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0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第一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最大的书》这篇课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的叙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讲述了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等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地壳的变动全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同时,课文还塑造了一个爱思考、爱探索,会刨根问底的孩子——川川。【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他们能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重点的词句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了解到课文中的“书”的真正含义与加双引号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各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当他们越读越感到有趣的时候,再揭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备课前多次朗读文本,梳理课文的脉络,渐渐把课文内容在知识目标层面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这样两块:1.让学生懂得最大的“书”是什么?它是怎样的?2.最大的书能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有什么用?而这两块内容是通过川川这个爱思考,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和地质勘探队员之间的对话来表达的。因此,考虑在第一教时的设计时,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初步体会人物间对话的形式,渗透对川川这个人物爱问、爱思考的品质的体会。

基于二下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标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我把解决主要问题和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目标,学词、品句、读段、感悟、口语交际等方法和技能相结合,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初步了解关于岩石一些知识,提高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4.发现“质、厚、底”三个生字的结构规律,提高归类写字的能力。【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初步了解关于岩石一些知识,提高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分角色表演。【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2.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课前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最大的“书”》。2.齐读课题,读出最大:

(我听出来了,这不是普通的书,这是最大的书。)谁能再读一读?最大的书,书越来越大了。齐读课题。

3.质疑题目,带着问题学习: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1)引号,借用;(2)最大的书指什么?(3)这本最大的书上有什么?(4)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过渡:同学们真是一个个“小问号”,多爱思考呀!老师真喜欢你们。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思考,你的小问号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主动问一个问题比被动学会两个问题要好得多。以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词

1.同学们,文中的 “川川”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小问号”?想不想知道他的问题?

2.【出示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2)看川川提出了哪些问题呢?用横线画出来。

3.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困难,看生词掌握了没有。【出示词语】(1)自己读

(2)指名读(同位互相读,如有错帮他读正确,然后自己再读一读。)4.谁来说说川川的第一个问题是„„ 5.【出示6个问题】齐读问题

(设计意图:以自由读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以及本课生字的学习。梳理对川川几个问题的把握,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1—4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川川和叔叔的前两次对话?(【出示】前两次问题)2.老师扮演川川,你们能像叔叔一样回答我的问题吗?(1)“岩石就是书呀!”叔叔的回答多肯定呀!(2)你们那么肯定:岩石就是书!说说你们的理由是什么?(“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读好了一层一层,我们再来读第四自然段,A自己读,B谁来读,C谁再来读,(4)这么多同学想读呀,那我们就分角色朗读,我们怎样读出川川与叔叔对话的语气、对话的情境呢?川川是个小问号,谁来当川川,请一位女生当川川。地质勘探员叔叔多有耐心呀,找一位男生当叔叔。

(5)标点符号也会说话,刚才这两位同学把问号、感叹号读得多好呀。下面请女生当川川,男生当叔叔,我们再来读课文。

3.地质勘探员叔叔在回答川川的问题时,先明确回答,然后再说出依据。多让人信服呀。

(1)我们平时在回答别人问题时,也要做到回答问题要明确,还要说出回答的依据。(2)说话训练:“读书有用吗?”

读书当然有用了,因为()所以()。

过渡: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难怪叔叔说“岩石就是书呀!”这岩石书上有字和画吗?

(二)5—8自然段

1.谁能介绍一下岩石书上的字和画,找出书上的句子,介绍给大家。(1)生读有关字和画的语句。(2)还有补充的吗?

2.师生接读: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3.那岩石上的字你认识了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图片】(生说雨痕、波痕、矿物)

4.同学们,如果我是叔叔,有人问起我,我对岩石上的画太了解了,我一定会兴奋地告诉他。

谁能用兴奋的语气向川川介绍岩石上的画。“多兴奋的叔叔呀”。

5.我们一起去读一读5——8自然段,再一次去感受岩石中字的神奇,画的美丽。好,男同学当叔叔吧,女同学当川川。

过渡:这岩石上“有字有画”,难怪叔叔会说,岩石就是书啊!

