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时间:2019-05-13 00: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基本概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第一篇: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S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教学设计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课程名称、授课内容、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数以及教材名称及版本等。

2、教学目标:即,对应每堂课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这种目标制定要符合大纲和学生的实际,要在50分钟里实现的实“在”的具体目标要求,既包括知识、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德育、智育的要求。根据这种目标要求确定每堂课的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即教学步骤:这部分内容是教案设计的重点。主要指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包括课堂提问的顺序、内容,课件的演示等细节。为掌握好时间的进度,有时还需要标记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般从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开始,这阶段重点要设计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如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进入学习新课阶段后,突出问题和情景的设计,如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让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部分又是教案设计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第三阶段是对新课的巩固练习,主要靠设计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练,是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最后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在讲与练的处理上,练习不仅是一个教学环节,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效果更好些。

4、课后要求:主要设计如何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即教学评价,为教师反思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代表人物及观念思想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加涅(1965,1985)提出了一个关于知识与技能的描述性理论,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他又进一步根据其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一个关于教学策略的描述性理论。由此观点出发,他根据学习过程中包含有多个内部心理加工环节,从而推断出相应教学过程应由九个教学事件构成: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学习表现(行为)、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加涅特别指出,以上九个教学事件的展开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逻辑的顺序,但也并非机械刻板、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并非在每一堂课中都要提供全部教学事件。加涅在分析学习的条件时,根据实验研究和经验概括,详尽地区分了不同学习结果对不同教学事件的要求。这就是加涅的规定性教学理论。

2.瑞奇鲁斯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框架及其细化理论 瑞奇鲁斯(1983)把教学理论的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果,并进一步把教学策略变量细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他还就教学内容的宏观组织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这就是教学的细化理论(The Elaboration Theory of Instruction,简称ET)。他认为这种理论综合了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序列、奥苏贝尔的逐渐分化课程序列、加涅的分层序列和斯坎杜拉的最短路径序列,是一种通用的课程序列化的理论。瑞奇鲁斯等人的细化理论(ET)和梅瑞尔(1983)的成分显示理论(Component Display Theory,简称CDT)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3.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CDT)梅瑞尔的CDT理论主要是认知领域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对教学策略进行了较详尽的规定。他首先提出了一个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构成了两维分类。梅瑞尔还提出了一个有关教学策略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策略有基本呈现形式(PPF)、辅助呈现形式(SPF)和呈现之间的联系(IDR)。基本呈现形式由讲解通则、讲解事例(例子)、探索通则(回忆)、探索事例(实践)构成。辅助呈现形式(SPF)由附加的促进学习的信息构成,如使注意集中的措施、记忆术和反馈;呈现之间的联系(IDR)则是一些序列,包括例子-非例子的配对序列、各种例子的分类序列和例子难度的范围。对于每一个行为-内容类别,CDT都规定了PPF、SPF、IDR之间的组合,这些组合就构成了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4.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对90年代以前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总结,真正把教学系统设计的重点从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转移到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学模式上来,着眼于具体教学问题,对设计教学策略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首先总结并综合运用了加涅(1965,1985)、布鲁姆(1956)和安德森(1985)有关学习结果的理论。认为学习结果包括:陈述性知识、概念、规则(关系型规则、程序型规则)、问题解决、认知策略、态度和心因动作技能。同时,他们借鉴了瑞奇鲁斯(1983)有关教学策略的分类框架,把教学策略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教学传输策略。然后,对加涅的一般教学策略模型进行了扩展。在此基础上,史密斯和雷根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事件理论,认为一般教学过程包括以下15个教学事件,并由此对各种不同的学习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这就形成一个与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相类似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框架

5、何克抗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初步建构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模式。第一,注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研究。第二,构建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使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能够更加深刻和贴切地反映社会转型与技术进步所提出的实际需求。由于教学系统设计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每一发展和变化必然对教学系统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超媒体、人工智能、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建构主义主张的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思想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建构主义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第三,提出了“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一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该模式在深入分析了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两种模式取长补短,提出了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学习环境的“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思想,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第四,注重将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戴尔的经验之塔

戴尔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获得这三类经验的方法分为十种.“经验之塔”理论要点 塔的底层的经验,该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学习方法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替代经验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科学的抽象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以使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7.结构主义心理学派 ——皮亚杰 主要观点: a)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modation),平衡(balance)是他提出的三个基本概念: 同化:个体感受刺激时,将它们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度的过程.b)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S-AT-R(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客体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c)学习从属于发展(只有当儿童达到一定的认知发展阶段时,他们才能通过心理运演来推断)d)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

