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悬念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悬念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本文首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教学悬念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然后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教学悬念设计与应用的指导原则,希望能给教师以启迪,引发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重视与应用。
关键词:教学悬念
指导原则
认知结构
焦虑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走向成熟。现代教师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知识,而是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Willam Allen White的名言: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pill,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即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更多的教师认为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在于鼓舞、唤醒、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个人潜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智慧的启示。因此授课中教师应摒弃注入式教学,贯穿启发式教学思想。问题性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是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主题。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由此可见学习中疑问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教学气氛,适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好奇,牵住学生的思绪,逐步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教学悬念的设计与应用。有意识的设置教学悬念,对一些正在研究、探讨的新知识、新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创设一种悬而未决的教学情境或是以已学过的知识为基础,提出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问题,请学生思考、分析、探索,使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从而进入求索的情境之中。教学悬念其整体过程分为“设悬”和“释悬”。设悬指的是设置教学悬念,释悬指的是解释、回答教学悬念。
一、教学悬念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
教学悬念设计的原理是启发性原则,表现形式是教学进程中疑问的提出,因此疑问是启发性灵魂与外在表现的结合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思维之弦。
(一)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悬念的设计推动了学生学习内外动力的有机结合
教学悬念的设置、教学疑问的提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的想法,使学生的精神状态由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漫不经心转变为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状态的质疑问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引发学生的思考。通常教师设置的悬念和问题不应是学生简单思考就能明白的,应是学生短时间内想不明白,感到比较困惑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焦虑感。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机械的学习、不太困难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言,适当的焦虑有促进作用。因为焦虑感在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同时,所产生的压力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谋求解决问题之道。而教师施教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全部工作,包括教学悬念的设置,都是在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供外在动力,学生由于教学悬念的设置所引发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动力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悬念的设置推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有机统一,实现了促进学习的内因与外因的完美结合。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悬念的设计与应用通过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实现了知识、技能的内化
学生在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总会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或知识结构,即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当学生遇到新的知识引起认知结构发展不平衡时,如果已有的知识系统能消化这些新的知识并归入认知结构中的相应结构时,就实现了知识的同化;如果新的知识难以找到与已有知识系统的联系且无法实现知识的同化时,则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新知识的新的认知图示,这一过程叫知识的顺应。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通过同化或顺应,达到新的平衡,就实现了知识技能的内化。
教学悬念的设悬过程就是要引发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感,而释悬的过程则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促使知识、技能的内化。《论语.述而》中孔子曾有一经典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当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还没有想通的时候,教师才能去加以指点;当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但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教师才能去告诉他如何表达。要求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表达,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悬念的设置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原理、知识之上。教学悬念设置的原理就是通过教师提供精心挑选的富有知识营养的内容,通过设“悬”,促使学生产生“愤”、“悱”的认知不平衡状态,然后采用诸如问题诱导、情景诱导、类比诱导以及发现法、研究法等方法,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启”(激活思维)、“发”(诱导领悟)的过程中达到新的平衡,达到“释悬”的目的,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的内化。因此教学悬念设计与应用的过程不但复习了旧有知识而且促使学生重新构建了认知体系,实现了新旧知识、技能的融合和进一步内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设悬”和“释悬”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寻求解答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过程比学生被动的接受答案更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同时这一过程也能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培养创造力的角度看,教学悬念的设计与应用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成品(包括物质的和观念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科学家提出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原理或发明新技术,文学家写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作品,音乐家写出新的受人欢迎的歌曲,都属于创造性活动或广义的解决问题。