(三)9、10自然段

1.这字和画能说明什么呢?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3.我们脚下的这座高山曾经是陆地,曾经是大海,这种亿万年的地壳变化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沧海桑田”(出示相关图片及介绍)

(四)11、12、13自然段 1.小组分角色读。2.老师采访“川川” “川川,你为什么那么高兴?那你长大后会想做什么呢?”

师总结:正是因为地球有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很多有用的东西,地质勘探员叔叔通过读这本大自然的书,为我们找到生活需要的好多好多的东西。

(五)拓展延伸

(1)除了岩石书,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特殊的书呢?(空气、海水、土地),(2)你长大了想读什么书呢?

总结:大自然这本最大的书,多么需要我们下功夫去阅读呀!(设计意图:这里是一个读段的训练,通过朗读式的问答,让学生能充分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接着利用课文的文字信息来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最后根据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再进行朗读的指导,这样课文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四、发现规律、指导写字

1.川川是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我想你们也一定善于发现。

2.出示字:请看这三个字,在结构上你们有什么发现?(半包围结构)他们还一个相同的笔画。(竖撇)

3.我们先看“底”。要把这个字写规范、写端正,应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对二下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点指导书写“底”字,放手让学生自己仿写。教师要重视写字姿势和评价反馈。)

五、布置作业

1.课下继续读好本课的对话。2.认真书写生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对本课生字的学习以及对话的情境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一层一层 有字有画 用处很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认为川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

地质队员 勘探 岩石 波痕 煤炭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学生自读、指名读、领读)2.出示生字 质、勘、岩、册、厚、印、痕、刨、煤、宝

“现在只剩下生字了,看大家还都认识吗?”(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出示生字,组词

“现在我们来试着给这些生字组词”(指名开火车组词)4.识记这些生字

(1)同学们互相交流识字方法,然后举手回答。()重点指导:印、勘、质

三、指导写字

1.出示12个生字,学生齐读。2.学生谈发现。

3.单个展示生字,学生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补充,指导写字。需要重点指导的字板书。

册:要注意左右要对称,一横要稍微上斜。(可以看课本封皮上的第二册的册)岩:石字的一横在横中线上,上下结构,石字要拖住山字。宝:注意不要落下最后一点,玉的一竖在竖中线上。趴、埋、陆、铁: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埋和理要分开,有土才能埋。

刨:虽然是左右结构,但因为利刀旁在右边,所以是左宽右窄。印:右边是单耳。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指导评价。

三、拓展作业

1.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2.完成课后“我会填”。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推荐几本书来阅读:《地球秘密探奇》和《十万个为什么》。

第二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守住语言,让低段科普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最大的书》这篇课文通过“我”和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写了最大的书是指什么?为什么岩石是最大的书?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告诉我们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等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地壳的变动全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是一篇科普文。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做足识字、写字、朗读这三块文章,努力用足文本,紧扣重点词句,以点带面,在学词学句中引导孩子去触摸课文。着力对学生加强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字的演变、联系上下文、图片、串词等方法学习“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12个生字,会写“岩”“册”“底”“质”“厚”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岩石是最大的书。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师做好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看老师写课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二)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课题中书的引号,以书为什么加引号,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这一阅读期待,引领学生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书为什么加引号? 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倾听、思考。

(二)交流: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学习岩石,会写“岩”。

(三)学习字词:藏着铁矿 宝藏 地质勘探队员 刨根问底 1.出示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点红“藏着铁矿”“宝藏”,大家看,这是一组多音字,谁会读?这两个词跑到句子里面,谁还会读? 2.那为我们祖国寻找这些宝藏的人,我们叫他(出示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儿特别长,要读好他,我们先读好“地质”,“勘探”,再读“地质勘探队员”。)3.刨根问底 什么是刨根问底? 4.齐读这4个词。

课文写谁刨根问底?他问了哪些问题?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1-12小节,用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设计意图 识字学词是低段语文的重点,将这四个词串起学习,即落实了音的难点,又无痕地理解了词义,同时穿起了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读好川川的问题。

(一)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1-12小节,用波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二)读好川川的六个问题。

1.师:川川问了哪些问题?出示“叔叔,您在看什么?哪里有书啊?这上面有字吗?这上面有图画吗?这能说明什么呢?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这六个问题。

2.小朋友,这些都是川川问叔叔的问题,我们要把它读出问的语气,自己试着像川川一样问一问。

(1)谁先来问第1句?第2句谁来问?书和啊在一起,咱们要注意读书哇,谁再来问?