使用范围

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

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教学系统设计最早萌芽于军队和工业培训领域;到60年代才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并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教学系统设计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全民的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工业、农业、金融、军事、服务等各行业、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职业培训,英国的开放大学以及美国、日本等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均在课程设置、培训计划和教材资源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系统设计,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文字教材与声像教材的编制中,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中,在职业高中、高等院校的部分课程设置和多媒体教材设计中,以及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思想也在逐步被接受,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正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根据《教育技术国际百科全书》的描述,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系统设计常常以现存的课程文献或一个待完成的课程为出发点。在职业环境里,工作岗位是教学系统设计的参考和出发点,教学系统设计从具体的工作任务描述和分析开始,使职业岗位培训中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和有的放矢。某些教学系统设计者企图把教育和职业培训作同样处理,就容易忽视遍布于教育决策中的政治和道德因素以及很重要但却难以具体化、任务化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情感、道德教育。因此学校教育中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更加复杂,难度也相对更大。研究的基本内容第八页

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

一、在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

教育、教学理论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学科,它着重研究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通过一套范畴(概念)如教育、教学的任务、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和效果等,建立从“教”的角度出发的本理论体系,揭示了教学机制,但它并不研究学生学习的内部机制。而学习理论则是探索人类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着重研究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这两方面的基本理论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制定和选择教学方案提供了关于教学机制和学习机制的科学依据。教学系统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仅关心如何教,更关心学生如何学,因此在系统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人类对教与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系统设计起到连接学科的作用一方面是指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相连接,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就是教学系统设计把教与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地连接起来。

作为应用学科,教学系统设计在其科学实践中,又不断地检验和发展学与教的理论,因此有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并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的专家。另外,教学系统设计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也都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用于分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

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质就是教学问题求解,并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过程。它不是发现客观存在的、还不曾为人所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要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面向实际,正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突出标志。

教学系统设计和所有的设计科学一样,虽然应用了大量的科学原理、科学知识,但其基本出发点是要告诉人们应当怎样做才能达到目的,应当如何行事才能更有效。理论按性质可分为规定性理论和描述性理论两大类。描述性理论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便是:在条件a(a1,a2,„„an)下,如果实施教学策略A(A1、A2„„Am),对出现的结果a(a1、a2„„an)进行描述;规定性理论一般是以描述性理论揭示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关注达到理想结果所采用的最优策略与方法,即在条件a(a1、a2„„an)下,为获得理想结果a(a1,a2,„„an),需要执行的策略A(A1、A2„„Am)是什么。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正是以达到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去选择和确定最好的教学策略,所以它是一种规定性理论。但这种策略的制定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描述性理论作为科学依据的。

一切设计科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抓住了设计活动最根本的因素--人类设计技能。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从这种智慧和技能上去描述一般设计过程,提出了普遍适用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这样就为恰当应用已总结出来的现有设计方法和开发更加有效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发展历史

第二篇: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首先,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规定了学习者应达到的终点能力水平。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因此,教学评价依据的标准是教学目标,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如果某个教师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学生没有发生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也就是说,表面上热热闹闹的一堂课,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样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呢?我们能说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好的,这样一堂课是好的吗?显然不能这样评价。因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生动、气氛活跃、受学生欢迎都将失去意义。因此,教学评价的标准应该和教学目标相一致,否则就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的好与差。如果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教学目标不一致,那么,教学目标将失去它自身的作用,而被它的评价标准取而代之。

其次,教学评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常,通过测量来收集资料,但是测量不等于评价,测量是指以各种各样的测验或考试对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数量化,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赋以数值的过程。评价是对测量结果作价值判断的过程。比如,通过期末考试,某学生的语文成绩是83分,这就是测量的结果,但还不是评价。评价是对分数加以解释,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例如,83分的考试成绩和该生以前的考试成绩比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如果该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是79分,那么该生期末考试成绩是提高了,说明学生学习进步了;如果该生期中考试成绩是92分,那么,该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降低了,说明学生学习退步了。再比如,83分的成绩处在班级什么位置?如果全班学生平均是72分,那么该生的成绩在平均成绩之上,是较好的成绩;如果全班成绩是88分,那么该生的成绩在平均成绩之下,是较差的成绩。我们还可以问83分的成绩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预期的目标是80分,那么该生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85分,那么,该生还未达到预期目标。可见,测量是评价的前提和重要手段,但并不等于评价。另外,虽然测量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教学评价还可以通过一些非测量的方法如观察、谈话和收集学生的作业、作品等有关资料来实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评价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的测量、跟踪和统计等工具。