创造分真创造和类创造。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最终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社会价值的成品的活动。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的。如仅学习过求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的学生,在求梯形面积时,他发现了把梯形分割成矩形和三角形,从而求出梯形面积的方法。这种发现的思维成品和发现的思维过程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样具有创造性。不过其思维成品只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那么这样的创造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类创造。类创造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解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虽然对于人类没有贡献,但是对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则是实实在在的前进和逐层的自我突破。类创造能力实际上和真创造能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由于学生知识累积程度不够、能力培养不够、与高深知识或实际应用接触不够,还没有演变成真创造。这种类创造会随着学生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升、创造力的逐步培养慢慢向真创造进化。对学生而言类创造是真创造的前期阶段,是在为真创造做知识和能力储备,是真创造的奠基阶段。
故教师设置教学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逐步推导,逐渐发现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类创造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真创造力的过程。
二、教学悬念设计与应用的指导原则
(一)教学悬念的准备性原则: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熟知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挖掘出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和教学新内容的关系,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从而找出合适的切入点来设计和应用教学悬念。
1.吃透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功力大致可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二是教师的表达功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其表达艺术两者是内容和方法的关系。方法是围绕内容进行选取的,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师只有吃透了教学内容,才有可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沿着前人的轨迹或采用自己独特的方法逐步发现学习内容;如果教师吃不透教学内容,只空谈教学的表达艺术或者只在表达艺术上下功夫,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教学悬念的处理属于教学艺术的范畴,是教学展开的方法和手段,故应建立在教师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应仔细研究教学内容,深刻剖析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渐进关系,分清在一个小单元内哪些是学生应掌握的必备知识,哪些是学生本次课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例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哪些是在基础知识之上逻辑拓展出来的结论命题,而逻辑拓展遵循的原则、法则、方法又是什么。理清各个知识点的关系,挖出知识点延伸的原则和方法是教学的关键,简而言之就是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只有对教学内容具备深层次的认识,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针对内容及内容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教学悬念的设计与应用,才能使教学悬念的设计顺畅自然,教学悬念的应用合乎情理。
2.熟知学生认知结构
按照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比较笼统的说法,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各有特点,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认知结构变量也可相应地分为一般的(长期的)和特殊的(短期的)。前者指学生在某一学科内的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他在这一学科中未来的一般学习成绩;后者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相对小的知识单元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对这一新的学习发生影响并有直接关系的概念和命题的内容和组织特征。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特征的概念是针对认知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而提出的。认知结构第一个特征涉及学生面对新学习任务时,他头脑中是否有与新的学习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及其概括程度;第二个特征涉及新学习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的可分辨度;第三个特征是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
认知结构的这三个特征是教师展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只有对认知结构的这三个特征进行仔细研究,才能找到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才能以此切入点为立足之本,采用合适的教学艺术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内容,进而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悬念的合理设计与应用,这是教师授课前必须要做的基础功课。在熟知学生认知结构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应用教学悬念是对症下药的授课方法;罔顾学生认知结构的三个特征,盲目去设置教学悬念则是不管症状乱投医用药的授课做法。
3.合理设置教学悬念
教师在吃透教学内容、剖析知识内在联系、把握知识之间渐进关系、理清新旧知识铺垫关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对学生认知结构的了解,能有针对性地找到教学悬念设计和应用的切入口,可以在诸如知识之间的渐进关系、新旧知识的由此及彼、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等等切入点上设置合理的教学悬念。
(二)教学悬念的铺陈性原则
教师设计教学悬念的目的是应用,是为了展开教学内容。而教学悬念的过程分为“设悬”和“释悬”两个过程。设悬是为了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释悬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两者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功用,但设悬是为释悬服务的。无论是设悬还是释悬都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层层展开,层层铺垫,设悬时进行的教学内容的铺垫性应为释悬进程的展开服务。
在设悬之前进行教学内容的层层铺垫、教学进程的层层渲染,教学悬念的提出才不会有突兀之感,才能顺应学生思路,符合学生思维,顺畅自然的展开教学内容。否则没有教学内容的铺设,直接设置教学悬念,虽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由于过于突然,容易搅乱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同时没有合理铺陈教学内容就设置教学悬念同样会给释悬带来困难,会使释疑进程因缺少必要的知识铺垫而无法开展或者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去铺陈知识来引出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习的内容,这样的过程会使学生感觉释悬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凭空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是不可取的。反之如果我们在设悬前进行教学内容的层层铺陈、教学进程的层层渲染,那么释悬的过程就能较好进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设悬之前讲述、铺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推理,层层拓展,渐进思考,最后找出问题的答案,解决教学悬念。这样的教学进程,其发展顺其自然,逻辑推理正常有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学规律。
