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篇一:20141121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要求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规范 为提高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参赛作品质量,提高建设和使用的效率,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共享,制订如下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参赛作品围绕大学数学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基本内容包括:微课程视频,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注:学校名称、个人基本情况应在教学设计表格中填写清楚,并在提交素材时加以注明,但切忌出现在视频、课件及相关辅助材料中。
二、技术规范 1.微课程视频
1)建议时长范围:10~20分钟
2)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3)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尽量不超过200m; 4)音频要求清晰,无其他杂音或噪音;
5)如有字幕文件,应单独上传(不得与视频合并),要求srt格式; 6)拍摄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 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7)视频文件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学校名称、教师姓名。2.多媒体教学课件 1)如微课程视频中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则必须同时提供该课件的电子文档,要求ppt(或pptx)或pdf格式;
2)ppt(或pptx)或pdf模板应朴素、大方,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建议采用附件中所提供模板;
3)如微课程视频全程使用板书,无多媒体教学课件,亦应提供所讲授内容的电子文档(即
教案),要求doc(或docx)格式; 4)课件名称应与视频名称保持一致。3.教学辅助材料
1)包含微课程视频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试题等资源,应单独分
别提交;
2)动画要求swf格式; 3)视频要求mp4格式;
4)习题、试题等文档要求doc(或docx)格式;
5)辅助材料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辅助材料类型、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三、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篇二: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
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竞赛秘书处: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国本科院校数学课程专任教师。
三、竞赛报名及作品提交
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四、竞赛内容和要求
竞赛内容由全国组委会在竞赛网站统一发布。参赛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点,围绕一门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视频,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上限为3件。
1.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不应包含作者姓名以及可能反映参赛学校的相关信息。视频格式及上传要求详见“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网站。
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学内容,并与教学视频配套。
3.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应充分反映参赛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特色等,同时也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总结等内容。4.其它教学辅助材料:如动画、视频、习题等可按要求单独提交。
五、竞赛时间安排
参赛教师须于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作品提交。201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各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赛区获奖作品;2015年7月至8月全国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全国获奖作品。2015年11月“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期间公布评比结果,对获奖选手予以表彰,同时安排优秀作品交流和示范活动。
六、奖项设置
1.竞赛设参赛教师个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2.竞赛设赛区组织工作优秀奖和参赛学校组织工作优秀奖。
七、竞赛获奖作品著作权问题
获奖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但须同意授权赛事主办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络传播权,并向社会免费开放。主办方可授权有关单位出版获奖作品,出版后,原创者有署名权和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八、竞赛组织联系方式 篇三:微课程之于数学
龙源期刊网.cn 微课程之于数学
作者:梁晓铭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7期
摘 要: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的日渐普及,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使师生获得传统教授课模式以外的新途径,尤其是针对中学数学教育,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可高频率重复使用的优势迅速得到师生的认可,使微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使用和推广成为趋势。
关键词:微课程;中学数学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教育的推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及飞速发展,将学习资源直接推进到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并具有自由传输,方便快捷,全面覆盖等优势,微课程也正是伴随着教学手段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逐渐形成并日渐发展起来。微课程是2008年美国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音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微课程在我国的起步稍晚,最早由广东省的胡铁生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只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人物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微课程主要起步于辅助学生学习。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知识点制作成片段化的视频点播资源,供学生点播或下载,反复学习。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承载教学任务的微视频,微视频是学习者的主要资源。
