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教案
教学目标
1.边塞诗歌的特点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从军
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
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篇: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
【教材分析】
《从军行》是一首五言律诗,主要描写一个读书人参军报国、奋勇杀敌的场景。诗歌内容简单,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翻译出来。【学情分析】
学生对律诗并不陌生,之前也学过不少诗歌,但是单纯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本诗,稍有困难。【学习目标】
1、诵读本诗,结合注释,揣摩诗歌内容;
2、理解并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重点】
诵读本诗,揣摩诗歌内容。【学习难点】
理解并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过程】
导入:
在古代,读书人的奋斗目标就是: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很多读书人都深居书房、孜孜以求,然而一旦国家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这些文弱书生就毅然决然参军打仗,为国效力。初唐诗人杨炯就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首诗——《从军行》。环节一:学习目标
1、诵读《从军行》,揣摩诗歌内容。
2、理解并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复习旧知
1、初唐时期诗歌特点。
2、初唐四杰。环节二:自主学习
1、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本诗内容。(3分)
2、找出首联中的两个关键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3分)
3、颔联一句具体写了什么场景?结合诗句分析。(3分)
4、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士们怎样的特点?
(4分)
5、尾联一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注:学生结合诗歌,通过圈点勾画,独立完成各题。环节三:小组交流
各组2号学生主持:“小组交流开始,现在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环节四:班级展示
1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1题;
问: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本诗内容。
答: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都城长安,心中很是不平。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帅强悍的骑兵包围了匈奴要地龙城。大雪弥漫,天色昏暗,军旗上的图案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我宁愿做个下等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点拨:结合课下注释,加入自己想象,句子表达要连贯通顺。2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2题;
问:找出首联中的两个关键字,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答:“照”字渲染了军情紧急的气氛。
“自”字写出书生由衷的报国激情。
3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3题;
问:颔联一句具体写了什么场景?结合诗句分析。
答: 写了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并且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地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4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4题; 问: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将士们怎样的特点?
答:“雪暗凋旗画”:视觉角度,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图案都黯然失色。
“风多杂鼓声”:听觉角度,写出狂风呼啸,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
描写了将士们冒雪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5组:1号同学上台讲解5题;
问:尾联一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教师及时点评并补充)环节五:检测反馈 5分钟时间内背诵本词,组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班内抽查。环节六:总结评价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及其雄劲。布置作业
每组前3号同学赏析诗歌,原文和赏析写到作业本上;
每组4—8号同学结合课下注释,原诗和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篇:从军行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2在了解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勇于报国的精神 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夸张、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
4初步了解边塞诗的特征及鉴赏边塞诗的方法
学习重点:赏析本诗运用的表现技巧
学习难点: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教学设想:抓住关键词赏析诗句,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步骤:
一、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作者和初唐四杰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从唐高宗到武后初年,中国诗坛上出现了四颗光辉闪耀的新星------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类似的人生经历,杰出的创作才华,功力近似的诗文创作,令四位新星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被人称做“四杰”或者“四才子”,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初唐四杰”。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代表作品如: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二、写作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3、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并再次朗诵
4、集体朗读,读出语调
四.赏析全诗
1、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一个投笔从戎,不甘作伏案书生,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2、作者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一二句来犯,三句辞京、出征,四句围城(包围敌人),苦战(展开激烈战斗),(最后抒怀))
诗人没有去写书生投笔从戎的具体细节,而是抓住这一过程中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概括性的描写,是一种跳跃性的结构,突出了军情的紧急和战斗的激烈。
3、具体分析
㈠首联: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㈡颔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为什么用典雅、庄重的词语?
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2.第四句“铁骑绕龙城”,“铁骑”与“龙城”相对烘托了怎样的氛围?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3、“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4.赏析“绕”字。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4.“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
㈢颈联: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视听结合,绘声绘色,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
2、苏轼认为诗作应“言而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你认为《从军行》是否做到这一点?为什么?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㈣尾联:
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五.总结: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六、拓展延伸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诗,它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说出诗中运用哪些意象来描写场面?(2分)
(3)“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高高秋月下长城”一句,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七、知识归纳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的风光,将士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的乡愁离恨等。
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象
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等感情。
3、边塞诗的鉴赏方法(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八、高考对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九、作业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第四篇:《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已经熟读了古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课题,作者)
1、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每首描写一个场面。
二、品析古诗
1、听古诗,进诗境。
现在,我们就走进文本,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到1200多年盛唐边陲,看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教师范读。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能用文中那一句古诗形容?
2、读古诗,想画面。
学生自由读,脑海中又有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教师随机板书,出示注释,指导读。烽火城
介绍“烽火”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黄昏 海风秋
羌笛 关山月
3、读古诗,品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此景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用笔画一画,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 作者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 板书: 愁 体会征人之愁。
4、读一读,体诗境
四、析古诗,研写法。
学生小组讨论: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诗歌由背景写到人物,由所见写到所闻,由外在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层转层深。正如陆时雍
所言:“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五、拓展积累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前军夜战洮河北,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红旗半卷出辕门。
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已经熟读了古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课题,作者)
1、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每首描写一个场面。
二、品析古诗
1、听古诗,进诗境。
现在,我们就走进文本,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到1200多年盛唐边陲,看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教师范读。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能用文中那一句古诗形容?
2、读古诗,想画面。
学生自由读,脑海中又有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教师随机板书,结合注释,指导读诗。
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介绍“烽火”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黄昏(暮色思乡
淡淡哀愁)
海风秋(悲秋情节
凄凉)
羌笛(别离乡情
幽怨凄凉)
关山月(关塞山川
距离远)
3、读古诗,品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此景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用笔画一画,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
作者在这幅画面中点明了青海烽火城西的眺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思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在孤零零的城楼上,天地悠悠,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作者如何士卒思亲之情?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
等待.借景抒情,借音乐抒情,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板书:
愁
久戍不归的的征人还有怎样的愁绪?
4、读一读,体会诗境。
四、析古诗,研写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
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诗歌由背景写到人物,由所见写到所闻,由外在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层转层深。正如陆时雍所言:“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环境:
烽火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伤春悲秋
时间:
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音乐:
羌笛 《关山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对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起了烘托作用 ,,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从而更加加深主人公内心相思的情绪。
五、拓展积累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前军夜战洮河北,从军行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红旗半卷出辕门。
已报生擒吐谷浑。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第五篇:《从军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3、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注意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边塞诗歌中音乐的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总体感知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描写边塞将士久戍思归的边塞诗歌。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五、重难点分析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自己的话表述。
提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独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伤悠扬的羌笛声中思念自己的妻子。
2、这首诗在写相思之情有什么特点?
提示:借景抒情,借音乐抒情,3、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提示: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
黄昏(暮色思乡
淡淡哀愁)
海风秋(悲秋情节 凄凉)
羌笛(别离乡情
幽怨凄凉)
关山月(关塞山川 距离远)
总结:环境描写对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加加深主人公内心相思的情绪。
4、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5、比较分析同一个诗人不同风格的诗句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作《闺怨》,有'怨'必有'愁'.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劈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的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上杨柳色',明显地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油然而生出青春难再,红颜易年的闺怨之情: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先说春色撩拔得少妇春心荡漾而'不知愁',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起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醒目.总之,这首诗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比较两首诗同样写“愁”,但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提示:《从军行》(其一)愁中带有苦的意味,因为戍守边疆的环境凄凉,带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情感更深一层。
《闺怨》只是单纯的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心情。
六、板书
烽火城
秋
羌笛
愁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伤春悲秋(衬托人物心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