这三段音乐,并回答问题。问题:每段音乐的特点(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怎样的情感?

2、总结,板书

速度 缓慢 快速 中速

力度 较强 轻 较强

音色 低沉 明亮 明亮

主题 悲伤 欢快 柔和

师:哪段音乐适合用于观看画展的背景音乐?

3、第三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乐曲中的《漫步主题》。

4、学唱《漫步主题》主旋律。先跟老师唱谱,随后用“啊”演唱主旋律。

5、欣赏全曲,并回答问题。问题1: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个部分? 问题2:开头的主题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6、总结,小号明亮的音色是乐曲显得既庄严又柔和。二>牛车主题

1、出示幻灯片——《牛车》绘画作品。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

2、请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这幅画面?

3、播放《牛车》主题旋律。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描绘这一画面主题的。

4、学唱《牛车》主题旋律。

5、播放全曲。并随音乐哼唱主旋律,进行律动活动。

问题:乐曲分为几部分?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能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故事吗 三>两个犹太人

1、介绍绘画作品,画面描写的是一穷、一富两个犹太人,作曲家用对比鲜明的音乐生动的描绘出两个不同的人物。

2、播放音乐,出示问题及幻灯片。问题:将描写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手法填入表中。

3、音乐活动,配合音乐表演两个犹太人四>基辅大门

1、播放图片《基辅大门》。问题:你在这幅画面上看到了哪些场景?

2、总结,绘画作品描述三个场景,同时音乐家也用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表现了这三个场景。

3、分段播放音乐。出示三个不同场景的画面图片。A、播放第一段音乐(乐曲的第二乐段)。

问题:这段音乐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有哪些特点? B、同时播放第二段和第三段音乐。

问题:这两段音乐分别描写的是哪个场景?音乐中有哪些特点?【作业】小结今天我们运用音乐创作要素欣赏和分析了穆索尔斯基创作的《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首音乐作品。在欣赏三首作品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也体会到了音乐语言的丰富多彩,这就是音乐的神奇之处。

第三篇:《回忆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48

☆回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剧三要素以及其综合性的艺术特点。

2、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自己创编小型音乐剧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活力,思维活跃,认知水平、思考能力稍显成熟,需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变、逐渐深入引导的教学方法。

重点难点八年级学生不太擅于表演,需要找到激发他们表演兴趣的契合点.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对比观察

一、放三段视频

1、话剧《四世同堂》

2、舞剧《天鹅湖》片段

3、音乐剧《贝隆夫人》片段

二、教师提问,引出音乐剧概念 【讲授】讲授新课

一、随片欣赏

1、欣赏《小偷猫》片段

2、教师提问

二、随片跳舞

1、欣赏《老好人猫》片段

2、教师提问

3、教授舞步

4、引导学生自己跳舞

三、随片演唱

1、欣赏“魅力猫”第一次演唱《回忆》

2、欣赏《回忆》第二次演唱

3、教师提问

4、随琴模唱

【活动】创编活动

一、欣赏春晚节目《笑一笑》

二、结合素材指导学生创编

三、学生表演

☆回忆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回忆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对比观察

一、放三段视频

1、鹅湖》片段

3、音乐剧《贝隆夫人》片段

二、教师提问,引出音乐剧概念 【讲授】讲授新课

一、随片欣赏

1、欣赏《小偷猫》片段

2、教师提问

二、随片跳舞

1、欣赏《老好人猫》片段

2、教师提问

3、教授舞步

4、引导学生自己跳舞

三、随片演唱

1、欣赏“魅力猫”第一次演唱《回忆》

2、欣赏《回忆》第二次演唱

3、教师提问

4、随琴模唱

话剧《四世同堂》

2、舞剧《天

【活动】创编活动

一、欣赏春晚节目《笑一笑》

二、结合素材指导学生创编

三、学生表演

第四篇:《彩云追月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3383

彩云追月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切分音节奏的同时能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彩云追月》的主旋律,并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过程与方法:欣赏、演唱《彩云追月》,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运用欣赏、比较、实践等方法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

