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从新课程开始时的浮华逐步走向平实、扎实,但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共性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最好的途径,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倚重于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2、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教材在安排计算教学内容时几乎没有出现计算法则,而教师自已不能完全掌握法则,特别是没有系统使用过老教材的教师,他们用新教材上的“自已算”“用你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进行指导,而学生的方法有的是不规范的,有的是不科学的。同时课标降低了计算的要求,使得教师教得简单、练得简单,讲得不扎实,练得不扎实,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和后续学习。
3、解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设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如画图法、假设法、枚举法、还原法等教学策略,它没有象传统教材那样安排专门的、系统的应用题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都穿插在计算教学中进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简单的解决问题不扎实,简单的数量关系不重视;在解决问题教学中不注重题目的基本结构、基本数量关系;不注重一般的解题步骤;不注重基本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应用,对解决问题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线段图似乎也逐渐地谈出了老师们的视野。
二、建议和对策
1、认真读懂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教学方向。
2、认真读懂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与没有抓住教学策略的实质和要领有关,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准确地把握教学策略的实质,以发展学生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着力点,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十班
罗淑贞
一、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
教学设计与教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教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进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有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缺少“关于数学”的知识,以致对数学本质特点和数学教育价值缺乏全面深入认识和思考。学科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小学学科知识本身难度并不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本该没有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少关于“数学”的知识。首先,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对数学本质和数学教育价值缺乏认识和思考的意识,老师们认为这个话题“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感觉离我们有些遥远,对我们教学没什么影响”“小学数学知识很简单,没必要去想这么高深的问题吧!”其次,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本质认识肤浅,表现出“工具主义”的数学观。老师对数学的特点的认识有“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强,思维要求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具有工具性”“数学是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等等。有些老师提到“题目类型灵活多样,学困生多,补差占的时间多”“开发思维,课堂节奏快,上课时活的东西比较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好教且容易出效果”“学生本身的智力非常关键”等等,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数学是枯燥的”“数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唯一性”“ 语言比较死板”等。可见老师们对“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数学本质认识肤浅。再次,小学数学教师普遍缺乏对数学史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认识和理解,以至于教师自身缺乏对数学文化、理性精神和数学美的感悟,就很难真正理解到数学本质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难有意识和能力去挖掘提炼出数学知识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导致很多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很难激发学生数学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没有得到很好发展。
三、针对问题所在提出的对策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要想学生通过 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一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二是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第三篇: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往往在遇到课外读物时造成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了阅读兴趣的下降。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即错过了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问题一】识字教学枯燥单一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3》时的片段: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习一组有趣的汉字。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一条小船。
师:在小船的边上,有一个古文字“舟”,你觉得它像什么? 生:像一条小船。
师:古文字旁边还有一个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汉字“舟”字,谁会读? 生读汉字。
师:谁来记一记它?
学生分析生字的笔顺,然后书空。
教师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石”“燕”“川”等字。一节课下来,学生哈欠直打,学得无精打采。
【反思及对策】遵循规律
形象识字
激发识字兴趣
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得没劲、心不在焉。长期下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将会被扼杀,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无法提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我们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去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变枯燥的识字教学为充满趣味的识字游戏,使识字教学与理解词语、认识事物融为一体呢?我们可以采用拼一拼、画一画、编一编、说一说等学生喜爱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先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再让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自己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然后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第二步引入新课: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出示象形字)。让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接着(出示现代汉字)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