(三)教学悬念难度的适度性原则
教学悬念的设置应难度适中。教学悬念的难度直接对应引发学生的焦虑感。教学悬念如果设计的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失去了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向心力,不会激发学生的焦虑感,从而失去引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功效。教学悬念如果设计的过于深奥,学生可能会感觉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从而会增大其学习的焦虑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产生放弃心理。
许多研究发现,当个体遇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尤其是遇到了一些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尚无现成答案的问题时,不同的焦虑水平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关系,即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均对学习不利。因此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而言,教师需要制造的是中等水平的焦虑感。中等水平的焦虑感是相对于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习难度而言的,教学内容的难度、学习难度不同,中等水平焦虑感的度量标准不同。对于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焦虑水平低较好,此时中等水平的焦虑感水平应该稍微偏低;对于难度小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焦虑水平高较好,此时中等水平的焦虑感水平应稍高。
(四)教学悬念的连贯性原则
授课中教师不可能只设计一个教学悬念,应始终抓住学生的心,采用环环相扣的方法,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与悬念,使学生的思路从一个悬念的提出、思考、解决走向另一个悬念的提出、思考、解决,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思考“为什么,怎么办”的思想状态,使教学内容在自然顺畅展开的同时,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思维的世界。
一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可以设计成教学主悬念。在解决教学主悬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层层剖析,逐步铺垫,逐层前进才能完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为逐步靠近主题,逐层解决主题目标,我们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授课效果。通常是我们在解决主悬念的过程中还包含了若干个悬念的提出、思考、解决的过程,这些悬念彼此可能是平行并列关系,也可能是进一步包含关系,这源于教学模块之间的关系。如果大主题下教学模块关系是并列的,那么在各教学模块讲授过程中设计的悬念就应是平行并列关系;如果各教学模块之间是包含关系,需要层层剖析、步步推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那么教学悬念的设计应是悬念包含悬念,即在一个悬念的解决过程中包含了另一个或几个悬念的提出、思考、解决的过程。这是大悬念下包含小悬念,悬念层层套的设计方法。这些设计是由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的。
通俗一点讲,教学悬念的设计要在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做到步步铺陈、环环相扣、疑中有疑,案中有案,像古代章回小说似地悬念迭起、疑惑连连,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全神贯注的听说书者慢慢道来,细说原委。
美国学者兼作家、教师、牧师威廉.亚瑟.沃德曾说: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教师们一些启迪,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启迪、设悬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六年级《计算与应用》教学设计
六年级《计算与应用》教学设计
六年级《计算与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预算及混合运算。
2、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重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5、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6、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7、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交流和反思中改掉计算毛病、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小黑板:一部分加减乘除计算题。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说一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是怎样算的,交流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这部分是学生进行计算的基础,结合具体的例子鼓励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引导学生对自己以往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回顾,说说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课前整理,课上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错误,并整理出错误类型,最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和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补充练习:
31.50+160÷40(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出示课本第4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回顾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于可以直接利用运算意义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本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如: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可以用找单位“1”的方法来分析)
4、出示第6题:鼓励学生回顾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和比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比的应用。教材只回顾了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补充。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完全能够根据比的意义和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不需要背诵所谓的解体过程。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计算
236+64 1-0.25 312÷3 5.01-1.8 1.63+2.3 1.25×8
38÷4 3.75÷0.25 0.72÷0.6 1/6+3/8 18×2/3 16/9÷2/
3师:由于在计算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认为易错的一道题,在练习本上完成,并相互交流。明确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也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分数和小数中有扩展。
2、做54页2题本题让生先说运算顺序在计算,集体订正。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一批货物,驾车单独运4小时运完,一车单独运5小时运完。两车合运,2小时后,余下的由乙车运,还需多少时间可以运完?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54千米,比乙车速度慢10%。经过3时,两车行了全程的75%。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有一种衣服现售价是34元,比原来定价便宜15%。现在比原来定价少多少元?
4、粮店运进一批豆油。第一天卖出240千克,第二天卖出320千克,还剩总数的4/9。这批豆油有多少千克?
5、某服装厂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40%,下半月生产服装1800套,正好完成全月计划。下半月比上半月多生产多少套?