我国的微课程从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去。它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把微课程使用于中学教学活动中时,对它进行重新审视,我们认为: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仍需遵守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经过严谨地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而成,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应用于互联网,服务于师生全体。
微课程与中学数学相结合,既突出了微课程的特点,又体现了中学数学的特点。
一、微课程适用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以中专数学为例,全三册,几百个知识点,仅仅独立知识点也有上百个。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这样的知识点要出现多个,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一下子接受起来有困难;而微课程可以将一节课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微课程,易于学生逐个击破,最后达到全面掌握的效果。
二、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微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及协作学习环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快乐。微课程的“微”,使教学内容短小,易于掌握,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玩着学,学得会,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活动应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传统教学模式要想很好地开展分层教学,有一定难点,而且一名学生在一个甚至多个学期只能面对同一个教师。
第二篇:首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
首届(2015)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竞赛秘书处: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国本科院校数学课程专任教师。
三、竞赛报名及作品提交
参赛教师必须登录“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网站”(http://weike.icourses.cn),并以真实姓名注册,按网站要求的方式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完成在线注册。竞赛作品由竞赛教师以自己注册的帐户登陆后按要求提交相应材料。竞赛作品的具体要求、技术规范和提交作品操作步骤参见竞赛网站首页的“竞赛作品提交指南”。竞赛相关信息同时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http://cmc.xjtu.edu.cn)发布。
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四、竞赛内容和要求
竞赛内容由全国组委会在竞赛网站统一发布。参赛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点,围绕一门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录制成时长在10-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视频,并提供与之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上限为3件。
1.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不应包含作者姓名以及可能反映参赛学校的相关信息。视频格式及上传要求详见“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网站。
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要求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学内容,并与教学视频配套。
3.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应充分反映参赛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特色等,同时也应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总结等内容。
4.其它教学辅助材料:如动画、视频、习题等可按要求单独提交。
五、竞赛时间安排
参赛教师须于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作品提交。201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各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赛区获奖作品;2015年7月至8月全国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全国获奖作品。2015年11月“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期间公布评比结果,对获奖选手予以表彰,同时安排优秀作品交流和示范活动。
六、奖项设置
1.竞赛设参赛教师个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2.竞赛设赛区组织工作优秀奖和参赛学校组织工作优秀奖。
七、竞赛获奖作品著作权问题
获奖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但须同意授权赛事主办方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络传播权,并向社会免费开放。主办方可授权有关单位出版获奖作品,出版后,原创者有署名权和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八、竞赛组织联系方式
全国组委会及各赛区联系人、联系方式详见竞赛网站和竞赛秘书处网站。竞赛网站:http://weike.icourses.cn 竞赛秘书处网站:http://cmc.xjtu.edu.cn
第三篇:20141121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要求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规范
为提高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参赛作品质量,提高建设和使用的效率,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共享,制订如下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参赛作品围绕大学数学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基本内容包括:微课程视频,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注:学校名称、个人基本情况应在教学设计表格中填写清楚,并在提交素材时加以注明,但切忌出现在视频、课件及相关辅助材料中。
二、技术规范
1.微课程视频
1)建议时长范围:10~20分钟