再次,教学评价要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教学的结果,更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单一评价主体、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实施评价的办法有课堂调查表、课堂打分表、作品打分表等。

第三篇:民主生活会基本概念

民主生活会基本概念

一、会议目的组织生活会,主要指党员在支部、党小组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活动制度。支部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小组(或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会以外,还要专门召开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

二、会议作用

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有效地增强党内团结,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的重要措施。因此,这里着重介绍支部委员会的组织生活会。

编辑本段会议性质及内容

(一)会议的必要性

支部委员会一班人在工作中接触比较多,平时在思想上、工作上难免产生不同看法和意见。因此,定期召开支部领导班子组织生活会,就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互相交换意见,谈心通气,开展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它有利于支部一班人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利于端正党风,增强团结,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加强集体领导,不断改进领导工作;有利于加强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会议的原则

组织生活会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增强政治性和原则性。会议应围绕议题交流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以以诚相见、与人为善的态度开展批评,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防止把会议开成单纯的汇报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会议。

(三)会议参加对象

参加对象应为支部委员会全体成员,实到会人数应大于应到会人数的80%.如有必要可邀请同级行政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同时,可请上级党组织派员参加,请有关党小组长或党员骨干列席。列席人员可以发言,提出批评和建议。

(四)会议时间安排

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一般每年两次;上半年的组织生活会应在七月底前召开;下半年的组织生活会应在翌年一月底前召开。如有必要,可适当增加组织生活会的次数,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召开的,应经上级党组织同意。

(五)会议基本内容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本组织决议的情况。

2、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维护“一班人”团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3、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端正党风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情况。

4、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

5、其他重要问题。

(六)会议工作程序

1、做好会议前的准备

1)根据本支部、本单位中心工作或支部班子成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确定重点议题。

2)提前十天将会议日期和议题通知应到会人员,使其做好准备。3)提前一周报告上级党组织,以便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4)支部班子成员在会前要交换意见,沟通思想。5)听取或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开好会议1)组织生活会由支部负责人召集并主持。2)通报上次民主生活会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3)通报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4)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大家畅所欲言。

5)围绕会议议题,与会同志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6)因故缺席人可以提交书面发言,书面发言由主持人在会上宣读并列入会议记录。

7)在会议上对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应由支部解决的要积极制订改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需要上级党组织帮助解决的,应在会后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8)如有必要,上级党组织要委派负责人员参加,给予会议以具体指导。

9)专制会议记录本,并认真作好组织生活会的会议记录。

3、会后工作

1)会后十天内,要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会议情况的书面报告和会议记录。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检查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对上级党组织的建议和意见等。

2)主持人或由主持人委托出席会议的其他同志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3)对会上提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将整改措施用适当的方式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4)与会人员必须遵守保密纪律,需要保密的内容,不得外泄或扩散。对违反保密纪律的人,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理。

5)对未经上级党组织同意而不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的支部主要负责人以及无故不参加民主生活会的班子成员,应给予批评教育。

(七)会议注意事项

1)要认真做好会议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尤其是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和支部班子的实际,确定好会议的中心议题,突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防止中心大多,议题不明,发言东拉西扯,漫无目标,不能真正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2)对班子或同志中存在的问题,既要本着坦诚恳切的态度,做到对事不对人,把问题讲清楚。又要坚持揭短不怕痛,打开窗户说亮话,防止轻描淡写,浅尝辄止,或者言不由衷。

3)组织生活会制度是党组织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这项制度,切忌随便变更日期,一暴十寒。

支部班子成员除了过好班子组织生活会以外,还要无条件的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接照组织生活的要求,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自已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诚恳接受支部和小组分配的任务,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切忌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领导者自居,动辄作指示提要求,把生活会变成布置工作的会议。

第四篇:网络营销基本概念

网络营销基本概念

1.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营销理论是传统营销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网络营销活动不可能脱 离一般营销环境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企业,网络营销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以经营网络 服务产品为主的网络公司,更加注重于网络营销策略,而在传统的工商企业中,网络营销通 常只是处于辅助地位。由此也可以看出,网络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策略之间并没有冲突,但 由于网络营销依赖互联网应用环境而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有相对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网络营销不只是网上销售

网上销售是网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网络营销是为实现网上销售目的而 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等于网上销售。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 先,因为网络营销的效果可能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拓展对外信息发比如说(化妆品)

布的渠道、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作为一种对外发布信息的工具,网络营销活动并不一定