6、做55页3、4、5、6、题:要求:(1)读懂题意(2)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3)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4)对答案进行检验
7、做56页7—10题,小组讨论方法并交流
8、做57页11、13、1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出示小黑板。
9、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
1、展示自己的错误及改正措施
学生1学生2„„
2、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五、教学反思: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材在引领学生回顾这部分内容时,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技能,注重在计算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回顾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第三篇:网页设计与应用
网页设计与应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031 蔡依婷 杨艳慈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11月21日
摘要
网页设计与应用
摘 要
本论文将对个人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工具等展开研究和探讨。在介绍网页设计与制作语言的基础上,着重使用JavaScript作为工具语言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际操作,分别对基于对象的JavaScript语言、内部对象系统的使用及WEB页面信息交互——窗口和框架进行详细描述,并利用具体的实例进行验证。
本论文主要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第二章:网页设计语言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网页设计的语言——HTML,以及用于编辑HTML语言的软件,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第三章:基于对象的JavaScript语言,本章介绍了基于对象的JavaScript中常用内部对象属性、方法的使用。第四章:内部对象系统的使用,本章主要介绍使用浏览器的内部对象系统,可实现与HTML文档进行交互。第五章:WEB页面信息的交互——窗体与框架,本章主要介绍实现网页的动态交互,必须掌握有关窗体对象(Form)和框架对象(Frames)更为复杂的知识。
关键词: 网页制作;网页设计;HTML;ASP
目 录
1.1 网页设计概述............................................................................................................................................4 1.2 网页设计的要素........................................................................................................................................4 1.3 大作业目的和意义.....................................................................................................................................4
第二章 HTML网页设计技术的应用...........................................6 2.1 HTML语言介绍........................................................................................................................................6 2.1.1 HTML语言的特点...............................................................................................................................6 2.1.2 HTML语言的编辑软件.......................................................................................................................6
第三章 色彩在网页中的应用..............................................7 3.1色彩在网页中的应用...............................................................................................................................7 3.2主页色彩的处理........................................................................................................................................7 3.3常用的配色方案........................................................................................................................................7
第四章 WEB页面信息的交互——窗体与框架..................................8 4.1窗体基础知识..............................................................................................................................................8 4.1.1窗体对象.................................................................................................................................................8 4.1.2 窗体对象的方法....................................................................................................................................9 4.2 窗体中的基本元素.....................................................................................................................................9 4.3窗体对象实例...........................................................................................................................................11 4.4 框架..........................................................................................................................................................13 4.5 框架的访问...............................................................................................................................................14 4.6本章小结...................................................................................................................................................17 第五章 结 论...........................................................18 致 谢................................................................19 参考文献................................................................20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来的职业需要具有计算机的应用技能。掌握计算机是职业的需要,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能力的具体表现,本章主要介绍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
