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提示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概念的涵义。
2、能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相关的图示信息。
3、学会绘制溶解度曲线。
4、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5、体验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6、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
7、通过师生互动、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溶解度的涵义。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分析
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法有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对比法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为溶解度概念的建立提供感性材料,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溶解限量限定因素的认识细化、对溶解限量实质的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通过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的两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坐标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感悟数形结合思想的精妙。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同学们,糖和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的溶解吗?(不能)事实上,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会有一个限量。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
2.探究活动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1)学生猜想(其间贯穿师生活动,配以媒体展示)影响因素影响结果
溶质的种类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溶剂的多少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应对学生“溶剂种类”的猜想——溶剂的种类对溶质的溶解限量是有影响,但今天研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因此,这一因素暂不考虑。
●应对学生“搅拌”的猜想——搅拌是影响溶解的因素,但影响的是溶解限量还是溶解速率呢?请你回家后做一个糖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相信你会搞明白的。
(2)教师讲述:水涨船高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个成语,由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悟出上述哪一点猜想是正确的?(“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的猜想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知道另外两个猜想是否正确呢?(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要探究溶质种类对溶解限量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溶质种类)必须控制其不变的因素是什么?(溶剂的质量和温度)要探究温度对溶解限量的影响,又要注意什么呢?(温度改变,溶质种类和溶剂质量保持不变)现在请同学们依据刚才的分析以及屏幕上的提示,去设计两个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单独思考,可以阅读教材40页的内容,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3)学生设计探究实验1、2的方案(探究实验1中,提供的药品是硝酸钾和熟石灰各1g;探究实验2中,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一袋,3g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的水都是5mL)。
(4)实验方案汇报交流(教师做简要的点评)。(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1:1g硝酸钾在5mL水中全部溶解,1g熟石灰未能在5mL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解限量受溶质种类的影响(说明了室温下硝酸钾在5mL水中的溶解限量比熟石灰大);
实验2:3g硝酸钾在5mL冷水中未能全溶,在5mL热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质的溶解限量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限量越大)。
(6)教师总结:对一句常用成语的感悟,加上刚才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确受溶质种类、溶剂多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对固体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影响情况是很复杂的,绝大多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极少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实例。(7)反思评价:刚才完成探究实验2的过程中有没有同学将所提供的三袋硝酸钾全用完的?说说你们观察到的现象?(4.5g硝酸钾在5g热水中也能全部溶解)由此,你们有了什么新的发现?(硝酸钾的溶解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增幅较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实验过程中善动脑筋,大胆探索,常常能使我们获益多多!
过渡:溶剂的多少是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确定某种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限量,必须确定好溶剂的质量,通常情况下,人为地将溶剂的质量确定为100g。3.探究活动2(认识溶解限量)
(1)媒体呈现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水中的溶解限量:(2)学生描述31.6g、114g两个数据的含义。
(3)引导学生分析几个溶解限量的得出过程中,对哪些因素作了限定?(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温度)
(4)组织学生讨论“溶解限量”的实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5)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①要求学生通过添加适当词语的方法,将溶解限量的限定因素与溶解限量的实质串联起来。②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的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6)理解、巩固溶解度的概念。①分析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②课堂练习(教师简要点评)
(7)溶解度概念引入的目的——准确衡量物质的溶解性。
过渡:在溶质和溶剂都已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其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温度)我们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来表示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4.探究活动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1)媒体呈现氯化铵溶解度的表格。
(2)学生利用表格查找不同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3)要求学生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4)引导学生将表格法和坐标法进行对比,感悟用曲线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所具有的优势(形象直观;可以查找任意一个温度下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5)教师讲述:这条曲线就叫做溶解度曲线,这种将数字和图形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叫数形结合法,和刚才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时所用到的控制变量法一样,数形结合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分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6)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任意点的意义:某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在学生查找几种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基础上得出)②交点的意义: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等;(通过硝酸钠和硝酸钾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意义得出)③线的意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按照上坡型、平坦型、下坡型三种类型,对溶解度曲线进行分类分析)(7)课堂练习(略)。
过渡:留心一下几位同学在探究实验2中所做的“多余实验”,我们会发现,在被加热的这支试管里,原先溶解了的4.5g硝酸钾中,现在已经有部分析出了,带着这个发现,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
5.探究活动4(留心处处皆学问)
(1)学生思考讨论: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海水晒盐用的是什么结晶方法?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这种结晶方法的原因?
(2)学生思考讨论:揭开易拉罐饮料的封口以及烧开水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由此,可推出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结果是怎样的?