(2)3、4、5三句谁来?

(3)第6句有点儿长,我们可以在这儿稍稍停顿。谁来问? 3.齐读问句。

4.师:川川为了弄清楚这本岩石书,向叔叔一连提了这六个问题。我们说,川川真爱刨根问底。大家再读读这个词语----刨根问底

【设计意图 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是课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好对话,首先要读准这六个问句。这六个问句的教学我各有侧重,第1、2两句,指导学生读准“啊”的变音。第3、4、5三句最基本的问句能读准就好,第6句最长,最难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这样,把朗读要落实到位。】

四、读好对话,感受“书”的神奇。

(一)再读课文,思考: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二)读准对话 1.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检查学生是否读对叔叔的话。2.同桌互读川川和叔叔的话。

【设计意图 既检查学生是否找对叔叔的话,又为学生同桌互读做了示范,让学生亲密接触文本。】

(三)读好对话 1.出示第一组

“叔叔,您在干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这两组哪一桌来读?

(2)出示图片,理解一层一层的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读好反问句“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① 我们来看这一层一层的岩石。这一层一层的岩石和一册厚厚的书哪儿像? ②那叔叔说的这句话,它的意思就是----?出示“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② ③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读好“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③

(3)写好生字“册”。你们见过最早一册书的样子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我们的祖先没有发明纸之前,把字写在竹简上,用绳子把竹简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根据这一册书的样子,写了这个册字。册字的几条竖线表示竹简,横向的曲线是把竹简编串成册的绳子。后来渐渐地演变,就成了现在的这个册字。有个谜语是这样说的: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穿起。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咱们中国字有趣吧,我们来写写这个字。这个册看看简单,写漂亮可不容易,看老师写。左右同行,左收右放,学生写册。

【设计意图 通读这一组对话的朗读,让学生明白岩石的形状很像一本书,体会叔叔用反问的语气更加肯定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并以“册”为生发点,让学生有趣地学语文。】 2.出示第二组 ⑤

“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1)学“脚印”、“足迹”、“雨痕”、“波痕”。

⑦ ①脚印,在这句话中,跟脚印意思相近的词是----足迹。

⑧ ②雨痕,波痕,雨痕是雨点留下的痕迹,波痕是波浪留下的痕迹,眼泪在脸上留下的痕迹是---,车轮在地上留下的痕迹是----刀留下的痕迹呢---⑨

③图片理解雨痕、波痕。看图片,猜猜哪张是雨痕,哪张是波痕?为什么? ④图片理解矿物。什么是矿物?看图片。这些闪光的透明的都是矿物,读---矿物。岩石上的文字看起来这么有趣,读起来就更加有趣了。谁来读读。(2)把这段话变一变:把“它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们都是字呀!”置前,这段话变成:它们都是字呀!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 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3)_____________、和 都是岩石上的字。谁还能这样说: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3.出示第三组

“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1)岩石上的图画是怎么样的呢?图片欣赏岩石上的画。

(2)岩石上为什么会有这些图画呢?学习补充材料,明白岩石上的画就是化石。

(3)多么神奇的图画呀!我们一起来读读。

【设计意图 通读这两组对话的朗读,让学生明白雨痕波痕矿物是岩石上的字,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是岩石上的画,进一步认识岩石上有文字、图画,内容上也像一本厚厚的书,在这个理解体会过程,用补充图片、变换形式、拓展、化石的资料等方法,注重科普文章知识上的科学性,努力使对话丰厚,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 4.小结。

(1)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呢?完成板书。(2)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设计意图 整体回归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完整的感知。】