1.1 网页设计概述
网站是企业向用户和网民提供信息(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离开网站(或者只是利用第三方网站)去谈电子商务是不可能的。企业的网址被称为“网络商标”,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而网站是INTERNET上宣传和反映企业形象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1.2 网页设计的要素
网页设计的两大要素是:整体风格和色彩搭配。
一、确定网站的整体风格
在这里,我提供给大家一些参考经验:
1.将你的标志logo,尽可能的放在每个页面上最突出的位置。2.突出你的标准色彩。
3.总结一句能反映贵站精髓的宣传标语!
4.相同类型的图像采用相同效果,比如说标题字都采用阴影效果,那么在网站中出现的所有标题字的阴影效果的设置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二、网页色彩的搭配
1.用一种色彩。这里是指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透明度或者饱和度,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
2.用两种色彩。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选择它的对比色。
3.用一个色系。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例如淡蓝,淡黄,淡绿;或者土黄,土灰,土蓝。
1.3 大作业目的和意义
本大作业主要是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语言基础上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如下:通过已经做好的网页,分析html网页设计技术、XML技术、Java Applet技术和Javascript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绪论 5
第二章
第二章 HTML网页设计技术的应用
2.1 HTML语言介绍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或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是目前网络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构成网页文档的主要语言。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2.1.1 HTML语言的特点
HTML文档制作不是很复杂,且功能强大,支持不同数据格式的文件镶入,这也是WWW盛行的原因之一,HTML语言的特点如下:
1、简易性,HTML版本升级采用超集方式,从而更加灵活方便。
2、可扩展性,HTML语言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加强功能,增加标识符等要求,HTML采取子类元素的方式,为系统扩展带来保证。
3、平台无关性。虽然PC机大行其道,但使用MAC等其他机器的大有人在,HTML可以使用在广泛的平台上,这也是WWW盛行的另一个原因。
2.1.2 HTML语言的编辑软件
HTML的本质是文本,需要浏览器的解释,HTML的编辑器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1、基本编辑软件,使用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或写字版都可以编写,当然,如果你用WPS来编写,也可以。不过存盘时请使用.htm或.html作为扩展名,这样浏览器就可以解释执行了。
2、半所见即所得软件,这种软件能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它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Homepage,且可以学习HTML,这种类型的软件主要有HOTDOG,还有国产的软件网页作坊。
3、所见即所得软件,使用最广泛的编辑器,完全可以一点不懂HTML的知识就可以做出网页,这类软件主要有Frontpage,DREAMWEAVER、Delphi、Eclipse、UltraEdit。
第三章 7 第三章 色彩在网页中的应用
3.1色彩在网页中的应用
色彩是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在网页设计中,我们的设计师根据和谐、均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将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搭配来构成美丽的页面。根据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合理地加以运用。
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透明度或者饱和度,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简单的说就是用一个感觉的色彩,例如淡蓝,淡黄,淡绿;或者土黄,土灰,土蓝。
在网页配色中不要将所有颜色都用到,尽量控制在三至五种色彩以内。背景和前文的对比尽量要大以便突出主要文字内容。
3.2主页色彩的处理
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东西。主页的色彩处理得好,可以锦上添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总的应用原则应该是“总体协调,局部对比”,也就是:主页的整体色彩效果应该是和谐的,只有局部的、小范围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强烈色彩的对比。在色彩的运用上,可以根据主页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主色调。因为色彩具有象征性,例如:嫩绿色、翠绿色、金黄色、灰褐色就可以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其次还有职业的标志色,例如:军警的橄榄绿,医疗卫生的白色等。色彩还具有明显的心理感觉,例如冷、暖的感觉,进、退的效果等。另外,色彩还有民族性,各个民族由于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色彩的喜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充分运用色彩的这些特性,可以使我们的主页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从而提升主页的文化品位。
3.3常用的配色方案
1.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2.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3.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
第四章
最后,还要考虑主页底色(背景色)的深、浅,这里借用摄影中的一个术语,就是“高调”和“低调”。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深的称为低调。底色深,文字的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这种深浅的变化在色彩学中称为“明度变化”。当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强,同样也会使读者的眼睛受不了。