学情分析 《彩云追月》这首歌是根据民族管弦乐曲的意境和旋律填词而成,虽然整首乐曲音调并不是太高,但节奏还是很有难度的。农村学校的学生音乐理论基础差,所以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对歌曲的意境、主旋律和节奏等有所掌握后,为后面的合唱教学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主旋律。

2、教学难点:认识切分音节奏,并解决歌曲中切分音节奏的演唱,使学生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法、模唱法等。

教学准备钢琴、碰铃、双响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6.1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

师: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同学们能说一说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和音乐吗?

生:嫦娥奔月的传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之上,十五的月亮等。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配有歌曲《彩云追月》的月亮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歌词来体会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生:在清澈透明、幽静的月夜里,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讲授】学习歌曲

1、学习切分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的切分节奏。2)用切分节奏为歌曲伴奏。

2、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第一乐段

a教师唱学生默唱并划旋律线.b比较两条旋律线,分句学唱,师生接龙唱。

(旋律节奏相似,好像彩云与月亮在一问一答,互相倾诉。)2)学唱第二乐段

a听教师唱,学生划旋律线。

b跟琴分句模唱。要求:唱准附点、切分节奏 c跟琴完整模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听录音轻声唱 2)学唱第一乐段

教师范唱、学生跟琴唱、教师讲解启发情感、学生有感情的跟琴唱。3)学唱第二乐段

跟琴唱、讲解难点、练唱、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激发感情、有感情地练唱。

4、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

1)纠正学生唱错的乐句。2)加上力度记号mpmf,设计演唱形式。【活动】了解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并欣赏钢琴独奏《彩云追月》

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彩云追月》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因旋律优美又被改编成了一些民族乐器独奏、歌曲以及钢琴曲,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用钢琴演奏《彩云追月》,同学们听到了你们熟悉的旋律可以一起小声哼唱。

【练习】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把碰铃、双响筒等简单打击乐器分给乐器组的同学们,在配合着声乐组和老师的钢琴。鼓励学生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作业】

结合歌曲《彩云追月》的意境,用画笔画一幅画。

彩云追月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彩云追月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新课

师: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同学们能说一说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和音乐吗?

生:嫦娥奔月的传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之上,十五的月亮等。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配有歌曲《彩云追月》的月亮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歌词来体会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生:在清澈透明、幽静的月夜里,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讲授】学习歌曲

1、学习切分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的切分节奏。2)用切分节奏为歌曲伴奏。

2、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第一乐段

a教师唱学生默唱并划旋律线.b比较两条旋律线,分句学唱,师生接龙唱。

(旋律节奏相似,好像彩云与月亮在一问一答,互相倾诉。)2)学唱第二乐段

a听教师唱,学生划旋律线。

b跟琴分句模唱。要求:唱准附点、切分节奏 c跟琴完整模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听录音轻声唱 2)学唱第一乐段

教师范唱、学生跟琴唱、教师讲解启发情感、学生有感情的跟琴唱。3)学唱第二乐段

跟琴唱、讲解难点、练唱、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激发感情、有感情地练唱。

4、用舒缓的速度,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5、歌曲处理

1)纠正学生唱错的乐句。

2)加上力度记号mpmf,设计演唱形式。【活动】了解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并欣赏钢琴独奏《彩云追月》

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

《彩云追月》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因旋律优美又被改编成了一些民族乐器独奏、歌曲以及钢琴曲,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用钢琴演奏《彩云追月》,同学们听到了你们熟悉的旋律可以一起小声哼唱。

【练习】用简单乐器为歌曲伴奏

把碰铃、双响筒等简单打击乐器分给乐器组的同学们,在配合着声乐组和老师的钢琴。鼓励学生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作业】