第三步识读字、词、儿歌。通过刚才的画、说、猜,学生对生字的字形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使学生巧妙地将生字的字形与图画的内容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识记字形。我先让学生带上拼音读一读词语(有了拼音的帮助读好词语根本不难),接着提高难度:让他们去掉拼音后再读一读生字,并且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生字宝宝戴上帽子,小朋友认识它们太容易了,可是去掉了帽子,你们怎么还会认识它们吗?有什么诀窍,能告诉老师吗?”问题一提出来,小朋友们说得可热闹了:“我只要记住小燕子的外形,就能记住这个字。我还能编首小儿歌来记‘燕’:燕头莫忘横,心口在中央,北字两边飞,燕尾是四点。”“我刚才画了一叶小舟,‘舟’字和小舟的样子可像啦!”„„一个小小的问题巧妙地将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识字课不再是单调的看图记字课,而是一顿丰富多彩的识字大餐。【问题二】识字教学面面俱到
【案例】曾听到某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3》时的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组词:“竹篮
箩筐
筷子” 学习这组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箩筐”的“筐”是后鼻音。生:“竹篮”的“竹”要读翘舌音。
生:“箩筐”的“筐”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可千万不能加点。生:“竹”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的第二笔横不能加钩。生:我还知道“箩筐”“竹篮”“筷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好,相信你们一定能记住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地方了!下课前,笔者报了这几个词语给学生默写,正确率不到三分之一„„ 【反思及对策】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
注重识字效果
识字教学要把汉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教师任由学生自己分析汉字,课堂上看似热闹,然而实效却很差。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一篇课文,十来个生字,音、形、义各有难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擅长根据每个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我在教学这课时,抓住生词中音形义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先出示词语:竹篮
箩筐
筷子
茶叶
菠萝
兰花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再请他们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小朋友来读准这些词语,并提出了要求:遇到难读的词语要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诉大家。学生自己做小老师,兴趣很浓,他们不仅把每个词语读得很正确,而且还把需要注意的地方说得很清楚,如:“竹、茶”是翘舌音、“筷子”要读成轻声音节、“篮、兰”两字的声母都是“l”„„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方言中学生易混淆的读音,我把易读错的字“竹、茶”、“兰、篮”放在一起,反复认读,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准为止。
“篮、茶、菠、萝”这四个字是生字,字形都比较简单,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利用熟字来加一加、减一减来记住生字的字形。关键是在运用的时候,一些音形相近的字容易混淆。如“萝”和“箩”这两个字,学生在运用时经常张冠李戴。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字,我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比一比,这两个字不同在哪里?(“箩”是竹字头,“萝”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系?竹字头的字呢?学生通过刚才读词、看偏旁的演变,知道:草头字大多与花草植物有关,竹字头的字大多与竹子有关。接着提问:现在你能分清这两个字了吗?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箩筐是用竹子编成的,是竹制品,因此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菠萝是一种水果,也就与植物有关,因此两个字都是草字头。明白了偏旁为什么不同,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字形,学生在书写时也就不容易发生错误了。汉字的音、形、义总有难掌握的一部分,识字教学时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使识字教学目标明确,取得好的效果。【问题三】识字教学“学”“用”分离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四册《识字1》学习“饼”时的片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欢度中秋节的啊? 生:我们一家人团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师:“饼”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打算怎么记住它? 学生分析生字的字形。
师:月饼能吃,所以“饼”是食字旁,小朋友们记住了吗?今后可不要写错了。你能给“饼”组词吗? 生:饼干。生:把柄。
师:“把柄”能吃吗?错了!其余同学则哄堂大笑。
【反思及对策】联系生活
自主识字
培养识字能力
学生为什么会在组词时出错?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饼”的意思。许多低年级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把目光只盯在了分析字形上,只要把这个字教会就行了,而其他的却没有过多考虑。长期以往,学生对一些读音相近的字不能正确分辨,写话时便错别字连天。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字形,应培养学生“生活识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同样是教学“饼”字,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生字卡片,一个大大的“饼”字,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二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很多识记字形的方法,他们用“部件法”、“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了“饼”的字形。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饼”的偏旁:“这是我们新学的一个偏旁,想知道它是由哪个字变来的吗?”说着,在旁边写下了个“食”字,“为什么饼是‘食字旁’呢?想一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饼’字?”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家门口有个小店,小店的门上写着‘烧饼’,我可喜欢吃那儿的烧饼了!”“我在超市里见到过‘饼干’。”“对了,‘旺旺雪饼’上也有‘饼’字。”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为什么‘饼’是‘食字旁’了,‘饼’一般表示的是事物,所以它是‘食字旁’!”“老师,我还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的传说呢!”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
这样的教学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不仅既快又牢地识字,而且使新信息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丰富和加强了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促进认知水平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还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的积累,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拓宽了识字途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生字的字形、字义的记忆就更深刻了,书写时的错误便会大大减少。【问题四】识字教学“识”“写”分离
【案例】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四册《识字4》时的片段: 师:用你喜爱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吧!学生或同桌读、或自由读,读时兴趣高涨。师:你们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规律吗?