第四章 WEB页面信息的交互——窗体与框架
要实现网页的动态交互,必须掌握有关窗体对象(Form)和框架对象(Frames)更为复杂的知识。
4.1窗体基础知识
窗体对象可以使设计人员能用窗体中不同的元素与客户机用户相交互,而用不着在之前首先进行数据输入,就可以实现动态改变Web文档的行为。
4.1.1窗体对象
窗体(Form):它构成了Web页面的基本元素。通常一个Web页面有一个窗体或几个窗体,使用Forms[]数组来实现不同窗体的访问。
在Forms[0]中共有三个基本元素,而Forms[1]中只有两个元素。窗体对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直接访问HTML文档中的窗体,它封装了相关的HTML代码:
4.1.2 窗体对象的方法窗体对象的方法只有一个--submit()方法,该方法主要功用就是实现窗体信息的提交。如提交Mytest窗体,则使用下列格式:
document.mytest.submit()4.2 窗体中的基本元素
窗体中的基本元素由按钮、单选按钮、复选按钮、提交按钮、重置按钮、文本框等组成。
在JavaScript中要访问这些基本元素,必须通过对应特定的窗体元素的数组下标或窗体元素名来实现。每一个元素主要是通过该元素的属性或方法来引用。其引用的基本格式见下:
formName.elements[].methadName(窗体名.元素名或数组.方法)formName.elemaent[].propertyName(窗体名.元素名或数组.属性)下面分别介绍:
(1)Text单行单列输入元素
功能:对Text标识中的元素实施有效的控制。基本属性:
Name:设定提交信息时的信息名称。对应于HTML文档中的Name。Value:用以设定出现在窗口中对应HTML文档中Value的信息。defaultvalue:包括Text元素的默认值 基本方法:
blur():将当前焦点移到后台。select():加亮文字。主要事件:
onFocus:当Text获得焦点时,产生该事件。OnBlur:从元素失去焦点时,产生该事件。Onselect:当文字被加亮显示后,产生该文件。onchange:当Text元素值改变时,产生该文件。例:
...第四章
(2)textarea多行多列输入元素
功能:实施对Textarea中的元素进行控制。基本属性
name:设定提交信息时的信息名称,对应HTML文档Textarea的Name。Value:用以设定出现在窗口中对应HTML文档中Value的信息。Default value:元素的默认值。方法:
blur():将输入焦点失去 select():将文字加亮后 事件:
onBlur:当失去输入焦点后产生该事件 onFocus:当输入获得焦点后,产生该文件 Onchange:当文字值改变时,产生该事件 Onselect:当文字加亮后,产生该文件(3)Select选择元素
功能:实施对滚动选择元素的控制。属性:
name:设定提交信息时的信息名称,对应文档select中的name。Length:对应文档select中的length options:组成多个选项的数组 selectIndex;该下标指明一个选项
select在中每一选项都含有以下属性: Text:选项对应的文字
selected:指明当前选项是否被选中 Index:指明当前选项的位置 defaultselected:默认选项 事件:
OnBlur:当select选项失去焦点时,产生该文件。onFocas:当select获得焦点时,产生该文件。Onchange:选项状态改变后,产生该事件。(4)Button按钮
功能:实施对Button按钮的控制。属性:
Name:设定提交信息时的信息名称,对应文档中button的Name。Value:用以设定出现在窗口中对应HTML文档中Value的信息。方法:
click()该方法类似于一个按下的按钮。事件:
onclick当单击button按钮时,产生该事件。例 :
10第四章 11........4.3窗体对象实例
下面我们演示通过点击一个按钮(red)来改变窗口颜色,点击“调用动态按钮文档”调用一个动态按钮文档。
test8_1.htm
调用动态按钮文档第四篇:室内装饰材料设计与应用
摘 要:材料作为空间装饰的重要材料,能够系统的认识和掌握材料,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到各种适当的空间装饰中,将有助于空间设计品质的提升,也能为创作带来灵感,为设计增加乐趣。
关键词:材料;设计;品质;
引言
材料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质感、光泽、肌理,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语言,对各种材料的色彩、质感、触感、光泽、耐久性等性能的正确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感受。在目前建筑装饰材料品种繁多的情况下,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无论是饰面材料还是骨架材料,我们都应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更好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材料,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空间设计品质的目的。合理、巧妙利用材料形态语言有助于提升空间设计的品质
设计的目的是如何为人们带来有趣的生活,为世界平添色彩。室内设计本身是包含空间、造型、色彩、材料以及物理等诸多特定条件因素的综合产物。每一位优秀的设计师都会对材料——这种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有着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正如瑞士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所言:“有些东西不太引人注意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住在用混凝土造的房子里和住在用木、石建造的房子里是不同的,材料不只是形成了围合空间的表面,而且也携带并表达着房屋的思想”。材料就是一种设计师把理念传递到大众的媒介,设计师在新材料和市场之间充当着沟通与传播的角色。了解了材料的特点以及它隐性的结构体系,就是掌握了与材料沟通的语言。目前,设计领域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层出不穷,发展迅猛。人们以逐步从原有传统的设计思维中解脱出来,在设计中更加强调材料的使用方式和构造方法,通过新型材料的应用、传统材料构造方式的变化来求得空间和形式的创新。作为设计师除了要掌握好设计表现外,还要懂得材料的合理利用,完美的体现材料带来的全新理念,深度挖掘材料的设计表现力。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在设计中予以材料新的生命。避免使材料在设计中是一种简单的堆砌。材料为设计创作带来新的灵感
材料既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人类是在发掘和认识材料中提高设计意识的。我们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过程会发现更多的可利用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上对材料的运用手法,而达到提高设计意识的根本目的。设计师借助于不同的材料进行精神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如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些设计在材料形式语言的表现上出现了重大突破,在运用传统材料语言时开始与新的技术手段及形式语言相结合,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材料语言模式,不在单纯满足空间本体意义上的需要,而是更多地体现出独立意义上的材料魅力。
材料决定形态,而形态表达着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我们这里所指的形态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形状和神态,而是表示着事物各视觉元素或物理结构间的关系所表征的功能,以及所构成的系统呈现出的状态等,它不仅仅是形式的概念,也是方法的概念。设计是人为满足自身的需求,进行有意识地造物活动,通过各种加工工艺把材料制成以某种特有的形态存在,并具有特殊的意义,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物质。材料依附于形态而存在,只有这样,在空间中才能有真正的使用价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材料都有适应其性质的形态,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能盲目地沿用旧有的形式。材料与设计相互关联