第三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书中能学知识,长才干。今天,老师将带大家读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指课题: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心里有什么问题吗?你来说!(板书:最大的书是什么呀?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呢?这本书上有什么?这书有什么用?为什么叫最大的书?这书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一下子就闪现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会动脑筋。下面就让我们打开书,到课文中去问个明白、探个究竟吧。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大家在课下已经读了课文,你能告诉我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吗?(13个)

是呀,这篇课文的自然段可真多,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写作形式,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每个问句或者回答句就是一个新的段落)那这篇课文中有几个人物在对话呢?(2个)分别是谁?(叔叔和川川)下面我就找同学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先来读1—4自然段。你来读川川,你来读叔叔,你来读旁白。

孩子们,通过朗读你知道了叔叔是做什么工作的?(叔叔是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什么是地质勘探队员呢?(地质勘探队员就是通过对地质的勘探和研究,就能知道哪里有煤炭,哪里有宝藏,哪些是有价值的矿物……)你说得很对,他们为了研究而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么一群人吧。齐读——地质勘探队员

这个词里有两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吗? 质:(人)(贝,钱财)

(斤,斧,代表武力),以刀斧劫持人员作抵押,以求赎金。比如说词语人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它是一个会意字。

勘:加一加的方法(熟字加偏旁)

3、继续找同学读课文,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你来读旁白,你来读川川,你来读叔叔。4、11—13自然段谁来读?

(1)这儿有个词—刨根问底。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刨根问底”呢?你来回答。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川川问了很多个问题,所以说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

(2)这里面藏着本课的一个多音字,你知道是哪个字吗?Zang 宝藏(名词)cang 躲藏、捉迷藏、埋藏(动词)

5、课文读完了,我来相信文中的生字词语也一定认识了,下面请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岩石、一册、趴在、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埋着、煤炭、铁矿、宝藏

(1)自己试着读一读,开火车检验一下大家是否会读了呢?从你开始。小老师们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读得真不错。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词语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会读吗?

册 岩 宝

印 趴 刨 埋 煤 铁 痕 厚 底

(2)谁来试着读读。我指哪个你来读哪个?读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都记住了。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呢?

(3)认字我们就可以用熟字加减法的方法(熟字加减识字法)

趴: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左边一个足字旁,右边一个八,我就记住趴了。(肚子向下卧倒)(形声字识字法)

岩:大家来看岩这个字,它是一个会意字,它表示高峻的山崖。(高山上的石壁)

在古代它是这样写的: 下面是山 上面是石头

表明布满石头的山。慢慢演变,后来变成了上山下石

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印:甲骨文像一只手(爪)抓住一个跪着的人的头部,造字本义: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上烙戳发配记号。给印组个词:脚印、印记、册:来看册这个字,这是它原来的样子,古代人们用竹片写字,叫“简”,用绳子把竹片编缀在一起叫“册”,大家记住了册了吗?认识“岩、册”我们就可以用(象形会意识字法)

“”

古代可移动的文件中,用竹片书写的叫*,用木片书写的叫“札”* 或“牍”;若干“简”或“札”编缀在一起

厚:厂子里有好日子。(自编谜语识字法)老师跟大家做个小游戏,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字?

包旁一把刀。(刨)

它是一种金属。(铁)

冬天火炉要烧(煤)

种子种子土里(埋)家里有块玉。(宝)有人低头退出府中。(底)

小结:大家看,识字还以运用小游戏的方式进行识字。(贴板书:游戏识字法)

识字小结:看,同学们,我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

(4)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出示质、厚、底,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竖撇,那不同点呢?但是质的第一笔是撇,厚的第一笔是横,而底的上下都有点,怎样才能记住呢?老师有个小口诀: 质:质字首笔短平撇 厚:厚字起笔横略短 底:底字上下都有点

下面我们来重点写好“底”,怎么才能写好呢?你来说。底:首点要饱满,竖撇要舒展。

展示评价:书写正确一颗星,站位准确一颗星,美观整洁一颗星。同桌交换。

三、全班交流、探究文本。

1、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什么是最大的书呢?(岩石)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你看,这就是岩石(出示岩石的图片),它是一层一层的,而书呢?是一页一页的,所以说着岩石一层一层的真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大家现在知道了为什么题目中的“书”要加引号了吧?对因为不是真正的书,这里是指的岩石书。(板书:岩石)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2、这岩石书上有什么呢?