能实现网上直接销售的目的,但是,很可能有利于增加总的销售,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其次,网上销售的推广手段也不仅仅靠网络营销,许多企业网站根本不具备网上销售产品的 条件,在把网站作为企业发布产品信息渠道,通过网站推广手段宣传产品的同时,往往还要 采取许多传统的方式,如传统媒体广告、发布新闻、印发宣传册等。

3.网络营销不等于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既紧密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电子商务的内涵很广,强调的是交易 方式和交易过程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电子化交易。网络营销的定义已经表明,网络营销是 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无论传统企业还是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的企业,也 无论是否具有电子化交易的发生,都需要网络营销,但网络营销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 交易过程,而是为了促成交易提供支持,因此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交易发 生之前,网络营销发挥着主要的信息传递作用。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这种关系也表明,发 生在电子交易过程中的网上支付和交易之后的商品配送等问题并不是网络营销所能包含的 内容,同样,电子商务体系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法律等问题也不适合全部包括在网络营销中。比如说(今日爱美丽-爱美化妆网)

4.网络营销是对网上经营环境的营造

企业网上经营环境由网络服务环境、上网用户数量、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 业的网络环境等因素构成,网络环境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提供了潜在用户,以及向用户 传递营销信息、建立顾客关系、进行网上市场调研等各种营销活动的手段和渠道。企业的网 络营销活动也是整个网络环境的组成部分,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就是与这些环境因素建立 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发展好了,网络营销才能取得成效。例如,网站推广常用的搜索引擎 策略和网站链接策略的实施,也就是和搜索引擎服务商以及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 过程,网站访问量的增长以及网上销售得以实现都是对网上经营环境营造的结果。因此,网 络营销是对企业网上经营环境的营造过程,也就是综合利用各种网络营销手段、方法和条件 并协调其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第五篇:人力资源基本概念

问答题:

一、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1、活动性。人力资源蕴藏在一个人活生生的人体之中。

2、可控性。相对来说人力资源的生成是可控的。

3、时效性。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

4、能动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通过拥有者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具有主动性。

5、变化性与不稳定性。人力资源会因个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6、再生性。人力资源不但不会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消耗掉,而且能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增值。

7、开发的持续性。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也是开发过程,可以连续不断地开发与发展。

8、个体的独立性。

9、内耗性。

10、资本性。人力资源既是经济资源投入的结果,又是投资者进一步获取其它经济资源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1、保证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3、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三、人性假设核心内容(经济、社会人)?

经济人假设:

1、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人就会逃避工作。

2、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所以要强迫他们为组织目标去工作。

3、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4、人是非理性的,易受他人影响。

5、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人们努力去工作。

社会人假设: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传统的管理只能,更应重视人际关系。

3、主张集体奖,不主张个人奖。

4、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发挥沟通联络作用。

5、实行“参与式”管理。

四、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1、人的管理第一。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的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激发人的动机。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组织凝聚力,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

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五、人本管理的机制是什么?

1、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

2、压力机制。包括竞争的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

3、约束机制。由制度和伦理道德两种规范组成。

4、保障机制。主要指法律的保护和社会保障体。

5、选择机制。主要是指组织和成员的双向选择的权利。

6、环境影响机制。一是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个则是令人舒心愉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起着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2、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

1)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

2)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共给和未来的需要。

3、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定战略计划和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七、工作分析的基本内容?

1、岗位责任。岗位责任一般通过对不同认为进行简洁、明了与直观的描述来揭示,工作责任的描写风格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简洁明了。

2、资格条件。资格条件分析的内容包括:知识;工作经验;智力水平;技巧和准确性;体力要求。

3、工作环境与危险性。工作环境和危险性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时的特定环境及危险性。这两个因素有密切联系,但要分别予以考虑。

八、员工招聘的基本程序?

1、明确空缺职位的要求。

2、招募。1)分析各种可能的招募途径与方法;2)比较其优势;3)权衡价格与费用;4)时间支出。

3、甄选。

4、录用。

5、试用考察。

6、签约。

九、员工甄选的程序?

1、应聘接待。

2、事前交谈和兴趣甄别。

3、填写申请表。

4、素质测评。

5、复查面试。

6、背景考察。

7、体格检查。

十、面试的功用?

1、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或冒名顶替者入选。

2、可以弥补笔试的失误。

3、可以考查笔试与观察中难以测评到的内容。

4、可以灵活、具体、确切地考查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及品德特征。

5、可以测评个体的任何素质。

十一、员工的培训内容?