材料与形态的结合靠的就是设计这个桥梁,材料的价值体现需要通过造型来达到目的。在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是,人们往往首先关注到的就是整个空间环境的宏观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通过材料的形式与色彩来营造的;接下来就会体验整体、局部、细部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关系。因此,材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相呼应,为形式美的组成创造条件。材料的形态语言
材料的形态语言表现通常可分为两部分:
1.材料自身肌理形成的独特的韵律,有一定规则,这是材料语言独特性的表象;
2.材料与形式的结合,形成有规律性的视觉效果。形态是最直接,最能让人一目了然,最能说明问题的无声语言,人们常借助材料形态来显示自己想要表现的具体形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高品质的追求。一个空间除了它的形式与结构外,还要靠装饰材料的质感、线条、色彩来体现整个空间的氛围。一个毛坯房给人的心理感受肯定是非常突兀、冷漠,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材料来对它进行美化、装饰与摆设,赋予空间生命力与美感,让人们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感觉到非常舒适。材料的视觉污染
有关材料的污染一般人会直接想到的是甲醛、苯、氡、氨等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而作为材料视觉上的污染却很少人提及与关注。
第五篇: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
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
《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是学院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后,按岗位能力标准要求自主开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课程借鉴姜大源的先进职教理念,打破了传统课程框架,以培养学生各能力单元作为项目驱动,是对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进行重大改革后的一项重要成果。
一精品课程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要求
2009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要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二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现状分析
(一)精品课程包含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分析
基本上所有课程都包含教学录像、教学课件、课后习题等基本内容,符合精品课程申报的要求。且占58.3%的多数课程提供有关的外部资源链接,近半数45.8%课程建立了案例库,特别是针对实验、实践教学配有完整的实践项目实例。从信息资源表现形式来看,其种类丰富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历届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相关课程链、学习内容模块、课程内容拓展等工作相对不足,分别占16.7%、11.1%、12.5%、20.8%。(见图1)这些情况表明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始从 “从无到有的初期建立”向“全而精的深度发展”转变,要求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深度拓展,不断满足学习者深层次学习的需要。
(二)学习工具和学习导航系统分析
支持异步交流的学习工具有电子邮件答疑、课程信箱。支持同步交流的学习工具有论坛、聊天工具、留言板答疑、博客。提供这两种学习工具的课程分别占课程总数的47.2%和63.9%。在调研中发现留言板答
疑和论坛应用更为广泛,能及时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的疑难问题。所有课程都具备资料下载的功能,便于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教学日历的课程占到58.3%,主要是以日历表的形式表现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以方便学习者掌握课程内容进度。针对学习过程需要的记事本、专业术语词典数量较少,仅有26.4%和15.3%。(见图2)作为高等教育,提供记事本、专业术语词典有较强必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应广泛了解专业术语,灵活运用专业词典、学习好专业外语。记录学习心得和学习笔记对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在分析查阅中还发现运用交流工具支持协商讨论时,教师监控、反馈、管理工作欠缺,讨论内容易脱离学科课程内容,深层次学习内容与有价值问题较少,教师反馈不及时。
学习导航系统大部分都提供了学习帮助,占到56.9%。但对学习导航图、检索、书签功能支持不足,分别为15.3%、12.5%、4.2%。由于缺少学习导航图,课程内容组织超链接性不强,内容结构不清晰,缺少学习问题欲设。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学习者对当前学习的位置、层次,学习内容重要性,以及课程体系结构认识不清。学习过程中,忽视书签对学习体会,以及学习的记录反思。没有了检索,学习者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迷茫。
(三)学习评价分析
学习评价环节,大部分课程资源提供了与章节相对应的配套练习、在线测试,分别占84.7%和72.2%。另有38.9%的课程提供了电子阅卷,即时给出学习者测验成绩。但是学习过程统计,发言得分记录等内容,仅有11.1%和8.3%。在评价调查分析中还发现基本没有评价量规和协作性评价量表、学生电子档案。这将不利于开展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调控学习质量,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三结论: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1数字化教学资源提供的教学课件应结合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避免笼统的文字叙述和电子版课本搬家。
2数字化教学资源应以本门课程为核心,链接其他相关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学习完整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按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资料,保证课程学习深度和持久性。
3建立专业实用性较强的素材库、案例库、历届学生作品库。丰富教学实践内容,增加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等学习内容模块。
4学习工具要能支持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教师应及时关注聊天室和BBS论坛内容更新、变化,对学习话题实施及时引导,保证学习者讨论交流内容的有效性,促进学习者意义学习和深层次学习。
5重视记事本功能,帮助学习者建立通过记录笔记、学习心得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机制。为课程学习提供专业术语的词典,必要时还要包括专业外语词典,以方便学习者学习、查找,加强专业背景知识学习。