生:“海、河、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生:“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学生识记生字的办法很多,足以看出这位教师平时在字形教学方面花费了功夫。师:让我们一起认识我们祖国的两大河流吧!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及黄河,教师配乐饱含深情地介绍了第一大河长江及母亲河黄河,还让学生了解了东海。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两个生字呢!教师范写生字:
瞄
教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字写得非常好,可是当他把字写完时,下课铃声就响了,学生压根就没时间欣赏这优美的字,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练习写两个了。
师(看时间掐得很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来不及写我们回到教室继续写。【反思及对策】紧扣字形
关注文化
讲究识写结合 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识字公开课教学,很多老师总是把写字这个环节安排为随机环节。课堂上有时间就写几个,没有时间就课外再写。其实,学生当堂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光说不写或过后再写,容易形成字形“消化不良”,无法真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开学初,一次二年级语文公开课上,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也是执教这一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她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新词生字的音形义的教学仅仅用了二十五分钟,后面的十五分钟的时间花在了写字、当堂巩固生字上。尤其是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时,给每位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指导学生写“瞄”字时:她先出示“瞄”字,指导学生分析结构“‘瞄'由几部分组成,是什么结构?”学生回答:“‘瞄’由两部分组成,是左右结构。”教师立刻在旁边板书独体字的“苗”,然后让学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立刻回答:“苗是独体字时,写在田字格的当中,当它变成瞄时,苗要写得瘦一些,要让点位置给旁边的目字旁。”教师一边范写一边笑着说:“是啊,‘苗’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它怕占了‘目’的位置,宁愿自己挤一些。我们今天写的左右结构的字都是这样,都要让点位置给旁边的偏旁哦!如果你是偏旁宝宝,你会对旁边的字说什么呢?”学生笑着说:“我会对它说‘谢谢你让个地方给我!’”“我们俩人在田字格中位置恰当,才能使小主人的字越写越好看。”教师趁热打铁说:“同学们记住‘瞄’的写法了吗?那就快写一写吧!”学生欣然执笔,在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写下了一个“瞄”字。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默写生字,同桌互批,正确率高达98.3%,仅有一个学生写错。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让位给指导学生写字,不仅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和方法,更注重结合字形字义的特点恰当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学会互相谦让,与人合作的好习惯。课堂上,教师范写后,学生立刻写,下课前再默写,这样的教学充分遵循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识字教学既教写字,又教做人,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特点。
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识字教学规律,拓宽识字教学渠道,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识字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还识字教学以精彩。
第四篇:目前劳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劳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井楼油矿 王新伟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采难度不断增大,油田企业面临严峻的产量和成本压力。如何不断完善和深化劳动竞赛内容,充分利用劳动竞赛这一组织形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凝心聚力,为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和各项经营目标而努力,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认真的思考。本文就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目前劳动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厂组织开展的劳动竞赛主要有“比学赶帮超”、“五项劳动竞赛”以及围绕产量、成本、安全等生产经营指标开展的各种专项劳动竞赛。从历年开展劳动竞赛的效果来看,由于各参赛单位组织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总的来看在开展劳动竞赛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竞赛指标制定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单位在竞赛中设计的竞赛指标科学性不强,最典型的是在夺油上产劳动竞赛中下达的产量指标。竞赛目标是鼓励大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旗帜,但是部分单位在劳动竞赛中下达给参赛单位的指标定的太高,参赛者再努力也难以达到,不仅达不到竞赛的目的,而且也挫伤了参赛者的积极性;有的定的太低,参赛者不费力气便唾手可得,又失去了竞赛的意义。
2、劳动竞赛保障措施不具体,竞赛管理部门到基层指导督促少,造成劳动竞赛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
有些单位的竞赛方案从头到尾套话连篇,缺乏保障措施。往往是动员会上决心很大,动员会后一切照旧。由于制定的竞赛方案措施不具体,指导意义不强,参赛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竞赛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在竞赛过程中部分管理部门到基层指导督促较少,过多地依赖于报表对竞赛效果进行评判,造成劳动竞赛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
3、劳动竞赛考核不合理,考核不严格,影响参赛者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科学合理的考核是使劳动竞赛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但在竞赛中,有些单位将竞赛考核标准定得非常笼统,操作性不强,随意性很大;有些条款缺乏可比性,缺少合理、公平、公正性;有的竞赛组织者存在好人主义思想,对考核不认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竞赛预定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劳动竞赛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如何组织劳动竞赛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竞赛的预定目标,笔者认为重点要把好以下三关:
1、要把好方案设计关
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方案设计是关键。组织劳动竞赛时首先要抓住生产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进行方案设计,在编制方案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竞赛的不同特点。油田企业开展的劳动竞赛与社会上其它行业相比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一般都是围绕经济产量和安全环保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第二,下达指标要尽可能做到准确。由于石油行业的特点,要做到100%的准确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考虑全面,准确地去预测各种影响因素。
第三,必须制定出周密可行的保障措施。井楼油矿今年三季度组织开展的“大干三季度”劳动竞赛,在制定方案时整个2000字的竞赛方案,保障措施就占了1000多字,也正是因为保障措施具体可行,开展劳动竞赛一个月就见到了明显效果。
2、要把好督查落实关
把好督查落实关首先要责任到人,一要强化执行力,二要靠制度来保障。井楼油矿在“大干三季度”劳动竞赛中,将劳动竞赛的各项保障措施明确到相关专业岗,地质组和生产组具体负责竞赛保障措施的落实和现场指导,矿工会重点做好督促工作,后勤队种按照方案要求做好服务工作,各采油队值班干部夜间双岗运行,油矿按旬考核竞赛指标,每旬一表彰,每月一总结,两个月以来,“大干三季度”劳动竞赛始终按照竞赛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3、要把好考核关