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

1、职业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企业应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这是因为:

1)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借助企业培训外的教育方式获得。

2)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在任何一个企业都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是在特定企业和特定岗位上才能用的着的知识和技能。

2、职业品质方面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这些必须和本企业的文化相符合。企业不仅应该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知识技能,还应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职业品质。

十二、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

1、培训需求分析。1)任务分析;2)绩效分析;3)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

2、制定培训计划。1)培训对象;2)培训目标;3)培训时间;4)培训实施机构;5)培训方法、课程和教材;6)培训设施。

3、设计培训课程。1)培训课程的效益和回报;2)培训对象的特点;3)培训课程的岗位相关性;4)最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发挥。

4、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1)反应;2)学习;3)行为;4)成果。

十三、员工考评指标设计的原则?

1、与考评对象同质原则。考评指标是考评对象特征的标准。

2、可考行原则。可考性原则即设立的指标应该可以辨别,可以比较,可以测评。

3、普通性原则。;普通性原则即设立的指标从内容到形式,要能够适合于所有的考评对象。

4、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即设立的考评指标在同一层次上应该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5、完备性原则。完备性原则即设立的考评指标体系在总体上要能全面地反映考评对象的主要特征。

6、结构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即要求所设立的考评指标体系在总体上要有条件、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的指标。

十四、考评指标设计的基本步骤?

1、内容设计。包括考评要素的拟定、考评标志的选择与考评标度的划分。

2、归类合并筛选。主要把拟定的各种考评指标进行审查、比较归类、合并及筛选。

3、量化。纵向的加权、横向的赋分、计量规定。

4、试用。包括试用的主体与客体选择、情景控制与偶发情况记录。

5、检验。对指标的质量进行检验。

6、修改。发现不合要求,找到原因,加以修正。

十五、考评后的面谈?

1、对事不对人,焦点置于以硬 的数据为基础的绩效结果上。

2、谈具体,避一般。

3、不仅中欧凹处缺陷,更要诊断出原因。

4、要保持双向沟通。

5、落实行动计划。

6、几种典型面谈情况的处理技巧。1)对优秀的被考评者;2)与前几次相比未显进步的被考评者;3)绩效差的被考评者;4)年龄大的、工龄长的被考评者;5)过分雄心勃勃的被考评者;6)对沉默内向的下级;7)对发火的下级。

十六、就业指导工作包括的主要内容?

1、职业素质分析。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帮助择业者寻找适当的职业。

2、职业信息服务。职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1)传播职业知识;2)反映市场供求;)宣传就业政策。

3、职业咨询。职业咨询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沟通方式。

十七、薪酬制度的设计?

1、组织付酬原则与政策的制定。

2、工作分析。

3、工作评价。

4、工资结构设计。

5、工资状况调查及数据收集。

6、工资分级与定薪。

7、工资制度的执行控制与调整。

十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1、社会保险水平应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4、社会保障制度要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

5、政事分开。

6、管理服务社会化。

7、管理法制化。

十九、形成人力资源市场需要具备条件?

1、人力资源市场是供求双方通过相互选择而自动配置人力资源的体系,或者说是一种以市场机制调节人力资源供求的经济关系。

2、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具有相对独立性。

2)人力资源供求双方作为对等的利益主体,以劳动合同的形式确立劳动关系。

3)工资是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调节。

二十、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1、通过劳动争议委员会进行调解。1)申请;2)受理;3)调查;4)调解;5)制作调解协议书。

2、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

3、劳动争议仲裁应遵循。1)调解原则;2)及时、迅速原则;3)一次裁决原则。

4、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

5、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超过15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下载教学设计基本概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基本概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基本概念初探

    历史基本概念初探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 一、原因类概念 1、原因类型及其关系(1)类型 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

    秘书学基本概念

    秘书学基本概念 1、概念 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含义:①协助领导人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的工作人员。②指秘书职务涵义:①宫中迷藏之书 ②辅臣 ③行政职位 ④社会职业......

    职业培训基本概念

    职业培训基本概念职业培训的种类包括初中高级职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再就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培训的层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和其它适应性......

    党建基本概念

    1 基本概念 所谓“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2 党的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

    金融市场基本概念

    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看,金融体系是一个包含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用于交易的各类金融产品和监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按规则运行的......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概念[本站推荐]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质量”是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当今社会所常用的名词,但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和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

    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教学基本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教学基本原理 摘要:文章将化学基本概念根据其学习属性分成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抽象概念三大类,并阐述三类概念的学习原理,构建了三类概念意义建构教学的......

    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数学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入门课,概念较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可根据原有的位移、力等物理概念来学习向量的概念,结合图形实物区......