结合歌曲《彩云追月》的意境,用画笔画一幅画。

第五篇:《图画展览会》教案2

《图画展览会》

教学目标:

1、了解强力集团和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

2、了解《图画展览会》的创作背景。

3、通过欣赏前五个乐章,感受其中所表现的不同场景和作曲内容。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各个乐章的特点及中间的衔接。难点:抽象音乐与具体故事情节的转换。

解决办法:充分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每个乐章的创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穆索尔斯基是“强力集团”成员中最具有直抒胸臆气质,在音乐的语言形式和精神世界里突破力量最大的一位。他取得了一种从语言中产生的新旋律,把直接来自生活的散文谱成音乐。穆索尔斯基的不朽名作,首推俄国国民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交响诗《荒山之夜》和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其他经常演出或演奏的,还有歌剧《霍万基斯纳》和《索罗金斯克市集》连篇歌曲集《死之歌与舞》。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图画展览会》。

二、明确目标

1、《图画展览会》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作者所选十幅画的素材是什么。

3、“漫步”主题是一个怎样的主题。

4、每个乐章的听觉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整体感知

《图画展览会》的各曲之间插有题作“漫步”的间奏乐段,暗示作者在展览会中浏览漫步的情景。全曲从“漫步”的序奏开始,用5|4与6|4交替的自由节拍组成,这个主题以间奏曲的方式先后在全曲中变换演奏形态,一共出现了5次之多。这段主题是由3支无伴奏小号嘹亮的吹出,此后逐渐增加乐器,使色彩更为浓厚。

(一)第一曲:侏儒。音乐中巧妙的描绘出罗圈腿的侏儒,以古怪的姿态,笨拙的跳跃的情景。据说,这个丑陋的矮人是住在地底下掘宝“地中精灵”。拉威尔的编曲,以木管和弦乐的拨奏以及弱音的小号,刻画出这滑稽可笑的画面。

(二)第二曲:古堡。这是中世纪意大利楼塔高耸的古堡,在寂静的夜晚,年轻的骑士伫立塔下,对他的心上人高歌恋曲。从低音管舒畅的主题开始,再由中音萨克管唱出中世纪风甜美的旋律。此曲就由这两段主题构成,形成缠绵动人的旋律,令人涌起一段思古幽情。

(三)第三曲:御花园。都里瑞斯是巴黎面临塞纳河的公园,花木扶疏,风光旖旎,原是法国皇宫的御花园。现在皇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卢浮宫美术馆。哈特曼描绘在公园的绿荫小径上,小孩们沐浴于和煦的阳光下快乐嬉戏的情景,中间混杂着保姆们的喝止声。

(四)第四曲:牛车。在波兰的乡间,一辆由两头牛并拉的木造大牛车行走其间,车上满载着蔬菜、果物和谷粮,那沉重且巨大的车轮,在泥泞的道路上辘辘作响。驭者以轻松的心情在车上哼着小调,这民谣风动听的旋律是由土巴号吹奏出的。

(五)第五曲:蛋中小鸡之舞。这原是哈曼特为一出芭蕾舞默剧所作的舞台设计图,描绘还没孵出的小鸡,在壳中一边不耐烦的咕噜叫着,并用小嘴啄击蛋壳,一边张起脚爪在里面旋转乱舞。这段轻巧可爱的舞曲,是全组曲中最著名的乐曲。

四、总结

《图画展览会》以真实的故事为缘起,每一段乐曲的标题和内容又都以具体的图画为依托,作者本人也是想把画面上的形象和情景,翻译为用微妙的幻想和敏锐的情绪组织起来的音乐,这应该算是纯粹的标题音乐。可是因为他使用的音乐语言具有一种崭新的而又十分踏实的、能够在人心深处引起震动和回响的特异品性,这部作品可以完全脱离标题的内容仍然圆满自得,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来自音乐本身的美感。

下载《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2(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画展览会教案》初中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29552(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