劳动竞赛要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这是开展好劳动竞赛的“源”,离开了这个“源”,劳动竞赛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开展劳动竞赛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是取胜的关键。把好考核关就是要求组织者正确运用考核这一工具将职工的切身利益与劳动竞赛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劳动竞赛效益的最大化。井楼油矿在“大干三季度”劳动竞赛中,每旬对各队和全矿52个计量站产量目标和进罐率进行检查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采油队扣罚300元,对完成任务的采油队按500元标准进行奖励,同时按照大中小三类计量站各评比出两个计量站按照200元、15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对月度优胜采油队和计量站进行表彰和经验交流,考核及时,考核到位,有利地调动了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的积极性。
总之,劳动竞赛活动的健康、持续开展,要把好方案设计、督查落实、考核奖励三关,同时活动的开展还要以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基础,不断的创新思路,更新观念,不断赋予竞赛活动新的内涵,让竞赛活动为我所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服务。
第五篇:目前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了幼儿自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合理搭配,却忽略了只有合理运动锻炼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健全发展
“合理的营养 + 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让幼儿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科学已经证实的理论,不必细说。目前,幼儿园的营养搭配只能提供给幼儿自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却不能促使幼儿身体更好的发展。在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中恰恰地缺少了合理运动负荷这一环节,缺少合理的运动锻炼,如何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呢?新《纲要》的健康领域的第一个目标,已经把合理的保育、合理的运动锻炼以及情绪的安定、愉快,同时摆在了首位;这个目标的真正含义是:保炼并驾,身心并重。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又强调通过相应的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其中,了解必要的保健知识并提高相应技能,是保健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体育锻炼的主要目标。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和愉快;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贯彻执行新《纲要》的第一个目标,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进行体育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也就是以一定的基本技能为载体。幼儿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与体育教学是分不开的,作为幼儿工作者我们必须为在发展中的幼儿提供规范的基本动作教学,这与新《纲要》中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的第六条:“用幼儿感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没有冲突。实际上没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没有一定的体育教学活动,幼儿是不能掌握在其最近发展区内的基本技能的。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没有真正的体育教学,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没有规范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体育活动,就不可能合理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所以,幼儿园必须加强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从而使幼儿在合理的营养调配下身体得充分的发展,为幼儿的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于重视兴趣而忽略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
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兴趣为重”。几乎每次体育活动、每周、每月、甚至一学期中,基本上看不到体育教学活动,所有的活动都是幼儿玩得高兴,规范的体育教学几乎已经不存在,幼儿园中的体育活动,只能说是教师挖空心思讨幼儿的喜欢而已。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①兴趣的背后幼儿得到了什么?②这种短时的兴趣能真正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吗?
如果一个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他不会对参加体育活动感兴趣,幼儿教师为了吸引幼儿暂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变出的众多花样,也许真正毁灭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因为,教师运用的是体育教学原则中的提高兴趣性原则,所用的是教学的方法或者说是手段,目前教师所运用的都是以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参加活动,只引起了幼儿短暂性的兴趣,却忽略如何真正达到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目的。可是新《纲要》要求是通过有兴趣的活动,吸引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取身心的快乐,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
健康领域中的内容与要求第5条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必须有相应的多种动作技能的支持,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必须拥有相应熟练的技能才能进行,这些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也必须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幼儿没有足够的技能,教师无法组织起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当一个幼儿不能独立地运用相应参加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基本技能,不能以熟练的技能与同伴合作,是感受不到参加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的,这样会使幼儿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产生无能的感觉;这样的体育活动不可能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兴趣是一种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指的是对人、对事、对已的一种倾向性,它构成行为的动机,影响人的行为。情感态度是伴着生活过程而产生的体验,类似的体验积累得多了,就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性。原则上讲,兴趣不是教出来的,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幼儿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首先我们作为教师应拥有真正的兴趣,才能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这是需要熟练的基本动作技能来支撑的,目前,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只追求花样多,只顾游戏本身和活动本身的兴趣大小,而忽略孩子在游戏中是否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是情感体验中关键——成功感。
根据新《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终身教育理念,我们要培养幼儿的不是一时半载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而是为培养他们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以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方法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户外体育游戏,让幼儿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中正确地运用基本技能,战胜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游戏中的挑战,完成活动任务,真正感受成功的喜悦,才能达到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的目标。
3.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活动目的混淆不清
体育教学活动与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不同,也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两种活动的真正的区别在于:体育教学活动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活动基本技能和基本的运动技能;而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主要的目是:让幼儿在活动中熟练地运用或者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达到发展基本动作,增强体质的目的。