(1)第六自然。(板书:雨痕、波痕、矿物)你从哪里找到的?你来读一读。(我找的是第六自然段。出示朗读: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你找到了岩石与书的共同点,上面都有字。(板书:字)大家一起来读这段话,岩石上的字是什么?

(板书:雨痕、波痕、矿物)大家想不想来看看这些石头书上的“字”?(出示图片)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同学们,“痕”就是痕迹,事物留下的印迹。这雨点留下的印迹叫(?)波浪留下的印迹叫(?),水滴留下的印迹叫(水痕),那泪痕是(眼泪留下的印迹),伤痕是(伤口留下的印迹)。同学们真聪明。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

(2)岩石上不仅有字,还有什么呢?(板书:图画。)读出句子。(出示朗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小鱼哩!)叔叔都发现了什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这可是叔叔仔细观察才找到的,发现这些叔叔可高兴,可自豪了。谁能带着高兴自豪的语气来读一读呢?嗯,我听出叔叔的高兴,我听出了叔叔的自豪。大家一起读。

大家看,这就是岩石里的树叶、小鱼、贝壳,它们本来也有美丽的颜色,可能还是是活的,可(出示: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死后没有腐烂,而是被包了起来,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像石头一样),这些叫什么呢?(出示:化石。)化石还有很多种呢!你知道什么化石?指名交流。

每一块化石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我们来读一读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的话就知道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经历了什么吗?谁来读第10段?这就是地壳运动造成。(有视频最好)

3、这本岩石书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读?

出示朗读: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哪里有煤炭,哪里有铁矿,后面有一个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其他的宝藏,)比如说?(石油、天然气、金矿、玉石等等)这本岩石书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知识呀!找到更多的宝藏对我们的祖国有什么用?为人们的生活做出贡献。

4、同学们,通过川川与叔叔的对话,他知道了这本岩石书中有字和图画,它能告诉我们地球爷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能帮助我们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所以说,这岩石书真是一本——(齐读课题)

四、拓展阅读、总结升华。

1、总结语:这岩石其实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秘密,本单元导语部分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里面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一个苹果的落地,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门前的大石头,圆了李四光的石油梦。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2、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几本书来阅读:《地球秘密探奇》和《十万个为什么》,《大树的故事》,《绿色情报员》。

第四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21、最大的“书”

济宁市北门里中心小学 闫雪婷

一、导入课题,疑“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本 “最大的书”!谁来读一读课题。

1、师:注意“最”是平舌音。一起再来读一读。生齐读课题。

2、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提

(师板书:是什么? 有什么? 什么用? “?”)

二、初读识字,读“书”

1、师:咱们班的孩子真爱动脑筋提问题,学贵有疑,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就让我们到这本最大的书中去寻找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端起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课件:读书要求)

注意:(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书。

师评:刚刚大家读书真认真!有些同学一边读书还一边标出了生字词,这都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师:相信通过刚才的读书,生字词你们也能读准确了,自己先来读一读。(课件词语)生自由读

2、师:你认为哪个词语不好读?给大家提个醒。生说师标音

(1)师:你知道地质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吗? 生----师:老师来告诉你们,(课件:图片)地质勘探队员就是在山上、海里寻找煤炭、石油等矿藏,并进行研究的人。像我们现在烧的煤,用的铁都是通过他们的勘探发现的。让我们来记住他们的名字,一起读。

(2)(宝藏)师:小眼睛真亮!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呢?(藏着)你会读吗?