2)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3)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尽量不超过200M; 4)音频要求清晰,无其他杂音或噪音;
5)如有字幕文件,应单独上传(不得与视频合并),要求srt格式; 6)拍摄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7)视频文件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学校名称、教师姓名。2.多媒体教学课件
1)如微课程视频中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则必须同时提供该课件的电子文档,要求ppt(或pptx)或pdf格式;
2)ppt(或pptx)或pdf模板应朴素、大方,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建议采用附件中所提供模板; 3)如微课程视频全程使用板书,无多媒体教学课件,亦应提供所讲授内容的电子文档(即教案),要求doc(或docx)格式; 4)课件名称应与视频名称保持一致。3.教学辅助材料
1)包含微课程视频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试题等资源,应单独分别提交;
2)动画要求swf格式; 3)视频要求mp4格式;
4)习题、试题等文档要求doc(或docx)格式;
5)辅助材料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辅助材料类型、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三、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李晓秋:010-58582360
lixq@hep.com.cn 杨
帆:010-58581848 yangfan@hep.com.cn
第四篇:2.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要求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技术规范
为提高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参赛作品质量,提高建设和使用的效率,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共享,制订如下技术要求:
一、基本内容
参赛作品围绕大学数学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知识点群,基本内容包括:微课程视频,配套的教学设计(教案)(注:教学设计模板放在老师上传的平台,上传教学设计处旁边。)、多媒体教学课件(PPT)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注:学校名称、个人基本情况应在教学设计表格中填写清楚,并在提交素材时加以注明,但切忌出现在视频、课件及相关辅助材料中。
二、技术规范
1.微课程视频
1)建议时长范围:10~20分钟
2)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16:9); 3)视频采用MP4格式,单个视频文件尽量不超过200M; 4)音频要求清晰,无其他杂音或噪音; 5)如有字幕文件,必需与视频合并;
6)拍摄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7)视频文件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学校名称、教师姓名。2.多媒体教学课件
1)如微课程视频中用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则必须同时提供该课件的电子文档,要求ppt或pdf格式; 2)ppt或pdf模板应朴素、大方,便于长时间观看,在模板的适当位置标明课程名称、模块(章或节)序号与模块(章或节)的名称建议采用附件中所提供模板;
3)如微课程视频全程使用板书,无多媒体教学课件,亦应提供所讲授内容的电子文档(即教案),要求doc格式; 4)课件名称应与视频名称保持一致。3.教学辅助材料
1)包含微课程视频及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用到的动画、视频、习题、试题等资源,应单独分别提交;
2)动画要求swf格式; 3)视频要求mp4格式;
4)习题、试题等文档要求doc格式;
5)辅助材料名称应包含:知识点名称、辅助材料类型、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注:建议在windows操作系统,谷歌浏览器上操作,ppt和doc文件转换成97-2003版本上传。
三、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
李晓秋:010-58582360
lixq@hep.com.cn 杨
帆:010-58581848 yangfan@hep.com.cn
第五篇:《我爸爸》微课程教学设计
《我爸爸》微课程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微课程让孩子自学掌握绘本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掌握简单的读书方法。
2、体会爸爸对子女的爱,同时也表达出子女也爱爸爸。
3、在听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读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意并学会珍惜。教学方法:
想象表达法;图画观察法 教学准备:
《我爸爸》ppt及绘本书、微课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结合微课程进行自学小展示。
1、感恩节导入,进入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绘本,交流如何阅读绘本。
4、观看微课程,交流绘本是什么,以及绘本阅读的三个小游戏。
5、运动微课程所学,自己使用绘本阅读猜猜猜的方式阅读绘本,并进行全班交流。
6、引入绘本作者:安东尼·布朗,曾获得过安徒生童话大奖。
二、亲近文体 观察想象
1、交流我爸爸怎么样?说说你的发现。
2、观看微课程第二段,自学绘本阅读的几个注意事项:文字上没说,图画上画出来了;文字上说了,图画上没画出来;文字的排列。
3、交流你的新发现:睡衣。总是穿着睡衣的爸爸你觉得他酷吗?
4、你觉得爸爸有什么特点?交流:勇敢、力大无穷。
5、交流跑步的爸爸:这一页上你有什么伟大额发现?爸爸累的汗都变成了云朵了。
6、仿写训练:爸爸好酷啊,爸他像——一样——。
7、小结:嘿嘿,这就是我爸爸,这么搞笑的,这么温柔的爸爸,心里好开心啊,这时候我心里又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8、主题升华:同学们,在最后,我们的作者还有一句悄悄话要告诉我们,但需要大家安安静静地去听:这就是我爸爸,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 他也爱我!永远爱我!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爱我们的爸爸,同时,我们的爸爸也是那么的爱我们,而且是永远爱我们!
三、交流感受,传授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书看完了,回到第一页,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看了那么多了,不知不觉中就像在脑子中形成了一个网,等到你们慢慢长大后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看课外书。
师:同学们,书看完后 当然你不可能在脑子里把书上的每一个画面都记住,但是一定能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来说说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生: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师:也许还有很多同学想跟老师交流你的感受,那我们等到课外再交流,也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能多看课外书、爱看课外书。
四、回顾微课程,重温绘本学习方法。
五、绘本推荐,绘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