6有效的精品课程资源应当建立相应的学习导航系统。在学习初始提供学习导航图、学习帮助说明,引导学习者掌握课程体系结构、了解学习注意事项、资源使用方法。重视书签和检索功能,方便学习应用。7运用学习评价调控整个学习过程。提供电子阅卷和电子评分的功能,实时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为学习者建立电子档案。由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使评价功能从甄别向调控转变。
8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及时更新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
四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实践探讨
在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有的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选择《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探讨该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基本理念
《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是针对高职高专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实践性强,需要学习者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完成学习任务。资源设计与应用的基本理念是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实用的学习资源,支持协作、交流与探究,倡导多种学习方式综合应用。
以本课程为核心,汽车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围绕学习者是在校学生,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开发作品易脱离教学实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堂实录案例库,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实际状况。另外通过建立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案例库,起到示范、促进的作用;本课程资源全部开放,建立资料数据库分类管理,提供资源下载和上传功能,促进资源共享。
(二)重视学习导航系统
重视学习导航系统对学习的帮助、指导功能,引导学生建立调控、管理学习过程的指导策略。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内容具有大容量、超媒体、非线性结构等特点,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容易出现信息迷航、浅层次浏览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导航系统得到有效解决。提供课程学习内容导航图,使学生在学习开始就能全面掌握课程学习内容的体系结构。学习内容模块之间的组接尽量保持超链接,方便学习者了解所在学习内容的层级,在上下模块之间顺利转换。学习内容模块开始位置设立章节思考问题,尽可能避免出现直接查阅教材或套用公式就能得到答案的问题,注意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进学习
者思考和深入学习。提供检索、书签、学习帮助等功能,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欲设性说明,方便学习者记录学习体会与反思,以及借助检索功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资源位置。
(三)建立开放式协商交流环境 如何合理设计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学习者开展交流讨论,并避免常见的网络聊天现象,让协商讨论达到深层次交流。设置的讨论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教师要及时反馈讨论出现的问题、引导讨论内容始终围绕课程内容来开展。学生通过交流自己所学知识、隐性的观念意识,寻找证明材料或观点主张的逻辑关系,不断进行实际论证;讨论的另一面是倾听、修正自己观点和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过程。讨论不是以寻求问题解决的答案为目的,而是以质疑发问、提高认识、深入思考为目的,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合作能力和面临真实社会场景的社会交往能力。
建立完备的论坛聊天等学习工具和学生个人资料管理,支持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在课程初始为每个学习者都建立得分档案。由学生结合实际操作自发提问,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相应学习环节的问题探讨,对给以问题最佳回答的学习者累计积分。协商讨论与开展学习活动相结合,例如针对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的特点,组建学习小组,观看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实际课堂教学案例,以“优质教学资源分析”为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结束提交小组报告,撰写小论文。另外通过按学科组建资源开发团队,有意识地让学生搜索该学科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小组为单位开发该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协作完成任务。
(四)支持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学习评价能帮助学习者发现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调控学习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手段。学习评价改革可渗透到课程教学各个环节,转变评价甄别、判断的功能、重视评价调控、管理功能,以评价促学习,从而实现深化课程改革,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是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根本。
开展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实现三个转变。从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为每位学习者建立电子档案袋,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评价方式从教师单一评价向学习者自评,互评转变,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协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评价有效性,加强评价调控作用;评价方法从书面考试向学年小论文、上机操作、讨论交流积分、实践作品转变。数字化学习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评价理念,以评价促学习,强调评价对教学的管理、监控,确保学习有效性。
(五)资源建设与科研相接合,不断更新
在课程历史发展沿革中,课程内容必须伴随专业发展而不断更新。针对《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制作工具不断发展、层出不穷,引导学习者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自己擅 长的工具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在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中建立作品库,及时展示学生实践活动成果,激发学习者在该课程领域中进行深层次学习、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图1
图2
车辆工程系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