(藏着宝藏)师:是呀!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这就是多音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3)(课件词)师:咱们男女生比赛来读读这些词。(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词语读准确了。下面我们来做个交朋友的游戏。(课件:书)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课件:点字)只要你能读准书上的字,生字朋友就会跳下来和你交朋友。我们开小火车来读吧!从你开始。

3、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介绍一下你的识字绝招? 生介绍

(1)(生:刨)师:知道刨为什么是立刀旁吗?(课件图片)瞧!在刨东西的时候用的工具的顶端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所以刨是立刀旁。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包的字? 生说

师:看,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带有包的字。(课件:泡、饱、跑、抱、袍、炮)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课件)师:仔细观察这些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形声字

师:在我们中国汉字里,80%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所以利用形声字记字,也是我们识记生字的一种好办法。

师: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得一首儿歌吗?就跟这些形声字有关,一起来读一读。

4、师:这些字中有的不光要求我们认识,还要求会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课件:半包围的字)

(1)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是呀!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就像同学们说得这样,左边的竖撇要写得斜长,(课件:撇)要包住里面的部分;被包围的部分则要写得紧凑,还要注意把里面的主笔向右伸展出来,(课件)突出包围圈。这样字才能写得美观,端正。告诉你们一个秘诀就是---(课件写字秘诀:包得住、伸得出)

这三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生说

(2)师:下面我们就来写写这个字。师边总结边板写,生跟着数空。

(课件:写字图片,师提醒姿势)C、学生练写

(3)展评写字,同位互评。

师:同位俩互相评一评,写得好的同学,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美观。

三、又读训练,识“书”。

1、师:那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这最大的书是什么吗? 生:岩石

师:你从哪里读懂的,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生读(课件:4段)

师板书:岩石。师:请你也像老师一样写在你的课题下面。生写

师:大家看,这就是岩石。(课件:岩石图)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它的样子不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吗?生活中你还见到什么也是一层一层的。(课件:练习)

同学们都来读读这段对话,(课件:1、2、3、4段)想想怎样才能读好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呢? 自由读---指1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

师评:这个同学真会读书呀!他不仅关注了语言文字,还关注了标点符号。(课件:符号)你教给了大家一个读书的好方法。

师:老师也用这种方法来读一读。仔细听,如果我读得好,请把掌声送给我。

师:谢谢同学们。我呀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不光关注到了标点符号,还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川川满脸疑问的问号,以及叔叔发现岩石后兴奋的感叹号,就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了。请你也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读一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更棒。生练读

师:我找两位小朋友分角色来读一读。

师评:你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川川围着叔叔在奇怪地问着。

师:下面咱们男女生分角色来读一读。这次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

2、师:现在我们就走进这本最大的书,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师指板书)(课件:读书要求)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8段,边读边想:这本岩石书上都有些什么?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1)师:同学们别忘了,默读时做到了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2)师:同学们真棒!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师:那通过读书,你知道岩石书上有什么吗? 生说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课件:句子)

师:谁来告诉大家哪个是雨痕、波痕和矿物。(课件:图片)

师:这个“痕”是我们这一课刚认识的生字。(课件:变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事物也留下了印迹(课件:4图)谁来试着说一说?(课件:句)指生说

师:看,结合图片联系生活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句子字)

师:(课件:补充句子)你知道这句话中的它们是谁吗?同位俩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生说

3、师:这岩石书上除了有字还有什么? 生:画(板书:有字有画)师:请你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1)师:这岩石不光样子像书,连里面的内容也像书。太神奇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岩石图片)

(2)师:看了这本丰富多彩的书,你想不想读?同位俩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别忘了用刚才学习的读书方法,关注标点符号,边读边想像,读出你的感受。(课件句子:5—8段)同位练读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同位俩)师:谁还想读?(配乐同位读)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课件补充资料:有些

动物和植物,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被埋起来,死后就不会腐烂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了化石。)

师: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化石的知识,课下去读一读课后“我知道”中的介绍,也可以去课外书中了解。

(4)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画就是化石,它告诉了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齐――(课件:10段)

4、师:真没想到这高山的崛起,大陆的沉浮,都写在了这本最大的书里。读了这本书,又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赶快读一读课文的12段,去找一找吧!生读

谁来说一说。生答(板书:找宝藏)

5、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这段对话。我来读川川,同学们读叔叔。(课件)

6、师:通过读书,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川川都问了哪些问题?(课件:问题)咱们开列小火车来读读这些问题。生读

师:同学们真棒!读的时候都注意到了这一个个小问号。像这样围绕岩石,一个接一个不停地问,打破砂锅也要问到底,课文中用的哪个词?生答(课件:刨根问底)请同学们把这个词语划下来,积累在自己的脑海里。

师:同学们以后也要像川川一样,遇到问题时就要------刨根问底。

师:瞧!结合着上下文我们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7、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生答 师:同学们真能干!解决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这些问号可以擦掉了吗?师擦?