如果两者混淆不清,就出现以体育活动来完全代替体育教学。没有体育教学,幼儿根本不可能掌握一定的活动基本技能和运动的基本技术,体育教学活动是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基础,没有体育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保证。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掌握一定的基本运动技能为主体的活动,严格地说,幼儿体育教学的活动和练习都是围绕着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运动动力定型而设计的。而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和组织活动。体育教学主要是刺激幼儿的感觉器官,通过幼儿的思维活动,然后进行练习,幼儿的练习过程主要作用是建立正确的运动动力定型,发展身体不是主要的目标,而且锻炼身体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因为运动动力定型的建立必须是在幼儿大脑神经中枢保持适宜的兴奋性,运动量不能过大,大运动量的刺激会使大脑神经的兴奋性降低,不利于神经系统分化动作的正误,造成幼儿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延缓了运动动力定型的形成。
体育活动是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基本技能的过程,幼儿在此类活动中可以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性,基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练习过程中由于运动量可以增加,因此对身体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效果。因为,真正要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根据运动生理的研究,必须使人的身体在运动中消耗本身的能量,然后达到超量恢复,只有经过超量恢复的过程,人的身体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在这种体育活动中教学的过程是非常隐藏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和指导幼儿完成和完善活动的设计,提供必要材料,维持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动作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通过多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的组合运用,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战胜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和游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4.幼儿教师没有具备规范的基本活动技能和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
规范的基本活动技能和基本体育运动技能,是一名幼儿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素质,没有规范的基本活动技能和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作为基础,要组织幼儿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幼儿园中具有这两种规范技能的教师,屈指可数;虽然目前各幼儿园都从体育院校引进这方面的教师,可是具有这两种规范技能的教师,在所有的幼儿园教师中占的比例仍然不超过3%;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教师不超过1%;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新《纲要》所提出的目的和任务谈何容易。所有的幼儿教师都非常清楚,幼儿总是情不自禁情况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而在幼儿期的整个阶段,幼儿在所有的活动中是与教师接触时间最长的成人,不规范的基本活动技能给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众多的幼儿教师无意中在幼儿的神经系统内建立了错误的动作表象,对培养幼儿的身体的正确姿态以及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
目前,幼儿教师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走、跑、跳、投是人的基本活动技能,这些技能会随着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自然会很好地掌握,根本就不需要进行教学和指导。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使幼儿教师都认为基本活动技能的教学,只不过是让幼儿学会走、跑、跳、投的几个动作而已,不能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却不知在这些基本活动技能的教学中,在教会幼儿基本的活动动作技能的时候,同时也教会了幼儿合理地、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身体,使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更加灵活地指挥身体的各部分协调配合,有效地促进大脑的完善和发育,为幼儿的身体能充分地生长和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5.幼儿教师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理论以及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理论知识
体育教学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医学这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幼儿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准则,只有具备这三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活动,才能更有效使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
由于幼儿教师对这三方面的知识的缺乏,他们根本无法很好地组织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和指导幼儿有效地锻炼身体,因为对体育教学原则了解不透彻,对运动技能的形成的规律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无法正确安排运动负荷,也不能很好地安排整个学期、月、周的体育活动计划,在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时,不懂利用有效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幼儿进行练习和活动,阻碍了幼儿基本动作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正常发展,由于组织方法不当,让幼儿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了幼儿练习动作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根本无法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6.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时缺乏激情
要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首先作为教师本身对参加体育活动要有兴趣,这样才能有激情去组织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组织的体育活动才能吸引幼儿。如果一个教师不爱参加体育活动,不可能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成功,一个在体育活动中找不到成功体验的教师,其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很难让幼儿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目前,在职的幼儿园教师绝大部分对参加体育活动是没有兴趣,甚至惧怕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怕苦怕累,有的教师组织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时,很少与幼儿一起活动,只是袖手旁观,这样的表率作用,根本不可能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由于以上原因,致使众多的幼儿教师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没有完成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以体育活动代替了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幼儿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改革,延缓了幼儿基本动作的正常发展,使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没有达到新时期的要求。因此,以上的错误必须得纠正,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新《纲要》的精神,才能让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点击数:484 本周点击数:454
打印本页 推荐给好友
站内收藏
联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