(3)教师总结:显然溶解度曲线不仅可以用来查找溶解度、比较溶解度,还能用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告诉了我们,留心做过的实验、留心学过的知识,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加以思考,往往能增进我们的学问。6.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2)本节课你运用了哪些好方法?
7.结束语: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表明,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的,物质的溶解要受到其溶解度的限制,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同学们化学学习的道路好似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愿同学们沿着这条上坡路,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攀登新高!8.布置作业
1.温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思考:怎样除去硝酸钾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 板书设计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溶质种类、溶剂质量、温度。
2.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一定的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溶质质量。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的意义;线的意义。
第二篇: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设计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每小组装50ml水的烧杯2个、玻璃板2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汽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两张图片相同吗?哪里不同?认识吗?颗粒状的是食盐,粉末状的是小苏打。把食盐放入水中,会怎么样?溶解。你怎么知道?小苏打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好,我们来试一试?小苏打怎么样了?也溶解了。
2、其实啊,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而且都能溶解在水中。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比较它们俩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溶解能力是什么意思?生发言。是指溶解的速度,还是在水中溶解的数量。溶解能力是指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数量。
2、那食盐和小苏打,究竟谁溶解得更多,溶解能力更强呢?谁来猜一猜?如何验证你的猜测呀。做实验。好,在实验前,老师还是想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才比较公平。好,现在开始讨论。
(之前的想法是让学生设计一份实验单,但2次试教效果都不理想,学生在画画和写字上浪费很长时间,可能是因为四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决定让它们简单地讨论怎样做实验更公平)
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汇报实验方法:他们的方法合理吗?有没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水的什么一样?为了方便比较,我们今天统一将水量定为50毫升。毛老师这里有几个小问题,小苏打和食盐要怎么加?怎么保证每一次加的量要相同?一勺加进去后,观察到什么现象才能加第二勺?是的,实验过程中,要耐心地等杯里的物质溶解完后才可以加第二勺。这个实验最后要统计的数据是什么?加入水中溶解的份数。
5、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老师整理出一份实验方法,一起来看一下,有没有问题?好,现在开始实验,并及时记录数据。
6、动手做实验
7、汇报:好,现在我们实验已经完成了,每位小组按顺序来汇报一下你们记录的结果。
8、这些记录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谁溶解得更多?说明了什么?
9、拓展:如果换成糖呢、味精呢,还是给50毫升的水,你们觉得溶解能力会怎样吗?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振荡雪碧,你看到了什么?有很多气泡。老师手没摇晃前,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预设1:时间充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好玩的实验,想不想玩?先来看怎么玩?阅读要求。组长上来领注射器,边观察边记录。
预设2:除了二氧化碳,其他气体也会溶解在水中吗?读一读课件上的两段文字,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识?
第三篇:《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分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高锰酸钾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高锰酸钾,塑料小盒,塑料杯,木棒,盐,面粉,沙
教师:盐,面粉,沙,高锰酸钾,塑料杯,木棒,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回顾: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同学们熟悉的东西----食盐和水,把食盐倒入水中,并充分地搅拌,你看到食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消失了,溶解了
2.提问:从一颗颗的小颗粒到消失不见的过程,你们有清楚地观察到食盐颗粒的变化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盐等一些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溶解实验
1.引入:认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实现愿望—高锰酸钾。
2.出示实验材料:塑料杯、水、木棒、高锰酸钾
提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观察到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呢? 3.学生讨论(先观察再搅拌再观察)4.出示温馨提示,找重点注意事项
(1).观察在塑料小盒中的高锰酸钾,并记录下高锰酸钾颗粒的样子(2).高锰酸钾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手去碰,避免伤害我们的皮肤。
(3).高锰酸钾倒入水中后,观察点集中在高锰酸钾颗粒的变化上,并及时记录。(4).分别画出“静置,搅拌一下,完全搅拌”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的变化 5.小组实验
6.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①描述高锰酸钾颗粒在进入水中前后发生的变化和整个溶解的过程 ②思考:
根据表格小结下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均匀,无颗粒,无沉淀)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还能不能过滤出来呢? 活动二:分析比较
1.老师将高锰酸钾进行过滤的过程中,请你们也完成面粉,食盐,沙的记录,过滤过程请看投影仪上
2.小组领取材料观察,讨论完成记录 3.反馈交流,完善记录单(出示课件)
4.归纳总结: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三)课堂小结 1.谈谈今天的收获
2.寻找生活中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的例子
第四篇:《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设计
上秦镇东王堡小学 陈天军
教学内容:《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各小组准备:装水塑料杯1个,空塑料杯1个,空烧杯4个,小口烧杯1个,漏斗1个,搅拌棒1根,过滤纸4张,铁架台4个,小药勺4个,高锰酸钾、面粉、沙、食盐各1份。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故事激趣:讲《小马过河》故事。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小马身上背的食盐是怎样溶解到水中去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还有其它一些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它们是怎样溶解到水中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第一环节:高锰酸钾的溶解、分离实验。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特点。
1、出示高锰酸钾,学生观察。
2、小组汇报,高锰酸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
(二)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
1、学生猜测把紫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的,激发实验兴趣。
2、出示实验方法,学生了解实验方法,教师强调实验时最应该注意的方面?