四、课外延伸,推荐学习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你们看,(点击课件),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藏有铜矿;这片片高积云是书,它的出现预示着晴天的到来;这美丽的胡杨树林也是书,顺着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大自然就是一本奇妙的书。(课件;书)最后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少儿百科全书》。课下请你认真的读一读,看你从书中能找到哪些奇妙的事情。板书设计:

21.最大的“书”

是什么 岩石

有什么 有字有画

什么用 找宝藏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气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本篇课

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因此我在教学中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抓标点符号(!、?、……)、语气词、重点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教过之后反思如下:

一、以“刨根问底”展开有序教学。

在这一课时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刨根问底”展开教学,全文始终围绕“川川是怎样刨根问底的?”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第一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了解岩石就是一本书;第二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知道岩石书上有字有画,岩石书能说明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第三大块川川继续刨根问底,了解“书”的作用,在回味整课对话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刨根问底”的意思。每一大块的内容都是以对话展开,让同学们通过对话体会其中情感。

二、让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语文味。

这是一篇带有科普味道的课文,怎样让这样的课文充满语文味?在这堂课里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岩石“书”的内容时,想象雨痕、波痕的样子,通过一番想象,学生区分“雨痕、波痕、矿物”就水到渠成。然后运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这些“字”,让教学始终围绕语言文字展开教学,又如让学生欣赏岩石“书”上还有哪些画,在孩子们的好奇的猜测中,进而让学生围绕这些图片进行拓展说话“你看,这儿有(),有(),还有()哩!整堂课气氛还是比较好的。

三、唯材“适”用,让课堂更加充实。

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有对岩石“书”中还有哪些画进行拓展,有对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进行拓展,特别是对大自然中的书进行拓展,我选择了“动植物化石、岩石”等图片,从不同层次进行拓展,在欣赏中学生充满了惊讶,轻轻地低呼着“这也是书呀?”在我的徐徐地叙述中,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书,都需要孩子们细细去读,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这堂课里,我们班的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对课文比较感兴趣。尽管整堂课也是落实了重难点,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老师们给我提出建议:让学生阅读文本后自己找出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解答,最 后老师点明重点。我觉得这点子非常好,唉,怪就怪自己对学生这头把握不够多,缺乏相应的针对措施,我想

这就是我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够,课堂的机智还不够,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

第五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形式复习,巩固生字词。

2、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是问句的朗读,理解“为什么说岩石像一本书?”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复习生字,词语。

我们先来猜几个字谜,好吗: 山下有石 ——岩 家里一块玉——宝 厂里过日子——厚

小其拿锄头,用力挖宝藏——勘

2、说意思,猜词语。

现在,我来说一个词语的意思,你来猜:

“遇到事情都要问清楚,问明白”是哪个词语?——刨根问底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最大的书,指的就是——岩石。(板书:岩石)所以要在书的两旁,加上引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岩石,这最大的“书”。

二、找出问句,读出问味

1、打开书本83页,默读1-12小节,用“ ”划出川川说的话。

2、指名反馈,课件出示:(1)叔叔,您在看什么?(2)哪里有书啊?(3)这上面有字吗?(4)这上面有图画吗?(5)这能说明什么呢?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3、你看看这六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有问号,它们都是问句。)

4、问句该怎么读好呢?指导朗读

(1)指导读第一句(你把“什么”读得真好。看来,把这个词读好,就能读出问的味道。哦,歪着头、皱着眉,这些都是读好问句的法宝)

(2)自由读,谁能选自己读的最好的一句来读读?指名读

(3)生问师答(——我在看书呢!——岩石就是书啊!——有,你看,那就是字呀!——有!——它能告诉我们许多知识呢!——用处可大哩!)

5、他一连问了六个问题,看来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刨根问底。(板书:勤学好问)

三、朗读感悟,理解“为什么说岩石像一本书?”

(一)叔叔是怎样回答的呢,为什么说这岩石是一本书呢?找到叔叔的话,读一读。

(二)反馈。

1、形状

(1)因为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厚厚的书——你们也找到了这句吗?自己先读一读。

(2)看课件,出示岩石的图片。你们看,这书厚厚的,岩石呢——也是厚厚的,书是一页页的,岩石呢——一层一层。那就是说,岩石和书的什么很像?(板书:形状)

(3)怪不得叔叔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名读)

师:这也就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文字

(1)还有哪儿像一本书呢?它们都有文字和图画。板书:文字 图画(2)岩石上的字指的是什么?出示:第6小节(自由读)指名说 出示句式:岩石上的字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用一句话就把岩石上的字说清楚了。)

谁还能这样说:_____、______和___都是岩石上的字。

(哦,你们这样一说,我明白了,原来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3)课件出示文字图片,理解波痕等。

文字到底长什么样呢?瞧,这就是一个个小雨点留下的雨痕;波浪留下的痕迹叫——波痕;伤口留下的痕迹叫——伤痕;那泪痕是什么留下?车痕?那痕的意思就是指——(就是事物留下的痕迹)。

这是矿物——看图理解“矿物”,这些可都是宝藏呢!它们都是岩石上的文字。

(4)我们合作来读一读吧。这是„„这是„„还有这些„„(5)把文字重新排列组合。

a、看,现在老师把它变一变,老师把你们也变一变,好吗?(分组当雨痕、波痕、矿物)

b、还想变吗?(把“它们都是字呀!”提到前面)你还会读吗?

3、图画:看完了文字,我们来看看图画吧!(1)课件出示:树叶、小鱼、贝壳

(2)指名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4、知识

岩石上的文字和图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们读一读这一小节(出示第10小节)

(1)谁来说说,这块岩石告诉我们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变化——课件

(3)这神奇的变化经历了很长时间,你能从哪儿看出来?(点击:在很久很久以前、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后来)

“很久很久以前”告诉我们发生的时间在很早以前;“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告诉我们时间很长;“后来”告诉我们变化的过程。

我们用朗读告诉大家这里的变化。

5、用处:这么漫长的变化,我们人类是无法记录下来的,那么又是谁,把这珍贵的知识记录下来的呢?

(1)是岩石记录了历史变迁、陆地沉浮的知识。岩石就像一本书,读懂这本书,用处可大哩!(出示12小节)

引读:它能告诉我们„„生读,读懂这本书„„生读

(2)你从哪里看出用处很大呢?从“省略号,感叹号、更多”读出用处很大!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看着板书,说一说叔叔为什么说岩石就像一本书?

引说:你看,正因为岩石和书的形状很像,它们都有文字和图画,里面都藏着——知识,读懂它——用处可大啦!所以,我们说岩石就是一本书。

2、你觉得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百科全书、需要用心去读的书、宝贵的书、受益终身)

3、岩石,那么神奇,又那么神秘,让我们忍不住想去研究它。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岩石的图片,聪明的孩子,你会产生哪些新问题呢?

(1)课件解说:岩石的形状这样千奇百怪,有的岩石还形成了神奇的风景呢!

(2)你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3)这些问题可以到哪里去找答案啊?(网上、百科全书、问大人)总结:只要我们像川川那样,勤学好问,多动脑筋,长大了,就能读好大自然这本厚厚的书。

下载《最大的“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大的“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 教学设计 邢台市南大郭小学 武胜坤 教学目标: 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3.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22小学校 一、教材解读: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这部分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5篇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最大的书》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教学重难点:1、读好人物对话。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

    关于《最大的书》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⑴ 认识勘、岩等10个生字。⑵ 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价值观目标:在对话中体会川川......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最终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10个词语,学写“岩、册、厚”三个生字。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 2. 学习课文1—8段,能正确流......

    19.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19.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学校:天隆学校 姓名:孙培娜 电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它既......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大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勘、岩等10个生字。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价值观目标:在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