3、学生分小组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表。
4、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探讨“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入水后,物质与水混合,并分离成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粒,小微粒不断分离,最后均匀分布在水中,与水一起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5、学生想象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并讨论:高锰酸钾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比较、交流帮助学生把刚刚建立的认识进行迁移,加深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三)做高锰酸钾的分离实验。
1、学生猜想高锰酸钾能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2、引导学生选实验装置。
3、教师强调做过滤实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做好记录表)
4、学生分组做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教师在小组内指导。
5、交流过滤后的结果,总结提炼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特点:“看不见颗粒、没有沉淀、分布均匀、过滤不能分离”。
(四)思维拓展
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水中?有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到水中?
(学生猜测,教师引导进入下一环节)
三、第二环节:面粉、沙、食盐的溶解、分离试验
1、出示面粉、沙、食盐,各组领材料,发放记录表。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读要求,教师做强调。
3、学生分小组做实验,记好记录,教师指导。
4、分小组汇报交流:请学生对照记录表说说实验的结果。
5、教师课件出示记录表。
四、第三环节:收获交流台(能够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哪些特点?)
1、学生讨论,刚才做的试验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到水中?有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到水中。
2、能溶解到水中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有什么特点?(均匀、稳定、无沉淀、过滤分不开)
3、启发学生归纳什么叫“溶解”。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无沉淀、过滤分不开的溶液的过程。
4、找一找身边那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那些物质在水中不能溶解。
七、布置课外小课题:
课外认真观察,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质能和水溶解?
八、课堂收尾,赠送科学家的名言。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杜威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看不见颗粒
没有沉淀
分布均匀
过滤不能分离
2015年3月20日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易县实验中学 卓玉茹
九年级化学关于“固体溶解度”教学的反思
实验中学卓玉茹
初中学生是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为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固体的溶解度,是定量研究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象。做关于计算物质溶解度的习题时,学生经常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溶解度的涵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引出“溶解度”的概念后,我提出问题: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是怎样理解它的涵义的?学生很快提出:20℃时,氯化钠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36克。我说:“对,这是根据概念最直接的理解,还能怎么理解?”学生们稍加思索,纷纷举手,有的说:“ 20℃时,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有的说:“ 20℃时,100克水里至少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还有的说:“3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为20℃”。至此学生的思维还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表面理解,这时给学生鼓励和充分的时间思考是很重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功”。我鼓励说:“很好,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后,有学生答道: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还有学生答道:20℃时,36克氯化钠完全溶解最少需要100克水。当学生能答到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得到升华。为便于学生思考,我把前面的说法归纳后板书下来。这时,教室里异常安静,看着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的神态,我进一步引导:“再想想看,还能怎么说?”有的学生又想举手,又怕说错,我鼓励说:“错了没关系,说说看”。不少学生说了几种,但与前面的说法大同小异。虽然是这样,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他经历了一个对知识加工的过程,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收获。
这时大多数学生很难突破,我进一步启发:“20℃时,50克水最多溶解多少呢?”话音刚落有学生举手: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很快有学生接着说: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过了一会儿,又有学生说:20℃时,用36克氯化钠最多可以配制136克它的饱和溶液。我说:“很好!再想想看。”至此,学生的思维不断升华,学生们聚精会神,我也十分激动。教室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又过了好一会儿,有个学生兴奋地举起手:“老师,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所有学生把疑问的目光投向这个同学,“为什么呢?”他算了算,“因为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最大浓度为26.4%”。有的学生恍然大悟,还有不少学生没有纳过闷儿来,教室里悄悄“乱”起来,片刻后,孩子们“啊„„”
这一节课,我和孩子们都很激动,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了新知,尤其想到 “20℃时,我们不能配制出3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更是闪烁着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独创精神。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固体溶解度”的认识,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也水到渠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深受启发,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至关重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不是只有化学实验才引人入胜,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思维训练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